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与电脑的故事作文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

小学作文 zuowen 4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我和电脑的故事作文》

我和电脑的故事作文

我和电脑的>故事作文(一)

听歌,画图,保存资料,收藏照片,乃至写作文,看电影电脑可以称得上是我的万能伙伴。

我与电脑成为朋友,是在我一年级的暑假。

假期里,爸爸让我读课外文学书,推荐我看《格列佛>游记》。但是家里的书版本太旧,字体难看,格式古板,我一翻就头晕。“那我就给你介绍一位朋友吧,它就是在你的书房里静静看着你的可爱的电脑,只要你跟它要好,与它交朋友,相信,你的头马上就不会晕了。”“真的吗?”我疑惑地问爸爸。“当然啦,不信,你等着瞧。”

只一会儿工夫,爸爸就从网上书店买了一本少儿电子版《格列佛游记》,并且立刻下载到了我家的电脑上。爸爸打开图书阅读器,一本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小说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我欣喜若狂。“过来,过来,>我的朋友,快到我这里来”,似乎电脑在轻声呼喊我,我迫不及待地按动鼠标,呀哈,居然电脑里的小说可以像真书似的翻页,文字还能缩放自如,而且还能发声朗读,真酷!“发什么呆呀,我的朋友,还不谢谢我?”就这样,在爸爸的牵线下,那一刻,我与电脑开始了真正的交流。

一晃,我与电脑的友好合作已经维持了四年,我俩的感情与日俱增。电脑,作为我学习和生活的帮手,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和便利。我也格外关心和爱护电脑,空闲时,我会为它擦拭外壳,清理内存垃圾,并且还和爸爸一起,为它装上了强大的杀毒软件。

我爱我的电脑,它是我真正的朋友。

我和电脑的故事作文(二){我与电脑的故事作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电器也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电脑对于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了,三年前,我家也买电脑了。

电脑刚进入我家时,我们一家三口都还是电脑白痴,对电脑和它的功能用法是一无所知,简直就是一窍不通。去年,我家的电脑装上宽带了,可以上网了。首先对电脑产生兴趣的就是我妈妈,她只要一有空就喜欢坐在电脑旁,查查资料,看看新闻,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很享受。她说:“有电脑真好,我们了解事情都更快、更方便了,不用这么被动了。”慢慢地,我爸爸也时常上网看电影玩游戏了,电脑的魅力大啊。

当然,最常用电脑的人还是我哦。一到周末,我就会占着电脑半天甚至一天。听流行音乐,看电影,做心理测试题,上网看书都挺有意思的。

去年暑假,表姐回来了,我从她那儿知道了上网聊天。在网络里,人们放纵自己,

露出自己的另外一面,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隔着一层电脑屏幕,没有人会知道你是一条狗。”的确是,在偌大的网络世界,虚幻的东西太多了,甚至于让你分不清什么是真的,什么又是假的。慢慢地,我不再去结识新的网友,只有几个谈得来的,可以聊聊天通通信。

{我与电脑的故事作文}.

电脑给我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也为我的课外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它让我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了解世界,结识五洲四海的朋友,它是有益的。

电脑不是万能的,当我们遨游在虚拟的世界中时,网络安全是不容忽视的。

善用电脑,它会是你知心的朋友。

我和电脑的故事作文(三)

电脑,你们应该都拥有吧!我们家就有一台电脑,是那台电脑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但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气愤,来看看我们的小故事吧!

就说上个星期的星期五吧!放学后,我快速跑回家,把电脑打开,按7k7k小游戏,我开心的玩起来。六点了,妈妈下班回来了,看到我在玩电脑,生气的说:“雅婷你不去写作业,还来玩电脑,快去写作业!”“明天是星期六、星期日,又不用上学。”我不耐烦的说。“不去写作业,好!你不怕不打吗?”妈妈自有办法对付我,信心满满的说。“好!好!好!”我有点想要哭泣的说,因为我太想玩电脑了,但又怕被妈妈打。唉,只能跟电脑说拜拜了。这是我和电脑的小故事之一。{我与电脑的故事作文}.

还有上上星期的星期六。星期六晚上,[提示:那时是三更半夜。]我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就心想:既然睡不着觉,不如起来玩电脑吧!说做就做,我连忙起床,来到电脑桌前,把电脑打开,快速地按了7k7k小游戏,开心的玩了起来。可妈妈不知怎么了,三更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我在玩电脑,就恶狠狠地把我训了一顿,害我的金豆豆都掉了一晚上,但也想了一晚上,想我也有错,不应该三更半夜里起来玩电脑,你们可千万不要学我呀!这也是我和电脑的小故事之一。

{我与电脑的故事作文}.

