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回到一年级》
回到一年级 今年的教师节又到了,可我们已经见不到曾经那和蔼可亲的刘老师和助人为乐的王老师,因为我们升入了四年级!
最让我忘不了的就是王老师。只要谁没吃早餐,他就会献出自己热腾腾的早饭,然后饿着肚子不说一句怨言;有时候,同学的外套弄湿了,他就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套,给同学披上""
大家都很想念王老师他们,所以陈老师说:“今天去探望王老师!”座位上的同学们一片欢呼。
终于要去见王老师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一(5)班,走进教室,两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不知怎么的,见到老师们,我的心飞速跳动着,,就像一只小兔子在我的心里乱蹦乱跳,弄得我直痒痒!
我们先鞠躬,然后大声说道:“王老师、刘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们都笑眯眯地看着。
篇二:《回到一年级》
回到一年级
今年的教师节又到了,可我们已经见不到曾经那和蔼可亲的刘老师和助人为乐的王老师,因为我们升入了四年级!
最让我忘不了的就是王老师。只要谁没吃早餐,他就会献出自己热腾腾的早饭,然后饿着肚子不说一句怨言;有时候,同学的外套弄湿了,他就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套,给同学披上""
大家都很想念王老师他们,所以陈老师说:“今天去探望王老师!”座位上的同学们一片欢呼。
终于要去见王老师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一(5)班,走进教室,两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不知怎么的,见到老师们,我的心飞速跳动着,,就像一只小兔子在我的心里乱蹦乱跳,弄得我直痒痒!{回到一年级的时候}.
我们先鞠躬,然后大声说道:“王老师、刘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们都笑眯眯地看着。王老师还送了我一个特别的礼物,让我“飞翔”,把我抱到天空中,让我感到飞翔的快乐""
我代表同学,对老师们说:“教师节快乐!”
四年级:叶炳涛
篇三:《儿歌规范常规》
用儿歌训练课堂常规——事半功倍
今年重又回到一年级的课堂,面对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小脸蛋,不由自主地又想起若干年前当我第一次教一年级时候,面对几十个6、7岁的孩子,能说会道的我真有些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因为好多词语他们根本听不懂啊!一节课又讲又唱又蹦又跳,40分钟下来我是大汗淋漓!第一课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容少,又特别枯燥,小孩子到后半节课开始骚乱了。有人要喝水,有人要小便,有人问要不要下课了。有人就是坐在位子上,明显注意力不在课堂里。即使老师不停地提醒他们要集中注意力也是无济于事!也真是难为他们,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又是过了一个暑假,突然被这样约束,当然是一下子适应不了的,虽然我很理解他们的苦衷,但是我不能由着他们,因为这毕竟是中国的课堂,我们讲究的是收放有序。课堂的养成训练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年级开始就不能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了他天马行空的自留地,那将来的学习习惯肯定是很差的。如何使一年级新生能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呢?想想他们什么规矩都不懂,不知道上课发言要举手,不会握铅笔,不会拿书,不会写字,面对小学的课堂很陌生,他们什么都不懂,都等我们老师去教他们啊,如果是单调地说教,他们肯定是不会要听的。我想到了古时候的三字经,千百年来,教育了多少代人。我也可以采用琅琅上口的儿歌来训练他们的课堂常规啊!{回到一年级的时候}.
先从预备铃声响做起!编首儿歌《上课歌》“铃声响进教室,课本铅笔放放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到课堂里
一实践,效果非常好。铃声一响,我请能干的小朋友到讲台上带领大家念,用手打上节奏,韵味失足。比老师说上十遍“上课了,安静下来”的效果要好的多!儿歌的内容指向明确,小朋友一边诵读,一边照做,真是一举多得。评星歌。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就是上进心强,好表扬,我抓住这一点,设计了一个评星歌。“让我看,谁成星,你成星,我成星,我们都是小星星”一方面鼓励做得好的小朋友,另一方面暗示其他小朋友要向他们学习。上课的时候,对于刚刚入学的小朋友免不了要开小差,和同桌说话,玩学习用具,面对这个情况,如果老师只是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了,不能开小差。”对于孩子来说,几乎没有进他们的耳朵,我们应该想办法调动他们的情绪。我也想了相应的对策。比如我自编了《耳朵歌》《眼睛歌》,(略)还采用对儿歌的形式来提醒他们“小手怎么放?”小朋友立刻接下句“小手这样放”,他们就会自觉停下手中玩的东西,“小嘴怎么做?”小朋友接“小嘴闭起来” “小眼睛”小朋友接下句“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这样同学们的注意力能很快集中起来。短时高效,值得一试!
