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于积极向上的段落120字左右 优美的段落120字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本卷满分120分》

七年级期末测试题

(本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31分)

1.在方格里整齐抄写下面一句话。(2分)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不啻(chì)倜傥(tì tǎng) 模样(mú) 跳踉 liáng自诩...xǔ

B.少时(shǎo) 窘迫(jiǒng) 嗥叫háo 头衔..xián 啜泣(chuò

C.作揖(jī) 筵席(yán ) 垂涎(yán)) 庇护(bì) 诳语(guàng) .D.称职ch^an狡黠(xiá)滑稽..jī褴褛(lán lǚ)龟裂(jūn )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是( )(2分)

A.相提并论 蓦然回首 失魂落魄 无精打采声色俱厉

B.晴天霹雳 惴惴不安 虎视眈眈 万籁具寂 肆无忌殚

C.如法泡制 指高气扬 丰姿卓约 赅人听闻 横行无际

D.殚智竭力随声附和 嬉笑颜开. 肆无忌惮 面面相觑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鲁迅— 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范仲淹—《苏

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

B.马致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C. 朱自清——《荷塘月色》《绿》《背影》—-小说; 刘禹锡—-梦

得—《秋词》D. 济慈—《秋颂》—温暖的日子没有尽头;马致远—

《天净沙》—孤村落日残霞

4、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贼易之。 .易:容易。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6.下列诗句不是对仗的一项是( )(2分)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

花别样红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他的信心增强了。

B.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C.这件事不仅张明知道了,所以全班同学都知道。

D.思想内容是否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7、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

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

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

故事:

9.默写填空。(1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中悲秋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入愁肠,

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年一度秋风劲,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8)《卖炭翁》中表现他矛盾心情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无题》的颔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古典诗词,完成10—13题。(12分)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同是写秋,两首作品表露出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3分)

11.两首作品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3

分)

12.《秋词》中表现诗人积极乐观,豪迈向上的诗句是:“ ”;《天净沙 秋思》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

作,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4分)

13.对《天净沙 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

落异乡的游子对比,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

有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

品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

愁苦的心情。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

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

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

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

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

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

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

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

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

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日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

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9.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①布囊其口。 .囊:

②恐栗,为儿恒状。 .栗:

③郎诚见完与恩。 .诚:

④吏护还之乡。 .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4分)

①力上下,得绝。 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11.文章是如何体现区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3分)

12.结尾一段对表现区寄有什么作用?(3分)

(三)阅读贾平凹《丑石》选段,完成21—26题。(13分)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

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

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

啥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

{关于积极向上的段落120字左右}.

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

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

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

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

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

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

以后又来了好些人,都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

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

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

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

几百年了!

……

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

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

误解、寂寞地生存的伟大。

13.写“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这“好些人”具体指 ( )(2

分)

A.村里村外的人 B.看热闹的人

C.关心丑石命运的人 D.对天文学有研究的人

14.用横线画出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丑石“无用”的语句。(2分)

15.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的是 ( )

(2分)

A.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16.对文中最后一段画横线字“屈”做出准确解释的是( )(2

分)

A.理亏 B.弯曲 C.屈服 D.委曲

17.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最恰当的是( )(2分)

A.它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 B.我感到自己的

无知。

C.它补过天,在天上发热闪光。 D.它给了他们光

明、向往、憧憬。

18.读了此文你有何体会? (3分)

篇二:《语文试卷》

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20分)

1.(3分)读拼音,写词语。

ān w^ai yìng fù qǐ tǔ jiān mi^a ch~an diàn

( ) ( ) ( ) ( ) ( )

fǔ huà jiāo lǜ huāng f^ai xiǎo qì kòng zhì

( ) ( ) ( ) ( ) ( )

2.(3分)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ēěāo( )

{关于积极向上的段落120字左右}.

闷恶挑^aùǎo( )

āāāi( )

占朝塞àáài( )

3.(3分)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遗憾 曝布 辉煌 茂盛 B.骚扰 挺立 短赞 笼罩

C.逃窜 灰复 击溃 耸立 D.边缘 凝视 糟蹋 管辖

4.(3分)下面全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高 宇 尖 比 B.羊 灶 裘 旦.

C.鸽 本 泵 花 D.胸 惜 辨 圃

5(3分)下面不全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主意—主见 寂静—宁静 B.顽强—坚强 控制—限制

C.沉稳—沉浮 发挥—发扬 D.封锁—切断 激烈—强烈

6.(2分)下列句子划分的主语、谓语错误的一项是( )。

A

C..

D.

7.(3分)下面的说法与原文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反的形象,是富有比喻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C.《生命 生命》,从种种生命现象写起,抒写理性的思考,表达了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人生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著点点银光,就像 A 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B .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⑤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⑦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8.(2分)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A.处:溅落 飞落 迸溅 溅起 B.处:映衬 逗乐 挑逗 致谢

9. (3分)“‘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是从原文抽出的一个段落,将其放回原处,应放在 段与 段之间。

10.(2分)这篇散文是围绕对 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

11.(4分)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紫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概。根据你对文章的了解,概括回答:

①十多年前,曾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作者感觉到 .

②如今重见紫藤萝,盛开的紫藤萝一派生机勃勃: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积极向上的段落120字左右 优美的段落1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