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热爱山水的散文 热爱生命的散文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山水游记散文复习与整理》

山水游记散文整理与探究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 2、 学会欣赏不同作品中优美的环境描写,感知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欣赏山水之美的高雅情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感。 知识储备: 1、 关于“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2、 作者再现

①.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世称“韩柳”。作者曾被贬为永州司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②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而失败。被贬,到邓州,后又作过杭州、青州太守。死后,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③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教。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刊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测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篁( )冽( )坻( )缀( )翕( )怆( )邃( )佁( )谪.守( ) 淫.雨霏霏.( )( )岸芷汀..兰( )( )樯.倾楫.摧( )( )浩浩汤汤..( )阴风怒号.( ) 2、 积累文言词语

以其境过清 (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 以 卷石底以出 ( ) 之 览物之情 ( ) 嘱予作文以记之(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 全石以为底 ( ) 乃记之而去 ( ) 3、重点句子翻译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⑤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流连忘返赏美景。

1、小组合作交流,背诵你感兴趣的语段,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2、这些美不胜收的景色,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

探究二:探究美景背后的深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用“我从 中,读出来作者 的思想感情”的句式表达。

三、走进历史 拓展延伸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被贬的文人很多,能像一样失意而不消沉,寂寞而积极入世的文人也很多,你能说说你熟知的吗?

四、课外达标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心窃乐.之 ④学者诚.

能八面玲珑 2.读懂山水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第二篇:《苏轼散文中的山水与人性》

苏轼散文中的山水与人性

关键词:苏轼散文、山水之美、民生疾苦、豁达态度

序论:无论是求知若渴的学生,还是教书育人的教师,亦或是学识渊博的散文爱好者,苏轼的散文一直是学习的动力,理想的船帆,精神的支柱!近千年来,苏轼散文一直广为传诵,影响深远。“虽嬉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宋史本传》)在当时北宋全国、西夏、辽各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平民百姓,都以能获赠苏轼诗文为人生之最大荣幸,以读其诗文为最大乐事。时光荏苒,而在今天额这个社会里,苏轼的篇篇经典名作,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文与可字说》、《教战守策》、《贾谊论》、《留侯论》、《超然台记》、《喜雨亭记》、《留侯论》、《上梅直讲书》、《潮州韩文公庙碑》、《记承天寺夜游》、《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等。时至,今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静下心来品读一番,仍然可以让我们大道如痴如醉的境界。个中缘由,不能不让人深思。苏轼散文究竟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何以产生如此持久的魅力?何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散文乃形散而神不散,看似零散而琐碎的篇章布局,却包罗万象,包括了太多的对这个社会的赞美,对自己心中情感的抒发,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对社会乱象的鞭笞。所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这句古话不无道理。一篇优秀的散文都是有它的精髓所在的。而这些精髓,除了作者写作时所蕴含的深刻情感以及文章所要展示的或表达的哲理外,我觉得文章里面所体现的山、水、人性之美也是散文的精髓,也注定会给自己的散文带去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影响。虽然研究苏轼散文的文章很多,但从这个角度探索苏轼散文的似乎还不多见,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想从山水中寄托了对自然的歌颂与热爱、通过山水表达了对民生疾苦与国家大事的关注、通过山水表达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个方面来探讨它是如何增加苏轼散文感人的艺术力量,或如何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及对后人的散文创作的色彩影响。

{热爱山水的散文}.

本论:一、山水中寄托了对自然的歌颂与热爱 。

山水是封建文人的生命绿色,其个体生命因青山绿水而洋溢着活力与乐趣。无论这个个体生命是坚强抑或脆弱,无穷勃发无尽伟大的山水自然,带给文人们的,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宏通意识与对自我生存的豁达态度,使他们臣服于执著于今生今世的生命欢乐,正如苏轼朗然高吟:“我与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人眼中的山是有着不同的美的,或许如武汉蛇山的灵秀之美,或许如麻城的龟峰山的险峻之美,又或许如泰山的巍峨之美,而我觉得苏轼散文中的山是一种秀奇的美。

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上的文人墨客都是比较有闲情逸致的。古时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当代的鲁迅,钱钟书,今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文学大家余秋雨,无一不喜欢游山玩水。我们的唐代大诗人苏轼也不例外。平时也喜欢在闲暇之余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去领略淳朴的自然风光,去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如一次在庐山的游览过程中,他便不断地在发现山的美。

首先是一种“奇骏”之美。庐山的高山深谷,是苏轼平生都没有见过的,在一草一木中,一花一鸟中挥霍着自己的眼睛,“浪费”着自己的精力,身体上的五官在此时尽情地

享受着。高之处犹如千峰万仞,低的地方仿佛地陷深渊,此起彼伏,空空幽谷中,时而微风习习,时而鸟语声声,时而树影婆娑,时而鸟影翩翩。整座山奇绝秀丽,让苏轼也情不自禁心生敬畏,情到深处,诗兴大发,著名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一气呵成,达到让读者读之有荡气回肠的感觉。

