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上海风情 老上海风情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玩转魔都上海,领略各种风情》

上海地铁目前已开通12条地铁,其中12号线尚未开通。单次票按路段收费,3-7元不等,相比之下,套票更划算。1日票(18元)和3日票(45元),可以在24小时和72小时内无限次乘坐。地铁首班车一般为5:30-6:00,末班车为22:00-22:30。 如果频繁在上海乘坐交通工具,建议购买地铁1日通或者3日通票,即使不买,为了方便,公交卡也是必要的。

一日票、三日票:

三日游的旅客可直接购买一张三日票,就是从进地铁站的那一刻起,72小时内无限次的乘坐上海区域的所有地铁,票价是45元,在虹桥火车站的人工地铁售票窗口有售,用完后,车票不回收,可以留作纪念。

也可购买一日票,进站后24小时内无限次换乘,票价18元。如果来上海玩两天的话,建议购买两张一日票比较合算。

Day1(繁花似锦篇):杜莎夫人蜡像馆:(1.5h)

交通:搭乘地铁1号线、2号线和8号线,在【人民广场】站下车,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位于南京西路新世界城,距离人民广场站地铁站步行1分钟。

票价:成人全馆通票:150元/人(淘宝或者团购上买90元成人通票*^__^*) 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位于上海人民广场新世界,是继伦敦、阿姆斯特丹、拉斯维加斯、纽约、香港之后的全球第6座杜莎夫人蜡像馆。

蜡像馆分为七个主题展区:“在幕后”、“上海魅力”、“历史名人”、“电影”、“音乐”、“运动”和“速度”。共展出包括姚明、刘翔、贝克汉姆、乔丹、邓丽君、梅艳芳、成龙、汤姆o克鲁斯、玛丽莲o梦露、爱因斯坦、戴安娜王妃、比尔o盖茨、比尔o克林顿等

70多座栩栩如生的名人蜡像。

1930风情街:

交通:二号线【人民广场】站

人民广场下面有一条老上海1930风情街,那条街很短,用10分钟就可以走完了,整条街基本上都是老上海的东西,电车,老上海的小店等。风情街是个极具怀旧情调的好去处,那里浓缩着法式、英式、日式、西班牙式及石库门的各色建筑。满眼的街景一次次把人们带入到老上海的历史记忆…

老城隍庙(豫园):

交通:地铁十号线【豫园】站下。11、26、920、926路【新北门】站下。932路 【城隍庙】站下。

到上海不去城隍庙,等于没到过大上海,而城隍庙小吃也随着城隍庙的走红而闻名全国。【它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从明代永乐(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庙的庙基不断扩大,宫观建筑不断增加,最为繁盛时期,总面积达到49.9亩土地,约三万三千多平方米。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在“文革”时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它用。1994年,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上海城隍庙得到恢复,重新成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宫观。2005年,上海城隍庙大殿前厢房的使

{上海风情}.

用权得以归还,随即开始了二期修复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庙,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

看点1:城隍庙小吃中最有名的大概要属南翔馒头店了。南翔馒头店并不是卖馒头,“馒头”是南方人的说法,而我们北方人叫包子,上海人更喜欢叫“南翔小笼”,店前的排队长龙是豫圆有名的“景观”,一年四季随时随地都有那么多人在等候购买,这成了“南翔小笼”不出钱的“活广告”。现在的南翔小笼有好多品种,如鲜肉小笼、野菜小笼、菌菇小笼等,不过最有名的,还是蟹粉小笼。店堂里坐着一溜串的拆蟹高手,听说每天要拆两三百斤的大闸蟹,看高手拆蟹也成了游客的观赏项目之一。{上海风情}.

{上海风情}.

看点2:城隍庙除了小吃之外,豫园中还有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工艺品、围巾系列(上海故事等)、上海刀具、拐杖、皮影戏、梨膏糖五香豆等上海特产。

看点3:动漫店,有一家在豫园的胡同里,橱窗展示各式各样的玩偶,也算是城隍庙一道风景线,还有一个动漫店接近城隍庙出口处,都是正品玩具,有兴趣的驴友可以一去。(城隍庙其实还有专门批发小饰品的商城,整栋楼各式各样的小玩意,价格便宜。比如说福佑商城等)

外滩—外滩情人墙—外滩观光隧道—外白渡桥(苏州河)—南京东路(353广场)—东方明珠—滨江大道(公园):

