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甲鱼习性 甲鱼的生活习性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甲鱼的生活习性》

甲鱼,学名鳖,又称水鱼、团鱼、鼋鱼,是人们喜爱的滋补水产佳肴,它无论蒸煮、清炖,还是烧卤、煎炸,都风味香浓,营养丰富。甲鱼还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疗价值。

甲鱼的生活习性

鳖是变形动物水陆两栖,用肺呼吸,鳖无鳃,出水爬行用肺呼吸,有鼻孔、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完善的呼吸系统。肺大而多泡,海绵状,对水中生活十分适应。鳖的咽壁粘膜上也布满了用于水中气体交换的毛细血管,随着水流从口中的吞吐,也可进行水中气体交换。所以,鳖在冬眠期潜栖水底泥沙中,只把嘴尖和管状鼻孔伸到贴近水底的泥沙表面,即可吸收水中的溶氧以维持生命。由于鳖具有以上特殊器官,所以它能较长时间潜栖水底。

在温暖地区的水系,鳖的生长期很长;在北方地区,每逢北风呼啸霜铺地、草衰苇败绿水寒的季节,鳖潜伏水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也不动。鳖平时潜栖在水底泥沙上,头颈藏在体内,双目炯炯窥视水底世界,当鱼虾等游到它的身边时,则突然伸颈袭击,一口咬住不放。在晚春、炎夏和初秋季节,波平浪暖,绿菌铺地,它们常常爬到岸边晒太阳。在风平浪静的炎夏中午前后,常浮到水面,把管状的鼻子伸到水外呼吸空气。稍有风吹草动,立即潜入水中。在温暖季节,每到气压低的阴雨天,鳖也纷纷游到水面呼吸,有时全身露出水面。尤其在阴云密布、大雨滂沱、江河涨水、惊涛拍岸时,常有几十公斤的老鳖探颈张望。

鳖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鳖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养鳖场或养鳖池地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鳖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植都是很不利的。

鳖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螺、蚌、水生昆虫、蚯蚓、动物内赃等。同时也兼食蔬菜、草类、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时,同类可互相残食。所以在饲养时一定要大小分类,切不可不同规格的鳖混养在同一池中,以免互相残杀,造成损失。鳖既贪食又耐饿,一次吃后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亡。当然,这是靠它自身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供给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长生。

鳖是一种变温动物,对周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当外界温度降至15℃以下时,鳖就开始停食,潜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为10月至翌年4月),冬眠期长达半年之久。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养鳖,生长缓慢,一般一年只长100克左右。为了加快鳖的生长速度,在人工养殖中常采用加温措施,打破鳖的冬眠习性,加快生长速度。

第二篇:《甲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甲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发布时间:2009-03-14 中国钓鱼网

甲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甲鱼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我家有一个时期几乎请客聚友的时候,如果席上没有“甲鱼”,就是大大的遗憾,大不敬了。在闹市上的“水鱼馆”里、“水鱼城”比比皆是。记得我年轻时钓到过甲鱼,那时不敢摘钩,只有剪断钓线,把甲鱼扔回水中去,虽然听别人说甲鱼是大补,也从未问津。这几年“甲鱼热”,我也曾沾过光,品尝它之后,感到味道的确很鲜美,但再没钓到过它,而在市场售价的打听之后,不禁咋舌,那价格实非一般工薪阶层可以奢望的,当然,这两年甲鱼热有所降温,据友人告诉我主要是现在养殖甲鱼的人太多了,品种鱼龙混杂,有些味道实在是很差,但是它也仍不失为席间美味佳肴的上品。

甲鱼又名为“团鱼”、“脚鱼”、“水鱼”、“鳖”、“王八”等。其特征是:形似乌龟,吻突尖长,头形似蛇,背腹无角板,而是柔软革质皮肤,背呈灰绿色,边缘有厚实的裙边。腹部乳白色,指趾间有蹼,内侧有三指,趾上有爪。

