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课题:自嘲》
课题:自嘲
备课教师;张佐雄
2013年11月16日
教学目的:
一、深入理解全诗;二、品味并把握颈联的价值及由因;三、欣赏本诗的艺术价值;四、背诵并默写全诗。
一、课题:n+1=1型;二、教学程式:信息交流——简介作者——介绍背景——赏析全诗——欣赏写技——写技迁移;三、背诵默写;四、信息拓展;五、教学用时:两课时;六、辅助用具:多媒体。
教程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论世知人;二、理解诗题;三、落实字词;四:朗诵、背诵。
教程与内容:
一、信息交流、认知鲁迅
一)学生讲述鲁迅的故事及所读作品。
二)老师概述唐弢《琐忆》中关于鲁迅爱憎分明的故事: 《琐忆》的文眼,即鲁迅在《自嘲》诗中的自我写照:“横
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甘为孺子牛”(爱人民大众)的故事。
1)具体事迹:
①为爱好写作的青年改稿 ;②作序;③介绍出书;④资助金钱;⑤代劳补靴(表现其平易近人)。⑥鼓励青年:以“猪或羊不宜夸说自己肥大”作比,教育青年作者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小溪虽浅,但明澈见底,浅得澄清;烂泥塘泥水浑浊,人们不知其深浅。”作类比,鼓励自渐浅薄的青年作者增强信心;作者还用鲁迅的一段话表明鲁迅的心迹:“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这些故事,种种鼓励,深刻表现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2、“横眉冷对”(憎恨敌人)的故事
作者没写鲁迅参加群众大会,发表演说等大事情,而是紧扣题意,也写了几件生活小事:一是写鲁迅在和青少年接触过程中风趣的谈话。例如:对国民党依赖美国主持“公道”裁判日本的讽刺;对国民党禁止男女同学同泳的讽刺;对国民党政府害怕向日本政府“抗议”,因而不准报刊出现“黄帝”字的讽刺,进而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趋势;等等。文中对这些小事的描述,都使读者感到鲁迅“他的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的犀利的光彩。”
让我们体会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邪恶与敌人)的斗争精神。
唐弢用散文和第三人称具体生动地写出了鲁迅的精神与人生境界,而鲁迅则用格律诗体将自己的人生进行了高度概括的真实写照。
二、简介作者及其文学成就
鲁迅(1881年-1925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36年10月9日病逝于上海,享年五十六岁。一生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有三大转变之说),即进化论、阶级论、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启蒙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战斗的一生作了最准确的评价。毛主席说:“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的文学成就具体有:小说仅30多篇,《呐喊》集,收入了1918—1922年十四篇小说,是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集。首篇小说是《狂人日记》,这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篇小说,也是第一篇反封建统治的作品,其小说集还有《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杂文集子有十六个,共一百多万字,
是中国文学史、思想史、革命史的不朽丰碑。其作品有《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三、简介本诗的写作时代特点。
《自嘲》写于1932年10月12日。
鲁迅写这首诗正处于反革命的“围剿”与革命的反“围剿”时期,斗争十分激烈,环境异常艰险,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在不断侵略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蒋介石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革命政策,连续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就在1932年6月,仅集结了五十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疯狂“围剿”。与此同时,还进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颁布反动的“出版法”,大肆查禁进步书刊、封闭书店,逮捕和屠杀革命作家,使尽了种种极其卑劣残酷的手段。如1931年2月,就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及其他革命青年共二十三人被国民掌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司令部;同年九月,有二百二十八种进步书刊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查禁。鲁迅也失去了人身自由。1930年3月,国民党浙江省党部诬蔑鲁迅为“堕落文人”,呈请反动当局秘密通辑。此外,鲁迅还受到国民党文化势力的围攻,处境极为险恶但鲁迅绝不为任何艰难所屈服。他坚持革命立场,始终战斗在反文化“围剿”的最前列。《自嘲》这首诗就是他这个时期战斗生活的概括和战斗意志的抒写。
四、解释诗题
《自嘲》这首诗写于1932年10月12日在这一天的《鲁迅日记》中记载:“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关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达夫赏欣,指10月15郁达夫在上海聚丰园请鲁迅吃饭,同席有柳亚予夫妇。“闲人”,鲁迅在《三闲集·序言》里说:“我将编《中国小说史略》时所集的材料印为《小说旧闻钞》,以省青年的检查之力,而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称为‘有闲’,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却是至今还不能安全忘却的。”所以,这里的“闲人”是指鲁迅自己,是顺便对成仿吾“有闲”的回言。“打油”,是对自己诗作的谦称,“偷得半联”,据说鲁迅那天赴宴时,郁达夫开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用上一天想到的“横眉”一联回答他。郁达夫打趣道:“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偷得半联”别解》,载《人民日报》1962年2月22日)。这就是《自嘲》创作的由来。这首诗后来收入《集外集》前未发表。
