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不要污名化“女权行动派”》
不要污名化“女权行动派”
在9月27日习近平主席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共同主持庆贺北京世妇会20周年之际,在全世界各国领导人为促进世界妇女事业与发展做了切实承诺之际,在10月13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召开“纪念北京世妇会20周年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会”之际,关注社会思想动态、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媒体,一定也很关注近20年推进女性与社会进步事业的中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动态,一定也想知道中国的女权主义者在哪里?她们做了一些什么事?她们是些什么人?
也许在媒体正想了解近三十年为推动女性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女权主义时,署名“白信”和“吴强”的人,捷足先登,通过“澎湃新闻”和“腾讯·大家”,一再污名化中国女权主义骨干——“青年女权行动派”,给女权主义造成极坏的影响,让人遗憾。为以正视听,我想和大家谈谈我所知道的中国女权主义者们。
在上世纪初,女权主义就已传播至中国,最积极的传播者是马君武,但后来对女权主义的介绍与了解中断了。直到八十年代初,中国知识界才又开始接触到女权主义思想。那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的社科院和北大的几位女性学者,她们才又把西方的女权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然后,在全国的几所高校,有几位有志于女性主义研究的教授,在自己的学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后来成立了妇女研究中心、妇女研究所等等,与在国外读书与研究的学者里应外合一起着手建设大学的女性学学科,这是最早的女权主义者的工作。那时将女权主义叫女性主义,是策略的叫法,怕人们一时接受不了女权的说法。那时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译介西方女权主义的著述,将女权主义理论介绍到中国。
在高校建设女性学学科的过程中,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学者产生,大多为高校女教师。她们开始著述发表,运用女权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做研究,培养学生,第一批学生产生。与此同时,第一批通过自我阅读,受女权主义理论启蒙的女权主义者产生,并从校园、研究机构扩散到更多地方如媒体——报社、出版社等等。最早的第一批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女教授,将接力棒传给第二代女权主义者,现在活跃在女权运动与事业中的中坚力量,正是这批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的人。
随着女权主义思想进入中国,并不了解女权主义理论与流派全貌的媒体人,出于记者寻找新闻热点的动机,有选择性地传播了激进女权主义者的一些过激行为,什么烧乳罩啊,裸体上身抗议啊等等,给并不了解女权主义的国人留下了负面的印象,对女权主义产生了恐惧与拒绝心理,至今许多国人对女权主义的了解也多停留在这一层面,认为女权主义者是些容易采取过激行为的反叛女性,所以反感与敬而远之者多,警惕者多。最初媒体对女权主义传播的流毒播散至今,甚至成为今日国人对女权主义印象的唯一佐证,对女权主义先入为主的这种刻板印象当初的媒体难辞其咎,后来媒体也没有过多纠正,以至现在国人对女权主义的认识也是云山雾罩,完全不明真相。现在情况略有好转,也好不到哪里。其实在西方,女权主义激进派也只是一个流派,而且也多不被其他流派所接受。在西方,女权主义各派的争论很激烈,在中国没有形成不同流派,但有侧重各不相同的女权主张。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中国的女权主义者通过十年的自启蒙到九十年代已零零星星有了一些,但多在学院,多为知识女性。转折点在1995年的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让中国的女权主义者不仅耳闻而且目睹了世界各国的女权主义者与她们的思想及她们谈论的问题、关注的议题、采取的方式、提出的口号。这是一次受教育的机会,那些最早的女权主义者不仅开了眼界,而且树立了信心,坚定了自己的追求方向。这次大会促进了中国女权主义的事业,但仍是在小范围内。中国女权主义不能迅速传播的原因还是在于高校开设的女权主义课程太少,媒体正面的传播不够,也没有外部的环境,更没有社会的支持系统。到1995年中国的思想界也还不成熟,更何况一直边缘化的女权主义!?
