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培养孩子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技能目标:
1、提高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利用网络(Internet)自主查寻、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2、对策
①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理解。
②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相关资源,学生自己上网获取信息,分析交流,谈出感受。
四、学习对象分析
1、学生特点
本课面向的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同时,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
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该阶段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对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热情很高。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信息的查询及理解能力还很欠缺。
2、相应对策及学法指导
①利用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其能动性,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找到答案。
②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学生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③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
五、教法设计及教学策略
1、教法设计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主导”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本节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去实现,讲故事导入新课,初读故事整体感知,细读故事体验感悟,搜索故事拓展延伸。整节课由故事开始,至故事结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听、说、读、悟多种感官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习的广度。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使认识得到升华。
2、教学策略
①提供资源,方便学生查阅。
②师生互动,个别辅导,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总结归纳提升。
六、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1、教学媒体
①全部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②利用Realplayer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景象。
③利用网络(Internet)查找资料(学生操作)
④教师制作: A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
B生字游戏
C“三过家门而不入”图片、配乐 D歌曲《为了谁》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神话故事。 2、教学资源应用设计
七、教学过程设计
篇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 导入。
1.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给其中的多音字“倒“、“没”组词。
二、 学习新课。
1.过渡:大禹治的是什么水?想看看洪水是什么样子吗?
播放视频。
2.你感觉到了什么?
3.过渡:课文中又是怎么描述洪水的呢?
4.(课件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
5.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的洪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A相机出示填空(洪水还会怎样?):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 了 , 了 ,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B相机理解“滔滔、无家可归”
6.可恶的洪水,使人们没有吃没有穿没地方住,人们只好——过着痛苦的生活,现在谁能将第一自然段读得更好。
7.齐读。
8.过渡:此时此刻,大禹也站在洪水之中,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从哪里知道他是这么想的?(评价:你真会读书!)
9.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指名读。这句话要读出什么?你读读看。让我们一齐读出大禹的决心。
10.听你们一读,我也觉得禹的决心很大,不过口说无凭,得看行动。你能从他的行动中看出他的决心吗?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一读第二小节。
11.学习第二小节。
(1)问:你从他的行动中看出决心了吗?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
A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个词让你印象深刻?
B理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说说这里的“千”和“万”是指的一千和一万吗? C出示填空题:积累千——万——形式的词语。
D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指名说。
E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他吃了千辛万苦,走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对比,这两个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结:文中的这个句子更能让我们感觉到大禹吃的苦太多了。
指名读。齐读。
(2)过渡: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觉他治理洪水的决心很坚定?
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A.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或是字里感受最深?
B.这里的九是确定的数字吗?
C.小结:古人常用九这样的数字表示很多的意思。
D这么多大河,这么多大山,都难不倒大禹,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让我们再次感受大禹的决心。
D.齐读。
(3)禹的决心真大啊,谁来读第二小节,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他为了治水付出的努力。{大禹治水导入}.
(4)齐读。
(5)问:读完这一小节,你觉得大禹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读出的?
7.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大禹一心想的就是早日把洪水制服,有一个成语就来自于他治水的经历,这个成语叫:三过家门而不入。课文中哪一小节讲了这个故事?
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抓住数字问:你为什么这样读?或你想通过这样读告诉大家什么?) A引导想象:禹想他的妻子孩子吗?为什么不回去看一看呢?
情况一、回去一看就会耽误时间,
(引导:我有疑问,看一眼都不行吗?这也花不了多长时间啊)
(填空:禹站在家门口,真想进去看一看日思夜想的家人啊,可是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
情况二、可能就走不了了。走不了就走不了呗,多住几天嘛。
B当他狠狠心从家门口走过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话想对孩子说,他在说
如果你是大禹的儿子,听了这些话,你会对爸爸说:
(2)看来大家对这几个数字印象很深,出示(13 3 1 10),能填一填吗?
(3)出示填空题,学生填。
(4)我们试着把这个故事背下来吧。
只留下数字,学生练背。
(5)过渡:大禹用这样坚定的决心坚持了整整13年,他的目标有没有实现?课文又是怎么说的?
8.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读前要求:用心听?
(2) 指名答:非常感激。大家为什么非常感激大禹?
(3) 我们来看一看洪水被制服后的景象吧。出示图片。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
(4)而在洪水没有制服的时候呢?还记得课文是怎么描述的吗?(练背第一小节)
(5)面对此情此景,回想从前,老百姓们会说些什么?
