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阆中古城作文 阆中古城作文600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阆中古城游记》

阆中古城游记

这周爸爸有三天的假期,我们决定去阆中古城游玩。8月22日(星期四)一大早,天刚刚放亮,拖着整晚由于兴奋而疲惫不堪的身体,好不容易才被爸爸、妈妈催促着起了床。我们简单洗漱吃过早点,背上行囊坐车赶往成都市区,然后换乘地铁赶往火车站,到达火车站后时间已经来到了上午十点半。由于目前直达阆中的火车还没有开通,我们需要到达南充市后换乘汽车才能到达。当我们排队买票才发现十一点五十分以前的车票都已经被预定光了,于是只好买了十一点五十分的车票。爸爸自言自语地说:“看来返回的时候要提前预定了”。

在侯车大厅等到十一点二十分,终于可以排队进入检票啦。我还是头一次乘坐火车,而且这次我们乘坐的还是动车,来到火车站的月台,我终于看到火车啦,我好奇地到处张望,我们步行在长长的月台上,旅客在我们周围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月台右边停着好几列火车,车身有橙色,有白色,还有蓝色,每列火车都有很多节车厢,每节车厢都有两组大大的车轮,景象非常壮观。爸爸领着我们来到白色火车的一节车厢,检票阿姨接过爸爸递上去的车票看了一下,伸出带着雪白手套的左手示意我们可以进入,我们来到车厢内部找好坐位,把行囊放到头顶的货架上,终于松了一口气,坐着休息一会儿。动车在十一点五十分准时启动了,爸爸一边指

着火车上的设施,一边跟我讲一些我觉得好奇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是爸爸跟我介绍火车运行的声音,他说以前的火车坐着会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声响,那是因为铁轨每一段距离有一个接合点,车轮经过时就会在这个间隙发出“哐当”的声响,但是现在的科技进步了,“哐当”的声响消失了。火车开出市区不久,就进入了一段长长的隧道,车外什么都看不到,就跟晚上一个样,过一会儿驶出隧道,又看到了蓝天白云和远处的山丘,这样的隧道有很多处,感觉就象很短的时间过了几个昼夜一样。动车开的非常快,我注意到车厢门口有一个显示屏,上面注明了火车当前以199公里的时速在运行。车厢里很安静,有的人靠着坐椅在休息、有的在看报纸,还有人戴着耳塞在听音乐,只有乘务员姐姐时不时走动着为大家服务。在这么安静的环境里,我的视线渐渐模糊了……

下午1点30分,火车准时停靠在了南充火车站,我被大伙的走动声惊醒了,我们随着人流离开了车厢,妈妈赶紧打开了遮阳伞,第一句话就是“好热啊!”,看来南充跟我们家乡的气温也差不多呀。离开火车站,我们首先到对面汽车站附近吃过午饭,然后买票准备乘坐大巴前往阆中市区。我心里着急呀,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嘟囔着:“这一天都在坐车奔波,什么时候才到古城啊。”爸爸听到了,回头摸着我的小脑袋笑着对我说:“心急了吧?这是最后一站行程了,

阆中就快到了。”下午三点左右,我们终于踏在了阆中的街道上,的士把我们带到了阆中古城的游客接待中心,买好了观光票,拿上一些古城的宣传手册,我们走进了古城区。首先,我们找到一家古城的客栈登记了住宿,放好行囊。爸爸说观光票的有效期是三天,所以我们也不急着现在就去游览景区,先小小的在客栈里休息一下,恢复精力。{阆中古城作文}.

傍晚六点,我们的精力恢复了不少,出了客栈进入景区找到一家有名的小吃店,吃起了当地有名的小吃——牛肉热凉面。听着这个名字怪怪的,凉面就是凉啊,为何还是热的?听当地人说这个牛肉热凉面的面和四川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怪就怪在当地人是用熬的浓浓的温热牛肉汤做汤底,在凉面上淋上牛肉臊做成的。爸爸喜欢吃酸辣,放了一些辣椒粉和当地有名的保宁醋,这个凉面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夜晚华灯初上,我们走在嘉陵江边的大道上,阵风夹杂着淡淡腥味的江水,空气既凉爽又清新。很多当地人坐在江边码头乘凉聊天,不时听到人声但又听不清在说什么。一边看着远方披着彩衣的锦屏山亭子和身边的古城夜景,一边看着江里三三两两的游船,加上游人们从身边经过时的谈笑风声,好似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映入眼帘,非常迷人,心情也特别舒畅。回到客栈已经是夜晚九点了,我们冲了凉准备睡下,为明天的游玩养足精神,我躺在床上回味着之前的见闻,憧憬着明天的游玩景象,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我们还体验了当地有名的另一种小吃——羊杂面,这面汤清见底,面用的是宽面,汤是羊骨汤,面臊是羊肚和羊肠小碎条,再配上一些芹菜末,吃起来不咸不淡,突出了汤的鲜味。佐餐用的不是清椒或肉片,而是一小碗瓣蒜,这样配着吃我还是头一吃体验,确实风味独特。