关于诗的命题《自嘲》的解释有一些分歧,即有几种说法。借此机会,予以介绍。请大家听后,展开讨论,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谈自己的看法。
对题目《自嘲》的解释有:一说:“至于鲁迅所题自嘲二字,只不过是一种曲笔。实际上,鲁迅先生是无需自嘲的。”既然无
第二篇:《2005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自嘲(一))》
2005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自嘲(一)
自 嘲(一)
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生活中如果缺少了自嘲,也许这样的人生会很累很累。
老师通常说,你现在是学生,一切都应该以学业为重,其他事儿以后再说;爸妈说,你现在是学生,学习为主,其他事儿现在与你无关;同学们说,……一日,当我和姐到市场买菜时,转了许久,最后才称了点土豆。可能是因为爱吃,一下子买了好几斤,一斤075元。我姐问老板多少钱。那老板说,看你旁边的小妹妹好象是个学生哦,问她不就……我一想,这有什么难的,不就费几个脑细胞吗?正想说但还没说出口,那老板突然说:“原来学生不会算帐啊!”一时间,不知道是否因为不服气,就脱口而出:“老师说,我现在是学生,学习最重要,其他的事与我无关;爸妈说,……”惹得旁边的商贩和行人哈哈大笑,弄得我十分不自在,几乎下不了台。
其实,算帐容易,但是在那潮湿又阴沉的菜市场里,能让这么多的人开怀大笑,不也是一种“功德”么?随后释怀,跟着他们一起笑了起来。
一次考试,这门学科为实验科目,期末按规定用“开卷”的形式。于是,编好座次后,刚发下试卷,旁边的几位同学就交头接耳起来,忙着“联盟”呢!由于座次及心理,不想与他们“联盟”,就一个人在那儿静静地做着。真是时间如梭啊,两小时的时间过了一半了,“耶……那几个人交卷了哟!”这时,旁边的同学说:“喂,×××,你做好了没啊?我们快好了,呆会给你看看吧!”说完,又继续他们的“联盟”战了。我回道:“不用了,我还是自己来的好,那雷同卷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哦!”说完,也继续我的了。不一会儿,他们交卷了。临走时,嘴里还冒着:“还不识好人心耶!真是的,纯粹一没长大的小丫,单纯……”到最后,我也交卷了。出考室门时,他们还在那儿议论着,本想与他们来一次激烈的论战的,但最后我还是自嘲道:“大哥哥大姐姐们,小妹真的单纯得要命耶。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的教我哦。好让我不至于成为你们心中单纯的小丫哟!别忘了哦!!!!”说毕,同学们大笑。
仔细想想,其实他们真的说得不无道理呀,为什么我当时就是想不通呢?但是,如果我像他们说的那样,“联盟”了,我的诚信丢了,人格没了……
的确,面临人生中的困境,我们可以一笑置之,自我解脱,自我安慰,以求走出泥潭。用好“自嘲”这个工具吧,这样我们可以顺利走过充满风雨的人生道路。
【点评】
本文审题准确,作者通过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事,突出了自嘲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人们“自我解脱,自我安慰”,“走出泥潭”,以及人生旅途中不能没有自嘲的主题。文章从解释自嘲起笔,引出文章的中心。接下来,用两个事例,加以诠释。最后小结,再次点明中心。因此,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所写两个事例,侧重点也不相同。第一个事例,侧重校外,写日常生活;第二个事例,侧重校内,写校园生活。第一个事例,侧重写用自嘲解决日常生活遇到的窘态,突出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第二个事例,侧重写用自嘲解决人生面临重大抉择所遇到的困境,突出自嘲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虽是两个事例,但又不雷同。它们层层深入,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自嘲的内涵。遗憾的是,本文语言虽然流畅,但缺乏一种思辨色彩、文化色彩,影响了文章主题的深刻性。(罗胤)
第三篇:《赏析自嘲鲁迅》
鲁迅《自嘲》解析{如何写自嘲文章}.
运交华盖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头。优
破帽遮颜过闹市,优漏船载洒泛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优俯首甘为孺子牛④。
躲进小楼成一统⑤,管他冬夏与春秋⑥。
比做“未敢翻身已碰头”。为了避免反动派的追踪迫害,在过闹市时,用破帽遮住了容颜。就是这样,处境还是非常危险,象漏水的船载着酒在水流中浮着,一不小心就会沉没。处在这样危险的环境里,鲁迅采取的却是决不妥协的坚强的战斗态度。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毛主席对这种精神给予极高的评价。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是写实,但又不限于写实。当时反动派丢掉东北大片土地,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国民政府躲避敌人威
胁.迁都洛阳,一直到这年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迁回,所以讽刺它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里。
这首诗,“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不仅意义深长而且形象鲜明。郭沫若同志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千夫指”的出处,本于《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众。但鲁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鲁迅在这里给予新义,这个“千夫”不指群众,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这同《无题》“一枝清采采湘灵”里的“无奈终输萧艾密”一样,“萧艾密”指敌的众多,跟“千夫”的指敌人的多一致。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所指责的独夫,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毛主席说“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是极正确的。
关于《自嘲》,在解释上还有一些分歧,可以讨论一下。{如何写自嘲文章}.