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对小学的课堂是陌生的,老师要多动脑,想些巧办法,让他们很快适应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篇四:《我和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从一年级开始,书就一声不吭地来到了我的生活中,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流沙瓶到过来,时间开始倒流,我似乎回到了我一年级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我上一年级,不知道什么时候,许许多多的同学都有一本书,他们互相炫耀、以此为荣。我羡慕不己,回到家里,我让爷爷给我买一本《寓言故事》,爷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天过后,爷爷把一本书送到了我的手里,我一看,原来是我梦寐以求的《寓言故事》。我把他拿到手之后,亲自用粉红色的卡纸帮它做了一件“衣服”,看之前,我一定会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翻页的时候,我会小心翼翼的翻""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沉浸在有趣的故事中。《狐狸和乌鸦》中狐狸拍马屁骗乌鸦偷的肉;《龟兔赛跑》中兔子的懒惰,让乌龟夺去了第一名""我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地读着《寓言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进入了故事中,一次又一次地学到了人生哲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我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到了小学三年级。而那本我喜爱的书—《寓言故事》却不见了,它虽然不见了,但我的“读书热”却丝毫没有退。在书的世界里,我无忧无虑地遨游着,从中,我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在一个个故事中,我和作者共快乐,共悲伤。我和书的故事是那么多,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完。读书,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九小五年级:欧芊
篇五:《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尝试》
龙源期刊网 .cn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尝试
作者:杨通志{回到一年级的时候}.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4年第07期
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点科目,它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在小学阶段能否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人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既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既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转变、思考方法得到提升,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教好数学并不容易。很多教师对一年级的教学并不很重视,导致部分学生到中、高年级后对数学没兴趣,成绩很难得到提高。下面,笔者谈谈多年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有效性尝试。
一、做“老顽童”,了解学生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六七岁的小学生,要教好他们就必须先了解他们。每一个老师都有美好的童年记忆,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儿时的所思、所想与现在的孩子有巨大的差异,那句“我们小时候”已经过时了。我校实施的是“大循环”教学,从一年级要教到六年级,六年一个轮回。当又回到一年级时已是物是人非,孩子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思想状态、社会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不去了解这些孩子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和以前的孩子相比有哪些变化、这些孩子需要些什么,我们就无法在课堂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要想战胜对手,就必须先了解对手。”要想教好这些学生就必须先了解他们,与他们交流,做“老顽童”走到他们中间去,从高高在上的老师做回他们的朋友,让孩子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深入探究教材,灵活使用教材
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家长翻看后感慨“太简单了,只学20以内的加减法,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就会算了”,这是大部分家长的想法。部分老师对一年级教材的研究也不太重视,总认为一年级的数学太简单,任何一个人都能教。然而,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正是因为这一想法,使部分老师进入教学的误区。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后,对数学学习感到吃力、毫无兴趣,课堂沉闷,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收效甚微。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材,是教好数学的基础,也是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使用教材,要从自己班上学生的生活环境、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教材通过情境图——“小猴把桃子吃完了,没有桃子了”,从而引出“0”。笔者结合营养午餐牛奶和鸡蛋,让三个学生将盘子里的3个鸡蛋吃了,引出数字“0”,再让三个学生将牛奶盒里的3盒牛奶喝掉,巩固认识“0”表示没有。
三、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积极参与
篇六:《如果回到小时候……》
主持/永远十八岁的仙女小锅
《老公有点萌》中的男女主角李妍和刘致轩不小心一起回到了小时候,两个人不仅开启了学霸模式,完全碾压其他同学,还用自己未来的知识趁机大捞一笔,带领全家人走上了土豪之路。
这简直就是我做梦才敢想的事啊!
