【 – 节日作文】
篇一:《浅析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monkar
摘 要:劳动分工理论的提出给全球贸易带来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这过程中中美二国的贸易关系逐步增强,但同时相应的问题也凸现出来。本文将从中美贸易的现状出发,分析贸易摩擦是由贸易不平衡、政治、WTO规则不合理、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进而预测中美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劳动分工;贸易摩擦;保护主义
贸易是推动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贸易保护也可以保证国内企业的发展和就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贸易的背景下,中美贸易关系就是在贸易和保护中发展,相互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而摩擦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因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确保贸易能够给双方带来效益的首要问题,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二国贸易走良性发展之路。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的格局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模式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中美贸易关系将走向何方也是我们要关系的重要问题。
一、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
(一)中美相互依存,互补关系在不断加深
如今中国已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同时也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以及第二大外资来源,贸易来往仍然在逐年增加。双方贸易反映双方的经济互补和互利关系中国主要向美国出口服装、纺织品、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少量精密机械、飞机、化肥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发挥其劳动力成本低喝中低档产品物美价廉的优势,美国占有科技水平高的优势,双方的优劣势互补使得贸易关系不可分离。
(二)中美贸易顺差增大,摩擦不断
2005年中国纺织品贸易配额制解禁,在中国得极力控制压缩下,中国还是跃升为美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成为带动美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并且双边贸易数额也呈递增趋势。但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确实存在,仅2005年中方贸易顺差就达到114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8%。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被称为“世界制造中心” ,从2005年开始中国人民币开始小幅升值。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日益严重,下图是2001-2008中美贸易顺差数量。
表1 2001-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IMF: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 ,2001-2008)
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双方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更显突出,摩擦量骤增,摩擦范围也由制造业向各种产业展开,各种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出现,就在2009-2010年大约有1000多件。其中矛盾的焦点在于:美国压迫我国人民币升值、美国对于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理由是幼稚产业保护论、就业岗位论、国家安全论、不公平竞争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一)中美贸易商品的非互补性
中美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不仅由于两国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互补关系,而且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与美国的全球化战略的一致性。中国的低人力成本无人能及,美国在贸易中收获了在其他国家的不到的好处,却相反指责中国对美出口增长太快,并以此为作中美贸易顺差的理由逼迫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升值。实际上中国只是运用劳动分工理论,发挥自己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相比之下美国国会对中国所需要的高新产品和技术实行出口管制,加大对出口中国的贸易限制,使得中国在贸易中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造成了中美贸易商品的非互补性。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干扰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格局的逐渐变动引起了美国许多政客的不安,他们到处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主要是受到美国曾今扶植的日本的历史经验教训,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特别警觉,他们视中国的各种进步与发展为威胁,对中国设置贸易壁垒、逼迫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升值等,对中美贸易带来强大的阻力。
(三)中国严重依赖贸易发展经济
从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量逐渐增加,达到占GDP增长70%历史最高点,走向了日本曾今走过的贸易大国之路,历史证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才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道路。
由于严重依赖外贸,各种摩擦、危机带来的影响只能忍气吞声。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上的低端,竞争力较强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较低的一些加工产业,许多产品消耗大量的资源,却只换回少量的经济利益,这也是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但随着在制造业产业链“6+1”模式上由“1”逐渐向“6”的发展、高端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自主品牌的增加以及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变,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降低,并向内需型经济发展,只有才能抵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各种贸易制裁的影响。
(四)WTO制定的规则不合理
就倾销而言世贸组织实施管理的《反倾销》协议这样定义倾销:倾销一般是指一国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出口到另一国市场的行为。在这里商品正常价值的确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二是出口国向第三国正常贸易的出口价格,三是按结构价格。当发生贸易摩擦时方法的选择肯定是由占主动权的国家说了算,而且由于贸易的内容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制定,所以利益总是偏向发达国家。
(五)中国的倾销嫌疑和市场机制不完善
