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一般粮食酿的醋 酿柿子醋

话题作文 zuowen 3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勾兑食醋与酿造食醋的区别》

1、看标签:

首先应选购有QS标志的食醋产品。产品标签标注有产品名称、产品类别、配料表、净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总酸含量,同时应注明产品为配制食醋或酿造食醋。 2、观色泽、闻香气、品滋味、查体态:

酿造食醋是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调味品。配制食醋是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冰乙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因此,从口感及营养角度而言,建议消费者最好购买酿造食醋。 质量较好的食醋透明澄清,浓度适当,没有悬浮物、霉花浮膜,没有霉花浮膜等变质现象。质优的酿造食醋,外观为琥珀色或红褐色或红棕色,有食醋特有的香味,不涩、无其它异味;

劣质醋通常以次充好或用冰醋酸、醋精和色素等勾兑,颜色发黑发暗,开瓶酸气刺鼻,无香味,口味单薄,甚至有明显苦涩味及悬浮物。 3、摇醋瓶:

一般酿造食醋,因其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在摇晃醋瓶的时候,会产生丰富的泡沫,且持久不消;配制食醋或劣质食醋虽然也有泡沫出现,但泡沫很快消失。

勾兑醋和酿造醋有何区别? 1 释疑

鲁绯博士是北京一家食品研究所的研究员,多年来一直对中国传统发酵食醋进行研究。 鲁绯介绍,按照国家标准,食用醋共分为两种,一种是酿造醋,一种是勾兑醋。勾兑醋是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其中,酿造食醋的比例不得少于50%。前者酿造的时间长,工序复杂,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才出现了勾兑醋。但国家对勾兑醋也是有要求的,其中酿造醋的含量不得低于50%。

酿造醋中除了含有醋酸,还含有乳酸等多种有机酸以及原料中带入的一些营养成分及其降解产生的营养成分,口感柔和。而勾兑醋中乳酸等有机酸营养成分含量少,酸烈一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籍保平表示,有的老陈醋要用半年时间发酵,而勾兑醋就是简单勾兑,工艺相差很多,成本也低很多。 勾兑醋和酿造醋好区分吗?

据鲁绯介绍,国家标准没有办法对酿造醋和勾兑醋进行很好地区分。因此,“山西陈醋勾兑门”其实暴露出了醋业国家标准存在漏洞。

他们曾与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一起,从大超市、农贸市场购买了各种食用醋,进行过检测方法的研究和调研,希望能找到判定酿造醋和勾兑醋的方法,但是很难把两者区别开来。

但根据他们的检测,一些厂家担心消费者对勾兑醋有抵制情绪,因此在勾兑醋的产品上也标称为酿造醋。

今年5月底,中国调味品协会组织了勾兑醋产品标准修订的研讨会,有关部门、检测单位等曾经召开过一个食用醋的标准讨论会,有人提出了区分方法,但是,由于方法还很不成熟,数据也不完善,检测成本也高,还有待要把如何检测、如何区别加到标准里,但由于检测成本太高,未能如愿。

鲁绯表示,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产、学、研与检测单位等一起合作,建立新的合适的标准。

籍保平表示,其实,是勾兑醋还是酿造醋本身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商家必须做到让百姓明明白白消费,国家相关部门可以设计相关的产品说明标签,贴在醋包装上,便于消费者区分酿造醋和勾兑醋。

据报道称:王建忠介绍,勾兑醋还分两种,一种是冰醋酸勾兑的,一种是加苯甲酸钠防腐的,放添加剂的占了95%,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纯酿的6度老陈醋,几乎就不多,其占市场份额不到5%。

“使用冰醋酸勾兑醋是不允许的,目前在山西境内没有发现用此勾兑的”,王建忠称,“山西老陈醋”由于其特殊的工艺,不需要加任何防腐剂,久放不腐,这是山西老陈醋的根本。但是“山西醋”或者“山西陈醋”则并非如此,由于它们达不到“山西老陈醋”的相关生产标准,其达不到一定的酸度,就容易变质,因此需要添加苯甲酸钠用以防腐,而按规定,这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是要求对添加的防腐剂成分进行标注的。

“而且添加该防腐剂在全国各大醋厂具有普遍性”,王建忠这样强调:未添加防腐剂的山西老陈醋在市场上的份额也就5%左右。另外,市场上打着山西醋旗号的产品有的并非山西制造。

