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韵译]: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题解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篇二】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祭十二郎文——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人教版高二选修)
祭十二郎文
——比较阅读法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韩愈
时间:12月26日星期五上午第二节
地点:多媒体606
对象:高二年十五班
授课教师:郑巧芬
教学说明:
这简介作者韩愈,介绍写作背景,通过诵读全文来正音,重点梳理了本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文中的特殊句式;通过学生串讲的形式,整体感知全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各个段落的大意,理清思路,感知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第三个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比较阅读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方式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阅读法,辨析《祭十二郎文》与《祭妹文》的异同,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达到精读的目的
运用比较阅读法,辨析几首古诗词,巩固加强对该方法的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比较阅读法,开启思维,培养发现能力和知识拓展迁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比较阅读法,发现本文与《祭妹文》的异同,提高阅读能力、发现能力及研究性学习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起“比较阅读”的思维,掌握“比较阅读”的基本操作方法,将之运用在实际的学习中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
课前分发阅读材料,内容为《祭妹文》原文及相关的一些问答题。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指定几个学生将本文改写成一我们可以将这个同学的这“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慈)。”因而成为为祭文中不可多得的千古绝唱和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简单来说就是指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精读方法。
2、具体分类:
从方向来说,有类比分析和对比分析(类比分析是比较两我们今天要做的主要是“类比分析”,“比较辨析”,“综合比较”
四、比较学习《祭十二郎文》与《祭妹文》
(一)步骤一:认真研读材料
快速地明确一下《祭妹文》练习的答案,让学生更清楚地感知文章的内容
(二)、步骤二: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在比较时的一些发现
(三)、步骤三:列出比较点,引导学生再思考,整理归纳
比较点有:内容,写作思路,情感内容,抒情方式
明确:
1、内容上的相似点(参考):
第一点:两文所悼祭凭吊的对象——抒情对象,有着令人叹奇的巧合。
韩愈的侄子十二郎“少而强”年弱于韩愈,而袁枚也是下吊胞妹袁凯(字素文),亡者俱属中年而天。昌黎先生与随园老人都体验到了“白发人反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
《祭十二郎文》: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祭妹文》: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第二点:韩氏叔侄与袁氏兄妹各自感情的维系有着相似的特殊性的原因所在。
他们虽然叔侄隔辈,兄妹有序,而实际上却有着“棠棣之情,孔怀之谊”,不啻是“心息相通”的挚友。
第三点:两文又都在祭文中感慨自己年衰孤凄,表现“日暮”式的苍老
韩文中“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袁文中“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
第四点:韩十二郎与袁机都是客死他乡而安葬异地,且与亲人分别日久;分别之时,亲人对自己的病又不以为意。
韩愈对侄子的软脚病就是这样:“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最终只留下“其竞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的遗憾。
袁枚亦然:“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同样留下“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的悲叹。
第五点:两人又共同选择抚养“遗孤”来弥补憾事
