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读徐志摩的偶尔有感 读徐志摩有感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读徐志摩的偶尔有感(一)

徐志摩选集读后感

有人说:每个人的人生态度需要有徐志摩的浪漫情怀。 闲暇之余,无意翻起一本《徐志摩诗集》,便认真的看了起来。一篇《偶然》如盛夏的一缕柔风飘荡起我的思绪。“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诧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便消失了踪影”这首轻快浪漫的小诗无疑打动我的心,我承认,我爱上了这首小诗。浪漫的诗人以是天空里的一片云“作比传达诗人高洁不染得天性,显示自己动荡飘摇的心,“偶尔”是不期而遇的,就如在江南水乡邂逅一位撑着油纸伞像丁香花一样的女子;又如在西子湖领略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闲趣;由于热爱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诗人自己自然而然“投影在你的波心”抱有这种期待与追求的实现了。天上漂浮着美丽的白云,给地上的知己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热切的情感,他心波荡漾,激动不已。诗人的高妙处是极力抑制心奋的势头,劝喻知己:你不要为期待的突然实现而惊讶诧异。更不必为它欢呼欣喜。因为它“转瞬间消失了踪影”前一句与后一句互为因果关系。全因着“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所以飘忽不定,这一句又是上一句的原因,“为什么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因为这知己的相遇并不永久,这种美并不永恒。表面上看,这节诗叫人们淡化情感,漠视际遇。而实际上却包含了更深的含义。任

何的事物都是相当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都要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永恒的笑是不存在的我们要加倍珍惜“偶尔的美,方能把片刻体验化为隽永记忆。在第二节的诗歌里“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也忘掉,在这交会互敬的光亮”。诗人巧妙设置了相逢在黑夜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大海之中的航行寂寞又悲凉,正需要朋友和伙伴。友情和欢乐。在这“特殊境遇”中,你的突然出现驱散了黑夜的寂寞。我们相逢相知辉映“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竟然注定不能停留,擦肩而过,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但殊途同归,却承受着海上航行的寂寞,又都获得了友情的寄托,这是多么难以忘怀的相逢!但也只是片刻的过眼云烟。于是诗人不得不又劝解自己“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显然,这句语气上以退为进,以轻实重显示这豁达的诗文强调的不是“忘掉”而是“记得”自己对偶然邂逅的一段美好时光魂牵梦绕,自己希望对方铭记心怀。” 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无重复。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了的爱,又有多少能可以重来?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便跋涉天琼的时日也无法达

到彼岸。只有如诗人达到宠辱不惊,不悲不亢的境界,方能悟出人生之精华。正如志摩先生所说: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读徐志摩的偶尔有感(二)

寒假日记:读《徐志摩作品集》有感

寒假日记:读《徐志摩作品集》有感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里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都离不开他平日的默默积累,努力耕耘着属于他的写作空间,但有时真正去看这本书时,却揣摩不出这篇文章所蕴含的中心主旨,或不能理解某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觉得这是阅读书目该努力攻克的要点。来自某人内心的情愫,其实就是那人对于现实社会的理解,而徐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不同的情感,并能把从体验中发现的生活用笔记录,即使件微不足道的不易发觉的他都会写下,作为像日记般的生活片段。

若身体放松蜷伏在沙发,手捧这本散文集,或细嗅包蕴在其中的墨香,就如同在荷花池旁观赏荷花之美趣,那么读者的心灵就会得到慰安。琢磨散文大多尤以游记为题,体裁而没有偏离散文作主体叙述,此处真能用大家熟知的一句:“形散而神不散”来夸赞。以下是对徐志摩作品的介绍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在《想飞》一文中: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哪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大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这皮囊要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充分体现作者对飞有极强的欲望,对啊做梦中谁没有梦到飞呀!作者赋予“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的意义,抓住瞬间的灵感,把心底压抑已久的感情释放出来,从而寻求灵魂深处的解放,但释怀之后是更深沉的苦闷与压抑,因为理想与现实形成了激烈的冲撞,从而表现出作者对于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愿我们也能如徐先生在写作的空间里越飞越高,以精美华丽的语句博得更多人的赞赏!

