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拉红虫野钓怎么样 拉红虫钓鲤鱼

话题作文 zuowen 3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红虫钓鱼的五种方法》

红虫钓鱼的五种方法

红虫非常小,如何挂在钩上呢?

一、直接挂钩法:其具体方法是,将活红虫直接横着挂于钩上,每钩上一次可以挂一条,也可以同时挂多条。需要注意的是单挂和多挂的场合:钓小鱼时要单挂,钓大鱼时要多挂,挂单条便于小鱼吸入口,挂多条,大鱼吃着实惠;鱼多时要单挂,鱼少时要多挂,因为鱼多时要以钓为主,挂单条能抢时间多钓鱼,鱼少时应连引带钓,多挂红虫能引“鱼”注目。用红虫直接挂钩钓鱼,一定要用公虫不用母虫!公虫肉头厚,挂上不走形,母虫肉头薄,一挂一股水,不久钩上就会只剩一层皮。探险

二、驴友绑把法:绑把时可以将红虫直接用红线捆绑起来,也可以利用红虫夹将红虫用橡皮筋套住。红虫绑把可用公虫,也可用母虫,但是,用公虫不如用母虫经济实惠。又由于公虫短粗,母虫细长,所以绑公虫又不如绑母虫方便快捷。绑把的红虫最适合钓大鲫鱼和较大的鲤鱼,而初春深秋时用海竿串钩钓大鲫或大鲤时非绑把红虫莫数。绑把的红虫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伤皮肉,鲜活如常。但是,提前绑好的红虫钓鱼时如果用不完,回到家再继续饲养时,要想使其重新碍以“解放”就比较困难。

三、红虫、面饵混合法:此法是将红虫和干粉状态下的面饵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兑水和饵挂钩。此法可和成搓饵,也可加一定比例的拉丝粉和成拉饵(俗称“红虫拉饵”)。这种混合饵的最大好处就是利用红虫和面饵的共同“雾化”和面饵的香甜味道来诱鱼,

不但引鱼效果好,鱼儿吃着还比较实在,钓上来的鱼儿个体往往都比较大。另外,此饵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冬春季节既能引大鱼,又能同时抵制小杂鱼闹钩。

四、包食法:“包食法”就是钩上挂红虫,外面裹面饵,面饵可搓在红虫外,也可“拉”在红虫外。其具体做法是,先在钩上挂上几条红虫,然后将和好的较松散的面饵轻轻包于红虫的外表或将挂着红虫的双钩放于拉饵盘上,再用和好的拉丝饵压住双钩慢慢往外拉。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利用面饵的雾化和味道来引鱼,然后再利用红虫的可口性使鱼吞钩。

五、拉丝红虫法:具体做法是,将一定量的红虫平铺于饵盆底部,然后在红虫上面均匀适量地撤上一层粘粉这种粘粉渔具店有售,上面有详细的使用说明),然后搅拌均匀,最后拢在一起放在拉饵盘上做拉饵用,这种方法也叫“拉红虫”。“拉丝红虫”一定要和以上曾提到的“红虫拉饵 ”相区别。“红虫拉饵”当中以商品面饵为主,红虫为辅,而“拉丝红虫”饵是用纯红虫和成的“拉丝饵”除起粘合作用的粘粉外,几乎不含任何其他成分。调制“ 拉丝红虫”时最好用母虫不用公虫。用“拉丝红虫”、做钓饵时,最好先用平时的打窝方法将鱼聚过来,然后再钓之。

第二篇:《有了红虫冬天钓鱼不用愁》

【红虫】有了红虫冬天钓鱼不用愁

蚯蚓,大家都很熟悉,所以今天,我要说的是冬天钓鱼的好饵料——红虫。

有渔谚说:“春用蚯蚓夏用面,冬钓红虫是首选。”这“首选”二字说明了红虫在冬钓中的重要地位。这里所指的冬钓,包括入冬后的水面垂钓,结冰后的冰上垂钓,还有初春化冰后的水面垂钓,即前面所说的低温季节垂钓。在东北地区,每年的10月下旬到第二年的“五一”节前,垂钓鲫鲤等鱼都使用红虫。直到5月初气温升高,小鱼比较活跃,开始闹钩捣乱,才改用商品饵垂钓。