“敦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韩文)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袁文)
2、写作思路上的相似:
结论:都以时间为顺序,以怀念悲痛的情感为线索
分析:
《祭十二郎文》:先通过家世的衰落颓败、幼时的孤苦伶仃及叔侄二人之间三别三会的叙述,抒写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悔恨无穷与抱恨终生。然后叙写十二郎之死,流露出内心无穷的迷惘和无尽的悲伤,最后通过对家属的吊慰、坟茔的迁徙及遗孤的教养的叙述,极写内心无处诉说、不可遏止的辛酸与悲苦,显得哀婉凄楚。行文自始至终以时间为顺序,以怀念为线索,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而又步步深入
《祭妹文》:同样也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素文墓地入笔到病根祸源的交代,从野外同捉蟋蟀到书斋共读诗经,从胞妹送哥泪花流到把盏喜迎兄长归,从离家出嫁到中道回归,从侍奉老母以示其德到关爱长兄以显其情,从素文之死到后事料理,情节层递步进,感情波涌浪推,叙事历历可见,抒情句句见心,文情呼应,浑然一体。
3、感情基调,情感内容上的相似点:
结论:不是单一的思念和赞颂,情感内容丰富,悲痛死者而又感伤自身
《祭十二郎文》抒发了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
《祭妹文》抒发了骨肉之情,痛惜、哀伤、悔恨、无可奈何之情
分析:《祭十二郎文》从家世的凄凉、身世的不幸,到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自己的衰病到晚辈的幼小,这一切的一切都汇聚成一股感情的急流使作者百思萦集,情不能已。这里有怀念也有内疚,有哀愤也有感激,有期望更有辛酸,字字似血,句句是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无任何修饰和渲染,无一字一句不是作者骨肉至情的的真切流露。
袁枚的《祭妹文》贯穿全文的同样是凄楚哀婉的情调。本文基本上采取了顺叙的写法,先写兄妹幼年情事,以“呜呼”二字,直呼亡妹,为全文奠定了凄切哀婉的悲怆基调,再写自己中年归家之后的景况,最后写妹妹病危和亡逝。末段连呼“呜呼哀哉”,更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怀,言辞哀婉凄切,情意缠绵悱恻,把对亡妹的思念、同情、内疚、哀痛统统浓缩在伤心欲绝的悲叹之中。
4、从两采用对话形式,直接抒情,借事抒情
《祭十二郎文》有直接抒情(语气词),借事抒情(生活琐碎家事)
《祭妹文》有直接抒情(语气词),借事抒情(生活琐碎家事),借景抒情(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
分析:
《祭十二郎文》在选材上一反过去祭文对功绩或德行的赞颂,而选择了作者和十二郎之间的个人家常琐事,从自己幼年丧父到叔侄相以为命,从漂泊天涯到未老先衰,从病情揣测到沉痛自责,从后事安排到吊慰家属,虽多记生活琐事,但无一字不关“情”,无一句不含“情”,可谓事事关情,语语动情,句句系情,字字含情。此外,本文还特别注重虚词的应用以增强行文的感染力,使文章独具风采。全文多处反复运用了“而”“邪”“也”“矣”“乎”等语气词,不仅加重了抒情的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而且增强了文章顿挫有力的节奏,突出了作品的感人力量。
《祭妹文》同样是选择了生活琐事来抒发对亡妹的悼念之情,纯以散体形式抒写
情感,文不加饰,朴素无华,在家常琐事的诉说中贯注着诚挚的骨肉之情,确是不可多得的杰作。从朝夕相处同捉蟋蟀,到比肩并坐相伴读书;从椅裳拽衣不放悲声,到衣锦归家瞠视而笑;从妹归母家服侍阿母,到治办文墨见其才学;从阻人走报宽慰长兄到终宵刺探兄妹情深;从绵啜盼兄挣扎应诺到临终之际一目未瞑;从轻信医言远游他乡到痛悔自责伤心悲绝,这一切都属于琐琐屑事,可正是这些极富情致的生动细节,字字凄楚,句句动人,让人睹之神伤,闻之心动,从而产生出追魂摄魄的魅力。“总见自生至死,无不一体关情,悱恻无极,所以为绝世奇文”
(四)、从比较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第一:以时间为顺序,以情感为线索,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第二:情感丰富,以情动人
第三:抒情方式除了直接抒情外,均叙写了很多家庭琐事,融情于事。
五、提示其他可比较的地方,启发学生课后思考
1、文本的综合比较
导入:《祭十二郎文》除了可以跟它非常相似的《祭妹文》进行比较外,还可以跟这个单元的其他几本单元所选课文,风格各不相同,但从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看,都是前后贯通的,体现了文学名75页,《项羽之死》课后题,分析《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对项羽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异文的写法比较;“愿为诸君快战”,用“快战”比用“决战”等词好在哪里:——同文的用词比较
110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后题,将本文与《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异文的人物描写比较
113页,《项脊轩志》课后题,试将本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作比较,说说两虚词“其”的用法
A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
B其后四年,而归视汝那
C其信然邪?
D其梦耶?
E其传之非其真邪?
