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夕阳下的宁静 霓虹灯下的宁静

话题作文 zuowen 3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安静、寂静、平静、清静、宁静、幽静的区别和用法》

安静、寂静、平静、清静、宁静、幽静的区别和用法

安静:本来有声音,现在没有声音。 例:教室、大会堂很安静

寂静:没有人,也没有声音, 例:寂静的凌晨、田野

平静:1、安宁,没有骚扰动荡 例:平静的西湖。

2、心情平和 例:眼神、心情平静。

清静:程度比寂静深, 例:清静的地方。

清静一般用在描写生活情况 例:过着清静的生活;

宁静–>平静、安静 例:宁静的夜晚、港湾

幽静–>清幽、寂静。一般用在环境 例:幽静的小路、森林、山谷

“平静”是形容心情的宁静;

“幽静”是指环境的优雅宁静;

“寂静”是一种沉寂的、没有一点声音的静;

“恬静”是指恬淡清幽的宁静;

“安静”是指一种安稳与平静。

“平静、幽静、寂静、恬静、安静”,是一组近义词,区别并不很重要,只要用词恰当,就可以了。

o 1.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 )的睡着,他们的呼吸均匀

而( )。

o 2.冬天的山村一到了夜里格外( )。

o 3.蜜蜂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 )的小站。

o 4.一天夜里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

o 5.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 )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o 6.我和妈妈一起漫步在( )的林荫小道。

o 7.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 )的笑容。

o 8.六(1)班的同学正在做作业,教室里( )极了。 o 9.冬天的夜晚,山村里( )得很。

10.一走进( )的果树林,醉人的花香就扑面而来,让人舒服。

o 11.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 )地睡着。

o 12.西蒙冰冷青白的脸上显出死的( )。

o 13.傍晚,游人散尽,这儿又恢复了( )。

o 14.孩子的呼吸均匀而( ),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o 15.傍晚时分,山林之中是一片( )。

o 16.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讲话,会场上( )得连掉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

o 17.风停了,清澈的湖水又恢复了( ),像一面美丽的镜子。 o 18.在这样( )的夜晚,凝望着空中的明月,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o 19.冬天北方的小山村十分( ),只能听见雪花簌簌往下落的声音。

o 20.生活的海不时涌起狂涛,但他总能( )地面对一切风暴。

o 21.寺院建在一处( )的后山,鸟语为乐,竹林成伴。 o 22.冬天的夜晚,山村里( )得很。

参考答案:

o 1.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的睡着,他们的呼吸均匀而(平静)。

o 2.冬天的山村一到了夜里格外(宁静)。

o 3.蜜蜂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寂静)的小站。

o 4.一天夜里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o 5.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僻静)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o 6.我和妈妈一起漫步在(幽静)的林荫小道。

o 7. 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 恬静 )的笑容。

o 8.六(1)班的同学正在做作业,教室里(安静)极了。 o 9.冬天的夜晚,山村里(寂静)得很。

o 10.一走进(寂静)的果树林,醉人的花香就扑面而来,让人舒服。

o 11.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o 12.西蒙冰冷青白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

o 13.傍晚,游人散尽,这儿又恢复了(宁静)。

o 14、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o 15、傍晚时分,山林之中是一片(幽静)。

o 16.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讲话,会场上(肃静)得连掉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

o 17.风停了,清澈的湖水又恢复了(平静),像一面美丽的镜子。 o 18.在这样(宁静)的夜晚,凝望着空中的明月,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o 19.冬天北方的小山村十分(幽静),只能听见雪花簌簌往下落的声音。

o 20.生活的海不时涌起狂涛,但他总能(镇静)地面对一切风暴。

o 21.寺院建在一处(僻静)的后山,鸟语为乐,竹林成伴。 o 22.冬天的夜晚,山村里( 寂静 )得很。

第二篇:《对戴望舒《夕阳下》的解读》

《夕阳下》

晚云在暮天上散锦,8

溪水在残日里流金;8

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10

象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11

远山啼哭得紫了,7

哀悼着白日的长终;8

落叶却飞舞欢迎7

幽夜底衣角,那一片清风。10

荒冢里流出幽古的芬芳,10

在老树枝头把蝙蝠迷上,10

它们缠绵琐细的私语,9

在晚烟中低低地回荡。9

幽夜偷偷从天末来,8

我独自还恋恋地徘徊;9

在这寂寞的心间,我是。9

消隐了忧愁,消隐了欢快。10

《夕阳下》收录在戴望舒的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中,在这一个诗集里的大都是情诗和愁诗,《夕阳下》属于愁诗。在戴望舒的诗歌中,总是带有一抹忧郁朦胧的情感,这首诗歌也不例外。

诗歌描写了一个孤独的人,拖着瘦长的影子,在黄昏中徘徊。溪水映照着残日,荒冢晚烟,远处的山好象在啼哭,落叶和蝙蝠飞舞。抒情主人公似乎融入了这种悲凉之中,陶醉在荒凉之中。

