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冬梅傲雪是什么意思 傲雪冬梅感想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九年级语文周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周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栈桥(jiàn)狩猎(shòu)毛骨悚然(sǒnɡ)

B.抽噎(yē)诅咒(zhǔ)迥乎不同(jiǒnɡ)

C.不逊(xùn)行辈(hánɡ)千山万壑(h)

D.凫水(fú)涟漪(yī)风雪载途(zǎi)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B.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C.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D.几十年来,作者多次想把心里话向这位知心朋友倾诉,可是都失之交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提议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

B.就近期一些地方因征地拆迁引发恶性事件,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防范强征强拆行为不再发生。

C.制度的优越、国力的强大是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D.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

,,,。

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

②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③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④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发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众好汉的拥戴,但他“招安”的想法遭到鲁智深、李逵等将领的反对。

B.老舍先生借《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由自尊好强到自暴自弃的巨大变,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明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根据早年生活的回忆创作出的一部小说集。

D.《汤姆∠驽虎楓记》是一部意趣盎然的作品,它成功地通过塑造汤姆∠驽这一立体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迪。

6.下面情境下,女儿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情境】妈妈对经常与笔友通信的女儿说:“你不要再与笔友通信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也怕你分散精力,耽误学习。”

A.通信自由是我的权利,您不让我与笔友通信是违法的。

B.我求您别唠叨了,我以后不与笔友通信就是了。

C.谢谢妈妈,您的提醒我会注意,但我与笔友通信除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是为了练笔,请您理解并允许我这么做吧。

D.好吧,我可以不与他们通信,但我给他们发短信或打电话总可以吧。

7.综合性学习(7分)

(1).仔细阅读下面一幅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①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②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2).某校初三(四)班组织了一次“生活中需要包容”的主题班会,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同学甲:

包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包容是一种润滑剂,;包容是一种镇静剂,;包容是一束阳光,;包容是一座桥梁,。

同学乙:

生活中的确需要包容,但是,面对“打工皇帝”唐骏伪造学历,欺世盗名;面对药家鑫驾车撞人,刺人致死;面对人们无视法规,酒驾醉驾;面对厂商不顾食品安全,见利忘义你还能包容吗?

①请将下列语句还原到同学甲的发言中,正确顺序是(写序号)(2分)

a.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b.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c.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d.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②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一定使你对“包容”有了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2分)

(一)古诗文积累

8.按课文原文填空。(8分)

(1),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结庐在人境,。(陶渊明《饮酒(其五)》)

(3),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5)当人生陷人困境时,请不要轻言放弃,机会其实就在不远处,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就曾说:“ , 。”

(6)王安石《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诗句,点染了冬梅傲雪,风骨凛然;而陆游的《卜算子輠蕔》中的“,”两句,更展示了梅花的高贵与坚贞。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4分)

社日①{冬梅傲雪是什么意思}.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9.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

答:

{冬梅傲雪是什么意思}.

10.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0分)

桓荣勤学

桓荣①,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荣本齐桓公后,少学长安,治欧阳尚书,事博士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桓荣初遭仓卒②,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③,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注释】①桓荣:字春卿。生于西汉成帝阳朔鸿嘉年间(约公元前24—17)。幼家贫,少赴长安求学,拜朱普博士为师,刻苦自励,15年不回家园,终成学业。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3③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1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分)

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12.解释下列词语。(3分)

(1)少()(2)嗤()(3)及()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而荣讲诵不息。

14.文章为了表现荣桓勤奋好学,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2分)

15.桓荣勤学不倦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6分)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①牡丹绚丽娇艳,雍容华贵。这是早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②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但仰慕者、好奇者,却偏偏要翻山涉水,从天南海北不约而同地涌进洛阳城。这风习由来已久,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③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亲合,传奇的身世与最美的容颜使洛阳牡丹名躁天下。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绝佳品种,独出此地。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④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节”。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而至。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⑤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末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

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⑥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⑦曾经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轻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话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⑧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我想,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牡丹的美。牡丹之美,惊世骇俗。

⑨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冬梅傲雪是什么意思}.

