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孝道作文》
啊!那伟大的母爱
罗河镇中心小学六(1)班:张振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有孝的家,贫寒也温暖,无孝的家,富足也缺憾。
父母为我们倾注了一生的心血,都说母爱是伟大的,而我也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她的怀抱中我享受着浓浓的爱意。
至今母亲生下我已经有十二个春秋了。听爸爸说,妈妈怀我三个月的时候就不再吃零食了,每天只吃着没有味道的粥饭,为的是能让我生长的更健康。五六个月的时候,妈妈吐的厉害,不能吃饭,每天只能考打吊水来维持营养。妈妈怀我是多么辛苦啊!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妈妈是剖腹产的,把我生下来后,四天都不能动弹,还不能吃东西。饥饿的难受和手术后的疼痛使妈妈四天四夜未曾合眼。
听到这里,我的泪水悄悄湿润了脸庞,真没想到我的诞生给妈妈带来这么多的痛苦和折磨!
我渐渐长大,很快我上幼儿园了,妈妈每天都早早的起床为我做早饭,中午一回到家,我就可以享受着妈妈准备好的美味佳肴,妈妈却还在吃我早上生下来的稀饭。可那个时候,我太小了,还不懂事,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有时候还闹事,甚至取笑妈妈,当妈妈伤心的流着眼泪时,我还在一旁幸灾乐祸。现在,有时想起那时的傻事我常常偷偷地流着眼泪,以赎曾对妈妈犯下的错误。
记得有一次,妈妈特地为我做了一盘红烧鱼,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说:“慢点儿,别卡到了。”我边吃边点头,但还不忘问妈妈一句:“妈妈,你不吃吗?”“呵呵,妈不吃,我不喜欢吃鱼,你先吃吧!”我当时也没多想,吃完就匆匆上学去了,但回来拿钥匙时发现妈妈正在吃我吃剩下的鱼汤,并在汤水中寻找着细碎的鱼肉,我看这一幕,我的泪水忍不住地流了下来,走在路上,泪水更加肆意的流淌,恨自己为什么当时没想到母亲是舍不得吃而特意留给我吃的呢。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了,妈妈累时,我会帮妈妈按摩,帮妈妈做家务,好吃的东西会和妈妈一起吃。爸爸累时,我会给爸爸锤锤腿,他口渴时,我会给他倒水……
“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白云装饰蓝天,是因为懂得报答,小草离不开大地,是因为它不想让大地妈妈孤独。自然界的动植物都懂得报答,我们又何尝不能报答父母,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呢?
感恩父母
罗河镇中心小学 六(1)班 :傅玉{从《弟子规》里学孝道作文}.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千古不变之美德。
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用一声啼哭,崔凯了他们脸上的笑容之花。从此,就注定将会有两个人为我们的成长倾注毕生的心血——父亲和母亲。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浇灌着我们的生命之花。也许父母的爱让我们过早的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义,却忽视了回报的分量,以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你们是否也曾想起,为人父母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其实,尽孝道并不难,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肯付出。首先,我要说一声谢谢。谢谢亲爱的爸爸妈妈,谢他们的赐生之恩,谢他们的养育之情,谢他们的关心与爱护,谢谢他们为我所做的一切……其次,父母之恩,我们言语口中,更要牢记于心,也要付诸行动。我们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当父母辛苦了一天下班回到家中时,给他们捶捶背,捏捏肩,吃饭的时候,给父母家夹一些菜,周末的时候给父母叠叠被子,整理房间……
真情无限,孝心无价。孝顺不是用金钱买来的,正如一句古言说:孝在于实质,不在于饰貌。真正的孝是陪在父母的身边,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而不是逢年过节时寄来几张冷冰冰的钞票。父母在乎的不是这些,而是希望能多看看子女,和子女们多说上几句温暖的话语。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有孝
心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称赞,相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谁会看得起他呢?
