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应该怎样学习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如何才能更好的学习写作文》

如何才能更好的学习写作文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篇好的作文代表了一个学生的个人素质。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写得有内容、有条理、有中心、有感情呢?我认为:

一、作文要写具体。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作文一定要有内容。这就是说作文的内容要具体不能说空话。长期以来,作文空洞无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同学们,而“内容具体”又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做到言而有物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多视角”观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苏轼一句充满哲理的名言。这句名言精辟地道出了客观事物具有多侧面多角度的固有特征。因此我们观察必须采用与之相应的多角度方式。在观察事物时必须要全面细致。对静止的事物构成它的各个部分都要看全,每一部分的各个方面要看细。每一具体事物,总是由几部分构成的。如果我们在观察的时候遗漏了某个部分,那么观察到的事物就是不完整的。例如,我们观察一盆茉莉花,我要注意到他是有根、茎、叶、花四部分组成的。特别是可以看得见的茎、叶、花。在观察时是不能遗漏的。如果遗漏了,我们观察到的茉莉花就是不完整的,表达出来就不能使人清楚的知道它的整体。如果我们不注意观察它的茎的质、色和形,就很难搞清它的茎的特点,如果我们不仔细观察它的花色、形、味,也很难弄清花的特点。反之,如果我们把这几方面的情况都观察得很细,那么对茉莉花的认识就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当然不仅对静止的事物,对变化的事物整个过程也要看全,每个发展阶段也要看细。

2、“多方面”思考

我们在写作文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去认识,去思维。记事的作文,离不开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这一发展变化过程。写人的作文也离不开具体的事。因此我们在写这一类的作文时,要注意写好事情的发展变化。事件是伴随着实践的推移和地点的更替而变化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有哪些不同的情况。我们把这些情况有主次的记叙下来,写出的作文就具体了。同时,记叙一件事总离不开人的活动。因此写作文时,必须注意对有关的人物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态、语言和心理描写,使作文充实。例如,《记一次乒乓球赛》为例,想一想:从比赛双方看,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各怎么样?从观战者的角度看,他们在比赛过程中有什么议论、举动?

我们这样对事物进行思考和分析,就为文章写具体作了准备。但是要求把文章写具体,并非是要写成一篇“流水账”,写文章最忌说空话,言之无物最要不得。一些同学认为要把作文写具体就是字写得越多越好。常见一些同学时间、地点、人物都交待了,事情起因、经过、结果也都很清楚,可就是平平淡淡,给读者的印象不深,也不感人。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内容不具体。怎样才能把内容写具体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写的主要人物在事情发展的重要阶段的表现,要多想一想他在这件事中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怎样想的。不能满足于对事情发展过程的陈述。

二、作文要有条理

文章的条理,是属于文章的整体的问题,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结构。他就像一个人的骨架有力的支撑着文章的整体。文章的条理外部表现就是指文章的顺序。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重点就是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描绘景色的美丽。就其组织结构来说,文章的条理内部表现则主要指作者行文的思路、线索。小兴安岭景色美丽、物产丰富,既是大花园, 又是宝库。这片写景物的文章,作者写作时,则是以小兴安岭的树木和其他景物一年四季的生长顺序进行描写的,这既符合动植物的生长特点, 又符合人们认识景物的规律,更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中心。

在动笔前,先将作文的材料在脑子里象演电影一样过一遍,理全所有材料过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条理清晰。例如,一位同学写“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只写了买、洗、切、炸,却丢掉了打鸡蛋的过程, 使人读了感到莫名其妙:什么时候锅里出了鸡蛋。

作文写的有条理是同学们写好作文的重要基本功。文章写的有条理,可以使文章层次合理化,主题鲜明化。这样的文章不仅让人读懂还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作文要有中心。

写文章不仅是让读者知道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主要是向人们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具体说,就是向人们表明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就是通过字面,使读者看到作者的所思所想。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

