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生活真美好》
生活真美好
生活中,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新闻,今天,就由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使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暑假的前一天,上午,我早早的起了床,准备大干场。打扫房间起来,首先,我打来一盆清水,先用湿抹布擦了擦,再用干抹布把它给擦了干净。然后扫起地来。太阳真大,把我的脸蛋都晒得象红苹果一样。汗水都流了下来,过了五分钟,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了。我望了望书架上,书架上面可真乱呀!我把之前用了的一盆水倒了,换了一盆干净的水端了过来,接着,我把我的“小花猫”“小黄牛”“鸳鸯”等工世品从装饰橱中拿出来,给它们洗了个干干净净的澡。橱中还有一个用软木雕成的山水风景。“风景”里面有山石、树木、凉亭,凉亭旁边还有两只白鹤,我把“山水风景”拿下来,用抹布擦去外面玻璃罩上的灰尘,“山水风景”立刻应变得亮多了。最后,我只有拖地板了。我把拖把打湿后拧干,拖起地来。可真累呀!不过挺有意义的。
这个暑假的一天,让我过得是一个最有意义的暑假。真让我难忘!
篇二:《材料作文积累》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不少于800字。
作文提示:
1、从佛祖的角度看,我们要知人善任,要看到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
2、从弥勒和韦陀的角度看,我们要清醒客观的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等。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没精打采,枝蔫叶稀。是缺少阳光?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是氧气不足?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蛹与蝶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飞翔?”
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
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
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从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范围,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立意指导】
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理解寓意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键。
从蛹和蝶的对话中不难看出,蝶的话语是材料的关键,所以材料重心在蝴蝶的回答上。 关键词解读:
其一,“必须渴望飞翔”——要想“飞翔”,首先要有飞翔的“渴望”,飞翔是什么?飞翔就是目标,就是理想,就是志向。渴望是什么?渴望即是对理想的强烈的企盼和追寻。由此不难得出,要想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就要志存高远。
其二,“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要想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就必须有放弃现有的安逸舒适生活的勇气,去迎接生活中各种艰难困苦的挑战。
其三,“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要想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得到生命的飞升,就必须付出代价。勇于打破原来赖以生存的模式、制度、习惯,才能获得新生,实现质的飞跃。
综上得出寓言主旨:要想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就必须志存高远,勇于摆脱旧束缚,勇于超越自我。
总体立意:
A.进步、发展须希望和勇气
B.安乐、怯懦必落后、灭亡
4、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要求:1.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2.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宿构或抄袭。
审题指导:
这一材料作文题在叙述尼采从半高处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后,用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一问句提示我们感
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可以立意为: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余。 在文学、艺术上,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文学艺术留白,可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如果把“半高处”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份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
