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家的散文诗 离开家的散文诗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小说家的散文》

龙源期刊网 .cn

小说家的散文

作者:周先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第03期

《聊斋志异》虽名为短篇小说集,却是文备众体,形式体裁多种多样。大体说来主要有三种体式,一是唐代文言小说中的传奇体,即比较接近于现代小说观念的小说体裁,以写人物为主,情节也较完整曲折;二是所谓志怪短书,篇幅较短,以记述神鬼怪异之事为主要内容;三是纪实性质的散文小品。《偷桃》是第三种体式中的代表作,写得极为精彩,丝毫也不输于《聊斋》中传诵众口的小说佳作。

蒲松龄不愧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他写作纪实性的散文作品,也娴熟地运用小说笔法,非常成功,写出了有别于其他作者记叙散文的艺术特色。人物、情节、细节,这是小说艺术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考察这篇散文的小说家笔法。

先说人物。人与事是相关的,有事必有人。但在写法上,因事出人,还是以人系事,却有很大的不同。这篇散文是以人系事,即以描写人物为中心,自然地带出事件。题为《偷桃》,重点理所当然应该是写这一奇诡技艺本身;但是这个重点是通过写人物才得以表现的。而作者写人物,又并不局限于写人物令众人喝彩的神奇技艺,而是着意于表现人物的行为、思想、感情。

从篇首直到篇末,对话成为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这在小说中常见,而在一般的散文作品中却是非常少见的。同时,作者写人不忘叙事,通过人物对话,又巧妙地将事件的发展,层次分明地一步步推向高潮,写出那个不可思议、令人叫绝的天宫偷桃场面。

父子二人一上场,堂上的赤衣大官就让“青衣人”(大官之侍从小吏)“大声命作剧”。二人不是马上应命就开始表演,而是问:“作何剧?”这是以问作答,暗示他们可以表演各种各样的节目,不用说一定是技艺精熟、超群。这就在不经意间给予读者一种阅读期待:下面的表演一定非常精彩。当“吏下宣问所长”时,答言“能颠倒生物”,即能颠倒季节得到生物。这个回答是出人意料的,在当时简直是匪夷所思。反季节食品在今天已是家常便饭,但在蒲松龄的时代,却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情。术人说这话时充满信心,也就进一步给读者以很高的预期。当官员商议后“复下,命取桃子”时,“术人声诺”,答应得同样十分爽快。然而同时,却又“故作怨状”说:“官长殊不了了!坚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为南面者所怒。奈何!”明明是自己提出要表演的节目,却又有违常理,表现出为难和无奈。其间自然是必有原因。“故作怨状”的一个“故”字,其中透露出的一点消息,很值得我们玩味。接着写“其子曰:"父已诺之,又焉辞?"”在为难、矛盾、无奈中,还是答应了表演。这是第一层。

接着又写“术人惆怅良久,乃云:"我筹之烂熟。春初雪积,人间何处可觅?唯王母园中,四时常不凋谢,或有之。必窃之天上,乃可。”“子曰:"嘻!天可阶而升乎?"”“曰:"有术在。"”惆怅良久,也是很犯愁的样子;却同时又表现得很有主意,看起来是胸有成竹。这一

第二篇:《散文家谈散文》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家的散文诗}.

设计者: 吕昊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篇:《散文家谈散文》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讨散文鉴赏知识。

2.品读文章《白鹭》,在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了解《白鹭》《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特点并能说出其好处。

{家的散文诗}.

4.能把自己的感悟与《关于散文〈白鹭〉》进行比较并说出差别,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家的散文诗}.

一、导入新课

散文是一种潇洒活泼、优美空灵的文学样式。在散文的领域里,有匕首、投枪式的战斗檄文,有亲切动人的世态风俗画,也有给人以愉快休息的小夜曲。博览散文,我们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鉴赏古往今来的那些出自大家手笔的华章精品,确是一种富有启示而又充满乐趣的精神享受。然而,好的品评需要有良好的散文鉴赏知识来支撑。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散文的鉴赏知识。

二、聚焦考点

散文的鉴赏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要看我们是不是会用心观察,用心体会。比如说,同学们在考场上碰到的散文阅读题就多少蕴涵着鉴赏散文的信息。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经常碰到哪些散文阅读题?

