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游娘子关》
学生姓名:武耀宇 年龄: 9 指导教师: 刘建忠
(省、州<自治区>)市(县)河底镇(学区)
年级
联系电话: 13653532052 邮编:045060 QQ:2322479208
第十七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文选——《风吹过的流年》将在大赛结束后集结出版,如你的作文在本次大赛中获奖并愿意将获奖作文入选出版,请与李老师联系。具体事宜请电话咨询,咨询电话:0311——88643112。机会难得,赶快行动哟!
此大赛稿纸复制有效。
第十七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文选——《风吹过的流年》将在大赛结束后集结出版,如你的作文在本次大赛中获奖并愿意将获奖作文入选出版,请与李老师联系。具体事宜请电话咨询,咨询电话:0311——88643112。机会难得,赶快行动哟!
此大赛稿纸复制有效。
第十七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文选——《风吹过的流年》将在大赛结束后集结出版,如你的作文在本次大赛中获奖并愿意将获奖作文入选出版,请与李老师联系。具体事宜请电话咨询,咨询电话:0311——88643112。机会难得,赶快行动哟!
此大赛稿纸复制有效。
第十七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文选——《风吹过的流年》将在大赛结束后集结出版,如你的作文在本次大赛中获奖并愿意将获奖作文入选出版,请与李老师联系。具体事宜请电话咨询,咨询电话:0311——88643112。机会难得,赶快行动哟!
此大赛稿纸复制有效。
篇二:《娘子关》
娘子关战役调查报告
导语:
我的家不在东北松花江上,她在太行山麓,而我则从小听着抗战英烈的事迹长大,和嘎子一样拿一把木头枪假想着鬼子的存在并杀了他。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的铁蹄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敌后战场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敌后抗战也成了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之中,太行山的儿女们更是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山战场”,就是那个时代在太行上最真实的写照。于是在这条山脉上,日寇前仆后继倒在了这条人民战线,倒在了这条比马其诺防线还要坚固的防线。我的家在太行山东麓山西河北交接地带,且曾属山西平定县管辖,因此我调研的就是娘子关战役,包括前期国军失守和百团大战时期八路军夺回娘子关,这两次战役的主战场中心地带为娘子关,实际上却包含了井陉县大部地区,甚至于我的老家都曾在日军迂回娘子关时经过。
正文:
娘子关地处晋冀咽喉,地形十分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是地域之称,抗战时期包括苇泽关村、东口村、娘子关关隘(即大口村)、娘子关火车站、磨河滩村、河北村、城西村、坡底村等。从地理位置讲,娘子关关隘居东,往西200米就是磨河滩村,当地人习惯上又将该村分为上、中、下三片,磨河滩村西边就是桃河与温河的汇合处,河的西面是城西村和坡底村,娘子关火车站、日军兵营(日军占领后)坐落于(中)磨河滩村,南靠巍峨的绵山,北临桃河与温河汇合后的绵河,绵河的北边是河北村。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在抗日战争的太原会战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在山西省东部娘子关地区抵抗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军进攻的防御战役。
日军第1军于10月10日占领河北省石家庄后,令第20师团沿正太铁路(正定至太原)向山西进攻,以配合由晋北南下的日军会攻太原。中国第2战区部队一部,在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指挥下,在娘子关南北地区布防阻击日军的进攻。日军第20师团一部,在师团长川岸文三郎指挥下分两个纵队西进。右纵队沿井陉、娘子关向石门口进攻,左纵队沿微水、测渔镇向石门口进攻。