F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他的
G汝其善抚之一定
H齐国其庶几乎或许
I其真无马耶?其真不识马也。
——这就是我们考试中所出现的一词多义的意义和用法的判别
又如:“惟兄嫂是依”与“唯利是图”,这就是我们考试中所出现的“特殊句式”的异同判断。
六、拓展迁移:比较阅读法在语文学习中的其他应用
(一)了解比较阅读法在现代文阅读中的应用
比较点:包括文章的体裁、立意、标题、结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性格、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记叙的线索、说明的顺序方法、抒情的色彩、议论的方法作用,乃至文章的风格、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
(二)、最常用于诗歌鉴赏中,因为诗歌短而精,比较好操作
1、快速了解诗歌比较的类型有:
1、“同朝同人同题”艺术鉴赏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题菊花》与《菊花》两首七绝诗
2、“同朝同人异题”艺术鉴赏
唐代“诗佛”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山居秋暝》
3、“同朝异人同题”艺术鉴赏。
盛唐王昌龄与晚唐马戴各自撰写的《出塞》七绝诗
4、“同朝异人异题”艺术鉴赏。
唐朝“诗仙”李白《赠汪伦》与韦应物《滁州西涧》
5、“异朝异人异题”艺术鉴赏。
唐代贺知章《咏柳》与宋代陆游《关山月》
6、“异朝同人异题”艺术鉴赏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旧中国)与《郊原的青草》(新中国)
7、“异朝同人同题”艺术鉴赏。
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北宋)与《点绛唇•寂寞深闺》(南宋)
8、“异朝异人同题”艺术鉴赏。
唐代杜牧与清代赵翼的各自《赤壁》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可比较的
鲍照的《拟行路难》与李白的《行路难》,李白的《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与王维的《归嵩山作》,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李贺的《梦天》,杜甫的《登岳阳楼》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韦庄的《菩萨蛮》与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甫的《阁夜》与《旅夜书怀》,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煜的《虞美人》与《浪淘沙》
2、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练习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比较点:比较两首诗歌中的“梅花”的形象特点的异同
明确:
3、了解诗歌比较阅读的考查题型
近几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比较阅读。这种比较鉴赏题型,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采用了这种新题型。本类题型一般是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鉴赏,而2007年高考浙江卷则是3情感、内容的比较
【典型例题】(2007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周弼
虚堂人入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第二:意象,意境的比较
【典型例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第三:语言赏析的比较
【典型例题】(2006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秋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的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第四:手法、技巧的比较
【典型例题】(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问: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七、总结本节课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从同中见异,也可从异中
见同。通过比较,我们懂得了辨别,同时也懂得了归纳,形成知识系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一段话。所以说,如果大家以后多多阅读,多多比较,必然能够心领神会,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技巧。
八、作业布置
比较郭沫若和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
【篇三】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杜甫诗四首练习题
杜甫诗四首
1.填空。
杜甫(712—770),字________,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________,世称杜少陵。唐代________诗人。曾任左拾遗、华州寺功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又称杜拾遗、杜工部。其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又因其在诗歌方面的辉煌成就和心忧黎民、胸怀天下的品格,博得了“________”的美誉。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________为主;语言精练,具有极高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了________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有《杜工部集》。 答案: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 诗史 诗圣 沉郁 《诗经》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辚辚(lín) 戍边(shù) 荆杞(jǐ) ...
B.干云霄(gān) 霜鬓(bìn) 埋没(m) ...
C.把锄犁(bǎ) 啾啾(jiū) 戎马(rng) ...
D.涕泗(tì sì) 潦倒(liáo) 危樯(qiáng) ....答案:A
提示:A项中“荆杞”的“杞”应读为“qǐ”。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弓箭各在腰 行人:出征之人。 ..
B.县官急索租 县官:官府。 ..
C.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当做客人。 ..
D.危樯独夜舟 危樯:高高的桅杆。 ..