(参考答案: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

2.这些考点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考查同学们的散文阅读和鉴赏能力。所以请同学们从这些考点中探讨一下鉴赏散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领悟立意;分析结构;品味特色。)

三、回归文本

的确,我们在鉴赏散文时可以从领悟立意、分析结构和品味特色这三个方面入手,那么我们在领悟立意、分析结构、品味特色时应该分别细化到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回忆学过的散文思考一下。

1.领悟立意

(1)要注意不同性质的作品之特点。

抒情散文的立意往往是一种情感,而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则常常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此外,不同的文体样式对立意的表达方式也有不同的需求:议论散文要求观点明确突出,不可含糊隐晦;而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则要求思想感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热情洋溢地歌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了他们的坚强不屈和英勇豪迈,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于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则告诉我们生命的长河是生生不息的,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坚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放弃信心,而是扬起生命的风帆。前者的立意是一种含有浓郁诗意的情感表现,后者则是一种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哲理观点。)

(2)一要“高”,二要“深”,三要“新”。

所谓“高”,主要是指作品立意的高远,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峰,俯瞰人生,给人以启迪和教益;所谓“深”,就是指作者对生活,对事物有透辟的了解,从中开掘出生活的底蕴,引申出深刻的认识;所谓“新”,是指立意要有新鲜感,而不能人云亦云。

(例如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散文《秋声赋》,把秋天描写得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当代作家峻青则写了一篇《秋色赋》,反其意而用之。他在铺陈了斑斓的秋天景色、喜人的丰收景象、农民中普遍形成的高尚风气之后,笔锋轻轻一转:“写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悲伤,因为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在作者思想上的反映,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一种内容,另一种色泽”,这样,作者就由赞扬秋天而转为赞颂社会主义时代,使文章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这一立意既深邃又高远,且不落窠臼,同时具有“深”和“新”的特点。)

2.分析结构

(1)理清线索

以线索来组织材料,所以文章虽然放得很开,却处处让人感到一种有机的整体结构美,体现了形散而神聚的散文的艺术魅力。散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境界、一种联想、一件事物,或者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性格的发展、事件的延伸,都可以作为线索,鉴赏者把握了它们,便有助于理解散文的结构艺术。

(2)抓住文眼

散文的“眼”并非指某个字用得巧妙,某句话显得警策,它是主题思想的凝聚点,艺术意境的聚焦点,艺术结构的结合点,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

(如同散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一样,散文的“眼”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一个事物,如《荔枝蜜》中的蜜蜂;有的是一个画面,如《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还有的是一个细节、一种色彩等等。鉴赏者抓住了它们,分析其中的奥妙和匠心,就能看到不同散文结构的特点和价值。)

(3)把握角度

从散文创作实践看一篇散文结构的成功,它的角度必然新颖独特,能够充分地展示立意。

(例如柯蓝的散文《写在贝壳上的诗》,此文是作者在青岛海滨疗养时写的。作者想写“我”随同青岛海洋研究所的同志参观海上养殖场时的所见所闻,以表现海洋工作者的忘我工作精神和高尚美好的情操。如按一般观后感的常规写法来写,那就得按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先从参观养殖场开始写起,写自己的见闻,写感动自己的事和人,这样写出来的散文可能也很生动真切。但作者不满足这种老套构思的角度,而是反复地酝酿、思索,从更广阔更深沉的角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采用了时间的倒叙和联想的手法,使这篇题材普通的散文,不仅包含一定的社会内容,立意新鲜深刻,而且结构独特巧妙,具有诗的意境,诗的情趣,诗的韵味,像一首清新隽美的散文诗。)

3.品味特色{家的散文诗}.

(1)语言的品味

散文作品,很讲究语言的运用。纵览古今散文佳品,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考察,无一不具有形象、优美、朴实和简洁的特色。与小说比之,它多几分浓密和雕饰;与诗歌比之,它多几分清淡和自然,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透着情韵的美妙,所谓语言的情韵美,就是指作者的感情、心声与客观事物的融合谐和,而暗暗透入文字中的一种美的情调和韵味。

(例如:以下面两段话来比较:①根据埃及朋友的介绍,我在一个夜晚去看金字塔,想多了解一些这个民族的历史。②听埃及朋友说,金字塔的夜月,朦朦胧胧的,仿佛是富有幻想的梦境。我去,却不是为的寻梦,倒想亲自多摸摸这个民族的活生生的历史。前一段,是通讯报道写法。后一段,才是散文的语言,它的特色是富有形象性,从动人的境界中显示出一种特别的情致和韵味。朦朦胧胧的月夜,被作者写成“富有幻想的梦境”;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却说成是“摸摸这个民族的活生生的历史”。这就显得优美、生动、充满情韵和魅力。)

