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燕子专列2》
西丰学校导学案
第二篇:《《燕子专列》读后感》
《燕子专列》读后感
我想对贝蒂说""
“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贝蒂致谢。”
读了这篇感人的文章,我想对贝蒂说:“亲爱的贝蒂,你是一个多么富有爱心的小姑娘啊!小小的你居然一天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你的脸冻得通红,你的手冻得僵硬,你却一点也不在乎。你的这种不畏严寒、不怕艰难的,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我们中国,也有像藏羚羊、白鳍豚、华南虎这类珍贵的动物,由于遭到人类的猎杀,现在已经濒临灭绝。我希望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们,也会被你的行为感动,放下手中的猎枪,和我们一起创造和守护一个美丽、和谐的绿色家园。”
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三年级:闫子聪
第三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黄楼街道阳河小学-郑瑞华》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第四篇:《三年级课文 读后感》
读《陶罐和铁罐》有感
自从读了《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后,我不禁想到了自己。
因为我识字早,从小就读了很多书,便觉得自己“学识渊博”,简直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小天才“哩,自以为很了不起,对谁都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有很多同学都比我强,比如:张同的字写得比我好,张南的体育比我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而我以前的想法就象文中的铁罐一样无知得令人可笑。
就象那篇课文中写的一样:铁罐对陶罐无礼的蔑视,陶罐原谅了他。铁罐反而变本加厉,更加骄傲无礼,陶罐却再一次用宽容的心原谅了他,并愿意和他做朋友。但铁罐更加傲慢,所以陶罐不再理会他。多年以后,陶罐成了文物,但铁罐已经化成了灰烬。
好好和别人相处吧!不要讥笑别人,你会发现,生活是无比的快乐!
读《掌声》读后感
读完三年级上册的26篇课文后,我最喜欢读第29课《掌声》,因为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关心人的意义重大。
课文讲的是一个叫英子的女孩,因为得过小儿麻痹症内心很自卑,不想让同学们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但想不到的是,她走上讲台后,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这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使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读完了,我明白了,要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不能歧视残疾人,要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学会勇敢的面对事物。我还知道了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燕子传列的所见所闻读后感想}.{燕子传列的所见所闻读后感想}.
《燕子专列》读后感
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燕子专列》。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年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们找不到食物,濒临死亡。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寻找燕子。最后用列车把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
多么有爱心的人们啊!在瑞士,人与动物相处得多么和谐呀!
然而,在我们身边,人类伤害动物的事情却时有发生,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居然在农田里捕捉青蛙,拿到市场上偷偷摸摸地去卖,导致青蛙数量大量减少,害虫成灾,农业损失严重。还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大量捕杀国家的珍禽异兽,导致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减少。如果人类再这样捕杀下去,我想不久的将来,可能只剩我们人类孤零零地生活在地球上了。
朋友们,当你看到有人在猎杀动物时,请你对他说:“嗨!请不要伤害我们的朋友!”
请你记住,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我喜欢的课文—《南辕北辙》