当时的女权主义在中国不被人所知,除了本专业外,很少人了解女权主义。
但北京第四次世妇会后,作为现在的女权主义中坚力量的女权主义者开始将女权主义从学院带向社会、介入社会,即使是学院派也将女权主义的理论引入自己具体的社会问题的实际研究,运用女权主义思想的研究范围在扩展,几乎扩至所有学科,也正是在这个时侯,各个学科都有了女权主义者,但仍是个别人,最早觉醒者永远是个别人,社会的先进者。
而那些最坚定的分子,也即现在女权主义运动的骨干们,比起上一代的女权主义者,她们的工作更主动、积极、多样,采取各种方式普及女权主义知识:学习小组、培训组织、研讨会、热线,介绍外国的女权主义者来讲座、举办活动,不失时机地参与社会热点的讨论,当社会上出现侵害女性权益的事件时,她们跟进、推动、争取,一直以积极、主动、昂扬的姿态推进着女权主义的事业。但这时社会上仍少有人知道她们,仍是圈子里的活动,人数虽有扩大,仍很有限,但工作范围的扩大与十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将女权主义思想运用于思想研究、问题研究、辨析传统思想,到开始介入社会事件,这是另一个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应该起自中山大学的艾晓明教授,以及后来冯媛、吕频她们介入的许多侵害女性的社会事件的积极推进,从此女权主义走向社会,女权主义开始和社会照面,并进行积极的法律法规建设提倡。
从黄静案、邓玉娇案一路下来,社会上爆出的所有侵害女性的事件,比如海南小学校长带小学女生开房等事件,都有女权主义者的积极介入。女权主义者都站出来呼吁、呐喊,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以支持这些受害的弱势的女性,为她们主持公道,赢得权益,帮助她们疗伤,通过媒体宣传造势并以期在国家、法律层面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法律保护她们。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举牌抗议与“行为艺术”(通过行为艺术,形象地让大家知道女性所受的伤害并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引入。援助受侵害的女性是近十年女权主义一直跟进的工作,往往是各路人马包括学者、律师、媒体人、维权人士、年轻大学生通力合作。这些年对女性构成侵害的暴力、家暴、性侵、性骚扰,女权主义者通过行为艺术、讨论会、报纸著文、媒体报道、研究报告、国外借鉴种种方式介入。但社会上并不了解这些人及她们的工作,我在小范围内做过问卷调查,就连生活在北京的男性知识分子也不知道女权主义者做了什么,但大家都知道女权五姐妹的落难,且给予赞赏。
女权主义的变化、起色、改观应该起于几个坚定的女权主义者的抉择,她们深感体制内做事的局限,于是抛却已经拥有或正要得到的资本,毅然决然地使自己变成自由身,而专注于女权主义的工作与事业,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也就是从她们脱离体制始,女权主义增加了行动力,议题性,开始营造自己有声有色的阵地,加重行动力。从这时开始,女权主义由宣传走向行动。用其中一位骨干的话来说:(主观上)不和体制玩了,也不求于男人和任何人,由此独立女权主义产生,所以当白信文章说:“(青年女权行动派)与其高度实用主义对男权资源的利用”时,简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另一位骨干则说: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事实上,这时的女权主义是独立的、开放的、包容的、团结的、行动的、多样化的、有声有色的。
女权主义走向行动,但不仅仅是行动。为了拥有自己的舆论阵地,吕频她们于2009年创办了女声电子报,通过《女声》这份电子报纸评析与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相关的时事新闻,追踪和回应大众媒体对妇女与性别议题的报道,报道民间妇女组织的行动,译介国际妇女运动资讯,特别以丰富资讯、独家观点和批判性的社会视域见长,是中国社会性别与女权主义领域中影响最大的替代性媒体。2011年在新浪微博《女声》更名为《女权之声》,定位为“女权立场,公民视域,行动取向”。同时通过2011年7月创办的民间活动中心“一元公社”举办各种议题的讲座、讨论、研讨、事件分析、倡议、读书、培训,为了女权主义的事业,她们数人常常要工作到临晨。
