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新闻标题
新闻类语段压缩 高考复习(高三)
新闻类语段压缩的原材料文字及信息量较多,而答题时却要求用极少的文字(一般10-25个字之间)来概括其主要信息。因此,答题往往感觉这类题目难度较大,且无规律可循。其实,只要避免一些常规性的错误,这类题目得高分并不难。
★技巧指津
(1)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新闻:
要把握语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①主体事件名称+②(必要的)时间(重要的高精尖科技实验时效性很强,有时要落实到分秒)、地点③主体事件目前的状态、结果、趋势(即人们最关心的新闻点)
(2)拟写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提挈全
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标准新闻导语一般包括: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相关材料,前三项内容可取舍;④⑤两条可互换位置;⑥中的过程要句子、话完成,如果字数要求极严,可以用主体事件名称带出过程。
(4)一般性新闻材料的压缩:
对于一般性新闻材料答案应包括:①(必要的)时间、地点+②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或其它条件+③事件发生过程的主要步骤名称+④事件过程的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例题1:且看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将下面一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字)
最近,在安徽枞阳县汤沟镇出了一桩新鲜事,全镇有九成农民在建造新房时,还建了专用的书房,添置了书柜、写字台等,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该镇农民深深懂得:医治贫穷先要医治愚昧,医治愚昧必须重视文化。过去,许多农民种庄稼、养鱼虾,吃尽了缺少文化、不懂科学的苦头。他们读不懂书报,掌握不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无法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他们逐渐注重智力投资,决心把子女养成有文化、有道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代新人。
材料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北京市公安机关在追逃专项斗争中,采取“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和对在逃人员的分级督捕,自7月1日至8月2日,将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据介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北京市公安局自5月份开始对全市1990年以来的负案、批捕、扣留在逃犯罪嫌疑人和从监管等场所逃脱的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查出的1000余名在逃人员的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上网,并与公安部联网。
下面看看做这类题目时常犯的一些错误:
一、压缩后的句子缺主语(即陈述对象)
例:1注重智力投资,盖新房时建书房。(材料一)
2使用高科技,犯罪分子无处逃。(材料二)
分析:新闻往往告诉人们什么地方(什么人等)发生了什么事,且压缩后的句子常采用“主谓”式,因此句子的主语(即:“什么人”或“什么地方”)必须要点明。例1中谁“盖新房时建书房”呢?例2中什么人“使用高科技”?不说清楚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意义。
二、主语(陈述对象)不准确
例:3安徽农民建书房,注重智力投资。(材料一)
4汤沟镇农民建房时盖书房,成为培养四有新人的典范。(材料一)
5公安机关对在逃犯“网上”督捕。(材料二)
分析:这三个答案虽有主语,但很不准确:例3主语范围太大,易让读者误认为“安徽全体农民”都“建书房”;例4主语范围太小:“汤沟镇”名不见经传,谁知道它在何省何县呢?例5的毛病也是主语范围过大,让人误以为“全国公安机关”都网上督捕逃犯。
三、主要信息(指事件或行为)概括不准
例:6安徽枞阳农民重视文化从孩子抓起。(材料一)
7北京7月份缉捕逃犯200余名。(材料二)
分析:新闻压缩成一句话后,这句话一定要有具体事件,且要突出其最主要的信息(即新闻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例6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具体的事件,例7的不足之处是没有突出最主要的信息——“网上”。(或“高科技”)
四、直接抽取一句话作答
例:8安徽纵阳县汤沟镇农民盖新房时建书房。(材料一)
9北京公安机关网上追捕逃犯。(材料二)
分析:一则新闻,负载的信息往往不止一个,答题时,最好既突出最主要的信息,又能尽量增加一些次要信息,以便答案完整;而直接抽取一句话作答,信息量往往不足。因此,最好的做法是以一句话为主干,在这个主干上增加其它位置的信息。上两例可改为:a.安徽枞阳汤沟镇农民重智力投资,盖新房时建书房。b.北京公安机关网上追逃成果显著。
五、答案超字数
例:{10}北京公安机关采取高技术手段,缉拿犯罪嫌疑人归案。(材料二)
分析:原材料明明要求“不超过15个字”,该生却用了23字(标点在内),未按要求去做,得分显然要大打折扣,因此需要进一步压缩。
综上所述,新闻类语段压缩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
2.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3.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
4.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5.连同标点在内,千万不可超字数。
压缩语段的关键是分清主次,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主要内容又由哪些主要因素组成,只有这些东西搞清楚了,压缩时才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甚至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压缩语段的步骤:
①弄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求我们怎样压缩,有些什么具体要求。
②仔细阅读原文,把握原文的中心。
③分析原文的内容要点,看它到底说了哪些内容。
④根据原文的中心,分析原文哪些内容是应该保留的,哪些可以舍去。
⑤根据字数要求,对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上的加工,使其语言规范,文气贯通,能准确体现原文的中心,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答案了。
例题2: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解析:此题对压缩有具体的要求:①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②不出现具体时间,③不超过35个字。解题时,首先找出有关开启过程的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按题目要求进一步分析处理,最后组织答案。对于“开启过程”而言,主要有四个要点:①移开巨石,露出盖板;②清理盖板;③绘图;④撬开盖板,打开地宫。答案中这四个要点是不能少的,当然它们的顺序也不能变更。
综合思考后答案便为: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或: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例题3: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解析:解答此题也需要一定的外围知识作依托。这些外围知识便是“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也叫标题新闻,是最简洁的新闻。它采用标题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用一句话来完成一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
利用电脑网络,人们可以进行经贸洽谈,发布产品信息,进行异地购物,大容量通信,与朋友聊天,查阅资料。但也有人利用电脑网络具备的多媒体功能,传播不健康的图文信息,对青少年身心造成危害;再加上网上冲浪极易使青少年上瘾,影响学业;另外,电脑网络也容易遭到“病毒”、“黑客”的袭击,从而泄露政治、经济、军事机密,造成工作系统的瘫痪。
解析:此题要求用一句话的形式从表面的繁杂的内容中概括出抽象的观点,概括观点和概括主要内容是两码事。此材料的主要对象是“电脑网络”,内容共两层,第一层谈的是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第二层谈的是电脑网络存在的弊端,因此答案可为:电脑网络有利也有弊。如果概括成“电脑网络的利与弊”,那就错了,因为这是概括了主要内容而不是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林琳
【篇二】新闻标题
《新闻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难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自读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学习第一则新闻。
(一)导入
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二)新闻的知识
1.什么是新闻?