交通:城隍庙的【豫园】站与外滩的【南京东路】站一站之隔,可以选择地铁或步行20多分钟过去。

看点1:外滩是看东方明珠以及陆家嘴最佳的位置,很多陆家嘴精彩的图片都是从外滩拍摄的,大家可以看下交通卡上关于上海的简笔画也是在外滩的角度拍摄的。相对于白天,外滩的夜景更加迷人。

看点2:外滩情人墙一年四季都有很多花朵簇拥在一起,形成的漂亮花墙,很有特色。

看点3:别具一格的西式建筑群以及民国时期的和平饭店等。漫步在街道旁,真的有种怀旧感和异域风情。

看点4:外滩观光隧道是我国第一条越江行人隧道,将浦西外滩观光区和浦东小陆家嘴新兴旅游区连为一体。隧道内壁由高科技手段营造的各种奇异的色彩变换不停,【淘宝或者百度团购同样有外滩观光隧道的套票,好像记得是80元往返套票,附带3D魔幻趣味馆和北极馆】

元。

交通:可直接从东昌路渡口(距东方明珠1.2公里)坐轮渡到外滩,费用2

看点1:东方明珠最著名的要属悬空走廊了,漫步在“凌霄步道”,透过脚下的透明玻璃,俯看黄浦江两岸全景,感受云中漫步的感觉。(城市历史陈列馆位于东方明珠塔内,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讲的就是上海自开埠以来,近150年的人文故事,发展史。里面的人物都是蜡像炼制,如果想看蜡像的话,还是杜莎夫人比较经典好玩。)

大转盘以东,就是著名的金茂大厦以及环球金融中心,楼高420.5米,目前是上

海第2高的摩天大楼,

88层观光厅可以概括上海陆家嘴全貌,里面有超大倍焦距的望远镜。 【其实,通常我们所说的外滩是指东方明珠对面的外滩,位于浦西。是上海最经典的风景线

一。可是实际上,黄浦江两岸的都可称作外滩。分浦东浦西。单浦西外滩就长1.5公里,浦西便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外滩。而浦东呢?上海人通常称它为滨江公园。其实如果放松你的脚步来滨江公园走一走,也许,你会爱上这里。】

滨江公园位于黄浦江以东,人少,锻炼人较多景色优美。很多人傍晚在这里散步,聊天,跑步的。

Day2(小资天堂篇):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

交通:地铁一号线,九号线【徐家汇】站

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统二年(1910年)告成,1980年重修。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向东,两侧建钟楼,高耸入云。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60米,尖顶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颇似轮盘状–生命恰如驾驭轮盘,恰当的比喻。堂身正中是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红砖,花岗石镶边,屋顶铺设石墨瓦,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祥。主体墙上有巨大圆形花窗,其上镶嵌彩色玻璃,建筑造型挺拔庄严。外墙用黄沙水泥粉刷,屋顶置有大小不等

第二篇:《最具上海风情的小街》

细数上海情调各异最具上海风情的小街 1、最具格调的马路

衡山路:繁华处的幽静通道

衡山路很出名,虽然与它毗邻的是上海繁华的商业区淮海路和徐家汇,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衡山路更出名。如果说淮海路和徐家汇是肆意蔓延的喧嚣与繁华,那么衡山路则是留守在它们身后的幽静通道。但在幽静中却又不失文化的韵味,细细品下来更让人留恋往返。 一直偏爱衡山路,不宽的马路,干净的街道,两边风格迥异的建筑,各类休闲酒吧与特色小店更让衡山路蒙上浓浓的格调气质。解读衡山路离不开以下这些关键词: 关键词一:法国梧桐{上海风情}.

衡山路给人感触最深的就是路两边浓密的法国梧桐。这里的法国梧桐延绵了好几个街区,悠远的历史使树的枝叶异常繁茂,经过修建的树枝密密地遮盖了路的上空,烈日炎炎的夏季,这里却是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走在路两边,不时有凉爽的轻风拂面吹过,带来一阵沁人心睥的凉爽。

衡山路始建于1992年,曾是法租界著名的贝当路,1943年10月更名为衡山路,整条街长2.3公里。衡山路最初的景象已无从考证,但今天这一派幽静之貌也足已使人沉醉其中。 读过张爱铃的小说,底色是一味的荒凉,这种荒凉的基调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烦琐之中;也了解过张爱玲的生平,看过她写的散文。常德路195号,常德公寓,当年的名字是爱丁堡公寓(Edingburgh House),1939年的张爱玲与母亲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进了65室(现在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记趣》中就记录了这段生活,在我的想象中,当年的张爱铃也应该会常常行走在如衡山路这样有浓密法国梧桐的幽静通道上。在这样的路上,我会想起张爱铃,默默地怀念着她!