每次在民间活动中心“一元公社”(2011年7月创办)的活动都是网上公开信息,欢迎
各种人等参加,也欢迎完全不懂女权主义为何物的不分男女老幼参加,希望所有人接触、了解、探讨女权议题,广泛影响社会人士,特别是年轻人士,不设任何限制,欢迎一切关心女性议题、女性权益的人来来往往。
许多年轻人(以女性为多,以女大学生为主)在“一元公社”举办的各种女权主义活动中受到启蒙并发生改变,这就是“青年女权主义行动派”进入女权主义的开始,时间大约是2011年。她们都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对自身前途和目前的中国社会深感茫然,她们对社会上对女性的歧视、不公与伤害耳闻目睹,但不知道怎么抗议,是女权主义思想使她们坚定、自信并找到武器起而反抗,采取零容忍态度,并决心让性别歧视与伤害在她们这代人身上结束,这就是她们这代人与上代和上上代女性的不同。她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开放宽容的时代,束缚较少,迈步较快;她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生存空间更大,她们可以不进入体制;她们所了解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更多元,观念更新,她们可以选择她们愿意接受的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从事一份公益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所有时间与精力都用在为她人与社会服务,而非为自己赚钱买房、买车,过优裕的生活,这需要一种信念的支持,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义无反顾去做,她们既要冒风险,又要付出,最终可能还不为人所知,更可能的是老无所养,所以对她们应该持有尊敬、保护、包容的态度。
现在她们成了女权主义的骨干,成了女权主义最显现的部分,代表着女权主义的方向,那些认同她们的所有的女权主义者都站在她们周围与身后,她们就是上一代女权主义者精神的孩子,她们成了新时代女权主义的接力者。
“青年女权行动派”是一股新生的、积极的、进步的力量,她们的工作极具成效。她们所做的反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也赢得了官司,劳动部已明确指出以后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不得使用具有性别歧视的语言。反对高考录取分数有意提高女性分数的议题,教育部也有了正面的回应。反对家庭暴力,亲密关系中的暴力,积极推动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其效也大。反对性侵幼女与性骚扰,也引起大众的注意。针对女厕不能满足女性需求的“占领男厕所”行动,有些城市建委已经做出调整规定,以后要增加女性厕位她们所做的一件件一桩桩事情,都是致力于争取女性权益,推动社会进步,这样的新生力量,她们的承担精神,她们对社会负起的责任,她们的勇敢行为,应该成为社会的楷模,成为男性学习的榜样,因为有太多的男性没有负起社会的责任。但白信却无视她们对社会的贡献,吹毛求疵说什么:“她们以女权至上为唯一原则”,女权也是公民权之一,她们以争取女性权益为工作重心有什么不可?
白信在《为何中国女权运动如此接近“行为艺术”》一文中诋毁她们:杯水主义、伙伴暴力、价值观混乱、功利、漠视基本伦理、利用男权资源、反伦理、反社会。又在“教养、阶级和自我规训”一文中诋毁她们:“反抗男权——特别是中产阶级的过程中,将反抗无限扩大至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如诚实、忠诚和自由生育及抚养后代等”。 这是近二十年来,对女权主义者最恶毒的一次攻击、诬陷、污名化,极有可能误导了不明真相的国人。
因此需要特别强调与指明的是:以“青年女权行动派”为骨干的女权主义只反男权制度、男权思想观念和恶政,从不反这之外的其他,更不反男性,且非常包容,绝非像代表男权思想观念的白信这般传统与狭隘。白信的胡言乱语既不符合事实与实际,也不符合逻辑与常识。一个以促进社会公正、公平、正义、自由以实现社会之文明的人,一个有担当、道义、勇气与责任感、使命感的人,同时又是一个不诚实、不诚信如无赖流氓一样的人,这是不符合逻辑推理的。
白信知道诬陷她们反伦理、反社会、不诚实最具杀伤力,最能引起社会的不满。在中国社会信仰道德重建的今日,这是人们最反感的事情。在社会不了解女权主义者的情况下,在{冯媛,女性}.