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补充说明:凡是开头冠以“新华社电”“本报讯”“本报记者报道”字样(电头)的文字,不论长短,都是新闻。有的报道很简短,不加“电头”,也是新闻。新闻在报纸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天的报纸可以没有其他文体,但如果没有新闻,就不成其为报纸了。】
2.新闻的特征
a)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b)报道迅速及时。
c)简明扼要。
3.新闻的六要素
通常人们把五个W叫做新闻的五要素,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经过Why——何故。
新闻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如果缺少了这些要素,那怕是只缺少一两个要素,就不可避免地使所报道的事实残缺不全,说不清楚,不能给人以确切的概念,不能提供充分的事实根据,至少也会使所报道的事实大为逊色。
4.消息的结构
A.标题
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B.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C.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结语:是消息的结尾。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另: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电头是指说明发电者、发电地点、发电时间的文字,本文开头略小的字就是电头,电头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三)学习第一则新闻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韶山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导师。主要作品都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
2.介绍时代背景
思考: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明确: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明确: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3.预习检查
4.结合新闻,探讨标题、导语、主体的区别。
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①用一个语句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标题
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导语
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主体
5.齐读这则新闻,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了解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
明确: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详略: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大军写得稍详,东路大军写得详。此处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敌人的抵抗较顽强。而且这一地区有包围敌军、解放南京的关键的战略重要意义。
3.哪些句子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评论?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叙议结合)
明确:“一方面……另一方面”。揭露了敌军溃败我军取胜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大长了我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灭亡的民运。
(五)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1、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①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②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③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④“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到达”,泛,);“24小时内”,时限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界更为确切;“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表达内容模糊。)
⑤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而能恰到好处地表现(或正面或反面)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①“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一般化“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正是……那一天”既对“督战”“认为很巩固”构成强烈讽刺,又证实了的确“不起丝毫作用”。敌人“不料”,我军“突破”,“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对比鲜明,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②第4小题①句,对战况、战果的介绍比较笼统,不够准确之外,也不够鲜明。而②句中,“整天激战”介绍了战况,“歼灭及击溃”更鲜明的报道了敌军惨败状况,“广大地区”既准确说明了并非全境,又鲜明指出了大局已定,“控制江阴要塞”鲜明的表述出“封锁长江”的确凿态势,更切实可信。将“东路军”改为“我军”在不影响准确明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了亲切自豪的感情色彩。
③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例如“百万大军”、“1000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的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六)总结
本文报道我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从而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二则新闻,进一步了解新闻这一文体
(一)导入
上节课,大家第一次了解新闻这样文体,也从毛主席的一则新闻稿中领略了我解放军雄姿。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
这则新闻说,“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又说到“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二)对号入座
1.新闻的结构(本文的结构)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导语】
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背景资料】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背景资料】
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2.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和
结果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三)体味新闻语言的特点
新闻语言具有真实、准确、及时的特点,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三大特点的句子。
真实性: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
及时性:1948年11月5日电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准确性:一年多时间内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明确: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四)比较阅读——两则新闻的异同
A.找同: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1)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2)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3)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4)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5)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6)……
B.找“不同”
1)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2)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3)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4)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C.总结:两则新闻的主题
两则新闻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正义战争的胜利,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它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我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五)作业
1.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注意: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预习《芦花荡》,扫清字词障碍。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
西(较详)中(略)东(详)
长_______________横↓↓↓↓渡______________江
(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溃不成军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导语
第二层:背景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敌军必败
王一毛
【篇三】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制作教程 高考复习(高三)
了解标题结构
一、单一型标题。
单一型标题只有主题,没有引题、副题等辅助性标题。因此,单一型标题必须是实题。单一型标题多数是一行题,对重大新闻,为表重视或强调,也可以用多行题。如:
上海破获传播淫秽游戏牟利案(主)(摘自2007年05月08日《人民公安报》)
二、复合型标题。
复合型标题除主题外,还有辅题,即引题、副题或两者都有。复合型结构的标题都是多行题。复合型标题有三类:引题—主题型、主题—副题型、引题—主题—副题型。
1.引题—主题型。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对高校职务犯罪专项调研发现(引)
基建采购招生是高校腐败三大病灶(主)(摘自2008年06月03日《检察日报》)
2.主题—副题型。
阜阳手足口病疫情被有效控制(主)皖北重点市托幼机构6月1日复学(副)
(摘自2008年06月02日《健康报》)
3.引题—主题—副题型。
缓解交通瓶颈优化产业结构(引)
青藏铁路助推西藏跨越式发展(主)
去年进藏游客突破四百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七成多(副)(摘自2008年04月26日《人民日报》)