关键词二:历史公寓

衡山路上隐匿着很多历史久远的老公寓,他们如隐士般在岁月变迁中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姿态。兴许在某刻,他们还是名流们争相居住的地方。逝去的历史虽已湮灭了往事,但这静静伫立着的老公寓仍一刻不停地追随着它;看似斑驳的墙壁有年*的印记,却无法磨灭曾经藏在墙上的秘密。

图中的西湖公寓,原名华盛顿公寓,地处衡山路303-308号,门前一块“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匾额显示了悠远的历史和不菲的身价。

西湖公寓地处锐角形街角,总平面略呈三角形。墙面简洁,涂的是墨绿色涂料并有微微的拉毛。抬头仰望可以看见公寓的纵向窗间有白色几何装饰图案,在它的入口门框处还有层层向上收缩的形态,这些都显示了装饰艺术派的风格。

关键词三:酒吧

衡山路最出名的当属各国情调的酒吧,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衡山路就是“酒吧一条街”的代名词。入夜,这里便是人影攒动的浮华之貌,在灯光的照耀下,路边的法国梧桐也蜕去白天的幽静,在幽暗中显出几分鬼魅。泡吧的人当中还有很多老外,灯光、欧式建筑、鬼魅的法国梧桐,这些元素混杂在一起,调出的是一股浓烈的欧美情调。

美式“波钵街”激情四溢;“萨莎”则是纯粹的英式酒吧;“藏珑坊”处处透出新古典的中国风;“时光倒流”让你仿如置身二三十年代旧上海的某个小茶坊;中西合璧的“小红楼”高雅安静;“Agogo”、“真爱”里坐满了二十来岁的新锐一族""

关键词四:私家洋房

衡山路浓密的树荫下掩隐着太多历史的车*,路边用高墙围就的私家洋房无疑是最令人浮想联翩的。偶而开合的铁门仿似姑娘神秘的面纱,只留有路人匆匆一瞥却又马上遮掩得严严实实。门内繁茂的绿树和探出门外的枝叶随风轻摆,在风的吹抚中似在喃喃私语,诉说着不知名的故事。

关键词五:特色小店

衡山路的各处还有有些颇具特色的小店,面积狭小但品位不俗,与这条历史悠远的路交相辉映,吸引着各地的人们。

2、最具书香气的马路

去福州路品味浓浓书香

福州路,全国闻名的文化街,是与南京路东路平行的一条东西向马路。也是上海租界时期最早开辟的马路之一,旧称“四马路”。早在一个世纪之前,这里便集中开设了不少书局和报馆,以及一些出售纸、笔等文化用品的商店,因而享有“远东第一文化街”的美称。 上海市民口中的“文化街”上,到底深藏着多少悠久的文化历史?这里本是灯红酒绿之地,上海滩高级妓院“书寓”、“长三堂子”的集中地。这里也是文化的发祥地,杏花楼旁的粤菜馆曾是鲁迅先生经常光顾的北新书局,美术用品商店西侧竟是巴金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社,河南路口的大楼居然是大名鼎鼎的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旧址。

在福州路390号怀远里弄口有一家名闻海内外的“上海外文图书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文书店。

也许上海人都不知道,跻身在这里的外文书店,其实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当时因其门面被漆成红色,故又有“红屋”之称。

外墙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深红色,门外的雕塑为这座建筑增添了不少气质。

福州路上有很多特色的书店,如音乐书店,、大学城书店、社科书店、博古斋等。其中位于福州路424号的上海古籍书店,也是上海人所熟知的。这里是“海上淘书”的好去处。 “上海书城”是一幢气度非凡的建筑物,它的阔绰和大气令读书人真的有了一种“坐拥书城”的幸福感觉。“上海书城”的特点在于它的博大,其图书品种丰沛,可谓书的海洋。 在今天的福州路西藏路口矗立着异常气派的来福士广场,里面各种名牌商品汇集,还有酒吧、咖啡馆和各式风味餐厅,连名气不小的季风书店也跻身其中,是沪上又一处现代化商城。这里不仅为文化气息浓郁的福州路增添了些许的商业气息,而且也成为了时尚年轻人的聚集地。

3、最具文化味的马路

绍兴路:闲步闻书香

在上海,没有一条相同的路。就像人一样,汹涌人潮中,找不到一模一样的脸孔。路似人,人也似路。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譬如绍兴路。