国内企业易受短期利益驱动,不少企业为了扩大国外市场, 利用价格战术把产品价格定的过低,部分商品在国外和国内的价格差距很大,这也不能不让人产生是倾销的嫌疑。但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薄利多销的传统理念与当前的主流并不适应。相互竞价的做法不但使利空间下降, 扰乱正常的外贸出口秩序, 还容易使国外将其销售行为视为反倾销, 导致更多贸易摩擦产生。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时,承诺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特别保障条款等不利条款对中国有很大影响。虽然在今年欧盟和美国相继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在很多事情的处理方面没有按规则来。市场经济有市场环境的开放性、关系的平等性、活动的竞争性等七个基本特征,虽然中国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做的还是不够完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体制是必要的。
三、中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贸易量仍有发展空间,互补性会减弱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减少,低廉的劳动成本优势逐步弱化,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劳动密集型甚至所有的低端产业会向印度和非洲等劳动力更低的国家转移。同时随着中国技术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升级“中国制造”会向“中国创造”进一步发展,制造业和劳动密性产业将不再是中国的主要产业,互补性会越来越弱,中国的高科技将于美国抗衡,共同竞争世界的市场。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步由外贸型向内需型的转变,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会降低,这也使得中美贸易在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会停止增长。
但是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在这条路中美的关系仍然是“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这是经济的必要过程。现阶段中美贸易主要是制造业等低端产品,随着中国的技术和产业链提高,贸易的产品会逐步向高端转变,而中国迫切需求高端技术来发展生产力,所以在这时双方的贸易会逐步增加,达到一个最高点。当中国有自己的技术后,中美的贸易就会出现转折点,高低端的优劣互补性不再是二者的贸易关系,而是走向竞争。
(二)贸易摩擦仍不能避免
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要记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的提升。美国不想中国成为第二个日本和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双方的摩擦不会停息。2008年奥巴马一上台就宣布主要发展经济、解决财政、降低就业率问题,中国对美国有如此大得贸易逆差,美国要拿中国开刀,中美两国的贸易增长速度也创下了7年来的最低水平。虽然金融危机后保护主义对中国的经济确实有相当大的冲击,但中国的外贸出口由于自身以及国际环境得因素还并没有到走上绝路的地步。
未来的贸易主要是高端技术的竞争,为了使自国的技术拥有相对的优势,贸易保护主义会进一步体现出来,并且会增强。但这时的贸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会降低,由于是高端产业的竞争,它不是吸收就业的主要产业,因此金融危机给中美二国贸易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未来的摩擦主要是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产权决定了产品的所有权、收益权、处理权等权利,20年的产权保护带来的利益不仅仅是产品的收益,更有和其他国家贸易的利益关系和政治关系。幼稚产业保护论、就业岗位论不再是贸易摩擦的理由,而是向国家安全论、不公平竞争论和讨价还价的筹码论的转变。
四、结语
任何事情都有好处和坏处,贸易也是如此,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和相应的理由,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美贸易总是“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只要二个国家存在,中美的贸易关系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界的贸易自由化发展到今天,它取得的效益是可以看见的,然而国家之间有不同的利益关系阻碍了贸易的深入,这是不可避免的。中美的贸易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变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这个变化,正确处理好各种摩擦问题,才能获得贸易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参考文献:
[1] 陈骁.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2] 薛婷.中美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21).
[3] 何伟文.中美贸易将呈何种走向?[N].国际商报.2010-02-23.
篇二:《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一、 中美经贸合作现状
中美建交33年来,两国打破了经济上的互不相通,并在贸易上加强了往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中国加入世贸之后,中美两国的经济合作领域和范围、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历史性突破。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3853.4多亿美元,是1979年双边贸易额24.5亿美元的157倍之多。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4467亿美元,是两国刚建交时候的180倍。2011年,美对华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达到1222亿美元,同比上升20%。美国仅次于欧盟位列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额逐步增加,说明中美经贸关系在双方各自的外经贸关系中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金融危机以来,双方经贸合作受到一些影响,但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始终不变,两国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中美建交以来, 无论两国政治关系上出现风风雨雨, 还是美国经济增速放慢, 甚至衰退, 两国经贸关系一直强劲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之所以不受干扰、持续快速发展, 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发展潜力巨大,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两国经济而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仅因为两国贸易量巨大而且持续增长,而且因为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使双方都可以从中受益。2011年,胡锦涛主席访美,促使中美经贸新的交流合作拉开大幕,因此,客观地分析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共同利益和矛盾所在,有助于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开创中美贸易合作的新局面。
二、 中美经贸合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上升,美商务部在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前提下,频繁对中国输美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双重调查;美继续严格控制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使中国企业在美从事并购活动遭受歧视性待遇。美国会不断提出涉华经贸议案,集中就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向中方施压。
(一)贸易失衡与贸易摩擦问题
中美贸易间产生摩擦和中美经贸关系的飞速发展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超高速增长,导致贸易的不平衡问题逐步显现。
美国一直称对中国贸易逆差太大,认为中国对美出口廉价商品是导致美国高失业率的根源, 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在于中美宏观经济状况不同,因素包含很多方面。美国应该看到,在对华贸易逆差增加的同时,美对日、欧、墨西哥等国的逆差也在扩大{中美关系贸易的未来}.
