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孙银安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感知课文大概内容。
2.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槐花的美,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并适度学习比喻句的写作方法。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使学生体会五月的槐乡处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的景象。
4.感受“小蜜蜂”和“孩子们”的出现使上下文紧密结合并使文章更加生动,体会动静结合描写的好处,并尝试模仿。(视学生情况而定) 教学过程:
一、研究课题,引入新课。
1.初识课题,认读生字“槐”。
2.板书课题,提示学生,注意“槐”字的书写笔顺。
3.齐读课题,理解“槐乡”,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尝试应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2.认读生字词。
3.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课题成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洋槐开花”,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三、欣赏槐花,细读课文,品读句子。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出具体描述“洋槐开花”景象的句子。
2.学生汇报交流,引导细读品析:
(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①生读,出示句子,齐读。
②出示“白茫茫”一词,问:一片白茫茫是怎样的景象?这句话是怎么告诉你的?
③根据学生回答,点红“似瑞雪初降”,问:见过这样的景象吗?引导学生朗读。
④出示图,理解“山山洼洼、坡坡岗岗”,通过描述指导朗读,并尝试
背诵。
⑤出示图,直观感受“一片白茫茫”的景象,问:作者觉得像瑞雪初降,你觉得还像什么?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①出示句子,分句读,教生词“肩头“,提示学生,读长句要适度停顿。 ②点红“像玉雕的圆球”和“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问:谁见过?描述描述。
③问:读了这句话,看了这两幅图,你能不能想到抱在一起和挂在枝头的槐花什么样儿?
④自由练读,尝试背诵。
3.小结句意,归纳学习方法,感悟“比喻句”为文章带来的好处并尝试比喻槐花。
(1)根据板书小结以上2个句子。
(2)播放槐花组图,引导学生恰当比喻姿态各异的槐花。
4.引导学生找出通过嗅觉描述槐花的句子,体味“浸”字的含义,读好描述槐花飘香的句子,尝试背诵。
5.问:这段话中还有两句没有学,哪两句?根据学生回答将句子变换形式,激起学生朗读与仿说的兴趣。(此环节视学生学习情况而定)
四、小结本节课教学。
五、板书设计
21、槐乡五月
抱
洋槐开花 白茫茫 (浸)香海
挂
篇二:《槐乡五月公开课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
设计思路: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中国,有“茶乡”,因为那里盛产茶叶;有“橘乡”,因为那儿的柑橘远近闻名。还有一个地方,那里每到五月份,到处就会开满了洁白似雪,芳香醉人的槐花,真美啊!于是,人们称这个地方为——槐乡。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槐乡去细细地欣赏那里的美景吧.
槐乡是因为槐花多而得名“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孩子们的季节。”(出示)
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主要写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些自然段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谁来告诉老师?(1、2~3)
二、细读第一段——欣赏槐花之美,理解“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1、请你们边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边欣赏画面,想一想:五月的槐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圈划出描写槐花的词句。
★ 槐花多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说说你的感受。哪些词语写出槐花多?
·山坡上,小溪边,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槐花,一眼望不到边。真——多呀! 谁来读好这句话?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槐花世界。
★ 槐花美
你有什么感受,美在哪儿?
·洁白晶莹,美啊!“抱”字说明什么?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美。谁来读读远看的槐花。
槐花还美在哪儿?
·见过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吗?微风吹过,一条一条的槐花摇晃的姿态一定很美,谁来读读近看的槐花?
槐花千姿百态,作者欣赏槐花,有的远看有的近看,观察得多仔细啊!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体会槐花姿态的美。
作者把槐花写得这么美,用了什么好方法?用上了拟人、打比方,槐花的姿态就更生动了。
你们欣赏欣赏槐花,又像什么呢?
★ 槐花香
在这句话中找找,都有哪些香的词儿?
谁来读一读“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要读出不同的感觉来。你读得真好,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读?
再连起来读读这三个词语。
越来越香,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从这个“浸”字你感受到了什么?能读好这句话吗?
★ 这么美,这么香的槐花,把谁吸引来啦?
谁来读一读这诗一般的语言。
你读出了小蜜蜂的快乐,孩子们心中的喜悦,真好!
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快乐吧!
五月的槐乡满眼是树,满树是花,香气浸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难怪课文这样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捧起书本,让我们美美地读第一小节。
三、细读第二段——感受槐乡风情,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1、在这样一个槐花飘香的季节里,你来到槐乡,你最想干什么?
2、槐乡的孩子和你们想的可都一样,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把那些有意思的镜头拍摄下来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3小节,找一找有意思的镜头。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交流: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A、为什么傻乎乎地躺在这儿啊?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香啊?(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享受?你能做一做熏醉的表情吗?
