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小鹩哥怎么养 鹩哥怎么养

话题作文 zuowen 3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八哥鸟和鹩哥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养?》

八哥鸟和鹩哥都是两种能模仿人类说话的鸟,但是它们在毛色还有体型上是有比较明显区别的,而且它们的生活习性也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八哥鸟和鹩哥的区别有哪些呢?应该怎么去区分八哥和鹩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八哥鸟和鹩哥的区别

1.鹩哥在生活习性上食料要求较细仔一些,爱安静,但活泼好动;八哥食料要求不算高,相比鹩哥八哥爱热闹一些,要是会说话的八哥,喜欢在陌生人眼前说话,有点爱表现的感觉。

2.鹩哥的发病机率较八哥高,这也可能是由于大多鸟友想着鹩哥比八哥贵很多,因而平时太过娇惯的结果。

3.外形上,鹩哥一般在200到260毫米最多不会超过300毫米,鹩哥头上有一个黄色的肉锤是很多人爱它的原因;八哥相比之下,就小一点,最有特点就是它头上的那点毛。

八哥和鹩哥哪个好?

各有所长:鹩哥能说、八哥能玩。鹩哥是越南品种,身体颜色有中国喜庆的颜色。八哥养的人少,价格也便宜。鹩哥因为学舌能力较强,价格更贵,因此很多人把它们关在笼子里,不敢放出来。反而八哥因为养的人较少,学习能力较弱,很多人都将它放出来养,因此增加了很多乐趣。

八哥全身羽毛黑色,两翅和尾端点缀白色,展翅飞行时,从下面看,两面的翅刚好象八字,故得名八哥。鹩哥与八哥不是同类鸟,鹩哥体型大点,有耳垂,八哥体型小点,没有耳垂,但头上有冠羽。鹩哥与八哥都会学语,鹩哥声音洪亮一些。大家现在能分清楚它们了吗?

第二篇:《鹩哥幼鸟饲养技巧》

鹩哥幼鸟饲养技巧

幼鸟饲养的正确方法。

第一点;刚买的幼鸟因体质较弱,先不要急于进笼,先用纸箱饲养十天左右,此时要注意保温。

第二点沙杠和水的的问题;幼鸟进笼后, 此时的幼鸟已经会自己喝水,挂上水碗保证供应,让其自由摄入。因此时的幼鸟爪子幼嫩,先不要用沙杠,用沙杠的暂时用报纸类糊起来,以免幼鸟跳跃抓杠时,使爪子受伤。八哥长大后可将报纸揭去,因八哥还需要用沙杠修磨嘴角,以防上嘴弯曲过长容易折断。鹩哥沙杠可用可不用。

第三点饲料问题;此项可根据个人爱好和条件自行配制,如填加牛肉.蛋黄.鳝鱼……等等。但我个人认为不必过于讲究,八鹩杂食科鸟类对吃没有过奢求,从进食到排便二小时左右直肠子,好的东西并不利于消化吸收,一般正常的鸟饲料就可以维持它正常的生理需求。我饲养鹩八许多年,饲料特简单,一天一只鸟的用量,用手抓一大把鸟食,[就是过去谈到过,用手能拈成磨,用水能泡开的那种],一小把鸡饲料,一页钙奶饼干[主要起粘固作用使软食不松散],用水泡后捏成面团备用。

第四点;了解幼鸟习性,掌握正确喂养办法。不正确的饲养方法,软食过软,一小口一小口填食,鹩哥幼鸟进食有个特点有事无事,只要有人用手挑逗就会张开大嘴,一付永远吃不饱的样子,但你给它喂食一口后,再想喂第二口时,它虽然半饥半饱但它却不太爱张嘴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难喂。这对以后鹩哥的断食,换硬料和正常成长都是很不利的。正确的喂养办法,定时定量一口填饱,不到下次喂养时间决不再喂。