16.“牡丹的拒绝”显示出牡丹具有怎样的个性?(3分)

17.文章第⑨段中“富贵”和“高贵”分别写出了牡丹哪方面的特质?(2分)

①富贵:

②高贵:

18.下面句子主要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者写此句的意图是什么?(3分)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修辞手法:

作者意图:

19.作者写牡丹之超凡脱俗意在写人的品性,请就“‘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这句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做人品位的理解。(4分)

20.“牡丹”的个性被作者称颂,其实,不同的花被不同的人欣赏。请从荷花、菊花和梅花三种花中选择你钟爱的一种,引用诗、词、文中的名句,用优美的语言揭示其内在的精神品格。(40-50字)(4分)

答:我钟爱()花。。

(二)阅读下文。回答21—24题(13分)

平视

①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好焦距,让我们的目光平视。颐指气使的喝令不能让你弯腰,惠予弱者的善举不会让你倨傲。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 ②面对权贵、富翁、名人,如果我们仰起脸,眯着眼,媚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那是仰视。仰视是形象的贬损,是尊严的丧失,是灵魂的削价。

③面对弱者、贫民、凡夫,如果我们虎起脸,瞪着眼,哂笑着,或对其不屑一顾,或对其呼来喝去,或对其任意裁决,那是俯视。俯视是缺乏自知的嚣张跋扈,是丧失理性的恣意妄为,是践踏尊严的恃强凌弱。

④因此,我们要平?

篇二:《七年级上复习试卷一》

七年级上复习试卷

(一)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树木丛生,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3.____,若出其中;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5.乡书何处达?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6.潮平两岸阔,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7.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8.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晏殊《浣溪沙》)

1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晏殊《浣溪沙》)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1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杜牧《泊秦淮》) 15.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6.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7.夕阳西下,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8.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9.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1.学而时习之,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论语十则》) 22.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23.见贤思齐焉,____。(《<论语>十则》) 24.____,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二)根据要求写出古诗文原句。

1.四季中的花,在诗人笔下各具情态。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摹写莲叶田田、夏荷怒放;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现秋菊淡雅、南山悠悠;王安石《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点染冬梅傲雪、风骨凛然。

2.“一切景语皆情语”。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透露出诗人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晏殊《浣溪沙》中“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则表现了作者感时伤逝之情怀。

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4.唐代诗人李商隐、杜牧被称为“小李杜”。杜牧善用绝句,讽咏史事,寄托心志,《泊秦淮》中,他借用典故讽刺统治者昏庸腐败的诗句是“____,____”;在《赤壁》中用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李商隐的诗则想像大胆,意境奇美,《夜雨寄北》中“____,____”两句,突出时空局限,憧憬着与亲友秉烛欢谈的场景;《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以象征手法歌颂了至死不渝的爱情,读来凄美动人。

5.许多成语源自古诗文。源自《<论语>十则》,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____。源自《曹刿论战》,表示趁热打铁、一去呵成的成语是“一鼓作气”。源自《桃花源记》,借指与世隔绝、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理想地方的成语是“世外桃源”。

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7.《观沧海》中,交代登临的地点和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 8.《次北固山下》抒写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 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的一句是____ 。

10.《观沧海》中,用丰富的联想表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同时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

1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与首联相照应,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流逝的诗句是____,____。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传情,将人隔两地、难以相从的李白与王昌龄心灵联系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

13.诗歌善用互文。巧用互文,杜牧《泊秦淮》的“____”将暮霭、淡月、寒水、浅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王湾《次北固山下》的“____,____”寓情于景,写旅途所见的青山绿水的景色。

14.《〈论语〉十则》中比喻社会现象,表明志士在艰危的境况中奋斗到最后的诗句____,____。

15.《〈论语〉十则》中“____,____”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也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冬梅傲雪是什么意思}.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一部记录____的书。其中孔子被尊为圣人,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 知 之 为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冬梅傲雪是什么意思 傲雪冬梅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