山西省醋产业协会会长曹文杰说:"勾兑是一般消费者的通俗说法,是指生产者不用纯粮酿造食醋,而采用冰醋酸进行勾兑。在醋行业内也有勾兑一说,其实是指勾调工艺,是指把各种口味不同的食醋,比如绵长的、发酸的、发甜的等食醋勾调成质量更好、口感更好的食醋,是用纯粮酿造的不同口味食醋调配而成。"

据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所长王勇亮介绍,食醋分为酿造食醋、配制食醋两大类。酿造食醋是指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配制食醋是指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食用冰醋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配食醋。两者区别就在于酿造食醋是经发酵而成的。

王勇亮所说的这种配制醋,就是一般消费者所认为的"勾兑醋".据介绍,这种配制食醋国家是允许销售的。但必须是含有50%以上的酿造食醋,且必须是与食用冰醋酸配制而成的。如果用非食品用的工业醋酸勾兑,就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这种醋造成重金属含量高,消费者长期食用会损害身体健康。

王勇亮告诉记者,如果是纯粮酿造食醋,在产品标签上都写有"酿造食醋"字样,而配制醋则必须注明是配制醋,否则就是商业欺诈行为。

因此,购买食醋看标签就是一个有效区分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的方法。有专家建议,应该统一标准,将"酿造食醋"或"配制食醋"字样写在更加醒目的位置,或者采用统一标识。

另外,根据国家标准,酿造食醋总酸不得小于3.5度(每百毫升总酸含量为3.5克),且需符合GB18187和GB19777国家标准。因此,根据标签上的总酸含量和是否有其中任意一个产品标准号也可以进行辨别。

■教你辨别

一看 二摇 三闻 四辨别

朱立雄告诉记者,辨别酿造醋和配制醋可通过“一看、二摇、三闻、四辨别”的方法来判断。

一看:把整瓶醋倒过来,看底部是否有沉淀,沉淀比较明显,食用醋是酿造醋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二摇:把瓶装醋摇晃几下,产生较多泡沫的是酿造醋。 三闻:打开醋时,如果有一股很刺鼻的酸味,那可能是配制醋。

四辨别:按规定,配制醋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明,配料表上,可看是否有冰醋酸。 ■请教行家

准确鉴别要靠专业检测

对于记者发现的疑问,朱立雄告诉记者,现在的一些食用醋有些并不是完全纯酿造,在酿造醋中还加入了一定的配制醋,所以很难区分。但是上述方法,最起码可区分食用醋品质的好坏。

朱立雄还告诉记者,要准确鉴别酿造醋与配制醋,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专业检测。专业检测中,有一项是配制醋中不含有的,就是不挥发酸,也就是传统固态发酵的酿造色素,这个指标要大于等于0.5%。

1、概念区分

酿造食醋: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产品分类按照发酵工艺分为两类:固态发酵食醋(以粮食及其副产品为原料,采用固态醋醅发酵酿制而成的食醋)和液态发酵食醋(以粮食、糖类、果类或酒精为原料,采用液态醋醪发酵酿制而成的食醋)。

配制食醋:以酿造食醋为主题,与冰乙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其中要求酿造食醋的添加量不得低于50%

山西老陈醋:在位于山西省的中部,处于北纬37°16"~ 38°02",东经112°18"~113°10"的区域内,即山西省太原盆地的太原市清徐县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小店区、迎泽区、晋源区、尖草坪区;晋中市榆次区、太谷县、祁县范围内,以高粱和麸皮为主要原料,以稻壳和谷壳为辅料,以大麦、豌豆为原料制作的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经酒精发酵后采用固态醋酸发酵,再经熏醅、陈酿等工艺酿造而成的食醋统称为山西老陈醋。

2、感官及理化指标对比

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

酿造食醋 VS 配制食醋

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配制食醋

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食用冰醋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配食醋。

第二篇:《食醋酿造完成的作业》

食醋的酿造工艺

摘要:食醋作为我国传统的调味品,不但具有调味作用 ,同时兼具生理药理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食醋的种类,组成,功能,发酵工艺类型,生化发酵过程及详细的介绍了食醋生产工艺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食醋,价值,发酵,醋酸

概述

1、定义

食醋是以粮食、果实、酒类等含有淀粉、糖类、酒精的物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酸性调味品。著名品种: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四川麸醋、江浙玫瑰米醋、东北白醋、福建红曲醋。

食醋是传统的调味品,我国酿醋自周期开始,已有2500年历史。食醋分酿造醋、合成醋、再制醋三大类,其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主要成分除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不仅是调味佳品,经常食用对健康也有益。