11日,日军进到井陉与在此警戒的中国军队一部接触。黄绍竑急令右翼第3军向娘子关靠拢,主力集结于大小梁江。12日晚,日军突破井陉南刘家沟守军阵地,占领井陉。
十月十二日晨,日军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师团向娘子关发起全面进攻,雪花山首当其冲。激战两天一夜,雪花山反复易手数次,敌受挫于我阵地前。唯我右翼刘家沟东端阵地,遭敌空炮猛烈轰击,守兵伤亡惨重,阵地失守,敌遂向旧关突进,同时,又以千余兵力攻我左翼雪花山阵地。赵师长为保持雪花山防御的稳定,并牵制西进旧关之敌,遂抽调一个团的兵力,亲自率领,于十三日晚五时,分三路主动向井陉南关之右侧背出击。我出击部队右翼在第九十八团陈际春团长的率领下,于晚十时歼灭了突入我刘家沟、长生口阵地之敌。
13日晨攻占旧关,当日夜,中国第17师所部向长生口方向日军反击,曾克复刘家沟、长生口和井陉南关车站,但因娘子关以东雪花山失守,第17师反攻未逞,退守乏驴岭。14日拂晓,第26路军第27师两个团向占领旧关的日军反击,将该部日军压缩到核桃园东南高地。同时,敌继续向雪花山增加兵力,我伤亡逾千,且火力弱,仰攻不易,而敌机亦不断向我前沿阵地扫射轰炸,我军遂向乏驴岭转进至此,第十七师在井陉、雪花山、乏驴岭面对日寇精锐部队,浴血奋战了九昼夜,为保卫太原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此时,全师旅以下指挥干部仅剩旅长一人、团长二人、营长以下干部不及三分之一,士兵仅剩三千
多人。已处于不补充难以再战的地步,赵师长曾五次迳电蒋介石请求补充,只答复"应听候阎、黄正副司令长官指示办理。"阎锡山明知第十七师损失奇重,不但不给补充,反而借补充之名,要将第十七师之炮兵营归他所有。后经赵师长据理力争,阎才放弃了扣留炮兵营的企图。第十七师在指挥乏人,战斗兵员极少的情况下,不但得不到补充,反而再次受命担负掩护其他部队后撤的任务。当日,日军一部由娘子关以北洪子店西进,在六岭关附近被守军第4旅击退。十四日晨,赵师长将防守雪花山疏虞的第一○二团团长张世俊就地处决,以正国法。在坚守雪花山战斗中,第一○二团共产党员、连长张登弟坚守阵地,英勇奋战,全连壮烈牺牲,无一生还,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敌占领雪花山后,时时向我乏驴岭阵地发起攻击,企图突破正面,与旧关之敌会合,继而进攻娘子关,激战数昼夜,敌不能越雷池一步。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不得不承认"井陉附近之敌顽强抵抗,战斗没进展"。15日,日军一部突入旧关和关沟。
这时,阎锡山限令黄绍竑和第3军军长曾万钟于16日消灭旧关附近日军。当日夜,第27师和第3军一部将关沟和旧关的日军包围。日军一部增援。双方展开激战,至20日,形成对峙。十九日晨,敌增兵两联队在优势炮火及飞机掩护下向我攻击。我官兵依托阵地,沉着应战,奋勇抵抗,敌未得逞。十时许,敌机二十余架,与炮兵配合,猛烈轰击我防御阵地,并掩护步兵再次攻击。激战至下午一时,我守备乏驴岭之补充团翟济民团长身负重伤,营以下军官伤亡二十七人之多,士兵前仆后继,伤亡过重,弹药殆尽,即以石击敌,终因寡不敌众,乏驴岭南侧阵地为敌突破。我守备荆蒲关的黎子淦营,终日与敌殊死战斗,至下午五时,第八连连长阵亡,营长黎之淦负伤,全营除十余人外,其他均负伤力战壮烈捐躯。其中九连排长刘惜棠(共产党员)全排壮烈牺牲。此时,乏驴岭北侧阵地正处于敌三面包围之中,耿景惠旅长、李维民团长率部与敌苦战至黄昏时分,带领百余人向神灵台转移。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于20日令第20师团向阳泉地区进攻。当日,第20师团以右纵队攻击井陉、新关、固驿镇方面及以北的守军防御阵线;以左纵队沿横口、测鱼镇、固驿镇向娘子关正面守军后方迂回。当日拂晓,日军右纵队在飞机支援下向娘子关正面守军展开攻击,战至22日,守军伤亡极重,即缩短战线于当日夜间转移至神仙洞、绵山、苇泽关、785.3高地、宋家岩底一线阵地。23日,日军左纵队由横口车站渡甘陶河,尔后向西南前进。24日,该部日军由南障城、测鱼镇方面进攻,在七亘村与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发生战斗(这即时是七亘村伏击战)。25日,守军第3军将其右翼过分突出的部队向娘子关靠拢,主力控制于固安驿。新进入前线的川军第122师占领马山村东方高地,准备阻击西进迂回的日军。日军乘第3军右翼部队移动,第122师尚未到达马山村之际,突入乱安村,攻击固驿镇右侧背。
