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话题作文】
交通运政工作存在问题(一)
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理的策略
摘要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交通运输市场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交通运输市场问题的治理与整治提出更加好的策略。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现状 问题 策略
目录
文中摘要关键词"""""""""""""""""""""""""""2 目录""""""""""""""""""""""""""""""""3
一.引言""""""""""""""""""""""""""""""4
二.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4
2.1我国交通运输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4
2.2交通运输业户"""""""""""""""""""""""""4
2.3交通运输营运车辆"""""""""""""""""""""""4
2.4运输量""""""""""""""""""""""""""""5
三.我国交通运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5
3.1我国交通运输业市场结构不合理"""""""""""""""""5
3.2我国交通运输缺乏主导性企业""""""""""""""""""6
3.3我国交通运输市场无效竞争加剧"""""""""""""""""6
3.4我国交通运输缺乏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6
3.5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6
3.6运输组织水平和运输效率较低""""""""""""""""""7
3.7从业人员法制意识淡薄"""""""""""""""""""""7
3.8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7
四.发展交通运输的对策""""""""""""""""""""""""8
4.1调整运输结构,做大做强市场主体""""""""""""""""8
4.2发展主导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8
4.3促进交通运输市场有效竞争"""""""""""""""""""8
4.4突破传统运输体系,建立综合运输体系""""""""""""""9
4.5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9
4.6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9
4.7重新认识运输主管部门的作用""""""""""""""""""10
五.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1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在综合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明显增强,大大缓解了改革开放前运输的紧张状况。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抵,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交通运输市场残缺不全。运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因此正确认识问题,不断改革创新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以实现交通运输业得跨越式的发展。
二. 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
2.1我国交通运输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国初期,全国(港、澳、台地区除外)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万公里,技术等级十分低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无论是公路基础设施还是站场基础设施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五年,全社会共完成公路水路投资4.7万亿,是“十五”期的两倍多。在“十一五”这五年中国新建公路里程达63.9万公里。截至2010年底,中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路发展到7.4万公里,新增加3.3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全部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
同时作为运输组织和集疏的站场基础设施也得到迅速发展。交通运输部在2007年在原有45个公路主枢纽布局方案的基础上,又重新确定了公国运输枢纽176 个,其中12个为组合枢纽。在总体上贯彻了“依托国家高速公路网,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覆
盖主要城市、服务全国城乡”的布局思路。这些站场枢纽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输组织化、专业化,提高了运输和效益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开展快熟运输专项运输以及物流的新的运输服务项目提高了比较好的基础。
2.2交通运输业户
随着我国对交通运输市场集中度及公司化改造等政策措施后,我国交通运输客运市场经营业户数量在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的道路运客运输市场从量上竞争,转向服务质量等方向上,更加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经营业户整体素质的提高。
2.3交通运输营运车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车辆迅速增长。在2010年年底,我国营运客货车辆达1143万辆同比2005年增长了56%。2010年公路客货运量均为2005年的1.8倍。在新增加车辆中,新型豪华客车和大吨位、厢式货车比例大大提高,从而使我国交通运输质量,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性也随之大大提高。总体上看,交通运输在窝工运输市场中已占主导位置。群众的出行要求已经不再是“走得了”,而是“走得好”了,这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4运输量
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增加,交通运输在综合运输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在公路旅客运输量 2010年1月至8月累计发送旅客1990697万人,累计为去年同期的107.7%;旅客周转量为97911055万人公里,累计为去年同期的110.1%。公路货物运输量2010年1月至8月累计货运量为1572535万吨,累计为去年同期的115.0%,货物周转量为276005154万吨公里,累计为去年同期的116.9%。
这些运输量得显著增加说明我国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满足我国交通运输更加多的运输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我国交通运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交通运输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进步,但这些成绩和进步并未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一方面,交通运输还未完全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与许多行业的同期发展相比还较为滞后,突出的例证就是与公路事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相比较。另外,即使是交通运输所取得的上述成绩在根源上有些还来自于汽车工业和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纵观全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交通运输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问
题甚至是很严重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3.1我国交通运输业市场结构不合理
在交通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一、组织结构、运力结构、经营结构、运输组织结构等。表现在经营主体多、企业规模小、运输组织松散、市场集中度低、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经营行为不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二、运输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滞后,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三、运力结构不合理,高级客车和重型货车、特种专用车辆保有量占运输运力的比例低,高层次的运输供给能力相对不足;四、行业存在较严重的重客运轻货运、重干线轻支线,严重制约了物流,货运、农村运输的发展。