一、红虫的种类与选择

(一)红虫的种类

据动物学家研究考证,全世界红虫种类繁多,分布很广,从热带沼泽到极地,从平原到5600米以上的冰川均有分布。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摇蚊科昆虫有5000余种,在我国已知的品种也在500种左右。我们在观赏鱼市场和渔具店看到的红虫,不过是其中的几个品种而已。

红虫大小不一,粗细长短不等。钓鱼人习惯上把红虫分为“公虫”和“母虫”。“公虫”长20~30毫米,直径(粗)1~1.2毫米,身体短粗硬朗,头部呈蓝黑色,皮肤坚韧,耐撕咬。这就是被当做钓饵的大红虫。“母虫”体长25~30毫米,直径不足1毫米,但身体纤细,瘦软,头部黑色或绿色,多用来做诱饵。还有一种小红虫,体长仅1厘米,主要用于喂观赏鱼,也可捣碎掺于面食中做钓饵。这里所说的“公虫”、“母虫”实际上是不同种类的红虫,不过是钓鱼人叫习惯了的名称罢了。

(二)红虫的选择

红虫虽然可以当做钓饵,但有优劣之分。因此在购买和自己采集时应当加以选择。像大家俗称的脑门蓝黑色、身体粗壮的“公虫”,好存又耐用,最受钓鱼人的青睐。将其系在钩上,如同一朵盛开的红菊花,沉到水底又不断扭动,对鱼有极大的吸引力,易被鱼儿发现吞食。那些脑门发绿或发黑、身体浅红、节长、绵软细长的所谓“母虫”,不仅难养易死,而且垂钓时也不好用。将其系在钩上半死不活,无力扭动,诱鱼效果远不如“公虫”。还因其绵软、耷拉在钩下拖得很长,鱼(特别是小鲫鱼)吃饵时往往只叼住长出钩外的虫体,还未将鱼钩吸入口中就已抬头送漂,造成空钩率高。同时,若遇上小杂鱼闹钩,被小杂鱼啄不了几下,就剩薄薄的一层白皮儿,完全失去诱鱼作用。“公虫”由于是从人工采集的红虫中一条条挑出来的,价格较贵,是“母虫”的5~10倍。使用“公虫”钓鱼时,用量远远小于“母虫”。“公虫”可像蚯蚓一样,单条挂在鱼钩上,强度远远高于“母虫”,所以钓鱼时钓鱼人大多用“公虫”为钓饵。“母虫”价格便宜,大多用来打窝子做诱饵和红虫拉饵(同商品饵和在一起)。

二、红虫的存养

如果采集或购买的红虫很多,一次出钓用不完或每次出钓有剩余,就需要存养起来。红虫的

存养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简易存养法:将其放在茶卤中或用湿布包上存养,可存养2~3天。

2.泥土存养法:将红虫放在有水有泥沙的盆中存养,红虫可长时间存活,但用的时候得用专门制作的小筛子把泥沙筛掉,使泥、虫分离,比较费事。

3.冰箱短期塑料袋存养法:红虫怕热不怕冷,临时收藏,可用塑料袋装着红虫,置于冰箱冷藏室内,可保存10~15天。

4.冰箱器皿长期存养法:将红虫放入盛着清水的大号搪瓷碗或玻璃容器、不锈钢饭盒、小瓷盆内,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存养,或置于冬天的室外,不令其冻冰。1~2天换一次清水,将变黑的死红虫及时挑出。这种存养方法红虫存活的时间长,用时也方便省事。但要注意,不要用塑料制品和铝制品存养红虫,否则会缩短保存时间。“母虫”很不好保存,应该现用现买。