这时,日军已迂回到娘子关正面守军的右后侧。黄绍竑请示阎锡山后,将娘子关一线守军主力后撤。除第26路军留一小部守娘子关外,其余部队退至巨城镇、移稂镇一线。26日,日军占领娘子关,将右纵队改为右追击队,左纵队改为左追击队,以阳泉为目标发动追击。阎锡山已无兵增援正太线,便电八路军朱德总司令,着第115师和第129师速开往阳泉,归黄绍竑指挥。八路军第129师已于10月18日进至平定地区,22日至28日先后在长生口、东石门、马山村、七亘村等地打击日军,取得一定胜利。接着八路军总部率第115师由五台地区南下,支援正太路作战。
第十七师奉命由娘子关正面转移到北面的驴桥岭时,旧关阵地已被敌占领,正在扩大突破口。第三十八军教导团在李振西团长率领下,由河北转进到娘子关,奉黄绍竑命令,随即投入战斗。教导团与敌短兵相接,以刺刀与敌展开拼杀肉搏,全团两千余人,仅剩下五六百
人,顶住了敌人的进攻。与此同时,第十七师在驴桥岭激战三昼夜,阻滞敌人前进。二十六日晨,第十七师奉命向巨城附近转进,扼守要道,继续阻敌前进。我与敌奋战一昼夜,突破我旧关以南第三军防线的日军向阳泉推进。第十七师左右翼的友军均已撤退。该师曾多次与上级联系,均得不到指示,为防敌包围,被迫撤出阵地,向西转移。
这就是第一个娘子关战役,虽然失败,但是以国军以自身重大伤亡牵制住了优势日军,为太原保卫战,忻口会战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时间保障。
而在1937年10月,日军占领娘子关后,在娘子关火车站东依据险峻的山谷加修了4个大堡垒,站前的东兵营驻有日军的警备队,娘子关关隘(大口村)驻有伪军和便衣队,娘子关成为正太路上重要的日军据点。因此,娘子关就成为百团大战破袭正太路的重要目标之一。
百团大战中担任主攻娘子关任务的是晋察冀边区部队第5团(俗称老五团),团长陈祖林,政委肖峰,团部设在绵河北岸河北村西的一个山头上。1940年8月20日22时,第5团2营的两个连首先潜入娘子关关隘(大口村),歼灭了驻守村内的伪军及便衣队,接着攀登上陡峭的绵山,向日军堡垒发起攻击,我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经过3小时的冲锋,我军伤亡90余人,歼敌400余人,天近黎明的时候,摧毁了日军碉堡,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娘子关城头。
与此同时,5团1营在夜幕的掩护下,从河北村西的新家脑山下悄悄地渡过绵河,进入了(中)磨河滩村,对娘子关车站和日军兵营发起攻击。正待1营扩大战果时,午夜零时,由西而来载有准备回国的800多名伤残退伍军人的列车到达娘子关车站,这些日军听到枪声后,仓皇躲进车站东的吕祖庙进行抵抗,战斗态势顿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1日拂晓,1营被迫退回了(上)磨河滩村,根据上级指示,除留下第1连继续牵制日军外,其余部队迅速展开破路。
21日,1营1连连长邓仕均(四川人 老红军)带领全连145人,在(上)磨河滩村的民房墙壁上挖好射击孔,在房顶上搭好工事掩体,做好反击日军冲锋的准备。22日上午11时,从阳泉方向来增援的酒井铁甲车队,连同武装了的回国退伍军人,以数倍的兵力向坚守在(上)磨河滩村的1营1连进行反扑,邓仕均连长临危不惧,指挥全连战士依据街道、民房英勇反击日军的冲锋,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第5团首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即命令重武器对1连进行火力支援,日军在来自绵河北岸猛烈炮火的袭击下,反击受阻。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打退日军10余次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下午4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温河洪水暴发,1营1连处于三面受敌一面临水的危险境地。黄昏时,1连根据团部命令,分四批陆续撤出战斗,向北强渡绵河突围,由于水深浪大,一些战士被洪水冲走,1连返归主力部队时仅剩17人。
在娘子关的战斗中,八路军共毙伤日军700余人,俘虏10余人,缴获山炮2门,轻重机枪12挺,掷炮筒10多个,步枪100余支,无线电台1部,还有不少弹药及军需用品,并炸毁火车两列,烧毁车皮40节。这一战斗之后,邓连长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5团1营1连被授予“磨河滩英雄连”称号。
结尾: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不仅是生者的胜利日,也是亡者的祭日,这个报告不仅是对娘子关两次战役的的调研总结,也是祭奠那些为了祖国而亡于巍巍太行的英灵,我泱泱中华亡兮?难矣!