如果现在也让你回到小时候,你会去做些什么?
大熊: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个高大且彪悍的胖妞,可能是因为身材的关系吧,她被推选成了班长,而我,被她指名做了她的同桌。
我刚战战兢兢地坐下,胖妞班长就一掌砸在我肩上,声如洪钟:“以后我会罩着你,以后我就是你唯一的好朋友了,知道吗?”
我这么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小少年,当时还能怎么办,只能仰视着她,并点点头。 如果现在能让我回到那个时候,我一定一定要换个班!
我要脱离胖妞班长的魔爪!自从被这个“唯一的好朋友”缠住,我连跟其他同学(男的)一起去上厕所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只能跟她去。在女生厕所外面等她的尴尬滋味,我想连秋刀鱼都不会了解吧。
可我又不敢反抗,毕竟她多少是个班长,是班上权力最大的官,要是和她闹掰了,我以后值日就会被分配去扫厕所了。
唉,一场骑虎难下的友情!
小锅:
我初三时暗恋隔壁班一个男同学,我和他们班上的女生关系保持得特别好就是为了在串班的时候偷偷瞥他一眼,回来后心要怦怦跳很久。
有一次外面刚下完大雪,要知道化雪那几天最冷了,下课时间,所有同学都躲在教室里,走廊上空无一人。可我眼尖地透过窗户发现那个男生正往我们教室走来,突然浑身的血液开始沸腾起来――现在我要是出去,肯定能和他打个百分之百的照面吧!
这样想着,我心里不由有些小激动,推门的手劲就大了一些。
谁知道,那个男生当时已经走到了门口,于是他的鼻子就被重重地撞了一下。他发出一声惨叫后整个人都蹲了下去,慢慢地,捂住鼻子的手指间还流出了红色液体。
我以为自己把他撞死了,吓得拔腿就跑。回家后忐忑了一晚上,做梦还梦见第二天早上醒来,床边围了一圈持枪警察对着我。{回到一年级的时候}.
之后去学校,我再也不敢去隔壁班了,看见他的背影都会躲开八米远。
篇七:《《我的一年级也心平气和》》
我的“一年级”也心平气和
八月底,暑热未退,迎来了四十三个一年级的小豆包。这是我的第四个一年级。望着教室里胖嘟嘟、白嫩嫩的小家伙,我突然有些不安。突然发现对我来说,一年级不论教过多少回,每次面对新生都如第一次做母亲一样手忙脚乱。
一、 偶遇一本好书,给我方法和智慧。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是薛瑞萍老师的一本班级日志,学校政教处曾推荐老师们阅读,一直放在角落里没有细看,是时候好好读读了。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是薛瑞萍常常用来告诫自己的话,也是她在“九月:飘风不终朝”中时常提起的。我的九月呢?忙着印小奖片,每天如做手工般折折剪剪;忙着三节课后留下拼音不好的孩子,一一过关;忙着放学后,清扫教室摆桌椅……回到办公室,同事在发愁,为班里拼音零起点的孩子着急。我把《薛瑞萍班级日志》翻到第九页给她读,“拼音书写有人不太好,我不着急;我想语文和数学的不同,在于语文是可以混着拖的,是可以在不求甚解中慢慢明白的。上学期我就说过:‘绝对不性急。’我要说到做到。只要课外阅读跟上,只要我对所谓分数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孩子的日子都好过不少。”同事看后连连点头,追着政教处王老师也要了一本。
是啊!语文的学习是急不来的!一年级考满分的孩子并不意味着语文能力真的有多强!不阅读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回到一年级的时候}.
