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词中毛泽东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吧。 (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一)浏览课文;正音;作者介绍;解题
1.正音
煊羊肉(xuān) 蛰居(zhé) 乌桕(jiù) 赭色(zhě) 槎桠(chá yā) 给予(jǐ yǔ) 剥花生米(bāo) 剥削(bō) 拿出纱衫来着(zhuó) 用不着(zháo) 夹衣(jiá) 夹克(jiā) 泊船(bó) 湖泊(pō) 月晕(yùn) 晕头转向(yūn) 搁笔(gē) 搁不住(gé)
2.介绍作者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1921年6月,与成仿吾、郭沫若等成立创造社。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影响很大。1930年3月,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1937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散文以游记著称。
3.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对江南有明确的区域界定。
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除闽粤那些极南的气候异状之外的江南。
(二)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三)作者所描写的这些江南冬景仿佛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他为我们展现了几幅画面?请试着为它们命名。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时间为3分钟。讨论过后,请2—3个小组代表回答,之后全班确定最佳答案。
之后教师也给出自己的命名:
曝背谈天图(第2段)
冬郊植被图(第5段)
寒村微雨图(第7段)
江南雪景图(第8段)
旱冬闲步图(第9段)
三、品味赏析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思考:每幅图画描写了哪些景物?总体特征是什么?运用了何种手法?作者的感受如何?
(一)屋外曝背谈天
1.听朗读
2.简要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天气并不寒冷,屋外空地里的那老翁小孩,也许是祖孙俩,正逗玩得高兴,远处的白霜还没有全化去,一副和乐融融的气氛弥漫在画面里。如此晴暖和煦的冬天,确实可爱。
3.所写景物特点:
这幅图作者重点并不是在于冬景,而是在于冬景下其乐融融的老翁小孩曝背谈天的场景,也让人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乡下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玩乐的温馨场景,这样就抓住了这幅图的重点就是“可爱”。
(三)午后冬郊图
1.所写之景:
白色的芦花、红叶、顶着白色桕子的乌桕树,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
2.景物特点:
色彩亮丽、蕴含生机(明丽而有生机)
3.作者感受:
寒郊散步,是江南的冬日给予的特异的恩惠。
4.手法:
巧用色彩(善于着色)
(四)寒村微雨图
1.所写景物:
小桥、流水、三五人家、远阜 、杂树、白雨、乌篷小船、酒客 、昏灯
2.景物特点:
恬淡幽静、淡雅朦胧
3.作者感受:
悠闲、胸襟洒脱
4.手法
想象(因情造景)
作者借助想象的力量,浓淡适宜的点染,绘出了一幅情调悠闲的水墨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五)江南雪景图
1.所写景物:
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早梅怒放 2景物特点:
高雅、宁静
3.作者感受:
闲适
4.手法
巧借诗句,避实就虚,引人想象,意境全出
(1) “绿林客”出自李涉的 《井栏砂宿遇夜客》
井栏砂宿遇夜客 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
关于这首诗,《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在今安庆市,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
(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引用自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写出了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
(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引用刘长卿的《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苍茫的山峰看来是那么的遥远,柴门内的狗不停地叫着,似乎是在欢迎那风雪夜中归来的人。天寒地冻,远山苍茫,显露出一股凄清、寂寥的韵味。在一片寂静中,突听犬吠声声,仿佛是死寂中乍见活泼生机,倍觉亲切、温暖。
(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引用自齐己的《早梅》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写出了雪后冬晨的惊喜
(六)旱冬闲步图
1.景物及特点:
晴空高爽、日光洋溢
2.作者感受:快活逍遥
(七)总结归纳
感受过各幅画面过活,用一个最能代表画面特点的词归纳一下每一幅画。
曝背谈天图(可爱)江
南
冬
景 冬郊植被图(生气) 寒村微雨图(悠闲) 江南雪景图(宁静)
旱冬闲步图(逍遥)
四、探究提升
(一)闲适背后的郁达夫
1.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有过这样的论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我们可以联想到在《我心归去》中也有这样的批注。舒伯特的歌曲或许在歌颂宫廷和爱情,但是韩少功在异国他乡听到舒伯特的歌曲,却能够想起“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都是因为他有着一颗热切的归去之心。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明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心境是怎样的?
