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对环保的认识的文章 关于第环保认识的文章

话题作文 zuowen 3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1、

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2、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在当今这个社会,保护环境应当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想和外地的朋友聊天儿,拨打电话、上网都可以;想去比较远的地方购物、买东西,坐上公交车或出租车就可以了;不想洗碗,买来洗碗机;不想洗衣服,买来自动洗衣机;不想等火做饭,买来电饭煲;不想爬楼梯,改坐电梯;不想提篮子上街,带上轻便塑料袋即可等等,不可否认,科技的发展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汽车尾气、摩托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降解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各类家用电器对人体的辐射等等;所以,我们在享受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时,也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健康;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们要使用环保购物袋,不要乱丢塑料袋;我们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饭盒等等,虽然这些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们还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我们还可以骑自行车上班,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还要多植树造林,栽种花草等,因为树叶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健康方面,我们不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最好每隔一段时间离开休息一会儿;看电视时,不要离电视太近;拨打手机时,最好等接通后再放到耳边;因为这些电器都是有辐射的,不注意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再就是,现在的私家车很多,我们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车速慢一些,否则容易出现危险。我们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才能最大程度的享受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好处。为了我们的健康,请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第二篇:《普通话作文–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人们都知道,良好的环境带给我们人类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带给我们无限的旺盛生命力。可是现在我们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到破坏,就好像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白色污染和水资源的污染等,大多数是人类不文明的行为导致。因此,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一个很严重的话题。要改善环境就必须防甚于治,要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环保意识,才能保护好现有的良好环境和改善被破坏的环境。

我认为要保护好环境,首先是增强环保意识,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巨大。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那应该在那些具体方面做起呢?

水是人类生存必需的重要资源,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平时,我们也要注意少使用一些一次性塑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这样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以上的东西我们可以用陶瓷杯,布袋,纸饭盒和普通竹筷子等代替。现在不是提倡使用环保袋吗?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希望人人能够给与行动支持,那么我们就离美好的环境又进一步了。

另外, 要遵守禁止乱扔废弃物的规定,不乱扔垃圾,尤其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的重金属,流到水里,污染会非常严重。校园和街道的垃圾箱不是用来摆设的,而是用来提醒你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此外,垃圾还要分类放,大家千万不要嫌麻烦,我们多一份行动,地球就会多一份美丽。

在学校里,学生就餐一定不要铺张浪费,要把环境保护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使他们从小就知道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主张节约,从小做起。

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对那些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加以制止,呼吁大家都来爱护野生动物,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还有,要爱护树木,不能随意践踏草地,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城市绿化植树活动。

保护环境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有些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同来管理和维护,才能彻底对我们的环境进行改观和完善。但是我所说的上面这些事,确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只需要我们用一点心,用一点力,就可以为保护环境付出我们的一点努力,为人类的生存增添更多的发展和活力。

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行动起来,为我们美丽的家园,为我们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保护好环境

谈谈个人修养

我们经常可以听见这样的评价:这个人的修养真好,和他交往是一件快乐的事,或者也有人说:这个人的修养真差劲,太粗俗了。

我认为,修养常常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有文化气息的人,在举手投足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古人形容一个世代文人之家为书香门第,事实上,门是绝不可能透露出书香之气的,即使在屋里堆再多的书。真正能透出书香,能够让人一眼,一交谈就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书香气息的是人,只有人才能在那种举首投足之间就闪现出修养这两个字。当然,修养也包括了举

止,仪态,谈吐等。但文化气息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我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谈吐和举止,不做不文雅的举动,不说不文雅的话,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自己多看点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书里沾一些书香气息回来,这对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很有帮助,一个有修养的人总是离不开书本的。有时候你会感觉,文化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不是有形的,你在看它时决不会有任何的感觉,但它却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也许你自己也不会那么深刻的感觉到那种变化,但是别人却会感觉到,发现你的变化,发现你的改变,发现你的令人刮目之处。

一个有修养的人,是一个你乐于交往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不论是谈古论今,或是只谈谈家常琐事,都会是人生快事,在这样的交往中,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反之,如果和一个毫无修养的人交往,则你会感觉如坐针毡,时间过得太慢,分分秒秒都是一种折磨。所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吧!

