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对父母深感歉疚的事 歉疚的近义词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深感愧疚的一件事》

深感愧疚的一件事 第一篇

孤单是一个人下着两个人的跳棋;孤单是一个人望着窗外;孤单是一个人独自彷徨;孤单是等在我回家的路上;孤单是住在那深居的老人。

听大人们讲,在奶奶60岁的时候被检查出患有肝病,我便掏出了那皱巴巴的一块钱出来,说“给奶奶治病”。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我不得而知了,但我知道我希望奶奶健康。 冬天的午后,总是外面比里面暖和的。我和奶奶就会把属于我们的那两张老人椅放在阳光下,躺在那里。听奶奶讲故事,她向我介绍她小时候有多顽皮。沐浴在这冬天的阳光里,每一个说辞都触动 我的心弦,看到奶奶笑了,我不知我是应该开心,还是沉重。她在想家乡吗?我甚至连她的家乡在哪我都不知道。我开始有点责怪自己了。

春天,总是那么不经意地来了,这也许会是奶奶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奶奶喜欢养花,最爱的也许会是那含羞草了吧!但我对于花的知识是一无所知。所以每次奶奶和我说起我都是答不上来的。我心里十分责怪自己。

夏天炎热的气息传来,奶奶就不会出门了,暑假来临,我总是往奶奶那里奔的,每次一去,就会看到她在下着跳子棋,先看这边,再下那边,看到我来了,那种透着光的眼神,仿佛是在沙漠中见着了绿洲的样子。这种夏天的感觉,至死不忘。

秋天,秋高气爽,奶奶总是会提前进入冬天,因为她会穿许多衣服,还会坐到火炉旁。有时天公作美,她就会出来走走。每次回家的时候她总是等在我回家的那条小道上,看着前方的路,只要出现了我的身影,她呆滞的眼睛里又总是会透着光的。此时已是深秋了,最怕冷的奶奶竟会等到这么晚,我怎么会因为上网而让奶奶等我呢。

那年备战中考,我们的冬春夏秋就缩水了,见奶奶的面也越来越少了。她不会再等到那条道上。有一次压力过大的我回到了家,见到了奶奶。我哭了,无情的岁月在侵蚀着她,我知道她顶不住了。人已经瘦了一圈,眼中透着血丝。脚也肿了。我害怕"

那个季节,秋天,秋高气爽。如往常一样,只是这几天没睡好,感觉有什么在牵挂着我,星期五,回到了家,听见了远处传来了鞭炮声,不祥之感随之而来。真的,她真的走了,安祥地走了,孤单地一个人静静地走了。奶奶她没能熬过这个秋天。我跪在那里不不知所措。这迟到了五天的追悼有何意义呢?奶奶在那天,对我爸爸妈说:哪一天我走了,别影响他学习,晚点通知他。这个季节花枯,心碎。我竟这么糊涂,看着奶奶送给我最后的两包豆子,我呆了。站在那里"

我对奶奶总是有愧的,从她的家 乡我不知在何方,让她在深晚等我,竟至于见最后一面也没能阿!

冬天,我拨弄奶奶的跳子棋,无奈棋落,一声,两声,三声"

第二篇

在我的记忆中,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守信,这样别人才能够信任你,我当时还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但我还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自从我上了小学之后,我也慢慢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但我从来都没有不守信用。

今天早晨,我却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早上,天气晴朗。我睡得正香,忽然,只听见爸爸说:“陈硕,该去爬山了,快起来!”,我眯眯糊糊的说:“好烦哦,现在放假了,再让我多睡一会儿吧”。忽然,我想起昨天和我同学朱恺馨说好了,今天早上六点钟在九峰山上见。我急忙从床上翻起身,飞快地跑到闹钟前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天啊!居然已经5点50分钟了。我飞快地穿好衣服,冲出家门,直奔九峰山。可我还是输给了时间,等我来到九峰山脚下,就已经六点了。我生气地对爸爸说:“你为什么不早叫我,我今天可是跟同学说好了的!”,但我很快又转念一想:“朱恺馨肯定不会等我了,还不如我去西塔走一趟,那边没有石阶,走起来一定很轻松。如果没有出汗,说不定回去还不用洗头,真是一举两得呀!”。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见我刚才还在生气,正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现在我一不生气了,只好答应,但爸爸问:“你不是和同学说好了吗?,为什么改变了?”,我随口说到:“我们都已经迟到了那么长时间,朱恺馨不会等我们了”。听了我的话之后,爸爸也爽快地答应了。