明确:闲适(悠闲、快活、逍遥皆可)
2.通过阅读郁达夫的文章,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南的冬景,我们不止进行了视觉上的观赏,也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散步,感受到了生活的满足。可以说,在这篇文章中的郁达夫是闲适的,是快活的,是逍遥的,但是在惬意舒适的背后,我们是否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郁达夫呢?(PPT展示同时期的作品)
“恶人的世界,塞尽了我的去路。”
“碰壁,碰壁,再碰壁!”
“愁来无路,拿起笔来写写,只好写些愤世疾邪,怨天骂地的牢骚,放几句破坏一切,打倒一切的狂呓。越是这样,越是找不到出路。越找不到出路,越想破坏,越想反抗。”
“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
“朝市而今虽不是秦,但杭州一隅,也绝不是世外的桃源。”
这几段文字与《江南的冬景》相比,作者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明朗(文眼)
【篇二】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对比的修辞技巧,琢磨避实就虚的写法。
【教学方法】
文本研读,比较赏析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ppt
【教学时数】1课时
【教法、学法设计】
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一、导入新课: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出示幻灯片),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又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江南的冬景》(亮出ppt课题)设计意图:快速浏览找出文眼,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生快速阅读,齐答:“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百度搜索】江南的冬景课件http://pic.nipic.com/2008-07-07/200877155645347_2.jpg /infoimg/2009/11/11/xzl55033142.jpg
二、文本对话,整体感知
1学生简介作者,老师适当补充。(知人论世)
【百度搜索】郁达夫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14153.htm
2、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百度搜索】江南的冬景教学朗读http://mp3zy.music.hexun.com/M3069008.html 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a、注意文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b、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3、在冬季里,作者发现了江南什么样的美景?请把这些景点找出来。(显示幻灯图片)
4、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征?运用什么手法?
设计意图:通晓文意,初步把握作品内涵。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纠正明确。
a、给予、剥花生、泊船、月晕、搁笔b、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
教师提示: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学生讨论明确:屋外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学生讨论明确:a、特征:温润晴暖优美b、对比:与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等的对比 。
三、突出重点、比较鉴赏以“江南雪景图”为例: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百度搜索】江南的冬景课件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00895&PostID=11302801
(出示幻灯文本及图片:《济南的冬天》中雪景段落)设计意图:比较阅读,更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所呈现的丰富内涵。
【百度搜索】江南的冬景课件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1265443.html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http://3hj.cn/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A2MHw4N2FlYjc1ZnwxMjk2MzkzNjM1fDIzMjk3Ng%3D%3D&noupdate=yes
学生讨论交流:不同:《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教师小结: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四、品味语言、深入思考
1、朗读文本,思考:评论家认为郁达夫的写景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哪些文字能体现这个特点?谈谈你感受。(出示右边幻灯文本)
2、作者对江南雪景有没有作实景描绘,为什么?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所体验的内涵或表达效果,通过朗读使学生的理解更具个性化。引用的诗词: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蓬小船、红黄的垂暮天
学生交流、老师归纳: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
五、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1、我们可以从郁达夫散文中学习到散文的哪些写法?