[2]。由于中国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仍需要大力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进口先进设备来提高中国的整体竞争力, 所以, 每年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均出现逆差。例如,中国花200美元进口ipad组装,以209美元对美出口,实质只有9美元的附加值,但算中国对美出口时却是209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廉价商品不是导致美国高失业率的根源,中国外贸“顺差在中国,利益在外国”,美国是中美双边贸易的巨大受益者,中国才是全球经济体中的“冤大头”。
在国际贸易中倾销被认为是一种非公平竞争的贸易措施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通过公约或立法形式对此加以限制。中国虽已加入世贸组织,但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入世15年内美国仍然可以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协议》,对于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用其国内价格进行比较可能是不适当的,而用“替代国”类似产品国内价格来比较,这样就导致美国对世贸组织反倾销条款的滥用。美国一些利益集团从冷战的角度看待中国,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到2015年前后,不论其政治制度如何,都将对现存的世界格局形成挑战,都会对美国在亚太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和安全利益构成威胁。美国时
不时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其目的之一就是遏制中国。
再者,由于我国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太差。中国的出口企业对国外市场动态了解不及时,即使国外企业已经决定或表现出对中国某种出口产品的关注,并可能付诸调查、决定立案时,中国企业仍不改原有的出口战略,继续大量涌入出口市场。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又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最终结果不是被进口国进行反倾销,就是被当地消费者放弃。这种低价出口和出口的无序增长,不仅使我们丧失了正常应得的利润、自己降低出口商品的档次,更加大了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机率。
(二) 人民币汇率问题
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第一大贸易赤字国家。由此引发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问题就是汇率。金融危机后,美国将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并不合理。美国认为中国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不断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减轻中美之间贸易失衡问题。美国认为,人民币升值就会减少贸易逆差,而事实上,人民币是被低估的。而一国货币被低估在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比如:一个包子在中国是六毛钱,而在美国或许是人民币六块钱,那比较来说,中国人用六毛钱就能跟美国人花六块钱买到的东西是一样的,表现出来就是购买力超过了货币的汇率。{中美关系贸易的未来}.