羊尚跪乳,鸦亦反哺,父母之恩,深似海,重比山,高于天。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美妙的恩情,处处洋溢着温馨的气息。
星星照耀,温情搀扶
罗河镇中心小学 六(2)班 :査欣君{从《弟子规》里学孝道作文}.
“百善孝为先”,古人说过的话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了。“孝”我已经发现,它就在我家。
我家可以说是四世同堂了。老太太虽说已经九十岁了,可她依然鹤发童颜,这可真得归功于她的子女们啊!
春天,孩子们与老太太一起玩,陪着老太太;夏天,奶奶带着老太太到大树下乘凉,递给老太太水果吃;秋天,稻谷成熟了,奶奶给老太太收割者香喷喷的大米;冬天,当阳光普照大地,奶奶遍带老太太晒太阳,晚上冷时,奶奶端来火炉子给老太太取暖。
我家是充满爱的天堂,每次经过老太太家门前,我总经不住要看看。看到大姨奶奶一锅鸡汤,二姨奶奶说几句笑话,奶奶带上新鲜的水果,四姨奶奶端茶送水,这是给老太太口头上的滋润,心情上的浇灌,表情上的欢乐。
如果你们认为老太太有这样的待遇,一定会从不生病,那你就错了。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一天,小姨奶奶以为老太太在睡觉,便出门买菜了。老太太其实在屋里擦杯子,一不小心将杯子打碎了,脚又踩到玻璃上。顿时鲜血直流,老太太痛苦地呻吟着,正巧小姨奶奶回家了,看到老太太这样,她吓坏了,连忙送老太太去医院,。很快几个姨奶奶都来了。大家都在院长室门卫焦急的等候着。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消
篇二:《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孝道 谨信 感恩 学习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李琉秀著。在古代,《弟子规》便是每一个学生都必读的启蒙教材,由此 《弟子规》在古时候的重要性。
《弟子规》虽一句仅三字,却言简意赅,虽简单精炼,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从读《弟子规》中,我也有所启示,有所感触—— 孝,《弟子规》在开篇时就告诉我们要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品德之根本,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更何谈品质高尚。西汉时,汉文帝刘恒曾在其母生病三年中,寸步不离,每逢吃药必先尝药之冷热,直到其母病好为止,而他的故事也被纳入二十四孝的故事中,一代帝王尚且如此,而我们更应该以其为榜样,严格的要求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会因一些小事而任性,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因为在任性时,我们很有可能会伤了爸爸妈妈的心——那全天下最最爱我们的人。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去身体力行,真正的做到孝。{从《弟子规》里学孝道作文}.
在家里,我们要对父母孝顺,而在外我们则要做到——谨信。
谨信,顾名思义,便是严谨诚信。
在生活中,我们应为人端正讲信用,对自己严格要求,
不能松散,自己的生活作息一定要有规律,不能随意。孔子的弟子曾子,每日都要三省其身,为人是否忠诚,是否不讲信用,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经常温习。正是在这样的严谨端正中,曾子才终于学有所成,继承了孔孟思想,不断的传播儒家学说,被后人称谓“宗圣”。
在穿着方面,贵在端正整洁。我们应不断的养成高尚的品质与个人的内涵修养,而不应只是一味的追求华丽却有空虚的外表。一个人虽其貌不扬却品德高尚,博学多才,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尊敬。所以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体现出一种内涵美。
别人请求你做的事,如果不能做到,就不要轻易答应,如答应他人,就必须要做到。以信为本,以谨持身,这便是《弟子规》所要告诉我们的在外待人接物的道理。
博爱,是《弟子规》中“泛爱众,而亲仁”中给我的启示。
一个人为人之本,便是心胸宽广博大,只有如此,方能品质高尚。我们要用博大的胸襟去爱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对生活,对生命都充满激情与热爱。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应向他学习,而知道别人的缺点,秘密,也不应随便告诉他人。
“博爱”这个词历史悠久,在战国时期,墨家思想中便是“兼爱”的论述,唐代的韩愈也有“博爱之谓仁”的说法。
在我的理解中,博爱是一种崇高的爱,是用一颗感恩博大之心去爱身边的一切事物,人与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做到“仁”。
《弟子规》在讲述完孝,谨,信,仁之后,最后才提到了学习,且是“有余力,则学文”,只有这些都做好了之后,才能学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做人”的重要性十分看重,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学习,才能学好习,将来以自己的品德与学识造福于人民与社会。
在讲到学习方面时,《弟子规》主要我的启示是学习方法——