写完后,我感慨道:“不能爱玩电脑,因为玩电脑会让我们的眼睛视力不好,所以你们不要经常玩电脑哦!

篇二:《我和电脑的故事》

我和电脑的故事 自从我学会了使用电脑这个高科技产品,它就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 喜,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如:不懂成语的意思,就会在电脑上查一查,还有作文不会写了,可以上网参考一下优秀作文范例。有了它,有些课外延伸的知识,点击一下电脑答案就出来了。好像我身边有了一个辅导老师。 怒,每当我在玩电脑游戏时,有时就会弹出一些没用的垃圾信息,害我输了游戏。我这时怒的不能再怒了,爸爸看“火山”就要爆发了,连忙过来,结果还是晚了一步,我一拳下去“咚!!!”的一声桌子上的东西全蹦起来了,爸爸说“地震”了。

哀,我写作业有时会开小差,想起电脑游戏中怎样使用连击绝招,把敌人一下击败,还会想怎么过关。我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去偷玩,结果玩的兴起忘了学习,当听到爸爸开门时才猛然惊醒,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我赶快把电脑的电源关了,去写作业。爸爸开电脑后,电脑显示没有正常关机,这时爸爸才知道我偷玩电脑了,结果被罚了一星期不能玩电脑。

乐,每当我哥哥来我家时,我就会和他玩双人对打游戏,我赢一局,他赢一局。我们俩玩的乐开了花。

温馨小提示:

虽然电脑给我们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便和快乐,但也不能长时间的沉迷于它。要学会克制、正确的使用。要不就会对我们的健康和学习带来不好的结果,我就是长时间玩电脑,眼睛视力下降了。在此,我要对你们说不要长时间玩电脑。

篇三:《我和电脑的故事》

我和电脑的故事

东 月

我与电脑初结缘{我与电脑的故事作文}.

1984年2月16日,上海市展览馆举办十年科技成果展,邓小平同志在参观儿童计算机表演时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此后全国出现了学习计算机即电脑的热潮。+我也有幸卷入了这股热潮之中。

我在一所高校工作,是文科教师中最早接触和购买家用电脑的少许几个人之一。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我听说了“电脑”这个新鲜名词,还知道电脑又称微型计算机。最早几年,看到的微型计算机——俗称家用电脑,是苹果II(APPLEII)计算机和天津无线电二厂模仿苹果II生产的中华学习机。中华学习机以6502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机,并配有汉字系统和其他软件,用录音机储存数据,显示器是黑白的,或者用电视机代替显示器。中华学习机价格相对苹果机便宜,约900多元一台,适于中、小学生及家庭使用。那时还可以看到模样乖巧、饭盒大小的夏普PC1500计算机以及小霸王Z80游戏机(可用于学习)。PC1500主机只有现在的PSP大小,具有直角纯平液晶显示器,带一个打印机,用三四厘米宽的卷筒纸,打字的声音传得很远,也是用录音机和普通盒式磁带保存数据。这些家用电脑功能简单,适合学习BASIC语言、工程计算和处理简单的文字。大约在1990年前后,我工作的单位有了微机,是IBM开发的个人计算机PC/XT。IBM的个人计算机比学习机的功能强大许多,打字排版方便。我虽然从事文科专业,但从小就喜欢摆弄电器产品,十分仰慕电脑的超凡功能,心里时常盘算着什么时候能买一台这样的家用电脑。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成都还没有出现“电脑城”,微机或者家用电脑一般是放在百货大楼或者路边的专卖店里出售。位于红星路和大慈寺路交界处的成都百货大厦是成都市民买家电和电脑常去的地方,简称“成百”或“成百光电”。1991年9月,秋高气爽的一个日子里,我怀揣3000元人民币,兴高采烈地来到“成百光电”。在大厦二楼,乳白色的卧式电脑机箱摆成一排,三五顾客在里面悠闲地东游西逛,不像现在的电脑城那样人流如织。销售人员为顾客耐心地进行计算机扫盲教育和促销活动,机箱上的显示器反射出他们的身影和窗口的光线。我不打无准备之仗,来之前就已经仔细研读了两本有关电脑硬件和软件的书籍,什么CPU呀、软盘呀、字节呀、DOS呀,似懂非懂地记了不少。想到自己即将拥有其中一台电脑,不免心中一阵欢快。我精心挑选了一部国产的IBM PC/XT的兼容机,原装的电脑我等工薪族是肯定买不起的。这种兼容机的CPU是8088-12MHz,内存640K,配有360K软驱和单色显示器。还可以选配容量10M(注意不是10G!)的硬盘,因为价钱太高,当时没有配硬盘。这样{我与电脑的故事作文}.