5.捆好的红虫存养方法:把捆好的红虫先沾一些水,按照每一天的用量,分别放在包水果的小塑料袋里,然后把空气排出,把口系死,以防止水分蒸发。然后把它们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冰冻,出发时取出就行了。如果路途较远,害怕冰融化后变质,可放在保温杯里保存。每次出钓剩下的虫捆也可这样保存,但由于剩下的虫捆中有些红虫已死亡,颜色有些变化,钓鱼效果会稍差一些。

6.虫捆的外出携带与保存:为防止在野外很冷的环境下捆红虫,也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钓鱼,垂钓前要在家里把红虫捆好。捆好的虫捆要放在一个鱼钩盒里,把所有的线头放在盒子外边,然后把盒子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保存,不能放在温暖的室内,否则红虫易死亡变质。由于活虫的上钩率高于死虫,所以在气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活虫。在室外使用时要注意,保存温度不能低于零度,冰冻的红虫一碰就碎,冰冻以后化开的红虫可继续使用。当温度低于零度时,可把红虫放在大衣里面的口袋里。温度高于零上时可放在冰面上降温,并在上面覆盖遮阳物。使用时拿住一捆虫,然后把线拉出来。不要拉线拽虫,这样很容易把虫拉断。

7.活红虫的野外携带保存法:如果怕红虫不够用,可在一个小盒子里铺几层湿的布或报纸,将红虫放入后再盖上报纸,放在温度高于0℃、低于5℃的地方保存并携带。钓鱼回来后存放在保存活红虫的容器里存养。

第三篇:《成为一个野钓高手其实并不难》

成为一个野钓高手其实并不难

作此文,将本人十余年野钓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记录如下,希望能对喜欢野钓的朋友有所帮助。

气候和水文条件的变化是影响渔获的首要因素,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温度,个人认为温度是决定渔获好坏的最主要因素,总体而言,低温要比高温好钓,降温要比升温好钓,持续稳定的温度条件下,鱼情一般不会很差。而在连续几天的低温阴雨天气过后,突然来一个升温大晴天,鱼肯定不会动口,当然,在临近天黑前的一小段时间可能会有几口,大家如果愿意等的话还是会有所收获的。 再说说降温,降温前一两天和降温当天好钓鱼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而且经我多次的实战验证,确实是屡试不爽。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放过风雨交加的降温天,此时人在风雨中会感觉很不舒服,但对于鱼来说,水中溶氧量大增,草籽、昆虫等随风雨落入水中,平时难得一见的大鲫会疯狂开口,这种情况一年也碰不到几次,大家一定不要错过。另外,强降温第二天以后莫钓,钓必颗粒无收。

二、是气压,准确地说是气压的变化,再精确一点说,是气压变化的趋势。一天里气压变化的规律是可循的,清晨气压上升,靠近中午时气压下降,到晚时气压再次上升,大致如此,我们一天的渔获量也是基本循着这条曲线上下浮动。

一段时间,一个月,一季,甚至一年的气压其实也是有大致规律可循的。春季多阴雨,气压变化频繁,特别是到了暮春时节,常见雾霾天气,但为何初春季节渔获屡屡不错,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气温稳步上升,鱼刚刚经过冬眠阶段,等待产卵,急需补充营养,所以开口情况很好。到了五月向后,虽然气温基本保持在25度左右,看起来相当不错,但每每出钓所获无几,主要就是因为低气压在作怪。

气压的因素最是看不见,摸不着,天气预报又往往是马后炮。其实很简单的道理,气压上升时鱼好钓,气压下降时鱼不好钓,有心人可以结合风向,温度等来综合判断,准确与否,最后还是要看你自己的理解和掌握了。

三、是风向,风向的变化与温度的升降,气压的高低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南风升温,北风降温,那么肯定是南风天不好钓,北风天好钓了。再细分下来,东风与东北风天气最适合钓鱼,此时气温略降,气压上升,水中溶氧量丰富。南风,西南风,西风,东南风都不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天气预报,此类风向条件下,大多是升