新闻标题制作教程:
主引副题关系
引题和副题都是对主题的说明。引题可叙事(说明背景、原因),可说理(揭示作用、意义),也可抒情(烘托气氛),副题一般只叙事,用事实对主题作解释和补充。
1.引题—主题关系(除短化主题功能外,引题功能相当于主题状语)。
引题的作用在于引出主题:交待主题内容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背景情况;烘托和渲染主题所表述内容的气氛;揭示主题内容的作用和意义,评价主题;以设问提出问题,为主题作铺垫;说明主题内容的原因、目的;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短化主题。
①交待主题内容的时间、空间、人物、经过等背景情况。如:
徒步11小时,用竹篓背送30万信用社库款——(引)
村民李远德送款记(主)(摘自2008年06月04日《经济日报》)
②烘托和渲染主题所表述内容的气氛。如: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万名海洋职工的心(引)国家海洋局个人捐款逾500万元(主)
(摘自2008年06月03日《中国海洋报》)
③揭示主题中内容的作用和意义,评价主题。如:
融信息服务、网络招聘、政策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引)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启动(主)
(摘自2008年05月05日《中国人事报》)
④说明主题中内容的原因、目的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传递即将开始,交通运输部明传电报要求(引)
各级交通部门全力保障公路转场(主)
(摘自2008年04月30日《中国交通报》)
⑤以设问提出问题,为主题作铺垫。如:
米—171你在哪里?(引)
军民搜山不舍昼夜(主)(摘自2008年06月04日《新华每日电讯》)
⑥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短化主题。如:
国办发布通知(引)全力保障灾区煤电油气运需要(主)(摘自2008年06月03日《中国矿业报》)
2.主题—副题关系(副题功能相当于主题补语)。
副题的作用在于解释、补充主题:交待事情结果、影响、做法等;补充与主题相关的次要新闻事实;对主题中的观点加以印证;对主题的概括加以具体解释。
①交待事情结果、影响、做法等。如:
滨湖建高层房安置失地农民(主)可节约土地47.8亩(副)
(摘自2007年05月25日《中国国土资源报》)
②补充与主题相关的次要新闻事实。如:
“基地”涉嫌制造丹麦使馆爆炸案(主)巴总理表示将严查爆炸制造者(副)
(摘自2008年06月04日《新京报》)
③对主题中的观点加以印证。如:
地震能否催生个人破产法?(主)专家:个人破产法很难一蹴而就(副)
(摘自2008年06月05日《法制日报》)
④对主题的概括加以具体解释。如:
明年我国进出口关税进一步调整(主)关税总水平为9.8%(副)
(摘自2007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阅读小贴士
☆标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引题—主题、主题—副题关系不能混淆、颠倒。
☆虚实结合要恰当,尽量用实题,标题中不能全是虚题。
☆主题意义必须完整,能独立表达观点、表述事实。
☆各行标题内容在语义上、逻辑上应该是连贯的。
☆引题、主题、副题内容不能重复,避免出现重复词语。
新闻标题制作教程:
标题制作五大原则
一、相关原则。
挖掘新闻事实中读者最关心、对读者最有价值的未知信息,以增加标题的信息含量,增强标题的信息冲击力,坚决删除标题中的已知信息、冗余信息及无关信息。如:
甘肃省民政厅日前表示,从今年开始,该省将用5年时间筹措资金6亿元,为10万户农村特困家庭进行危房改造。
据了解,此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将由甘肃省级财政每年筹措7000万元,市、县两级配套5000万元。工程实施后,平均每年改造2万户,政府补助资金将根据家庭困难程度,实施分类补助,但平均每户将不低于6000元。按甘肃省政府出台的补助改造标准,每个受助农户将改造建设3间平房,每间15平方米左右,改造新建房屋一律为砖木或砖混结构,验收不合格不准交付使用。(摘自2008年04月22日《人民日报》,作者:彭波)
这则消息原题为:
甘肃5年将改造10万户农村危房(主)
5年将改造10万户农村危房,突出的是政府的施政举措,这些施政措施与哪些读者相关,并没有明确体现出来。为增强标题信息与读者的相关性,可尝试变换角度,从这些施政举措给特定群体带来的影响做题。我们可将标题改为:
甘肃10万农村特困户享危房补助(主)
平均每户将不低于6000元,分五年实施(副)
阅读小贴士
☆标题应尽量直接、明确表达新闻事实与特定读者的关系或对特定读者的影响,以增强相关性。
二、热度原则。
寻找新闻稿件中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词,尽可能将这些关键词囊括在标题中,以提高读者对新闻的关注度。新闻关键词包括读者近期或曾经关注的地点、人物、事件等。汶川大地震期间,让“汶川”瞬间称为家喻户晓的地点关键词;CNN主持人发表辱华言论期间,令“卡弗蒂”成了广为人知的人物关键词。如:
汶川媳妇暴雨中街头产女(主)
昨天上午,又一位惠州市民带着奶粉和补品到惠州中医院看望汶川媳妇石建芬和她刚出世的女儿。因汶川地震,孩子的父亲留下临产的媳妇独自赶回汶川看望家人,不料,产期提前的石建芬于5月31日凌晨赶往医院途中在绿化带中生下孩子。当天惠州一直下暴雨,母女俩在雨水中泡了10个小时后才被人发现。
……
石建芬说,孩子的父亲走后至今毫无音讯。贵州在发大水,道路给冲断了,娘家的人一时过不来,她也回不了。她身上只有几十元,医院的医生护士除了给她们母女看病以外,生活上的事情也由他们操心。惠州很多素不相识的市民也赶到医院看望她,给孩子送来奶粉,给她买了补品。她说她们母女现在都很平安,不过她挂心丈夫,孩子的父亲还不知道孩子出世,希望能早日和丈夫联系上。(摘自2008年06月05日《羊城晚报》,作者:黄礼琪,罗志光)
点评:这则消息发布当天,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各大门户网站都将这条新闻放在显著位置。事实上,“街头产女”这类消息,经常见诸报端,并不具有多大新闻价值。这则消息所以能引起读者关注、媒体重视,主因在于抓住了“汶川”这个新闻热词。受大地震的影响,一切与“汶川”沾亲带故的新闻都会牵动读者的神经。
阅读小贴士
☆关键词热度与舆论热点密切相关,离舆论热点时间越近,热度越高;熟悉的关键词比不够熟悉的关键词,在读者眼中更有热度。
三、加法原则。
尽量将原文中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提炼为标题“关键词”,关键词越多,标题越具新闻性。新闻关键词既包括读者关注的人物、地点、原因、细节等,也包括读者关注的事件以及事件经过、细节等。假如有这样几个关键词:爆炸食堂北大,标题中关键词的数量,直接决定标题新闻价值的大小:
北京某高校食堂爆炸(主)
↓
北大食堂爆炸(主)
注:由于后一则标题中多了一个关键词“北大”,新闻效应明显强于前一则标题。
四、区别原则。
了解不同媒体新闻取向的差异化。通常来讲,党报媒体重政策,行业媒体重做法,都市类媒体重事件、细节。通讯员投稿时,应根据稿件拟投递的媒体,有针对性地制作标题。
五、导向原则。
标题应保持真实、客观、平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则标题即使很吸引读者,如果立场、导向错位,将被“一票否决”。
了解了标题制作的五大原则,我们以一一、华西村建74层农民公寓开工;二、无锡建高层公寓安置拆迁农民,成果全国领先。
概括了主要相关新闻事实后,应结合热度原则,挖掘最新、最能表现新闻事实的关键词,上
华西村全国最高农民公寓拆迁农民安置直升机停机坪
华西村作为全国第一村,其一举一动读者自然关注,理应提炼为关键词;全国最高农民公寓,具有显著性,也应提炼为关键词;直升机停机坪,在农民公寓中并不多见,具有时新性,同样应提炼为关键词。
依据加法原则,这些具有新闻价值的关键词,应尽可能体现在标题中,以增强标题的新闻性。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关键词组织成标题。
在组织这些关键词之前,还应根据稿件投递媒体的不同,精心选择最适合相关媒体“口味”的关键词。如投到都市类媒体,可这样制作标题:
华西村开建全国最高农民公寓(主)
楼顶设有直升机停机坪,楼高328米、74层(副)
点评:由于都市类媒体大多面向市场,读者为普通市民,标题中应尽量囊括市民关注的新闻信息。区别原则告诉我们,都市类媒体重事件、细节。开建全国最高农民公寓,这一事件本身很有新闻价值;楼顶还设有直升机停机坪,简直是闻所未闻,这一细节自然能吸引市民眼球。
若投到党报类媒体,如《人民日报》,标题可改为:
无锡新农村建设攀新“高”(主)
华西村开建74层全国最高农民公寓(副)
点评:党报媒体重政策、重导向。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主题将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与新农村建设挂钩,无疑能增强标题的政策导向力,也更能吸引党报媒体编辑,提高稿件录用率。同时副题交代主要新闻事实,也不失新闻性。
若投到行业类媒体,如《中国国土资源报》,标题可改为:
无锡建高层公寓安置拆迁农民(主)
华西村开建74层全国最高农民公寓,可节约用地45亩(副)
点评:行业报媒体主要关注新闻事件与行业工作及部门职能的结合点。《中国国土资源报》作为国土资源部主管的行业媒体,其报道的视角自然锁定在对部门工作有借鉴、促进作用的做法,反映部门工作成果的事实。主题中“拆迁农民安置”、副题中“节约用地45亩”,都是与国土资源部门职能相关的做法和成果。
最后,就是标题的导向原则。事实上,依据稿件原文,最有吸引力的标题应该这样制作:
农民公寓楼顶设直升机停机坪(主)
华西村斥资10亿开建全国最高农民公寓(副)
点评:如此制作标题,虽然有了新闻性,但有违标题制作的导向原则。作为农民公寓,主题突出楼顶设直升机停机坪,给人以奢华、显富的感觉;副题“斥资10亿开建全国最高农民公寓”,则给人以不惜代价搞形象工程、攀比工程之嫌,完全违背了稿件的原意,将一则反映华西村新农村建设节地成果的消息,扭曲成了华西村奢华、攀比的“证据”。
阅读小贴士
☆行业报新闻提炼“三点一线”:以业务宣传、探讨为主线,紧贴行业工作重点、难点,抓住社会热点与行业工作的“交点”,挖掘业务工作创新点。
新闻标题制作教程:
标题制作实例
以上我们了解了新闻标题的制作原则和制作步骤,接下来进行实战演练,看一则具体的标题制作实例。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其中,0~15岁的男性比女性多出1800万,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以上这则消息不足百字,可依以下步骤为其制作标题:
1.提炼新闻关键词
3000多万1800万性别比失衡
2.确定标题结构
男性比女性多3000多万是新闻事实,性别比失衡是新闻事实的影响,宜用主—副结构双行题。
3.筛选、组织关键词
对关键词加以筛选、组织,可将次要关键词“1800万”去掉,保留最核心的关键词,并组织成标题:
我国是性别失衡最严重国家(主)
男性比女性多3000多万(副)
4.换说法:贴近目标读者
主题“我国是性别失衡最严重国家”,还没有明确表达出新闻事实与读者的关系,还可通过“换说法”,让主题更直截了当地揭示新闻事实对读者的影响,拉近新闻信息与目标读者的距离:
我国将有3000多万男性找不到女朋友(主)
为性别失衡最严重国家(副)
5.长句短化:删除重复、冗余信息,精简词句
以上“换说法”的同时,还调整了主题、副题的内容,将与读者最相关的信息作为主题。这样变换后,主题略长,可删除重复、冗余信息,精简词句,将长句短化:
3000多万男性将难觅女友(主)
我国成性别失衡最严重国家(副)
注:“找不到”替换为“难觅”,“女朋友”替换为“女友”,“我国”从主题移到了副题。
在标题制作过程中,要防止单纯为了吸引读者而制造“标题党”式的标题:
我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引)
6000多万“难人”面临“一女二男”(主)
新闻标题制作教程:
标题修辞艺术
新闻的“新”从比较中来,通过不同事物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纵向比较,挖掘新闻价值所在。
通过比较,通讯的主标题应挖掘出新闻事件中的“新颖性”、“冲突性”要素,提炼出最有价值的意义、行为、做法、原因、效果等。
通讯类标题应尽量标出主要新闻事实,但不要求包含完整的新闻要素,可用议论、抒情、比喻等方式作题。标题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词组。结构多为单一型或主题—副题型,有时也用引题—主题型。通讯标题的副题通常包括纪实、侧记、小记、调查、报告等字眼。其中特写类标题多以描绘现场、烘托气氛为主;专访类标题多以突出被采访人物、事件的特点为主。
综合各大媒体通讯标题制作实例,通讯类标题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通讯员熟悉了这些类型,可以依据稿件特点和最具新闻价值关键词类型进行套用,“对号入座”。
一、时间类标题。如:
破纪录的13天
——生物多胺国家标准出台始末
(摘自2008年07月06日《科技日报》)
二、地点类标题。如:
青藏高原上的追求
(摘自2007年11月16日《中国测绘报》)
三、人物类标题。如: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连续7载无偿献血,挽救着一个个垂危的生命,用爱和滚烫的鲜血谱写了生命的赞歌——
农民吴建军,好样的!