2、假如你要以《——–的冬天》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过对冬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喜悦、惆怅等,你会选择哪些景物呢?怎样写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反馈。
学生讨论可得:
a、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诗情画意。
b、运用比较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c、文章要溶进自己的个性。学生当堂写作,师巡视、点拨。请几位同学范读自己的短文。
范文欣赏
【百度搜索】2007的冬天http://www.sanwen8.cn/a/2008-06-13/3053.html
【百度搜索】无雪的冬http://www.sanwen8.cn/a/2008-06-07/1219.html
【百度搜索】雪飘冬天http://www.sanwen8.cn/a/2008-06-07/1173.htm
六、课堂小结
画家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郁达夫曾经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的美,欣赏自然的美,并能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去写散文,写出有个性的散文。
七、课外作业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1、走进大自然的活动,体验自然,了解风物。
2、选择一张风景照写解说词,图文并茂讲你和自然的故事。
八、教学反思: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者成功的扮演了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简介作者、尤其是进行比较阅读时,学生按小组通力合作,自由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营造了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更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与学生配合很是默契,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多次成功地将学生带入了江南那美妙的冬景中,流连忘返,激发了学生美的情操,
另附板书
江南的冬景
↓
明朗
↓ ↓ ↓
寒郊植被图 微雨寒村图 江南雪景图
↓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无尽之意,见于言外。
↓
形散而神不散
【篇三】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交流探究,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3.学习对比修辞、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难点:
让学生品评五幅优美的江南冬景图
教学难点:
让学生领会并学会运用对比修辞、避实就虚的写法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法、研究性阅读法
学习方法: 颂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二、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的“南国的冬景”吧。
三、整体感知
(一)浏览课文;正音;解题
1.正音
煊羊肉(xuān) 蛰居(zhé) 乌桕(jiù) 赭色(zhě)
槎桠(chá yā) 给予(jǐ yǔ) 剥花生米(bāo) 剥削(bō)
拿出纱衫来着(zhuó) 用不着(zháo) 夹衣(jiá) 夹克(jiā)
泊船(bó) 湖泊(pō) 月晕(yùn) 晕头转向(yūn)
搁笔(gē) 搁不住(gé)
2.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对江南有明确的区域界定。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
(二)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快速浏览找出文眼。 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三)郁达夫是怎样来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写了几幅画面?
提示: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屋外曝背谈天图 午后冬郊图
农村冬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四、品味赏析
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其他同学听一下有没有读出意境?这几幅图都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呢?
(一)屋外曝背谈天图
1.听朗读
2.写出了冬天的什么特点?
太阳照,小鸟叫,哪像冬天?如此晴暖温和的天气倒像是在春天,更有屋外空地里的那老翁小孩,也许是祖孙俩,正逗玩得高兴,也许远处的白霜还没有全化去,但是一副和乐融融的气氛已经弥漫在画面里了。如此晴暖和煦的冬天,确实可爱。
(二)午后冬郊图
1.如果叫你画一幅冬景图,你将画什么?
2.看看这里画了什么?
3.明确:这幅画中有哪些景?有哪些颜色?
4.总结: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
5.给这幅画题句诗
这样的冬景使人自然而然的联想起雪莱的诗句。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其实刚才看的屋外曝背谈天图、农村冬雨图都是如此,尤其是农村冬雨图,更是在刻意地为画面着色: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乌篷,红黄等。
(三)农村冬雨图
1.为什么喜欢这幅画?它写出了怎样的意境?恬淡幽静
2.请同学朗读。学生评介有没有读出意境出来。
采用怎样方法才能读出意境?节奏舒缓,语调平和,这样才符合郁达夫的行文节奏,才能读出恬淡幽静的氛围来,因为是郁达夫在刻意地画一幅画,他从不同角度观察画,琢磨画,“你试想想”“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还可以加”,行文的速度很慢。
(四)江南雪景图
1.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定还记得描写雪景的这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默看写雪景的一段。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2.这些诗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前后左右互相讨论。
3.总结:
没有写景,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日暮时候见到老朋友了是“能饮一杯无”,更深人静后,也许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时地远处还会飘来酒香,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到得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的嬉戏着,忽有一孩童惊喜地跑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好一幅清丽雪中梅花图!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五)旱冬闲步图
(六)为什么写北方的冬天?运用什么手法?文章中还有比较的运用吗?目的分别是什么?