让我们带着陶醉的表情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B、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槐乡的孩子会怎么做?(请他回家吃饭)
3、谁想来给我们演一演这情景?(一位演被香气熏醉的“他”,一位演槐乡孩子)
(1)我想问一问好客的槐乡孩子,你会请他吃什么饭?想请他吃什么口味的槐花饭?(转问其他的槐乡孩子)咸的槐花饭是怎样做的?
还想请他吃什么口味的?
那甜的槐花饭又是怎样做的?
4、同学们想吃槐花饭吗?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出示)
看着这么美味的槐花饭,真让我们直流口水,你想吃什么口味的?(个别读,分口味读)
同学们,这短短的两个句子有5个本课的生字,其中我们看蒜字的笔画比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还有一个生字在书写的时候很容易弄错-“咸”,(边写边说)这个咸字啊,吃一小口就很咸啦。(拿起笔在书上描红咸字)
让我们把这两个句子再读一读吧。
5、除了想吃槐花饭,你们还想用槐花来做什么好吃的?
6、睡足了槐花觉,吃饱了槐花饭,不得不回家了, 临走时,(引读)槐乡
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凉的槐花新蜜。
7、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感受到了槐乡的孩子怎样?(板书:热情好客)
8、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他们的热情好客。
9、难怪作者会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第三自然段
1、过渡:槐乡的孩子是多么热情呀!你瞧,他们来了,他们笑得合不拢嘴。(出图)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谁来说说小姑娘为什么这么高兴?
3、交流:槐花使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
(1)(出示句子)槐花让小姑娘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女生齐读)
A、“衣襟“是哪儿呢?从插图找找,小女孩的衣襟是哪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衣领下边,胸口这部分就叫衣襟)同学们,借助课文的插图,我们也能读懂词语,这个学习方法多便捷呀!
B、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打扮自己?戴上这美丽的花儿你的心情怎样?
有了槐花的装扮,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来,女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C、是呀,槐乡的小姑娘们就像你们一样,用花打扮自己,她们戴着槐花飘到哪里,哪里就到处是香味。她们的心里是快乐的,高兴的,高兴得要飘了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用“飘”,而不是用“跑”呢?
(一个是香味:随风飘动。二个是形容人的心情,飘飘欲仙,心情非常愉悦) 讲得好时立刻请她读: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吗?
D、小姑娘们,五月是你们的季节,让我们美美的读读这句话?(指读、齐读句子)
(2)小姑娘漂亮了很高兴,小小子为什么也高兴?
出示: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她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A、小小子们是怎样吃槐花饭的?“塞”
你能做一做“塞”的动作吗?
作者为什么要用“塞”而不是用“放”?(体会两个动词的不一样-吃得多、吃得急、很随意)
B、一个“塞”字让我们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那种大大咧咧,这个词语用得多妙呀!
C、谁来当一回这槐乡的小小子?(指名读、齐读)
大大咧咧的小小子生吃槐花确实算得上槐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听了你的朗读,槐花甜丝丝、香喷喷的,槐乡的小伙子可真有口福啊。
4、女孩子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漂亮(引读第二句)
5、男孩子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第三句)
6、槐乡的孩子还真是快乐、幸福,让我们和槐乡的孩子一样,带着快乐的心情试着把第三自然段来背一背。女孩子背第二句,男孩子背第三、第四句。
7、瞧这槐花给槐乡孩子带来了多少的乐趣呀!难怪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引读)
8、对于槐乡的孩子来说,五月的槐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甜
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无尽的乐趣。让我们由衷地赞叹:引读第四自然段。
9、课文学到这儿,你想对槐乡说些什么?你想对槐乡好客的孩子说些什么?
10、让我们怀着对槐乡的无限向往以及对槐乡孩子的无比羡慕,把《槐乡五月》再美美地读一遍。
篇三:《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二、 教学目标:
1、借助网络环境下的一个特定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
三、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见过槐花,吃过槐花吗?(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入学习环境。同时,老师掌握学生对槐花的知识的了解情况。)
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到槐乡去游玩。(板书课题)
2、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先自己读,然后招生读课文。其他学生随时纠正学生的
读书情况。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槐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品一品,读一读。
可以同桌合作,交流交流各自划出的内容,如果你们划出的相同,这叫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你们意见不同,谁的话有道理谁就是老师。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看到了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相机点开网页上的内容。
(1)随机出示句子: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请学生再自读这三句话,紧扣三句打比方的句子来感悟槐花的色美、形美。
(2)自主感悟、交流:“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这句时,让学生找一找你是从哪些词语里感悟到了槐花的多。(借助多媒体上的图片)理解“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读好这三个词语。指导读好句子,并把这种美景通过朗读呈现出来。(板书:花多色白)
(3)自主感悟、交流:“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
(借助多媒体上的图片)理解远看像“玉雕的圆球”。瞧,这抱在一起的槐花,远看多像玉雕的圆球。
(4)自主感悟、交流:“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借助多媒体上的图片)理解近看像“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板书:花形不一)
(5)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些槐花,你们看像什么呢?(看多媒体上的图片)让我们也学作者那样来说一说。
句式:有的槐花( ) ,像( ) 。
(这部分内容,通过网络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美,表达美,眼前呈现美。)
过渡:刚才我们用眼睛看到了槐乡那么多、那么美的槐花,你们的小耳朵又听到了什么呢?从这些声音中感受到了什么呢?(孩子、蜜蜂都很快乐)
5、交流听到了什么?:
“嗡嗡翁……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相机出示句子,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品、自己悟。
让学生自读、感悟到:“嗡嗡翁……”写出了小蜜蜂采蜜时的热闹,“啪啪啪……”写出了小朋友跑得很高兴。此时老师相机让学生学学蜜蜂的“嗡嗡嗡……”的叫声,做一做“啪啪啪……”孩子欢快的脚步声,让课堂上掀起一个高潮!