的一台电脑好像用去了2800多元,对普通人家来说算是添了一件贵重家电了,高高兴兴地雇了一辆三轮车将电脑拉回家。

就这样,我便成了当时学校里文科教师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学校里的T教授和X教授比我早一点买PC电脑,我曾经向他们请教切磋学习电脑的体会。不过他们年纪长我一辈,无论硬件知识和软件知识都没有我学得快。由于我少时喜欢安装修理收音机等电子设备,故对刚到手的电脑也急着熟悉和掌握。在短短的十多天时间里,除了阅读电脑的发展史(因为我大学是学历史的,故总喜欢追根溯源),练习不看键盘打字的“盲打法”,试着用文字编辑软件撰写论文,还从事一般文科老师不会做不敢做的事情,即夜以继日地拆卸主机,观察配件,优化配置等等。一边看书,一边对照实物,终于熟悉了机箱内的电源、主板、cpu、内存、显卡、软驱,还有放在机箱外面的显示器、键盘、鼠标。当然,对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和操作系统MS-DOS也必须掌握。遇到难题,我就向计算机专业的老师请教。一番折腾下来,可以说是做到了粗识“机理”,“软硬兼修”。也正因为如此,我成了学校文科圈子里的电脑专家,竟然小有名气。一时间,朋友们购电脑请我当参谋,电脑出了毛病请我去诊断,不会使用软件打电话向我请教我有了成就感,同时也有了烦恼,我的业余时间有限呀!最可恼的事情是,我一离开朋友家,电脑就坏了,一到朋友家电脑就好了,就像电脑只怕我似的。好在家庭电脑普及的速度惊人,三五年间,许多单位和朋友家里都购置了电脑,掌握电脑知识的人也越来越多,找我帮忙的人则越来越少,我终于可以“赋闲在家”了。

二、悲欢苦乐升级路

仅仅会使用电脑的人,称作电脑用户,只能享受使用过程的乐趣;如果时常自己动手用较少的代价让电脑性能提升,称作电脑爱好者,能享受到比使用更多的乐趣。我从拥有电脑后,就成为DIYer一族了。DIY这个词起源于欧美,是"do it yourself"的英文缩写,自己动手的意思,没有性别、年龄的区别,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Diyer当然就是指自己动手做的人啦。我与大多数电脑爱好者一样,喜爱diy,千方百计升级CPU,增强电脑性能,增加配置,享受那份参与的自在与成功。Diy电脑相当于搭积木,不过是将各种组件按照要求更新组合罢了,还没听说有哪个DIYer可以在自己家里生产cpu、硬盘、显示器{我与电脑的故事作文}.

当时工资收入底,还要供养小孩子,用于升级的资金并不充裕,但仍然千方百计挤出钱来DIY。我购置电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写作和研究的效率,

因此升级电脑主要围绕这个目的进行。最省钱的升级方式是提升CPU的外频和倍频,但要冒烧毁CPU或者电脑频繁死机的风险,于是我基本上是更换CPU。常常是将主板上的CPU卸下来卖给商家,再补上差价换回速度更快的CPU;或者是将容量小的内存条换回容量大的,当然也要补差价。包括显示器和显示卡也是这样更新换代的。商家在一进一出中赚取了两次利润,但这是两厢情愿,怨不得他们的。起初没有经验,常常换回经过打磨的CPU或者内存条。所谓“打磨”,就是将芯片上印的参数型号给磨掉,重新印上更高的参数指标。其结果要么达不到效果,要么常出故障。在长期的DIY中,我逐渐炼出了一对“火眼精睛”,基本上不再被JS蒙蔽了。

快速录入文字一直是我的梦想。我认为五笔字型输入法快捷,但学习起来难;拼音输入法费力气,但录入效率低。经过一番试验,我选择了采用双拼输入的自然码。当发明人周志农到成都来促销的时候,我还专门去听他的讲座,请教问题。听说可以采用扫描仪扫描整页文字图像,然后用文字识别技术OCR快速地转换为可编辑的文本文件。可是90年代初期台式扫描仪价格高昂,达到上万元左右一台,只好花800多元购买了一部手动扫描仪。这玩意儿价格便宜,尺寸如巴掌大小,携带方便,但只能扫描低分变率灰度或黑白图片。我以为有了扫描仪,今后的工作定会如虎添翼,省时高效。然而其文字正确识别率并非如广告宣传的那样达到什么百分之九十八云云,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就不错了,遇到稿源质量稍差,效果更是惨不忍睹。就算达到百分之九十,为校改那百分之十的错误,花的时间就差不多是键盘录入的时间了。于是弃之如敝屣。后来,我的一位朋友借去扫描古籍善本,居然让它发挥了一年的“余热”。