合成醋也称醋精,用可食用的冰醋酸稀释而成,其醋味很大,但无香味。冰醋酸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进行稀释,一般规定冰醋酸含量不能超过3%-4%。这种醋不含食醋中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不容易发霉变质;但因没有营养作用,只能调味,所以,若无特殊需要,还是以持食醋为好。

再制醋是在酿造醋中添加各种辅料配制而成的食醋系列花色品种。添加料并未参与醋酸发酵过程,所以称再制醋。例如,海鲜醋、五香醋、姜汁醋、甜醋等是在酿造醋成品中添加鱼露、虾粉、五香液、姜汁、砂糖等而成的食醋品种。

2、营养价值

食醋不仅含有醋酸,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等物质。因此,食醋具有以下几种作用:①增进食欲;②防止疾病;③提高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率;④杀菌作用。

3、食醋的种类

⑴按原料分类

米醋、麸醋、果醋、酒醋、代用原料醋等。著名的有四川保宁麸醋、广东果醋。

⑵按所用糖化曲分类

大曲醋(山西老陈醋)、小曲醋(镇江香醋)、红曲醋、麸曲醋(辽宁喀左陈醋)等。

⑶按发酵工艺分类

固态发酵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

液态发酵醋:福建红曲醋、广东果醋

固液发酵醋:北京龙门醋、四川麸醋

⑷按成品的色泽分类

熏醋、淡色醋、白醋

白醋:传统酿造白醋中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以白酒为主要原料,添加营养液,以喷淋法塔醋工艺生产的白醋;另一个是以白酒、米酒醪为原料,采用分

次添加,平面静止发酵生产的白米醋。此外,多数酿造厂用酒醪经其他醋酸工艺发酵成醋酸后,再用活性炭脱色,经过滤后配兑成不同规格的白醋,这些白醋多少存在着酸度低,色泽不稳,易返黄,沉淀的缺陷。

一、食醋发酵工艺类型

⑴固态发酵法

固态发酵法指发酵时物料呈固态的一种酿醋工艺。

工艺特点:原料——粮食;辅料——麸皮;填充料——谷糠、稻壳;糖化发酵剂——麸曲、大曲、小曲;生产周期——1个月以上。

我国的传统食醋多数采用固态发酵法,产品风味优美,品质优良,色香俱佳。缺点: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

⑵液态发酵法

液态发酵法指发酵时物料呈液态的一种酿醋工艺,即酒醪或淡酒液接入醋酸菌后,以深层通气或表面静止发酵法酿醋。

特点:不用辅料、劳动强度低;可减少杂菌污染机会,并有利于实现管道输送;机械化强度高;生产周期短;食醋风味较固态法的醋差一些。

二、食醋发酵的生化过程

1、酿造微生物

食醋的酿造过程以及风味的形成是由于各种微生物所产生的酶引起的生物化学作用。参与糖化发酵作用的主要微生物:霉菌、酵母菌和醋酸菌。

传统酿醋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野生菌制曲、发酵,因此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新法制醋均采用人工选育的纯培养菌株进行制曲、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因而发酵周期短、原料利用率高。

(1)淀粉液化、糖化微生物

适合于酿醋的淀粉液化、糖化的微生物主要是曲霉菌。

常用的曲霉菌种有:

甘薯曲霉AS 3.324: 该菌生长适应性好、易培养、有强单宁酶活力,适合于甘薯及野生植物等酿醋;

东酒一号 它是AS 3.758的变异株:培养时要求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温度,上海地区应用此菌制醋较多;

黑曲霉AS 3.4309(UV-11): 该菌糖化能力强、酶系纯,最适培养温度为32℃。制曲时,前期菌丝生长缓慢,当出现分生孢子时,菌丝迅速蔓延;

宇佐美曲霉 AS 3.758:是日本在数千种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其糖化力极强、耐酸性较高的糖化型淀粉酶菌种。菌丝黑色至黑褐色。孢子成熟时呈黑褐色。能同化硝酸盐,其生酸能力很强。对制曲原料适宜性也比较强。

此外还有米曲霉菌株:沪酿3.040、沪酿3.042(AS 3.951)、AS 3.863等。黄曲霉菌株:AS 3.800,AS 3.384等。

(2) 酒精发酵微生物

生产上一般采用子囊菌亚门酵母属中的酵母,但不同的酵母菌株,其发酵能力不同,产生的滋味和香气也不同。

北方地区常用1300酵母

上海香醋选用工农501黄酒酵母

K字酵母适用于以高梁、大米、甘薯等为原料而酿制普通食醋

AS 2.109、AS 2.399适用于淀粉质原料

AS 2.1189、AS 2.1190适用于糖蜜原料。

(3)醋酸发酵微生物

① 醋酸菌的选择

醋酸菌是醋酸发酵的主要菌种。

醋酸菌具有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能力,其形态为长杆状或短杆状细胞,单独、成对或排列成链状。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幼龄菌阴性,老龄菌不稳定,好氧,喜欢在含糖和酵母膏的培养基上生长。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最适pH值为3.5~6.5。