在这一学期中,我学习了一整册语文课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九课—“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寓言,名叫“南辕北辙”,我现在就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古代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但是从魏国到楚国是要往南方走,可是他偏偏往北方走,有朋友提醒他,他还是硬要往北走,还找了些理由来说明,结果越走越远,越到不了楚国。
我喜欢这篇课文是因为这篇课文教育了我们一个道理,做某件事要确定方向,摆好位子,才有好的收获。不然,白白花费力气,也一事无成。
我们读书也一样,要有目的,要不然也
是白白浪费时间。
读《孔子拜师》有感
今天,我读完《孔子拜师》的故事,对我的启发教育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好学的精神。孔子三十岁了,还要拜师学习。他学习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学一两天都坚持不住回家了,而孔子跟老子学时,不懂就问,谦虚好学,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坚持才会胜利,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孔子好学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他的老师—老子。孔子谦虚好学,就因为它说的一句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想想自己,感到惭愧。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也做不出来,我到了班里赶紧抄学习委员王薇的。结果,我得了个优,这个优上面好像有个小黑点,似乎在说:“你会了吗?”今天读了《孔子拜师》的故事,提醒了我,作为一个班长,在班里要起好带
第五篇:《燕子杰老师自传》
燕子杰老师自传
写在前边的话
我的自传已经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最近一些门外的教授、作家、记者等一再督促我整理出版。有人已经拿我过去的故事在教育年轻人,我也认为我的一生中确也有些值得回忆的东西。我父亲失踪后,母亲是在痛苦与贫困中生下了我,不久就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我是在痛苦与艰难中诞生的,抱养我的奶奶同样也过着艰辛的贫困生活。我来到人世间就这么艰难,两三岁时我又害了一场怪病,只由于一个偶然机会才使我存活下来。虽然这样,因为收养我的老人们无私的慈爱,使我依然过着幸福的童年。济南解放时的巷战中,只是偶然听了奶奶一句话,竞使我躲过了被机枪扫射的灾难。此后,我就在新中国的阳光下迅速成长了。艰苦的大学学习暴露了我身体的致命缺陷,也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我认识并得到了我们民族的瑰宝——梅花桩。韩其昌也和我奶奶(燕常氏)一样,是我生命的保护神和指路明灯。
大学毕业时我毅然去了那时尚无人知晓的西藏高原,抚养我的老人、教导我的老师,和我朝夕共处的女友和师兄弟们都在内地,我孤身在那偏僻荒芜的高原上依靠什么呢?依靠的就是梅花桩文化的真实武功,它的的智慧和豪气。今天我才真正理解,这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故事还远远没有写完,写这么多故事干什么呢?因为很多很多的故事都是些偶然事件,当时这些偶然事件如果是另外一种结局时,就不会出现今天的结果。在我得到梅花桩之前我的生死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在青少年时代我就常想,自己能不能活到老年还是个问题。现在看来确实也是这样,如果我中学毕业后果真幸运地去了苏联。在我的一生中可能会有一个短暂的辉煌,但能不能活到现在呢?就是活到现在,也只能是苟延残喘极端困难。
自从我把梅花桩练到身上之后,生死问题逐渐有了把握,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继承发扬这一稀世珍宝。此后许许多多的偶然事件,还是在左右着这一理想的实现。好在我经历的一连串事件,还是朝较好的方向发展着。时至今日我走过的路基本已成定局,但同学们大都还刚刚开始,我相信你们会从我精力的事件中吸取灵气的!
燕子杰
2008年9月12日于济南
我的出生与少年时代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此后日本的侵略势力又不断向华北、山东沿海、上海等地扩张。1936年正是芦沟桥事变的前一年,山东的广大农村已陷于兵荒马乱之中,再加上连年灾荒农民们已无法生存。一个三十岁左右叫燕成林的年青人,撇下了已经怀孕的
妻子刘氏,走出了贫瘠的家乡山东省广饶县桑科村去找个活路,不料却被日本人抓去当了劳工。最初听说他被送到了东北,后来又听说被送到了朝鲜,此后就杳无音信了。
刘氏含辛茹苦,在村临们的帮助下终于在农历八月十二日生了一个儿子。据算命先生说:“此子天庭饱满、地格方圆,长大后必有大福大贵……只是孩子的"八字"里水多,……”因此给孩子起名双堰,就是修两道堤堰挡住水的意思。
刘氏家境贫寒又失去了丈夫生活自然十分凄苦,本来就身体虚弱,生育后又不幸得病。没有奶水儿子也无法喂养,只有靠村临们周济度日。当双堰熬过了满月后,刘氏因病体加重,不到一个月也去世了。