吃过早餐,我们开始游玩古城了,首先我们来到了古城最宏伟壮观地建筑——华光楼。看景点介绍,上面描述了华光楼始建于唐朝,但因为战乱,屡次遭到破坏,我们眼前的是修复于清代(公元1867年)的城楼,修复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楼梯坡度大而窄,上到楼上,四围墙面有很多古人留下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虽然过了很多年,但画面还是很清晰。上到楼顶层,古城全貌尽收眼底,通过木墙的大圆窗眺望远处嘉陵江对面的美景,就象一幅山水画就在墙面上贴着,非常亮丽状观。

下了楼,沿着古街来到贡院,参观了古人考试的场所,里面留有古人考试的试卷和考官的评语,还有考场的景象。听导游姐姐说古人考试也有作弊现象,我一听乐了,看来古人也有不尊守纪律的呀!但是听说古人考试作弊惩罚可严重了,不仅考试的人要戴上枷锁在考场门外示众一周,串通作弊的考官最高还会受到“腰斩”的极刑处罚。有一间屋子展示很多状元的名单,我们四川也有不少呢,看来四川人在古代也很勤奋,敬佩之情由然而生,我内心在想:将来我也要{阆中古城作文}.{阆中古城作文}.

向他们一样,得到“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的殊荣。

在古城里吃过中饭,我们还沿着古街参观了张飞庙,进入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张飞雕像,供人祭拜。庙的后面是张飞墓和张飞的家普。庙里还再现了桃源三结义的情形,第一次听闻了刘备的足智多谋,张飞和关羽的善战、忠肝义胆,他们的兄弟情谊深深的感染了我。我心里在想:看来中国的四大名著是该补一补了,身为国人就该领略国粹,回头买本三国志好好地拜读一番。

城内的著名景点游玩的差不多了,我们随便走走,逛一逛古城,买了一些当地的特产,还参观了古人用过的钱币、生活用品和家用器具……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傍晚六点,吃过晚饭,今天的行程结束了,我们回到客栈休息。爸爸也趁机预定好了明天中午的火车票。{阆中古城作文}.

第三天,我们早上乘船离开古城,来到了嘉陵江对面,本来打算去看看锦屏山风景,但因为在维修,所以改道去了一趟刚刚兴建的熊猫乐园,里面的各种游乐设施跟其他地方的游乐园差不多,最有特色的是熊猫馆,里面住着两只大熊猫,可惜今天没有熊猫表演,我们只能隔着玻璃墙观看,大熊猫憨态可掬,漫不经心地吃着竹子,饲料员时不时会添一些竹料给熊猫。大伙一看到熊猫下地走动或是爬上树桩,都会欢呼起来,纷纷拍照留影。

上午十点三十分左右,我们终于依依不舍地起程离开了

第二篇:《阆中古城导示设计文化符号论文》

阆中古城导示设计文化符号论文

摘要:修建于2300年前的阆中古城,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融入地域文化特征的导示文化符号设计,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设计人性化的体现。多元化的导示系统不仅丰富了城市的表情,也丰富了多样性城市的内涵。

2013年7月,课题组着重针对阆中古城的上华街、下华街、学道街三条特色街的导示系统中文化符号设计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归纳现有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依据符号设计的理论依据,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古城特色街的导示文化符号设计,为阆中古城特色街的文化符号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设计指导,凸显阆中古城特色街的品质。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古城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街巷达61条之多,课题组挑选了两类特色街作为考察重点,详细分析现有的导示系统中的文化符号设计,为便为阆中古城特色街文化符号做创新设计。

地理位置及特色分析

1.上华街、下华街

图1 上华街、下华街地图

阆中古城的上华街、下华街因华光楼得名。大东街以下,下新街口至华光楼的短街称“上华街”,华光楼至江边的一段则称“下华街”,(图1)上华街与下华街整条街道全长约111米,街道宽度约为3米左右。

阆中古城以华光楼为中心,由大东街、上华街、下华街、上新街、下新街组成古商贸文化街 区,上华街、下华街自古为商旅中枢之地,如今仍然得以延续。

{阆中古城作文}.

