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第一篇:《那达慕大会作文》
那达慕大会作文
那达慕大会作文(一)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游戏。每年夏、秋季节举行。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圣。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年用畏兀儿蒙文(古蒙古文)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在这篇石刻中说:成吉思汗为了庆祝征服花刺子模的胜利,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他的一个侄儿在距离三百三十五度远的地方射中了目标。另后来,凡牧马较多的部落举行那达慕大会时,都要进行赛马。摔跤则更为普遍,一般的那达慕大会,多以摔跤比赛为主元、明两代,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结合一起,从此形成男子三项那达慕大会比赛的固定形式。
举行婚礼或射箭、赛马、摔跤等那达慕开始时,蒙古族长者举起盛满鲜奶的银碗和哈达,朗读祝颂词。祝颂词有那达慕祝颂词、射箭祝颂词等多种。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
那达慕大会作文(二)
观完日出,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老师决定今天上午来亲手搭建一顶蒙古包。蒙古包在蒙古语中分为四个层次:桃脑、哈那、乌尼干、屋得。桃脑与哈那和屋得是爸爸们与巴特(英雄)的工作,而小朋友们负责把乌尼干插到哈那上。经过我们齐心协力地合作,终于一座蒙古包的雏形呈现在我们眼前。 后来我们又搭建了一顶野营帐蓬,我与两个>小伙伴分在了一组,我们不是忙着竖杆子,就是插杆子,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节奏”,齐心协力,第一个完成了野营帐蓬的搭建,甭提有多高兴了!
下午我们举行了草原“那达慕”大会(娱乐与游戏),这次我们的那达慕,是分为拔河、接力、摔跤,项项都很刺激。在第一项“拔河”的时候,虽然我们饱满着脸去迎接,可是最后去哭丧着脸出来。当时那个场面,太令人激动了,刚开始拔,我就有一种被往前拉的感觉,我奋力,可惜呀,我这一点力,挽不回”经济损失“!我们输了!
第二场接力赛,一开始我以为是赛跑,体育可是偶的弱项,所以偶弃权了,可是没想到是绑腿跑,唉,失败。因为没选上,我就去捉蚂蚱了。没想到我犯下了个天大的错误:没有去给三班加油!就正因为我没有去,三班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失误!
第三场就是男儿们的“摔跤”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一场了,一班的一个外国小男孩子(可能不到6岁的样子)挑战我们三班的“大力士”,一准备好架式就索性使劲踢,那时候他真可爱,结果一下子就被摔了。可是他没有哭,自己站了起来,明白自己还“嫩”了点,嘻嘻。
最后一场是全营都参与的一个游戏,名字叫“护送水球”,规则:由第一个人拿水球,然后抛到另一个人手中,“之”字形传递,一直传到最后一个人那里,如果途中水球破了,就继续下一个水球,只要水球没有破,就拿起来继续传,到最后看哪个班“护送”过来的水球最多。轮到我们班的时候,所有的人员一齐动手,结果还是破了不少,不过我还是非常地高兴,因为我们班护送过关的水球是最多的,争得了第一!
累了一天的我们,晚上用了蒙古族最丰盛的晚餐:烤全羊。烤全羊一只羊要烤24个小时,而这种羊呢,是在小羊还是羊羔的时候,把生殖器切除,到两岁时再烤食。而蒙古族杀羊方法也是特有的(小孩子可能会有些害怕,我偷偷地问的我的孔老师后才知道):用锋利的刀把羊的胸口刮开,伸出食指与拇指,把羊心旁的静脉掐断,羊立刻就死去了。
吃完烤全羊,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躺在床上带着笑容与满足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那达慕大会作文(三)
去年,爸爸带我到大草原蒙古游玩,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达慕的民俗。
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10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
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那达慕的民俗已经深入我心,真希望下次有机会还能来这里游玩。
第二篇:《那达慕作文》
那达慕作文
那达慕作文(一)
不尽我们汉族有节日习俗,我们中国的蒙古族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
蒙古族的新年也和我们一样,很繁忙,农历正月,大家都会穿新衣,互相拜贺,献哈达、送礼品等,与此同时,你也会收到相应的礼品。
蒙古族的一年一度达慕大会也非常的庄重,这好比是传统的体育比赛大会,多半是在每年七、八月,这个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的。人数繁多,可达十多万人,那达慕大会起码要举行7—-10天,在会上蒙古族的一些强悍的人会进行摔跤、赛马、射箭。这三项比赛是蒙古族最为重视的三项比赛。蒙古族的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摔跤比赛时,他们也有固定的服装,他们比赛是用淘汰制的方式,决出冠军、亚军、和第三名,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品。赛马分两种:快马赛和走马赛、射箭则是蒙古族很古老的项目,也分两种:骑射和步射两种。他们的比赛也很公平,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比赛,名额不限,想参加就可以参加,不过想要参加比赛,要先背熟规则,蒙古族的比赛和我们一样,也是有规则的,如果犯规了,就要被淘汰。
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鲜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
那达慕作文(二)
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蒙古那达慕作文}.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
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大会。{蒙古那达慕作文}.
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那达慕作文(三){蒙古那达慕作文}.
你想了解蒙古的那达慕吗?那就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在蒙古族,每年的七、八月间都要在大草原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它在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那达慕”的意思是娱乐、游戏的意思。
那达慕分三个项目,“摔交”、“射箭”、“赛马”。这三个项目也被大家称为展示蒙古男儿气概的“男儿三艺”。{蒙古那达慕作文}.