回到家之后,我见妈妈不在,心想:“妈妈一定也去爬山了”。我正想着,妈妈就回来了,她把我拉到房间里臭骂了一顿。我正觉得委屈,妈妈说:“你今天是不是和朱恺馨说好了?为什么不去?”,我小声地回答:“我是跟朱恺馨说好了,可我去的太晚了,我怕她不等我”。妈妈听了生气地说:“你不能什么事都凭想象,朱恺馨在山顶上等了你一个半小时!”,我听了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我急忙跑去打电话向朱恺馨道歉,我本以为她会很生气,没想到她只是说了一声没关系,还约我下回再一起去爬山,我觉得我应该向朱恺馨学习,遇事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二篇:《2014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诊断性自测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C(A“畸”字音为“jī“诘”字音为“jié”。B “髭”字音为“zī”。D“脊”字音为“jǐ”)

2.B(“心慰”应为“欣慰”。)

3.A

4.①美国 海伦·凯勒 ②松柏有本性 ③天涯若比邻

5.如: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6. C

7.(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天地宽大,父母恩大等等。

8. A—b B—a C—d D—c

9.(1)名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2)他是一个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不屈服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

10.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只身独游终南山,只是随兴而为;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这两个字表达出了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或: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兴致来时,只能独自游山;纵有满山美景,也只能一人欣赏。在离尘绝俗的空静中也不得不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孤独落寞。)

11.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行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12.第一个故事写了我为给一个参观苦难展览而没有哭的同学告状而深感歉疚。第二个故事我为顶撞了一个老长官而深感内疚。

13.生活中做人要真诚,要允许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14.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真理与邪恶并存。

15.“歉疚”觉得对不起他人,内心痛苦而惭愧;“内疚”指心里感到惭愧而不安。第二个故事对方先伤害了自己,只是后来觉得要别人尊重自己自己也要尊重别人,没有抱歉的含义。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16.一是贴合文题;二是结构上前后照应,使文章完整;三是隐含地告诉人们用故事说明道理。

17.儿童的灵魂尚未被名利异化,以三岁的小孩为师,其正向含义在于以童真净化成年人的心灵,反向含义则揭示出许多成年人的思想境界不及三岁小孩。

18.①慈悲博爱;②不畏缩多虑,勇于表现;③不曲意恭维;④不惧强暴,仗义敢言;⑤胸无杂念,坦荡大方。(答对4个即可给分)。

19.6次,针对世俗偏见,强调儿童可以为成人师。因为一般的人都会认为拜三岁儿童为师是调侃游戏。

20.作者以三岁儿童为师,只是将成年世界与童真世界对照,希望归真返璞,不是希望绝对回到儿童知识水准和判断力水准。(言之成理即可)

21. 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

二等: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具体, 有真情实感,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较符合要求。

三等: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不够具体, 较有感情,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不够清楚,基本符合要求。

四等:偏离题意,中心不够清楚,内容空泛,感情虚假,条理不够清楚 ,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不符合要求。

(后面各单元作文评分标准同上。)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诊断性自测题参考答案

1.B

2.D

3.D

4.(1)“好比”与“如同”删去其中一个;(2)将“即使”改为“不管”(或“无论”);(3)删去“使”;(4)将“追逐”改为“青睐”(或“喜爱”.“追捧”)。 5.示例: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真诚是词,信赖是曲,理解.尊重是友谊的主旋律。 6.(1)念天地之悠悠(2)客舍青青柳色新(3)郭沫若 战国

7.“晴也是雨”与“雨也是晴”颠倒了位置。(或“心晴的时候”与“心雨的时候”颠倒了位置。)8.酝酿(弥散、蔓延、升华"") 营造(制造、渲染、酝酿"") 铭刻(琢磨、凝结"") 9.“独”在句中的意思:只是、单是。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晋陶渊明独爱菊”、“独与老翁别”、“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1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注:任写一句即可。例句错一字无分。 制造(倾泻、咆哮、灌注"")注:凡搭配恰当,句意顺畅,与原意基本相符的,一词多用或一空多答的均不得重复记分。

11.首段描绘了一幅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风雪图。首段为下文的议论打下了基础。

12.不能。因为生命表面看起来是走向死亡,实则正在适应和积蓄,以等待新生。13.因为“正是这千万片树叶的零落入泥,才使小草维持了生命,才使整个板结的土地有了万物复苏的希望”。1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提示:北方冬天的魂魄就是适应和积蓄——一种令人起敬和深思的生命品质。作为高级生命的人,更应该具有这种优秀的生命本质。

15.(1)淅淅沥沥,若有若无,雨声带了些许诗情,都无法选择自己将落到何处。(2)雨声有了些脾气,不再是羞涩,带了些不耐烦的骚动。(3)雨似天河倾泻,急骤地叫喊着,宣泄着。

(4)雨声显出倦意,透着思索,从从容容,不急不缓。 16.清纯;浮躁;激越;圆通。

17.这说明了人到中年就像雨下到高潮时一样,激情澎湃,光明磊落,无私无畏,愤世嫉俗。

18.“裹”“涌”等动词形象地表现出风吹入窗内的情态,恰切生动,耐人品味。19.示例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示例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0.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诊断性自测题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略

6.示例:《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

的含苞待放(语意连贯,突出景物特征即可)

7.示例:“冬去碧草如茵”“ 燕过细柳如丝”“秋至红枫如火”等。

8.(1)比高 (2)看到 (3)全,部(4)到,等到

9.A

10.(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一样。 (2)湖中怎么还能有这样的人!