其次,苏轼散文中的山是一种“宁静”之美。苏轼的《石钟山记》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江西湖口县鄱阳湖畔有座石钟山。苏轼不仅对山的美景如饥似渴,想一饱眼福,更是对它的名字好奇不已。在《水经注》中郦道元说。由于石钟山下面临近一道深潭。微风鼓起浪花,水石互相撞击,声如洪钟,因此才以石钟为山命名。可苏轼喜欢游览名山,更喜欢在游览美景之时探索山的奥秘。苏轼为了一探石钟山之秘,与他人一同乘船来到石钟山悬崖绝壁之下,那儿有块巨大的石壁,侧立千仞,形状犹如猛鬼野兽,阴森森地像要与人搏斗。鹘鸟们时而在云间鸣叫,小溪中时而水波潺潺,天空中时而凉风习习,而无论是何种声音,都未能打破山的宁静,打破苏轼心中的那份宁静。静是一种人生境界,静同样是山的过人之处。因为宁静才可以让人类的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去思考,去完成人生应该完成的使命。

因此,苏轼散文中的山的美是一种奇绝的美,是一种宁静的美,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美,难怪苏轼在看到此情此景时也下决心不作诗,因为眼睛已对眼前的美景应接不暇了。

不仅是山,苏轼散文中的水也包含了他对自然的歌颂也热爱。

首先,水是从古至今人们都赞扬与敬畏的一种神圣的东西。水,形态不一,变幻莫测,可以是坚硬的固态,可以是流动的液态,也能是如梦似幻的气态。宁静时有如镜般的平静之美,缓流时有清凉柔和之美,激流时有汹涌澎湃之美,而苏轼散文中的水尽含其美。石钟山下深潭中的水蕴藏着力量,而与山石相撞时则清亮激越,浪花飞溅,而后渐渐平息,渐行渐远。一种毫无生命的东西,在苏轼的笔下尽显生命色彩,尽显美丽姿态。

其次,苏轼散文中的水还是一种喜悦的象征,在作者的《喜雨亭记》中作者记载道农民因雨水而忧而喜,无雨时担心不已,愁容满面。下雨时心潮澎湃,欣喜如狂,因为雨麦子才有丰收,变得金黄而灿烂,无雨则是灾荒之年了。农民感谢雨,苏轼也感谢雨,他认为如果不是上天眷顾他们,他和其他人哪有此种闲情逸致去游山玩水,去把酒畅谈人生,这都是雨的恩赐,是给人们喜悦的源泉。因此,苏轼散文中的水之美,不仅仅是一种形态上的美,也不光是一种音韵美,更是一种上天的恩赐之美,一种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这种美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然,不会因为时间的消失而被人们忘却。

. 宋代朱熹于《春日》中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唐朝之白居易于《忆江南》 中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宋朝的林逋在《山园小梅》 中吟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无一不在赞美山水,喜乐山水,一字一句中饱含了对大自然的歌颂也热爱。而苏轼亦如此,喜山乐水,真正做到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的境界。

二、通过山水表达了对民生疾苦和国家大事的关注

山水固然为人喜乐,可古往今来,山水更是文人墨客用以明志,寄托情感之处。民生疾苦和国家大事便是苏轼于山水之中关注的。

首先通过描写民生疾苦(天灾人祸)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蝗旱之灾:《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肌肠痛。”大雪纷飞,雪融于水,举家迁移之际,不忘关注百姓生活安危,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举。洪涝之灾:《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一面喜爱山水,一面又在批判山水,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对当地官员的讽刺与鞭笞。而苏轼关注的民生疾苦第三个方面就是赋役之祸,《吴中田妇叹》:“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通过山水,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喜好,更是将自己的心思与家人,与百姓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其次通过山水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熙宁二年(1069年)初,苏轼守丧期满还朝,就在这时新继位的宋神宗已经採纳了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决定开始了变法。苏轼首先写了《议学校贡举状》,极力反对王安石变科举,就这样他受到神宗的接见和鼓励,神宗对他说:“虽朕过失,指陈可也。”接著他写了《上神宗皇帝书》,由此书对新法进行了全面批评,并泰然自若的说:“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而不已,则大乱随之”(《再上皇帝书》)。就因为这,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不满,诬蔑苏轼扶父丧返蜀时贩私盐。苏轼无一言自辩,祇是请求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其后他先后担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苏轼为官期间在各地兴修水利,一边喜乐山水,一边救济灾民,日如一日,年复一年的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深受百姓爱戴。对新法,他分别采取不同态度,或“因法以便民”,即推行新法于民有利的部份;或公开拒绝执行,例如知密州期间,他就拒不执行正在推行的手实法;而更多的则是“託事以讽”,他在《湖州谢上表》中说,神宗“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生事”等语,刺痛了靠投机新法起家的人,他们群起弹劾苏轼,结果苏轼被捕入狱。虽然多方营救,仍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的一生起起伏伏,不恼不怒,不卑不亢,守住心中的那一片净土,守候心底的那一片青山绿水。