读徐志摩的偶尔有感(三)

不单单是情种

——读徐志摩诗文集有感

志摩,一个怀揣浪漫主义、爱、自由、美的诗人,一个一生为理想而活的歌颂者和批判者。每一次翻开志摩的诗歌和散文,我都在志摩的世界里面不能自已。

志摩一生情路坎坷,为爱追逐,为爱歌颂,为爱执着。也许在他所处的时代,他冒了天下之大不韪,他是一个叛逆者,但回过头看他的感情之路,无不赞许他是一枚感天动地的情种。但在我眼里,志摩不单单是情种。

胡适曾这样评价徐志摩:“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在这单纯信仰和残酷的现实面前,理想主义诗人表现出了对立性的两面——敏锐激烈的批判和倾心倾情的赞美。志摩立在绝望的边缘唱出希望之歌:“为要寻一个明星!”这明星高悬在头顶,黑绵绵的昏夜遮蔽了它的光明,虽然只有一匹拐腿的瞎马在荒野中无望地奔跑,马鞍上的骑手却仍要向着黑夜里加鞭,直到天上透出水晶似的光明。——追寻明星的努力在炼狱般的受难中转化、升华为一种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壮美。

志摩的诗文始终燃烧着这种夸父逐日般的理想激

情,又浸透着勇武而痛苦的追求精神。他在《海滩上种花》中赞美儿童“浪漫的天真”,鼓励青年“尽量在这人道海滩边种你的鲜花——花也许会消灭,但这种花的精神是不烂的!”就是这样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他用文字在现实的世界之外独创另一个世界的愉快。如此的理想与眼界,总是给人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

我欣赏他的感性、他的张扬、他的狂放、他的至情至性。志摩是信仰感情的人,他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对于感情,他从未掩饰,从不虚伪。他忠实于自己的感情,在苦闷痛苦的时代里释放自我,借着他的诗文实现自我,在艺术的天地里用他特有的形式,痴心地反复咏叹对爱的追求。志摩将人世间的爱情绝对美化、绝对神圣化的倾向让理想中的浪漫爱情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步。朱自清曾经有过精辟的分析:“他的情诗,为爱情而咏爱情:不一定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只是想象着自己保举自己做情人,如西方诗家。”矛盾还说:“志摩的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把它当作单纯的情诗看,透过那恋爱的外衣,有他那个对人生的单纯信仰。”我想,也正许是从志摩开始,诗人把情感的反复吟咏当成了合理的正常的追求,而不再把叙述和说明当作唯一的目的。

志摩在《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苏苏》、《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中,如怨如艾地诉说着对爱人的思念,对世俗世界中纯美爱情的向往。但是志摩的诗歌情感浓烈却不泛滥,注重诗歌的建筑美、音韵美、图画面。而关于这一点,沈从文说志摩:“为爱煎熬,略返凝静,所作的低诉;柔软的调子中交织着热情,得到一种近于神奇的完美。”也难怪朱湘要说情诗是徐志摩的本色行当。

志摩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认识。《自剖》一文是志摩的自我表白。他无时无刻不处在与外物的动态感应中,他的情绪也常常因此而起波动,也正是这样的情绪使他创造出了一个开阔的诗歌天地。而这番天地,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陈梦家在《新月诗选》的序言中说:“从前于新诗始终不懈怠,以柔美流丽的抒情诗最为许多人喜欢并赞美的,那位投身于新诗园里耕耘最长久的最勤快的,是徐志摩。”但是,诗人之所以能写出好诗,是因为没有把写诗当作目的,诗歌只是诗人借以传情达意的工具,而诗歌的精神所在,是诗人的情感。我想,这也是志摩能清楚认识自己、运用诗歌的关键所在。