甲鱼它主要是生活在水中,是用肺呼吸的两栖动物。在我国从南到北各地均有它的影子。它喜欢生活在岸边有沙滩或山坡的水域里。

甲鱼摄食和生长的适宜水温是20–33摄氏度。15度以下停止进食。因此钓甲鱼适宜的季节,大约是每年4–10月。夏秋之间最好。

甲鱼寿命很长,俗云“千年王八万年龟”,即形容其生命期长。它生长缓慢,自然环境中,1。5公斤重的甲鱼,需要5冬龄一上。

听有人说甲鱼的视听觉非常之灵敏,因此钓甲鱼的时候必须保持安静,也有人说它视觉强,听觉弱,一旦看到有人形可疑立即藏入水底。实际甲鱼胆小警觉性极高,不管甚麽动静都会引起警觉,藏入水底不敢摄食。所以钓甲鱼要保持安静,避免身影晃动,最好躲在在自然屏障里面,如灌木丛,大树后,高芦苇丛中进行垂钓。也有人在没有天然屏障时,用绿塑料布搭蓬帐,挖一小孔,垂钓者躲在后面观察浮漂动作。以不惊动甲鱼。

甲鱼在水底爬行时,水面常冒出细蜜成群的小泡,从细泡的移动可以判断其行进路线,并从而可以断定水下有甲鱼,可以进行垂钓。一般钓具虽然也可以钓到甲鱼,如常有人钓其他鱼时钓到甲鱼,但专门钓甲鱼应选用大竿、粗线、较大鱼钩。如独节竹竿,尖梢勿过细;4–10号尼龙线;长把钩如鹤嘴形115–116号,环形415–416号等等。

鱼饵的选择一般荤饵较好,蚯蚓、蚕蛹、蚂蚱等均可做饵料。但最好的莫过于猪肝或羊肝。素饵中鲜嫩玉米粒也是很好的钓饵。入用诱饵,可选老鬼牌甲鱼诱聚剂,如将该诱聚剂蘸在猪肝上做钓饵效果更好。

甲鱼发现食物后总是小心谨慎地先闻、拱,然后轻咬,无动静时才正是吞食,故提竿宜迟不宜早。由于上述吃食动作,浮漂常先点动,尔后上下缓慢窜动,连续如此即可提竿。它上钩后常会四爪抓地,象是挂底,此时勿硬拽,待其自己移动时顺势提出水面。也有人事先制作一个比钓竿底把略大一圈的粗铁环,甲鱼抓住地面时,将环套入底把,轻扬钓竿后部,使环顺竿、线滑动,直至水底砸在甲鱼身上,甲鱼受冲击而松爪,即可上提。

甲鱼一旦出水即失去挣扎能力,但摘钩却较麻烦。一般如吞食不深,可放在地面上按

住其背部,将钩拽出,或用树枝、竹棍等诱其张嘴,趁势插入口内,将鱼钩向下退钩顺势拽出。但甲鱼遇有东西探入口中,常死咬不松口,故非有经验者此举也不易奏效。有经验的钓者常利用甲鱼翻身先探出脖子的特点,将甲鱼翻过来,使它背朝地面,待它欲翻身伸出脖子时迅速掐住它的脖颈,将脚踏住其腹部,拉出脖子然后摘钩,但这也必须熟练,不能犹豫,不然很难掐住,且有可能被其前爪抓伤。实在不行则只有剪断钓线回家宰杀时再于处理。

甲鱼浑身是宝。据说它的甲、肉、血、卵、胆都有药用价值,当然须遵大夫指导使用。但甲鱼肉鲜、汤美,钓到后一定要加以品尝。

有些地方,钓甲鱼不用鱼钩,而是取衣针,将带鼻的一端,鼻孔去掉,磨成针尖,这样两头都是针状,鱼线拴在针的当中间(为了牢固针的中间刻一道槽)挂上猪肝条代替鱼钩投入水中。甲鱼食后到颈部卡住,则无法挣脱,顺利钓上来,但制作较为麻烦。有人用此种针挂上猪肝,用防咬断的鱼线拴在短竹竿上,鱼线根据钓点位置可长可短,将竹竿插在岸边。可同时做若干这样的钓竿。白天可以注视线的变化,也可以装上浮漂,观察鱼讯。晚上只要竹竿插在土中牢靠,可以不管它,因甲鱼吞下这种针钩,无法吐出,天亮之后去岸边去取即可。

