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祭奠我的十年》
祭奠我的十年
十年前的此刻我无眠,因为我立下从今天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誓言; 十年里,我收获过幸福、经历过撕心裂肺、希望的种子也种在了心田; 十年里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过眼云烟。
今夜我仍然无眠,大脑里不断放映着十年日子的记录片; 十年了,对帮助我的、关心我的、伤害我的所有说声谢谢; 收获的关心与帮助,使我人生寒冬冰雪消融瞬间;
赐予的伤害激励我成长,让我破茧成蝶飞向更好的明天。
日子不能复制,幸福无法下载,只能靠自己的双手把幸福的程序编; 为自己的明天加油,种下会长大的幸福,相信风雨过后会有不一样的天。
第二篇:《祭父十年对联》
祭父十年对联
(1)
三月桃杏花聚泪 十载杨柳盼春归
(2)
先父以别十载春 后生难舍一世情{十年祭奠}.
(3)
思思思思不断父恩永铭骨 念念念念莫忘母训常记心
(4)
遥想先父教儿多读圣贤书 近忧后生执家少有孔孟道
第三篇:《《风再起时》十年祭,跨越时间的维度》
《风再起时》十年祭奠,跨越时间的维度
本是想写89年的告别演唱会的,怕自己的笔力驾驭不了那场经典,遂截取演唱会最后一首歌,写下一点东西,十年了,为远去的哥哥,留下些纪念。
《百年孤独》有一个令人惊叹的开头——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用了一个在将来回忆过去的漂亮的句子一下子把时间拉扯开来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时空感,而贯穿整个小说,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面对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的句式。事实上,这个句子蕴含的内涵是:当人们面对死亡,除却了恐惧以及对生命的留恋外,更有对自己记忆深处某些平常经历的追忆。同样的情景出现在《风再起时》的歌词里,在这首最能体现哥哥情感和心路历程的歌曲里,我们亦能感受到《百年孤独》式的悲怆。{十年祭奠}.
歌曲的前两句:“我,回首再望某年,像失色照片,咋现眼前,这个茫然困惑少年,愿一生以歌,投入每天永不变。”时间调回十三年前哥哥追忆青涩的自己,那个茫然困惑的少年一心想在乐坛实现抱负—一如《默默向上游》中的“幸运不肯亲招手,我要艰苦奋斗,努力不会有极限,若遇失败再重头”。当中自然有我们熟知辛酸:他的唱片曾以几元钱甩卖,甚至被人们用来当桌垫。然后便是《风继续吹》的声名鹊起和《monica》的名声大噪。“任旧日路上风声取笑我,任旧日万念俱灰也经过,我最爱的歌最后总算唱过,毋用再争取更多。”
时间拉回现场,回首十三年的乐坛无论是“取笑声”亦或“万念俱灰”都任他去罢,此时此刻,唱过这首歌后,我将了无牵挂,哥哥在回忆了过往经历谈到离别时语意透着坚定和决绝。副歌部分的“请你容我别去前,赠出这阙歌 来日某天再相见。但愿用热烈掌声欢送我,在日后淡淡一生也不错,那暖暖双手最后可永远伴我,何用再得到更多。”,时间又到将来,哥哥想象的离开后的情景,纵使以后淡淡一生,只要有那热烈掌声和暖暖双手便以足矣,归隐者的淡然和超脱显了出来。到这里,我们清晰地看到,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让时间跨越十几年,时空感便凸显了出来,这就让歌曲的意境极为悠远。以前学柳永的《雨霖铃》老师总是让我们找出现实部分和想象部分,末了还强调一句:“你看看,这么一来,是不是意境就深远啦。”细想一下,同是写分别,《雨淋淋》基本上是这样的构造:清冷的意象(画面感)加时态的延展加柳三变让无数失足妇女倒贴钱的才华以及深沉情感。《风再起时》时态延伸有了,哥哥的容貌、才华、情感不用多说,而画面感更多的体现在舞台表现力上——
这里要多说一些告别演唱会,作为香港最为经典的演唱会之一,整场演唱张国荣或歌或舞、亦静亦动,强大的舞台驾驭力让——即便是与歌迷互动的对白词都令人如痴如醉。在《由零开始》、《风再起时》、《沉默是金》的旋律下,哥哥一袭黑色风衣从舞台中央缓缓升起——眉黛如远山、目光流转盼若生辉、低眉浅笑摄人心魄。一首《为你钟情》情深意切足以为全场晚会奠下基调。截取演唱会的两个片段:一是哥哥翻唱的三首歌串烧:《童年时》、《似水流年》、《千千阙歌》舞