(摘自2008年06月13日《大同日报》)
四、行为类标题。如:
他最后离开危险的教室
——记北川抗震救灾优秀少年李剑波
(摘自2008年06月29日《经济日报》)
五、原因类标题。如:
贪污只为与美人私奔
(摘自2005年02月17日《海南经济报》)
六、做法类标题。如:
如今,在江苏省金坛市,土地整理工程质量的好坏,不再由项目工程实施部门说了算,而是需要农民代表验收签字——
农民成了工程“验收官”
(摘自2007年11月29日《中国国土资源报》)
七、效果类标题。如:
百姓出行不再提心吊胆了
(摘自2007年04月09日《杭州日报》)
八、引语类标题。如:
“解放军是我们最亲的人!”
——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纪实
(摘自2008年06月22日《人民日报》)
九、目的类标题。如:
为了群众居有所安
——“和谐平坝”建设探究
(摘自2008年07月04日《贵州日报》)
十、观点、态度、评价类标题。如:
六大考评体系: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摘自2008年05月03日《江西日报》)
十一、疑问类标题。如:
34.23%的增长率是怎样来的?
——河北邮政数据库商函业务高速发展解析
(摘自2007年09月04日《中国邮政报》)
十二、写意类标题。如:
浪花的追求是大海
——追记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上)
(摘自2008年07月03日《人民日报》)
新闻标题制作教程:
标题十大规范
一、结构:新闻标题通常须有动态词汇,通用结构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如:
海南下放权力177项
(2008年07月09日《新华每日电讯》)
二、语态:多用主动语态,少用被动语态。如:“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则标题可改为:“福建土楼”跻身《世界遗产名录》
三、时态:除特殊需要,无须在标题中加上时间,用现在时表述基本新闻事实,给读者以强烈的时效感;对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应在标题中用“将”注明。如:
凶徒机场连伤五人这则标题不宜改为:凶徒昨晚机场连伤五人
四、标点:新闻标题中尽可能地省略标点符号。顿号、逗号尽量用空格替代;严禁使用感叹号;尽量不用省略号、破折号、问号。如:
沪指跌破3000点!注:感叹号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违新闻客观、平衡原则。
五、字数:标题应尽量简练,主题字数宜控制在12个字以内。若主题过长,可借助副题短化主题。如: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13年前石油供应将持续紧张
这则标题可采用引题—主题式复合标题,短化主题: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引)2013年前石油供应将持续紧张(主)
六、句式:新闻标题中的常用句式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无主句。
1.陈述句式标题:优点是严肃、直接,缺点是平铺直叙,有时会偏长。
2.疑问句式标题:疑问句式标题往往能吸引读者,适合有争议性的新闻报道。如:
房价何时见底
3.祈使句式标题:祈使句是表示请求、命令、劝告、催促的句子,这种句式的标题明确表达新闻立场。如:
别让爱心伤了灾区孩子(摘自2008年07月11日《中国青年报》)
4.无主句式标题:无主句,即省略了主语的句子,无主句式标题短小精悍,富有表现力。
七、语言:标题语言尽量大众化,不用生僻字,尽可能地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善于将枯燥的数字化为与读者相关的影响。如:
八国集团营养过剩的宴会(摘自2008年07月08日英国《泰晤士报》)
这则标题意在批评在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八国集团峰会领导人享用豪华晚宴。用“营养过剩”替代“豪华”,使标题逸趣横生。
八、逻辑:标题中引题、主题、副题的逻辑结构应连贯,不能颠倒。如:
村民悬红抓猪贼(主)家猪屡屡被盗(副)
“因”在前、“果”在后。这则标题倒因为果,将主题、副题间的逻辑关系颠倒了。应改为:
家猪屡屡被盗(引)村民悬红抓猪贼(主)
此外,标题中不能出现逻辑错误。如:
××局严打非法盗采行为
点评:盗采行为都是非法的,没有哪里有合法的盗采行为。因此,将“非法”与“盗采”连用,显然违反逻辑。
九、用词:尽量具体,能用种概念,不用属概念;名词表主题,动词表变化,形容词表态度;尽量提炼事件中有价值的细节,不要简单概述事实。如:
人→大学生→博士生→女博士生→北大女博士生
以上一组概念中,外延依次递减,表意也逐次具体,其新闻价值依次递增。如:
有人自杀了→大学生自杀了→女博士生自杀了
十、信息量:尽量不做真理性、口号式、普适性标题。如:
民生大于天
新闻标题制作教程:
标题制作禁忌
一、新闻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重复字眼。如:
××市查处17起土地违法案件(主)
处理17名违法案件责任人(副)
点评:主题、副题中都出现“违法案件”,副题中的“违法案件”应直接删除。
二、在主题中设法回避字数太多的名称,可将其放在引题或副题中。如:
我国升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最高级别会员国
记者从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了解到,经全体会员一致同意,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确认作为代表我国参加ISPRS的中国测绘学会晋升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八级会员。至此,中国与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一起,成为ISPRS的最高级别会员国。
标题中“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字数太多,根据消息内容,可将其放在引题中,并对标题作相应修改:
经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全体会员一致同意
我国升为ISPRS最高级别会员国
三、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可能引起误解的简称。如:
甬城车市暗流涌动
点评:“甬”是宁波的简称,但很少有读者了解,不宜使用。
四、标题不要滥用某种表达方式,像“史上最牛”、“谁动了我的……”等。
五、新闻是对特定新闻事实的报道,新闻标题中慎用宏观表述。
六、标题应选择新闻事实表达感情色彩,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以保持新闻的客观、平衡。如:
三变态狂徒被判死刑
点评:对新闻人物的指称,只要指出其与新闻事实相关的客观身份就行,不宜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尤其是贬义性的称谓。
七、新闻标题应严谨、准确,不能有歧义。如:
一中三届学生捐资百万助学
点评:标题中的“三届学生”有歧义,既可理解为第三届学生,也可理解为一共有三届学生。
八、新闻标题中的判断,在正文中应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九、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我们来看这则标题:
“丰收悖论”如何化解
丰收悖论对读者来讲则相对生僻,应尽量通俗化或加以适当说明。如:
粮食越丰收,农民越减收
“丰收悖论”如何化解
十、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体化,以使读者可凭生活经验理解、感知。如:
长安镇办公楼占地140亩(主)
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副)
占地14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读者对这一组数据并没有直观的体验,可通过对比将其具体化。如:
白宫建筑面积:0.8万平方米(引)
长安镇办公楼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主)
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1、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②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处理方式是转放在副题中。
③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
④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⑤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
⑥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⑦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⑧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⑨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
⑩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
新闻标题的制作规范与技巧
一.标题应该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大意(文体的基本规范);
二.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需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如无可能出现的纠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三.标题中注意将文章中的兴奋点提炼出来,在标题中应该做到不少于一个兴奋点(重要的新闻人物、离奇的新闻时间,重大或者是新奇的事件本身等);
四.单行通栏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9——11个字之间。
五.标题的主谓宾结构必须完整,避免出现双谓语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情况;
六.新闻标题必须有动态词汇,主要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的句式结构。消息标题中力戒“的”字结构(***的***)、“是”字结构(****是**)、“和”字结构(****和****)、“为”字结构(为****)等静态句式出现;
七.标题主要只用主动语态,慎用被动语态作为新闻标题,以使新闻事实表述地更加直接、有力;
八.对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实,除特殊需要,无须在标题中加上时间,如“昨日”等,用现在时表述基本新闻事实,以使报纸感觉鲜活,给读者以强烈的时间感;
九.对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应该在标题中用“将”注明。
十.新闻标题中尽可能地省略标点符号。顿号和逗号,尽量用空格来替代,以使版面透气,更加清丽。严禁使用感叹号,避免给人主观感情色彩。尽量不使用省略号和破折号,因为省略号至少占用两个字符的空间;尽量不使用问号,在句式本身为疑问句的时候,禁用问号;除表达反语的意义外,尽量不使用引号;
十一.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十二.新闻主体中的人如果不为常人所知,不宜出现在主题中。如果必须出现在主题之中,则可用该人的身份替代;
十三.尽量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转放在副题中;
十四.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如“阿国发生军事政变”,不知道是阿根廷、阿富汗还是阿联酋);
十五.慎用多行主题,否则起不到标题原应承担的醒目和提示的作用;
十六.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十七.副、主结构的标题,要特别注意引题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副题的主语和主题的主语非同一主体的时候,尤需小心语义之间的连贯和协调,避免出现:
(副)翻墙入室盗窃国宝
(主)巡夜人智擒疯狂蠹贼
让人不明白是巡夜人,还是小偷翻墙入室、盗窃国宝;
十八、副题在补充说明主题意思的时候,避免出现主体事实的重复;
十九、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二十、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二十一、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二十二、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如东城区推行电子政务,就不能作成《北京市推行电子政务》;
二十三、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例如《五环采用机顶式吊梁技术建立交》。
二十四、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如《北京市年生活垃圾为5亿吨》,就可以转化为《一个北京人一天生产垃圾4.2斤》。
马占才
【篇四】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默认分类 2009-12-24 15:20:23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②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处理方式是转放在副题中。
③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
④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⑤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
⑥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⑦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⑧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⑨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
⑩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
新闻标题的制作规范与技巧
一.标题应该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大意(文体的基本规范);
二.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需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如无可能出现的纠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三.标题中注意将文章中的兴奋点提炼出来,在标题中应该做到不少于一个兴奋点(重要的新闻人物、离奇的新闻时间,重大或者是新奇的事件本身等);
四.单行通栏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9——11个字之间。
五.标题的主谓宾结构必须完整,避免出现双谓语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情况;
六.新闻标题必须有动态词汇,主要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的句式结构。消息标题中力戒“的”字结构(***的***)、“是”字结构(****是**)、“和”字结构(****和****)、“为”字结构(为****)等静态句式出现;
七.标题主要只用主动语态,慎用被动语态作为新闻标题,以使新闻事实表述地更加直接、有力;
八.对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实,除特殊需要,无须在标题中加上时间,如“昨日”等,用现在时表述基本新闻事实,以使报纸感觉鲜活,给读者以强烈的时间感;
九.对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应该在标题中用“将”注明。
十.新闻标题中尽可能地省略标点符号。顿号和逗号,尽量用空格来替代,以使版面透气,更加清丽。严禁使用感叹号,避免给人主观感情色彩。尽量不使用省略号和破折号,因为省略号至少占用两个字符的空间;尽量不使用问号,在句式本身为疑问句的时候,禁用问号;除表达反语的意义外,尽量不使用引号;
十一. 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十二.新闻主体中的人如果不为常人所知,不宜出现在主题中。如果必须出现在主题之中,则可用该人的身份替代;
十三.尽量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转放在副题中;
十四.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如“阿国发生军事政变”,不知道是阿根廷、阿富汗还是阿联酋);
十五.慎用多行主题,否则起不到标题原应承担的醒目和提示的作用;
十六.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十七.副、主结构的标题,要特别注意引题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副题的主语和主题的主语非同一主体的时候,尤需小心语义之间的连贯和协调,避免出现:
(副)翻墙入室 盗窃国宝
(主)巡夜人智擒疯狂蠹贼
让人不明白是巡夜人,还是小偷翻墙入室、盗窃国宝;
十八、副题在补充说明主题意思的时候,避免出现主体事实的重复;
十九、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二十、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二十一、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二十二、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如东城区推行电子政务,就不能作成《北京市推行电子政务》;
二十三、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例如《五环采用机顶式吊梁技术建立交》。
二十四、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如《北京市年生活垃圾为5亿吨》,就可以转化为《一个北京人一天生产垃圾4.2斤》。
【篇五】新闻标题
浅析新闻标题的重要性
《浅析新闻标题的重要性》
摘 要:新闻是面对大众传播公共信息的一种文学形式,标题则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精华,标题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新闻的质量好坏和受欢迎程度。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沟通受众、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标题的制作一向被新闻工作者看重。尤其是当今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标题上更是绞尽脑汁,从而达到先声夺人,吸引受众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标题在新闻中的重要作用和特点,并对如何拟定恰当的新闻标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闻标题 重要作用 特点 制作要求
一、 新闻标题的特点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给新闻增色添辉,能帮受众选择阅读,使其产生共鸣。新闻标题大体包涵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一首先必须是新闻事实的概括,其次是新闻组成的一个部分,最后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因此,新闻标题往往都是文字简洁,极具个性,可以使受众通过它对新闻事实有所了解,具有新闻信息的导读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题文一致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新闻用事实说话,标题用新闻说话,就是说标题要准确地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精神实质,要把新闻的主要内容反映到标题上。所以,新闻标题必须与新闻内容相一致,这是新闻标题的最基本特点。这种一致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标题所提示的信息,要与新闻事实一致。具体来说,标题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必须是新闻中本来就有的,不能是虚构的。二是标题中的观点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标题可以具体描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概括并作出评论,但对新闻内容所作概括及评论一定要有充足的新闻事实作为依据,不能想当然或肆意拔高。
(二)准确到位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高度概括与浓缩。表意准确是指,标题表达的含义要准确,评价新闻的观点要准确,运用文字的方式要准确。在重大问题和原则问题上,不允许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态度要鲜明,对事实要有鲜明的倾向性,通过对新闻事实和文字的选择以及表现方式的运用来表达肯定、否定或中立的态度。突出到位是指,标题要突出新闻的重点,恰到好处地表达新闻的事实,不能越位和错位。
(三)简洁易懂
新闻标题应当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因此,精彩的新闻标题往往都是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开门见山,不绕圈子,用最短的句子,最少的字词表达新闻事实的主题。而且,好的标题通俗流畅、朗朗上口,古字、方言、技术术语等艰涩怪异的字词一般不出现在新闻标题里,否则会造成阅读及理解障碍,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四)新颖生动
精彩的新闻标题如传神之目,魅力无穷,往往令人拍案叫绝。一个众人叫好的标题,如果使用次数多了,频繁的出现在受众面前,就成了俗套,没有任何新鲜感了。因此,新闻标题要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新颖生动,让受众耳目一新。
(五)逻辑性强
新闻报道涉及方方面面,新闻事实要素多样,信息负载量大,内容选择的可能性及组合方式多,造成了标题的种类和形式的复杂多样。因此,新闻标题逻辑性强,这是思维的逻辑性在新闻标题写作中的具体体现。
(六)预设信息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受众阅读新闻总是带有太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于是在新闻标题中就存在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新闻是传播者将接受者未知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以必须有一定量的共享信息,否则,新闻就会令人难以理解,达不到传递的目的和效果。
正因为新闻标题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吸引受众注意力、营造阅读兴奋点、争夺受众必读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而言,了解和掌握新闻标题的基本特征,不断更新新闻观念、创新新闻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