第五点撑嗓;要点;软食要软硬适度,捏成一寸来长,前端微尖中间粗后端细呈壶芦状,待幼鸟饥饿张嘴时,先用毛笔沾水给鸟润喉,趁幼鸟张大嘴时,看准时机快速填入到嗓眼处,因中间粗二头细卡在喉中,鸟无奈迫使咽下,此时鸟会站在杠上伸直脖子歪着头,有几秒钟不敢动,然后活动几下把食咽下。这就是流传于养鹩高手之间的撑嗓。看似有点残忍,但这对于你的爱鸟今后学语说话是大有好处的。撑过嗓的鸟日后鸣叫说话声音特别宏量。记住就填一口确保二.三小时不再喂食。

第六点幼鸟饲养周期;大约10至20天照上述办法二小时左右喂一次一天6至7次。20天以后有些鸟会出现饥饿时张嘴,但当你喂它时它又不张嘴了,弄的你不知所昔,其实这就随着鸟儿一天天长大,它的食物摄入量反而减少,这时幼鸟已飞快的长成了成鸟一般大小,居有了飞翔能力。这时你就需要给它减食了,有原来的二小时左右增加到三小时左右填喂一次,10天以后改为四小时左右,同时在笼内挂上硬料盒,让幼鸟自由啄食练习,为日后换食做好准备。几天后逐步加长填喂时间,当60天左右减至一天2至3次时,幼鸟会忍受不住饥饿自己啄食,換食成功。 )

第三篇:《鹩哥的饲养方法》

鹩哥的饲养方法

鹩哥天生爱干净,一天洗一次,是必要的,那样不但毛色好,而且对小鹩哥来说,容易发口说话,一般雏子鸟都不太会洗澡,你可以试试看把笼子放入浴盆里,如果他乱跳,你试着在他生上喷水,经过点时间,他就会慢慢下水洗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会下水洗澡的鸟,最好是鹩哥,把小鸟放在旁边让它看着学,这样很快就可以学会了。鹩哥怎么饲养?鹩哥的饲养方法:

鹩哥怎么饲养?下面跟您说一说,鹩哥的饲养方法:

1、买鹩哥买三周龄的最好,不容易夭折,而且也不会怕人,因为在一路颠簸后体质差的早夭折了,再减去火车上的几天时间,那鹩哥捉来时的时间是2周左右。正是认人的最佳时间,所以不会怕人。而且挑选鹩哥时,尽量跳双脚发黄的,耳垂小的(耳垂小的不一定是母的,)。生得越高越好,越翘越好,因为越翘,耳朵越小,自然越聪明,还又要注意的是,挑肛门周围干净的,这说明这鹩哥消化系统好,不容易拉希。

2、虽然书上说,公的没母的好,我不同意,公母

都有优点,母的不会学杂口,但毛色相对雄性来说来的差,但学口清楚。无大清早乱叫的烦恼,公的鹩哥说话比母的响亮,毛色亮,耳垂大,够漂亮,个大在笼中相对母的要好看,但杂叫太烦。吃得多,拉的多。雌雄的学话能力是差不多的,我有过证实,我家养了2公一母,说话能力都差不多。

3、挑鹩哥时,用手拍打笼子,不跳,两眼炯炯有神的为好,再捉出来,身上肉不要掉的太多,否则容易夭折,

4、吃食,不用吃的太好,2元一斤的就可以了,每个礼拜2格蛋黄,蛋壳不要都掉,聂随和蛋黄放在一起给他吃,一天4跳大炮虫,够也,,最最最重要的是,每天一个苹果,一年365天不要间断,这是保证毛色的最重要因素,当然,其他水果如生梨,甜梨,地梨,都是很好的辅助饲料,

5、洗澡,鹩哥天生爱干净,一天洗一次,是必要的,那样不但毛色好,而且对小鹩哥来说,容易发口说话,一般雏子鸟都不太会洗澡,你可以试试看把笼子放入浴盆里,如果他乱跳,你试着在他生上喷水,经过点时间,他就会慢慢下水洗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会下水洗澡的鸟,最好是鹩哥,把小鸟放在旁边让它看着学,这样很快就可以学会了。