作文有个明确的中心,它对作文的选材、结构、表达都有直接的影响。古人说“意在笔先”是有道理的。所以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必须确定中心。一篇作文里面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叙事的作文,不管写一件事,还是写几件事,都应该做到在一篇作文中,一个中心思想贯穿全文,都应该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去写,不能有几个中心。深刻的的中心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育,而有些同学在记人叙事时,往往是罗列现象,对所写的内容没有动脑去分析、去理解,没有注意所写事情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义,这样中心就不深刻,没有新意。例如,有个同学写蚂蚁“铺路”他们没有停留在对这件事情的表面认识上,而是从蚂蚁铺路,想到实现四化之路。从蚂蚁反映出来的齐心合力不畏艰难,想到我们要早日实现四化也要发扬这种精神。这样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比就事论事深刻多了。

四、作文要抒真情。

情,即情感,就是用文字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的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必须热爱生活,积极、热情、主动地去感受周围的一切,用自己的心去感触人、事、物、景。这样,你就会从平平凡凡的生活中敏感的发现美,感受美,被沸腾的生活感染。激起自己感情的波澜。产生“不吐不快”的作文欲望。这样写出的文章内容才能真实,入情入理,自然就会有真实情感。但是很多同学在观察写作时,只注意事件的发生过程,人物的言行心理。如,人物的情感怎样,自己又有了什么感情?这些感情有什么变化?随着事情的变化,情感又怎样变化?因此,尽管人物在当时当地、动了情,也受到了感动。但是没有观察到,捕捉到,只是记叙内容,而缺乏情感。作家刘白羽说过一句话:“如果作者不把血、感情注入到文章里,文章又怎么能有燃烧的热情、有光彩呢?”可见,有了情还要会抓住它,才有可能把这些真实丰富、变化的情感随着所写的内容注入到字里行间之中。使文章产生燃烧的热情和光彩。当然,抓住了情感,还要学会把这些情感真实的写进文章里,在叙述人、事、物、景的过程中流露出人物的情感变化,渗透进作者的感情。

五、作文必须要语句通顺。

我们写作文都是通过一个一个句子表情达意的。每一句话能不能清楚明白的表达一个意思,是直接影响作文质量的基础。句子通顺,就是要做到句内没毛病。无论是表达“谁”或“什么”“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都能做到用词准确,词序排列合理。同学们写作文时,常常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以下几种语言表达的毛病。

1、写病句。说和写之间有一定距离。有的同学心里想说的意思,一落到笔头就走了板,变了样。可是自己并不觉察,因此经常写出句子中用词不当、词序颠倒、词语重复、矛盾、指代不明等毛病。我们经常做的修改病句的练习就是为了训练大家少写或不写病句。很多同学在做这方面的练习时正确率很高。可是一写起作文来,病句却照常出来。这主要是一些同学对句子通顺的要求不够重视。特别是高年级同学,常在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动脑筋,忽视了作文表达的问题。

2、句间不连贯,句与句之间不连贯是同学们表达最突出,最严重的现象。例如,句间顺序颠倒、句间关系不当、句间意思跳跃、句子意思重复罗嗦、句子表达缺少变化等。上面几种表现,都是语句方面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句通顺呢?我认为除主观因素外,学生应该学习掌握句间连贯的一些写作技巧,以克服因此而造成的不同顺的毛病。

总之,要写一篇作文并不难,但是要写一篇好作文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最重要的作文基本功,才能写出一篇生动、具体、感人的好文章。

篇二:《我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

我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

周兆梅

海林林业局第二中学

我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也同样如此。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山区特有的环境条件和班级开展的课内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辟观察、习作的渠道,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锻炼写作本领,培养写作的创造力。

一、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所以我认为:学生作文先要解决一个“作文难”的问题,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再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上海师大吴立刚教授认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从动机走向目的。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发生于学生的“意愿”而不是“强迫”,而“意愿”则是来自于人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自然产生,它需要教师刻意去激发去培养。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重赏识激励,让人人成功。

鼓励实际上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就等于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其思维的火花。而赏识则会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带来干劲、增强信心。所以我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