原来对女权主义的负面印象与误解还没有消除的当今,白信这样高调站出来诬陷女权主义者,其结果只能造成对女权主义的伤害,毁坏女权主义者的形象,是可忍,孰不可忍。
白信或者会说,我说的仅仅是“青年女权行动派”,没有说其他女权主义者,知道你是柿子捡软的捏,但是你应该了解(要么你就是根本不了解女权主义阵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这里胡说),“青年女权行动派”的行动是女权行动与女权运动的组成部分,她们身后与周围站着许多或参与或组织或支持或欣赏的女权主义者们,你诋毁“青年女权行动派”就等于诋毁女权主义者,就等于诋毁中国女权主义事业,这种行径是非常卑劣与无耻的。
篇二:《揭秘空姐真实收入与花销》
揭秘空姐真实收入与花销
2010-10-28 14:01:32 来源:中国网{冯媛,女性}.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空姐。年龄不大。飞行经验也不是很丰富。就是一名普通的CC,并没能做到乘务长这种职位。{冯媛,女性}.
今天多年不见的朋友,问起了我的收入,当然,在他们眼里我是高收入,高职业的女性。 其实不然,空姐的真实收入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目前普通岗位的空姐(国内的航空公司)月薪大致为5000多元,根据“多飞多得”的机制、国际国内航线的调整以及职位的变更,收入会有不同程度的浮动。另外,有的航空公司推出了“预备空乘”用人制度,使更多培训考试合格的人拥有了成为空姐的机会,竞争不断加剧。
还有的航空公司将空姐受到乘客投诉的次数直接与其收入挂钩,也加大了空乘人员工作的压力。(本人刚上飞机的时候,被投诉,罚款3000元,这就不详细说明了)
尽管如此,空姐仍是大量少女一心向往的职业。
实习空姐:月入千元自己贴培训费
刚上航空公司的时候半年多的实习期内,一个月只能领到900元钱的工资,还不享受正式员工的各种福利。被航空公司录用后,我们还必须接受数月的职前培训,通过测验、实习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空乘服务员。而一般航空公司的职前培训费都在8000到1万元,一般是由空姐自己支付。
实习是成为正式空姐的必由之路。在国航,面向专业学校招聘的空姐,实习期大致3个月;面向社会招聘的则至少要实习6个月。
飞国内航线:补贴太少只挣五六千
我有一个海南航空公司的朋友空姐刘涛主要负责国内航线的航班服务。她的月基本工资不到2000元,每小时飞行的各种补助一般在20到30元。
飞国内线的空乘很累很苦而且补贴比较少,加上现在航班过多,每个人每周的工作时间也都少于30个小时,所以总的算下来每个人的收入也就五六千元。不过,如遇到“五一”、“十一”和过年,每人都会相应增加一部分加班费和奖金。
飞国际航线:多飞多得月收入过万
在我们公司,飞国际航线的,月基本工资为1700元,然后每飞一小时可以获得10至12美元的飞行小时费和飞行补贴。一般,一周要飞40个小时,一个月下来要飞100多个小时,收入在一万元以上。
头等舱的空姐基本工资比较高,每个月2000元,但小时费和飞行补贴一样。但要是做到乘务长的级别,不仅月工资3000元,每飞一小时还可以拿到15美元的小时费和飞行补贴,月收入可以达到两万以上。
外航空姐:待遇优厚成业内准金领
1997年后,随着民航管理部门对驻外补贴标准的统一和国内航空公司收入的减少,空姐的腰包开始瘪下。
北京外航服务公司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外航空姐的月薪一般能达到1.3万至1.5万元,而多的能达到两万以上,俨然成为了空姐队伍中的准金领。
我一个在泰国航空公司的同学,一个月仅飞50到60小时,飞行补助就可达到两万元;另外一个同学在日本航空公司,每月飞行70小时,其收入也达到1.3万元到1.4万元。
目前外航聘用中国空姐最多的是新加坡航和德国汉莎,近两年美西北航、芬兰航、韩亚航、马来西亚航、泰航也加大了招收中国空姐的力度。
招收要求:外形和体质要求严格
国内少数几家有空姐招生资格的院校,在招生前都要进行面试。面试合格者还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个别面向社会招生的高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需要考生参加成人高考。 面试的同时,还进行严格的体检。一般来说,考生不应有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异常疾病和活动的、潜在的、急性或慢性的疾病,以及创伤、损伤或手术后遗症。要求五官端正、肤色好、身材匀称,性格开朗、举止端庄,身高在160厘米至172厘米。(我166.)