三、通过山水表现了自己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都有光辉的一面,都有美丽、善良、纯真的角落。

首先来说说苏轼散文中他人的人性之美在何处。先说苏轼的长子苏迈。为了帮父亲苏轼弄清楚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苏迈冒险同父亲苏轼一起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于石钟山之名一探究竟。这无疑是一种人性之美,帮助他人,乐于奉献。

其次就是《喜雨亭记》中的农民身上也是有一种人性之美的。虽然看起来他们像是在向大自然索取,索取雨滴,索取眷顾。但他们却是那样的真诚。他们渴望上天赐雨,渴望庄稼获得丰收,渴望看到相邻们彼此脸上的微笑。虽然没有什么横溢的才华,也不是学富

五车,更不是才高八斗,不能用语言形容自己内心的感激,但他们对恩赐于他们的东西都充满了不尽的真挚的感激,这难道不是人性之美的体现?

最后再来说说苏轼散文中自己所体现出的人性之美与所表达的豁达额人生态度。我觉得苏轼的人性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山水的热爱,苏轼散文中的游记其实是挺多的。西林寺、庐山、石钟山、喜雨亭、超然台、墨君堂""处处都布满了苏轼的足迹。一个喜乐山水的人心中是充满了爱的人,对于诗人大家来说寄情山水是常有的事情,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一个善于体会生活与大自然的人,才会为山水所融,与山水一体。“愿我无足恋,恋此山水清。新诗如弹丸,脱水不暂停”。而他一生的谪居外任天南海北恰恰成全了他成就山水诗篇卓绝千古的条件,他倾倒于东南山水,深情吟道:“东南山水相招呼,万象入我摩尼珠”。领略杭州之美后,悠然一叹:“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古代文人常以拥有适性之山水为豪,苏轼更是倡言山水乃天赐贬客逐臣之无尽宝藏,《前赤壁赋》云:“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置身于“宝藏”的山水中,苏轼发现了山水和山水人生的美,发现了以文笔表现这种美的生命价值,所以苏轼纵情于以文载游,贬谪自然也就成了他跃居文学高峰的台阶。

二是苏轼的人性之美体现在关心民生疾苦方面。百姓生活的安危,农民收成的好坏,这些都是苏轼关注的焦点。常言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但苏轼不同,他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有着一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雄心。他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不问世事,而是心系百姓,时刻为他人着想。

三是苏轼的人性之美不仅是关注山水之美,民生疾苦,也关心社会百态,国家大事。为官期间,他尽职尽责,为乡民造福。而在朝廷动荡时期,首当其冲受到迫害的也是他,革职查办,驱逐流放。但这一切都未能击垮苏轼对生活的坚定的信心,同样寄情山水,写作大量的诗歌,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宝库。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说,苏轼的散文充满了一种人性之美。

其次就是苏轼的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是因为山水的真率美卸去了他身心上沉重的束缚,使他的心灵洗尽铅华之后返回他曾拥有的透彻与率真,就像他被贬于黄州,“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向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林,力极而息,埽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返,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像这样真率的醉游与真诚的情谊又岂庙堂之士所可得?唯苏轼耳。所以他悠然自得地说:“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人生苦短,何不潇洒走一回? 何其洒脱,何其豁达,壮哉!

结论:苏轼散文,山、水、人性之美感强烈,时而充满奇绝,时而充满宁静,时而人性张扬,天然浑成,水乳交融。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

{热爱山水的散文}.

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唐宋名家文集—苏轼集》 中州古籍出版社

2、《东坡志林——历代名家小品文集 》 三秦出版社

2013年03月10日

第三篇:《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

短篇古典散文的阅读欣赏

高考诗歌鉴赏题要注意短小散文的阅读欣赏。如以下篇目: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

秋述 杜甫

冷泉亭记 白居易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养竹记 白居易

新乐府并序 白居易

李贺小传 李商隐

喜雨亭记 苏轼

放鹤亭记 苏轼{热爱山水的散文}.

游沙湖 苏轼

书巢记 陆游

牡丹亭记题词 汤显祖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唐]李白

【题解】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从弟即堂弟。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序中写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等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全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虚设,而层次井然。以骈偶句式为主,铿锵动听,而又潇洒流动,无板滞之弊。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2],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4]。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群季俊秀,皆为惠连[6];吾人咏歌,独惭康乐[7]。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8]。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9]。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全集》

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热爱山水的散文 热爱生命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