醋厂选用的醋酸菌的标准为:氧化酒精速度快、耐酸性强、不再分解醋酸制品、风味良好的菌种。

目前国内外在生产上常用的醋酸菌有:

奥尔兰醋杆菌(A. orleanense) :法国奥尔兰地区用葡萄酒生产醋的主要菌种。生长最适温度为30℃。该菌能产生少量的酯,产酸能力较弱,但耐酸能力较强。

许氏醋杆菌(A. schutzenbachii) :国外有名的速酿醋菌种,制醋工业较重要的菌种之一。在液体中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7.5℃,固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高生长温度37℃。该菌产酸高达11.5%。对醋酸没有氧化作用。

恶臭醋杆菌(A. rancens) :我国酿醋常用菌株之一。该菌在液面处形成菌膜,并沿容器壁上升,菌膜下液体不浑浊。一般能产酸6~8%,有的菌株副产2%的葡萄糖酸,并能把醋酸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AS 1.41醋酸菌,属于恶臭醋酸杆菌:酿醋常用菌株。细胞呈杆状,常呈链状排列,单个细胞大小为(0.3~0.4)μm×(1~2)μm,无运动性、无芽孢。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细胞会伸长变成线形、棒形或管状膨大。平板培养时菌落隆起,表面平滑,菌落呈灰白色,液体培养时则形成菌膜。该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30℃,生成醋酸的最适宜的温度为28~33℃,最适PH3.5~6.0,耐受酒精浓度为8%(体积分数)。最高产醋酸为7~9%,产葡萄糖酸力弱。能氧化分解醋酸为二氧化碳和水。

沪酿1.01醋酸菌:丹东速酿醋中分离得到,食醋工厂常用的菌种。细胞呈杆形,常呈链状排列,菌体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在含酒精的培养液中,常在表面生长,形成淡青灰色薄层菌膜。在不良的条件下,细胞会伸长,变成线状或棒状,有的呈膨大状、分支状。该菌由酒精生成醋酸的转化率平均高达93~95%。

2、食醋生产的三个主要过程

一是原料中淀粉的分解,即糖化作用(水解);二是酒精发酵,即酵母菌将可发酵性的糖转化成乙醇(发酵);三是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氧化)。

(1)淀粉水解

将大米等淀粉质原料经过粉碎使细胞膜破裂,再经蒸煮糊化,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使糊化后的淀粉变成酵母能够发酵的糖类。由淀粉转化为可发酵性糖的过程称为糖化。

在糖化发酵时所用的霉菌中的酶包括α-淀粉酶、糖化酶、转移葡萄糖苷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由于这些酶的协同作用,使淀粉分解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再由酵母生成酒精。还有少部分非发酵性糖变成残糖而存在醋中,使食醋带有甜味。

这一过程分为糊化、液化和糖化三个阶段。

1、糊化作用

原料蒸煮时,淀粉吸水膨胀,细胞间的物质和细胞内的物质开始溶解,植物组织细胞壁遭到破坏。淀粉颗粒的体积膨胀增大,粘度增加,呈溶胶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作用。淀粉来源不同或颗粒大小不同,其糊化温度不一样,见下表所示:

2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使原来浆糊状的淀粉溶胶变为溶液状态,粘度急速降低,流动性增大的过程叫淀粉的液化。在正常生产中,一般液化液的D.E值可高达15%~21%。

3、糖化

其反应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

食醋生产中常用的糖化剂有:糖化酶制剂、根霉曲、黑曲霉麸曲、白曲霉麸曲等。

(2)酒精发酵

淀粉水解后生成的大部分葡萄糖被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经细胞内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完成糖代谢过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根据计算,1分子的葡萄糖生成2分子的酒精和2分子的二氧化碳。具体来说,100份葡萄糖生成51.11份酒精及48.89份二氧化碳,但其中5.17%的葡萄糖被用于酵母的增殖和生成副产品,所以实际所得的酒精量为理论数的94.83%。这些副产物是甘油和琥珀酸、醋酸、乳酸等,是食醋香味的来源。

其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一般粮食酿的醋}.

酒精发酵不需要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一般粮食酿的醋 酿柿子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