美国政府之所以提出人民币升值,是由于奥巴马自从当任以来,支持率不断下滑,而接踵而来的大选在经济危机时期无疑成了奥巴马总统最担心的。为了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加之医改没有显著成效,美国政府提出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从这点来看汇率问题无疑成了一张政治牌,目的就是获取民众再次的支持与信任。
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巨大,外汇储备仍居世界榜首。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在2005-2010年期间,人民币汇率升值超过20%,但是中美贸易顺差额却总体保持连年上涨态势,中美贸易顺差仅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略有降低,2010年则再度上升。可见,人民币升值无助于减少中美贸易顺差,汇率因素不是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人民币必然升值,但中美的汇率会是一个长期的升值过程,不会因为外部的经济因素,不能屈从于美国政府出于政治目的或经济图谋的压力来调节人民币汇率,这样必然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相当严重的损害。
(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中美经济贸易关系的不对等是引发中美知识产权保护纠纷的重要原因。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也是最大的从事对外贸易的国家,所以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巨大的,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反过来,美国对中国的依存度却很低。在这样不对等的贸易关系的前提下,中国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发展而不得不在有关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作出让步。而美国正是依托自身经济优势和先进技术水平,在保护知识产权的“正当”名义下,限制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以此达到维护其知识产权优势和市场优势目的。最近几年, 中国企业频频遭受美国有关知识产权的调整,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 知识产权调查最主要的调查对象和最大的受害国, 这不仅给涉案的中国企业造成巨大 损失, 同时严重阻碍了我国外贸的平稳发展。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我国目前的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完成,与WTO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的废止、修改、协调及 法仍在进行中;对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和程序的不熟悉和经验不足,不能够有效地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我国正权益;在执行上,仍然存在整体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现象十分严重。与此同时,我国许多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侵权盗版现象严重。
三、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中美经贸合作
在高新技术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稳定健康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对双边、世界都至关重要。促进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一)多方面解决贸易失衡
1.政府方面
政府应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增长模式,在处理外需和内需的关系上,采取更加均衡的战略。同时, 还应当加强教育科技投入和公共设施建设。政府要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在贸易壁垒制定的标准和规则方面,中国要有一席之地。此外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融入WTO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我们应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尽快建立符合WTO规则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消除可能诱发国际贸易摩擦的制度因素。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实时跟踪一些产品的出口贸易情况,防止可能爆发的贸易摩擦。
2.企业方面
当前我国被指控倾销的产品大多是科技含量较低的日常用品, 出口数量虽然多, 但利润却很少, 而且依靠数量竞争, 很容易引起外国的倾销指控。企业应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入手,打造产品国际品牌,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由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不断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这是解决贸易摩擦的根本途径。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仅可以使东道国对进口的保护措施失去原有的威力,而且还可以打开新的市场,将发生贸易摩擦的风险降至最低。{中美关系贸易的未来}.
(二)认清人民币汇率与两国贸易失衡的关系
凭借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以及我国每年40%的出口是对美国实现的,我 们不得不承认美国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依赖度非常高的市场。人民币的稳步升值逐步实 现了灵活的汇率政策,缓和了中美两国的贸易争端。同时,中国还可以在人民币稳步升值的同时,引导进出口贸易向着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变,对我国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汇率改革的每一步都体现了中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责任,中国未来应根据自主性、可控性及持续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与中国经济各
篇三:《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向》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中美关系是我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随着上个世纪尼克松总统的访华,中美外交冷冻关系终结。近四十年来,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明显增多,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两国的关系也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的敌对关系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合作和对抗并存的复杂关系。而中美关系之所以能够经历风雨,迈过坎坷,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根本。从这个方向来看,中美双方之间的合作和对抗关系还将长期存在。本文首先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现状做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美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几个关键因素,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做了讨论和阐述。
一、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现状
我们必须要正确地面对两国关系的复杂局面,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两国间的关系。近些年,中美之间的摩擦和争论虽然不断,但是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对抗,两国关系总是在经历坎坷之后继续前进,而这种局面的形成正是因为中美两国之间共同利益的存在。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十分清楚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要大于分歧的。一旦两国外交关系破裂,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对双方来说打击都是巨大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和矛盾分期的存在,中美关系还将长期保持。