台上哥哥一身俏皮的星月小夹克开心的打着拍子和歌迷们互动,他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嗓音让歌曲有了比原唱更加深沉的情感同时也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哥哥的才华由此可见一斑,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另一个是《想你》——以前写的,哥哥由谈判式的双手抱胸开始,凌厉的眼神和天然沉静透出他的无比自信和天赋,接着他解开衣扣挥洒才华更展现出对舞台强大的驾驭力,歌曲间隙的热舞以及最后《肖申克救赎》式的呼喊动作更是天赋、气场的强烈释放,叫人深深着迷,无法忘怀。然后就是——《风再起时》:
风,无形无踪,潇洒而不羁。风起时,我来到你身边为你献上一首首歌你全然不在意;风继续吹,你开始注意到并欣赏我,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快乐的日子;风再起时,而我也终将离开,请你莫要伤怀,愿你能珍藏那些美好的回忆,快用那热烈的掌声欢送我吧,往后的岁月里你那笑脸和掌心的温暖将会永远伴随我。——煽情了,其实,说到离别自然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到了真正分别得那一刻倒也坦然了。所以告别演唱会上哥哥在《风继续吹》上的“哭态也绝美”令人动容可到了压轴的《风再起时》时,哥哥已然收住了感情。空旷的舞台上,旋律渐渐响起,哥哥一袭白衣西装默然站在舞台上面沉似水、目光笃定:“我,回头再望某年······”像是内心独白,困顿、坚持、难舍、决然整个人生都在里面了,再没有什么比一个伟大的歌手的袒露心迹更加打动歌迷的心,所以,哥哥的每次蹙眉、垂眼、抬头、转身、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表情都那么富有韵律,情之所至,一往情深。
告别歌坛后,哥哥先是去了加拿大接着返回香港拍电影,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在影视界哥哥又达到了另一个巅峰,并于七年后复出歌坛专辑张张大卖于97年和2000年再度开演唱会,直到2003年——雨果《巴尔扎克葬词》说:“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崇敬。”所以,告别并不意味着离开即便是生离死别也只是消失在我们普通人的视线里。告别演唱会上在《由零开始》之后哥哥说了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我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所以我很希望, 在我的前途和抉择方面, 我早已有一个去向。那么,试着去接受这么一个事实吧,一如在告别歌坛后哥哥的瞩目成就——在他这一次告别生命后也一定能够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幸福着。
《那些年》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大地震后,柯景腾握着电话对沈佳宜说:“你相信有平行时空吗?也许,在另一个时空里,我们是在一起的。”所以,每当我望着寂寞清冷的夜空时,总是愿意相信,在另一个平行的时空里,哥哥依旧风度翩翩、眉眼如画。起风了,耳畔回响起:风再起时 ,默默地这心不再计较与奔驰,我纵要依依带泪归去也愿意······
风再起时
我 回头再望某年
象失色照片 乍现眼前{十年祭奠}.
这个茫然困惑少年 愿一生以歌
投入每天永不变
任旧日路上风声取笑我 任旧日万念俱灰也经过 我最爱的歌最后总算唱过
毋用再争取更多{十年祭奠}.
风再起时
默默地这心不再计较与奔驰 我纵要依依带泪归去也愿意
珍贵岁月里
寻觅我心中的诗
风再起时
寂静夜深中想到你对我支持 再听见吹呼里在泣诉我谢意
虽已告别了
仍是有一丝暖意
我 浮沉了十数年 在星空里闪 带着惘然
第四篇:《孙志刚事件十年祭》
潇湘晨报:孙志刚事件十年祭
孙志刚,中国公民,在广州就业的大学生,仅仅因为没有暂住证,被收容,被遣送,被毒打,于2003年3月20日被非法剥夺生命,时年27岁。其墓志铭曰:“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
如果孙志刚还活在人世,他已37岁,已过而立快要不惑,已娶妻生子,已展开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他生有儿子,他父亲很久之前就已经替他取名“诚意”。如果他的诺言得到兑现,他和他的家庭都已经应验那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劝勉。如果这些如果都已成真,那么孙志刚或许只是13亿普通中国人中间的一个,他过着自己没有波澜的生活,我们的目光尽可以被更多热闹所占据,并不知道他到底是谁。