师:瞧,就这么几个字,把这么热闹得场面写出来了,把槐乡孩子们兴奋激动的心情写出来了,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过渡:槐乡五月,我们光看,耳听还不够,你们的小鼻子又闻到了什么呢?
6、交流闻到了什么?:
(1)相机点开句子“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2)紧扣词语“清香”“醇香”“浓香”,从“清、香、浓”中我们能够感悟到香气越来越浓。指导读好这三个词语,读出香气浓郁的程度。找生读书,配上音乐。
是啊,这么美,这么香的槐花,真让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一起陶醉到槐花的香气中去吧。(观看多媒体上的录象)(板书:花美)
7、假如,同学们来的槐乡,你们会做什么。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谈自己的想法。
8、作业: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者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一、抓住中心句统领全篇。
复习导入时教者即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为主线,让学生对全文有个总的印象,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灵魂和基调。教学时围绕这句话来铺展,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课文的内容,每学完一个自然段,顺势出示文章的中心句,做到抓一句而带动全篇,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做好了准备。
二、以悟促读,品味语言美。
本文文质兼美,如诗般清新流畅,如歌般富有韵律。因此,“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本课教学时,本人设计了多次读书,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书声朗朗。以读代讲,感受槐乡美。在本课的教学,教者还努力引导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
篇四:《槐乡五月教案修改》
21、槐乡五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季节”。
三、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字“槐”,你会念这个生字吗?(指名读,齐读)
2、谁会用“槐”组几个词语?(槐花、槐乡、槐树)板书:槐乡
3、大家见过槐花吗?你见过(了解)的槐花是什么样子的?(生介绍,指名说)
4、好的,大家对槐花都有一定的认识,那么槐花一般在几月开花呢?(五月)
5、继续板书:五月,老师和大家今天就要一起走进五月的槐乡。一起读课题21.槐乡五月
二、复习旧知 进入课文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这句中心句是?(指名背)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上“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2、是呀,课文就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哪些自然段主要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些自然段写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哪位能干的同学为我们理一理课文的脉络?(1)、(2-3)
3、生说:课文的第一小节写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二至三小节写了“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三、精读课文 感受槐花飘香
1、五月,洋槐开花了。来到槐乡,你们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一小节,用横线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3、学生自由圈画读书。
4、交流:作者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的情景,在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欢读哪一句?并说明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1)“槐乡的山山洼洼一片白茫茫。”
①指名有感情的读。
②能说说你喜欢读的理由吗?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多、白) 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槐花“多”的?出示“山山洼洼、坡坡岗岗” 能读好这两个词吗?指名读(是啊,槐乡到处都开满了槐花,你真会读书!)
④从哪儿可以看出槐花很白呢?出示“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雪是什么颜色的?“白” 是呀,白茫茫的一片,你关注了“白茫茫”这个词语了吗?你还能说出像白茫茫这样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吗?随机指名说)
⑤谁想读读这个句子,读出槐花的“花多色白” 指名读
(2)过渡:哪位同学再来读你喜欢的句子?
(3)出示句子“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
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指名读(斜线处注意停顿)谁再来读读
(4)读完了以后,你觉得这两个句子写得怎么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抱”字用得很生动,“挂”字也用得恰当。两个比喻也都很贴切、合适。)(生交流)(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和比喻的巧妙,我们也要学习作者这种用词精当和比喻巧妙的方法,在平时写作中加以运用)。
(5)这么好的句子,谁来读一读,把句子读美。
5、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你眼中的槐花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呢?看画面想像描述。(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挂满珠子的大吊灯)
6、多美多香的槐花呀,瞧,把谁给引来了?(听:蜜蜂、孩子们)
(1)、指名读一读。
(2)、出示句子:“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3)、“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小蜜蜂在说什么?