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如何调整运输市场结构是我国运输业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加快我国交通运输市场主体结构调整,适当提高市场集中度 积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转变其理念,是制定交通运输政策的重要内容。
3.2我国交通运输缺乏主导性企业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以及交通运输业经营主体多,经济成份多样复杂,规模小而散,竞争力不强。致使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混乱、市场结构松散、运作方式仍不规范。影响了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运输资源的有效聚集,主导性企业的形成。市场缺乏能够主导健康发展的一些龙头企业,从而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竞争力。虽然近年来我国相对较大交通运输企业有所增加,但是大多数运输业务也局限于一个地区,对整个运输市场的带动作用不大。真正跨地区的企业寥寥无几。
3.3我国交通运输市场无效竞争加剧
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的运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这种运价形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其弊端显而易见,它将经营主体排斥在外,既不能反应运输的价值,又不能反应运输市场供求,忽视了运价形成的基础,有忽视了市场供求,忽视了运价形成的基础,片面强调财政、社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运价严重背离运输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通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使运输价格基本上没有竞争力,是一种无效竞争。
3.4我国交通运输缺乏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
由于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在运作方式上存在隔离,缺乏整体功能和系统功能,与
交通运政工作存在问题(二)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交通基础设施的缺乏,特别是在主要运输通道上客货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将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将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 提高将带来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在收入水平很低时,居民家庭将把他们的收入主要花费在食物和住房等一些生活必需品上。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许多 食物项目上的开支将增加。人们吃得更多更好。其食物结构将从以廉价的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为主转向以昂贵的肉类、水果、可口的蔬菜等食品为主。然而,随 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总支出中用于食物的支出比重将下降。在收入达到很高的水平时,用于衣着、娱乐和一些所谓的奢侈品项目(包括出外旅游)的支出比重 将增加。 由于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和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出外旅游将成为人们的经常性的消费,人们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信息化时代,每周例行的短途往返(从家里至办公地点,或从家里至超级市场选购生活用品)的次数将相对减少,但是人们参加特定目的的长途旅行的次数可能会比以前任何时候不多。我国交通系统的构造必须满足居民出外旅游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要。
居民出外旅行,要求运输方式快捷、舒适、安全。然而,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高速公路比重不大,高速铁路尚属空白,民用航空业还不发达,运输服务质量亟待提高,等。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发达,路网密度不高,布局不够合理,城镇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出行尚有诸多的不便。
3,交通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只有各地区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才能得以保证。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交通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交通比较落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受到了落后的交通运输的严重制约。而中西部地区地域广大,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他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国家安全之所系。
4,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过去的一个时期内,交通运输的快速增长是以较严重的 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关系加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的大发展是必 然的趋势,若按照目前的交通运输现状延续发展,势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目前,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已经严重地破坏了居民的生存环境。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严重危害着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化的急速发展使得汽车的使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城市中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汽车排放的。汽车排污也是城市空气中含铅量增加的一个重要来源。交通管理的落后使交通混乱,车辆平均速度低,更加重了破坏性。例如北京的汽车数量只有洛杉矶的1/10,但是排污量却几乎相当。
5,较低的交通运输技术和装备水平影响着运输效率的提高。我国在发展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的过程中,走了一条立足本国同 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路子,虽然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讲,我国交通 运输的技术装备水平上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如铁路在货运重载、客运高速、自动化管理等方面,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公路的许多重要路段混合交通仍较严 重,汽车专用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1%,等外公路高达20%以上;内河航道基 本上处于自然状态,高等级深水航道比重很小,能通行300吨级船舶的五级以上航道里程仅占12.3%;大部分港口装卸设备及工艺落后、效率低下,发达国家 已极少采用的件杂货物运输方式在我国港口仍普遍存在;民航航空管制、通信导航技术及装备落后己不适应民航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则是先进与落后并存,且技术 落后、状态较差的车辆、船舶居多数。