甲鱼钓法各地根据习惯与具体情况,有许多妙招,这里不一一列举。

第三篇:《甲鱼养殖基本知识》

甲鱼养殖基本知识 (2011-05-18 18:52:20)

转载▼

标签: 分类: 甲鱼养殖

杂谈

养殖观念:

1、重预防(积极推塘、主动改善水质、用品质有保障饲料、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2、减少应激(减少或避免饲料品质变化、吃料量变化、水质变化)

3、旱投苗(产量高,成本低)

4、别心急(投饵过高或天气变化大时,主动减料)

5、接受优化思路(多增氧、加油脂)

一、甲鱼的生物学特征:

1、甲鱼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俗称水鱼。雌甲鱼尾短达裙边,雄甲鱼尾长稍伸出裙边外缘,此为识别甲鱼雌雄的重要特征之一。

2、甲鱼是水陆两栖的杂食偏肉食性爬行动物,肺为主要呼吸器官,口咽腔内的鳃状组织及副膀胱为辅助呼吸器官,在正常情况下,甲鱼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到水面以吻尖呼吸空气,一般3-5分钟一次,呼吸频率随温度升降而增减,在完全不进行空气呼吸的水中的生存时间为6-16小时,证实甲鱼的咽喉部的鳃状组织是对呼吸有重要意义的器官,从而说明养甲鱼同样需要好的水质条件。

3、甲鱼为变温动物,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其摄食和生长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范围27-32℃,当水温降至20℃时,食欲与活动逐步减弱,15℃左右停食,12℃以下开始冬眠。甲鱼另外一个习性是晒背,晒背可以杀死附着于体表的寄生虫和其他病原,也可使背甲皮质增厚变硬,增加对外部侵袭的抵抗力,同时可使身体升温,加速体内新陈代谢,促进生长。

二、甲鱼市场现状:

温室甲鱼:江、浙一带,以台湾鱼为主。

外塘甲鱼:广东的顺德、东莞、中山、惠州、三水、四会等;海南的海口、三亚等。

仿野生甲鱼:广西桂平、平南的黄沙鳖;河北的黄沙鳖;广东的揭阳、湖南的常德、益阳、岳阳、湖北的京山、沙市等地的中华鳖。

大公鱼:广东顺德、东莞、惠州等地的中华鳖。由于苗种、颜色、规格、口感等不同,售价也从每斤十几元、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大大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三、几种常见养殖模式:

(一)、珠三角地区:养甲鱼要充分利用高温时间长这个自然条件。

甲鱼养殖分两个阶段:苗种培育期和成甲养殖期。成甲养殖模式基本一致,均为4-5月份开塘,在外塘养成商品鱼,放养密度为1500-2500只/亩(依水源、土质情况而定)。

(1)依甲鱼苗种培育方式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养殖模式:

A、自然土塘养殖:{甲鱼习性}.

5-8月份进苗,放养密度0.8-1万/亩。

B、保温泥塘养殖:

在池塘上加盖薄膜保温,一般可延长2-3个月生长期:8-10月份进苗,放养密度0.5-1万/亩。

注意:确保次年开塘时(4-5月份),苗种规格在50克以上,以

75-200克为宜(开塘时,甲鱼过小当年没产量,过大开塘易死亡),确保当年有产量。

(2)商品甲鱼养殖模式:露天止水式,设防逃防上岸设备(单层:基上的–无防上岸层但有的有水泥护坡、基下的–即防逃防上岸于一体,双层–防逃防上岸分开设置)、饲料台(斜板:分靠边和离边、平板:中间凸起并挂丁),有的设晒背台、水葫芦带(兼调水、降温、挡风浪作用)、增氧机等。

(二)、江浙模式:避光温室加上外塘。避光温室特点:养殖环境稳定,生长速度快,一般6-8个月可上市,成本仅有10-12元/只.斤,但卖相差,价格比外塘甲鱼低5元/斤以上。温室造价80-100元/平方米,可用5-6年。温室甲鱼分到外塘时因环境变化大而成活率低,养殖效果差。

