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第一篇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情社情的宣讲口号
《__认识基本国情_关注经济建设)》
第二篇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情社情的宣讲口号
《如何理解中国最大的国情》
第三篇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情社情的宣讲口号
《宋才发: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
宋才发: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
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
宋才发*
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进程,它通常指的是现代社会中伴随工业化和机械化而来的所有社会发展。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只能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下,以有利于人民的方式进行建设并完成现代化的任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发展过程。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必须切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现代化,是我国不可超越的自然历史进程。
一
认识国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国情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研究国情的实质,就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从国情出发,也就是从实际出发。搞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首要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对待现代化与中国国情的关系。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还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更要弄清楚在中国特殊国情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
1有过不少教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只能依据国情来制定;实施现代化建设的
具体措施、方法和步骤,同样要受具体国情和客观规律的制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旦离开了国情实际,我们就既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也不能把现代化建设引向胜利。是否从国情实际出发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衰与成败的大问题。因此,现代化建设以国情为出发点,既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从我国40多年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经验。
科学地掌握国情实际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国情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历史的、社会的、自然的种种因素,共同构成了现实而具体的国情,我们研究国情不是为了装潢门面,而是为了加速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现代化进程,使国家尽快富强起来。只有不抱任何偏见,不根据现成模式和抽象的原则去主观臆断,而能详细地了解国情所包括的具体因素,并在诸多因素中弄清楚哪一个或几个是最基本的,我们才能科学地把握住国情的实质。同样的国情,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完全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方法不当,也可能得出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所以,科学地掌握国情,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国情比较方法。从思想方法上讲,一是要历史地看问题。因为国情贯穿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历史是国情的一面“镜子”,今天的现实国情正是昨天历史发展的结果。二是要辩证地分析问题。分析复杂庞大的国情,要进行科学综合,既要看到长处,也要看到短处,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对国情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把握住国情的主要特点,并把研究国情同研究省情、市情、县情结合起来。不了解局部,就无法真正地把握住整体。三是要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现代化建设不仅在一国范围内,还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是当代世界的一部分,只有把中国这颗“棋子”放在世界这个“大棋盘”上,才能走活一盘棋。也就是说,才能科学地估计其发展水平、基本特点,以及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再从科学地比较方法上看,最根本的有两点:一是要妥善地处理好国情比较与社会制度比较的关系;二是要确立一个恰当的、具有科学性的比较指标体系。当然,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对国情和世界的认识也是与时俱进的,因而任何一种比较方法都有它本身的局限性,都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只有熟知国情的特点和难点,才能真正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党的十三大以来,理论界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许多研究和阐发,使我们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概括地说,我国现阶段国情有五个主要特点:(1)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还很不完善。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也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实质所在。(2)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社会经济负担过重。(3)国土辽阔,但可供利用的土地少;资源丰富又有限,有待创造条件开发利用;而且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4)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但经济文化底子还很薄弱。(5)中华民族具有许多优良的传统,但也存在着不少不合理的因素。在这五个主要特点中,前两点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要点;后三个主要特点的共同作用,正是我们思考现代化建设规模和速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人口多、资金短缺和人才缺乏。经验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而“速胜论”的战略思想则是不符合国情实际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说过:“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
1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决定各个国家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诸因素中,国家社
会制度的性质是最根本的一条。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就指出:我国在近百年间,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在世界先进水平之后,人民要求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首先推翻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
2我国的工业化问题。”这个论述是对近代中国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说明了在中国实现的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情社情的宣讲口号
代化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历史选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将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公有制占主体是我国现代化的基础,共同富裕则是其目的。
依据国情走自己的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本总结。取得无产阶级政权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描绘出具体的蓝图,苏联模式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苏联的国情与中国的国情不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只能由中国共产党人根据自己的国情来确定。在这方面,毛泽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譬如,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就提出了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在随后的1959年,他又提出了在安排国民经济计划时要以农、轻、重为序,这是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般建设程序的。这就为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奠定了基本思想,从而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曲。但是,由于缺乏建设经验和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多次挫折,只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徘徊前进。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革命和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继承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成的事业,续谱1
2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9页。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1-82页。
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乐章。这就是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实践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得出了依据国情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结论。这个探索与飞跃的过程,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这个从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合,经过党的十三大的理论概括,被载入了党的章程和国家的宪法。
二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真谛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理论革命化的决定性贡献,就在于他们认识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他们正是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了生产力是最终决定一切的力量,创立了唯物史观,才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本著作《共产党宣言》,在论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任务时,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突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性。社会主义作为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一种社会形态,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生产力。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非常落后,按人均国民总产值来比较,我国只能居于全世界的后列。所以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发展的物质基础。1957年他还说:“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
1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应当通过国民经济的
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来体现。如果我们的生产力高度发展了,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人民生活富裕了,社会主义就会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如果经济建设长期上不去,社会主义优越性长期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就会动摇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邓小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
2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解决现阶段我国
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和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必须贯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如果没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的现代化。那么,无论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还是国防现代化,都是无法实现的。为此,自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起,党和国家历来都把教育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盲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在当前尤其要重视智力投资,把普及小学教育抓紧抓好,因为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起点。从我国国情出发,仅仅发展全日制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高度重视成人业余教育。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业余职工大学、函授刊授大学及各类进修学院等高等教育,以满足大批青年求学的愿望。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必须实行“一手抓治穷、一手抓治愚”的双管齐下政策,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实施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总之,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之一,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之一。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从马克思提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1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情社情的宣讲口号
2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71-772页。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不断发展的”、“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的观点后,人们不仅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因素之一获得共识,而且我国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的概念,是对由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等要素构成的一般生产力概念的继承和发展。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角度考察,生产力发展有三个主要指标:即技术标准、经济标准和社会标准。而其中的技术标准,主要指的又是劳动资料的发展水平、对劳动对象的利用程度和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标准基本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谁掌握了科学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现代科学之所以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第一,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因素之一,不能像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因素那样独立存在,而是渗透到生产力因素之中并引起这些因素质的变化;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渗透于生产力诸因素中,而且起着组合、调度和控制其他生产力因素的作用;第三,科学技术具有“加速度”发展的趋势,它推进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进程。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带根本性的紧迫任务。我们必须注意选择那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地、巨大地推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突出重点,带动其余,切实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来推动社会观念的更新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科技进步是富国之源。我们经常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然而,还必须强调科技进步是富国之路。我国应该在这个三位一体的总框架下,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国的道路。“科技进步是富之源”乃各国发展的共同规律。众所周知,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科技进步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露出来。要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要继续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在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技术研究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上的科技工作,要加强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力量,形成纵深格局,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发展。其战略重点应当放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上,即完善和提高机械化生产,并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研究,运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特别要重视微观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因为微电子科学技术既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也是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加强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重大任务,尤其需要全社会提高科技意识,多方面增加科技投入,真正依靠科技进步。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按照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要求办事,“认真抓好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
1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情社情的宣讲口号
宋才发在华中师范大学礼堂给全校部分大学生、研究生作的国情研究报告
载《现代经济》1993年第3期
1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人民日报》1992年10月21日。
2009年7月21日,宋才发教授实地调研考察湖北著名人文景观秭归并拜褐王昭君故里
2009年7月21日,宋才发教授实地调研考察湖北著名人文景观秭归并拜褐王昭君故里
第四篇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情社情的宣讲口号
《2010年底,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情社情的宣讲口号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情社情的宣讲口号 国情社情社会实践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