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原文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白杨礼赞》赏析》

《白杨礼赞》

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文章一起笔,就直接照应题目,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礼赞,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这样直抒胸臆,造成的效果非常明显,使人感觉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样写也有点明题意、总起全文的作用。可以说,文章一开头就卓尔不凡。

然而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却笔锋一转,抛开白杨树,描绘起了高原景色。高原是怎样的呢?“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而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些描写成功地勾画了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所以作者在这里很自然地点出一般人都会有的感受:雄壮或者伟大等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文笔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另外一种感受:看久了,也许会有单调、厌倦之感。这样写高原景色,真可谓是一波三折。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好了铺垫,积蓄了气势。

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白杨树正式出场了。“刹那间""猛抬头”,看到了前方像哨兵傲然耸立的几株树木,顿时使人的情绪从恹恹欲睡中惊醒过来。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文章也由低潮转向高潮。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直接点明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情绪的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了渲染。问答句的方式提醒了读者的注意力,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紧接着,作者用一个简洁的过渡段,点出了白杨树,既是对上文“惊叫”的补叙,也是下文赞美白杨树的前奏。此处二赞白杨树的不平凡,照应开头。

白杨树正式出场了。这一段仅七句,却把白杨树的外形、色彩、性格写得极为形象生动。开头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枝”“绝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接下来,作者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但肯定的却是“伟丈夫”。以此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非常自然。在这里,文章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像剥春笋一样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导读者思索人和白杨树的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本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而这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句法同中有异,点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赞美之情到这里也发展到了顶点。同时,此处也是思想内容的精华所在,展现了一种更为阔大更为深远的境界。

最后两段,在完成对白杨树形象刻画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进一步强调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又一次说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从正面点明了主题。

第二篇:《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练习题

1 .下列注音中每组都有一个错的,指出并改正过来。

①A.毡子(zan1) B.无垠(yi2)C.外壳(ke2).D.恹恹(yan1)

③A.开垦(ken3)B.如砥(di3)C,晕圈(run4)D.锤炼(chui2)

③A.倦怠(tai2)B.主宰(zai3)C.虬枝(qiu2)D.婆娑(suo1)

①A.恹恹(yan4)B.纵横(zong4)C 楠木(nan2)D.泛出(fan4)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①壳()()

②倔()()

③晕()()

④刹()()

3.在具体语境中解释加点词语。

①扑人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视野:

②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纵横决荡:

③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砒。

主宰:

垠:

坦荡如低:

④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呢?

恹恹:

4 “礼赞多”的含义是………………………………………( )

A.表示高度的赞扬

B.表示尊敬和赞美

C.表示某种礼貌风格

5.文学常识填空。

《白杨礼赞》作者____,原名____,字______。作者有长篇小说_____,短篇小说、____。本文体裁____,选自______,本文写于____。

6.把下列词语和它所形容的对象用线连接起来。

①坦荡如破 A.高原的色彩

②无边无垠 B.高原的平坦

③黄绿相间 C.白杨树的高大

④伟岸朴质 D.高原的辽阔

⑤参天耸立 E.白杨树的品格

7.下列疑问句中不合反问语气的一句是……………( )

A.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B.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C.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D.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29题。

(一)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大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

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扰,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料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8.指出本段的中心句

9.一个语段的结构形式有多种,有的先总后分,有的先分后总,有的总一分一总,有的先部分后整体,请问第一段是哪一种结构形式?

10.选文从哪几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11.选文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作用是什么?

12.第一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有___、____、___。

13.这两段文字都是赞美白杨树,为什么开始指代用“那”,后边两处用“这”?

{白杨礼赞}.

(二)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①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②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③难道你竞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④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残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4.“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和“温和、坚强不屈”“挺拔”都是赞美白杨树的,请指出,这些词语中赞扬白杨树外在美的是:________,赞扬白杨树内在美的是:_______。

15.这段文字中的四个反问句中,和其他三个反问句在反问形式上不同的一句是______

19.③④句中加点词如果都换成②中加点词好吗?为什么?{白杨礼赞}.

20.选文第二、三自然段赞美白杨树角度有什么不同?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1.文章结尾写桶木的目的何在?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古往今来,赞美牡丹、菊花、莲花的诗文可谓多矣;而对绿叶的赞美却鲜有所闻。或许有人说;绿叶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既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婀娜的姿态。其实,花儿之美,是整体关。如果没有绿叶的陪衬它便会显得单调刺目,正因为有了绿叶,它才构成一个美的和谐,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绿叶长在鲜花之下,总是谦逊地低着头,从来没有趾高气扬过。它不在意行人的注目礼,即使听到行人一味赞美鲜花而冷落自己的时候,也毫不嫉妒,依然兴致勃勃,忠于职守。 绿叶的生命虽然短暂,然而,它却把自己的一切完完全全地奉献给了大自然。“年轻”时,它生机勃勃,青翠欲滴,把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必须的氧气;“年老”时,它脱离母体,投向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更护花”。

22.文章第1节把绿叶和鲜花进行___,突出了绿叶的___作用,表现了绿叶___的性格。

23.第2节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绿叶的____和________.