温降压天气。北风和西北风大多出现在冬季,刚转风向时好钓,但持续几天后情况会变得很差,这种天气条件下到河边去吹冷风,还不如在家里围炉小酌。

四、是晴雨,可以说,一年四季下雨天的渔获都要比其它气候条件下的渔获要好,而且夏季阴雨天还是钓肉食鱼的好时机。春钓鱼雾是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春雨绵绵伴着阵阵微风,水下的鱼儿争先抢食,真正是斜风细雨不思归了。夏季多暴雨,雨前天气闷热,多数钓友会感觉不好钓,但往往此时草鳊类的中上层鱼会疯狂开口,特别是鳊鱼,可能是因为暴雨前起风的缘故。暴雨中建议收杆,水面震动太大,鱼的开口情况不会太好,而且雷雨时多伴有闪电,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暴雨后天气凉爽,气压上升,又会迎来鱼儿的疯狂大咬。秋天建议多选晴天出钓,秋高气爽,还有就是秋天降温频繁,秋季降温之前是钓鲤鱼的最好时机,一定要把握住。

温度、气压、风向和晴雨等的变化其实都是相互关联的,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行和发展都遵循固有的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外界条件出现任何异常的变化都会引起生物的不适,我们在平常作钓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这几种天气条件的共同影响,切不可盲目照搬,走入纸上谈兵的误区。

五、是深浅关系,钓深钓浅虽有大致迹象可循,但有时纯粹是一个钓鱼人的直观感觉。个人喜欢钓浅,可能是与我们这里的水文条件有关系,没有大湖大库,多是小河小沟,水深一般不会超过三米。水浅处大多近岸,有几大优势,光照充足,水草丰盈,饵料丰富。

钓浅可分为钓近草和钓远滩两种,钓远滩一般在早春,当然不是绝对,近岸水浑一样可钓。我们这里一般从每年的二月中旬开始鱼就上了浅滩,用九米以上的长竿,钓点水深在四五十公分向上就可以了。水要微混,钓点有草无草都可以,如果能找到暗草中的小块空当或水花生的边缘、草洞就更好了。到了三月中下旬,气温升高,水位上升,河边的蒿草等都已露头,鱼也进入产卵期,需要靠草来摩擦产卵并作为产床,这时,鲫鱼就会游入近岸的草窝中产卵,如果你还是一味地往河中间的光水区伸竿,那就有点刻舟求剑的味道了。

深浅是一个相比较而得来的概念,深中找浅,浅中找深方是正道。经常有钓友提到“坎”位这个词,其实,说白了坎位就是指深浅交界处,只不过这个坎通常指的是急深急浅的位置,深侧的边角位往往是藏鱼的好地方,在冬季和夏季的某些时段,坎位确实效果非凡,是鲤鱼和大鲫鱼的藏身之所,也就是所谓的鱼窝。本人在这两季钓鱼也喜欢找坎位,一次钓完,马上就会有鱼补充进来,源源不断,而且同一个标点,连续几年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深浅关系是除气候条件以外影响渔货的次重要因素,与气候因素不同的是,前者不可控制,而后者却可以靠一个钓手的经验来加以选择和补充,这往往就造成了在同等天气,同样饵料的情况下,不同钓手的收获会有天壤之别。

六、是靠草,靠障碍物。钓鱼不钓草,等于白跑。河中的水草大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附底型,代表是水绵,棉絮般铺满水底,钩饵落底就会深埋其中,钓底根本不可行,可钓浮或端钓。第二类是浮水型,如浮萍,水花生,前者可采用浮窝或戳拱,后者则需要在水花生上开草窝。第三类是由底而上型,如蒿草,菱盘,金鱼藻等,这类水草最是难对付,极易挂钩,有些钓友是下水清除,这样除得是很干净,但动静太大,只适合于长期守钓,象我们这样最多只钓一个白天的钓友,那就只能用长柄钩刀连底勾除或用双爪钩缠绞住拉除了,虽然是要费一些功夫,但收效还是很可观的。 钓草在深浅的选择上也要遵循宁浅勿深的原则,当然,一般的水草都生长在相对较浅的地方。水花生和菱盘有时会满河疯长,我们只需在离岸四五米以内开窝就可以了,水深控制在一米以下。草窝钓浅在一年四季中只有冬天除外,腐烂的水花生向河中间延伸,这时开草窝就要尽量往深处靠,最寒冷的那段时间,鱼还是会埋深塘的。