戴望舒说:“诗应该有自己的特征,但你须使它有普遍性,两者不能缺一”, 要求诗歌意象,既独特,有能够引起普遍情感。他的诗歌中最典型的意象则是枯枝、落叶、暗夜、黄昏、夕阳、荒坟、眼泪、雨巷等,构成一种凄凉的意境;语调往往都是低调的,压抑的,哀怨的。而在《夕阳下》中,作者选取了“残日”“古树”“荒冢”“晚烟”等孤寂凄凉的意象,表达作者内心的孤独忧伤。从诗歌的首节开始,就奠定了全诗凄凉冷戚的基调,之后又围绕着这样一个基调通过萧条的景象进一步渲染,最后一节又回到“我”这里,当幽深的黑夜从天边袭卷而来,“我”(我的思绪)并未被黑暗吞没,“我”还独守着寂寞,一种说不上是忧愁,亦说不上是欢快的寂寞。

作为现代派诗人,戴望舒诗歌最突出的特色便是将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处于二者之间最佳契合点的独具韵味的诗歌。有人说,他的诗歌是“象征派的形式”和“古典派的内容”。在《夕阳下》中,头两句具象描绘——“晚云在暮天上撒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很显然是李清照那首怀旧伤今的名词《永遇乐》头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碧”的化用,李词接下来是一设问:“人在何处?”《夕阳下》的诗句仿佛是这个设问的某种回答:“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像山间古树的寂寞的幽灵。”带有很明显的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同时,象征主义所强调的色彩、象征和暗示等方面的要求也得到了体现,如“流金”“紫”等表示颜色的词语色彩鲜明,在读者的视觉上造成强烈的冲击,符合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要求。

而且,这首诗歌不似前期对于诗歌外形整齐和音乐性的追求,开始逐渐摆脱新月诗派对于格律诗的束缚,否定了音乐性,他唯一追求的就是情感的自由表达。《夕阳下》这首诗歌中,除了每四句为一小节还可以隐约看到格律诗的特点外,句子长短不一,毫无章法可循,作者在自己的创作时间中逐步向情感的自由表达迈进。

在诗中,诗人仿佛是用一种非常感性的视角在享受“寂寞”,又用一种理性的思索在品味“寂寞”,这是面对寂寞的个性超脱。

第三篇:《夕阳下的蒙古草原,心灵的震撼》

夕阳下的蒙古草原,心灵的震撼

长长的套马杆,挥舞在夕阳下漫无边际的蒙古草原上,牧民们策马奔腾,矫健的身姿依旧向世人展示着他们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所向无敌的民族。

衰颓的老马再也无法承担起参加那达慕为勇士再夺荣誉的重任,它老迈的筋骨上是笨重的鞍鞯和辔头,它也曾驮着豪爽少年奔走天涯,

如今静静地在敖包旁等待

着生命的终结。

草原上的河流是那样的清澈甘甜,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这清清的河水养育了一代代蒙古勇士弯弓射雕,纵马驰骋,气冲霄汉,金黄的野草也被这狂飙的雄风吹得飒飒作响。

万里层云被落日浸染的如五彩斑斓的调色板,每落一笔,天空都显现出非凡的魅力。

{夕阳下的宁静}.

马头琴响,悠扬的乐声熏醉了整个草原,牛羊啃着青草,牧民唱着歌谣放牧归来,蒙古包上烟囱炊烟缕缕,滚烫的马奶酒已经热熟了,就等着归家的汉子品尝。

{夕阳下的宁静}.

女人们在余晖下那么的美丽妖娆,她们为汉子们做好了晚饭,步出蒙古包,感受着秋日夕阳的暖意和煦,嗷嗷待哺的小羊羔们咩咩的叫着,它们也被这暖光醺的仿佛醉了一般。

归去的鸿雁向南飞,天空多辽远,一对对,排成行,向往着南方暖意融融的气候,但他们知道,来年春天他们还是要回来的,因为这里是他们心的家乡。

{夕阳下的宁静}.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代敕勒族民歌传颂千年,代表了一切游牧民族的民族习性和特征,成为他们徜徉在浩瀚、自由的草原上最潇洒的见证。

牧马人在残阳如血的火云下骑马外出,旁边跟着猎犬,马是千里良驹,犬是主人{夕阳下的宁静}.

好伴,马嘶犬吠,天空上的鹰叫,远方的狼嚎,草原上最常见的声音仿佛在上演

第四篇:《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第11课 《请到我的家乡来》

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在学生情感上,让他们对家乡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了解、认识家乡,扩大孩子认知范围,从中感受家乡的可爱。

2、行为与习惯

指导学生设计一日游的行程安排,让他们养成做事学会合理安排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安排家乡一日游的行程,根据孩子自己的思路设计浏览线路图,巩固前一课的认识地图方向的能力,进一步了解家乡景点的特点。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介绍、设计、小组交流、欣赏、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活动方式方法,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在家乡各主要景点拍的照片

2.搜集家乡主要景点的精要资料介绍

3.成立旅行社,准备宣传口号

4.实物投影、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背景音乐:烟花三月歌曲)

1.同学们,烟花三月的扬州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朋友,他们当中好多都是第一次来扬州呢,作为扬州的小主人,同学们,我们可以为客人们做些什么呢?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追问:说说看,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说说你的理由。

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我们扬州是一座古城,城虽小,但景点很多,景色迷人,真的值得一看。好,现在我们就先带客人们看看扬州的美景。同学们,把你最熟悉的景点介绍给我们的客人。谁先来?