对题目《自嘲》的解释:一是说:“至于鲁迅所题自嘲二字,只不过是一种曲笔,实际上,鲁迅先生是无需乎自嘲的。”既然无需自嘲,那末为什么要“自嘲”?说曲笔是不是说没有“自嘲”的意味?问题还不清楚。二是说:“本诗名为自嘲,实则是对敌人的讽嘲。”那末是嘲敌而不是自嘲。要是真的没有自嘲,那何必题《自嘲》呢?三、“自嘲就是自我戏嘲。鲁迅戏嘲自己
的什么呢?戏嘲自己的遭遇,戏嘲自己的境况,也即戏嘲敌人对自己的种种迫害。”“它是自嘲,每句诗戏嘲的对象,始终都是自己。”戏嘲自己就是戏嘲敌人吗?每句诗都是戏嘲自己,难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两句,也是戏嘲自己吗?
那末“自嘲”应该怎样解释呢?“自嘲”这样的题目是有它的来源的。《文选》里有一类叫“设论”,收了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班固《答宾戏》,这三篇题目里就有嘲和戏,第一篇《答客难》就是解嘲。这三篇都是解释客人的嘲笑自己,不是“自嘲”,同“自嘲”不同。但《汉书·东方朔传》里说:“因著论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谕。”是东方朔假设一位客人来嘲自己,并不是真有客人在嘲戏自己,还是自己在嘲戏自己,再由自己来解答。扬雄的《解嘲》、班固的《答宾戏》,直到韩愈的《进学解》都一样,都是自己假设一个人来嘲自己,实际上是自己嘲自己,再由自己来解答。所以《文选》上称东方朔等三篇为“设论”,说明这位嘲自己的客人是作者假设的,即作者的自嘲。这类文章都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嘲己,一部分是解答,实际上是自嘲自解,不过形式上作客嘲自解而己。
鲁迅的《自嘲》就是从这种“解嘲”的文章中变化来的,去掉它的形式上的客嘲自解,采取它实际上的自嘲自解,而称为“自嘲”。过去的“解嘲”,实际上分自嘲自解两部分,鲁迅的“自嘲”也分自嘲自解两部分。过去的“解嘲”,先假设客人向自己提出问题嘲戏自己,鲁迅的《自嘲》也先提出问题来嘲戏自己,如“运交华盖欲何求”,实际是提问句,交了华盖运还要求得什么呢?过去“解嘲”的文章都有嘲戏自己的话,象东方朔说的“唇腐齿落”,扬雄说的“官之拓落”,班固说的“纡体衡门”,韩愈说的“跋前止疐后,动辄得咎”,“头童齿豁,竞死何裨”。鲁迅也有类似的“自嘲”,如“未敢翻身已碰头”,跟“纡体衡门”的怕碰头,和“跋前疐后,动辄得咎”相近;“破帽遮颜”写自己的形容,同“唇腐齿落”、“头童齿豁”写自己形容的也属一类。这是写自嘲的部分。{如何写自嘲文章}.
过去的“解嘲”写到“解嘲”这部分往往自占身分,如东方朔说的“计同范蠡,忠合子胥”,扬雄说的“今子乃以鸱枭而笑凤凰”,自比风凰,班固说的“和氏之壁”,
“旷千载而流光也”。鲁迅也有解嘲的话,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它的深刻的意义,已经由毛主席阐发无余,自然远远超越前人。因此《自嘲》有自嘲的部分,并不象上面引的解释认为“自嘲”是曲笔,是“对敌人的讽嘲”。说自己交华盖运,未敢翻身,破帽遮颜,怎么是“曲笔”,怎么是嘲讽敌人呢?难道说交华盖运就不是交华盖运吗?说交华盖运又怎么嘲讽敌人呢?《自嘲》又有自解部分,也不是每句都是自嘲。
当然,鲁迅的《自嘲》同前人的“解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不同。前人是客嘲自解,鲁迅只称“自嘲”,这是命题的不同。前人借客嘲以鸣不平,借自解以占身分,主要是自我解嘲,对自己的不平不敢触及封建统治者,还有美化封建统治者的作用。鲁迅的《自嘲》,是革命的诗篇,是敢于刺向国民党反动派,是表明了他对敌人的藐视,表明了为革命事业战斗到底的决心。那末用前人的“解嘲”来比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正说明鲁迅在创作上的发展,正象鲁
迅的《我的失恋》有所继承而又有发展那样。指出这点,有利于我们对《自嘲》这个题目的理解,使它更符合于诗的实际。{如何写自嘲文章}.