篇三:《《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5课《娘子关前》》
第5课 娘子关前
【文本导读】
本文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即1938年1月21日至23日途中两天两夜的事。当时华北处于抗日战争初期,敌人不断向我进犯,时令正当冬末春初,天气十分寒冷。但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敌后建立了根据地,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表现了中华儿女不屈的民族精神。
【作者卡片】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现当代作家,共产党员。他的代表作品有反映东北解放区土改斗争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有反映我国工业恢复时期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有反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创作了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得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狭隘( ) ②骡马( ) ③贫瘠( ) ...
④抽屉( ) .
⑦村妪( ) .
⑩聂荣臻( ) .⑤匍匐( ) ..⑧水门汀( ) . ⑥井陉县( ) . ⑨鲜文才( ) .褴褛( ) ..咳嗽( ) ..{有娘子关作文}.
数见不鲜.鲜鲜有耳闻 . 样 模. 模模型 .
儿 枣核.核核武器 . 活塞 .外 塞塞. 阻塞.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隘 ①溢
辨 ②辩 榴 溜 ③镏 瘤 将 ④蒋 宣 ⑤渲 喧 芦 ⑥庐 炉 卢
3.近义词辨析
①暴发·爆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喧闹·喧嚣·喧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镇静·镇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根据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线索。
点拨 本文的线索——行军路线:在太行山路上(东冶头→营庄)→初次踏着河北的土地(过许多山岭→蒋家村)→通过敌人的封锁区(核桃园→桃水桥→正太路→大山)→到达边区巩固地带(小村→司令部→另一个村庄)。
2.《娘子关前》是一篇报告文学,它的重点就是文章在结构形式和写作手法上的特色,那么,如何透过这篇文章平实无奇的外表,洞察到文章内在的层次关系,从而领略其结构的美呢?
点拨 这篇文章采用一般记叙文的形式,按行军路线,用时间或地点,或行军的过程来
分段标题。切分的标准自然是地点的转换,但每一部分又相对地集中说明了一个方面的问题,文中隐含着事物的内在联系,将事物的发展和事物的性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七个标题能不能根据描写的内容的侧重点,来标出实质问题呢?变换标题,就可能对文章有进一层的了解,也能培养同学的概括能力。七个标题可作如下更换:
①山路上——荒凉的山区
②初次踏着河北的土地——群众的情意
③通过敌人的封锁区——战士的无畏
④核桃园——敌人的暴虐
⑤“再会,同志!”——同志的支援
⑥我们一天一夜翻了八个山——艰苦地跋涉
⑦还我河山——子弟兵的信念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七个部分主要是叙述通过封锁线进入敌后根据地的经过。反映的问题有三个方面:敌人的残暴,群众的支援,战士的顽强。这三个方面在各部分是有交叉的,很难截然分开。
3.全文通过记事,重在写人抒情,文章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点拨 ①控诉敌人的暴虐。
作者就沿途所见,追叙太行山区村落里遭劫的惨状:“敌人是不吃小米的,但他们一定要把它们烧掉,或是撒在沙子里。这用意是显然的,他们要使老百姓一个个饿死”;“敌人住过的房子,煤没有动用,门窗和一切可以用作柴烧的木器,都烧掉了”;“炕是砖造的,不能烧毁,但敌军也要用种种方法把它们捣毁”;“核桃园有三百多人家,国民党军撤退以后,敌人进据,第一天就屠杀了三百多人”。这些平实的记叙中,蕴含的是深沉的愤怒,因而有力控诉了敌人的狠毒残酷!