1.和北方的冬景相比较。
北方的冬天—–极寒冷——雪:深几尺 风:大若雷 人:躲 两三个月 蛰居
江南的冬天—–晴暖,湿润
树叶:不脱尽 冷天:一两日 灰云 落叶 晨霜 太阳 鸟雀 泥地
老翁小孩:屋外曝背谈天
2.闽粤地区的冬景和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有什么区别?
闽粤地区的冬—–极和暖,无冬意——秋花:许多,品种多 ;着衣:不得不 至多 绝对
3.和北方的夏夜比较。 北方的夏夜—–明朗
4.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
A.散步是一项非常悠闲的活动,在什么样的冬天才有情趣到郊外去散步呢?(晴和)
B.从文中也可以找到答案的。第9小节。
作用:突出晴和;与下文形成了照应。
五、写作手法总结
从郁达夫散文中学习到散文的哪些写法?
1.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2.运用比较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3.文章要溶进自己的个性。
4.行文节奏要和所写的意境相合。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无论怎样郁达夫还是爱山水的,爱自然几乎成了他的本性,他曾经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作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的美,欣赏自然的美,并能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去写散文,写出有个性的散文。
【篇四】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新的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受,并用美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2.初步了解郁达夫散文的风格,学习比较、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方法】
文本研读,师生合作、探究法。
资料连接
1、走进作者
郁达夫 (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后到嘉兴、杭州等地中学求学。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 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1938年12月至新加坡,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
2、写作背景
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3、文中涉及的古诗:
(一)、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这首诗表现了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
二、元朝诗人里何中《辛亥元夕》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所选的句子是说“行走在两旁种满梅树的石路上,天空下起了小雪,村中飘着的酒香正在迎接客人的到来。给人一种宁静优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苍茫的山峰看来是那么的遥远,柴门内的狗不停地叫着,似
乎是在欢迎那风雪夜中归来的人。天寒地冻,远山苍茫,显露出一股凄清、寂寥的韵味。在一片寂静中,突听犬吠声声,仿佛是死寂中乍见活泼生机,倍觉亲切、温暖。”
四、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首诗本来是做数枝梅,写好后齐已给当时的大诗人郑谷看,郑谷看完后建议把数枝改成“一枝”,齐已非常的叹服,为什么呢?因为“一枝”正是突出了“早”,后来齐已称郑谷为一字师。这首诗表现了一种雪后冬晨的惊喜的心情.
课前预习
1、字音
围炉煮茗 涮羊肉 蛰 居 正月 曝晒
赭 色 槎 桠 绿林豪客 犬吠 恣意
泊 船 湖 泊 月晕 晕头转向 夹克
夹衣 乌 桕 谛听 丰腴
2、问题导思
1、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作者笔下的江南当是指长江以南、闽粤以北地区,以江浙一带为主。文中有这样一些具体语句:①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②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尊了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③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④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⑤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 2、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情调)是什么?
明确:江南的冬景是一个“明朗”的基调
3、.文本有哪些段落写了江南的冬景?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概括画面。
4、每位学生选择一幅图进行自由鉴赏。
学生鉴赏比较随意,提示写景散文鉴赏要领:
①所写景物②景物特点③作者感受④所用手法⑤读者共鸣
你最喜欢哪幅图景?请用以上要领进行鉴赏。(学生分组讨论)注意要求学生能用联想想象描述画面。(任选一幅)
5、评论家认为郁达夫的写景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哪些文字能体现这个特点?谈谈你感受。 引用的诗词: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
暮雨潇潇江上村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五彩的文字:
灰云 霜白 红叶 雪白的桕子 赭色的草 根边带绿意 青天碧落 白雨 淡墨背景 乌蓬小船 红黄的垂暮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随着一股寒流的到来,大家感觉如何?冷啊!还没到冬天呢,但是我们宿迁的冬天一直是比较冷的,可是江南就不一样了,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南国的冬景吧!