也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依据一些诗句可以思考某些理由,从山顶看,是为了“欲穷千里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还可立意为:从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其实,从山脚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观察事物往往取决于人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则目中无人,有了有色眼镜,何谈世界的美好。那么,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才能从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
5,心兼苍生 完美人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道旁。第一种人:老远看,绕道而行,生怕中毒。第二种人:急欲砍掉,以免害人。第三种人:感悲胸怀,树也有生命,圈起篱笆,注明有毒,以免伤人。第四种人:研究毒树,提炼毒素,制成救人之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心兼苍生,完美人生
面对一棵毒树,绕道而行,生怕中毒,此乃自私之人;急欲砍掉,以免害人,此乃大勇之人;圈起篱笆,以免伤人,此乃悲悯之人;提炼毒素,制成良药,此乃大善之人。大善之人,心兼苍生,既有一颗悲悯之心,又有救人于水火之中的热忱,像是智慧与爱的化身,给社会带来温暖与希望。(开头设计得很好)
无法忘记,当狂风席卷茅屋之时,一位孱弱的老者,在风雨中挺直腰杆,仍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草屋几间也好,食不果腹也罢,只要天下寒士都绽放出笑颜,便是了却了心愿。杜工部忧国忧民,心兼苍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厚重的一笔。
无法忘记,当瑞典皇家学院准备拿出六万英磅来举办豪华宴会时,特蕾莎修女低下高贵的头颅,只为请求诺贝尔得主取消这次豪华的宴会,用这些钱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她创办的修女基金会就像一个温暖的家,是那些流浪而又无助之人躲避风雨的港湾。她一生疾病,一生命苦,却仍用温情的风吹散苦难者脸上的泪花。她蹒跚的脚步是无助者的一盏明灯,她
用柔弱的双手放飞希望,将温情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无法忘记,当非典狂扫中国大地的时候,钟南山,这个不惧怕死亡的勇士,用行动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把最危险的病人送到我的研究所来!”听,这是一声多么有力的号角。在那个谈“非”色变,人人对非典畏而远之的年代,他像一个无畏的斗士,心装天下苍生,在
生与死的前线,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日夜奋战,感动中国。(举例子用语可以更简洁一些)
心兼苍生,时刻为他人着想,不是大声疾呼以示关爱,而是以一颗真诚的心为别人驱走冬日的阴霾,以实际行动给别人带去温暖与爱。身处顺境而心怀他人固然可贵,倘若身处逆境仍能关爱他人,那便是生命的至高点。在物欲横流,人心渐冷的今天,倘若我们仍能心兼苍生,时刻为他人着想,和谐之境便触手可及。
心是一棵树,独木不成林,树与树卓然又相连,心与心相异又相亲。心兼苍生,方可完美人生!(非常精彩)
简评:材料其实提示我们,面对同样一种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作者选择的写作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设计得很精彩。全文用语通顺,思路清晰。文章中间部分在举例子时,用语可以更简洁一些。此外,还可以多举一些现实中的例子。对于如何才能够心兼苍生,作者可以谈得再具体一些。本文可得46分。
6、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分析
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题,对学生而言难度稍大,但通过这道题目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够明白这种带寓言性质的题目的思考方向。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7、从前有个国家,境内有一眼泉水,名曰“狂泉”。国内的人吃狂泉的水,没有一个不发狂的。只有国王不吃狂泉的水,没发狂,言行举止都很正常。
可是,发狂的人认为国王没有发狂是得了发狂病。于是,大家商量,一定要为国王治发狂病。他们冲进王宫,把国王捉住,摁倒在地,用艾火烧,用银针刺。
国王受不了痛苦的折磨,只好到狂泉舀了一瓢水喝下去。国王刚喝下狂泉里的水,便发狂了。
于是,这个国家君臣上下没有一个不发狂的。大家手舞足蹈,十分高兴。
篇三:《作文材料》
【阅卷手记】本次作文审题立意偏差
o 尽管现在的作文评分是分项分等打分的, 但在实际的高考作文评分操作中,阅卷者 最先看重的还是考生文章的立意。如果考 生在立意上走偏,即使文章的结构和文采 再好,最后的得分也不会让你满参考立意:
1.慎重选择后,坚定地走自己最想走的道路,不给人生留下遗憾。(从“选择”的角度考虑)如:人生之路的选择切莫患得患失;无悔的选择等。
2.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有心无旁骛,才能把脚下的路走好。(从“专一”的角度考虑)如:走好脚下的路,莫羡他人途;风景在脚下的路等。
3.人生难两全,有得必有失,那失去的便常常成为我们心头永远的怀恋。(从“得与失”的角度考虑)
4.虽然我们常常不得不行走在现实的道路上,但却可以怀揣不一样的梦想,让精神的翅膀超越现实。(从“理想与现实”的角度考虑)
5.距离产生美感,没有得到的常常最让人萦怀。(从“心理”的角度考虑)
6.人生看似有许多条路可走,但实际上只能走一条。(从“多与少”的角度考虑)
郑州二测作文参考立意
审题方法:
首先,明白“林中有两条路”具有象征意义,“路”实为“人生之路”,“两条”意味着不同的人生道路或生活方式。
然后,通过追问的方法(或利用添加词语的方式)来多角度理解材料的涵义,并联系现实使其寓意更加清晰:{一真美好作文}.