篇三:《历史上被帝王们摧残的凄艳女人》
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可算是个少有的荡妇。高湛继承帝位后,胡氏以长广王妃册立为皇后。高湛强奸嫂嫂李祖娥,常常宿在昭信宫,胡皇后不耐宫闱寂寞,同高湛的亲信随从、给事和士开勾搭上了。和士开唇红齿白,翩翩有风度,又弹得一手好琵琶。高湛知道后,非但不责怪他,还有意成全他们。和士开善使一把铁槊,胡皇后说她也想学槊,高湛便命和士开教她。胡皇后与和士开眉来眼去,乘机调情。两双手摸来捏去,高湛只顾饮酒作乐,视而不见。
和士开为巩固地位,讨好太子高纬,劝高湛作太上皇,说这样可以进一步纵情享乐。高湛便让位于太子,从此深居宫中,一味淫乐,三年以后因酒色过渡过度而死。
高湛死后,胡太后和和士开的关系正式公开化,许多大臣不满,上奏和士开,而高纬年少昏庸,怕得罪太后,也不敢怎样。而和士开则排除异己,日益权重,封淮阳王。一班趋颜附势的大臣纷纷向他献媚,一时间,胡太后的姘头成了北齐王朝的大红人。{冯媛,女性}.
然而高纬的弟弟,琅琊王高俨却是个敢做敢为的人。他知道胡太后的妹夫冯子琮与和士开不合,便与其谋划,在深夜,埋伏士兵与神兽门外,次日和士开上朝时将其抓获,并派心腹杀死了他。胡太后知道后又悲又气,然而高俨拥兵三千,屯于千秋门外,连皇帝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但这件事以后,高纬认识到高俨的能力,十分不安,便秘密地谋划将其杀害了。
她是个寂寞的人。丈夫作了皇帝后,霸占了他的嫂子,冷落了自己的妻子。胡皇后便与别人私通,后来当了太后,也一直是面首不断。后来北齐亡国,据说她沦落猖门。
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后。
冯氏的祖父冯弘、伯父冯跋是北燕国王,其父冯朗在北燕灭亡后降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姑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后来其父因罪被杀,她随姑母人宫。
公元452年,文成帝即位后,封十四岁的冯氏为贵人,十八岁立为皇后。同年,立两岁的儿子拓跋弘为皇太子。按照"立子杀母"的规矩,拓跋弘生母李贵人被赐死。冯皇后抚养拓跋弘,待太子如同亲生。
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由丞相乙浑总揽朝政。乙浑图谋篡位,冯太后用计把他逮捕杀死。从此,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
随着献文帝慢慢长大,母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公元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被迫禅位于五岁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他仍统兵南征北伐,这本身就使冯太后感到威胁,而且他还杀了太后的男宠李奕,于是冯太后于公元476年,将年仅二十三岁的献文帝毒死。献文帝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再次临朝听政。杀了一批政敌,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进行一系列改革: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繁荣打下基础。