6、学话,最好早上6点开始,由一个女同志,反复说一个词,不要变换,一开始以简单为宜,如你好等,为什么要选女同志呢,女生的声音较高,较细,鹩哥学会后说起来好听。在教之前,在旁边手拿他喜欢吃的东西,一边说一边敲打笼子,挡他开始慢慢开口了,就奖赏它吃一口,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条件反映。下午5点再一次,大概1个礼拜就可以学会第一句话了,但学会后要滚固,温故而知新嘛,不建议用磁带教,因为磁带教出来的鸟,不会跟人口,像背书。还又要注意的就是,鹩哥特别容易在换毛时丢口,那时前的话,否则会忘了一半!别把鹩哥挂在室外,这样的话容易学脏口,那样就算你得鹩哥说得再好也是枉然。

7、鹩哥不应该一直放在笼子里,要让他学会在你手中玩耍,这样就可以向杂技方向发展,而且可以锻炼他过笼的能力,换洗澡笼也方便。

第四篇:《鹩哥繁殖》

Java Hill Mynah(是特指鹩哥吗?那以下都用这个英文的简写吧 JHM)这篇文章的主题源于缅甸南部的马来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和巴厘岛就像婆罗洲岛一样。这种鸟有12英尺长。成鸟的颜色是黑色并且闪烁这紫色的金属光泽,在飞羽两边各有一簇白色。头上的毛没有那种天鹅绒一样的质地感。鸟嘴的颜色像是万圣节的糖果――前端是黄色后面是亮桔黄色。主要的特征是有黄色的肉垂,那是一种裸露的皮肤并且一直延伸到颈部(呵呵,外国的鹩哥都是大耳垂,看来不能凭借耳垂大小来判断鹩哥是否会说话了)。这里的鹩哥比印度的鹩哥大,特别是头部和嘴(虽然嘴只有一英寸长)。这种大体形的鸟是宠物鸟中的贵族,比印度的鹩哥(我估计可能是另一中鹩哥吧)要稀少并且昂贵很多。鹩哥这种资源不是可以一直得到的(看来和很多鸟友的认识一样)。在美国有繁殖报道的不超过10对鹩哥而且只有4对是繁殖成功了的。它被认为是比其非洲的灰鹦鹉更具有学舌的能力。

印度鹩哥产自印度的东北方,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和泰国都有。它也是善于模仿的鸟类。它可以模仿在野生世界里面各种各样的声音,常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学舌者。它是一种人们经常可以在宠物店看到的鹩哥。从表面上看与上面提到的鹩哥很象,最大的区别就是肉垂!印度鹩哥的肉垂从眼睛下方开始,面积很大并且一直延伸到头的后面,覆盖了很大一片区域。但是,延伸的地方没有超过下颚骨,在脖子处就开始缩小。肉垂通常长到脖子后面,但是两个肉垂之间有一块三角形的羽毛把它们分开了(就是说肉垂不是很大那种,并不能两个肉垂碰到一起来)。而上面提到的那种鹩哥却有一段很宽的连接线(可以想象,那个肉垂有多大?我们都认为那是不聪明的鸟,结果老外都当做宝,呵呵)。这两种鹩哥在眼睛下面都有亮黄色区域。印度鹩哥是一个小三角形,而前面提到的鹩哥是很宽的线状区域。

鹩哥可以繁殖吗?

首先要感谢我的丈夫,Michael,当我们开始饲养鹩哥的时候,我对鹩哥一无所知。可以想象,我几乎不知道我应该怎样饲养我的鹩哥幼鸟(呵呵,跟很多刚开始的鸟友很象)我们能做到吗?我们能满足它们的需求吗?我们已经成功繁殖和养育了澳洲鹦鹉,锥尾鹦哥,非洲灰鹦鹉(呵呵,高手!!!),但是在1991年对鹩哥繁殖的信息了解的很少很少,而且得到的一些信息也不是很准确。我们决定继续实施我们的计划并且绝不会对此感到后悔(我喜欢这种精神)这需要大量付出和努力!