(2)风格的品味

散文的艺术手段丰富多彩,白描、象征、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等手法的自由运用,使散文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是作家作品经常重复出现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的总和。一个散文作家的风格,会从他的构思、题材、主题、结构、语言等等方面表现出来,这就形成一种独特的跟别人不同的总体特色。

(如茅盾的深刻严谨,巴金的细腻缠绵,冰心的清婉明丽,杨朔的含蓄深沉,峻青的真切朴实,余秋雨的底蕴丰厚,张承志的沉雄苍凉,贾平凹的清淡古雅,周涛的气势恢宏等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在鉴赏时进行认真细致的品味。)

四、课堂总结

{家的散文诗}.

散文,有如山间的白云,溪间的流水;也似花丛中飞翔的蝴蝶,天宇间展翅翱翔的雄鹰;或是大海深山藏有的“珠宝”;亦或是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式的“袖里乾坤”。如此美妙的文体需要我们带着科学的鉴赏观去细细品味。希望同学们能带着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去采撷那美丽芬芳。

五、课后作业

阅读秦牧的散文《生命壮歌》,运用所学的鉴赏知识做好批注。

附:

生命壮歌 (秦牧)

生命现象是一个很奇特深奥的现象,闲来披阅报章杂志,常常读到一些感叹生命坚韧的篇章。例如:在几千米的高空上,都可以发现蝴蝶,在几乎接近沸点的温泉里,也有生物在活动,深深的大洋底层,有水生动物在繁殖,南冰洋零度下的冰水中,也有不少的水族等等就是。

除此之外,一些作者笔记中,关于某些普通生物极不平常的行动的描绘,也很令人震动。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中,有一篇题为《麻雀》的,记叙他见到一只母麻雀,为了保护幼雏,昂然挺身,准备和一只狗格斗,它的英勇气概,居然使狗为之退避,使得旁观的屠格涅夫为之赞叹。我还读过一篇外国猎人的随笔,说他严冬之际,在一个结冰的野外小湖旁边,正在伺机狩猎,突然一群大雁从半空降了下来,它们是下来饮水的,但是冰层隔断了水源。这时,只见为首的大雁勇敢地腾身飞起,又像飞机一样向下俯冲,腹部出力地撞击冰层,磅磅作声,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猛烈行动,终于使薄冰断裂,露出一个窟窿来,群雁能够就着那个冰洞饮水了。那位猎人说,当他看到这番景象,他被感动得目瞪口呆,忘记开枪,终于茫然地伫立着,望着这群征雁饮罢了水,飞去为止。

和这类事情异曲同工的,是日本有一位旅行家说他在喜马拉雅山谷地,发现许多蝴蝶扑打着翅膀向高空冲去,一次又一次,尽管屡次失败,它们仍然奋斗不懈,雪地上终于覆盖着大量蝴蝶的黄翅膀……有一个青年告诉我说,当他读到这段描写的时候,不禁哭泣起来了。

我相信,为这一类现象所激动的,决不只是一个屠格涅夫,一个猎人,一个青年。我们自己不是也常常有类似的感受吗!当我们听到:一只燕子,为了越冬,常常飞行几千公里;一条鳗鲡,为了产卵,常常从内河游向远洋,征程一两千海里;一只蚂蚁,能够搬动比它的体重重10倍以上的东西;一只蜜蜂,敢于不惜牺牲去螫一匹马或一头熊的时候,不是也常常为之激动不已吗!至于好些蜘蛛,为了织好一张网,不管风吹雨打,艰苦从事,百折不挠的坚毅表现,人们看了受到感动,因而奋发图强的事例,在史书里,也是屡有记载的。

也许有人说,一只鸟,一条鱼,一只昆虫或其它节肢动物,生命有这么大的韧性,不过是它的本能罢了。是的,普通的生物的行为,谈不上是什么它们信念的执著和理性的选择,大抵总是出诸本能罢了。但即使仅仅是出诸本能,也仍然令人赞叹不已。为什么比它们巨大千倍万倍的生物,有不少,生命的韧性看起来倒反而不如它们呢?