薛老师在“定能生慧”一章中写到:“爱吵爱闹,意味着一个人的心门是闭塞的。他的眼里只看到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从生活、从书本有所吸纳和汲取?聪明的孩子是很容易辨识的。根本不待考试,您只要注意他在人群中听人说话的神情就知道了——至于上课,他的专心致志,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如果孩子爱吵爱闹,听不进别人说话,不要以为这只是个性有缺陷,这也是可忧的心智状态。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爱读书的父母,最容易带出爱读书的孩子。更多时候,不需要您有意去培养——您津津有味的阅读,对于他就是最好的诱惑和示范。读书需要精心,读书也能培养精心。试试看吧。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为人父母应当追求的幸福。”
事不宜迟,用校训通告诉家长每天给孩子带一本注音读物。课间,可以读;中午到校可以读;语文课先完成任务的也可以读。渐渐的孩子们静了下来。不再有事没事拿着铅笔把橡皮
扎出一个个窟窿;不再跑过来拉着我的衣角告这告那;不再举着小手告诉我她的手疼了……当每天走进教室,看着早来的孩子手里捧着书看得入迷时,我万分欣慰;当课间休息,孩子们举着家长签了字的书让我印上快乐阅读的小印章时,我暗自欣喜;当微信群里家长们交流着该给孩子买什么书时,我简直要欣喜若狂了……
二、特殊的孩子更需要等待。
小童是我接班第一天就记住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虎头虎脑,让人一见就喜欢。可才半天,我就有些招架不住了。一节课下来没有一分钟不在乱动;书本文具永远躺在脚下;一块完整的橡皮不到10分钟就变成碎块……
无奈之下,下午放学我不得不把他的妈妈留了下来商量对策。从他妈妈口中得知这个孩子是试管婴儿,生下来之后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从来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任何约束!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发现他有些多动,也很着急,不知道如何管教。商量了半天,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孩子不怕管,家长一定全力配合!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力求使他上课坐得住;学具能够按要求摆放;课上知道听讲;不影响别人。
(一)投其所好,以静制动。
他妈妈告诉我小童认了不少字,很喜欢读书。这个信息很重要!教室里有个小书架,放了孩子们从家里拿来的图书。很多孩子下课之后都抢着去找书看。起初几天,小童也跑去找,课间能安静几分钟。可是好景不长,我发现课下他又到楼道里乱跑了。我叫住他问:“小童,怎么不找书看了?”“那些书太幼稚了,都是图,没几天就看完了!”他一脸不屑的表情。“原来如此,那好办,我这里有字多的书,你要不要看看 ?”“什么书?”他扬着脸问我,眼里有一种期待。“《神奇校车》,当当网少儿类图书销量第一!”“在哪呢?”“跟我来。”回到办公室,我把自己买给小侄子的《神奇校车》借给了他。课下,他又埋头看书了。过了几天,他把《神奇校车》还给了我,告诉我他妈妈也给他买了一套。就这样,一套《神奇校车》让他静了下来。现在,我正在思考《神奇校车》看完之后,该给他介绍什么书看。
(二)特别的奖片,送给特别的他。
为了使班里的孩子尽快养成好习惯,我的小奖片各种各样,具体到了每一个细节。这可难坏了小童。专心听讲做不到;认真书写更是难;坐姿端正更别提…….当开学一个月后第一次小奖片换奖状时(十个小奖片可以换一张奖状),小童居然连一张也换不了,他很是沮丧。我发现了他的失落,课下,看着他掉的满地的书本文具,我告诉他:“小童,如果一节课下来,
你的这些东西不掉到地上,老师就奖励你一张进步的小奖片,好不好?”他高兴地点了点头。再上课时,我注意观察他,发现他有意识地不再搬动桌子了,铅笔不小心滚到了地上,他也知道赶快捡起来了。一节课下来,他的书本文具居然都好好地摆在桌上,我拿了一张进步奖给他,他如获至宝地放进笔袋。接下来,这个印着可爱维尼熊的进步奖成了他的专属奖项:当生字本不再擦成大窟窿时,可以得到它;当收拾书包不再最后一个收拾完时,可以得到它;当排队上操不再抹墙时,可以得到它;当值日时想起给花浇水时,可以得到它……一张张进步奖正悄然改变着他,现在开学两个多月了,他基本不会让走进我班上课的老师感觉到他的特殊了!