刘氏临终前把儿子托付给了一个同村的老太太——燕常氏,老人家答应把双堰当成孙子来养,刘氏则谆谆嘱咐:“一定要找到孩子他爸爸啊!……”就撒手离开了人间。上述失踪的年青农民燕成林就是我的父亲,他的妻子刘氏就是我的母亲,那个领养我的老太太燕常氏就是我一直叫奶奶的人。
那个年代兵荒马乱田地荒芜,人心惶惶奶奶在农村也无法生活了。就带了我和她的两个女儿燕文钰、燕文姬(后改名燕明甫)逃荒要饭奔向济南,到济南后幸得老乡帮助在城东东流水落脚。开始靠早晨卖粥度日,后来又揽了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来挣钱。我没有奶吃,就靠大人喂粥、菜汤泡馒头等养育。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华北危机,不久济南沦陷也饱受战乱之苦。奶奶就率全家搬到三和街大车门居住,此时全家已靠糊火柴盒、烟盒、缝衣服等手工维持生活。我这时还正在无忧无虑的幼年,虽然也和一般男孩一样调皮、任性,但我仍受到奶奶、爸爸(奶奶让我叫她二女儿燕明甫为“爸爸”,说怕给我找到父亲后不会叫爸爸了)和妈(奶奶让我叫她大女儿燕文钰为“妈”,因为年青守寡没有孩子,就亲自养育我)的无微不至的关爱。我逐渐长大也和大人一样的吃饭了,虽然家庭贫穷,但“爸爸”或“妈”仍然时常抱我到南门买“把子肉”或“灌汤包”吃以增加营养。
我大约在三岁左右的时候,忽然同时得了白喉和疹子两种病。按中医道理白喉必须打针,而疹子却怕打针,因此无人敢给医治。后来我喉咙里的白蛾子,长得把嗓子眼都堵死了,水米不能下咽几天喂不下东西。我已经奄奄一息,全家人也都绝望了。就在这时,一个邻居老大娘偶尔说了个偏方。只是几味平常的中草药熬成汤汁,一口口地给我喂下去,过了几天我居然慢慢好了起来。
后来我的“爸爸”结婚后,就把她的丈夫李栋臣叫叔叔。他是淄博一个小煤矿的经理,此后家中生活略为宽裕。奶奶和妈带了我也和“爸爸”、“叔叔”生活在一起搬到南关凤凰街去住。这时整个华北已为日本占领,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汉字还没有认识多少就要学习日语,那时候读的日语课文到现在我还记得。这时李栋臣夫妇也有了两个儿子,小弟弟们都姓李,我也不问为什么仍天真无邪地带弟弟们玩耍。大人给我捞了小螃蟹来,我就把它们养到玻璃缸里。冬天来了屋里结冰,结果把小螃蟹也冻在了里边了。晚上奶奶坐在我和弟弟们身边讲故事,什么“青州府的张果老”、“云门山的蝎子精”、“九头妖”等,弟弟们都睡着了,我还要缠着听。 我的“爸爸”有点文化,结婚前还当过小学教员,也给人打过字。结婚后孩子多了,就专门照顾家务了。她空闲时也给我讲些《聊斋》、《三国》、《水浒》等书上的故事。后来我上了小学认字了,就自己找出“爸爸”的藏书来看了。记得除了上述几本外,还有《老残游记》、“荡寇志”、“绿野仙踪”等,这样从小我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和对文学的兴趣。
我从小也很爱好自然的,喜欢小动物。经常观看蚂蚁的活动,它们搬家、打仗等。看尺蠖吐丝从树上垂吊下来,看蜘蛛在墙角结网扑食,看壁虎扒在窗棂上吃蚊子等。我自己也摘桑叶喂蚕,养蟋蟀、麻雀、小猫、小鸡,到河中捞泥鳅、到草地扑蝴蝶、抓蚂蚱等。我上了
小学后就对算术、常识两门课很感兴趣,喜欢看课外书籍。小小年纪就很佩服牛顿、爱迪生、瓦特等科学家,自己还学作蒸汽机、小火轮、滑翔机、降落伞等。
我的童年生活年是幸福的,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着疼爱自己的奶奶、“爸爸”、“叔叔”和妈。到了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有三个弟弟了。虽然我和奶奶、“爸爸”、妈都是姓燕,而“叔叔”和三个弟弟却都姓李,但我和弟弟们都同样受到大人的疼爱。{燕子传列的所见所闻读后感想}.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居民们迎来了“国军”,学校里也开始唱起了晴天白日的“国歌”。这时候姑父的煤炭公司解散了,他也开始和人合伙做些生意。这时候用多年管理煤矿时攒下的钱,在西关上新街建了所房子,奶奶、妈就带我随姑父一家来到上新街居住。搬家后我也转到附近的“化育小学”继续学习,这所小学是隔壁一家慈善机构“红万字会”主办的私立学校。男女分校,课程中还有《三字经》、《孟子》、《四书》等。我入学时三年级了,开学就学的《孟子》。当时老师让我读的“孟子见梁惠王”,今天我还能背诵。因为西关是回汉混居的地方,我家附近有许多回民,小学里也有不少回民子弟。同学们正值少年顽皮时期,孩子们都变着法儿和老师捣乱。有次考试时一个学生把纸条贴到老师后背上给其他同学传递小抄(作弊),我看不惯下了课和他理论,结果还被骂了一顿。又一次考试时还是这个学生把书放到书桌下抽屉里偷看,我过去把他的书夺出来告了老师。下课后这孩子约了同伙来报仇,虽然我比他瘦弱又年小,但我并不惧怕奋力抗争。结果是他把我大腿上咬下一块肉来,我把他的左耳朵撕下了一半。从那以后班上那些调皮的大孩子们再也不敢小看我了。几十年后我回济南休假,又偶然遇到了那个曾被我撕下一半耳朵的儿时伙伴,两人搂抱到了一起,谈起往事来都哈哈大笑了。
我的身世是怎么知道的呢?那是在小学三年级快结束的时候,一天图画老师让同学们画一张自己爸爸的像交上。老师发作业时奇怪地问我:为什么你画的爸爸是女的呀?我这才拿了图画回家问“爸爸”,她才给我讲了上述的故事。……
当时我伤心的哭了,到现在才知道和我一起生活的并不是一家人。我被他们善良无私的行为感动了,哭着对“爸爸”说:“我还是这样叫你们,一辈子都要像亲生父母那样孝敬你们!……”当时燕明甫还是让我改口叫她“姑母”,叫她丈夫李栋臣为“姑父”,还给我起了个学名叫燕子杰。姑母嘱咐我,她的姐姐燕文钰年青时就守寡没有孩子,一直拿我当亲生儿子一样,所以要我仍旧喊她“妈”。虽然我从此对大人改了称呼,但是我的几个弟弟并不在意,对我的身世一直是浑然不知。{燕子传列的所见所闻读后感想}.