(三)、内地模式(湖南、湖北、河南等):透光温室加上外塘,成本与广东相近(塘租低,加温贵)。饲料情况、养殖水平和资金实力差,规模普遍不大,但所养甲鱼卖相好、价高,很有潜力。

(四)广西模式:庭院式居多,一般规格又大,一户以养殖水面不超过3亩为主。每池面积以50-300米。为主,混凝土池壁,泥底;自繁自养为主,上市须三年以上,品种纯、规格大、价格高。

(五)养大鱼模式:多为桃公鱼接力养,养殖时间不超过10个月,全年可上市,多在普通商品鱼上市上之前上市,价格高,养殖潜力大。养殖模式同普通土塘养殖,只是密度较疏,以300-500只/亩为宜。

四、养殖场址选择及养殖场的建造:

1、养殖场址选择:

①、水源:要有充足的水量以供养殖场用水,同时水质要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进排水方便。

②、土质:保水、透气性能好。

③、环境条件:温暖向阳,安静。

④、交通条件要好,保证苗种、饲料、成品鱼等的运输条件。

⑤、社会环境好,地方治安好。

2、养殖场的建造:

①、总体布局上:兼顾苗、成鱼池搭配,易于看管,易于防逃防盗; ②、鳖池建造:(土池为例)

苗种池:面积以4-6亩为好,池深1.2-1.5米,水深0.4-0.6米,

养成池:面积以6-10亩为好,池深1.2-1.8米,水深0.8-1.2米;

③、配套设施:晒背台、饵料台、增氧设备、进排水设备、防逃防盗设施等。

五、养殖操作基本规程:

1、日常管理:坚持“四看、三闻、二记录”

四看:看设施(防上岸、防逃、防盗等)是否完好;

看天气好坏,天气不好时及时作调水、防病工作;

看水质、水色,要肥、爽和稳定;

看甲鱼(吃料、排便、游水、体表颜色等堤否正常,勤巡塘早发现早处理;

三闻:水是否有腐败臭味;

饲料气味是否为淡淡鱼腥香味;

饲料用油是否有异味,以淡淡纯正鱼腥味为好:

二记录:记录日常情况,包括温度(水、气)、当日摄食量、病损等;?记录特殊处理情况,主要包括用药、病情变化等。便于总结经验,优化养殖模式。

2、肥水(分空塘肥水和带甲鱼肥水,注意用药剂量):

①、肥水的好处:

通过肥水,发挥优势藻群的抑菌作用,保持稳定的水体生态环境,预防甲鱼白点、白斑病。

②、肥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引进肥水,就是将周边鱼塘中的肥水调过来,调过来之前须消毒。

二种:施肥(a、有机肥–大草、树拔、?生麸、茶麸等,需注意用量及茶麸的毒性:b、无机肥–磷肥等);

③、科学肥水:

注意施肥适量,保持水质良好,透明度控制在10-20厘米,高低因季节而异,高温时宣略高,低温时需更肥;更有小肥大瘦之说,即苗种时水要肥而甲鱼大时水要偏瘦。PH值控制在7-8。

3、选苗与放养:

甲鱼苗主要为:广东苗、湖南苗、江西苗、台湾苗、泰国苗、杂交苗等。实践证明,广东苗、湖南苗、江西苗等抗病力强、病害少、适应性强,而台湾苗、泰国苗有生长快的优势。跨三年以上养殖的

必须选择正宗中华鳖。

健康苗种特征:体型宽大、体表光洁、无伤残、活动力强,宜就近购买,避免运输时间长而给甲鱼苗种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甲鱼苗种放养前应进行体表消毒处理(依据苗种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消毒方案):

a、高锰酸钾15ppm,浸泡2分钟,

b、土霉素10ppm,?浸泡2分钟,

同时,放苗两天内不宣投喂饵料。

4、分塘:

甲鱼生长到一定时期,密度太大且大小分化明显,此时应分塘。分塘要注意下面几项:

a、预备池塘要处理好(消毒且肥好水,水越肥越好,透明度以不高于15厘米为佳)。

b、分塘前停2-3餐料:{甲鱼习性}.