当前,虽然美国屡屡对中国做出危险举动,比如,美国加快推行“转向亚洲”政策。不仅加紧在中国周边的军事部署,频频与中国邻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而且在南海、钓鱼岛领土争端上言行不一,对中国采取捍卫领土主权的正当行动说三道四。但是两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却仍是主流。同时,两国之间的贸易交流频繁。这也再次证明了中美经贸合作的互补互惠、互利共赢本质,说明了当前中美两国之间的复杂和微妙关系。因此中美关系可能会有摩擦和麻烦,但当前绝不会全面恶化。
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与复兴。中美都是当今世界的大国,双方都具备使对方瘫痪甚至毁灭的实力,双方都承担不起战争带来的后果,所以说维持台海现状乃中美妥协的产物。但中美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屡屡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事端,违背不干涉中国政治的诺言,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给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屡屡蒙上阴影。美国政府支持台独势力、向台出售武器的行为正是对两国合作关系的挑衅,中国政府不得不进行坚决的斗争,这也致使中美间在此问题上摩擦不断。
二、当前影响中美关系的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中国加速崛起,在周边地区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上升,美国则受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拖累和金融危机冲击,软硬实力受到削弱,两国实力差距不断缩小,对美产生巨大心理冲击,美国内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和危机感,警惕和制衡中国的论调开始回潮,对中方谈论“美国衰落论”极为敏感,产生过度反应,认为中国正利用美国衰落谋取利益。
第二,美始终认为中国发展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内心将中国视为潜在战略竞争对手,担心中国利用日益增长的实力与美对抗,挑战和打破现有国际秩序,在亚洲实施“中国版门罗主义”,威胁美在亚太和世界的霸权地位和战略利益,将应对中国崛起作为美国全球和亚太战略的重点目标之一。美国内始终有一股右翼保守势力,固守冷战和零和思维,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强大,妄图对中国实施全面遏制战略。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现实、安全等原因,部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发展壮大并可能主导亚洲感到不安,奉行大国平衡外交政策,主动迎合美国,拉美抗衡中国。双方一拍即合。
第三、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在某些领域发挥作用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说服中国在这些领域发挥更多更积极的作用,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更关心的问题是强调尊重各国根据自己的国
情选择发展道路,期望美国在台湾、涉疆、涉藏等问题上尊重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中国从自己的国情和国力出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美国却认为中国做得不够,并开始有所抱怨和指责。
第四,近年中国连续举办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盛事,以及前些天举办的APEC,中国率先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主义情绪上升,部分国民心态膨胀,认为中国可以和美国叫板,他们的言论刺激美国,加重了美国对中国的猜忌。
(四)对中美关系发展的预测
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美关系贸易的未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彼此不可分离,中国持有美国第二大的国债。美国虽不断指责的人权状况,但仍和中国保持紧密的经济关系,这是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除了经济方面,还有朝核问题,核不扩散,恐怖主义,环保等国际问题需要与中国合作。但毕竟中美在意识形态分歧很大,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担心一个强大的中国会威胁美国在东亚的区域利益,甚至在全球的国家利益,美处心积虑的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不允许全球任何一个地区出现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霸权,所以中美关系在合作中对抗在所难免,美国会继续遏止中国的崛起,而台湾问题正是美国遏止中国重要的战略棋子之一。
以现实政治的观点来说,不管一国的意识形态如何,只要其国家实力强大,都会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化,而中国也不会例外。所以从国家利益至上的角度考虑,中美之间的国家战略是有结构性矛盾的,也就是说中美关系在合作中会有对抗,在竞争中又相互合作,但前提是中美均不打破目前的国际体系,中国也只有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下才能够和平发展。{中美关系贸易的未来}.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社会内部面临的问题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和巨大考验,如国内的产业升级,贫富差距,腐败,环境,政治改革等。中国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维护国内的稳定,发展,而中共也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外交是一国实力的体现,中国只有把眼前事情做好,同时兼顾长远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望实现。而中国此时仍任重而道远。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繁荣的、最先进的发达国家,两个国家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中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世界经济政治局势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短期来看,中美两国的矛盾不可避免,争吵和纠纷是难免的,但中美两国关系整体上会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双方的合作意愿也会进一步增强。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崛起将会进一步损害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双方的矛盾会有激化的可能,但双方在经济上的依存度将会越来越高,最后会出现 “和则两利 ,斗则两伤” 的局
面, 两国关系会在曲折中前进。
总之,中美关系的发展虽然曲折,但却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利益共同点,中美整体关系将趋于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世界上的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即便是面对中美关系的暖春期,中国政府也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免受美国的牵制。而 面对中美之间的矛盾,我们则应该尽最大努力,争取对方的理解和国际社会的支持。
篇四:《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美两国的贸易近几年成为关注的热点。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337.8亿美元,而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由1979年的23.7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092.5亿美元。尽管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但双方的统计数据都表明,两国的贸易增长迅速,中美两国在双方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但在两国贸易不断增长的同时,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平衡成为两国贸易发展的不和谐音符,美国不断在对话大幅贸易逆差上对中国指责。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不仅仅表现在总体规模上,而且在行业结构和企业性质是哪个都有很大的不同。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这预示着中美贸易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敏感时期。美国正在进一步调整和强化对华谈判力量,其中贸易顺差问题是其用于讨价还价的一个重要筹码。因此,理性看待和正确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美双边金毛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它伴随着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建立而产生,伴随着中美两国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加剧。长期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不仅导致了一系列经济问题,而且近几年来,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逐渐由一个经济问题演变为政治问题,成为美国政治上谈判的砝码。