【教材以给“手拉手”活动的伙伴当导游为主线,开展系列活动。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真实体验,教学设计时便结合教学实际,从远道而来的游客引入,自然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用“客人朋友好多都是第一次到扬州,作为扬州的小主人你可以为客人们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激发起学生小主人翁的使命感。】

(二)、看看家乡的景

1、学生介绍家乡最著名的景点:瘦西湖

(1)瘦西湖是你最熟悉的景点,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你们知道,为什么叫“瘦西湖”吗?

(2)学生带照片上台,实物投景展示。“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因此而得名,。你们在瘦西湖一定拍过许多照片吧,带来了吗?把你带来的照片展示一下。

a.这照片你是什么时候拍的?当时和谁一起去的?你在那看到了什么?当时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b.还有谁在瘦西湖留过影的?谁给你拍的?为什么选择这儿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多美的意境啊!)

c:你也要展示自己的照片呢!好,上来,哟,同学们看,他的笑容多灿烂啊!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开心?

d.同学们,客人们如果想在瘦西湖拍照留影,你还想推荐瘦西湖里的哪些景点给他们拍呢?再说说你的理由。(五亭桥!)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这儿的确值得拍照纪念。五亭桥像一朵莲花开放在像玉带一样的瘦西湖上,多美啊!还是让客人先睹为快吧! e.多媒体课件出示:五亭桥美景

瞧,春天的瘦西湖繁花似锦,夕阳下的五亭桥宁静迷人,夜色里华灯璀灿,冬天里白雪皑皑,同学们,美不美啊?还有哪些景点值得拍照留恋?

f.生介绍白塔的传说

过渡:如果瘦西湖招聘小导游,你肯定会被选中。美丽的瘦西湖真不愧是全国著名的景点。还有哪些景点是你熟悉的?

2.学生介绍大明寺。

3.生介绍个园、何园

4.小结:好,刚才大家向客人们介绍了家乡最有名的景点,其实啊,历史非常偏爱扬州,悠久灿烂的文明为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存:有新石器时代位于高邮的龙虬庄遗址、有春秋的邗沟、有汉代的天山汉墓、有隋代的炀帝陵、有唐代的扬州城遗址、有宋代的仙鹤寺,有明代的文昌阁、有清代的史公祠,真可谓是“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另外,近年来,刚开发的景点有高邮东湖渡假村、泰安的凤凰岛、仪征的登月湖等等,难怪古人会这样赞叹“天下三分明月夜——

生:二分无赖是扬州”。

【充分应用图片、赞美家乡的诗词及家乡民歌,有的贯穿在教师教学语言中,有的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出示,目的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勾起学生对家乡美景的欣赏赞美之情,另一方面体现古城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学生带入家乡优美的画卷中去,勾起他们的美好记忆,再次萌发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成立旅行社:起名、亮口号

1.过渡:扬州妩媚迷人的风光,让无数游人为之陶醉,可是同学们,我们的客人在扬州也只有一天游玩的时间,这么多的景点肯定不能一一游玩,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成立旅行社)

2.我们一共分7个组,每个小组就是一家旅行社,小组长担任总经理(出示旅行社人员分工表),大家根据这张表格讨论一下,分一下工,就请旅行社总经理带领你的员工给自己的旅行社取一个响亮的名字,等会儿亮出你们的口号,来宣传推介扬州。开始吧。好,请各个旅行社亮亮相。

【考虑到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我给出了“旅行社人员分工表”,让各小组明确分工、职责,再通过合作完成设计任务。成立旅行社是为了把课堂教学的内容融入到社会当中,现实生活中的旅行社都有自己吸引人的名字、响亮的口号,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旅行社成员,实现角色的转换,这也是一种体验,为了起出好名字,好口号,学生就要从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社会经验中去搜寻,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四)、设计一日游日程安排及旅游线路图

1.现在我们来给客人设计日程安排。怎样设计才合理可行呢?还是让我们先来学习扬州石塔旅行社是怎么安排一日游的吧!多媒体演示。

2.老师从众多景点中挑了8个景点,提供给你们,参照扬州石塔旅行社的日程安排,听清老师的要求,待会儿看哪家旅行社成员最会合作,一日行程的安排最合理,设计用的时间最短,下面看你们的本领了。

3.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日游行程安排(音乐:《茉莉花》歌)。

4.学生评价两份表。

5.师相机评价:各个景点同学们看它时间安排得怎么样?发现什么了吗?路线安排有没有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夕阳下的宁静 霓虹灯下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