11.(1)厌弃尘俗,向往自然。 “向往自然”写成“寄情山水”也算对。(2)示例:湖山夜雪 写成“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对。 (3)甲文以声音衬托幽静(以闹写静),乙文文字简练,直接写静。 甲文写成“以动衬静”也算对。

12.①俟( 等待) ②腰(作动词,腰佩 )③密( 暗暗地 ) ④对(回答 )

13.卿不朕欺、倒装句

14.不久,一会儿;如“俄而‘“未几”“少顷”“少时”

15.(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就不知道吃的穿的不如人了。(2)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大臣,(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他们。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或“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

17. 卧薪尝胆、韦编三绝、囊萤夜读、悬梁刺股等。

18.谦恭或谦虚;诚实或正直。

19.时间顺序;父亲58岁还学骑摩托车接送我学二胡;父亲退休后一直到生病都在摆修鞋摊挣钱;父亲在我读高三时租房陪读;父亲在我毕业后仍然在经济上支援我。20.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父亲高在的身躯比作瘦小的叶子,把父亲的头发比作蓬松的棉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的衰老无力之态,突出父亲病情的严重。

21.父亲是一个慈爱、坚强、乐观、有责任心的人。(答对其中两点可得满分)

22.①为默默付出的父爱而感动;②为自己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而悔恨、愧疚;③为父亲的老去而难过。(能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第二问;围绕“我”感激、悔恨、愧疚的心情,回答合乎情理即可。

23.①结构上是本文的线索,贯穿全文;②表现了父爱的伟大。父亲为了子女而努力不敢老去,并非自己怕老,而是一种责任让他不能老;③蕴含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意近或言之有理即可)

24.略。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

诊断性自测题参考答案

1.B

2.A

3. A

4.C

5.(1)海伦·凯勒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2)独怆然而涕下(3)沉舟侧畔千帆过(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5)铜雀春深锁二乔

6. (1)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示例二: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言之有理即可。

(2)示倒一: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我们盛到无比自豪。示例二:外国人如此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一:《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示例二:《唐诗三百首》——走进文学以工殿堂,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示例三;《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 扣住本质特征,言之有理即可。

7.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当时险恶的局势和危苦的境况,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8.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

9.①甚于箭,比箭还快。②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③转,通“啭”,鸟叫声。④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10.①(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②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1.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12.推动情节的发展,为母亲要赶在雨下大之前把玉米秸收到家里作铺垫。②写秋雨的凉是为了表现母亲冒雨收玉米秸的劳苦。

13.“浸”是泡、渗透的意思,写出了汗水之多。生动表现了女人背孩子时的艰难。

第三篇:《2015年春季八下语文单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诊断性自测题参考答案

1.C

2.B(“心慰”应为“欣慰”“粗制烂造”应为“粗制滥造”。)

3.A

4.D

5.A

6.⑴美国 海伦·凯勒 ⑵松柏有本性 ⑶天涯若比邻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天地宽大,父母恩大等等。

7.如: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8. A—b B—a C—d D—c

9.(1)《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2)诺第留斯 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10. 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11.象征手法 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12.第一个故事写了我为给一个参观苦难展览而没有哭的同学告状而深感歉疚。第二个故事我为顶撞了一个老长官而深感内疚。

13.生活中做人要真诚,要允许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14.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真理与邪恶并存。

15.“歉疚”觉得对不起他人,内心痛苦而惭愧;“内疚”指心里感到惭愧而不安。第二个故事对方先伤害了自己,只是后来觉得要别人尊重自己,自己也要尊重别人,没有抱歉的含义。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16.一是贴合文题;二是结构上前后照应,使文章完整;三是隐含地告诉人们用故事说明道理。

17. 从花的大小、形状、数量、颜色以及花开的方向等方面来介绍的。

18. 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和懂得回报亲情的人。

19. ⑴句子中加点的“近”和“远”,生动地表现出母亲眼神的飘忽,把母亲对亲人的思念用无声的语言勾勒出来。

⑵该句运用排比修辞,三个“隔着”的运用,把阻隔亲情的障碍展示出来,语气强烈,逐步升华,有极强的感染力。

20. 点明上文记叙的含义,升华了主题,又为下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21. 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

二等: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具体, 有真情实感,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较符合要求。

三等: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不够具体, 较有感情,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不够清楚,基本符合要求。

四等:偏离题意,中心不够清楚,内容空泛,感情虚假,条理不够清楚 ,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不符合要求。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对父母深感歉疚的事 歉疚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