1979-2006年中美贸易及贸易不平衡的基本状况
(一)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有关数据显示,中美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猛增至2006年的2627亿美元,度阿奴单27年时间增长了104倍之多。在这27年间,只有1983年、1986年和1991年这三年贸易总额的环比增幅为负数,其余年份都为正数,这表明中美贸易的规模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卒年扩大的,这27年贸易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9.64%。特别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双边贸易额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美国成为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则是美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场。
(二)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的两个发展阶段
纵观中美贸易差额在这27年间的变化,可以看出中美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愈发明显,并且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状况以1993年为界明显的氛围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中方微量逆差”阶段,第二阶段则可以称之为“美方言中逆差”阶段。1979年-1992年间,中国为中美贸易中的逆差国,美国为中美贸易中的顺差国,自1993年起,美国开始成为中美贸易的逆差国。
(三)美国是中国顺差的主要来源地
在2001年-2006年这六年之间,在中国的前十位贸易顺差来源地中,美国有五年仅次于中国香港地区居第二,其中,2005年,超过了中国香港称为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区。
从中国加入WTO之后的200到2006年为止短短五年间中美的贸易差额就增长了2.4倍。2002年到2006年中美的贸易差额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8.98%。1998年,中国开始进入美国的前10位逆差国的行列,1991年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逆差对象,2000年以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此后贸易逆差一路攀升。
中国贸易顺差的来源分析
(一) 加工贸易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一般贸易推动贸易顺差的作用在逐
年扩大
加工贸易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加工贸易差额增长十分稳定。2006年,我国的加工贸易顺差达到1888.82亿美元,是贸易顺差总额的1.06倍,同比增长32.6%,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实现顺差1682.4亿美元,占加工贸易顺差的89.1%。虽然一向以来,一般贸易表现为顺差逆差不定,且金额相对较小,但自2005年以来,一般贸易顺差比较持续,且贸易规模逐步扩大。
(二) 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顺差增长
迅速。2006年,工业制成品出口9161亿美元,进口6045亿美元,实现顺差3116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实现贸易顺差342亿美元,增长66.4%。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扩大成为推动我国贸易总顺差扩大的主力。
(三) 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顺差急剧增加的主要力量。外商独资企业,
集体、私营和其他企业都实现贸易顺差,国企是唯一逆差的企业类型。
(四) 对美欧等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地的顺差持续扩大。美国‘欧盟和中国香
港市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而中国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则
是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对欧美等主要顺差来源地的顺差增幅远高
于逆差来源地的逆差增幅,导致贸易顺差总规模明显扩大。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
(一) 产业转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进行第二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把其经济体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来,由此形成了中国的加工贸易格局。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使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向中国转移产业的同时,也将其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贸易顺差转移给了中国。同时东亚地区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
(二) 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影响中美贸易平衡
迄今为止,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大约有4万多家,世界500强的美国企业大多数都已将在华投资,自1998来以来,出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外,美国已经成为境外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其投资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涉及机械、冶金、室友、电子、通信、化工等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是导致中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由于美国大规模对中国直接投资,美国跨国公司把原本由国内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口服务华为在华子公司的巨额生产和出口,并相应的增加了美国公司从其在华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
(三) 服务贸易被忽视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国,美国2002年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2726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17.4%,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然而,在谈到中美贸易逆差时,美方却往往只强调货物贸易而忽略服务贸易。事实上,过去十年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盈余,如果把服务贸易计算在内,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会减少。特别是随着中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具有强大实力和竞争优势的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将会获得更大增长。
(四) 传统统计方法难以反映贸易差额的准确性,从数据上扩大了美国的贸
易逆差
中美双方对于两国之间贸易差额的统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对经由香港进行的转口贸易是否包含在统计范围之内。美方的统计中,高估中国大陆经香港对美国的出口,忽略中国大陆经香港从美国的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