标题在一则新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组成新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具体来说,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递信息,便利读者 标题是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恰当的新闻标题仅用短短的几个字便可以传达出整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的关键信息,从而根据自身的阅读需要,对所有新闻进行有选择的阅读。在现如今这个信息空前活跃的时代,读者总是想以最快捷的方式、最短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也大多是通过浏览标题完成的。所以,新闻媒体争取读者的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标题的竞争。因此,新闻标题的制作必须建立在为受众者提供真实信息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其传递信息,便利读者的真正作用。
(二)画龙点睛,引人注意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起着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一则好的新闻往往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而好的标题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也能够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概况、作
者的立场和态度,并成功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其阅读兴趣。但正因如此,为了博人眼球、增加卖点,一些人玩起了文字游戏,使得“标题党”大量存在。他们歪曲甚至捏造新闻内容,制作出看似引人注意的新闻标题,而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读者的欺骗,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我们应该坚决杜绝这种现象的存在,为新闻的编写和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实现新闻的作用和价值。 四、 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
正是因为新闻标题不可替代的作用才使得它的拟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拟定新闻标题不仅是一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门艺术。那么,应该如何制作新闻标题才能够突出它的作用,发挥它的价值呢?我们常说“写文章要做到信达雅”,信即真实准确,达即通顺明了,雅即优雅有文采,而用这一点来说明制作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是十分贴切的,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同样也要做到“信达雅”。具体来说,新闻标题的制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 真实准确,反映实际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发挥其传递信息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标题作为新闻传神达意的工具,更应该确保真实可信,反映实际。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能够准确传达真实信息,做到忠于事实,忠于读者。任何脱离或者歪曲新闻事实而胡编乱造的标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的阅读造成理解偏差,不利于社会信息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也会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拟定出真实可信的新闻标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制作新闻标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讲求分寸、合乎逻辑、符合政策、尊重科学的原则,在事实的基础上做出真实准确的新闻标题,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二)简洁明了,切中主题新闻标题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人们的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信息的选择和接收越来越快餐化,对新闻的阅读也更加趋向于是对新闻标题的阅读。在这样的需求之下,标题作为新闻的浓缩和精髓,就必须做到简洁明了,切中主题,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这就要求新闻标题的字数首先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次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句式不能过于复杂,与此同时,也应严格遵守逻辑规律的基本要求, 使之具有逻辑性。相反,过于冗长繁琐的新闻标题反而会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新闻的精华丧失吸引力,失去其原本应该具有的生命力和作用。
(三)形象生动,新颖别致
一则新闻如果想要取悦于读者,首先它的标题必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除了真实准确,简洁明了之外,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还应该做到形象生动,新颖别致,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从大量的新闻信息中脱颖而出。例如,在拟制新闻标题时,可以巧用比喻、比拟、双关、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标题产生丰富的蕴涵力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标题中妙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或者是近段时间流行的网络用语,这样不仅通俗风趣、赏心悦目,而且贴近生活、回味悠长。但前提是一定要在新闻标题中采用积极向上的正面语言,为广大读者获取新闻信息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阅读氛围。
(四) 语言优美,内涵精深
其实,新闻标题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无形中也起到了一种“文化表达”的作用,因此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不仅要明亮传神,还要有灵性。在当今社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向导,应该通过不断提升新闻本身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率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搭建平台,而这些在新闻标题中也应当有所体现。例如,可以在标题中借用一些家喻户晓的古典诗文、俗语和典故,将新闻性与文学性巧妙结合起来,增加其文采。此外,也可以锤炼字词,使标题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节奏感。但前提是一定
要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不要为了一味地提高文学性而使标题变得晦涩难懂,这样不仅不利于读者对新闻信息的理解,也对双方的情感互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新闻标题的制作应当在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提升文化内涵,增加美感,真正使新闻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新闻标题不是信手拈来,它的每次产生都是新闻工作者在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之后的结果,这也正是因为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新闻标题的制作首先必须做到真实可信,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美化,使标题更加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内涵精深,从而充分发挥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实现其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少华,钟庆伦.报纸新闻标题中的文化负载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2] 王艳彬.新闻评论标题的艺术与评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
[3] 余昕莹.如何避免网络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的滥用[J].新闻世界,2012(07)
[4] 程鹏.新闻标题要做到“信、达、雅”[J].新闻爱好者,2012(11)
[5] 陈安源.擦亮新闻的眼睛——社会新闻标题制作要讲“四化”[J].新闻世界,2012(07)
[6] 张志军,徐建华.新闻标题的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
[7]资庆元.中国新闻标题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篇六】新闻标题
十大优秀新闻标题
十大优秀新闻标题
(2012-04-10 10:13:35)
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对于新闻来说,更是这样。新闻的吸引力一直是新闻工作者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的目标。而新闻标题又是增强新闻吸引力的第一要件。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新闻标题应——
就它的生动而吸引人讲,它应该使读者“一见倾心”。
就它的简洁明快讲,它应该让读者“一目了然”。
就它对新闻事实讲,它应该是“一片丹心”。
就它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讲,它应该是“一语破的”。
就它的笔触犀利讲,它应该是“一针见血”。
就它的逻辑说服力讲,它应该是“一言九鼎”。
就它所提供的信息含量讲,它应该是“以一当十”。
就它的含意深刻讲,它应该让读者“一唱三叹”。
就它给读者的印象讲,它应该是“一曲难忘”。
下面我们来盘店十个优秀新闻标题
1、 难以想“象”的痛苦
有人说,新闻标题是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最高技巧。这个标题是个绝好的例子。在广场上看热闹的人们横七竖八地站满了一对大象母子雕塑的身上、鼻子上,只剩了面孔的大象在人们的踩塔下显的特别的委屈。《难以想“象”的痛苦》,巧妙地分开了“想象”这个词语,也委婉地对市民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批评。
2、奥巴马和希拉里联手是"梦幻组合"还是"一场噩梦"?
新闻标题的技巧在于如果委婉的揭露一些人们所知的一些信息,在此则标题里,希拉里与奥巴马激烈竞争是大家都所知的,但新闻标题却低调的用引号来告诉了读者,而且引起读者的思考。
3、千里赴蓉 只为活出个熊样
04年被解救的天津受虐黑熊艾玛,被送往成都治疗的事情。“千里赴蓉”,简要说明了黑熊是被展转送往成都寻求治疗的,而且这种拟人手法也合乎黑熊受到的关切;“只为活出个熊样”,继承前句语境,轻松幽默地吸引起了读者阅读新闻的欲望,看完新闻,又感觉这幽默是借对黑熊的调侃之名,而对虐熊者进行谴责,继而引发读者的怜悯之心。
4、豆芽为什么这么“肥” ?激素催的!