冯太后的生活也比较俭朴,不好华饰,但她却好男宠,并把这当成是笼络权臣的手段。就连南朝齐国派来的使者刘缵也被冯太后留宿宫中,在床帏间解决边境问题。
不论如何,冯太后都不愧是北魏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公元490年九月,冯太后病逝,终年四十九岁。谥为文明太皇太后,葬于永固陵。
文明皇后即大名鼎鼎的文明太后冯氏。12岁入了北魏皇宫,深受当时的太子宠爱。后来她作了皇后,24岁时当了寡妇。在熊熊烈火中,她欲跳进去与丈夫一起死。后来被内侍救出来了。这一救,也成就了她在政治上的伟业。她先辅佐献文帝,在朝政上很有业绩。后来献文帝长大后,难以控制,文明太后干脆毒杀了他,另立小皇帝,就是孝文帝。她又辅佐孝文帝,支持他改革朝政,政绩斐然。
有一次,她吃饭时,发现饭里有一只蜻蜓。孝文帝大怒,要杀厨子。但冯太后却不以为然地说:“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件小事而动怒。”
当然,她也有面首,估计当时有地位的女人,身边都会有男人吧。后来,冯太后在49岁那年病死。无论怎么说,她都堪称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冯媛,女性}.
文成帝后冯太后的侄女。公元490年,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后病死。是年孝文帝23岁,他开始全面推行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禁止胡服,三是语正中原,四是“不杀太子母”。改革遭到了大多数朝臣贵族的一致反对。孝文帝一边力排众议,一边身体力行。他率先改姓为元(以纪念元郁)。又制作一套汉人冠服,赐给德望最高的皇叔祖安定王拓跋休。然后,颁令天下“三十岁以上的听其自便,三十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官民改穿汉人衣冠,概莫能外。否则一律重罚,朝官违禁罚其俸。”皇后冯媛拒不说汉语。太和二十年七月,孝文帝忍痛将其废为庶人,安顿在瑶光寺。
冯润也是个很有手段的女人。她的小名是妙莲,所以画中有一朵莲花。她入宫后深受孝文帝的喜爱。但不幸的是,她很快就染上重病,不得不出宫,在庙里出家养病。
在她出宫后,孝文帝在文明太后的安排下立了冯润的妹妹冯清为皇后。但是孝文帝一直没有忘记她。三年后,冯润痊愈后再次进宫。这次,她不择手段,干脆逼走了妹妹,自己当皇后;又毒死了高美人,把她的儿子拿过来抚养。
在孝文帝出征打仗时,她又与别人私通。同时逼迫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冯夙。彭城公主一怒之下,赶到前线,把冯润的丑事告诉了孝文帝。冯润见事情败露,干脆想杀死孝文帝,不料事情又败露了。{冯媛,女性}.
即便如此,孝文帝仍然没有杀她。直到孝文帝病死在回军途中,才留下遗诏,赐死冯润。孝文帝死时,才33岁。
周宣帝荒淫酒色,暴虐昏庸,即位之初,先一口气封了五位皇后,楊坚之女杨丽华便是五皇后之首的“天元大皇后”。
她只不过是她父亲篡位的一颗棋子。
当她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她已经成了隋朝的乐平公主了。
就算她把公主的金印砸的粉身碎骨,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
她永远只是前朝的皇后,当朝的公主。
杨丽华是隋文帝杨坚的女儿,她不过是父亲巩固权势的工具。
嫁给宣武帝后,却不受宠爱。后来,宣武帝死后,她的亲生儿子宇文阐即位, 她父亲杨坚辅政。岂料,正是她的父亲,夺了她儿子的皇位。建立了隋朝。 她由太后,变成了公主,却终身拒绝再嫁。她心中的情感,又有谁知道?