学习与实践,《弟子规》告诉我们,学习是与实践分不开的,只有“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才能将学习与生活相连,而不只是“纸上谈兵”。
学习贵在坚持,遇到困难时,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遇到了一个驼背老人在拿着竹竿熟练的粘蝉,孔子上前询问为何如此熟练,老人回答:“每年五六月份,把两个粘丸放在竹杆顶上弹上去,蝉就很少能跑掉,逐渐熟练之后,再放三个粘丸也不过掉下来一只蝉,逐渐的放五个粘丸,粘蝉就如同地上拾捡一般简单,我的眼里只有杆子与蝉,外面的事物再多,也无法打搅我,干扰我的注意力了,粘蝉自然也就熟练了。孔子恍然大悟,并将此事告诉了学生。
这位粘蝉的老人的故事便是要告诉我们做事须坚持到底,循序渐进,不能心浮躁,将急于求成,最终一事无成。 学习亦在吃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训诫让我们牢记在心。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更是让我们时时勉励自己。
学习亦在多问,学问学问,学与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明初的宋濂,遇到问题总是爱刨根问底。有一次,为了一个问题,竟亲自冒着大雪,赶往一位向来不收弟子的老师家中请教,到了那里,老师将宋濂拒之门外,宋濂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在冰天雪地中站立,脚趾也被冻伤,当宋濂第三次拜访时,竟在雪地中晕倒,掉入雪坑,而这位老师也终被宋濂对知识与问题的执着做打动,亲自为宋濂解答问题。也正是因为宋濂对问题刨根问底的求知、执着的精神而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读书法,在《弟子规》中提到了“口到,眼到,心到”,读书时要认真,要大声的读,仔细的看,心无旁骛,并且要做读书笔记,且就是“手到”,只有这样才能读好书。 在读书的选材方面,要多读一些积极有益的好书,这本为研究透彻,便不能读下一本书,如此循序渐进,坚持下去,便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弟子规》中,也提到了读书环境。书房干净整洁,
字体端正,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才可以不心浮气躁。
我不禁有些惭愧,因为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总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书房很乱,书桌更乱,这也使我经常找不到东西,而没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我们又怎能专心致志的学好习呢。看来,这个不好的习惯还是要改的呀。 《弟子规》讲述的似乎都是一些平常道理,可是,我们扪心自问,在《弟子规》中所要求的做的,我们又能真正做到几条?在《弟子规》朴实语言的同时,闪烁着人生智慧的光辉,他教给我们了最看似平常却又需用我们一生的时间去身体力行的人生之理与处世之道。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做到《弟子规》中所提到的做人之理与学习之道。
读完《弟子规》确是给我了许多的感悟······
本文系本人所感,翻版必究 刘博洋
篇三:《《弟子规》全文及解读》
《弟子规》全文及解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解读: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
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
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解读: 出则弟,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要太过要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却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长辈呼叫人时,自己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从《弟子规》里学孝道作文}.
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 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解读: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
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
篇四:《弟子规的作文》
现代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子女教育困难,邻里关系紧张,同事之间互相猜忌。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总是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摆脱以上烦恼。可是,最后的结果只是顾此失彼,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最近一个偶然机会,拜读了我们祖先的杰作《弟子规》,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