在上海,她是一条很不起眼的马路,从东到西,不过两三百米。与周围繁华的淮海路、衡山路、汾阳路相比,显得落寞很多。路边的法国梧桐,经过岁月洗刷的房屋,加上夜晚昏暗的路灯,这条路一直保持着某种神秘,配合着百年历史老建筑上斑驳的颜色,向每一个经过这里的人述说着这个城市的历史。

这条街很幽静,不熟悉的人会将她错过。但如果你耐下性子仔仔细细地兜完,她一定会让你感到惊讶。

从瑞金二路一拐弯,便是绍兴路的头。马路窄,两边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影洒下来,使这条街显得更加幽静。因为路上没有公交车,天气好的日子,便经常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人围在马路中间聊天,看样子像是这里的居民,这就有了市井味,很家常的。{上海风情}.

4、最能引起购物欲的马路

淮海路:“霞飞路”的繁华梦

淮海路,原名“霞飞路”,上海最著名的马路之一.横卧在上海市中心区,东起人民路,西迄凯旋路.由于淮海路以前属于法国祖界,建筑及具法式韵味,道路两侧均种植“法国梧桐树”,极具欧陆风情。在上世纪30年代即以以格调高雅、人文荟萃、意蕴丰富,和富有异国情调而享誉中外。他是与巴黎的香榭丽舍、纽约的第五大道相媲美的大街。

有句老话说“外地人爱去南京路,上海人爱逛淮海路”。可以看出上海人浓郁的淮海路情节。的确,作为一条极具历史意义的马路,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文底蕴,浓烈的现代商业气息,使得淮海路在上海人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淮海路“洋气”,淮海路“高雅”,淮海路充满了“自尊自贵”的气质。

淮海路不仅是闻名的购物场所,他的沿途风光更是值得欣赏,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更多很有价值的人文景观。他的附近深藏着很多的名人故居和历史保护建筑。也许是一幢不起眼的小楼,但它确是讲述着一段曾经的历史。

911路双层旅游观光巴士,沿着淮海西路,中路,直到淮海东路。你可以坐上它,选择上层的一个位置,淮海路的一路风情尽在你得眼底下,一览无余。

地铁一号线贯穿整个淮海路的心脏地带—-淮海中路。他把淮海路划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

5、最适合谈恋爱的马路 到东平路谈场恋爱

有一条路,叫做东平路。有人说,从她的一头到另一头,一个人可以一直用最闲适的心情和步调去走。确实,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没有公交车,行人也不多。因为她雅致、安逸、静谧的环境,而称为“申城第一情侣街”。

可假如你晚上从岳阳路口沿着东平路走到衡山路口,世界就大不一样了。从那个路口开始走出去,全上海晚间最繁华喧闹的场所渐次显现,层出不穷。

其实就算不走出去,这短短不过两百米的东平路本身就已经很有名气。被戏称为最佳上海风光片的《大城小事》就是在这里取景的。

6、最具历史感觉的马路

一座城市,无论他有多现代化,总要有这样一个地方,保留下些历史的回忆。在大上海都市中,城隍庙便是这样一个地方。城隍庙,原为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的金山神庙,明永乐年间改建为城隍庙,现存建筑为1926年重建。它位于市中心人民广场的东南方,邻近著名的外滩,淮海路和南京路等景观。

景区内有茶楼、餐馆以及百货商店等,经营各种日用百货和上海风味小吃:酒酿圆子、南翔小笼包、梨膏糖、八珍汤等,城隍庙五香豆更是闻名四海。

7、最能认识上海的马路

“十里洋场”:南京路步行街

上海四大商业街之一的南京路步行街,在中华民国时期已是闻名远外的“十里洋场”。如今的步行街以其悠久的历史、华美的建筑、林立的商店、繁华的街市、辉煌的夜景而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称。

外地人说,没到过南京路,就是没有到过上海。外国人说,没到过南京路等于没到过中国。南京路步行街早已成为上海大都市的象征。它集购物、旅游、商务、展示、文化五大功能于一体,是上海这座城市消费、活动的中心。

南京路很早就成为了流行时尚的发源地,商业家的黄金地。19世纪初期,这里就诞生了四大环球百货公司:华联商厦,原“永安公司”;上海时装公司,原“先施公司”;第一食品商店,原“新新公司”;市百一店,原“大新公司”。

步行街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观赏文化艺术的平台,游客在游玩购物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收获。

南京路步行街,一条百年世纪大道,历经沧桑,却依旧繁华。它是上海这座城市繁华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象征。

8、最具文人气质的马路{上海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上海风情 老上海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