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例如,我班原有一个学生叫马春雪的学生,起初作文写得很一般,偶尔有一次她的作文写得挺有趣,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还说她有写作天赋,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没想到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这孩子天天在悄悄地写,用她那儿童特有的眼光,写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写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想法,写儿童世界里的烂漫天真,表达她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慢慢地她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直到现在,马春雪同学的作文在海林特色班也是出色的,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印发给学生学习。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初次写作成功,是后续成功之母。要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会接着追求下一个成功。这种成功感对每一个人终身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2、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写作热情

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定期举行作文朗读比赛,请同学互评后打分,然后我在总结时找出每个同学作文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我还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作文等等。这样学生可学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改进不足,赶超先进。

为了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我们还安排了“我的作文表演会”让孩子们将自己满意的习作用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师生共同分享习作的快乐,体味成功的喜悦,在展示的过程中作文与做人的教育融为一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的创造

才能也得到了发展。

3、启发想象,激发写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除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外我给学生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幻想作文的练习。如编童话小故事、科幻作文、寓言续写等。还有一些学生最感兴趣的文题,如,《我的梦想》、《假如我是x x x》、《二十年后的学校》等。这些文题可以使学生放开思路,大胆地去想、去写。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因此学生只要一见题目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发挥,很短的时间学生就会把一篇篇有趣的作文写出来,特别是中下等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坚定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 利用山区特有环境和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开辟写作的渠道,丰富写作题材。

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写好作文的另一有效手段。在学校活动中,学生最感兴趣地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活动。活动中,学生参与率高,且人人亲自经历,也自然有话可写。经常举行一些班级活动,如掰手腕比赛,放风筝比赛、堆雪人、打雪仗、到水电站参观等。另外,利用身居山区特有的环境,我们经常举办春游、登山、踏青、野炊等大型活动。每搞完一个活动或玩完眼光游戏,我都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这样的写作来自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学生有话可说,有的学生写起来竟收不住笔,最差的学生也能写500多字,写出来的作文即

具体生动又情趣盎然。

通过搞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和实实在在的感受。通过活动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种,激发了创造灵感。学生的品德得到了锻炼,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大增强了写作的乐趣。

三、 教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写作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

1、 教会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

作文教学要走进生活,欣赏生活。欣赏生活的基础是观察生活,在观察中去爱,在爱中去观察

针对小学生观察中存在的随意性、情绪性、片面性等局限,我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做到:用眼细看,用耳细听,用手细摸,用鼻细闻,用口细尝,用心细思。让每个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教三年级的《写一种玩具》,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举办一个“玩具交易市场”,然后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自己喜欢的玩具,可自由地推销自己的玩具,也可购买他人的玩具。这节作文课由于有实在的事物供学生观察,而所写的玩具又是同学们所喜欢和熟悉的,因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特别高,一会儿,一篇篇充满想象和童趣的作文就交上来了。

2、 教积累写作材料的方法,培养积累兴趣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

篇三:《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写作文》

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写作文

一、学说作文

从孩子兴趣入手,只要有了兴趣,孩子便有了用文字表

{应该怎样学习作文}.

达欲望。每天放学回家,家长都会问孩子今天都干什么了,孩子会滔滔不绝地说。孩子即使不说上课的情况,肯定会说玩耍的事情,因为那是他们的最爱。比如我会问儿子(这时候得把气氛营造好,不能让孩子觉得你是为了诱敌深入–让他写作文)。"铭远,你和谁玩了,"(这是文章的三要素之一,人物。)"和王××"(嘿,是么,玩的够高兴的罢。。。。。。调动孩子说的欲望)"你们在哪儿玩的啊,什么时候玩的,快和妈妈说说?"(这就说文章的另外两个要素,时间、地点。) 一般这时候,孩子会乐巅巅的和你说乐,因为他们同样喜欢别人的倾听。

继续"你们都玩啥了,那么好玩。"

"我们玩克卡了"

说说,快点,妈妈都觉得好玩了,极尽自己之力"演戏"罢。 "你们都怎么玩的"(这怎么玩,其实就是引导孩子写玩的过程了)。

这时,孩子肯定会一直和你说下去,而且越说越带劲,其实,这就是作文,作文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孩子都一一叙述了,而怎么玩的,就是文章的细节描写了。如果你拟

