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平静而清澈的湖水,在夕阳细心地呵护下 平静而清澈的湖水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苏教版 2012秋九年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

2012年秋学期教研片期末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古诗默写填空。(10分)

(1) 安不忘危, ▲ 。《汉书·陈汤传》

,志在千里。(《龟虽寿》)

(3)蒹葭采采,(《诗经 蒹葭》)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

(6)安得广厦千万间, ▲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胡主席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这种老老少少其乐融融的社会状况,可用《桃花源记》中的 ▲ , ▲ 句子来形容。

(8) 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 ▲ ”的诗句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作答。(4分)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今天与昨天没什么不一样,太阳照常升起。阳光照在煌煌的庙堂,也洒在农民工yǒu黑的皮肤上。欢乐与离别,惊喜与失望,世间不缺乏五味杂成的复杂记忆。幸好还有明天,锋回路转,否极泰来,一切美好的祝福都向着未来的篇章。娇羞的人.

说,活在当下,他们忘了明天,是它让懦弱的人变勇敢,是它让不幸得以终结,是它让恶人有了改邪归正的机会,也是它,让梦想有了照进现实的可能。

选自《南方都市报2013年元旦社论:有梦想的人海阔天空》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yǒu黑( ▲ ) 否极泰来( ▲ )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 ▲ 改为 ▲ ;② ▲ 改为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总书记的这句话掷地有声。 ....

B、所谓世界末日之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

C、由陈道明、何润东等明星主演的2013跨年大剧《楚汉传奇》一开播,就万人空巷。 ....

D、对于日本新任首相安倍关于钓鱼岛的言论,每个中国人都义愤填膺。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据韩国联合通讯社19日报道,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以51.6%的得票率确认赢得。

B、为了防止抢黄灯等现象不再发生,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于2013年元旦起实施。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选择某一自然物象,发挥想象力,在横线上续写....

一句话。(3分)

平静而清澈的湖水,在夕阳细心地呵护下,细腻而光滑的脸颊上泛起了红晕; 枯黄而破败的落叶,在秋风粗暴地抓扯下,衰老而干瘦的肌肤上划出了伤痕;

▲ , ▲ , ▲ 。

6.名著阅读。(5分)

(1)“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

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文段中的

“他”是 ▲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最大梦想是 ▲ 。(2分)

(2)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 》有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风格,其中

收集了《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 ▲ 》(只要写其他8篇

中任意两篇的题目即可)等10篇文章。(3分)

7.综合性学习。(9分)

(1)十八大胜利召开后,社会热点话题增多。其中,“提升民族创造力”就是近期的一个

热点词汇。班级同学搜集了相关的资料,特邀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①阅读下面一则消息,请为它拟定一个标题。(2分)

东方网记者王铭泽11月4日报道:2012浦江创新论坛今日继续举行,中国科学技术

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胡志坚表示,过去十年之间,我国创新指数进步迅速,已从2000

年世界第38位到现在的20位,年均提高2位,这是跟中国经济的表现非常吻合的。

胡志坚介绍说,经费投入方面,我国的增加是非常显著的,研究开发经费已经占全世

界总和的9%。知识产出方面,包括论文和专利总量也位居世界前列,论文数已经占到世界

的9%,排在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我国占到了全球总量分布的22%。

标题: ▲

②诺贝尔科学奖往往是一国科技实力的“晴雨表”,请阅读下面的图表,写出你得到的

主要信息,并谈谈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看法。(4分)

世界部分国家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主要信息: ▲ ▲

我的看法: ▲ ▲

(2)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好的创意是广告独一无二的出路,根据学过的广告方面的知识,

列举出生活中你认为最有创意的一则广告,并对其作简要的赏析。(3分)

二、阅读理解(共55分)

(一)阅读韩愈的《春雪》一诗,完成第8—9题。(5 分)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早,故穿庭树作飞花。

8. 诗中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9. “白雪却嫌春色早,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

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①②③【乙】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

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

④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

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

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

弃去! (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

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

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10.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一处。(2分)

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1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庶竭驽钝( ▲ ) ....

③遂将其众去( ▲ ) ④诸葛亮说先主攻琮( ▲ ) ..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分)

译文: ▲

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2分)

译文: ▲

13.乙文“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句中的“人”指什么人?请结合甲、乙两文中的相关内{平静而清澈的湖水,在夕阳细心地呵护下}.