谈谈服饰

服饰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因为无论什么肤色的人对服饰的品味都是那么的相对,这种暗暗的共鸣将世界的艺术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从人们对各国的服装周的热爱就可看出全世界都为服饰而疯狂。服饰在空间上有着共性可在时间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

服饰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多异,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以中国为例。满清时代,大马褂成了男性的便装,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穿长袍,他们的区别在于富有的人用绫锣绸缎逢制衣服,而贫穷的人只能用粗布剪载衣服,那些富有的女性穿的是雍容华贵的旗袍,而贫穷的女性穿的是粗布短衣;清末时,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设计出了中山装,后来中山装便成了近代中国的标识服饰。到了50年代,新中国成立,当时中国与苏联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并得到了苏联很大的援助,于是人们开始接受苏联的一些文化,列宁装就在那是在中国流行开来了。8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不管男女穿起了喇叭裤,在那时,裤子的喇叭越大年轻人就觉得越时尚!而 现在到了21世纪,我们进商场购买服饰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眼花缭乱,因为现在服饰的颜色各异款式新颖设计大胆,太多选择反而不知道如何选择。曾经,温饱是人们最大的问题,服饰衣着打扮对他们则是次要的,所以穷人的服饰上往往会有补丁,现在许多年轻人的服饰上也有补丁,但那却是年轻人所谓的‘另类’,‘个性’,甚至把‘补丁’看了一门艺术。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穿着,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气质来挑选和搭配服饰。例如 严肃的人会挑选端庄的服饰,温和的人会挑选典雅的服饰。每个人的气质不同挑选的衣服就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它们都有符合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那就是时尚。时代的变化决定了服饰的变化,而服饰的变化也说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时间仍在前进,我们的服饰也会不断的变化,真的很期待下次服饰的革新。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肇庆封开,一个偏远的山区县。我的家乡虽然没有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没有杭州西湖的妩媚,但它有优美的风景,有淳朴的人们,还有着我们封开特有的特色—田园般的风景区,会让你流连忘返。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天

空,因为远离着尘嚣而有着一股灵气,这里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神往。某次,我偶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我跟她说到我的家乡,他听了连连称好,说那里,特别是风景区里面是个养老的好地方。我听了感觉特别的自豪,没想到他对我的家乡印象这么深刻,没想到原来我的家乡还有那么一点点名气,我越来越爱我的家乡了。

封开县有广东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县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它素以类型多样,分布异常集中的奇特自然地貌景观著称。其中包括有着“天下第一石”的美称的大斑石、莲都十里画廊,“广东桂林”龙山溶洞,我们叫他做小桂林,还有千层峰等等多种地质地貌。除此以外,人们还可走访有“岭南第一村”美誉的杨池古村,欣赏代表明清建筑典范的老旧古屋群;又可以在西江和贺江交汇之处登上被誉为“西江第一塔”的广信塔凭栏远眺,体会江、天、水、城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的意境。

当然我的家乡也有一些地道的美食特产,有莲都山羊,莲都山羊是一种很有野味且香味浓郁的美味保健食品;杏花鸡是广东省三大名鸡之一,是封开著名的特色品牌,味道鲜甜、香滑可口;封开油栗历史悠久,由于生食清甜爽脆,熟食甘香可口,在省内外享誉盛名,1988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 品种;、罗董牛肉干,是用封开罗董镇特有美食;此外还有麒麟李、柑橘等水果。

