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不言花有期,莫问花何往 问花花不语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12年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19)》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

2012年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19)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脂肪 zhǐ 倔强 jué 拮据 jù 自给自足 jǐ ....

B.颠簸 bō 酝酿 liàng 膝盖 xī 不折不扣zhé ....

C.贮藏 zhù 解剖 pōu 允许 rǔn 深恶痛疾....jí

D.魁梧 wú 惩罚 chéng 提防 dī 刚正不阿ē ....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物竞天择 养精畜锐 冥思苦想

B.按部就班 翻来覆去 如座针毡

C.声色俱厉 险象迭生 恃才放旷

D.段章取义 大相径庭 敷衍塞责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

B.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

C.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壮乡,所以刘三姐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D.当奥运圣火在广西首府南宁传递时,让我们看到了无数感人的画面。

4.在下列横线上规范书写名句。(每小题1分,共6分)

(1)我欲乘风归去, 。

(2)山回路转不见君, 。

(3) ,东风无力百花残。

(4) ,月有阴晴圆缺。

(5)《<论语>十则》中孔子阐述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的句子:

“ , 。”

(6)良药苦口利于病, 。

5.毕业晚会上,王雨把下面的话说了一半,便哽咽了。请你仿照他的话

续写一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2分)

分别在即,老师,我如何才能报答您?当我靠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

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 , 。

6.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回答

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 (2分)

7.下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对构图设计

含义的探究结果

8.

他拉上了包月。哼,和拉散座儿一样的不顺心!这回是在杨宅。杨先生

是上海人,杨太太是天津人,杨二太太是苏州人。一位先生,两位太太,南

腔北调的生了不知有多少孩子。头一天上工,祥子就差点发了昏。一清早,

大太太坐车上市去买菜。回来,分头送少爷小姐们上学,有上初中的,有上

小学的,有上幼稚园的;学校不同,年纪不同,长相不同,可是都一样的讨

厌,特别是坐在车上,至老实的也比猴子多着两手儿。把孩子们都送走,杨

先生上衙门。送到衙门,赶紧回来,拉二太太上东安市场或去看亲友。回来,

接学生回家吃午饭。吃完,再送走。送学生回来,祥子以为可以吃饭了,大

太太扯着天津腔,叫他去挑水。杨宅的甜水有人送,洗衣裳的苦水归车夫去

挑。这个工作在条件之外,祥子为对付事情,没敢争论,一声没响的给挑满

了缸。放下水桶,刚要去端饭碗,二太太叫他去给买东西。大太太与二太太

一向是不和的,可是在家政上,二位的政见倒一致,其中的一项是不准仆人

闲一会儿,另一项是不肯看仆人吃饭。祥子不晓得这个,只当是头一天恰巧

赶上宅里这么忙,于是又没说什么,而自己掏腰包买了几个烧饼。他爱钱如

命,可是为维持事情,不得不狠了心。┉┉

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

雇一辆车。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的混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

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拚命似的喊:“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

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

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

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

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

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象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

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怎吗札?”太太说完这个,又看了祥

子一眼,不言语了,把四天的工钱给了他。拉着铺盖刚一出街门,他听见院

里破口骂上了。

(1)本文段节选自 ,作者是 ,被称为“ ”。 (2

分)

(2)请用几个字概括文段的主要情节?(2分)

(3)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9.古诗文赏析。(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

“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好在何处。(2分)

答 :

(2)这首诗融景于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0-12题。(11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

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本心。

1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

(3)是亦不可以已乎 ( ) (4)故患有所不避也 (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12、简答:

(1)孟子在文中阐明了怎样的观点?第②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观点?(3分)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请用原文回答)(2分)

(二)阅读刘禹锡《陋室铭》完成13-15题 (6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

14.翻译句子。(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3分)

(一)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二)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

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①他脸上黑而且

篇二:《七年级下册后半期古诗词复习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填空题

一.按要求填空。

1 .虞世南《蝉》一诗中,诗人借蝉抒怀,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声远播的句子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杜甫《孤雁》一诗中,“”两句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3.郑谷《鹧鸪》一诗中,仿佛让人置身湖边古庙,,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4.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上风光,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是:

5.“马作的卢飞快,。”是在《破阵子》一词中描写的战争场面。(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

6.崔颢《黄鹤楼》中写乡思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鹧鸪》一诗中,借人物表现鹧鸪声之哀怨的句子是:,

8.白居易《卖炭翁》中说“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在《观刈麦》中又说:“ 。”两者都是从心理角度表现劳动者生活带艰辛的。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9.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最能体现“五月人倍忙”的句子是,

10.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春天来临后梅花高兴的样子的诗句是: “凌寒独自开”的句子是: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11.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一诗中,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描画美丽的月夜归耕图的句子是:。(带月荷锄归)写诗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最能表达诗人隐居田园的心愿的句子是: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3.崔颢《黄鹤楼》一诗中表现诗人登楼远眺,看到草木茂盛的景象的诗句是: ,

14.《木兰诗》中写出了木兰征战生活艰苦及战场气氛悲凉的语句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戎机,关山度若飞。)

16.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7.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8.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

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9.写木兰从军后艰苦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0.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1. 《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表现莲花正直、美名远播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4)《爱莲说》揭示全文中心的一句是(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意思相反的一句

是: ,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莲,花之君子者也(4)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洁身自好的品格,坚守高尚的节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3. 《卜算子·咏梅》两首词中写出梅花共同特征的句子是: 。,春,一任群芳妒)

24.《观刈麦》诗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直接揭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5.《破阵子》中表现因现实而感慨,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使至塞上》中与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读古诗词,回答诗词后面的问题。

(一)阅读虞世南的《蝉》,完成下列各题。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蕴含的意思是什么?(虽然生活清淡,但仍志存高远)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扬)

3.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力,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4.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

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品格高尚者的化身,是人格化的形象。

5.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诗人借蝉这一意象引发议论:任何人,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音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可以说是虞世南的《蝉》一诗的点睛之笔,你认为这两句诗妙在何处?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怎么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从上面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意思是“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一托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怀,诗人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情景交融,显得十分和谐自然。这里运用比喻,突出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句中的诗眼是一“居高”的“高”字,此处有

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二)、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以下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不言花有期,莫问花何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8.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不言花有期,莫问花何往 问花花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