技术状况的参差不齐和运力结构的不合理,既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的提高,又浪费了大量能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6,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尽合理,市场竞争不规范,不利于优势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均得到不同程度 发展,综合利用和发展各种运输方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从而为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功能,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力求达到最 经济合理地满足运输需求,为保证运输安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世界各国在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方面,都是根据本国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等条件,制定运输发展政策,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但是,许多国家也走过一些弯路,如美国就出现了在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大发展之后,铁路运输竞争能力下降而大规模拆除铁路的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交通运输市场的自由竞争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无论其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是综合运输体系的核心问题,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我国交通运输结构情况看,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运输所 占比重上升较快,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经济越发达,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长,对高质量、高效率客货运输的需求越高, 公路运输以其机动、灵活和“门到门”运输的优势,在公路状况和车辆装备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其承担的运输量必然增长;民航则因其快速、安全的运输也在经济高 速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运输发展规律基本相吻合。但是,由于我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 不足,使得交通运输的发展严重滞后。我国目前的运输结构是在运输严重短缺的状况下形成的,各种运输方式在分工上只能通过“走得了”来实现。铁路运输因价格 偏低,承运了大量的短途运输,1997年,铁路客货平均运距为383公里和772公里,公路运输因道路状况较差,车辆技术水平不高,长期只能承担大量的超 短途运输。1997年,公路客货运输的平均运距只有55公里和56公里。由于这种运输分工的不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市场竞争往往表现为不是通过提高 服务来占领市场份额,而是满足大量并不适合其运输经济合理性的运输需求,市场范围交叉严重,在同类客货源上进行盲目竞争,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无法真 正实现。同时,分工的不明确,也妨碍各种运输方式通过取长补短进行协作,其结果是一方面运输短缺,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各种 运输方式又不能充分发挥出潜能,发挥其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优势。
7,交通运输业承担着过多的社会责任,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壮大。交通运输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且是关联度 极高的产业,不仅实现着商品和人员的跨地域流动,而且承担着协调产业布局、带动经济落后地区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的任务。我国的交通运输还承担着国家 大量重点物资、紧急调运物资、救灾物资、国防以及国土开发的运输任务,在支援国家重点经济建设、增强抵御与救治自然灾害能力、保证国家稳定、加强国防边 防、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交通运输业绝大部分属于国有资产,能够满足社会和国家的急需,是应尽的责任,但是这些社会公益性的活动淹 没在了经营性活动中,二者界限不清,交通运输运营单位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有时某一铁路线路本 身就是国土规划型的或社会目标型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有经济效益,其费用却要由其他经营型铁路的收益来承担,这是很不合理的。国家以双重目标要求交 通运输企业,既要实现社会目标又要完成经营目标,这就导致对某些运输方式的定性模糊,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在市场上表现为成本提高,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缺乏竞争力。
8,政企不分,阻碍了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普遍地存在着政企不分的体制性问题,铁路运输系统更 为明显。铁道部依然掌握着全路的主要生产、经营、投资、分配权力,既有铁路行业管理的职能,又有从事生产经营的职能;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权,又有资产经营权;既是行业法规、条例的制定者,又是这些法规和条例的执行者,而被赋予法人地位的铁路局和铁路分局成为虚拟法人,既不具备法人财产权, 也不具备完整的生产经营权,使铁路运输企业无法转型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和法人主体,独立地面对市场配置运输资源。由于国家对铁路运输实行价格管制,这种价格 既非来自市场供求状况,亦非来自企业自身的成本状况,铁路运输企业无法通过产品价格获取自身的正常经济收益。
铁路系统政企不分的主要根源之一是国家对铁路运输业的严格管制,由于铁路运价等的制定权尚未成为铁路运输企业的当然 权力,在这种框架内即使铁道部与铁路运输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铁路运输企业也不可能成为市场主体。通过国家——铁道部——铁路运输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国 家对运输业的严格管制,严重制约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国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经历了由国家对铁路部门实施严格管制到逐步放松管制的过程。因此改革我国铁路的运价形成机制,建立在宏观调控下由市场进行定价的新的价格机制,使运输企业走向市场,按市场需求特点组织和安排运输,在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
交通运政工作存在问题(三)
道路运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道路运政执法应当从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依据与执法程序四个方面不断改进,促进运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运政执法的质量。
关键词:道路运政 运政执法 综合运政执法
一、引言
道路运政执法是交通行政执行行为的一种,是道路运管机构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交通行政执法行为是指交通运输管理机构直接面对行政相对人并对其实施的行政行为。道路运输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与基础产业,作用不容小觑。而运管机构作为管理主体,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相关利益主体权益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执法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给运政执法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随着我国民主法制进程的不断深化,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对道路运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目前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研究道路运政执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设一个开放、统一、有效竞争的道路运输市场,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道路运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道路运政执法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道路运输领域的法律法规,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监督检查、违法处罚、强制执行等执法行为。执法过程中通常涉及到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依据与执法程序
交通运政工作存在问题(四)
理论广角
I■r
●■■———■■■■■■●●—■■———■—_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