七、是潮水,有句俗话说得好,涨水鱼、落水虾,对于一个生长在长江边的钓鱼人来说,潮水的涨落也会对渔获的好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潮水的流动会把你刚刚打下的窝料冲得一干二净,会把你的钩组冲得七零八落,会把你窝中好不容易聚来的鱼带得无影无踪。长江潮水一个月会有两次大的涨落,其余时间每天都会有小潮,落潮时确实不好钓鱼,如果休息天正好赶上落潮,那么建议你直接找一个不通活水的塘子玩玩。涨水时尽量靠边,避开湍急的主流,潮水也不会一天到晚涨个不停,一般上午开始涨,下午会停潮,实在放不下钩子,那就回家吃个午饭再出来。再告诉大家一点,涨水后停潮的那一段时间是非常好钓鱼的,千万不要错过。

以上分析的是一些气候、潮水等客观因素,掌握了这些,你就已经初窥奥妙了。下面再为大家讲述一下对钓场的判断,也就是说,到一条陌生的河边,你如何能判断出此河鱼情如何,又如何判断出这条河的鱼在什么位置。

一般情况下,有水就会有鱼,差别只在于多少、大小。也有例外,真正无鱼的河,会呈现出种种死色,一类是黑色、褐色等污染色,伴有异味,另一类水体极清,幽暗,没有鱼星,没有翻花,河边植物也不繁茂,多苍蝇和水蝇,这种河多为村庄中废弃的死水塘。第一类污染过的河流一目即可了然,第二类是一种感觉,往往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鱼类在水体中生存,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河道的走势,障碍物的分布,潮水的流向,食物的来源以及一些人为的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深度、位置作为藏身之所。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趋光性和避光性,看似矛盾,其实统一,体寒则趋光,水热则避光。2、寻找遮蔽物,也就是水底情况相对复杂的地点。水草茂盛之处,倒伏的树木,废弃的渔网,杂乱的碎石,芦苇丛中,有时哪怕是一根插在水底的木棍,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3、河道的洄水湾,骅尖,拐弯,宽窄相接,两河交界处,这些地方往往是鱼类洄游的必经之路。4、深浅交界处,坎位。在适当的季节选择合适的深度,这点在上文已经详述,不再赘论。5、涨潮时的来潮一侧,上水位。我们这边的河道大多有拦河网隔开,潮水来时,鱼有上溯戏水的习性,最后都聚集在来水一侧的渔网边上。6、食物相对丰富的位置,如水码头的两侧,船间的空隙,经常有钓友垂钓的地段,鱼儿已经习惯于在这些地方获得食物,形成了趋食的条件反射。

在上面的章节我们讨论了影响渔获量的一些客观原因,下面我将就钓技钓法、窝饵的制作,线组的搭配,鱼竿的选择等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端”钓这个概念,这“端”其实是我们当地的方言,类似于广大钓友所熟悉的戳拱、戳茬、追星和拖钓。前面三种属于主动找鱼,而拖钓则更偏重于被动找鱼。我所采用的端钓是这两种钓法的综合,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环境自由变换,力求做到随心所欲。

端钓一年四季皆可使用,个人感觉冬春两季效果尤佳,可能是因为冬季鱼聚窝,春季鱼开口的缘故。冬季端钓首重深塘,轻钩细线挂红虫,拖钓深浅交界的位置,勤提勤放,由远及近,由深入浅,一个地方没有动静就果断换位,切莫死等。有鱼的位置肯定不会只有一条,连出几条后水声惊扰可能会导致此处暂时停口,不要轻易放弃,转一圈再回来,还会有鱼在那里等你。冬季鲫鱼基本停留在相同的水深,在同一条河中,水下地形相似之处鱼情也会类似,要学会选择、侧重和放弃。