②反映老百姓对子弟兵的依赖。
平定县营庄的老百姓知道来的是自己人,逃到山里的又回来了;井陉县蒋家村的老妪热情送水,招呼子弟兵:“进来坐坐吧,里面暖一点”;新战区的百姓对于被敌人毁掉而又由八路军恢复的标语和布告发生了更大的兴趣。太行山区的村民们的一言一行表达的既是对子弟兵的信赖,也是抗战必胜的信念。
③歌颂八路军战士和游击队员崇高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
文章中写了一个典型人物——14岁的红“小鬼”鲜才文。他说他参加红军“第一,为了救中国;第二,为了救自己”。“救中国”和“救自己”就是如此自然、如此深刻地统一为鲜才文以及广大红军战士的崇高的动机。这就是红军战士无论何时何地“把艰险当成家常”的顽强斗志的思想源泉。广大游击队员“穿的是华北农民的破短袄”,而在战斗中“使敌人畏如狮虎”,因为他们具备了和八路军战士一样的精神力量。
4.文章结尾写作者看见了“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为什么忍不住落泪?这样结尾,有何作用?(提示:要联系时代背景分析。)
点拨 这雄壮的四个字为什么勾起了作者和战士们对夜间经历的回忆,而且“再也忍不住落泪”呢?因为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作者所见所闻所写的一个个捍卫民族尊严的可歌可泣的场面的政治意义;因为这四个字充分表达了抗日军民笔伐敌寇暴行、誓死收复河山的强烈义愤和坚强决心。这画龙点睛的四个字从蕴含的深意上把全文所记的材料统摄起来了。“形散神不散”,全文的“神”——总括全篇的思想中心,就是“还我河山”这极雄壮的四个巨大的字。作者的爱国激情和全文所反映的抗日军民的爱国精神在这四个大字中,在“忍不住”的热泪中融为一体了。
5.文章第1节中为什么说“没有牛和羊群的北方原野,分外的寂寞与荒凉”?
点拨 北方原野,本是广阔无垠的水草丰茂之地。成群牛羊,膘肥体壮,嬉逐欢叫;放牧的人们,时而甩动牧鞭,噼啪作响,时而开怀放歌,自得其乐,原野充满安宁和快乐的气氛,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多么可爱。现在,牛羊已被日寇劫尽,原野上没有了牛羊的嬉逐,也就没有了放牧牛羊、主宰大自然的人类的活动,呈现的只不过是原野的自然形态,敌人破坏的景象,怎能不给人以分外寂寞与荒凉之感呢?如果我们回忆茅盾在《风景谈》中的那些议论,如“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等话语,就能更加深刻理解。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一次行军途中的见闻,一方面控诉了敌人的暴行,一方面反映老百姓对子弟兵的信赖,在平实的语言之中还体现了八路军战士和游击队员崇高的精神和顽强的斗争,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祖国深沉的爱。
二、结构图解
1.山路上——荒凉的山区
2.初次踏着河北的土地——群众的情意
3.通过敌人的封锁区——战士的无畏
4.核桃园——敌人的暴虐
5.“再会,同志!”——同志的支援
6.我们一天一夜翻了八个山——艰苦的跋涉
7.还我河山——子弟兵的信念
三、写作特色
1.叙事、议论、抒情交融在一起。
文章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一次行军途中的见闻,但由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在叙事后总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展开议论或抒情,并把叙事、议论、抒情交融在一起,
给读者以感染。如文章在记述部队来到井陉县蒋家村一位老妇人招呼大家喝水后说:“老年中国人的热情,不大有喧嚣的表示,总是含在微笑的眼睛里,或是简单而又温暖的语言里。从这个老太婆的眼睛和招呼中,我们可以觉察她对于祖国的兵马,有无穷的热烈的情意。”文章由一件普通的向百姓要水的小事,通过精辟的议论,歌颂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从而进一步鼓舞人们的抗日斗志,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2.平实中蕴含情感。{有娘子关作文}.