江南是一块美丽的土地,古往今来的诗文有大量描写江南的句子,下面请大家背几首。 生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补充: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 炉边人似月,
游人只合江南老。 皓腕凝双雪。
春水碧于天, 未老莫还乡,
画船听雨眠。 还乡须断肠。
二、整体感知
1.听朗读
2.注意字音(检查字音)
师:郁达夫笔下的江南主要指哪些区域?
生2:长江以南
师:包括广东福建吗?
生2:当然包括
生3:不包括
师:为什么?
生3:文中第四小节重点写闽粤,但最后说“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师:你读得很仔细。作者笔下的江南主要指江浙一带。
三、文本研读
1:江南的冬景给作者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用文中一句话概括)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明确:江南的冬景是一个“明朗”的基调。
2: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明朗的基调的?全文共构建了几幅图(尝试给几幅图命名) 。 明确:曝背谈天图
午后冬郊图
农村冬霖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3、你最喜欢哪幅画面?此画面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
(朗读—–范读——想象品味 )
午后冬郊图
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
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
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景物特点:色彩斑斓亮丽,对比鲜明。
创造意境: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所用手法:浓墨重彩(工笔细描)。
寒村微雨图
所写景物: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
景物特点: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 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创造意境:意境朦胧、情调悠闲,恬淡幽静。
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白描),略加点染、侧面烘托。
江南雪景图
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 景物特点:色彩浓淡相宜,对比强烈。
意境: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所用手法:巧借诗句,避实就虚
4、同样是写冬雪,不同的作家是不一样的,下面来看看老舍是如何写雪景的。(投影《济南的冬天》)他和郁达夫有什么不同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明确:《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
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虚实结合。
教师小结: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5、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请找出并说说好处。
明确: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
A.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
B.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
C.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
D.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
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四、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1、运用我们从郁达夫散文中学习到散文的写法,欣赏下面两幅图画,你觉得美吗?你能选择合适的语言再现画面吗?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反馈。
学生讨论可得:
a、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诗情画意。
b、运用比较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c、文章要溶进自己的个性。学生当堂写作,师巡视、点拨。请几位同学范读自己的短文。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古至今夕阳都是那么悲、静,可江南的冬日夕阳又是别番风景。一抹抹赤红赤红的夕阳,在一大片雪白雪白的土地上留下了缕缕斑痕,几株枯藤几棵枯树在夕阳下穿梭,冬日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醉人沁心。江南、夕阳,一幅优美惬意的田园画在此刻间沉浮出来,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我为雪而歌,尤其是江南的冬雪,那高洁、轻盈而寒瘦的精灵。当夜幕笼罩着辽远的大山,她摇曳着,用白玉的裙裾将整个森林覆盖,一望无垠,辽远、深广,勾勒出银白的世界。
江南,好听的地方;冬景,好美的景象。
五、课堂小结
画家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郁达夫曾经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的美,欣赏自然的美,并能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去写散文,写出有个性的散文。
六、反馈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涮羊肉( ) 蛰居( ) 乌桕( ) 赭色( ) 槎桠( ) 寒暄 ( ) 谛听( ) 丰腴 ( ) 喧哗( ) 煮茗 ( ) 恣意 ( )
2.选词填空。
(1)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 的情调。(A、明媚 B、明净 C、明朗)
(2)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 ,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A、萧条 B、肃杀 c、凄凉)
(3)因为睛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 的机会自然也多。(A、逍遥 B、潇洒 C、悠然)
(4)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 异境。(A、居住 B、居家 C、蛰居)
(5)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 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A、记忆 B、铭刻 C、铭记)
(6) 给下面句子的空白处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 )
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 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 大冷的日子,– 在明天的二月尽头,最多也– 七八天的样子。
A、或许 大约 肯定 只有 B、也许 肯定 会 就
C、恐怕 大约 将 总不过 D、恐怕 或许 就 总不过
3、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
【篇五】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郁达夫散文风格;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2、 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情与景和谐统一的特点;体会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明丽的特点。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对江南之冬的眷恋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理解散文情与景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向赏析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沁园春 雪》,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的“南国的冬景”吧。(板书课题)《江南的冬景》
二、背景介绍及作者简介。(略)
三、整体感知
1、 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明确: 对江南有明确的区域界定。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
2、 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快速浏览找出文眼。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3、 郁达夫是怎样来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写了几幅画面?提示:写了屋外,写了值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屋外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
四、品味赏析
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其他同学听一下有没有读出意境?这几幅画都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呢?