容回答。(2分)

14.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分)

(三)阅读《漫话武侠梦》,完成15—19题。(16分)

漫话武侠梦 陈兆军

⑴当今世界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侠,例如蜘蛛侠、蝙蝠侠、闪电侠、钢铁侠,在我们中

国最火的是武侠:百发百中的小李飞刀、为国为民的大侠郭靖、还有那风流盗帅楚留香……

⑵尽管有许多人认为武侠小说不入流,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在

中国的流行程度不亚于任何伟大文学作品。我常想,为什么国人那么钟情于武侠小说?

⑶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的说法倒是很好的解答。他说:法不惩恶,遂使武侠梦流行。

⑷也许法不惩恶说得不够全面,准确地说,应该是政府责任缺失。正所谓庙堂

保障缺失之处,必有江湖,有江湖必有武侠。

⑸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写到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侠——萧峰。萧峰何以闻名江湖?

因为他是江湖第一大帮丐帮的帮主。为什么乞丐那么多竟然会结成第一大帮派?如果政府

真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美满谁又会去做乞丐呢?到那时,恐怕萧大侠就没有了立足之基了。

⑹北大教授陈平原先生曾这样说:为什么那么喜欢游侠?《史记》里面有一段话,我

这里引下来:‘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缓和急,其中突出的是急,就是每个人都可能碰

到麻烦,都有需要人家帮助的时候。然后,司马迁就列举了很多圣人,包括孔夫子。这样

一大堆圣人都经常碰到危险和困难,何况像我们这样中材而涉乱世的末流者。中材,中等{平静而清澈的湖水,在夕阳细心地呵护下}.

的人材,而生处在乱世之中。那么,这个时候呢,所可能遭受的迫害就更大,所向往于游

侠就更强烈。

⑺这样一来,所谓游侠,在历史上才可能成为大家所向往的人。我再引明代张潮《幽

梦影》里面的一句话: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即个人的小小的不平,那么,可以喝

酒消愁。但是,世间之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之。人世间特别明显的不平,只有挥剑上阵

了。这个时候,只有游侠才能解决问题了。

⑻社会有法律,有官府,但是,很多坏人,官府和法律制他不了,或者说不愿意制他。

中国老百姓想象,在法律和政府之外,另外有一批人,他能够帮助老百姓,即所谓拯世济

难。这就是中国的游侠能够被接受或者代代相传的心理基础。读中国的游侠诗文、游侠小说以后,会觉得中国人特别喜欢打抱不平,或者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不是这样

的?你要是现在去中国旅行,说随时可以碰到游侠帮助你,那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文学

里面那么多游侠,不是因为中国的游侠很多,而是中国很需要游侠。用龚自珍的诗来说,

就是: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正因为江湖间人世间侠骨侠士不多了,所以

才有那么多文人老在写武侠,才有那么多读者那么喜欢读武侠小说。

⑼换言之,武侠梦的流行正是小百姓在现实中无奈的反映。

⑽易中天先生说,中国的老百姓有三个梦:明君梦、清官梦、侠客梦。皇帝指望不上

就指望清官,清官指望不上就指望侠客,如果连侠客也指望不上,就只好指望武侠小说,

其实是越来越没有指望。

⑾写到这里,我倒想起了一个故事:1979年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到英国伯明翰大学讲学

时,在天天去吃饭的中国餐馆碰见了正在英国旅游的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由于

华罗庚是个武侠小说迷,于是两人一见如故。那时华罗庚刚刚看完了梁羽生的《云海玉弓

缘》,话题就从这里谈起。华罗庚对梁羽生说:武侠小说无非是‘成人童话’。

⑿我想就是这句成人的童话,一语道破武侠梦风靡的原因吧!

(选自2012年第8期《杂文选刊》,有删改)

15.本文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 ▲ 。(2分) .......

