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保护眼睛的散文或诗歌 散文诗歌大全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第一篇:《《修饰文章》》

第一章第二节《修饰文章》

第二篇:《修饰文章说课教案》

《修饰文章》说课教案

我说课的题目是《修饰文章》,下面我就从课前规划、授课过程、设计反思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课前规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修饰文章》在初中第一册下第一章《文章的编排与修饰》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好本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节《编辑文章》的基础上,使文章编排更趋向于规范化,为学习下一节《版式美化》做好充分的铺垫。

2、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对文章的文字、段落的常规修饰。 知识点两个: 1、文字的修饰 2、段落的修饰 二、学情分析

1、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有着好奇心和兴趣。 2、部分学生已有文字修饰的常识,可利用他们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字格式设置技术,包括字体、字号等。

★掌握段落格式设置技术,包括对齐方式、行距等。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教师示范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把握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方法。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

1、文字与段落的修饰。 2、修饰的规范标准。 五、教学难点

1、对字体等格式意义的认知。 2、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个性化的修饰。

六、教学策略

兴趣导入 任务驱动 分层突破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双边互动 七、教学思路

夯实基础——内化技能——提升能力——拓展创新 八、教学模式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九、教学理念

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提供表现平台,体验成功乐趣。十、教学环境 1、硬件资源

计算机网络教室、投影设备 2、软件资源

WORD2000或以上、电子教室 3、教学素材

多媒体课件、文章素材 十一、课时安排 1课时

十二、课型安排 新授课 十三、教材出处

义务教育山东省初级中学课本 泰山出版社

设计反思

一、课堂教学

紧扣大纲、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与教学目标相呼应。整个过程突出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集体参与、双边互动”的新教学理念。

二、设计思路 激发兴趣、突出重点, 师生互动、强调动手, 开拓思维、注重实用。 三、教学模式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整堂课中,以学生的动手操作贯穿始终,通过让学生动手产生直观感受,便于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思想

信息技术课是实践能力很强的一门课程,在授课时,注意从学生兴趣和实际出发,借助范例,采取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通过主动实践,通过多种方式个个击破,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设计出任务做引导,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任务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保护眼睛的散文或诗歌}.

五、以多媒体教学系统为辅助,全过程以“任务”驱动,以问题贯穿始终,以讨论、探究、练习等多种形式,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开放性和探索性。

第三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

班级 姓名

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原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 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似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4.《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5. 《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6. 《蜀相》中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 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8.《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9.《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0.《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的诗句是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1. 《杂诗十二首(其一)》运用移情修辞手法的诗句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12.《越中览古》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以地盛衰无常的感慨的诗句是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3.《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的诗句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4.《一剪梅》中词人惦念游子盼望锦书的遐想的诗句是云中谁记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5.《今别离》写出离别匆匆的句子是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16.《夜归鹿门歌》中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诗句是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息处。

17.《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登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9. 《登岳阳楼》描写洞庭的浩濣无边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0. 《登岳阳楼》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1.《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词中表达今日“莫还乡”的缘故是未若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22.《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田家生活的诗句是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23. 《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24. 《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闲适恬静的禅寂生活的诗句是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25. 《积雨辋川庄作》中体现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的诗句是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26.《旅夜抒怀》中描写旅夜处境的诗句是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27. 《旅夜抒怀》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心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8. 《旅夜抒怀》中正话反说含蓄表达情感的诗句是名岂文章著,官就老病休。

29。《旅夜抒怀》中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心境的诗句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30.《新城道中(其一)》中描写野外远景的诗句是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征钲。

31. 《新城道中(其一)》描写农家近景的诗句是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32.《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尽荠麦青青。

33. 《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自“胡马窥江” 去后,废池乔木,犹言厌兵。

34. 《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渐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35.《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36.《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37.《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波心荡,冷月无声。

38.《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9.《长相思》中作者身在征途: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心在故园:风一更,雨一更,梦不成聒碎乡心,故园无此声。

40.《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不用,千金散布尽还复来。

41.《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42.《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3.《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4.《阁夜》是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的诗句是岁暮阴阴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45.《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的诗句是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46.《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志渔樵。

47.《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寞。

48.《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49.《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50. 《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51.《虞美人》中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2.《苏幕遮》中把荷花写得出神入化的诗句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53.《国殇》对阵亡将士进行热烈的礼赞的诗句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54.《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55.《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5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中描写风急雨骤景象的诗句是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57.《菩萨蛮》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58.《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59. 《阿房宫赋》中写六国衰亡,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60.《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62.《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63.《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64.《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65.《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必修五情景默写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 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7.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作者对步入官场深刻反思。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自然景物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对家园的眷恋。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描写了春回大地草木勃发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的快乐之情。 10.

《滕王阁序》(王勃)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4、王勃《滕王阁序》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5、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曾出现过。

8、着力表现深秋山水景色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 ” 9、 作者表现年老不改初衷, 困境不 弃远志的四句是:“_____, _ 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

10、直 接描写滕王阁雄伟壮丽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 ” 11、 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 山川景象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 ” 12、作者用“_____,_____ __; _____, _______” 描述了滕王阁所 在地人烟阜盛, 富庶 祥和的气象。

13、 “__________,___ 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 声色结合, 描绘出 晚霞之中一幅绝美 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14、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 ”渔人悠 扬的歌声与天空大 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 曲, 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图景。

15、 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 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 “_ _______ __, ______ ____。 ” 借用冯唐、 李广的典故抒 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 ”

16、 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的盛况是: “群 贤毕至, 少长咸集。 ” 王勃也记述了滕 王阁集会时的 盛况: “____,_ _____;_____,____ __。 ”

17、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逍遥游》

1.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为了突出鹏鸟的形象,将夸张用到了极致:“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如《逍遥游》一文中借用的《齐谐》对鹏鸟的描述:“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3.《逍遥游》一文,善用对比手法,充满思辨精神。比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

5.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7.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 。

8.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9.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保护眼睛的散文或诗歌 散文诗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