(一)、屋外曝背谈天图
1、 听朗读
2、写出了冬天的什么特点?
明确: 太阳照,小鸟叫,哪像冬天?如此晴暖温和的天气倒像是在奏,更有屋外空地里的那老翁小孩,也许是祖孙俩,正逗玩得高兴,也许远处的白霜还没有全化去,但是一副和乐融融的气氛已经弥漫在画面里了。如此晴暖和煦的冬天,确实可爱。
(二)、午后冬郊图
1、如果叫你画一幅冬景图,你将画什么?
2、看看这里画了什么?
①听朗读
②明确:这幅画中有哪些景?有哪些颜色?
③总结: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
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要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
④给这幅画题句诗
这样的冬景使人自然而然的联想起雪莱的诗句。以色彩入文,给画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其实刚才看的屋外曝背谈天图、农村冬雨图都是如此,尤其是农村冬雨图,更是在刻地为画面着色: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乌逢,红黄等。
(三)、寒村冬雨图
1、为什么喜欢这幅画?它写出了怎样的意境?恬淡幽静
请同学朗读。学生评介有没有读出意境出来。没有就放录音。
2、 采用怎样方法才能读出意境?节奏舒缓,语调平和,这样才符合郁达夫的行
文节奏,才能读出恬淡幽静的氛围来,因为是郁达夫在刻意地画一幅画,他从不同角度观摩画,琢磨画,“你试想想”“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还可以加“,行文的速度很慢。
3、 读《晨昏诺日朗》描写瀑布的一段。这是怎样的意境?该采用什么节奏和语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调?
读时速度快一点,语调可不能平和,应该是激昂的,这样才能体现出作者行文的风格,才能表现瀑布的雄浑奔放。朗读时要把握好作者行文的节奏,处理好语调 。
(四)、江南雪景图。
1、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定还记得描写雪景的这段。同时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看写雪景的一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明确: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2、这些诗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前后左右互相讨论。
总结:没有写景,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日暮时候见到老朋友了是“能饮一杯无”,更深人静后,也许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时地远处还会飘来酒香,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到得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地嬉戏着,忽有一孩惊喜地跑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好一幅清丽雪中梅花图!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3、 作者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螟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郁达夫《雨》)
文章在其他段落里也引用的诗句。(暮雨潇潇江上村)“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危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句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
(五)、旱冬闲步图
朱自清《春》可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优美的文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和印象,严整的结构成为我们大家学写散文的楷范,确实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特别讲究结构的营造,他是用结构来一步步推动情感的发展的。
大家看一下郁达夫的文章。前面写过散步了,这里又在写了,这正反映了郁达夫散文的与众不同:笔随意转,他让结构随着情走,随着意走,文章到此,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进入了郁达夫营造的那种优美的氛围中去,他带着我们到江南进行了一次情绪上的散步。作者写到此,也抛开笔,到湖上散步去了。写景达到了“忘情忘我的境地”。“觉得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达到忘情忘的的境地。”
(六)、郁达夫的文章不拘于形,而重写意,写性灵,写他对自然的主观感受。其实在文章中也是时时可见的。
举例:第8小节对景色不做细致的描写,而是抓住自然景色给他的最深切的印象,去写出景色的神韵来。品评诗歌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他自已也知道这些诗歌不一定烈军属的就是江南的雪景,写景人不一定就是江南人,但是他不管这些,他要的是诗句所体现出的正好和江南的雪景相合的那种意境。
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自觉地溶入了自己的个性。
(七)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征?