汉安帝皇后阎姬是一个心狠毒辣、野心很大的女人,她做了皇后时竟也一心想着干政掌权。阎皇后自己无子,李贵人生了太子刘保之后,阎氏怕李氏会取代她的地位,竟将李氏毒死。后来,阎氏又恐太子将来继位后为母报仇,便于公元124年诬告年仅10岁的太子谋反,逼迫安帝将太子刘保废为济阳王。
据说阎姬温柔美丽,善解音律。生性仁弱的安帝,很喜欢她,封了她作皇后,而她却开始热衷于权势。从干预朝政到培植自身的势力,安帝渐渐地对她感到失望,既而疏远了她。她的下场可想而知,发动政变不遂,反被囚禁起来。
班婕妤是一位才女,亦有美貌。曾经很受宠爱,历史上记载她也曾生过一个儿子,后来大概是夭折了吧。因为后来无任何记载。
她也是个很有才德的人。据说,她拒绝和成帝同坐一辆马车,认为这样不和礼节。太后王政君听说后,曾赞扬她:“后宫里有这样的妃子,我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她的失宠,是因为赵飞燕姐妹的进宫。以她的温柔谦和,自然比不上赵家姐妹的妖娆。但她是个聪明的人,于是没有苦苦去争。而是自己请愿,去了长信宫伺候太后。她写下了一首秋扇赋,把自己比作秋天的扇子——夏天,扇不离手,一到秋天,就丢弃了扇子。她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自己失宠的心情。(所以画中用扇子作背景)
篇四:《女性与大众传媒课程论文》
《女性与大众传媒》 课 程 论 文
大众传媒的性别歧视现象
摘要:从历史一直到现在,女性自始至终处于弱势地位,在过去女性三从四德、以夫为纲,必须绝对的服从男性,而现在虽然女性经历过了解放运动,可在社会中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很多重要的职位中没有或几乎很少的女性身影。 国经 1016 班 20101443 黄燕
关键字:女性、性别、历史、歧视
我们刚开始学习女性大众与传媒时看的电影《爱情呼叫转移1》中尽管汇集了12位美女,影视的视角却是从男性出发。长久以来,男人的义务和责任就被无限放大,在竞争愈加积累的现代都市,男人同样面临来自事业、婚姻、情感方面的多重困惑和压力,较之女性,却总是处于被忽略的处境。实际上,现在都是男性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对性的体验和要求,已经悄然变化。相对于来自社会的关注和女性的理解,最本质的关爱还是来自男人自己。
2006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上有一篇名为《是真“有趣”还是真荒唐》的文章介绍说,有媒体报道:女友穿着暴露,男友定“家规”进行惩罚。众所周知,现在社会是一个以大众传播高度普及和广泛渗透为特征的信息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社会公共生活中不可能事无巨细都加以传播社会问题而是有选择的传播。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第一种机制“0/1”效果或“只觉模式”可知,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
“议题”的感知。①该媒体选择这条荒唐的“议题”,传播的就是一种陈旧的社会性别观念。把男性看做第一性,女性为第二性,男性可以凌驾在女性之上,制定“家规”来控制女性的个人生活选择的自由。
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传媒和意识形态效果》中指出,现在传媒的首要的文化功能,便是选择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响。“大众是通过传媒来建构的这类知识和影响来认知世界,来体味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现实生活。”②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社会性别来源于社会建构,大众传媒作为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进行的传播不仅再现了社会性别的状况和地位,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同时大众传媒介本身也参与了社会性别的构建过程。
很多时候,大众传媒会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暗示妇女要服从自己的传统角色。其结果是是使媒介关于女性形象的构建与女性在社会体系中的多元化社会角