作者在平直朴实的叙述中,蕴含着感情起伏的热流。特别有两处表现得最为强烈,“再会,同志!”和“还我河山”这两段,作者的感情波澜真正蕴含其中。
【文苑天地】
有人说,风雪弥途,举步维艰,欲退已无路,欲进难上难。风愈烈,砭身砭骨,雪愈冷,凉意凉心。
智者云,碎琼乱玉,冰凌之美几人知?雪非冷,乃心冷,砭身心宜坚,砭骨目益明,寻机而出,云散雪晴。
有人说,春花秋月赏遍,世间百态看透,生活不过屡沸之水,淡而无味。
智者云,事欲达,志先达,有意寻味,白水若醴。
有人说,我欲登天极,又苦无路可行;欲至地极,常恐山穷水尽。
智者云,寻路方有路,敢行敢走,路便是路。天极非不可登,无路便是有路;地极非不可至,山穷水尽,方见柳暗花明。
智者云,三月雨芳菲,桃李亦然。智者云,天公人异,成事不同。而我说,机遇,不只是机遇。——高考作文《机遇,不只是机遇》
【素材积累】
多疑的孩子
大家庭,除夕宴。孩子给老人拜寿,成人给孩子发压岁钱,其乐融融之时,忽然出现让众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有个5岁的孩子,当场拆开一个红包,抽出百元大钞,一张,一张,对着灯光看。孩子的母亲尴尬地训斥道:这孩子,钱有什么好玩儿的?孩子理直气壮:我看看是不是假钞。
5岁就开始了怀疑,然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升级。我一个朋友说,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了,十分满足中游水平,毫无上进心,完全不像他自己。朋友小时读书样样要争取最好,德智体美劳,奖状一大堆,都被他母亲细心收着。奶奶为了激励孙子,捧出那一大摞奖状。孙子一张一张看得非常仔细。奶奶很高兴,心想这招见效了。万没想到孙子不屑地冒出一句:奶奶,你看这些奖状连个图章都没盖,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假的?
感悟 孩子世界是成人世界的折射,孩子多疑,不是孩子的错,是因为成人世界太多疑。
篇四:《《娘子关前》导学案含答案》
娘子关前
【文本导读】
本文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即1938年1月21日至23日途中两天两夜的事。当时华北处于抗日战争初期,敌人不断向我进犯,时令正当冬末春初,天气十分寒冷。但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敌后建立了根据地,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表现了中华儿女不屈的民族精神。
【作者卡片】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现当代作家,共产党员。他的代表作品有反映东北解放区土改斗争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有反映我国工业恢复时期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有反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创作了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得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狭隘( ) .
④抽屉( ) .
⑦村妪( ) .②骡马( ) ③贫瘠( ) ..⑥井陉县( ) .⑨鲜文才( ) .
褴褛( ) ..⑤匍匐( ) ..⑧水门汀( ) .咳嗽( ) ..⑩聂荣臻( ) .
数见不鲜.鲜 有耳闻 鲜. 样 模.模 型 模.
儿 枣核.核 武器 核. .活塞外 塞塞.阻塞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溜 隘 辨 ① ② ③镏 溢 辩
瘤 榴 将 ④ 蒋 宣 ⑤渲
喧 芦 ⑥庐 炉 卢
3.近义词辨析
①暴发·爆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喧闹·喧嚣·喧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镇静·镇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娘子关作文}.
_______
【要点突破】
1.根据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线索。
点拨 本文的线索——行军路线:在太行山路上(东冶头→营庄)→初次踏着河北的土地(过许多山岭→蒋家村)→通过敌人的封锁区(核桃园→桃水桥→正太路→大山)→到达边区巩固地带(小村→司令部→另一个村庄)。
2.《娘子关前》是一篇报告文学,它的重点就是文章在结构形式和写作手法上的特色,那么,如何透过这篇文章平实无奇的外表,洞察到文章内在的层次关系,从而领略其结构的美呢?