温润、晴暖、优美
(八)作者为什么要写北方的冬天?运用什么手法?文章中还有比较手法的运用吗?目的分别是什么?
1、和北方的冬景相比较。
北方的冬天:极寒冷。
雪:深几尺
风:大若雷;
人:躲 两三个月
蛰居江南的冬天——晴暖,湿润。
树叶:不脱尽
冷天:一两日
灰云 落叶 晨霜 太阳 鸟雀 泥地;
老翁小孩:屋外曝背谈天。
2、闽粤地区的冬景和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有什么区别?
闽粤地区的冬——极和暖,无冬意——秋花:
许多,品种多;着衣:不得不 至多 绝对。
3、和北方的夏夜比较。
北方的夏夜——明朗。
4、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
散步是一项非常悠闲的活动,在什么样的冬天才有情趣到郊外去散步呢?(晴和)。
从文中也可以找到答案的。第9小节。
作用:突出晴和;与下文形成了照应。
5、运用比较的手法也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手法。
举例:《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九)本文还有什么特点?
化用或者仿造丁典诗句,使语言更典雅。“站对长桥,窗临远阜”“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到的”。
(十)从郁达夫散文中学习到散文的哪些写法?
1、 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2、 运用比较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3、 文章要溶进自己的个性。
四、 作业布置
1、完成《学习与评价》本课练习
2、请同学模仿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和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以《校园秋景》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写景散文。
【篇六】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体验江南冬景明朗悠闲的情调,谛听天籁,欣赏自然之美
2.学会观察并发现自然景物的美,学习作者的写景技巧,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欣赏体验江南冬景明朗悠闲的情调并体会其写作技巧,难点在写景小片段的指导
教学设想:
以发现美、感受美、表述美为线索,培养学生解读文本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紧紧扣住一个“美”字,非常正确,极好同《故都的秋》,郁达夫的文笔很美,很自然相比于当时不少作家矫揉造作的文风,可算是清新自然的了教学设计,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一,教材的特点;二,学生的情况;三,教师的实力】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 、导入:
江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闻名于世,引无数文人墨客忘返,留下无数动人诗篇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江南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身为江南人的你们对江南的冬天有怎样的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 同学们各自表述了自己心中的江南的冬天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同为江南人的郁达夫写的《江南的冬景》,看看郁达夫和我们的观点有无 相同之处
【题图非常美,非常好江南水乡,烟雨朦胧,若周庄、西塘】
二、检查预习:
字词正音
【好惜尚未深入巩固解“阜”字,宜引入古文字知识】
三、整体感知 :
【思考题】1.文中哪些段落直接写江南的冬景?
2.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讨论后明确】
1.②⑤⑦⑧⑨直接写江南的冬景
2.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第3段末句),
可爱、迷人、悠闲
【十多年前,人教版的语文课本就十分强调整体感知揣摩,对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师,颇有意义】
四、发现美:
郁达夫是怎样来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写了几幅画面?试着给每一段中的画面取个名
(可以直接采用相关段落中的词语进行命名,也可以对段落的相关信息进行融合加以命名)
明确:第2段:曝背谈天图 第5段:午后郊游图 第7段:寒村微雨图
第8段:江南雪景图 第9段:旱冬闲步图
作者从五个角度,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景
【茅盾《风景谈》,六幅画面,非常清晰,故教学时常用此法《江南的冬景》却随意从容,漫步行去,难以严格划分】
五、品味美:
在这些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个画面?简要鉴赏并说说理由
(赏析角度: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作者感受如何?运用何种手法?)