色不符。例如,2001年9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对女人回家的观点表述如下:“真正的社会进步,是女性有权选择自己回归家庭、兼职或者全职工作,是为他们的选择提供机会和可能”;“一个进步的社会要给妇女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条件,他们才能真正选择是回家还是工作”;③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对女人回家的议题设置,媒介所表述的观点有失现代媒介的认知水准,不仅为提供启蒙性的社会性别意识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了传统性别意识的代言人。全国妇联明确表示:当代妇女回家同人类发展的历史相违背,同妇女解放运动格格不入。女性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包括工作的权利。女性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是巨大的。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曾访谈两位成功的有影响力的女性:范徐丽泰和任永华。在介绍前者时,突出他的妈妈角色;而后者多询问诸如“为什么不化妆”之类的私人话题,。采访报道的角色定位在私人空间而不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对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角色报道不够。无独有偶,受人欢迎的《艺术人生》栏目也由此缺陷。曾经一期访谈徐静蕾的节目,主持人的话题也多围绕私人生活,比如家庭生活、情感纠葛,对她的演艺事业言之甚少。看完那期节目的观众获得的仅是他作为一个“女性”的生活经历,对于他这个人的事业并不了解。
主流新闻报道中,男性出现的比例大大多于女性。
妇女及妇女问题在新闻中被报道的次数非常少。冯媛在1998年发表的《女性在新闻中的存在——关于八家主导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一文中,发布了其对我国八家主导报纸的统计结果。他的统计显示,男性新闻人物在出现频度、被引用频度、被拍摄频度方面都远远多于女性,他们在文字和图片新闻中多是压倒多数的主角,其中在有言论被引述的新闻人物中,男性占91%,女性占9%,男性新闻人物中的职业身份较重要者如政治领导人、企业负责人等站男性新闻人物的70%,女性新闻人物中政治性身份仅占18.7%。④
男性出现在各种类型的节目中,女性的范围则窄得多
女性在新闻中出现,大都是与家庭生活、名人风流韵事、儿童养育、对妇女的暴力侵害等内容有关,而与国家发展、政府决策等被主流认可的有价值的事件无关或关系不大。女性大多是生活、娱乐或家庭角色,男性大都是社会角色。这种报道强化了传统的性别定型。男性多被表现为具有统治欲的、强有力的、独立的、理性的和有成就的;女性则为服从的、弱小的、依赖的和多愁善感的。在热播的电视剧《来来往往》、《中国式离婚》等,我们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模式:妻子为了丈夫的事业、为了家庭和孩子牺牲了自我,而丈夫们却嫌弃妻子的庸俗无聊、自负专横、尖刻琐碎,影片从男人的视觉出发,竭力为丈夫们的外遇找借口,天平完全偏向于既没有勇气离婚又想占有婚外情、意志不坚强却把道德责任推给妻子的男人们。在
广告中,女性形象集中表现了对女性外貌、身材等外在的定型印象
有一些研究者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发现,广告中的女性职业角色有51.6%为家庭妇女,而男性职业角色中科教文卫及管理者占47%,广告中女性出现的地点51.5%是在家庭,出现在工作场所的只占14.5%,而男性即使出现在家里,也多为娱乐(31%),做家务的只有5.3%。⑤大家熟知的世界级运动休闲品牌阿迪达斯、耐克、锐步、彪马的广告明星,大多数为男性球星贝克汉姆、罗纳尔多、欧文等。而在体坛上一样优秀的女性却很少见。
妇女常被当做暴力的对象或作为有辱人格的色情形象出现在媒体中
在传媒女性化的趋势下,女性人物和女性话题在媒体的报道中出现频率越来
越高,但进入到社会文化层面分析,在传媒中出现最多的女性基本是“刑事案件和灾难性的受害者、某位重要男性的家属、娱乐界或体育界的明星”,这三类女性的定位都是以男性为坐标,处处体现出男性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即使在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上,女性网站所提供的内容多数以美容、育儿、减肥、相夫教子、性知识为主,很少关注女性的事业、身心健康和多元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
②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页 ③刘利群:《广播媒介对女性的表达与构建》,《现代传媒》2001年版第6页 ④冯媛:《女性在新闻中的存在——关于八家主导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报告》,《浙江学刊》1998年第2期
⑤刘伯红、卜卫:《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男女角色定型》,《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2期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冯媛,女性 冯媛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