当我明白了自己的身世后,好象突然长大了自己就明白了好多事情。但老人们对我的态度,却仍然一如既往地疼爱。后来他们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只是中学毕业当了工人。因为我学习优秀,老人们不顾生活的艰辛,仍坚持供我读完了七年(因中间休学一年)的大学。我知道自己小时候也是很调皮、很愚笨的,是老人们这种无私的爱,使我这个孤儿仍然像有父母的孩子一样,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当初老人们如果对我稍有一点偏心或歧视的话,我也不会有今天了。我对养育自己的老人,是终生感恩和敬仰的!
也许是知道了自己身世的缘故吧,自从小学四年级以后,我的求知欲逐渐高涨起来了。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济南解放了,当时我住的地方是济南外城,巷战打的惨烈。先是奶奶在双方炮战中受伤了,接着在解放军进城的那天夜里,偶然因为奶奶呼唤我到她身边看看,却使我躲过了被机枪扫射的危运。当时我一个弟弟和一个同院的妇女被机枪射伤了,那时候受伤的人是没有医药医治的,几天后眼看着奶奶、小弟弟和那个邻居妇女,都因为破伤风菌感染{燕子传列的所见所闻读后感想}.
而去世了。奶奶的去世使我感到伤心,好象我失去了保护神一样,不止到我能不能活到长大。解放后又经历了一段国民党飞机轰炸的恐怖,终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太平下来了。化育小学男校在战争的炮火下被毁,我们又集中到女校继续开课。好似天气晴朗了,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真是如当时唱的:“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一样,我对新社会的一切充满了热情和追求。那时侯姑父已经失业,家庭经济困难重重。自己却把精力完全投放到了,对新社会的新事物和新知识的追求上。考初中时我是以第一名成绩被济南三中录取的,学校离家远了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我就只吃稀饭咸菜,把极少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买书。到图书馆去看“十万个为什么?”、“知识就是力量”及自然、地理、天文等科普书刊,其他就是《孙中山传记》、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等都曾引起过我极大的兴趣。坐落在济南大明湖边的山东省图书馆,成了我的第二课堂。每逢周日我都风雨无阻地去读书、借书,这种习惯一直维持到我考上北大离开济南为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在那里读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生理、医学等自然科学的书籍。也阅读了“钢铁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基洛夫的少年时代”、“恩格斯传”……等,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成了我的左右铭,书中许多精彩的语句、章节充实了我的思想和语言。
初中一年级时我就加入了青年团(后改为共青团),其后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年级、学校的团干部。带领同学们参加国庆游行,义卖(冰棍),演活报剧,参加街头宣传队,去青岛参加学生海滨夏令营等。课外活动时和同学们作各种游戏,打雪仗、堆雪人,组织爬山、野游、游泳等。初中的生活是活泼愉快的,中学时代的生活是愉快和幸福的,但我的思想却成熟的很快。记得我不到十五岁就曾报名参加军干校,后来又要求入党。当然都因为我年龄太小而不能如愿了,那时三中的陈舜庭校长曾夸赞我“思想内容非常丰富”。
上高中时我也是以考试第一名被学校录取的,此后三年我仍是班级和学校里的活跃分子。那时侯各门功课的教科书,学期开始后不久我就已经通读,习题也都自己作过了,所以听课、考试都已非常轻松。多余的精力我就去探索更深的知识了。当时我国建国初期从美国回来的几个爱国科学家,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三钱)成了我崇拜的偶像,那时我也开始看些有关原子物理和宇宙奥秘的书,对微积分、抽象代数、非欧几何等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热情,班上同学都戏称我为“燕四强”。这种对科学的追求、对科学家崇拜的热情一直维持到上了大学,记得当时北大图书馆内曾有一座苏联莫斯科大学赠送的罗蒙诺索夫大理石头像,罗蒙诺索夫有成了我崇拜的偶像。时期我已经是一个翩翩少年了,中等个头身体有些单薄。宽阔的额头下一对双眼皮的打眼睛,虽然在沉思的时候显得有些呆头呆脑。在言谈行动时还是机敏灵活的,特别是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理想,显露出了青春的活力和朝气。我是班上的干部,我身上的这种气质和思想,无意之中也影响了班上和我要好的一些同学。
这时班上有一个女生付春荣(化名),她家住在离我只有一条街的地方,父母经营着一家饺子铺。这个叫付春荣的女孩,解放后五六年级时就曾是我的同班同学,到了高中又成了同班。班上还有一个姓尹的男孩,他家又住在付春荣的附近。高中时期每天晚上放学,我们经常一路同行。他俩都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天真可爱。特别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