我们在西南部的佛罗里达饲养的两种可以得到的鹩哥――JH鹩哥和印度鹩哥。我们住在亚热带地区,冬天的平均气温是华氏70(大概氏20度),夏天是华氏90(大概是35度)并且湿度非常高,而且有很长的雨季――我们希望这是最适合繁殖鹩哥的条件

我们在1991年春天买了一对JH鹩哥。我认为它们大概有6个月大了。我们在当地的一家宠物店里面发现的,我们对它们的体形和美丽感到很惊讶。我们很幸运的是它们是一对,我们不知道它们是那么的稀少。不幸的是,另外一对被卖走了

鹩哥篇

它们现在仍然食用的是鹩哥饲料,新鲜的水果,包括苹果,桃子,梨子,石榴,木瓜,哈密瓜(呵呵,可能叫香瓜吧,搞笑一下,他们怎么会有哈密瓜?)蜜瓜,西瓜和一些葡萄。我们没有给过它们含铁量高的食物(据我所知,含铁量高的是菠菜!)我们也给它们提供解冻后的混合蔬菜,煮熟的马铃薯,胡萝卜,豆子,南瓜,煮鸡蛋,大米,意大利面(晕,老外果然大胆,什么都敢喂,要是我们那位鸟友说喂了这些,恐怕就是引来骂声一片了,呵呵)和面包。它们喜欢吃辣椒(我记得以前教父斑竹提过),每天都吃,还有奶酪,干奶酪片和酸奶油。你也可以给它鸡,鱼,花生酱(这可以增加蛋白质)。我们从来不给它们牛羊肉,或者狗粮猫粮或者是猴子的点心(连猴子都有点心???可恶的资本主义!!!呵呵)这些都有可能含铁量高,或者有营养缺陷,当然也不喂生肉(可能有细菌)。我们也不给它们柑桔类食物,因为可能酸度对鹩哥太高了。挂了一个墨鱼骨头,如果它们想繁殖的时候可能会去吃一点(我也挂了一个,主要是补充一点钙)。它们每天都有苹果水喝(记得天高姐每天是

给的西瓜水吧?)或者是一杯牛奶。我们后来发现,牛奶对于繁殖是很有好处的,当然,它们是可以消化牛奶的!牛奶包括维生素A,C,D和生蛋时需要的钙。牛奶也可以抑制铁离子在肝脏的蓄积,这对于很多软组织是有害的。

鹩哥的窝

JH鹩哥是非常胆小,敏感。我们知道它们是绝对不会在笼子里面繁殖的,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笼子,它们有充足的飞翔空间而且也有属于它们的隐私地带(呵呵),笼子是八角型的,直径14英尺,高10英尺(一英寸是1/12英尺,一英寸是一厘米,大家可以算一下),我们用了一个蚊帐把笼子罩起来,避免蚊子,蜜蜂,黄蜂。在5英尺的地方放了一个板子,在上面我们放了一个有澳洲鹦鹉的窝三倍大的一个盒子,上面有哥2英尺大的洞。这些东西,这对鹩哥全部都用上了。然而,雌鸟似乎更喜欢大笼子。

作为一种大型的鸟,晚上它们各自睡在自己的窝中。雄鸟睡在雌鸟窝的旁边,虽然它们还没有在里面繁殖。这好像是它更喜欢的方式。提供了一些麦杆,雄鸟就为雌鸟编制了一个不是很漂亮的窝。我也给了它们一些碎报纸,它们把报纸放在窝的里面。在窝建好后不久,繁殖就开始了。第一个带有斑点的蓝色的蛋出现在一周以后。不久以后,生下了第二,第三个蛋,它们轮流在蛋上孵化,大约孵化了14天。

有点累了,休息以下""""""""""..

在笼子里面高低处放了很多栖杠。饲料缸放在一边,饮水的缸放在另一边(水是滴水,不是像我们一样的水缸,不过,我觉得影响不大吧)。看到它们自由的飞行,听到它们在野生环境中的叫口,总是让人感到很愉快。在里面放了各种植物,但是都是无毒的,这样它们有一种家的感觉。但是,它们会很快吃掉里面的植物,因此,我没有在里面再种植更多的植物。我们在周围放了一些矮的權木,这样它们会感到更安全。鹩哥和其他鸟相处的并不好,因此,在这个笼子里面,我只放了它们两只。

第一个鹩哥蛋出生是在1991年9月,其后的两个蛋是每天生一个,这都是在把它们放入笼子后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里面。不幸的是,这些蛋都是没有受精的,所以在那一年没有任何的繁殖迹象表现出来,然而,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用我们对于鹩哥繁殖仅有的一点知识驰骋在一个未知的领域里面,我们感到很兴奋!(我也喜欢这种感觉,很有挑战性!) 第一个幼鸟!