【学生俯身看书,静心读书,教室里,鸦雀无声,一幅美好风景也谁说上课必须热闹?】
参考:
(一)曝背谈天图
1.指名朗读
2.赏析:太阳照,小鸟叫,哪像冬天?如此晴暖温和的天气倒像是在春天,更有屋外空地里的那老翁小孩,也许是祖孙俩,正逗玩得高兴,也许远处的白霜还没有全化去,但是一副和乐融融的气氛已经弥漫在画面里了如此晴暖和煦的冬天,确实可爱
【教师的课堂语言,本身便是美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美的教育】
(二)午后郊游图赏析
1.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带点绿意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2、景物特点:色彩亮丽,蕴含生机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蕴含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
这样的冬景使人自然而然的联想起雪莱的诗句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
【此节可见作者对植物之熟悉,今人不及也】
(三)寒村微雨图
1.所写景物: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
2.景物特点: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
【设问】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悠闲的境界的?
明确:首先点出的是秋收之后农家休闲的季节,“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 门对长桥,窗临远阜”,抑扬顿挫,平平仄仄,很是好听下文有“得失俱亡,死生不问”,同此古典文学的功底也】加上许多“树枝槎
桠的杂木树林”,“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做成的“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就构成了一幅冬日农村休闲的水墨画,这样的意境,足以给人悠闲的享受 接着在想象“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这就够悠闲了,连死生都不问了
【这几个动词,何等生动!此乃中国古代散文注重语言的优秀传统,应该告诉学生语文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告诉学生,读书应该读出语言文字之精妙处当然,前提是,我们自己感受到了吗?我们自己已经为之感动了吗?】
本幅画面的结尾引用唐五代诗人李涉的诗《井栏砂宿遇夜可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如今世上半是君”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而绿林豪客也个个都是草莽英雄,杀人如麻但是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极富诗意,就连性格彪悍的绿林豪客,此时也变得温文尔雅深夜造访的“绿林豪客”与诗人谈论诗词,颇为风雅朦胧悠远的意境、极其浓郁的诗意荡涤“绿林豪客”的心灵:原先的暴躁不安,如今已变成平淡冲和,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寒村微雨图迷人的魅力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冬天微雨中江南小村一幅迷离朦胧的美丽画景,加上典故的应用,让我们也与作者一起沉浸在这种悠闲的境界中,
【作者对于典故古诗,随心所欲,信手拈来,今人不及也】
【齐读第7段】节奏舒缓,语调平和,这样才符合郁达夫的行文节奏,才能读出恬淡幽静的氛围来,因为是郁达夫在刻意地画一幅画,他从不同角度观摩画,琢磨画,“你试想想”“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还可以加“,行文的速度很慢
【注意朗读,意图很好可惜,实际操作时并非如此】
(四)江南雪景图
冬天,我们往往会想到雪,但在江南下雪的日子并不是很多,那作者所欣赏到的江南雪景图又是怎么样的呢?
【比较鉴赏《济南的冬天》】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里面的雪景的描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
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设问】在文中第八段,郁达夫也写到了雪景那同样写雪景,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不同,《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达到了目的,很好但是,如从《江南的冬景》中寻找例子,则更好因为一节课下来,总觉对课文尚未读透彻读通明所以,尚未深入品读,不必引入其他】
两种写法都好,老舍写得直观易懂;而郁达夫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其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
没有写景,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日暮时候见到老朋友了是“能饮一杯无”,更深人静后,也许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时地远处还会飘来酒香,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到得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的嬉戏着,忽有一孩童惊喜地跑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此处应该引入“一字之师”的典故:诗僧齐己作《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送郑谷先生祈正,先生指出:“既为《早梅》,一枝最早”齐己跪拜之,称“一字之师”】好一幅清丽雪中梅花图!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
【设问】“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在“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里散步的郁达夫,显得那么的闲适而恬淡,而这篇文章却是写于1935年的冬天,1935年是个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郁达夫何来的洒脱闲适呢?又如何理解呢?
明确: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曾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期间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教师语言固然优美,但是,稍觉多不妨记住,少说,少说,再少说,让学生多读,多写,多悟我现在不敢提让学生多说了,因为,现在所谓的“课堂活动”,让语文课堂几乎成了个别优秀学生的表演舞台了学生的回答,不可一概而论:凡是积极发言者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