我爱我的家乡,我希望他发展的越来越好。我是封开人我自豪,我会努力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喜爱的季节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特点。春天温暖美好、处处生机勃勃,夏天酷热不失热情,秋天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冬天寒风冷冽。然而我喜爱的季节是春天。春天是一个好季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还有鲜花烂漫。我喜欢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们总是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春天意味着新的开始,意味着全新的生命,意味着新的希望。经历了一个冬天的考验,我们终于迎来了这新的开始,这个象征着生命生生不息的季节。阳光开始温暖的洒在我们的身上;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枝头的嫩叶也偷偷的冒出来了,一脸害羞的样子,像邻家的小妹妹;各种各样的花儿也开始争相斗艳,五颜六色的花儿,真的很好看,让人看见了感觉心花怒放,心情大好。看到这般美好的景象,总让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无论多长的冬天,只要冬天一过,它们的生命就开始灿烂。你看到了吗?他们都在自豪的傲笑枝头。说到花儿,我家里也种了一些花儿,一到春天,我就天天盼着它开花,每天都给它浇水,只一心盼着他能早日开出漂亮的花儿来。春天来了,他很快就开出小花蕾了,这时候我就会一朵一朵地数,看看他开了几朵,这是我每天必做的事,并且乐此不疲。这就是春天,会让你充满了活力,充满希望。

我还喜欢春天的风,好温暖,好惬意。吹面不寒杨柳风,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起风了,最好玩的就是放风筝了,我们的风筝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做的不好看,但是能放很高,我们很享受跑得飞快放飞风筝的过程,还有风筝飞在天空的那份骄傲和快乐,这就是春天的魅力啊,风筝飞上天空的同时我们自己的心也飞到了天空之上。 春天还有很多很多可爱的地方,只要用心,你一定能发现的!所以不用我多说啦。

第三篇:《环保文章》

甘肃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内容提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 的日益临近,农业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国内农产品市场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在新世纪,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甘肃,怎样结合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农业国际化的挑战。本文从分析甘肃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环保意识、农民收入、干旱缺水和部分领导干部错位的政绩观等几个突出问题入手,提出了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两篇大文章放在一块做的思路:即一方面在加快农业增长中,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和保护农业环境;另一方面,在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高速、高效,满足国民经济和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本文认为,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确定农业的发展方向,确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大力发展林果业、草产业、精准农业、生物工程、舍饲畜牧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加工农业等十大农业,是新世纪甘肃农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中国农业和农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 的日益临近,农业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国内农产品市场面临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巨大冲击。在此情况下,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甘肃,怎样根据WTO的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参与国际竞争,迎接农业国际化的挑战,对于改造和整合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都十分重要。本文试就此谈点认识,以参与探讨。

一、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环保意识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甘肃省地处黄河、长江的上游,是全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8.6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85.1%。据统计,黄河年输沙量的三分之一和长江上游年输沙量的十分之一来自甘肃。保护和建设好甘肃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是黄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也是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首要问题。甘肃农业要求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首先需要解决好人们的环保意识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淡薄。单纯地认为,农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农副产品,解决吃饭穿衣问题。为了解决吃穿问题,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土地。加之过去我国历史上农副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和人口增长过快,人多地少的矛盾一直相当严重,所以,在农区,往往把毁林开荒当作扩大耕地面积的必然选择。在牧区,除了开垦草原种粮自给外,还盲目追求牛羊存栏数,追求畜牧业效益,过度放牧,对未垦草场也造成严重破坏。在工业区,因简就陋上了许多污染大、效率低的项目,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国土荒漠化趋势加重,水旱灾害频繁,酸雨和沙尘暴频频发生,都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直接关系,其根源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今天,我们必须高度觉醒,树立环保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无论如何不能再走先破坏、再恢复的路子。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等对待,统筹安排,寻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争取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农牧民收入问题。甘肃属农业省份。如果从种粮、种棉需要耕地,放牧牛羊需要草场,农耕和放牧都是对植被的一种破坏这种角度看,甘肃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无疑是一对矛盾。生态建设则更使矛盾升级。因为环境保护只是意味着保护原有生态不受破坏,而生态建设则意味着使原有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建设,使之面积不断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这样一来,农区势必要减少粮棉等农作物的耕地面积,牧区势必要减少牛羊饲养规模,农牧民的收入就要随之减少。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样,“国家要的是被子,甘肃要的是票子”。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可以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的手段得到解决。而退耕还林还草后,从土地上退下来的农牧民怎么办?他们的收入问题如何解决?需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政策措施。不论是环境保护、生态建