在1992年6月14,15,16又生了三个蛋。但是,当我们走近笼子时发现,这对鸟并没有孵化蛋,因此我们立刻喂食然后离开。在6月的29,30两个幼鸟诞生了!我们感到激动不已。因为孵化期大概时14左右,因此我们知道第一个蛋没有受精。亲鸟们用幼虫喂养它们大约14天,我们还提供了干的麦片,新鲜的木瓜,香蕉,苹果,梨,侵湿的饲料,和侵湿的面包以及苹果汁。它们也用煮熟的土豆,素菜喂养它们的孩子。

亲鸟们很乐意我每天去检查一次幼鸟(看来这个主人和鹩哥的关系非常好!)。在幼鸟两周后我们开始人工喂养。它们每一次大概重125克(大概是2两半),在鸟嘴的尖端是黑色的,觜是黄色的。有纯白色的手臂,但是全身基本没有长毛。样子非常难看。把它们放在一个方形的塑料盒子里面我们用布把它们包裹起来,这样起到保暖的作用。然后把它们放在一个孵化器中,温度大概是华氏92度,在里面放了一杯蒸馏水,起增加湿度的作用。我一直这样做,直到它们有3周半大的时候。

4周以后,幼鸟开始飞行,我们把它放在4英尺长的笼子里面,里面挂了三根栖杠。在上面,我们给了它们一个盒子,上面挖了一个洞让它们睡在里面,在里面放了一些布。它们很喜欢柔软的布料。它们每天都会在布料上面大小便,所以必须天天换。其实成年鸟在野生环境也会在窝里面休息,这些本能很自然的遗传给它们了。

我们每天都定量喂给幼鸟混合了少量木瓜的婴儿食品,到3周以后,我们开始喂一些软化过的鹩哥饲料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软化的蔬菜。我们不用鸡骨头,因为它含铁量过高。

鹩哥真是一个能吃的家伙,只要它一看到主人就会向你要吃的。它们似乎每时每刻看起来都是饥饿的。我们把它们从孵化期中取出来,放进一个深色的安静的休息实里面(其实就是一个盒子),然后每2个小时喂一次,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11点。

在2到4周之间,它们主要生长的是它们的羽毛,那是非常漂亮的羽毛。因此,我们提供给它们充足的蛋白质,以及它们想要的一切。在第7到9周的时候,开始停止喂它们软食。觜上的黑色开始减退,经过3个月的时间,觜变的非常漂亮,是亮桔黄色。它们腿上的皮肤也开始变成桔黄色(恩?我家小鹩的腿也是桔黄色?难道是那种鹩哥?呵呵,开玩笑的)。它们的翅膀和腿出现分层的现象,就像鸡一样。第一个出生的小鹩是一个很好奇的小朋友,它现在仍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它偷走了我的心!如果你叫它的名字,它会很高兴跟你说话。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宠物,是一个优秀的演说家(其实是常常喋喋不休),而且很喜欢对着电话说话。它是它爸爸(指作者的老公)的女儿,全心全意爱着它的爸爸,直到另外一直鹩哥在5年前来到我家以后,当然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刚才吃饭去了,接着翻译

第二部分

这对鹩哥生了它们第二窝,在7月的20,21,22。在8月2,3又有两个小鹩孵化出来了,第三个蛋没有受精。这次,亲鸟喂养它们有18天。第三窝在9月的4,5号生了两个蛋。在9月的18。19。这对亲鸟把它们的蛋仍到窝外面的地上。它们似乎能够计算出已经过了14天了。蛋是没有受精的,这点它们应该很清楚。在8月最后一周,我们把这对亲鸟带到房子里面,不久,飓风侵袭了佛罗里达西南方。我们听说飓风有可能直接经过那不勒斯,所以我们把我们所有的鸟都带进房里面,以避开飓风。我们是幸运的,飓风经过时离我们家只有40英里。但是,仍然有强烈的风经过,以及午后的大雨,之后我们就把鸟儿都放会它们自己的家里。我们相信,我们打乱了它们正常的繁殖周期。这就是后面两个蛋没有受精的原因。第4次繁殖(哇???到底鹩哥一年可以繁殖几次阿???)在10月的13,14。这次又是两个蛋。我非常惊讶,因为在这个时候发现了第一个蛋(呵呵,我也很惊讶)。蛋是受精的,但是没有能孵化成功,因为北风吹来,温度聚降