作为阆中古城的商业性街区,上华街与下华街占据良好的地段,借助华光楼这一核心的旅游景点,就地形成以经营日用品、旅游纪念品和古城特产为主的旅游服务,商业与之融为一体,组成了商业性与生活性交混的多功能街区。

2.学道街

图2 学道街地图

与状元街相连的学道街上(图2),存有清代四川贡院、川北道道台衙门,以及正在修建的阆中市博物馆、唐式风格状元府第,是阆中古城的“科举文化特色街区”。街道全长292.33米,宽约3米,为体现阆中浓厚的科举文化内涵核心,学道街两旁多为创意文化艺术店铺,

如“木艺堂”、“丹青堂”、“翰墨堂”等,使学道街成为具有浓郁文化意味的特色街道。

2008年古城街区完成了较彻底的整治修葺,为了彰显古城特色,地面铺设了青石板路面,“房檐整齐的瓦当吊檐,檐下灯笼高挂,匾联取代了洋招牌,铺面门板古风重见,尽可能地修旧如旧,再现了古城风貌。”古城街区蕴含的人文内涵、建筑格局,形成了阆中古城丰厚积淀的历史、地域特色。

导示设计现状

{阆中古城作文}.

规范、系统的导示设计能够为游客提供一种可视、可依、可靠、可信赖的导向信息,使商业街环境秩序化。导示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可以帮助特色街树立统一而富有个性的形象,焕发特色魅力,而文化符号设计则体现人文关怀,营造文化氛围,使设计与街区空间形成合理、舒适、美观的联系,使环境与游客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展现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1.导示设置位置

导示牌是文化符号的设计呈现的载体。上华街、下华街、学道街在主要的交通流点(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均设置有导示牌。导示牌位置显著、醒目。

2.导示形态

设置的导示牌主要有中型体量导示牌和小型体量导示牌两种类型。在十字路口设置单面中型体量导示牌(图3),在丁字路口则设置单面小型体量导示牌(图4)。中型体量导示牌以立式为主,高度在140cm——170cm之间,导示牌内容为定位景区区域导游地图;小型体量导示牌以立式为主,高度在140cm——160cm之间,内容以展示目的地识别名为主。{阆中古城作文}.

图3 中型体量导示牌 图4 小型体量导示牌 图5 特色景点导示牌

此外,在古城的一些特色景点处(华光楼)亦设置单独介绍特色景点为主的立式导示牌。(图5)

3.导示文化符号设计

导示符号信息包含:定位指示街道地图图示;以文字信息为主的目的地名称、简介;安全提醒类的强制性图文信息;显示房间编码的常规辅助信息。

阆中古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地域特点,除了为游客提供信息与沟通的公共标识符号的运用之外,有以下几类文化符号在导示上体现:

(1)地域文化符号。阆中古城的标识彰显了古城三面环水的地理特色,体现出独特风水的古城风貌。{阆中古城作文}.

(2)天文文化符号。阆中是“中国古代民间天文研究中心”,“阆中古城的建筑构架是按照天文风水学说理论规划营建的”,这一文化特色在中型体量导示牌上借助星宿符号予以体现。

(3)历史文化符号。阆中古城有很多保存很好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如华光楼、中天楼等,导示牌上使用了这些建筑外观剪影符号。

(4)科举文化符号。在学道街的门牌辅助导示上出现笔和书卷符号,以显示其文化特色。(图6)

图6 门牌文化符号设计

4.导示材质

现有的导示牌均采用暗红色或褐色的木质立式造型,但由于材料受环境、时间和气候的影响,部分导示牌表面已产生裂纹,且部分损坏残缺,其颜色亦有所变化,从而使导示牌的符号设计与材质设计在视觉表现上难以吸引人注意。

文化符号设计的改进

(1)小型体量导示牌的内容主要为街区名称的文字显示,若配以相关的图形符号,可丰富导示展现。

(2)加强各类导示牌文化符号设计与街区的特色关联性,能提升街区特色文化对游客的视觉吸引力。

(3)文化符号设计在电话亭、休息座椅、垃圾箱、公共卫生间等公共设施的导示上可大范围地体现,形成统一的符号体系。

(4)古城特色景点导示中的历史文化建筑符号需要凸显。作为古城标志性的历史建筑,提高其符号的辨识度和记忆度,可加深游客对这些相似性强但各具特色的建筑的记忆。

(5)将显示房间编码的常规辅助信息(门牌)的导示文化符号设计,融入每一条特色街区,以实现街区间的符号区别。

(6)导示的造型若能在形态、色彩、材质的设计上赋予变化,则更能多元化地展示文化特色。

建议

为城市历史街区作文化符号创新设计,目的是保护、传承其历史文化,重新认识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将保护和利用相结合,让历史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1)将古城各街区、街道的特色、文化符号进行归纳,作明确分类(如:以华光楼为中心的古商贸街区,以贡院为中心的科举文化街区,以张飞庙为中心的三国文化街区),以便提炼出相关的文化符号;

(2)古城导示系统尊重街区秩序,遵循空间韵律、规则,以景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阆中古城作文 阆中古城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