(6)让我们读出感激之情。指名读“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7)问:文中还有哪个词让你感觉到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为什么?解释:代代相传。
(8)像大禹这样一心为人民办事,才是真正的英难,大家永远不会忘记他,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9)过渡:他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从几千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我们要不要把这个故事说给我们身边的人听?同学们试着背一背吧。
三、 练背课文。
1.学生练背
2.指名试背。
四、写字。
五、作业。
课后练习: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为治理洪水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去查查资料,把他们的名字和主要事迹记在脑子里,讲给同学们听。
篇三:《大禹治水教案.doc》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邱锦鸿
教材简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文章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学情分析:
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故事语言精练易懂,读通、读懂不成问题。但由于活在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为此,本课的教学我打算抓住文中一些关键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画面理解词语。
3、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品词析句、反复朗读、想象说话,知道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课文的二、三小节,了解大禹是如何治水的,感受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对比朗读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
2、观看洪水录像,读文感受洪水的凶猛和无情。(ppt3-5)
A、孩子们,让我们首先一起穿越时空,去4000年前看看那洪水。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时空一下子拉到了4000年前。可想而知,洪水冲倒房屋、淹没农田等场景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会有多大。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理解了洪水的凶猛和无情,充满了对老百姓的同情,为下文感悟大禹的英雄形象作下铺垫。】
B、这洪水可真大啊!文中哪些词写出了洪水的大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注意读好这些词,读出洪水的大来。(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突出显示相应的词语。)
C、房屋被( ),老百姓就( ),这就叫做(无家可归)。(课件显示“无家可归”一词。)
D、看着洪水无情地冲毁人们幸福的家园,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你们的心情怎样?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3、看图理解洪水被制服后人们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感受人们的幸福、快乐。(ppt6-12)
【课件出示洪水被制服后,人们植树盖房、男耕女织、小朋友学习、嬉戏,反映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情景的插图,与洪水泛滥成灾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大禹的伟大,激发了学生去探究大禹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治理洪水的学习兴趣。】
4、人们不再无家可归,而是安居乐业,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谁带来的呀?(大禹)所以,人们把他称为治水的伟大英雄。对比朗读。{大禹治水导入}.
二、 读中想象,体会感情
㈠、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
2、 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禹首先做的事情,浪线画出禹后做的事情,说一说:大禹首先 ,然后 。(ppt13-16)
3、 再读课文,找出表现禹治水不易的词。交流
出示句子: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ppt17-18)
a、理解“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吃尽”“走遍”。
b、补充千 万
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ppt19)
a、哪些词看出大禹挖河劈山的不易?
b、你从这两个九字明白了什么?
4、观看大禹治水的录像。你看到大禹在察看水流、地形和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吃了哪些苦呢?(ppt20)
5、想象说话:大禹在察看水流、地形和挖河劈山的过程中,还可能吃了哪些苦呢?(ppt21)
6、 指导朗读。(ppt22)
【这一自然段用简练的语言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是教学的重点。由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很难深刻体会大禹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治理洪水,为百姓谋福的高尚情怀。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大禹治水的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禹跋山涉水、察看水流、地形的不易和不畏严寒、不惧酷暑利用简易的工具挖河劈山的艰辛,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吃尽”“走遍”“九座”“九条”等关键词语进行想象、对话、朗读、感悟,使得大禹顽强治水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逐渐丰满、高大。】
㈡、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过渡: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听吗?
2、 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
子。(ppt23)
3、内心独白,体会无私。大禹十三年没有见过儿子,三次路过家门也没有进去看一看,难道他就不想自己的儿子吗?那么,在夜深人静之时,大禹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坐在山上休息时,心里又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ppt24)
4、 朗读体会。
【这一自然段讲述了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故事,教材中并没有过多的描述,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抓住关键词语,用一连串突出显示的数字,冲击学生的心灵:大禹在外治水13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难道他就不想念自己的儿子吗?课件适时出示星空下,大禹坐在山头思念儿子的图,引导学生走进大禹的内心世界,想象说话,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形象在学生深深地扎下了根。然后指导学生朗读,他们自然读得入情入境。】
三、 想象说话,升华感情
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制服了,他率领他的治水大军回来了。你想对他说点什么?(25)
【课件出示大禹率领治水大军胜利凯旋图,为学生想象说话创设了情境。】
四、 补充积累,拓展延伸
1、 读读背背《新三字经》。(26)
2、 在父母的帮助下找找读读历史上的英雄故事。
篇四:《《大禹治水》教研课》
梅岭小学 2013 — 2014 年度第 一 学期研究课记载表
篇五:《公开课教案《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教材解读
一、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3、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以上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去实现:讲故事,导入新课;初读故事,整体感知;细读故事,体验感悟;搜集故事,拓展延伸。整节课由故事开始,至故事结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调动听、说、读、悟多种感官参与,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课前自己阅读,做到能用简练的语言说出大概的意思。
教师准备:大禹治水的历史及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怎样解决)
1、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2、对策
①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理解。{大禹治水导入}.