答案:C
提示:C项中的“作客”指“流落他乡”。
4.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君不见青海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4)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4)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7题。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登岳阳楼》颔联历来以意境宽阔宏伟见称,前人评这两句诗说:“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最富有这种表现力?试作具体分析。
6.阅读《登高》一诗,你觉得下两联中哪个词最能概括上两联景物描写中透露出的情感?说说你的理由。
7.这三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答案:5.“坼”“浮”二字。“坼”即裂开义,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
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是何等宏丽!这两个字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不仅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
提示:此题宜扣住“意境宽阔宏伟”的提示,选择这两句中最能表现这一景物特征的两个字,扣住这两个字所展示的意境,加以赏析。
6.是“悲秋”。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有动有静,意境悠远清冷而肃杀;猿“啸哀”,于啸声中听出“哀”,正是作者悲凉的心境使然;鸟“飞回”,对于“常作客”的诗人来说,更是一种沉痛情感的触媒。“无边”落木“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滚滚”而来,落叶飘零,江河消逝,想韶光易逝,壮志难酬,作者悲从中来。所以“悲秋”二字,最有概括性。
提示:回答此题要对上面两联中的景物进行具体分析,感知景物中表现出的人物感情,再从下两联中选择词语进行分析。
7.共同特点是:老病、孤独、伤感、穷困、关心国事,这正是诗人晚年生活的写照。《登岳阳楼》一诗中“亲朋无一字”——孤独,“老病”——年老,“戎马关山北”——默思着国难家仇,“凭轩涕泗流”——感伤;《登高》一诗中“常作客”——孤独伤感,“百年多病”“霜鬓”——年老体衰,“艰难苦恨”“潦倒”——因时世艰难而身处逆境;《旅夜抒怀》中“老病”“飘飘”“一沙鸥”等更是分别表现了诗人的老病、漂泊无依和伤感。
提示: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通读这三首诗,可以从外貌、体质、年龄、生活状态、精神世界等方面入手,概括出诗人在三首诗中表现出的共同特征。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句,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9.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答案:8.戍鼓断人行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写出两句即可)
提示:诗中表现战乱的信息甚多,“戍鼓”“分散”等均与战争有关,选择其中的两句填入横线处即可。
9.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提示:诗句所写的并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0.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两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11.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案:10.“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
“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提示:意象是蕴涵着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我们可根据这些物象的特点结合 诗歌内容推测它们形成的意境。比如“片云”中的“片”、“孤月”中的“孤”,呈现出的是一种凄凉孤独;而“落日”“秋风”则又给人以雄壮、开阔之感,它们表示出了两种不同的情感。
11.提示:此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12.(2007宁夏高考,2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答案:④①③②
提示:承接霍金的弱项身体状况引出他的强项“思维”,然后说他在“思维”方面所作出的成就,最后说到其成就的影响。
13.杜甫一生漂泊,暮年心情最为惨痛。然而在杜甫的眼中,景象却总是那样雄浑壮阔。这样的景象特征一般是表达喜悦之情的,可在杜甫的诗中我们却感觉到一种“悲”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以壮阔之景写哀痛之情”的手法,《登岳阳楼》《登高》《旅夜书怀》这三首诗都采用了这种手法。请你使用这种手法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提示:应是一段写景的文字,所选择的意象有的能显示出雄浑壮阔,有的能透露出哀痛之情,两者通过对比突出一种“悲”的情怀。
【篇四】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登岳阳楼阅读答案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8.解释下列词语(4分)
坼 乾坤
戎马 轩
19.“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境况?(2分)
2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8.分裂 天地 代指战争 窗户
19.诗人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舟为家,艰难度日。
2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1、 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回答问题。
(1)诗中能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比美的句子
是什么?找出这两句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2)联系诗的后四句,体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2、(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浮两个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2)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
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 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
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意境雄伟,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 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
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
致.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
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
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
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