1995年到北京去出差,见报纸上的广告,某科研机构处理两台扫描仪,单价300元。于是去看看情况如何,发现这是进口的老式扫描仪,非常笨重,其灯管能够点亮,负责销售的老同志告诉我,只要安装好驱动软件就能使用。想到价格便宜,便一口气将两台全部买下,装箱亲自搬运回成都。谁成想托了多位朋友都找不到驱动软件,后来互联网开通了,在网上也搜寻不到驱动软件。就这样千里迢迢,花钱耗力带回的家伙没有发挥丝毫作用就在屋角睡大觉了。1996年终于下决心花了3600元买了一台清华紫光分辨率300X300的台式扫描仪,经过试用,发现扫描识别英文文本的效率很高。到现在,我已经升级到佳能的扫描仪,不但用来扫描识别英文,还扫描图片,制作PDF文件等等,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电脑使用中最令我烦恼的是打印机。我的第一台打印机是1996年5月购买的爱普生LQ850K针式打印机,打印时会发出吱吱的叫声,非常刺耳,隔壁房间都能听到。在夜间打印文件,经常会遭到妻子的抗议,认为干扰了女儿的睡眠。这种打印机用色带,原装的要五六十元一根,国产的也要三四

十元一根,用不了多久墨色就不均匀了,为了延长寿命,什么调整色带打印区域、为色带上油墨等方法都用过。喷墨打印机噪音很小,且可以自己加墨水,于是当价格降下来时,我又购买了爱普生单色喷墨打印机。初期打印效果不错,墨色匀净,字迹清晰。但只要一段时间不用,墨水就会干枯,堵住喷头。于是我又发挥DIYer精神,用纯净水泡,用温开水浸,用注射器抽这些方法有时凑效,有时无用。我曾经发誓不再使用喷墨打印机,重新用针打,然而抵挡不住彩色喷墨打印照片的诱惑,在90年代末购买了彩喷打印机。彩打可以打印色彩丰富的图片,但是墨水特别贵,并且堵头的毛病仍然存在。于是在21世纪初,我彻底告别了喷墨打印机,用上了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虽然购买成本高一些,但不会堵头,加粉方便,打印单张的成本反而便宜。下一步的愿望是早日购买一部彩色激光打印机,这在早年其价格贵得的惊人,且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商品,现在价格已经相对低廉,不受监管,好比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回顾家里电脑设备的更新,可谓感慨良多。从一部台式机增加到两部台式机、外加两部笔记本电脑。其他硬件升级历程:按CPU的更新来看,从8088开始,经历了80286、80386、80486、奔腾、奔腾PRO、奔腾MMX、PII、PIII、P4,一直到现在的酷睿双核和AMD Athlon双核;内存从640KB到4MB、256MB、1GB,现在已经达到了3GB; 显示器从14吋单色CGA、升级到彩色15吋VGA、17吋XGA,现在是20吋液晶;硬盘从10MB开始,经历40MB、1GB、6GB、40GB、250GB,现在还外挂了1TB移动硬盘。从软件来看,操作系统经历了MS-DOS,Windows3.1、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Pe、WindowsXP Vista;最常用的文字编辑软件经历了CCED、金山WPS以及Office Word的各种版本。

升级到现在,个人和家庭拥有的电脑前后算下来有十几部了。耗费的银子已经不敢细算。下面是用电脑最初几年购买配件的少许发票,对比今天从中可见中国电脑业的巨大变化:1991年9月,购“BOY”汉卡250元;1993年7月,购80MB硬盘1760元;1994年11月,用DX4/100CPU换5X86补差595元;1995年1月,“维用”声卡1070元;1996年6月购4MB内存条一根255元。{我与电脑的故事作文}.