其次是最后一联“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解释。一说“最后两句是讽刺当时那些只顾自己舒适自在,不过问政治的人”。二说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迁都洛阳,直到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有迁回。三说“躲进小楼再一次表达了鲁迅一贯主张的壕堑战的思想。小楼是掩体的工事,是前线的战壕。躲进小楼,乘机出击,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四说“成一统意思是自成一统,与蒋家王朝针锋相对。小楼虽小,但作为对敌斗争的一个前哨阵地,是与无产阶级整个革命斗争联在一起的。”
再看前人写的“解嘲”,在后一部分是怎么说的。东方朔说的是“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扬雄说的是“惟寂惟寞,守德之宅”;班固说的是“慎修所志,守尔天符”。都是讲自己安于寂寞,有以自守,不是讽刺别人的。一说讽刺不过问政治的人,是不恰当的。要讽刺的主要是敌人,对不过问政治的人是教育问题,不是讽刺他们。鲁迅讲的“躲进小楼”同前人的“廓然独居”,安于寂寞,在形式上也有相近处,当然两者的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退守,后者是战斗。
“躲进小楼”怎么战斗呢?是不是以小楼为壕堑作壕堑战呢?我们只知道当敌人攻进城市作街道战时,才躲在小楼里,以小楼为掩蔽袭击敌人。鲁迅反文化“围剿”而战,怎么以小楼作壕堑呢?反文化“围剿”而战,一定要利用报刊作为战斗阵地,向敌人进攻,离开了报刊这个战斗阵地,即使躲进小楼,又怎么去攻击敌人呢?鲁迅的壕堑战,是他写战斗的杂文时用各种笔名.来迷惑敌人,是他写战斗的杂文时用各种巧妙的艺术手法来蒙蔽敌人的眼睛,是这样来掩蔽自已,进攻敌人,而不是“躲进小楼”来保存自己,打击敌人。三说恐怕不符合实际。四说认为“躲进小楼”是坚守阵地,“成一统”是与无产阶级整个革命斗争联在一起。但原句是说“躲进小楼”成为一统,即躲在小楼里成为一统天下,并不是以小楼为据点,再同革命根据地联系起来,才成为一统天下的。正因躲进小楼成为一统天下,才和“管他冬夏与春秋”相应,外界的政治气候不论怎样,管他呢!即不管的意思。倘以小楼为据点与无产阶级整个革命斗争联在一起,那就得密切注意外界的政治气候,怎么可以不管呢?所以四说不免求之过深。{如何写自嘲文章}.
那末这两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成为我的一统天下,管他外界的政治气候有什么变化,这是“自嘲”,但又不限于自嘲,也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这两句,既是“自嘲”,又是借“自嘲”来猛烈攻击敌人,刺中敌人要害的一击,这才显出“自嘲”是革命的战斗。这两句跟“横眉冷对”一联作了有力的配合。我交了不好的运气,还没有准备摆脱坏运气就已经遭到打击。用破帽子遮着自己的样子穿过热闹的集市, 像用漏了的破船载着酒在急流中行驶一样危险.横眉冷对敌人指来的指责的手指,俯下身子愿为百姓做孺子牛奉献一切.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不管外面的气候有怎样变化
第四篇:《自嘲 自题小像》
自 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最早是写给柳亚子的。《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记有“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并录下本诗和跋语。条幅上的跋语:“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在条幅和日记上,诗中的“破帽”原是“旧帽”,“漏船”原是“破船”;鲁迅编入《集外集》时,作了最后改定。
1.关于“自嘲”
自嘲,字面意思就是自我戏嘲、自己嘲笑自己。从本诗内容看,写的是自己的危险处境和在这样处境中的心态。从写作对象看,这首诗是写给柳亚子的。柳亚子辛亥革命时期曾组织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是著名民主人士。1932年,郁达夫的哥哥来到上海,郁达夫请他哥哥吃饭,并请鲁迅和柳亚子等作陪,柳亚子在这次见面时请鲁迅给他写幅字,之后不久鲁迅便写了这个条幅。这首诗的写作,并不是向社会发表宣言,而是朋友间的酬酢之作,既是这样,鲁迅就自己当时那种处境向朋友表示自嘲,就很容易理解了。外界的压力尽管很大,自己尽管时时都有危险,但鲁迅向朋友说,这些不过是些好笑的事情罢了。这正是鲁迅一贯的幽默乐观的风格。而从诗的内容来看,这并非一篇游戏文字。鲁迅在“自嘲”中所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和自己战斗到底的决心,是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本色。以“自嘲”表现自己义无返顾的信念,这大约正如《琐忆》中说的,是鲁迅“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