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
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
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
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
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
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篇五】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登岳阳楼赏析
《登岳阳楼》赏析
“岳阳楼”,古岳州城(今湖南省岳阳)的西门楼。面临洞庭湖,是览观洞庭风景的好地方。
公元768年,杜甫在四川呆不住了,就坐船顺长江东下,到处飘游,到荆州也呆不下,又沿洞庭湖向南飘游,这时杜甫已58岁,还不到60岁,但身体已衰弱不堪了。右臂偏枯瘦,耳朵聋了,而且是老肺病。他全家都住在小船上,飘泊不定。到了岳阳,他登上了岳阳楼,放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想不到转过年来的冬天,他就在上水的一条小船里与世长辞了。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留下了藩镇割据的后遗症。整个大唐盛世已经—去不复返了。吐番已几次攻到首都长安,社会始终不得安宁。在这种情况下,杜甫还是念念不忘国家的命运。从杜甫晚年的这首五律中,我们可以看到至到临死的杜甫,还是那样的忧国忧民,感时伤事,实在令人感动、敬佩。
《登岳阳楼》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每句五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老早就听说洞庭湖水广阔无垠,蔚为壮观,今天总算登上了岳阳楼得以亲眼目睹。里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今天登上了岳阳楼,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能不高兴吗?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来看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哪里高兴得起来呢?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今天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吴楚”,本是周代的两个诸侯国的国名,这里指的是吴地、楚地,即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吴地是长江下游地区,楚地是长江中游地区。吴在东,楚在西。“坼”,裂开、分开。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
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日夜”,白天晚上,日日夜夜,“浮”,浮动。“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不要简单认为这是夸张手法,应当认识到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溶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不是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呢?这是一个方面。如此扩大的境界和气魄,是不是使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经世浩茫连广宇”的胸怀呢?可以的。因为诗中境界的大小、高下、深浅,总是同诗人的感情、胸怀有一定联系的。
腹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船,也许看到了自己的小孤舟,也许看到了湖中的船,想到了自己的孤舟,不管怎样,反正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廉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自己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
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还应看到,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本身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我们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凭”,依靠。“轩”,窗户。“涕泗流”,泪流纵横。这句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总之,全诗四联,首联扣住“登”字,着眼洞庭风光的特色“水”。写出了年轻有抱负时向往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时才得以一观的感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拉开了序幕。颔联极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际,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气魄宏大的境界,并暗含着对国家时局的担忧。腹联则借助湖上孤舟,写出了自身遭遇和处境的孤苦,寄托着诗人对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不平。尾联则创造了一个身在江湖,心在长安的境界,完成了一个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爱国诗人和人民诗人的形象塑造。
《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优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诗在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种种矛盾之中,显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动人。
该诗中我们还应仔细体会“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 三个境界。这三个境界间跳跃性很大,看起来各自独立没什么联系,其实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内在联系即杜甫晚年始终十分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心情,是这种感情把景与情融为一体。这种感情把国家命运、个人遭遇扭结在一起。仅用四十个字就把时间、空间跨度如此大的三个境界连在了一起。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该诗的中心思想,也是杜甫晚年全部诗歌的基本主题。
杜甫这首五律曾长期刻在岳阳楼上,同时还有孟浩然的一首《临洞庭湖》也刻在岳阳楼上,因此后人常把这两首诗拿来作比较,那杜诗、孟诗用词精妙在哪里?应当说孟诗也是写的比较好的,如诗中第二联也写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说洞庭湖云气蒸腾,仿佛江南大地都是浩渺的湖水,都笼罩在茫茫的云气之中,洞庭湖水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的城墙,把整个岳阳城都撼动了。这也是写洞庭湖水的广阔和力量。孟诗是以写洞庭湖的阔大壮景,引出下文“欲济无舟楫”的感叹。“撼”字用得有声势,似乎使我们听到洞庭湖的波涛声,轰鸣地冲击着岳阳城。它的境界虽不像杜诗那么大,但也不算小。这一点应予以肯定。但从两首诗的整体看,孟诗远逊于杜诗。这主要是由于杜诗的思想性远高于孟诗。杜诗是忧国忧民之作,境界高,气魄大,感情深,跌宕起伏,感人肺腑。孟诗则是写给朝中一位宰相的,目的是为了请人家提拔他,功利性很强,这思想内容本身就大大降格了。那与思想内容相联系的感情、气魄、结构也就必然相应逊色了。杜诗是站在极高处面对“坼”“吴楚”而“浮”“乾坤”的洞庭湖,引起了身世之感,忧国忧民的。杜甫描写洞庭波涛浩渺,用词妙在使人感到整个乾坤仿佛都浮在水面上,“浮”字用得更其自然,写出的是最大、最远的景。(肖旭)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又出蜀东下,经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辗转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阳市)。《登岳阳楼》就是此期的登楼抒怀之作。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是一组工对严整的句子。岳阳楼久负盛名,杜甫早“闻”其名而未曾一见,今日不但见了,而且“上”了。那种欣喜之情就不由倾泻于诗句之中。“昔闻”说明他渴望、向往之久,“今上”点出他如愿以偿之喜。一般来说,五律的首联不必对仗。诗人之所以要运用对偶句,就是因为通过这种严整的对仗,强烈地把自己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从结构上说,这一联切入诗题,引起全篇的写景和抒情。