比较精彩的设问型新闻标题。一问一答,让标题的语势波澜起伏,直接吸引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关注。这句问答,包含了最核心的新闻内容,并且给了读者最容易记住的一个生活信息:“肥”豆芽要慎重购买。
5、借你的眼睛穿过黑暗
照片的内容是 5 位来自外地的目盲艺人在两个健全人带领下穿过马路。他们前后手搭肩膀,互相配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新闻用浪漫的诗句作为标题,首先传达了对这些残疾人互爱互助的尊重,再者他们虽身有残疾,地位卑微,但也是自立自强的艺人,所以这句浪漫饿又充满深情的句子,也显示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命的热爱。
6、国足赢了全国人民笑了;国力走了陕西球迷哭了
这个对照性的标题把两个新闻的感情元素平静地说出来了,但对于本地读者、尤其是球迷来说,这种感情却恰恰相反成了一种复杂,继而强烈迸发。这个标题对版面的美化作用在美编的安排下得以彰显—–同样是白色大号字体,但左边是大红底色、全国球迷狂欢照片,右边是纯黑底色、陕西球迷撒泪即景。一赢一走,一笑一哭,看似平淡的标题,实则饱含了编辑的别巨匠心。
7、你胆大我害怕
照片上一个拆迁房屋的民工悠然地站在一个 10 米高的梁上挥动榔头,让过路人心境胆颤。站在群众角度上的第一人称的标题,用顺承的语气表达了对“大胆”民工的劝勉与批评。六个字一句话的题目言简意赅,准确鲜明,且与新闻内容配合完整。
8、“徒儿” 休得无礼
西安名胜大雁塔南侧有尊高大的玄奘铜像,经常有孩童爬到“唐僧”身上玩耍,周围游客缤纷,这等行
为甚是不雅。这个摄影报道的大照片就是这样一个随意的场景,但因为标题的传神,而让报道的分量得以提高,报道的意图也因为这“借体”教化,而更易实现。
9、我很丑,但不防碍做总统
2004 年的乌克兰大选,遭遇中毒毁容的尤先科占到上风。这句编辑“杜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说的话,因为用了赵传的“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比拟,所以多少带点调侃的意思。政治新闻的标题向来给读者一种谨慎不苟言笑的印象,如果是纯粹的政治报纸,这也是必须的,所以不可能这样拟发,但《美报》只是西安的一家社会生活类报纸,所以如此这般“调侃”也算是一种个性,这首先肯定了尤先科的政治才能,再者也贴近这个喜欢诗歌和善于煽情的总统候选人的风格形象。
10、(肩题) 墓价 4000 元碑价 1500,一亩地年租 350 元能建 200 座墓
(主标题)墓园暴利人“死不起”了
从肩题就可以看出整个新闻要说的问题了,墓园暴利一直为人们所敢怒不敢言,这条新闻不仅为人们代言说了这个问题,而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人“死不起”了,愤怒与谴责之意活然而出,让人百般玩味。
【篇七】新闻标题
如何写新闻标题
如何写新闻标题
尚自强
一、新闻标题的地位、功能、类型、结构
新闻标题的地位:书看皮,文看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甚至可以说标题比导语还重要。
新闻标题的功能:新闻标题具有提示内容、评价内容、吸引阅读、美化版面等功能。 新闻标题的类型:新闻标题可分为单一型标题、复合型标题、实题、虚题等类型。单一型标题只有主题,没有辅题,一行题居多,也可两行、三行,字号无区别;复合型标题既有主题,又有辅题,均为多行题,主辅题字号有大小之分;实题是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虚题是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例如:
允许“生财有道” 不可“为富不仁”(虚题)
大东门集贸市场举办有毒有害商品展览(实题)
新闻标题的结构:
新闻标题的结构可分为主题、引题、副题等。
主题,主题是标题中的核心部分,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的主要部分。主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
引题,引题引出主题,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性状等引出主题。通过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使长主题短化。通过提出疑问和发表议论引出主题。
副题,副题解释和补充主题,对主题起解释和补充的作用。副题补充主题中未交代的事实,补充主题所述事实的结果或影响,印证主题的观点或回答主题的提问,解释主题中概括的事实或描述的细节。例如:
此风不可长(引题)
南京出现万元宴席 (主题)
消费者为外商 国人不可攀比 (副题)
二、新闻标题写作的基本原则
1、准确,题文相符,题合文意,概括得当,新闻标题必须符合新闻事实,这是新闻标题最基本的要求。
2、通俗,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新闻性和可读性并举。标题中禁止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语,严禁出现常人不熟知的人名、地名,或引起歧义的地名缩写。杜绝枯燥的专业术语,或者公文式的话语,口语化和漫画化往往是通俗、形象的基本策略。如,《奥巴马头三脚踢得不错》。
3、简洁,做到一语破的、一针见血的点出文章最为精彩的部分,把新闻的核心内容揭示出来。一般情况下标题中最好不要出现重复字眼和标点符号。
4、新鲜,在明白达意的基础上,找一个不常用的方式、不常用的词儿,来说说它,常能 “出奇制胜”。如,《帕瓦罗蒂:不唱了,以后洗澡都不哼哼了》。
5、活泼,活泼生动,幽默有趣,生机勃勃,动感强烈。
6、鲜明,文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是非分明,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地体现在标题中。
7、形象,就是读之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犹如面对电影镜头。
8、善美:标题要“善”,要有人文关怀;标题要“美”,要符审美习惯,考虑版面和画面的美观需求。
三、新闻标题写作的相关技巧
1、直白式,直接明了表明文意。
2、方法式:“如何""”
3、询问式:“你是否""?”