人类所以会被这类现象所感动,探索起来我想是饶有趣昧的。一个人和一条狗或一匹马之间,有时还谈得上感情沟通,但是对于野外素昧平生的一只鸟、一条鱼,一只昆虫……根本谈不上存在什么情愫,但人有时却被它们的行为所震惊,甚至感极泣下,其秘密何在呢?我以为:这是由于它们使我们想起作为同类的人的某些勇敢坚韧的行为,因而也就受到感动了。

有人说,古代神话的存在,是人类渴望战胜自然的心理错综曲折的表现。人能够被某些小小动物的生命现象所激动,我想,正是人对于同类中某类行为的崇敬心理错综曲折的表现。

人们平时对于某些人的坚毅、刻苦、勇敢或者智慧存在敬爱之心,看到动物也表现了类似的现象的时候,心里潜藏的东西被掀动了,翻腾到上面来,于是对动物也仿佛有一种重爱之情了。一个对于某种品德丝毫不存在向往之心的人,看到那类现象,却是漠然无动于中的。一个习于懒惰,丝毫不知道勤奋可贵,或者一个懦弱成性,完全不想培养勇敢品格的人,即使知道一只燕子,正在从事千里壮飞,或者看到一只大雁,居然以胸脯猛烈撞击冰层的时候,哪里会有什么感动可言呢?

{家的散文诗}.

因此,人对生物的这种奇特感情,说穿了,不过是人对人的感情的升华而已。

如果我们不斤斤纠缠于虫鱼鸟兽这些形象之中,"就可以透过动物看到人,领会不少人对于坚毅、刻苦、勇敢、智慧这类美德的由衷敬仰。

如果说,虫、鱼、鸟、兽有时竟出现了那么令人瞩目的行为,有思想,有感情以至具有信仰的人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所能够使人受到的震撼也就可想而知。读历史,有时固然令人十分痛苦,但是那些志士仁者,名将学人的事迹,却一直使我们的心弦为之颤动,这可以说是学习生活中最愉快的享受。

对个人的作用,作出过分夸大的估价,谁都知道是不当的。因为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群众集体所创造的。但是个人的行为只要是顺应历史的潮流,合乎人群的需要,却的确可以发挥异常巨大的作用。我们只要举出几件普通的事情就足够说明了,试想:爱迪生的发明,怎样改变了全世界人类的生活面貌;巴斯德发现了细菌,怎样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琴纳医生发明了种牛痘,竟使猖獗流行于地球上的天花到了当代终归全部趋于消灭;达尔文的发现,怎样使人类认识了自己并使生物学跨进了新的境域……

这还仅仅是就自然科学家而言罢了,革命家、政治家、社会科学家、艺术家、大匠,他们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都不是可以简单估计出来的。

历史上常常出现过一些害死了千千万万人的“杀人魔王”,也常常出现过一些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革命家和科学家,把这些简单地归结为“历史规律”在起作用而对个人因素的作用不作充分的估计,是有欠公允的。

一个鲁莽者的一根火柴可以烧毁数千亩山林,一个科学家的毕生辛勤又可以创造数万亩山林。从这样的事情当中,我们可以见到个人能够对整个社会发挥多么坏或者多么好的作用,而且并不是注定非如此不可的。

从前面提到的生物现象,使我想到人类社会中的现象,生命,有的像一个泡沫,有的却可以谱一阕壮歌。对于好些人,只能碌碌无为的生命,在某些人身上,却能够发挥多么巨大的潜能,绽放多么美丽的花朵啊!【1987年2月广州】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白鹭》,掌握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散文《白鹭》。

3.了解郭沫若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郭沫若,我们往往会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槃》、《雷电颂》等作品,这些作品曾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郭老由此而享誉文坛。然而,郭沫若先生的散文同样别具一格,清新隽永,情趣盎然。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朗读感悟{家的散文诗}.

1.朗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齐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思考问题。

(1)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

(参考答案: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参考答案: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2、3),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四幅画面:白鹭的形象美,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白鹭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的画面,黄昏中低飞的白鹭等四幅图画。)

(3)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参考答案:前两幅是静态描写,后面两幅画则是先静中有动,后动中有静。)

第四篇:《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散文家》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散文家 散文家是一种常见的作家型式,因为散文是一种比较随性,短篇的文章。常为杂志,报章所采用。比较著名的散文家有朱自清、冰心、徐志摩、张爱玲、郁达夫、黄永武、孙犁、劳伦斯、博尔赫斯、茅盾、宗璞、王鼎钧、珙玮、卞毓方、沈从文、钱钟书、张晓风、刘心武、逸盈玮、刘湛秋、陈染、韩春旭、逸名、汪建中等。

1、宗璞,女,原名冯钟璞,。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次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家的散文诗 离开家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