7、是呀,小蜜蜂的收获可大了,酿出了甜的蜜。孩子们的收获是什么呢?(孩子用篮儿挎走的槐花做成了什么呢?)
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用一个字来形容槐花饭——“香”)
是啊,难怪说“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花都浸在香海中了。”
8、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再次感受槐花的美。(师配乐范读再请学生读)
9、小结:四处的树,满眼的花,人浮在香气里,香气浸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去!
四、继续品味 感受槐乡的孩子
1、精读第二小节: 走进槐乡,你感受到了什么?(1)生自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思考
(2)生交流。(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勤劳能干。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3)槐花饭如何美味?指导朗读。出示“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2、说说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用下列句式说话:槐乡的孩子真 啊,你一走进槐乡,他们准会 ;你离开槐乡,他们还会 。
(2)、多香的槐花,多好客的槐乡孩子呀,沉浸在花香中,感受着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怎能不让人陶醉!
所以,我们会说:“(出示)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
气熏醉了。”
感悟“醉”的第一层意思:槐花香太浓
感悟“醉”的第二层意思:沉浸在槐乡孩子的热情中,我们游客也醉了。
(4)、让我们再去槐乡感受一番。 齐读第二小节。
3、五月,槐花开了,对槐乡的孩子来说,洋槐开槐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绝美的风景,做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让他们感到了无穷的欢乐。
4、精读第三节。
(1)、洋槐开花,还给他们增添了什么乐趣?指名读第三节。
(2)、女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美(读第二句)。男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读第三句){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3)、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作者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了吧。
因为,五月,因为槐花盛开的季节,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他们打槐花,吃槐花饭,尝槐花蜜,用槐花打扮自己在槐花飘香的季节里有这么多有趣、快乐的事情,他们的童年生活是多么丰富啊!多么令我们羡慕,让我们向往啊!
(4)、所以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齐读)
五、作业设计:
1、口头训练:回家后向你的父母家人介绍槐乡槐花的美丽芳香和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
2、小练笔:模仿课文第一小节写槐花的手法试着写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字数要求在100字至200字之间。
六、板书设计: 花多色白
槐花 花形可爱 花美
花香味甜
21.槐乡五月
勤劳能干
孩子 热情好客 人美
淳朴可爱
篇五:《公开课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不看三月百花艳 只待五月槐花香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预案及设想
设计理念:
本文文质兼美,意蕴丰厚;文中长短句交错,叠词、拟声词运营恰当,富有韵律。因此,“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欣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感受槐乡人物情趣;并通过主线教学设计,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在读中表达美,再现美和创设美。让学生在多方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独特感受,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加强审美体验,实行自我建构。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学习语言。
2、感受槐乡五月独特美景和孩童的存朴可爱,培养、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习题3词语,由此切入
导语:今天我们再次来到五月的槐乡,槐乡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槐树。
指名都课题,要把槐乡到处是槐树的感觉读出来哦。
过渡:读得不错,读书也好写字也好一定要漂漂亮亮的,因为读书写字就像人的第二张脸。
1、推荐同学到黑板上抄写习题三的词语
白茫茫 香喷喷 喜盈盈
白生生 甜丝丝 傻乎乎
2、再推荐同学读以上词语。提醒以上词语有的描写颜色,有的描写味道,有的描写心情,读时要注意。
3、板写的孩子也读
过渡:读词有感觉,读书也要读出味道,知道书怎么读才是有味道的? 学生交流
过渡:老师就请大家把心,把情融进课文中去,放声读读《槐乡五月》,随着课文文字到槐乡好好转一转,看一看槐乡哪儿白茫茫、白生生?也可以闻一闻,什么是香喷喷、甜丝丝的?还可以感受一下谁又是喜盈盈、傻乎乎的?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
(设想:这篇课文ABB式的词句训练时练习重点。老师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以词句训练为主线。上课伊始,就让孩子读、写这六个词语,并作初步理解。然后以这几组词语为主线设置了一个问题:“孩子们,请你们放声的朗读课文,到槐乡去转一转,看看槐乡哪儿白茫茫、白生生?闻一闻槐乡的什么是香喷喷、甜丝丝的?谁是喜盈盈、傻乎乎的?”这堂课的主线非常明确,教学环节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
二、体会“白茫茫、白生生”的槐花美景
1、槐乡哪儿是白茫茫?白生生?
(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2、这句话中没有见着一个地方写着槐花,你们怎么就知道这是写槐花的呢?
读这个句子,抓关键词体会多、美。
3、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说似“白雪初降”而用“瑞雪初降”?指导学生用欣赏赞美的情感读。
过渡:这句话的美在“一片白茫茫”的颜色,美在“似瑞雪初降”的样子,还喜在心情的快乐,后面还有两个句子,谁来读?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