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火星的家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火星的家(一)

《火星上的家》20年后,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的保护,地球的污染十分严重,许多人都不想在地球上居住了。幸好有科学家发现了火星上也可以主人,于是,我也在火星上买了房子。 一天,我去到火星商店买东西,遇上了我的小学同学原倩蕴,她是来火星旅游的。我邀请她到我家做客。我们坐上飞天快车。这种车可以飞上天空,而且飞的很快。一会儿就到我家了。来到电梯门口,原倩蕴问我家住在几楼,我说楼。”她一听到我说住楼,吃惊的说:“那我们坐电梯得多久啊?”我笑了笑,说:“地球上的电梯早就在火星被淘汰,现在是口语电梯。”进了电梯,我只要小声楼层和密码,“嗖”的一声,五秒钟后就到了楼。我用手对准门口的一个凹槽,坚硬大门便自动打开。我告诉原倩蕴这种门能辨认出主人的掌印。她不禁拍手叫好。 进入客厅,一台超薄等离子电视从墙壁上慢慢伸出,我打开电视,正播放着美食节目,厨师在电视里做菜,我们也能闻到菜的香味了,要是能吃该多好啊! 我一屁股做到新式柔软沙发上,沙发自动伸出两只手来,帮我按摩,使我促进血液循环,才坐了一会儿,我就全身轻松,一点累的感觉也没有了。这时,机器人保姆为我们端来丰富得晚餐,我们边吃着火星上的美味佳肴,边回忆起了快乐的童年时代,屋子里有说有笑的,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火星的家(二)

把家安在火星上

一、 活动主题的确立:

在中学生中有为数不少的人爱好天文,对神秘的星球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火星。并且对火星的探索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人们预测,总有一天,地球人口爆满、资源用尽,人类将移居到其他星球繁衍求存。火星,会是人类未来的家园吗?本活动的确立就是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科技信息,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的意识,增强探究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和信息交流,让学生了解火星的概况以及人类探索火星的历程。

2、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清楚人类正常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3、通过设想建设未来美好的火星之家,让学生放眼未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又要着眼现在,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活动计划及时间按排: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整装待发(第1周)

第二阶段:分头行动,查阅资料(第2—3周)

第三阶段:集中交流,成果展示(第4周)

第四阶段:盘点收获,拓展延伸

四、具体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整装待发(第1周)

(一)宣传发动,成立课题小组

同学中有不少的人爱好天文,对神秘的星球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火星。四十多年来人们从未间断过对火星的探索,人们预测,总有一天,地球人口爆满、资源用尽,人类将移居到其他星球繁衍求存。火星,会是人类未来的家园吗?我们应该怎么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以此来延长地球的生命,并放眼未来建设我们未来的家园。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在班里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学与你有共同的想法?组成活动小组,明确小组的活动主题。

(二)集思广益,确立活动任务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活动任务。

活动一:谈谈有关火星的信息。

活动二:了解人类探索火星的经历。

活动三:人类钟情于火星的理由。

活动四:改造火星。

活动五:自由畅想,未来的火星之家。

活动六: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三)齐心协力,做好活动准备

1、教师

收集资料推荐网站,以方便学生查阅信息。

南方网-火星探测

新浪网-火星探测专题

东方网-火星–未来的家园? 中国科普博览_天文馆 北方网- 探访神话中的战神-火星 搜狐IT-人类航天史

新华网“-近距离”感受火星 火星,太空新征程 星空天文网-火星

中国科普博览_天文馆

2、学生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分头行动,查阅资料(第2—3周)

1.活动形式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分成六组,并选好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方案,展开调查。各组的调查任务如下:

一组:谈谈有关火星的信息。

二组:了解人类探索火星的经历。

三组:人类为什么钟情于火星?

四组:改造火星。

五组:自由畅想,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在火星上建家园。

六组: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各小组可以通过报纸、电视、书籍等查找资料,或者利用Internet搜集资料,并以《火星之旅》为题举办电子报。

2.教师指导建议

本阶段教师的准备工作要细致,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强调同学们之间的互助合作,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分析,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料的快速整合。强调与人沟通交往的技巧及人身安全。活动中要做好记录,准备好相关的U盘、笔记本等。

3、以小组为单位整合资料。

第三阶段:集中交流,成果展示

活动开始让学生感知太阳系。在谈到火星时提出问题:火星表面为什么是红色的?通过师生交流得出答案:

由于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因而呈现出铁锈红色。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是含有大量的红色氧化物的大沙漠,还有赭色的砾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

活动一:谈谈火星的信息

1、首先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精美图片,感知火星。

利用直观的画面抓住全班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1)漂亮的火星

(2)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北极的三维区域图

(4)火星表面肆虐的尘暴

这是一张尘暴的俯瞰图。它是一张由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在火星表面肆虐的尘暴图片。尘暴经常在下午出现,因为阳光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把火星表面加热。照相机拍摄这张照片时,当地时间大约是下午3时零8分。这个明亮的斑点是旋风中的尘埃,这个尘暴的直径大约是200米。

(5).火星尘暴从勇气号探测器面前穿过,这是2005年5月,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漫游者“勇气”号拍摄到一个清晰的尘暴从照相机前方经过的一系列图片。

(6)火星北极春天奇景

"" 很多,具体观看课件。

2、让学生谈谈了解的火星

由一组同学谈谈他们小组了解到的火星的资料,他们也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让全体同学大开了眼界。

活动二:感悟人类探索火星的经历

以下是二组同学搜集到的人类探索火星的经历。

二组同学说:在交流中我们共同发现,从1962年11月5日以来,人类总共向火星发射了30多次宇宙飞船、火星探测器等,但三分之二以失败告终。

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在看到人类探索火星的历程中的坎坷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甲:既然探索火星这么艰难,人们不用这么辛苦的去探索,放弃算了,不如我们好好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

学生乙: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科学的道路本来就是艰难曲折的,我们要具备直面挫折的勇气。

""

人类探索火星的经历中离不开的工具————火星探测器

出示学生们搜集到的火星探测器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活动三:人类为什么钟情于火星?

人类为什么要把火星变成人类的第二家园,而不是其它行星?

下面是三组同学交流他们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一起分享。

火星上的条件与我们的地球比较类似:火星上有一年四季的变化,一个火星日只比地球日长37分钟;尽管火星温度条件比较严酷———大约在零下73摄氏度到零上24摄氏度之间, 但至少在某些区域人类还是可以忍受的;大气压很低只有7毫巴,而地球上却是1000毫巴。这些条件听起来好像并不太适合居住,但这是比较而言的。 看看其他行星的条件吧:金星上的气压足以在几秒钟内将任何来访者压碎,如果气压还不能置你于死地,那么金星上的高温也可以烤干你;木星、海王星、天王星和土星又都是液态行星,根本无法支撑人类生活;水星又太热;而冥王星上只有岩石。(所谓太阳系“九大行星”是历史上流行的一种的说法,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现在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

活动四:改造火星

四组同学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要想把火星变成人类的第二家园,火星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

2.如何改造火星?

以下是四组同学交流他们获得的资料。

火星应该具备的条件(即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1)可以获得来自太阳的充足光照。

(2)要有可供生物生存需要的大量液态水。

(3)要有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在此温度变化范围内的物质存在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变化。

(4)能够提供生命存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包括O2、CO2、N、C、Ca、Fe、S等,

它们是生命物质的组成或中介。

如何改造火星?(出示学生们的讨论结果)

活动五:自由畅想: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在火星上建家园。

先播放一段视频:移民火星不是梦。

在这个活动中,五组同学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调查:

一是我们怎么去火星?

二是如何在火星上建设家园?

五组同学说:我们认为,最主要是解决生理、心理上以及食物的供给等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去火星路上的心理、生理以及食物的供给等问题呢?

以下是五组同学的搜集的资料:

为体验火星之旅以及在火星上生活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俄罗斯连同欧洲航天局正在实施一个名为“火星500”实验,实验招募了包括中国志愿者王跃在内的6名志愿者,在地面密闭试验舱内模拟火星往返飞行。试验共分三个阶段:250天从地球飞往火星的虚拟飞行,30天在火星地表停留,240天返程,总共持续520天。

“火星500”试验开始于2010年6月3日,2011年11月56名小组成员的饮食起居将完全模拟太空生活,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志愿者们还将遭遇虚拟的“紧急情况”,让科学家观察他们在密舱内遇上各种紧急事件的一举一动。

在真实的登陆火星过程中,人们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一个封闭的小环境内生活1年多时间。“火星500”试验将关注长期与世隔绝状态下面临的心理困境。从而为未来的探测活动积累经验。

目前,火星500实验已进入“返程”阶段,并且六名志愿者无论在心理还是在生理上状态良好。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火星的家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