首先听我给你讲一讲摔交吧。摔交是大家最喜欢的项目。成吉思汗曾把它作为考核将士的一个重要项目。摔交是不分等级的,只要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膝盖以上的三个点着地就算输了。如果有一个人连续两年大败所有的>对手,那人们就应称他为“巨人”要是一个帅气的男人,也会得到许多姑娘的爱慕。获胜的选手还会有丰富的奖品,如一只绵羊、几快茶砖,最高也得到一匹全鞭马。摔交不仅是>勇气和力量的展现,也是智慧的较量。
其次,我再给大家讲一讲赛马。马是蒙古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参加赛马的一般是那年轻气壮的小伙子,这样不但可以炫耀自己在马背上骏马良骥,也可以使自己心仪的姑娘对自己有好感。而成人参加比赛时就只求稳而快。
最后,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射箭吧。射箭对蒙古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他们平时打猎或打仗都要用它。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静射是指一个人站在固定的一个位置,对箭的拉力和长度都不定。骑射是指骑士骑在马上射。不管是两种的哪一种选手们都是百发百中的。
那达慕现在仍是草原上欢庆丰收、物资和交流等活动举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属于勇敢者的游戏。
这就是令人感兴趣的那达慕。
第三篇:《蒙古族习俗作文》
蒙古族习俗作文
蒙古族习俗作文(一)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爱,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的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习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居住过的,我对蒙古族的民居的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爱!{蒙古那达慕作文}.
这就是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因为我是蒙古族的,所以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感情!
蒙古族习俗作文(二)
维吾尔族的豁达乐观、回族的尊老爱幼、壮族的能歌善舞""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风俗。在那内蒙古的草原上,也有着这么一个民族,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讲究礼仪。没错,他们就是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人民之所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是因为他们以能骑、善射和身体强壮闻名。早在几百年前,蒙古族就以骑兵精锐、骁勇善战闻名,由成吉思汗带领,横扫欧亚大陆。欧洲人的刀剑哪能抵御住那呼啸而过的弓箭和坚硬的马蹄,纷纷败下阵来,连当时的大金朝和西夏族也被消灭了""不要以为蒙古族人很粗鲁,不懂文化,其实他们也有着极为讲究的文明礼仪。请客人进蒙古包时,主人会立在包外,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门。客人跪坐后,主人按照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地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献给客人。招待来客的佳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以示蒙古族主人对来客的尊敬""蒙古族的餐饮礼仪也极其讲究,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鲜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敬酒时,必须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要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这独特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蒙古族人民的服饰多为绲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或是佩戴蒙古刀与荷包,脚穿马靴。因放牧需要,蒙古族人多住蒙古包,蒙古包的材料多为装配式的构件,可以随意安装拆除,便于携带使用。
跟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藏族的雪顿节、哈尼族的火把节一样,蒙古族也有自己传统而历史悠久的盛大节日——那达慕大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开始举行,席间有各种竞技游戏,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群众性盛大集会。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也梦想有一天,能坐在蒙古包里,喝上一杯香醇的奶茶吧?
蒙古族习俗作文(三)
古民族远在十二、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实行同一个氏族或部族不能通婚的习俗。当时,除王公贵族的姑娘不嫁平民百姓外,一般贵族和平民可以成婚。讲求伦常,严格辈分也是蒙古族婚姻的通例。
蒙古民族的成婚过程和形式,早在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郎才女貌的聘婚制度。当然这种聘婚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据《蒙古秘史》记载,少年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的
亲事就是聘的,而且那时的婚礼仪式也比较简单。铁木真九岁时,其父也速该带他到其舅族部落聘婚,途中遇到德薛禅,德薛禅见铁木真“其目有烨,其面有光”,便说,“我有小女,亲家请婚之”。于是也速该到德薛禅家,“及观其女,则其面有光,其目有烨”,而感到合意,遂以一匹马作为给字聘妇的定礼,如此而已。
据说,从那时起,蒙古族称女婿为“胡里根”,就是把难的送到女家的意思。直到今天,蒙古族的结婚仪式,元、明以来受汉族和满族婚礼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节。其成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过程:相看、下哈达(即订婚)、过礼、婚礼、回门等。
相看,就是男儿到一定的年龄,其父母即为之五色对象,得知某家有闺女,年岁相当,则托媒到女家提亲,然后两家父母彼此往来,互相了解家庭情况及男女性情,观看容貌,如果不合意就算了,尚不清楚能否成婚,所以在相看时,一般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如只说某年某月有朋友来家做客等,以免婚事不成,留下不好的影响。
蒙古人娶媳妇设三次宴才过门。第一哈达宴,第二送羊宴,第三娶亲宴,娶亲去七人。下哈达或哈达宴,即男女两家父母以为合意,选定订聘的吉日之后,由男方媒妁带着哈达、烧酒等行聘事宜。之所以将订婚称为下哈达既是吉祥福物,又是信物,所以以哈达为头礼,定下儿女亲事,也就是很自然是事了。
在哈达宴上议定彩聘礼及穿戴之后,再另行选吉日,约媒妁与亲友若干人,携带男方准备的牛、羊、布匹、绸缎和烧酒送到女家过礼。女方也邀请近亲若干人,共同议婚礼仪式。在婚礼仪式中后来定亲和过礼这两个仪式,其界限并不明显,有的把这两个仪式合并在一起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