c、动作要求:轻、快,尽量缩短时间,不要积压、少量多次;

d、运输距离较远的需单独包装筐运(内置切段水葫莲)

e、甲鱼下塘之后要消毒,连续2-3天,用药要少量多次。

5、进排水:

进排水是养殖过程中一种很常见的工作,对维护池塘水质起很大作用,要注意以下几项:

(1)、水源水质:水源水质会有变动,选择水质好时进水,

(2)、温差最好不超过±3度,换水量不超过1/5,少量多次。

6、消毒:

a、基本操作:会撑船、游水,泼撒药物均匀,注意用药安全。

b、了解药物性能。调水、防病、治病情况下用药目的不同

c、注意用药有效浓度和有效时间。

六、外塘水质管理:

(一)影响因素:

1、底泥:是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底泥有缓冲能力、生产能力,对水质影响很大。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甲鱼池水质恶化后,不论怎样换水也调不好水质的原因。

2、温度:温度是决定变温动物养殖过程中生长、发育、繁殖的一个首要因素,因为变温动物的代谢高低、食欲好坏、性腺发育都直接受环境温度影响。温度的变化不仅对甲鱼和套养的其它鱼类,而且对水体中的微生物、水环境中的理化反应都有巨大影响。温差过大,是造成甲鱼发病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四篇:《鳖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鳖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鳖又名团鱼、甲鱼、王八和水鱼,常生活于湖泊、水库、池塘的肥水和腐殖质丰富的水域。鳖的活动以春末到初秋为生长育肥阶段,其余时间差不多都在休眠。在气温高的盛夏和雷雨频繁的季节,鳖的活动量剧增,常随涨水而进入河道,遇有食饵丰富的环境则留之不去。鳖的食性以腥味的动物性饵为主,偶尔也食一些植物的碎屑。

钓鳖受气温的限制,在不同季节应用不同的钓具和钓法,而在不同的环境中还应用专门的技巧。春末,鳖在湖泊的浅水区和池塘中觅食时,常浮至水面透出脑袋,遇有响动即迅速沉入水底并冒出一连串气泡。有经验的钓手,可据此准确地抛出串钩,待坠沉至水底后靠涮的方法,使钩绊住鳖的“裙边”和四肢。此法在池塘中可延用至秋,是钓鳖的专门技法。使用此法应用一种称作“鳖枪”的专用工具,其竿极似传统的“车竿”,但竿身较硬。钓线凭手指的压和松,在抛出时使线由摇轮经竿尖的滑轮,由坠的带动顺利滑出。钩的形状如放宽和压扁了的“M”形。钓鳖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和寻找鳖在水底的位置,以适当的提前量,使串钩在水底因涮的快速移动,让钩在运动中划过鳖身时将鳖带翻。随着鳖四肢的划动和挣扎,两个向内微微折进的钩尖便深深掐紧鳖身。这种不使用钓饵的方式在池塘中特别奏效。

在流水中钓鳖常用插竿针钩钓或插竿张公钓。插竿针钩钓的针钩是一根两端磨尖的直钩,通常是将小号缝衣针的针鼻去掉后,磨尖而制成。使用时,钓线扣在直钩的中腰,似缝衣一样将切成条的鲜猪肝

穿在针上,利用鳖吞食时直吞的习惯性动作和吞食后爬行,使钩线绷紧。由于钩线系于直钩中腰,针钩便横卡在鳖的食道中,成吐不出、吞不下局面。

张公钓得名于一种钩,因首先使用这种钩的人姓“张”,又因当地“钩”、“钓”不分,遂将钩说成是钓。此钩与一般渔钩的不同处,是钩尖于倒刺以下一毫米处成90度角向内,成外撇形折进。张公钓也是利用鳖吞饵时直吞不吐的习性,使其在咬钩之初感觉不到钩尖的刺痛,直到进入咽部产生异样感觉,而向外吐时则为外撇的钩尖刺透。

一般的手竿也可用来钓鳖,但必须在肯定有鳖活动的水域。如盲目地像钓一般鱼类那样随处下钩是很少有收获的。暴雨过后,呈三叉型的河口是比较理想的钓点。在投下诱饵后,如果能观察到水底有密集的气泡泛起,并有兜圈子式的移动,则可以断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甲鱼习性 甲鱼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