24.第 3节表出了绿叶_____的精神。

25.本文和《白杨礼赞》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是:

三、写作

26.学习《白杨礼赞》的象征手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记叙文。

要注:①通过对某种事物的具体描写,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②写500~600字。

提示:①把所描写的事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联系起来,写出它的象征意义。

②前半部分要着力描写事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某一特征,后半部分把它人格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7、白杨礼赞 一、1.①“zan”改为“zhan1”(2)"run4”改为“yun4”③“tai2”改为“dai4”④“yan4”改为“yan1” 2.①qiao4 地壳ke2 蛋壳②jue2倔强 jue4脾气倔③yun1 晕车yun4 晕圈④cha4 刹那sha1 刹车

3、略 4.B 5.茅盾 沈德鸿 雁冰《 子夜》《春蚕》《林家铺子》 散文《见闻杂记》 1941年 6.(1)——B(2)——D(3)——A(4)——E(5)——C 7A 二、(一)8.第一句。 9.总——分——总。 10、外形、色彩、风格。 11.干、枝、叶;写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紧扣“力争上游”,为写白杨树的神美作

铺垫。 12.描写 议论 抒情 13.“那”是远指,与上文“远上”相呼应;下文在对白杨树进行正面描写之后,使人对白杨树有了认识和了解,距离接近了,抒发主观的赞美之情,所以用“这”。 (二)14.挺拔、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白杨礼赞}.

15、第一句 16.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7、欲扬先抑;揭示白杨树与众树不同,突出白杨树的内在美,由费树到赞人过渡自然。 18.递进;引导读者去思考,易于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19.②③④句从表达内容上看是层层深入的关系,③④的加点词直接表明这样的关系,这样写,更利于引发读者共鸣。 20、第二自然段写神,第三自然段对比写;递进。 21.写楠木为了以树比树,以人比人,以达到艺术效果一致,协调,完整。再次点题,呼应开头,深化中心,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 (三)

22.对比 衬托 默默无闻,不计名利 23.谦逊 乐观 24.无私奉献、自我牺牲 25.对比、托物言志。 三、26.略

第三篇:《《白杨礼赞》教案(同课异构)》{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教案(同课异构)

扬州中学西区校 吴敏

教学目标

1、 准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基础上赏析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2、 通过对白杨树具体形象的分析,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通过状物手法的讲解引导学生仿写状物散文。

教材分析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礼赞白杨树,赞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的军民。作者采用象征手法,一方面是为了托物言志,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说不能说的话,冲破国民党的文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故设计了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写景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的画面美和背景美。通过背景材料的介绍引导

学生把握“白杨树”的象征义。

教学难点:通过当堂仿写训练的形式学习状物手法和烘托手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与上一篇《海燕》相比,对物象“白杨树”的描写比较集中、详细,其象征义也比较好解读。而作者的情感表达更是比较直接。所以,在教学时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没有多大难度。这课的学习不妨放在对文本“情感美”“画面美”“背景美”的赏析上,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文中的写景方法加以仿写,以写促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文录音

教学流程

预习阶段

1、字词整理。

2、成语积累:妙手偶得、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旁逸斜出、纵横决荡

2、读顺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以诵读的形式品味本文的情感美。通过写景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的画面美并尝试仿写。

一、导入

树是自然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柳的风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的倩影、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的白杨树的俊美。

二、作者介绍

茅盾:中国现代杰出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有《林家铺子》。

三、解题切入文本

本文是茅盾先生所写的散文,题目为《白杨礼赞》,那么什么叫做“礼赞”?

——怀着敬意的赞扬

四、品味本文的情感美

1、听读课文,划出全文直接礼赞白杨树的语句和段落

【预设】第1小节、第4小节、第6小节、第8小节、第9小节

2、齐读这些段落,品味文中“怀着敬意”的赞美。

3、这些段落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进行抒情?{白杨礼赞}.

——直抒胸臆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敬意”“赞美”。

五、品味本文的画面美

1、作者为什么要高度赞美白杨树?用波浪线在原文中划出来

【预设】

第3小节:“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

第5小节:全部

第7小节:“""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 将这些语句按照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进行分类。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板书

白杨树 ——笔直

外在形象

极普通 枝——靠拢叶——向上皮——普通内在品质 不平凡

4、 学习作者在描写白杨树时运用的方法

——把握一定的顺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白描,突出了白杨树的“内外兼备”的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形象鲜明的《白杨图》。

5、齐读“白杨图”部分

六、拓展迁移

1、运用白描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仿照第5小节,参考第3小节和第7小节在以下提供的意象中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内外兼备的美。

【备选意象】梧桐、苍松、银杏树、枫树、梅树、喇叭花、向日葵、莲""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七、作业:课后修改小练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学习环境烘托的手法并了解其作用,并能将这种手法学以致用进行小作文练习。2、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掌握本文中“白杨树”的象征义。

一、导入

朗读导入,女生读“白杨图”(第3小节划线、第5小节、第7小节划线),男生读“白杨赞”(第1小节、第4小节、第6小节、第8小节、第9小节)

二、品味本文画面美中的底色美(背景美)

1、这样的白杨树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课文第2小节,男生读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板书

生长环境

黄绿错综(色彩) 无边无垠(幅员)

坦荡如砥(地势) 雄壮伟大

4、 本文名为《白杨礼赞》,但作者却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写黄土高原,是不是多余? ——不多余,这是烘托的写法。目的是为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