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把题破山古诗改写成小故事200字 古诗改写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4浏览

【 – 写作指导】

把题破山古诗改写成小故事200字(一)

改写《题破寺后山禅院》

天刚蒙蒙亮了些,我便独自一人漫步在这座古老的寺院里。那初升的太阳照耀在高耸的树枝之上,还没有蒸发的露珠加上树枝空隙中透来的微光格外的闪耀。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我感慨人生也是如此,要历经无数次的坎坷。小路两旁的竹子一棵挨着一棵,它们就像小路两边的护栏。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了幽深的后院,红花绿柳掩映这那古老的禅房,显得是那样的清新、淡雅。

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鸟儿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

太阳渐渐的到了山腰,一切声音此时都寂静了下来,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

使我的心灵愈加沉静。

把题破山古诗改写成小故事200字(二)

把题破山古诗改写成小故事200字(三)

《古诗二首》之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课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类型:新授课 执笔人:黄英 时间:2013.1.30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朗读诗歌的方法,了解诗歌大意。

2、 能揣摩有关诗句的含义。

3、体会诗中作者流露出的寄情于山水的隐逸情怀。

4、能背诵这首古诗。

知识衔接

有关破山寺的知识:破山,在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候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改建的,到唐已属于古寺。后禅院,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万籁( ) 钟磬( ) ..

2、解释下列词语。

初日: 高林:

万籁:

初读课文

1、你知道怎么读吗?(节奏、韵脚、吟读)

2、说说这首诗的大意了。

3、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

合作探究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2、“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纺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你答为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3、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从表现的内容上或表达的情感上做点赏析。

4、“万籁此俱寂”和“但余钟磬音”中否矛盾,为什么?

巩固练习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 , 。

6、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7、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请赏析其中的妙处。

9、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 , ;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 , 。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初日:旭日。高林:佛家称僧众聚居处为“丛林”,此处用“高林”,带有称颂意味。万籁:各种声音。“籁”在这里泛指声音。

钟磬:佛寺中僧人在念经时要撞钟敲磬使佛音远播。“磬”字有多义,这里指那种寺院中的砵形打击乐器。

初读课文

1、节奏:2/1/2 2/2/1 韵脚:林、 深、心、 音

2、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

3、清晨,破山寺后禅院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了诗人颇为浓厚的隐逸情怀。

合作探究 1、答: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2、答:这两个词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

3、答:这里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潭水,不仅让鸟儿欢悦,而且让杂念顿消。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对人的熏陶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

4、答: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仅有禅院的钟表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显空寂,使用权这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使用权一刹那成为了永恒 巩固练习 1、深幽寂静 宁静、空灵

2、答: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3、答:“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4、答: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5、万籁俱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6、D

7、A

8、“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把题破山古诗改写成小故事200字(四)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曲]一作“竹” [初日]早上的太阳。 [禅房]僧人的房舍。

[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俱]一作“都” [但余]一作“惟闻”,余:剩下。

[磬](qìng )一种打击乐器。寺院诵经、斋供时敲钟击磬,以表示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空]: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万籁]:各种声响。

【●诗文解释●】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古寺静穆幽深、美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清静隐逸的思想。

1首联交待时间地点

2颔联写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3颈联 天光山色让鸟儿欢悦,倒映潭水中让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

4尾联以动写静使这寂静的禅院更显空寂,肃穆

题破山寺后禅院

1 作者_____ 朝代____ 描写了清晨古寺________、______的景致,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3.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________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4.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 ,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 , 。

6.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答1 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2“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

3、深幽寂静 欢悦宁静、空灵 4、万籁俱寂 6、A

7.“万籁”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的时间和地点及入寺所见。

B.颔联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寺的美妙、幽深和清寂。

C.颈联中诗人想借鸟儿之乐来排遣自己的苦闷。

D.尾联中以有声衬无声,烘托山寺的宁静气氛。

7.自然界的一切声音(2分) 8.C(2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7.诗歌中最能体现古寺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2)

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是_____(2)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诗人出游之心切

B.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里花木长势茂盛。

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

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

7、由本诗衍化出的成语有 、 。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唐代诗人常见游历破山寺所写的一首题壁诗。

B.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

C.全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D.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来映衬山寺宁静的气氛。

7.本诗中“万籁”指____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地点和入寺所见。

B.颔联细致描绘一幅竹花繁盛的画面。

C.颈联以鸟之乐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

D.尾联用钟磬声再现寺庙的灵动生机。

松江:

阅读下列唐诗,完成7—8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诗歌中最能体现古寺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2)

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是_____(2)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诗人出游之心切

B.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里花木长势茂盛。

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

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

参考答案:7.幽、寂 8.B

把题破山古诗改写成小故事200字(五)

把题破山古诗改写成小故事200字(六)

把题破山古诗改写成小故事200字(七)

第一课时(教师版)

执笔:周浩 马顺权 审核人:

课型:新授 设计课时: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3-3-6

班级: 学生姓名: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 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在背诵中加深理解,进一步鉴赏诗歌的佳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进入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学法指导: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歌主旨。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学习与评价P14)

曲径通幽处( ) 万籁此俱寂( ) 但余钟磬音( ) ...吴楚东南坼( ) 戎马关山北( ) 乾坤日夜浮(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同上)

(1)万籁此俱寂: (2)但余钟磬音: ....(3)乾坤日夜浮: (4)戎马关山北: ....3、填空。

(1)杜甫,字 , 代大诗人。所作诗篇反映当时

的 ,被称为“ ”,著有《 》。

(2)《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题目中的“题”是 的意思,破

山寺在现在江苏 。

(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四个字成了后来中国园林艺术、文学艺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把题破山古诗改写成小故事200字 古诗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