初春气温到了三五度以上,鱼就上了浅滩,特别是在温暖的晴天,经常可以看见浅滩处有鱼上水翻花,这时,我们就要跟随鱼的脚步,向浅滩出发了。浅滩拖钓可以结合追星、追花,适当加强选择的主动性,隐约可见的草缝,草窝也是很好的选择。草完全露头后端钓就只能作为窝钓的一种补充了,打窝后等待醒窝的一段时间戳戳草缝,点一点颤动的蒿草底部,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进入五月,我端钓的目标鱼主要是浮水的草鳊和沉底的肉食性鱼类。端钓草鳊完全是看见鬼子再拉弦,上水觅食的草食性鱼类会

闹出明显的动静,直接挂新鲜菜叶或扒地草钓浮就是。端钓昂刺、鲶鱼等底层肉食性鱼类,首先要探清该水域是否有此类鱼种存在,如果有,水域面积越小越好,最完美的选择是两张鱼塘之间的夹塘,发水后会有底层鱼穿网而入,密度还相当地高。此时钓鱼,可以不打窝直接拖钓,挂青蚯蚓拖拖停停,只要刚好扔到鱼的附近,马上就是明显的闷漂,一带一个稳,而且都是大个的,我每年春末夏初之际都有一段时间专钓昂刺,每每收获不菲。

说了这么多,下面才切入正题,怎么制作窝饵,如何选择钓点,钓鱼时应该注意的哪些细节,等等。

我地钓鱼所用的窝料,基本可以分为粉饵和固体颗粒饵两种。粉饵大多以麸皮和菜饼等为主料,拌入酒米,也可适当加一些白粉增加雾化。时间充足的话,提前加入少量药酒发酵效果会更好,那种淡淡的酵香味,带着一股清甜,对鱼有极大的吸引力。粉饵打窝的好处是下沉过程中散落雾化,味道发散快,引鱼迅速,留鱼时间长,缺点是到水底散布面积太大,容易招小鱼。固体颗粒饵就是各类酒米,药麦子,玉米等,主要靠味道把周围的鱼引到窝点中来。和粉饵相比,聚鱼时间长了一点,需要经常补窝,但固体饵最大的好处是不招小鱼,特别是使用麦子和玉米,可以诱钓一体,还能钓到大体型的草鳊鲤,在夏天使用,有粉饵不可比拟的功效。

我钓鱼所用的酒米和药麦子都是自己配置的。药酒的方子网上千千万万,应该每一种都有功效,实在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丁香为主料,辅以山奈、桂皮等即可,还可以加点蜂蜜,泡制半个月以上就可以使用。除了中药米,我的酒米成分中还包含麝香粉泡米和玉米香精泡米,三管齐下,鲤鲫兼收,对付草鳊的效果也不错。 如何选择窝点在上文的分析中已经讲述得很详细,但是,再怎么完备的理论在实际运用中也有出现偏差的时候,唯一的解决办法,也是最笨的方法就是广种薄收,多打几个窝子,深浅兼顾,在钓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取舍。

钓鱼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引逗是最关键的细节。引逗可以使饵料动态化,刺激鱼开口的欲望,还可以兼顾不同的水层,在鱼轻微上浮时有特别好的效果。引逗的频率要视鱼情而定,越是开口不好越是要加快频率,小鱼多时可以适当放缓,惊鱼滑鱼幅度要小。我一般十几秒钟引逗一次,提逗的高度也要视鱼情而定,一般二十公分左右即可,轻提慢放,鱼上浮时可适当提高,追着鱼层走。 最后说一说线组的搭配和竿子的选择,线径的大小对鲤鱼、鲫鱼的影响远比对草鱼、鳊鱼的影响要大。冬天对钩线的要求最高,用线比其它季节要小1到2号。冬钓我一般用0.128mm的足标线(螺旋测微器量过的)配4号袖大小的朝天钩。钓滑口鱼用立漂

第四篇:《红虫如何挂钩钓鲫鱼》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拉红虫野钓怎么样 拉红虫钓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