定一个题目让孩子去写作文,孩子真的会愁死,而这样就不同了,孩子感觉到了快乐,边玩边学。

二、学写话

刚开始,孩子不懂什么是日记、什么是作文,如果家长

再给孩子讲什么章发、结构、再挑三拣四,孩子就会怕作文,我深有体会。一开始,让孩子写一句话、几句话就好。家长得让这时候的孩子有成就感,多表扬,少批评,让孩子念自己写的这些字,即使不好,刚开始也得抱着欣赏的眼光表扬他。哪怕有个好的词语或成语就得强化,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不怕写作文。让孩子觉得文字只是一种表达工具,以前是用嘴来说,现在是用笔了,孩子天性纯真,他们的语言各有个的色彩,不能让孩子机械的模仿别人的语言,这世上,如果说纯粹的属于自己的东西,那就是语言了。

我采用过让孩子写小纸条的方式锻炼过孩子,家长少说

多写,把嘴巴的功能暂时放一放,让他退化,好多事情用纸条来和孩子商量,慢慢来带动孩子。最有趣的是,我家老公因喝酒,常常晚回家,我这监督的光荣任务交给了儿子,为此,儿子每次睡觉前都给爸爸写一个小纸条,挂在卧室的门上、浴室里。慢慢的,对语言的感觉就有了,而这种语言肯定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比那些为了写作文而闭门造成的

套话更能得心应手。总之,家长提供给孩子一个舞台就好。怎么彩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三、细节描写

孩子之所以写不出东西,往往会说,每啥可写的。其实

就是细节描写不会。

比如孩子一般会这么写东西:今天,我和某某同学去滑冰了,我们玩的真高兴啊。这是很通顺的文字,但又感觉干巴巴的,像失了水分的花朵儿,引不得人们的兴致。大人应该交给孩子学会自己发问,你们怎么玩的?谁滑的快?谁跌了、谁能转圈了?你们玩的那么高兴,高兴成什么样子了?是不是高兴的大笑、是不是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是不是高兴的回家都忘了。。。。。。。这些文字都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更具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要想孩子有东西可写,家长必须

多带孩子观察自然,引导孩子体会生活。咱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下锅的米。比如,春天快来了,可以带孩子出门去找春天,让孩子看看春天从哪里一点一滴的透着生机,泥土是不是变得松软了,让孩子亲自蹲下来捧一捧渐渐松软的泥土,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去闻闻泥土的味道。别小看孩子,他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那冒尖的小草,那坚硬了整冬的柳枝,摸上去,柔柔嫩嫩,

让人不忍触摸,生怕触疼了它们。。。。。。这都是给孩子提供观察的机会。总之,不断的诱惑他们罢。

阅读也是提高孩子写作能力的最重要一关,但不可以为写作文而阅读,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对书、对语言的感觉,让孩子们对书心存爱意,对文字心藏喜欢。因为简单的方块字,通过不断的排列组合,也能开出花朵儿来的,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能让你生出万般喜欢,千般爱恋。

摘抄的确是很好的积累方式,但我儿生性懒惰,堪堪是不愿意动手,所以,平日里,我还是引导他随时随地对生活里的凡物,表达自己的思想。

比如这句话。"当你用另一种目光来看待世界,你会发现,世界所有的树上只纷扬下两片叶子,一片勇敢,一片脆弱。"当时,我记得中午送他上学,路上有叶子被风炊落,我就问他,"宝贝,你感觉今天天气怎么样。"

他说,"风挺大的。"

"是罢,快看风把树叶子怎么样了。"

"叶子都落下来了呗。"

我再继续,"看哦,看哦,树叶子落挺好玩的,怎么不是啪嗒一声就掉地上呢。"

呵呵,他笑的不成样子,树叶子多轻哦,是慢慢地,飘着落{应该怎样学习作文}.

的,又不是炸弹。

那这是什么词语来着。

纷纷扬扬呗。总算给他诱惑出来了。

"那你看,那片叶子怎么不落啊"抬头指那片树上不落的树叶子。真怪,这么大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应该怎样学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