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称志摩为诗人,而不是散文家,认为散文只是他的副业。卞之琳在新时期对徐

志摩的诗歌进行了重新评价,充分肯定了他的诗作在思想上的可贵和形式上的圆熟,但却认为:徐志摩在新文学史上作为散文家的地位有待确认。”“徐志摩被誉为‘富丽’的不少散文作’品,固然也‘眩人眼目’,可惜首先就不成‘楼台’。”

其实,这种“不成楼台”却又“眩人眼目”正是徐志摩散文的魅力所在。他曾在《迎上前去》中说:“我是一只没笼头的马。”“跳着溅着不分昼夜”的品格充分体现在散文创作中。他的散文是开放性的、流动的,是匹“野马”,常常将思绪放飞得老远,让它任意翱翔,再信手拈来,落笔成章。看似非常随意,不成楼台,实则是长流不息、行云流水,自有一番风味和情调。而我对志摩散文之见解如梁实秋所说,亲切自然,颇有“闲话”的风格是志摩的散文给人的第一印象。与他共同领略康桥的美,感受山中独居,释放天生的灵性······好似茶余饭后的闲谈,率性自然,惬意无比。而文章要写得如此“亲热”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个人的内心必须有充实的生命力,然后笔锋上的情感才能逼人而来。他的文章看似酣畅淋漓的跑着的野马,其实永远是用心在写。他曾在自序里说:“我敢说是确是有愿心把文章当作文章写的一个人。”

志摩是一个想飞的人,于是我借着他“如飞”的

诗文里面的真性情,来慰藉我偶尔不安的魂灵。

读徐志摩的偶尔有感(四)

徐志摩的诗《偶然》赏析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短短几行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意溢于言外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我想本诗就是其中经典之一。

这首《偶然》小诗,写的唯美富有情趣,其中用到了很多比喻,对

比的修辞。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很多意象,全诗整体读来就如同一幅唯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流连,让人深思。例如:“我是天空中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波心”,“相遇在海上”,云,水波,海上等意象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时光匆匆,万事万物在不断的运动变化的自然常态,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人生中偶然的邂逅是美好的,但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生命中有许许多多的变数,也许只一个转身的离去,就已经错过一辈子了!大多数人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徐志摩早期在剑桥大学邂逅了才女林徽英,两人经历一段唯美的爱情,但好景不长,林徽英之后嫁给了梁思成,徐志摩找到了陆小曼。徐志摩一直眷恋着这份感情,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流露出对林徽英的爱慕、留恋。正所谓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曾经,初相遇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初遇情结,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样清纯透明,初见后的分手,有如曾经挥手的云彩,也似轻轻告别的康桥""这恰是人生最好的写照。

此外,此诗在格律上也可以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就此诗说,首先,诗题与文本之间就蕴蓄着一定的张力。“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

说是自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 “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遇”之类的作标题,虽然未尝不可,但诗味当是相去甚远的。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再次,诗歌文本内部的张力结构则更多。“你/我”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或是“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尤其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诗,则我以为把它推崇为“新批评”所称许的最适合于“张力”分析的经典诗句也不为过。“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交会着放出光芒,但却擦肩而过,各奔自己的方向。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向——“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

一、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方向”上。 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这首诗歌的总体象征是与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诗题”与“文本”间的张力结构相一致的。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易·系辞》)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

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不重复。无论是缠绵的亲情,还是动人

的友谊,无论是伟大的母爱,还是纯真的童心,无论是大街上会心的一笑,还是旅途中倾心的三言两语,都往往是昙花一现,了无踪影。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的爱,又有多少能够重新降临。时间的魔鬼带走了一切。对于天空中的云影偶尔闪现在波心,实在是“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使跋涉无穷的时日,也无法到达彼岸。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向,我们偶然地相遇,又将匆匆地分别,永无再见的希望。那些相遇时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时互相倾注的情意,“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诗人领悟到了人生中许多“美”与“爱”的消逝,书写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这就是这首诗深含的人生奥秘与意蕴。

