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一棵树的记忆 我记忆中的一棵树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青春的记忆_一棵树的选择》

与生命抗争是一种美丽。

——题记

一粒种子;

一粒干瘪的种子;

一粒走投无路的干瘪种子。

那一天,我看见——

你终于跳下来了,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灵的安慰,你义无反顾,像俯冲捕猎的雄鹰,像划过天际的流星于弹尽粮绝之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一方贫瘠的土地养育了你,一缕阳光射向了你,你别无选择——好好活下去!

你认识到,活就要活出个样子,于是尽力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你的养料、水分,憋足了劲,长成了——

一株苗;

一株幼小的苗;

一株倔强不屈的幼小的苗。

尽管你叶疏花迟,身体瘦弱,但你敢于傲对风霜,任雷电轰鸣,任狂风袭击。你永远是那么倔强,永远与生命抗争,渐渐地伸展开稚嫩的四肢,吸天地物华,与太阳微笑,与月亮招手,你在成就自己,在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你也逃脱不了时间的洗礼,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你变成了这么——

一棵树;

一棵茁壮的树;

一棵令人敬仰的茁壮的树。

悬崖之上,天宇之中,伸展着浓绿的四肢,在寒风中抖擞成长的是你;叫游人赞叹不已的是你;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的仍是你。我想,假如当初那粒籽有灵,是否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是否也会像山前那些桃树、李树一样占了好位置,还动不动就使点性子给人看。我想不会的,因为我看到了那棵树高昂的头,看到了它裸露的根,它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因为它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一棵树的记忆}.

它相信在风雨中搏击生命的浪花是一种享受,它相信在风雨后总会有彩虹出现,它更相信活着就是一种抗争。

它选择了悬崖峭壁,就选择了苦难,选择了与风斗、与雨斗,这是它心灵深处执著的追求,它终于成就了自己。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它结出了一颗红红的果。

那无人追逐的美丽。

第二篇:《超级记忆力训练课程》

超级记忆力训练课程 ?

学习记忆的15个要点:

1、平心静气。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都保持一种让自己平心静气的心态。更多的时候是让自己的大脑安静。

2、调整自己大脑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

3、树立起自己记忆优良的信心,并时时提醒自己要记住必须记住的东西,必须坚信自己“一定能记住”!

4、要学习和找到一套适合提高自己记忆力的方法,加之必要而又经常的训练再训练,提高再提高。

5、要保持对世界充满强烈的爱好与兴趣,兴趣是记忆的第一推动力。对被记忆的对象要象对待自己的“情人”一样有足够的兴趣。

6、强烈的愿望和刺激可以促进自己的记忆。

7、要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建立与愉快事情相联系的记忆。

8、让自己的心态永远年轻,保持年青人的刺激可以促使自己脑细胞变得敏锐和年轻。

9、学会一种或多种观察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能能帮助我们记忆。

10、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记忆中尤其如此。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象。

11、开发自己的右脑,把记忆对象形象化有助于记忆。

12、掌握歌诀或口诀记忆知识,把互不关联的记忆对象编成歌诀有利于记忆。

13、学会特征记忆技巧,找到记忆对象的特点,辨别出其特征有助于记忆。

14、学会整理和分类,适当的分散记忆(化整为零)有时比集中记忆效果好。

15、充分运用人自身体的五官功能,调动身体各器官协同记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通过百度搜索“ 星光明朗记忆教程”找到!!希望对你有帮助!

适合中小学生的记忆力训练方法

①重复记忆。重复是学习之母,尤其像字词、术语、外语单词、历史年代、事件等枯燥乏味的东西,更需要循环往复地记忆。

②早晚记忆。根据心理学原理,早晚记忆分别只受“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单项干扰,因而记忆效果较好。 ③读写记忆法。边说边记,多种分析器的协同合作也是提高记忆成效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记字词、诗词、外文单词等。

④间隔记忆方法。读一本书,学一篇文章,最好分段交替进行记忆,记忆时间不宜过分集中。

⑤概要记忆法,在一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和细节都记下来的场合,如听报告、故事,看电影、小说,可把其中心、梗概、主题记住;或先记一个初略的框架,然后再设法回忆补充。

⑥选择记忆方法。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读书学习都要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记忆的内容有所选择,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⑦趣味记忆方法。“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倘若对某一门学科特别感兴趣,其学习成绩也往往较好。 ⑧运用记忆法。记忆是建立联系,运用则是巩固联系的最有效手段。我们一定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当然,记忆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勤奋学习。学习的知识越多,人的记忆力也就越强。孔子早就说过:“多见而多识之”,“多学而多识之”,识就是记忆。

记忆力训练方法

(1)积极暗示法:

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要想树立起这种信心就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在心中默念:"

绩排前五名""我几岁的时候就能背许多唐诗"。当这些过去良好的记忆形象再次浮现时,会增强你"一定能记住"的信心。

(2)精细回忆法:{一棵树的记忆}.

想房间里都有什么?门窗朝哪开?家具都摆放在哪里?墙上挂有哪些装饰品?暖气片和电灯开关在什么地方?

等等。要回忆得尽量完整无缺。当你再次回到到间时,检查一下你遗漏了什么。想一想一小时前你在做什么?想电影中每一个镜头。回忆一下你童年的伙伴,你们在一起都做过什么?还能记起他们的名字吗?他们的家都住在什么地方?