三、西部电脑第一城

作为比较资深的电脑爱好者,我亲眼目睹见证了成都的电脑城的发展。之所以拗口地称“成都的”电脑城,是为了不与“成都电脑城”这个专有名称相混淆。

成都的电脑城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在这之前只有电脑一

条街。成都一环路南二段西端坐落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东端是磨子桥十字路口,路口以东附近是成都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1994年两校合并)。当电脑向社会普及的时候,这条路及两端附近的道路逐渐涌现出一些经营电脑主机及配件、耗材的商店,形成了“高新技术电脑一条街”。另外还有一处销售电脑商家较多的是新鸿路,位于军工企业集中的东郊。90年代初期,交通不太拥挤,人们也没有什么私家车,我常常骑着自行车去各个电脑商店。那时开店的有些人是从科分院停薪留职出来的,他们在给顾客介绍电脑技术时说得头头是道;也有些人文化不高,勇闯商海,对电脑的了解往往还不如顾客。如果顾客和商家都不懂电脑,那就只有做糊里糊涂的买卖了。

90年代中期,武侯区政府看见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决定将其作为区内的支柱产业。坐落在磨子桥的成都(英普尔)电脑城于1995年5月28日正式开业。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家现代化电脑商城,经营的项目除计算机、配件、外设、耗材产品外,还有软件、多媒体等,生意非常火爆。它的开业对西南地区计算机经销业形成规模经营起到了促进作用。看到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山东、陕西、浙江、河南及香港、台湾等地的100余家厂商进驻电脑城,成都的电脑爱好者对此欢欣鼓舞。我也成了电脑城的常客,其劲头绝不亚于太太逛百货商店。

那时的成都电脑城空间不大,楼梯狭窄,柜台紧密相连,空气流通不好。夏天的时候,如果又逢星期日,顾客和送货小工在里面摩肩擦踵、挥汗如雨。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成都电脑城的规模已满足不了用户需求,当百脑汇、新世纪电脑商城崛起的时候,逐渐走下坡路,几度易主,几度改名。目前被势力雄厚的“佰腾集团”收编,称为“佰腾数码广场”。每当我路过佰腾数码广场——过去的成都电脑城时,心中就会升起愧疚之感,已经多年没有光顾它了!我决定最近的一次采购应当到老朋友那里去,看看能否重叙旧情。

东华电脑城也属于元老级卖场,位于一环路南二段西端,开业稍晚于成都电脑城。东华面积比成都电脑城大,以经营价格低廉的耗材、配件、电子读物和二手电脑而知名,东西便宜是它的亮点,曾打出“买电脑,到东华,一台也批发”的广告吸引顾客,是我们DIYer最喜欢去的地方。东华曾与成都电脑城(现在的“佰腾数码广场”)共同撑起整个科技一条街。

一个外地人谈到他对东华电脑城感觉:“一个类似于菜市场的拱型门围,来来往往的机动车上面装满了电脑以及配件,一条不宽的路两边的门面房里面全是买电脑的,那种阵式就和菜市场的小贩一样,给人一种吵闹的感觉。” 我对此深有同感,但并不厌弃这个地方。就像成都的饭馆一样,豪华餐厅和路边小店都拥有自己庞大的食客群体。2002年,东华开展了外观整顿工作,旧貌换新颜。正门进去的主干道变宽了,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现在东华电脑城里拥有西南最大的二手电脑市场和监控安防市场,二楼的二手电脑仍然富有特

篇四:《我与什么的故事作文》

我与什么的故事作文(一)

我从小最怕小狗了。只要一听到小狗“汪汪”地对我直叫,我就想立刻离开那里。但是,有一天妈妈就偏偏把一只小狗带回了家。

“啊?哪来的小狗!会不会咬人啊,身上有没有跳骚”我开始担心了起来。“不用担心!”妈妈笑着说,“这只狗是打过预防针的,不会咬任何人!”“真的吗?”我还是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就发现我的袜子、毛巾等物品都撒在了地上。又看见小狗嘴里咬着一只袜子,就忍不住踢了它一下,生气地说:“你干嘛把我的东西都拉下来,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真讨厌!”“呜!”小狗好似很害怕地边叫边跑。我突然感觉小狗很可怜。我用手指轻轻地碰了碰它“咦,它怎么不叫呀?”于是,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它的身体,小狗一动也不动的趴在地上,并且摇晃着它那条又短又小的尾巴。很讨人喜欢。“啊,它的皮毛非常光滑,好像涂过油似的,而且很柔软!”我喃喃自语道。于是,我抱起它说:“对不起,我刚才踢了你一脚,疼不疼?以后不要再把东西拉下来了,否则我真的要对你不客气了,记住了吗?”“汪汪”小狗边叫边摇晃着它的小尾巴,好像在说知道了。

从此,我经常与小狗玩耍,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我与什么的故事作文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与电脑的故事作文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