诗人的感情是节制的,情态是潇洒的。把最难以割舍、最可珍贵的东西消逝后,而发生的失落感,用了貌似不经意的语调予以表现,使这首诗不仅在外观上,达到了和谐的美,更在内在的诗情上,特别地具有一种典雅的美。诗的上下两段中的中间两句,“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与“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蕴涵了非常曲折的心态,非常细腻入微的情意。一方面,有克里丝荻娜.罗塞提(1830—1894年,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诗人)在《记住我》中所写的“我情愿你忘记而面带笑容,也不愿你记住而愁容戚戚”之韵味;另一方面,也可体会到一种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的、故作达观的苦涩情调。这两方面,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模糊的审美体,不断的思索、体会,不同侧面的观赏、玩味,都会有新鲜的感悟。显示了相当典雅的情趣。

读徐志摩的偶尔有感(五)

读《偶然》有感

提到徐志摩,很多人都会想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首《再别康桥》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徐志摩的诗。也就是这首诗诗句里透露的情感打动了我。那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心情,悄悄的他终于要走了,就像他悄悄地来了。淡淡的忧伤如同迷蒙的轻雾打湿了诗人的心情,他甚至有些贪婪地望着眼前美好的一切,他多想带着这里的一切归去啊。但他却连天边的一片云彩也不忍带走。

而后,跑到图书馆借了本他的诗集,一篇《偶然》如盛夏的一缕柔风飘荡起我的思绪。“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诧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便消失了踪影”这首轻快浪漫的小诗无疑打动我的心,我承认,我爱上了这首小诗。浪漫的诗人以是天空里的一片云作比传达诗人高洁不染得天性,显示自己动荡飘摇的心,“偶尔”是不期而遇的,就如在江南水乡邂逅一位撑着油纸伞像丁香花一样的女子;又如在西子湖领略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闲趣;由于热爱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诗人自己自然而然“投影在你的波心”抱有这种期待与追求的实现了。“天上漂浮着美丽的白云,给地上的知己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热切的情感,他心波荡漾,激动不已。诗人的高妙处是极力抑制心奋的势头,劝喻知己:你不要为期待的突然实现而惊讶诧异。更不必为它欢呼欣喜。因为它“转瞬间消失了踪影”前一句与后一句互为因果关系。全因为“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所以飘

忽不定,这一句又是上一句的原因,“为什么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因为这知己的相遇并不永久,这种美并不永恒。表面上看,这节诗叫人们淡化情感,漠视际遇。而实际上却包含了更深的含义。任何的事物都是相当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都要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永恒的笑是不存在的。我们要加倍珍惜“偶尔的美”方能把片刻体验化为隽永记忆。

在第二节的诗歌里“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也忘掉,在这交会互敬的光亮!”诗人巧妙设置了相逢在黑夜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大海之中的航行寂寞又悲凉,正需要朋友和伙伴。友情和欢乐。在这“特殊境遇”中,你的突然出现驱散了黑夜的寂寞。我们相逢相知辉映“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竟然注定不能停留,擦肩而过,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但殊途同归,却承受着海上航行的寂寞,又都获得了友情的寄托,这是多么难以忘怀的相逢!但也只是片刻的过眼云烟。于是诗人不得不又劝解自己“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显然,这句语气上以退为进,以轻实重显示这豁达的诗文强调的不是“忘掉”而是“记得”自己对偶然邂逅的一段美好时光魂牵梦绕,自己希望对方铭记心怀。

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无重复。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了的爱,又有多少可以重来?更何况在人生茫

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便跋涉天琼的时日也无法达到彼岸。只有如诗人达到宠辱不惊,不卑不亢的境界,方能悟出人生之精华。

正如徐志摩先生所说;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读徐志摩的偶尔有感 读徐志摩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