可以追问: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路,为什么? 原因分析一:人不能同时走在两条路上,鱼与熊掌很难兼得。有选择便有舍弃,有得到便有失去。人生就是这样无奈,一边前行,一边留恋。该角度适合抒情。 原因分析二:人生看似有多种可能性,有多种道路、多种生活方式可供你选择,但你真正能选择的、你最终能得到的却常常极其有限,这是谁都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人生常常充满缺憾的原因。该角度适合抒情议论。
可以添加词语:
(1)(因为)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所以,就不必(或不能)怀念着另一条路。由此可以得出:①爱我所选,无怨无悔。无悔的选择,无悔的人生。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②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专心走好脚下的路。③人生有得便有失,不要因为怀念过去而耽误了脚下的路,不要因为懊悔失去而忽略了拥有的东西。④慎重选择,勇敢坚持,不留遗憾。
(2)(虽然)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但是,你也可以怀念着另一条路。由此可以得出:①带着怀念上路,别因前行而遗忘了、丢掉了那些美好的东西。②我们虽不得不走在现实的道路上,但却可以怀着不一样的梦想,让精神的翅膀超越现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多歧路,今安在?
黄科锋
如果有两条道路,你只能选择一条,怀念另一条。如果有两艘轮船,你只能选择一艘,怀念另一艘。
脚踩两只船,落水是必然;可以有贼心,不要有贼胆——就像一次爱恋,就像陆游再怀念也不能复娶唐婉。说什么“东风恶”,说什么“欢情薄”,说什么“错错错”,说什么“莫莫莫”!陆游走的是婚姻的不归路,如果他真的回头走上另一条路,将毁灭两个家庭。所以沈园的水经过千年风霜,仍在绵绵荡漾""
当氓抛弃妻子时,他成了中国第一个“负心汉”,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如果氓之流只是怀念一下“所谓伊人”,而保持“在水一方”的距离,就不会有那一幕幕家庭悲剧。
不仅仅是爱情,生活都是这样。
当玄奘准备从印度回国时,印度人民劝他从海上坐船走,这样会省力。但玄奘还是选择了艰难的陆路。“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玄奘的心却没变,他想在多年以后,看一看来时路上的朋友。乘香象而渡恒河,以苦行而感诸国,骑白马而至洛阳,译经卷而对佛陀,他做到了。当人大彻大悟之后,他不会怀念另一条道路。
但没有看破红尘的人难免怀念。苏轼就是如此。“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苏轼虽然一直在仕途上沉浮,最终未舍国家俸禄,但他其实是很怀念另一条道路的。他甚至写出了“孔明不自爱,临老起三顾”这样讽刺性的句子。苏轼有时还求仙问道。“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他说自己“学道新有得,为贫聊复仕。每于红尘中,常起青霞志”。当他“梦中化为鹤,飞入长松寺”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对另一条梦想中的人生道路的深深怀念。
王维半官半隐,也只是半隐,多个辋川别墅而已;周朴园保存侍萍的照片,也只是假怀念,说翻脸就翻脸。
莫言说:“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辨的‘或许’。”我想,怀念另一条道路是可以的,但不要因此动摇走当初所选道路的决心。因为,人生没有彩排,只有现场直播。
多歧路,今安在?实际上,自古华山一条路,人生不也如此吗?
最新材料作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七、22、
这是一道组合型材料作文题。无论是尼采还是杜甫,都是以山为喻来谈处世之道。这里的山,可指人生之山、文学之山、科学之山等。
尼采主张从半高处看世界,杜甫主张站在山顶看世界,由此出发开可以想到站在山脚看世界。到底该站在哪里看世界呢?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发现世界的美好。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发现世界的美好,不管选择什么立足点来观察欣赏,都是值得肯定的。
立意角度一:站在半山腰看,世界最美好。俯视走过的路,我们会为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惊叹,我们会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仰视山顶,我们会为山顶壮丽的景观而着迷,从而信心满怀继续登攀。
立意角度二:站在山顶看,世界最美好。经过奋力登攀,终于到达了山顶,放眼望去,一切都尽收眼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