我们唯愿孙志刚就是那个平凡甚至平庸的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者,唯愿他不为天下人所识,只要他仍然在这世上,仍然能享有自己的喜好,看顾自己的亲人。那样的话,这个惨烈的符号便如没有投入石子的池塘,没有痕迹,没有声响,甚至不显现任何内容。他就像今天千千万万个兄弟一样,锋芒内敛,恬淡地生活在我们中间。生命最初是被赋予,然后是自我的赋予,它的底线就是安然自持,有尊严,无彷徨。历史从来都不是虚构的著作,
它的每一次惊叹都将拿代价换取。可在这世界上,没有东西可以和生命等价交换。
直到今天,不少人仍不能流畅地重读十年前关于孙志刚的媒体报道,每一次回顾都会被泪水或哽咽打断。他的死亡,便如同我们的死亡,他无意识,而我们未免仍想到亲人将如何号哭,友朋将如何伤恸。击打在他身体上的拳脚,每一下都如同落在我们的肌肉和灵魂之上,当他反抗,当他哀嚎,我们未免想到那便是我们。在一种制度化了的假定之下,受苦难的主角可以是任何人,你也不会必然是一个例外。我们可以去诅咒人性的幽暗,去怨恨那些丧尽天良的打手,但在他们背后仍然是看不到却感受得到的厚实支撑。若恶法仍在,一切都将理直气壮,即便是对生命的践踏,即便是对权利的戕害,都会被视为理所当然。
孙志刚死了,恶法被废,这样一次交换到底值不值当?“儿子死了,打工者却赢得了尊严和自由”,他的亲人可以这样自我安抚,我们却不能残忍地表示认同。我们必须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不值当。在孙志刚死亡之前的若干时日,收容遣送制度已经被持久质疑。流浪者之死惊不醒麻木已久的神经,大学生之死的标签却能够引发舆论的义愤。博士上书,学者建议,恶法废止,有人盛赞其为良性互动,有人遗憾其未及深层。恶法若恶,则当废已久,废之是应然之举,无需一条人命去启动善政流程。废恶
法值得欢迎,不妨盛赞,公民殒命却不必作为砝码去掂量。
法废法立,也就是法治视域中的改革。当改不当改,许多时候缺的是决断,而不是机会。志于改革,则无时不是改革的时机。于改革而言,最被诟病的往往是滞后,而不是超前。打捞沉默的声音,一时为众人赞。其实声音原本响在那里,分贝的数值也并不低,若充耳做未闻之状,即便晨钟暮鼓山崩海啸也未必能让人惊醒。待声音衰减之后,再去做打捞的姿态,即便引来连声叫好,其于事又有何补?唐福珍的抗拆迁自焚,赵作海的陈年冤狱,舆论在一遍遍发问,他(她)会不会成为第N个“孙志刚”?户籍改革,异地高考,谁会成为其中的又一个“孙志刚”?都不必再拿孙志刚当作比拟,因为一切意义都不会超过生命的意义。
“今天,已经没有几个年轻人知道孙志刚。”这是孙志刚的弟弟向媒体表达的痛切,十年的确已经太久。孙志刚,中国公民,在广州就业的大学生,仅仅因为没有暂住证,被收容,被遣送,被毒打,于2003年3月20日被非法剥夺生命,时年27岁。其墓志铭曰:“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请铭记孙志刚,谨以生命之名。请铭记孙志刚,仅因你我不愿不能重蹈孙志刚的梦魇。
第五篇:《父亲去世十周年祭_》{十年祭奠}.
父亲去世十周年祭 农历甲午年四月初三,是父亲逝世十周年忌日,特草书数语,以表达对父亲的深切哀思和怀念。
(一){十年祭奠}.
慈父西游已十年,每忆慈父泪阑珊。
惟愿来世重相聚,再续今生父子缘。
(二)
十年思亲泪纷纷,自愧无计报亲恩。
果真人生有来世,沥尽心血奉萱椿。
(三)
阴阳两分已十冬,欲寻慈父杳无踪。
音容犹存亲何在?相见唯有在梦中。
(四)
十年生死两茫茫,养育之恩终难忘。
先严已去无报处,尽竭余力奉萱堂。
(五)
慈父西归整十年,痛心儿女空怀念。
音容宛在眼前浮,身影犹存心内现。
一腔悲情何处诉,两行酸泪几时干。
深恩未报愧为子,香烛纸钱祭先严。
(六)
贫穷之家倍艰辛,父历坎坷磨难深。
自幼丧母失疼爱,到老无人知生辰①。
酷暑田间险丧命②,严寒雪中几断魂③。
心血耗尽为儿女,留传厚德昭子孙。
注释:
①、父亲两岁时祖母去世,失去母爱,至今无人知道父亲的生日。听母亲说,只有曾祖母记得是在农历十月。父亲六十岁时,母亲提议把父亲的生日定于农历的十月十六日。至此父亲才过了六十年来的第一个生日。
②、父亲六、七岁时就和姑姑(长父亲一岁)一起随祖父下田劳作,一年夏天父亲和姑母到地里摘绿豆,因为瘦小,加上连饿带累,热死在地里,幸遇路人救起,才免一死。
③、成家之后,为维持生计,每年冬天父亲就和本村的几个人用手推车推碳到东南淮阳一带去卖,卖了钱换成扫帚推回来赶在春节再卖。一年冬天,父亲和四位乡邻推扫帚途中遭遇大雪,盘缠用尽,扫帚又卖不掉,只好忍饥赶路,不料,其中一人因冻饿而死。沿途老乡都不敢借宿,他们只好露宿野外,用扫帚换些饭食,冒雪推死者而返。回来后,父亲大病一场,几乎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