②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相关资源,学生合作学习,感悟交流,倾吐感受。
五、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地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
【这一设计旨在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师:是的,《后羿射日》、《夸夫逐日》、《女娲补天》""等等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大禹治水》。
【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的体验,学生对神话传说这一文学体裁有了一个初步
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师:(板书课题)如果让你针对课题来提问,会有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疏理板书:为什么治水?怎样治水?结果如何?)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边读边为自己的问题找答案。
1、生自读课文,同学互动,检查识字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师生评点正音。
3、分小节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解决提出的三个问题。
【学生已经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检查学习效果时,注意发挥学生自己的评价作用。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并通过读书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能力,又理清了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细读故事,体验感悟。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为自己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对这个小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再细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师:究竟哪些原因使大禹投入了治水中呢?课文中哪些段落写到了原因?
1、生读第一、二自然段,理清大禹治水的两个原因。
(引导学生找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来自自然的:洪水淹没村庄、冲毁房屋;二是来自父亲的:治水不利,临终嘱托。)
师:是啊!看到洪水带来的危害,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大禹坚定了治洪的信念,他是怎样治水的呢?你觉得大禹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哪里看出?
2、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受感动的句子,说说理由。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教师适时点拨,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顺序,教师确定自己的教学进程,可抓住以下几个句子引导学生着重理解:
a、“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过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引导学生比较大禹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不同之处,体会大禹的聪明。) b、“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拄着棍子走路。”
(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大禹为了治水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c 、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大禹公而私的奉献精神。
(教师补充“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课件配画面: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大禹听到孩子哇哇的啼哭声,可是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在叫爸爸。大禹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了。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大禹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后一定回家。大禹说完就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的,大禹就是这样一个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了人们,一心扑在治水上。让我们带着对大禹的崇敬一起来读这一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同时音乐响起。)生读句子。
师:(课件将本段中的词语:“才、仅仅、就、却”打成红色。)请同学们注意文中的红色的字,再读这一段,体会词语中包含的意思。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感受?在你的心目中,大禹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体会出大禹的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以上三个重点句段的处理,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师在重点、难点处给予引导、拓展,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本课的难重点得已突破。】
3、读五自然段:理解“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师:洪水终于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象,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师:看到这种现象你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最后一段""。 师:谈谈你对“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这句话的理解。
【这样的安排学生很容易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学目标在此得到落实。】
(四)搜集故事,拓展延伸。
师: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的爱戴的英雄,在漫漫历长河中,在我们的周围、身边,也有很多像大禹那样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请同学们课下收集你心目中的英雄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这样的布置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通过资料的收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奉献”一词的理解,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六、课后习题设计
1、测试内容:
①教师堂上提问:看到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大禹治理洪水时吃了哪些苦?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以及你今后将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与爱戴之情?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回答,教师概括总结。
篇六:《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大禹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情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大于怎样不辞辛苦,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服洪水为民造福的精神。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 。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他治水的故事。(板书:治水)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凶猛的洪水害得百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无家可归的日子。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下决心一定要把洪水治理好)
二、细读课文,体验感悟
1、治理,简单的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谈何容易啊。禹是怎么治水的,在 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几件事?请你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看看四千多年以前,去看看禹是怎么治水的。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2、交流反馈
(1)说说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做了哪几件事?{大禹治水导入}.
(2)读大禹治水的段落
(3)理解数字“九”
(4)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吃遇到哪些困难呢?
(5)禹在治水的过程,历尽了千难万险,吃尽了千辛万苦。引读:晚上他常 他只好拉拄着棍子走路
说说读了这句话,你们想对禹说些什么?
(6)(播放视频)你看,禹正脚穿草鞋,挥舞铁锹 ,带领老百姓把龙门山凿开一个大洞,挖宽了许许多多的河道,终于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了。
(7)说到这里,老师不得不想起另一个治水英雄——禹的父亲。他也花了九年的时
间来治水,不过他用的是堵的方式。水来土挡,结果水越堵越大,治理成功了吗?禹接着治,他有没有用父亲的老方法——堵?
为什么不用堵的老方法呀?
那禹用的是什么方法?
这么一疏,洪水有了去的地方,它一泻千里,流入了大海,因为海能纳百川呀。这个方法好不好?谁来把这个好方法读一读。
(8)小结,此时此刻,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禹就这样一心扑在治水,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整整10年。
1、出示填空: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2、读到这里,难道 你们没有什么疑问吗?你的小脑袋里都想什么?
理解“才、仅仅、就、却”
3、大家说说一周有多少天?一个月多少天?一年多少天?十年知道多少天?三千六百五十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如果是你,当你一年、二年见不到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从出生到现在见不到他的父亲,他幼小的心灵又会怎么想?有一天,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
面对儿子的百般提问,娘会怎么回答他呢?指名学生角色表演。
4、禹不想自己的妻儿吗?想不想?
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5、小结: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