无意中打开电视,湖南卫视的一档热播节目“一年级”吸引了我,看着“捣蛋鬼”马皓轩那令人又爱又恨的小模样,我笑着想这不就是我班的“小童”吗!每个班主任都曾遇到过几个“马皓轩”式的孩子,这些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反映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当他们走进班级,我们做教师的就应善于观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再巧妙地加以利用,使之成为他改正缺点的有力武器。我知道,小童这种孩子的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知道还会出现什么五花八门的问题,那将是考验我的一道道难题,我有信心迎接挑战!{回到一年级的时候}.
三、 小小值日牌、小小责任心。
开学一个月后我准备让孩子们自己做值日。周一班会课上我分配了任务:每组第一桌同学负责站纪律监督岗;第二桌同学负责浇花;第三、四桌同学负责随时捡垃圾;第五、六桌同学负责随时监督桌椅是否整齐;最后一桌负责擦黑板。每个孩子领到了任务,异常兴奋,跃跃欲试!
第二天,下课铃刚一响,小奥就跑到了教室门口上岗了!小新也拿起瓶子急着去接水浇花……我暗暗高兴。
可是接下来的情况让我只能用“三分钟热气”来形容他们了!第二周,窗台的花耷拉着脑袋;桌椅歪歪扭扭提不起精神;地面的垃圾躺在那里没人理睬!“怎么回事呢?”想来想去我找到了原因:孩子们根本不关心今天是星期几,更别提自己的任务了!“用什么能时刻提醒他们自己是值日生呢?”想了好几天,学校值周生手臂上的袖标提醒了我!“给每个值日生佩戴一个值日牌不就行了嘛!”说干就干!当我举着七个漂亮的值日牌出现在教室的时候,孩子们的目光急切的追随着我。“从今天开始,谁是值日生就可以挂上值日牌。谁的任务完成的好,老师就发给谁一个优秀值日生的小奖片!”挂上值日牌的孩子各个小胸脯挺得像小将军!
一个“小小的值日牌”让孩子牢牢地记住了自己的责任!从此以后,值日问题再也不是问题了,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切都令人舒心!
四、家长会后。
“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这段!”看着寥寥无几的几只举着的小手,我惊喜地发现了小凡。“小凡,请你当小老师!”小凡清脆悦耳的声音明显比昨天读得熟练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声音里充满了自信!“小凡的声音真好听!谁能像她这样再来读读啊?”这次举手的同学多了起来。
课下,我拉着小凡的手说:“你这些天进步可真大!上课爱发言了,字写得也越来越漂亮了!真棒!”“老师,上次家长会,爸爸回来告诉我说您夸我声音好听,字也写得特别好。特意奖励我一盒水彩笔!”“哦!原来是这样啊!”这才记起上周家长会后小凡爸爸留下询问孩子的情况!我告诉孩子爸爸说:“小凡上课不爱举手,生字总也记不住,每次听写都有错!唯一的优点是声音好听,读书读得特别有味道。回家您还得多帮助她!”当时孩子爸爸频频点头。真没想到,这是一个有思想的父亲,他回去后并没有把老师对孩子不满意的地方告诉孩子,而是把老师对孩子的欣赏进行了放大!小凡能有今天的进步离不开家长会后爸爸的鼓励!
小凡的改变,值得我们老师深深地反思!
“一天天紧张,一天天快乐;一天天疲惫,一天天充实——文字所载的,永远是我所感所经历的冰山一角;每一段自言自语的背后,无不藏着小朋友可爱的音容。”薛老师在回顾自己的“一年级”时这样写道。
我想说:感谢《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让我这一个学期“心平气和”!感谢支持我的家长,让我的四十三个孩子“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