我们在那年孵化出了4次小鹩哥,而且它们都健康成长起来了。我甚至感到有些自信了!我们也去加入了鹩哥联盟,成为了新会员。这个联盟也是那年开办的。从那以后,我们开始搜索鹩哥的繁殖信息,也和大家分享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我也很荣幸的认识了Martin,她是以为很有名的鸟类繁殖专家,以前她也饲养过鹩哥,现在她是笼养鸟的主编。就是这个联盟和她在第一年帮助我繁殖鹩哥的。在1993年,这对鹩哥生了6次(晕!!!超生游击队?),从5月27号开始,10月18号结束。它们一共生了11个蛋,有8个孵化出来了,有5个存活下来了。其中有一个是在出生5天后被一直蜘蛛咬死的。从此以后,我们通过叫声判断,把2-5天的小鹩带会房子里面。在10月,温度又一次聚降,我们只有把刚出生12-24小时的小鹩带会房子里面。这是对它生存的一次考验。在前6天,孵化箱的温度是华氏97度,后来我们随着小鹩的成长,逐渐降低温度。湿度跟平时一样,喂食物是按小时计算的,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小鹩都是喂的软食,在头3天都没有喂过水,不过,每天都要为它们补充一点乳酸菌。在前3天,软食应该比较稀一点,随着它们的成长逐渐变干。软食每次只喂一点,等小鹩消化完后再喂下一次。在那个年龄的小鹩,呼吸是很容易的。呼吸是刚出生的小鹩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小鹩在吃东西的时候伸展它们的脖子,而且总是叫个不停。这些其实是在帮助它们消化食物。你可以清楚的看到食物的下落,在它们吞完后,你在它们嘴里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

1994年,鹩哥繁殖了5窝。生了11个蛋,其中7个是受精的,并且孵化出来了。在小鹩2-4天的时候我把它们都拿了出来,并且都存活了。雌鸟在5月17号又生了一次,10月28号生了最后一窝。1995年,2月仍然是象往常一样的温暖,这对非常有经验的父母在

2月24,25号生了第一窝。作为预防措施,我用塑料布把鸟舍包裹起来,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并且用了陶瓷加热器(一种加热装置,鸟友可能不熟悉,养爬行动物比较专业的都知道那东西)把温度恒定在华氏75度。那年,它们生了10窝(呵呵,看来它们那里真不知道一年可以生多少阿?),20个蛋,孵化出了9个小鹩。所有的小鹩都在2-4天带到房子里面去了。我们再次把鸟笼用塑料布围了起来,并且在温度最低的时候用了两个陶瓷加热器,令人高兴的是,所有的小鹩都活了下来。

在1996年,它们在2月生了第一窝,在11月生了最后一窝,我们还是用以前的方法保温。那年的春天异常的冷而且直到5月份天气才暖和起来,因此我们决定采用人工孵化的方法,把蛋放在Roll-Ex孵化箱中,温度控制在华氏99.5度,在14天以后孵化出了两只小鹩。

我们看到小鹩出壳的时候非常的激动,但是真正的工作才开始。小鹩被放在一个小的盒子里面,外面用布包裹着,从孵化出来经过了6个小时我们才开始喂它食物吃(可能刚孵化出来的小鹩需要自己调节一下,不能急着喂吧)我们在24小时内只给它软食吃,每次一点点。整个晚上我们都把温度恒定在华氏99.5度,然后把孵化器温度恒定在华氏97度。

第二天,我们在软食中混合了一些乳酸菌。每次喂它们的时候适当的增加了一点点,出生后一周,每次喂它们的一到两勺软食,温度降低到华氏93到94度。那年我们成功饲养了8只小鹩。

所有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小鹩哥怎么养 鹩哥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