登上岳阳楼,是为了观赏洞庭壮景。颔联紧承首联的“上”,写登楼后所见。洞庭湖的气象万千,风光无限,而诗人抓住洞庭湖最显著、最典型的特征——雄伟壮阔来加以描绘。“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
吴、 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这两句描绘洞庭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宋代刘须溪说:“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杨伦《杜诗镜铨》)。明代王嗣奭则认为这两句“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杜臆》卷十)。对此二句的推崇,可谓至极。孟浩然也曾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来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清代诗论家沈德潜比较这两联诗句说:“孟襄阳(指孟浩然)三四语实写洞庭,此只用虚写”(《唐诗别裁集》卷十),从“实”和“虚”的手法上指出了这两联诗写景的差异。孟浩然的诗句是他不过是借写洞庭湖景来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总还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而杜甫不仅从洞庭写到江南大地,而且又从江南大地写到天地日月,从这个无比广大的角度来描写洞庭湖,就从更大的空间范围表现出了洞庭的壮阔气象。这当然与杜甫的怀抱有关。他一生“蒿目者民生,系怀者君国”(杨伦《杜诗镜铨·序》),时刻将人民的安危和国家的命运放在心上,所以,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因此《西清诗话》说此二句“大与诸子迥别”,而别又别在“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从前四句的写景转入后四句的抒情。亲朋音讯阻绝,老病孤舟为伴,一“无”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炼字遣词十分精确。此时已五十七岁的杜甫,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凄凉。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中,诗人倍觉自己的孤单,联想起走过的漫长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的种种艰辛,更感到悲哀,肝肠欲裂。这其间包含了诗人对往事痛苦的追忆过程。黄生说:“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指出了诗人情绪的起伏和诗人表现手法的巧妙。诗人运用这种阔狭的鲜明对比,把自己的坎坷遭遇描述得更为突出,正如浦起龙所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起到了互为映衬的作用。这一联从写景转入抒情,从所见转到所感,从阔大转到狭小,从登临的喜悦转到身世的凄凉,结构严谨,层层变换,步步深入,显示出杜甫娴熟的诗歌表现技巧。
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就在这一年八月,吐蕃进犯,京师戒严,边陲屯兵,战事频繁。同年六月,幽州兵马使朱希彩等作乱,杀死节度使李怀仙,自称留后,逼迫朝廷认可。这就是所谓“戎马关山北”的史实。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涕泪纵横。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最后这一联,诗人由个人扩展到国家。“戎马关山北”五字,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与洞庭湖的阔大壮伟的气象达到和谐统一,使情感与景物相得益彰。
附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篇六】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登岳阳楼》中考试题复习精粹汇总含答案
(六)登岳阳楼 杜甫 (唐)
【译文】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不禁泪流满面。
【练习】
1、首联点明登临之意。有人认为表达喜悦之情,有人认为暗含抑郁悲凉,你同意哪种?说说理由。
答:同意后者,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可知,杜甫当时的个人处境艰难、政治生活坎坷、国家动荡不安,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深沉的忧郁,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对国家多难的担忧之情。
2、赏析颔联。(换个问法:哪一联写景,请赏析。)
颔联写景,既是写实又寓想像,只用了十个字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3. 体会“坼”“浮”的妙处。(与上题异同要注意) 一“坼”一“浮”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坼”字诗人写的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气势磅礴;“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天地万物并且主宰它们的浮沉,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4.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请结合颔联和尾联具体分析。 答:颔联把洞庭湖的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描绘得雄奇壮观;尾联突出了诗人孤苦多病但仍心忧天下,胸襟博大。上下衬托,相得益彰。体现了诗歌意境的开阔宏丽。
5.诗歌表达的情感: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壮志难酬的慨感、以对国家多难的担忧之情。
6.结合诗人经历谈你对尾联的理解。
诗人当时政治生活坎坷、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与孤舟为伴;战乱频起国家多难,诗人不仅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孤独无依,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要有分析)
7.写洞庭湖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篇七】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登岳阳楼(赏析)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
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
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
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登岳阳楼,,,,杜甫,,赏析颔联 杜甫的春望颔联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