16.文章第⑸段加点词“那时”的意思是: ▲ ,

第⑻段加点词“心理基础”在文中具体指: ▲ 。(4分)

17.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⑻⑼两段的论证思路。(3分)

18.文章第⑽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在这里运用该方法有何妙处?(4分)

19.根据作者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试推论第⑴段画线句“世界流行各种侠”的原因。(3

分)

(四)阅读《目送》,完成20-23题。(18分)

目 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

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

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

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

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

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

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

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

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

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

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

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

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

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

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篇二:《9语文1》

2012年秋学期教研片期末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古诗默写填空。(10分)

(1) 物以类聚, ▲ 。 (《易经·系辞上》)

,志在千里。 (《龟虽寿》)

(3)蒹葭采采, (《诗经 蒹葭》)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6)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胡主席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这种老老少少其乐融融的社会状况,可用《桃花源记》中的 ▲ , ▲ 句子来形容。

(8) 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 ▲ , ▲ ”的诗句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作答。(4分)

语文课本把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用文字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欣赏,打开它,你

会有huò( )然开朗之感,只要你用心品读,得其精suǐ( ),那么你的心灵就会接受美的熏淘。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huò( ▲ )然开朗 精suǐ( ▲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 ▲ 改为 ▲ ;② ▲ 改为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总书记的这句话掷地有声。 ....

B、所谓“世界末日”之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

C、由陈道明、何润东等明星主演的2013跨年大剧《楚汉传奇》一开播,就万人空巷。 ....

D、对于日本新任首相安倍关于钓鱼岛的言论,每个中国人都义愤填膺。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据韩国联合通讯社19日报道,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以51.6%的得票率确认赢得。

B、为了防止抢黄灯等现象不再发生,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于2013年元旦起实施。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选择某一自然物象,发挥想象力,在横线上续写....

一句话。(3分) 平静而清澈的湖水,在夕阳细心地呵护下,细腻而光滑的脸颊上泛起了红晕; 枯黄而破败的落叶,在秋风粗暴地抓扯下,衰老而干瘦的肌肤上划出了伤痕;

▲ , ▲ , ▲ 。

6.名著阅读。(5分)

(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的 ▲ ,小说描写的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是以 ▲ 划分阵营。格列佛最后一次航海来到的是 ▲ 国。 (3分)

(2)“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文段中的“他”是 ▲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最大梦想是 ▲ 。(2分)

7.综合性学习。(9分)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台热播,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国饮食文化再一次引起

大家的关注。现在,学校要开展“赏美食,品文化”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赏美食,对对联

请你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写一副对联,已有上联,请运用下面提供的词语对出下联。(2分)

物美价廉 烹调 精做 营养高 酒水 菜肴 花色齐全 风味好

上联:细烹膳食色全香怡味道好 下联: ▲

活动二:赏美食,巧命名

中国菜往往以菜肴形象来命名,寄托着美好的祝福。比如:我们平时吃的炒玉米粒这盘菜就称为“金玉满堂”,请你认真观察右图,根据菜的拼

盘形状,给它取个表达祝福的名字,并说说你取名的理由。

(提示:盘子纯白色)(3分)

菜名: ▲

理由: ▲

活动三:赏美食,探究竟

根据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2分)

材料一:中国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要考虑其品种、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厨师对此要了如指掌。

材料二:“孔雀开屏”这道菜,是用鸭肉、火腿、猪舌、鹌鹑蛋、蟹蚶肉、黄瓜等十五种原料,经过二十二道精细刀技和拼摆工序才完成的。

材料三:厨师要熟悉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练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握传热物体(油、水、气)的性能 。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确定下锅的次序,加以灵活运用,使烹制出来的菜肴,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烂就烂。

材料四:中国菜,厨师常常把原料加工成多种形态和多样花色,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刀技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的花式拼盘。

探究结论: ▲

活动四:赏美食,现情景

请你展开想象,将下面诗中的情景描写出来。(2分)

端阳节,正为嘴头忙。香粽剥开三面绿,浓茶斟得一杯黄。两碟白洋糖。

二、阅读理解(共55分)

(一)阅读韩愈的《春雪》一诗,完成第8—9题。(5 分)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早,故穿庭树作飞花。

8. 诗中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9. “白雪却嫌春色早,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10.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一处。(2分)

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

1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

③遂将其众去( ▲ ) .②庶竭驽钝( ▲ ) ..④诸葛亮说先主攻琮( ▲ ) .④①②③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分)

译文: ▲ 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2分)

译文: ▲

13.乙文“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句中的“人”指什么人?请结合甲、乙两文中的相关内容回答。(2分)

14.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分) ▲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野泉

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

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

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l.5米,宽40厘米。一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

候我曾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摘自2009年11月20日《广州日报》,有改动)

15.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4分)

16.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3分)

17.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4分)

18.请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平静而清澈的湖水,在夕阳细心地呵护下 平静而清澈的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