(3)奇特联想法: 联想是促进记忆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遇到一个生字:咩。该字由口和羊组成,口即嘴,羊的嘴,除了吃草,还会叫。羊怎么" 咩……"字义出来了,字音也知道。咩,羊叫之声,读MIE。奇特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则将要记的东西在头脑中人为地形成一定衡奇古怪的联想,从而帮助记忆。比如,要想记住

"狗–自行车"这对词,我们松树、高粱"共十个词,他形成如下奇特联想:一个人登上了高速的火车,火车在河流上奔驰,河流上飘来一个大风筝,风筝上架着一门大炮,大炮的炮筒里打出来一个大风筝,风筝上架着陆门大炮,大炮的炮筒里打出来一只鸭梨,鸭梨打进黄狗的嘴里,黄狗像一道闪电,迅速地路过街道,爬上一棵老松树,咬住了老松树上长着的一棵高粱。

(4)限时强记法:

在规定的时间里去背诵一些数字、人名、单词等等,可以锻炼博闻强记的能力。比如:在3分钟内,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30 位数字: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在2分钟内,背诵十个陌生的人名;在10分钟内,背诵十个外文生词。

{一棵树的记忆}.

(5)记忆保健操:

在头颈后部找到"天柱"、"风池"二穴,将两手交叉于脑后,用拇指的指腹腔按压这两个穴位,每次按压5秒钟,突然加压,然后将拇指移开,按压5至10次后,会感到头脑清醒…………..增强记忆的八大妙法………..

(一)五官感觉(Senses)1.视觉: 字、形状、颜色、特征……2.听觉: 电话"铃、铃、铃"……3.触觉: 想象一块石头,感觉粗糙、刺手……4.味觉: 想象吃即食面是咸的,很好味的……5.嗅觉: 如想象一束鲜花,它的

香味令你心旷神怡、心神开朗……

(二)动感(Motion)比如一只大象,静止的,是不好记住的,但假如你想象它正拉着一棵树,非常用力,弄得满头是汗,就容易记忆许多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令人捧腹喷饭的事情,就越容易被记住。

(四)夸张(Exaggeration)将蚂蚁想象如有一个人般高,甚至有一座山般高,那么你记得它的机会便大了。

(五)色彩(Colour)比如你想象一只猪是黄褐色的;鼻是红色的;耳是绿色的;牙齿是很洁白的。加入的色彩越多,便越好记住的。 (六)符号(Symbol)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用一些符号或对象去代表、便易记许多。比如"爱",可以用一个心去代表,在你脑海中浮现一个心的图画,便能记住"爱"了。

(七)自己(Myself)做主角以自己做主角,可增加亲切感和投入感帮助记忆。

(八)正面

(Positive)尽可能想一些正面的、开心的、相关的经历。牢记这些内容便不再困难。以上八点增强记忆的原理,大家务必记住;一旦你明白及掌握这八个原理,将它们用在日常的记忆事务中,你便能体会引去记忆,也会使你的记忆力大步跨前。…………..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例如

: 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联系起来,把互为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等直观化。首先明确数轴的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其中原点相当于温度计的零点,向右为正方向,单位长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3.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 年发生的黄巾起义。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4.用联想法记忆酸性氧化物的溶解性?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是难溶的,其余的都是可溶的。可联想记作:只有砂子(SiO2)不溶。试想,如果砂子能溶,河里的砂子岂不全化掉了。

5.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

?6.用联想法记忆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同理可记:"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因为刘备建蜀时已风烛残年,故一天二两药;而孙权的吴国在长江边上,故与养鸭联系。

?7.用联想法记忆晋灭吴的时间?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 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8.用联想法记忆地名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可记作:一个人的智力胜过他的弟弟不如哥哥,即"胜弟亚哥"。

第三篇:《各时期记忆方法》

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 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现谈点体会,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 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 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 时间:1914~1918年。

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 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联。

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大 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三、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 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

(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的“编户制度”。

(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调制。

(5)唐后期的两税法。

(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再如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的内容散见于第二册和第三册部分章节中。教学 时,我按时间的先后把它整理为:(1)领导新文化运动;(2)领导“五四”运动;(3)创办《每周评论 》。宣传马克思主义;(4)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5)参与组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义。

四、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 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名称则可编为:

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一棵树的记忆}.

十国:南、北、汉、闽、楚、吴,

南唐南平前后蜀,

还有吴越毋疏忽。{一棵树的记忆}.

五、趣味记忆法

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就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 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提高记忆效果。例如我讲巨鹿之战时,就简略补充“破釜沉舟”成语典故。讲楚汉战争时补充“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等典故。在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讲商鞅变法告诉学生用“欠三壶酒 ”的谐音来记前359年这一时间,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六、规律记忆法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为预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 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例如,无论上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内容,首先我都要求学生重视其目录,明确课本内容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另外,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都可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如分析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的原因时,虽然引起起义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根源无非是:(1)残酷的刑法,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2)土地高度集中;(3)自然灾害等等。

七、联想记忆法

对容易混淆的历史事件,年代、概念,教学时则可采取联想的方法,帮助学生加以区别。例如阿拉伯帝国 在我国史书上称大食。三个哈里发国家分别称为黑衣大食、绿衣大食、白衣大食。同学们死记硬背,常常弄错。我在上这段历史时这样叙述:巴格达哈里发国家地处沙漠附近,沙漠地区气候炎热,人们被太阳晒的墨黑, 因此称为黑衣大食;开罗哈里发国家地处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土地肥沃,庄稼葱绿,所以称之为绿衣大食;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地处大西洋东岸,远眺大海,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故称白衣大食。这样三个国家的 地理环境和国家名称一联系,学生很容易地就记牢了。

八、图示记忆法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一棵树的记忆 我记忆中的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