设,还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不能以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下降作为代价来换取,都要保护农牧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保证他们增加收入,获取实惠,并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解决问题的途径,首先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做到补助粮款不折不扣发放到户,确保农牧区群众当前的经济收入不减,生活水平不降。然后,通过发展经济林木和种植中药材,发展生态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使甘肃农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得以实现。

(三)缺水问题。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甘肃地处黄河、长江的上游,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决定了甘肃缺水。在甘肃境内,河川径流量贫乏,列全国第22位,年平均降雨量为302毫米,居全国第27位,多数地方常年干旱,戈壁、沙漠、风蚀残丘、石山等不毛之地占很大面积,山地和高原占70%以上,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物种生存条件差。在这种条件下,对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不论是发展农业和畜牧业,还是栽树种草,恢复植被,优化生态环境,都需要首先解决缺水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活人要水,活城要水,活工业要水,活农业要水,活牛活羊要水,活林活草也要水。没有水,许多事情难办,没有水,许多事情办不成。一方面是要高效地利用水资源,通过集水雨窖等工程措施,发展高效旱作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国家要尽早作出规划,在甘肃等西部地区有重点的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比如尽早组织专家论证将雅鲁藏布江引至大西北和黄河上游的建议,从根本上解决甘肃缺水问题。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甘肃将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景象,成为我国新的农业高产区。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甘肃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甘肃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甘肃农业的发展,都只能是一句空话。<BR< p>

甘肃省1999年环境保护工作

□ 田炳申

●环保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基本建立

●“一控双达标”实施顺利,污染防治稳步推进

●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四个一”工程全面实施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发展

●环境法制、投入、宣教、科技监测等项工作有了新进展

●环保基础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2000年全省环境保护的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

1999年以来,甘肃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

把握机遇,因势利导,以保障全省环境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宗旨,以“一控双达标”为核心,以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和实施政府“一把手”环保目标责任制为主线,初步实现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同抓并重,环境法制、投入、科技、宣传四轮驱动,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中央和省环保座谈会精神得到迅速传达贯彻,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环保工作行政责任制基本建立。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心环境保护工作,多次过问有关问题并听取汇报。1999年1月21日,宋照肃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听取了省环保局的工作汇报,就继续全面实施环保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加强宣传教育、落实各项治污措施、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和每年省人代会期间举行计生环保座谈会等六个问题做出重要决定。2月1日,省委、省政府在兰州举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座谈会,省委书记孙英、省长宋照肃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省长宋照肃与各地市州主要负责人分别签订了1999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各地市州对责任书高度重视,逐级分解,全力实施,进展顺利。

1999年3月13日,党中央举行了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同期还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为了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和省上座谈会重要精神,省环保局要求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和局直各单位迅即行动,进行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并于4月中旬召开了全省环保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工作做了部署。各地市州积极行动,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切实有效的举措。

(二)“一控双达标”实施顺利,污染防治稳步推进。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一控双达标“要逐个地区、逐个城市、逐个企业地落实”的要求,为了落实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999年实现80%工业污染源污染物达标排放”的任务,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按要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做到及早部署,及早行动,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气魄,推动“一控双达标”工作向前发展。

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进展顺利。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到1998年基本达到了2000年的预期目标值,控制的14种污染物排放量中,有11种控制在目标值内;还有3种超计划指标,控制率达到79%。1999年省环保局编制下达了1999年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并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由省计委统一下达实施。与此同时,;十五”环保计划的编制工作已经起步,省环保局成立了这一工作的领导小组及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对环保的认识的文章 关于第环保认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