点拨 这篇文章采用一般记叙文的形式,按行军路线,用时间或地点,或行军的过程来分段标题。切分的标准自然是地点的转换,但每一部分又相对地集中说明了一个方面的问题,文中隐含着事物的内在联系,将事物的发展和事物的性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七个标题能不能根据描写的内容的侧重点,来标出实质问题呢?变换标题,就可能对文章有进一层的了解,也能培养同学的概括能力。七个标题可作如下更换:
①山路上——荒凉的山区
②初次踏着河北的土地——群众的情意
③通过敌人的封锁区——战士的无畏
④核桃园——敌人的暴虐
⑤“再会,同志!”——同志的支援
⑥我们一天一夜翻了八个山——艰苦地跋涉
⑦还我河山——子弟兵的信念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七个部分主要是叙述通过封锁线进入敌后根据地的经过。反映的问题有三个方面:敌人的残暴,群众的支援,战士的顽强。这三个方面在各部分是有交叉的,很难截然分开。
3.全文通过记事,重在写人抒情,文章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点拨 ①控诉敌人的暴虐。
作者就沿途所见,追叙太行山区村落里遭劫的惨状:“敌人是不吃小米的,但他们一定要把它们烧掉,或是撒在沙子里。这用意是显然的,他们要使老百姓一个个饿死”;“敌人住过的房子,煤没有动用,门窗和一切可以用作柴烧的木器,都烧掉了”;“炕是砖造的,不能烧毁,但敌军也要用种种方法把它们捣毁”;“核桃园有三百多人家,国民党军撤退以后,敌人进据,第一天就屠杀了三百多人”。这些平实的记叙中,蕴含的是深沉的愤怒,因而有力控诉了敌人的狠毒残酷!
②反映老百姓对子弟兵的依赖。
平定县营庄的老百姓知道来的是自己人,逃到山里的又回来了;井陉县蒋家村的老妪热情送水,招呼子弟兵:“进来坐坐吧,里面暖一点”;新战区的百姓对于被敌人毁掉而又由八路军恢复的标语和布告发生了更大的兴趣。太行山区的村民们的一言一行表达的既是对子弟兵的信赖,也是抗战必胜的信念。
③歌颂八路军战士和游击队员崇高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
文章中写了一个典型人物——14岁的红“小鬼”鲜才文。他说他参加红军“第一,为了救中国;第二,为了救自己”。“救中国”和“救自己”就是如此自然、如此深刻地统一为鲜才文以及广大红军战士的崇高的动机。这就是红军战士无论何时何地“把艰险当成家常”的顽强斗志的思想源泉。广大游击队员“穿的是华北农民的破短袄”,而在战斗中“使敌人畏如狮虎”,因为他们具备了和八路军战士一样的精神力量。
4.文章结尾写作者看见了“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为什么忍不住落泪?这样结尾,有何作用?(提示:要联系时代背景分析。)
点拨 这雄壮的四个字为什么勾起了作者和战士们对夜间经历的回忆,而且“再也忍不住落泪”呢?因为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作者所见所闻所写的一个个捍卫民族尊严的可歌可泣的场面的政治意义;因为这四个字充分表达了抗日军民笔伐敌寇暴行、誓死收复河山的强烈义愤和坚强决心。这画龙点睛的四个字从蕴含的深意上把全文所记的材料统摄起来了。“形散神不散”,全文的“神”——总括全篇的思想中心,就是“还我河山”这极雄壮的四个巨大的字。作者的爱国激情和全文所反映的抗日军民的爱国精神在这四个大字中,在“忍不住”的热泪中融为一体了。
5.文章第1节中为什么说“没有牛和羊群的北方原野,分外的寂寞与荒凉”?
点拨 北方原野,本是广阔无垠的水草丰茂之地。成群牛羊,膘肥体壮,嬉逐欢叫;放牧的人们,时而甩动牧鞭,噼啪作响,时而开怀放歌,自得其乐,原野充满安宁和快乐的气氛,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多么可爱。现在,牛羊已被日寇劫尽,原野上没有了牛羊的嬉逐,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