4、建议式:“去""最""”
5、预告式:“今年最重要的""将是""”
6、反差式:反差对比能产生冲击性和刺激性。如,《住宾馆 坐飞机 吃西餐 河南小伙20元游遍欧洲》
7、悬念式:公布一部分信息,控制一部分信息,靠公布的信息引起公众对隐藏信息的好奇。如告诉过程,不告诉结果;告诉“是什么”,不告诉“为什么”。如,《毛泽东为何选择王洪文?》
8、用典式:把当下最流行的话语、句式,运用到标题中,既有亲切感又有新鲜感。如,《中央拨款4万亿 拉动内需“不差钱”》。
9、套名句:这里的“名句”是个宽泛的概念,可以出自古典名著名篇,也可以出自影视剧片名、歌词、广告词等。
10、逆向式:看似违背常情,实则“新”寓“奇”中,有磁石吸铁之效。例如《我渴望有个后妈》、《渴望停电》、《真想做个差生》、《享受唠叨》、《100分,我恨你》等。
11、数字式:巧拿数字炫出声色,标题中运用数据,能够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效果。
12、共鸣式:巧动情感拨动心弦,要把自己对稿件内容的喜怒哀乐等种种感情融入笔端,以此吸引和引导读者看完你的稿件。
13、对偶法:用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语句来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1)正对: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相近似。如:
回归后第一个夜晚,香港岛兴奋得彻夜不眠""(引)
九七回归齐乐颂 万千灯火共心声(主)
——1997.7.2《羊城晚报》
(2)反对: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相对立。如:
四川国际电视节“繁荣”背后有隐忧(引)
清宫戏四面开花 少儿剧寥寥无几 (主)
——《羊城晚报》
(3)串对: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如:
一妇当关断总阀 五家半月断水喝(主题,因果关系)
众邻居一怒之下告到法庭(副)
——《羊城晚报》
14、拈连法:利用上下句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如: 英文打字机打得“火热”(主)
货紧价扬现象将持续到明年(副)
——1993.5.15《粤港信息日报》
15、顶真法:前后词语紧紧相连。如:
羊城大嫂“老来俏” 俏丽明艳“也争春”
——《羊城晚报》
16、比拟法:把物拟作人,叫“拟人”;或者把甲物拟作乙物、把人拟作物,叫“拟物”。
(1)拟人法:
征地造房为啥等煞人?(引)
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 (主)
希望有关部门舍繁就简,多办实事,加快住宅建设 (副)
——1980.9.19《文汇报》
(2)拟物法:
断粮!让“寄生虫”无法寄生 (主题,把人拟作物)
广州对多次无故拒绝再上岗者停发救济金生活费 (副题)
——羊城晚报
17、嵌入法:人名(地名、物名)嵌入法,把一些包含意境的名字点化成标题,或巧借姓名的谐音制成题目,能起到一语双关、新颖别致、情趣盎然的效果。如:
传世江山最多娇 痛惜关山难留月(引)
国画大师关山月遽然去世(主)
——2000.7.4《羊城晚报》
18、谐音法。利用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字形字义都不同的词形成声音上的反复,这种相同的声音与不同的意义正好揭示了事物的某种联系。如
洗洗洗 洗雪百年国耻新闻标题
喜喜喜 喜庆香港回归 (主)
——《新民晚报》
19、双关法:用同一词语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表里”两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生动而幽默。如:
甲方不按合同办事,反说乙方没有缴纳租金(引)
解决纠纷,合作社用的是“土”办法(主)
——1998.9.13《羊城晚报》
20、倒反法: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正好相反,富有讽刺、幽默意味。如:
好一个大寨式的先进党委(主)
邢台县仅三十八万人 冤案四千八百多宗(副)
21、复迭法:反复陈述同一词语,借以突出内容,加强语气。如:
啤酒气足 群众气消(主)
南昌啤酒罐头厂接受批评,提高啤酒质量 (副)
——1980.1.25《人民日报》
22、回环法:标题中的某些词词序颠倒一下,可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趣,令人回味无穷。如:
喜嫁三“千金” 谢辞金三千
——1983.10.21《湖北日报》
23、排比法:排列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语句来表达相似或相关的意思。如:
富裕起来的农民的新要求(引)
吃细粮 住新房 看彩电 骑“凤凰”(主)
这则报道的目的并非鼓励农民把钱都花在吃住上,而是从一个侧面看一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启发人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工作需要跟上去 (副) ——1984.1.6《辽宁日报》
24、对比法:把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对照)。如: 嘉定一社员突患急性阑尾炎——
腹痛如绞求医急 三家医院冷似铁
——1980.6.7《文汇报》
25、反常法:把两种看似不合常情,违反常理而实际上具有深意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做成标题,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探究欲,使标题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如: 七国首脑 八张面孔
——1991.7.13《中国青年报》
26、比喻法: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比喻与其相似的抽象的事物。如:
黄河上游水电站建设进入新阶段(引)
胜利截流腰斩“黄龙”(主)
——1980.1.1《人民日报》
27、借代法:标题不直书人物和事物的名称,而以别称代替,给读者以新颖感,使其联想。如:
为新街口闹市区综合治理做出贡献的人们(引)
“3860部队”(主)
——1993.7.19《南京日报》
28、引用法:直接引用报道对象有代表性的话做标题。如:
逢源大厦工地没日没夜连续打桩,附近居民不堪忍受屋震床撼之苦(引)
“我们晚上要睡觉!”(主)
——1993.5.5《羊城晚报》
29、描写法:形象再现新闻事件中最典型的场景,给读者形象感。如:
报告司令员:一营有27名官兵烂脚,14人染上皮肤病,但没有一人撤下抗洪第一线"" (引)
话音落,将军已然泪夺眶(主)
——1998.8.10《羊城晚报》
30、悬念法:引而不发,用含蓄的语言引导读者思索、联想。如:
尿布里忽闻婴啼(主)
护士粗心险丧一命(副)
31、设问法: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
(1)提问。如:
公平秤能否真姓“公”?(主)
要看校秤员是不是胳膊朝“理”弯(副)
——1983.10.10《新民晚报》
(2)诘问。如:
广州市保安员屡屡施暴的事件时有所闻,保安员的素质已成众人关心焦点,保安队伍形象建设已引起重视(引)
此等保安员,保的什么“安”?(主)
——《羊城晚报》
32、问答法:把已弄清楚的新闻事实,故意据事发问,然后跟着作答。如: 120平台上,三个推土机手围炉夜话(引)
何事萦怀?大江截流!(主)
——《羊城晚报》
33、呼告法:撇开读者,直接对第三者说话,借以表达激动的心情,加强词语的感染力。如:
新自来水厂选址仍在论证。“以水养水”力不从心。广州城难道要临渴掘井么?(引) 快做,也许还来得及(主)
——1993.3.12《羊城晚报》 34、感叹法:将深沉的思想或强烈的感情,用一种呼声或类似呼声的词句表达出来。如: 关卡重重 手续繁琐 公公点头 婆婆摇头(引) 企业自建职工宿舍真难(主) 市纺织局造房五万平方米的计划,不知何时才能落实(副) ——《文汇报》 35、差错法:在标题中故意造成某种差错,以吸引读者注意。如: 扬州钢铁厂出现一个不等式(引)
1+1>2 (主)
书记厂长合作好,十三年亏损变盈余
——1986.4.8《新华日报》
(副)
【篇八】新闻标题
浅谈新闻标题的特点
浅谈新闻标题的特点新闻标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标题是新闻和受众之间的桥梁,受众可以通过标题了解新闻,新闻可以通过标题宣传思想。一个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给新闻增色添辉,能帮受众选择阅读,使其产生共鸣。
新闻标题大体包涵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一首先必须是新闻事实的概括,其次是新闻组成的一个部分,最后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因此,新闻标题往往都是文字简洁,极具个性,可以使受众通过它对新闻事实有所了解,具有新闻信息的导读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新闻标题
1、题文一致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新闻用事实说话,标题用新闻说话,就是说标题要准确地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精神实质,要把新闻的主要内容反映到标题上。所以,新闻标题必须与新闻内容相一致,这是新闻标题的最基本特点。这种一致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标题所提示的信息,要与新闻事实一致。具体来说,其一,标题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必须是新闻中本来就有的,不能是虚构的。其二,标题可以从新闻中选择某一方面,但是这种选择要顾及新闻整体,不能歪曲或误解整个新闻的基本事实。二是标题中的观点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标题可以具体描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概括并作出评论,但对新闻内容所作概括及评论一定要有充足的新闻事实作为依据,不能想当然或肆意拔高。
2、准确到位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高度概括与浓缩。新闻要准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因此新闻标题都做到了表意准确,突出到位。表意准确是指,标题表达的含义要准确,评价新闻的观点要准确,运用文字的方式要准确。在重大问题和原则问题上,不允许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态度要鲜明,对事实要有鲜明的倾向性,通过对新闻事实和文字的选择以及表现方式的运用来表达肯定、否定或中立的态度。突出到位是指,标题要突出新闻的重点,恰到好处地表达新闻的事实,不能越位和错位。要将新闻中的精彩部分当作撰写标题的主要内容,即将新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内容反映到标题上。同时,在有副题、引题的情况时,要将新闻内容中的精彩部分写在主题之中。
3、简洁易懂
新闻标题应当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因此,精彩的新闻标题往往都是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标题使受众一瞥就能了解其中的含义,被受众所接受。冗长繁琐的标题,主题、引题、副题一大堆,会使受众感到沉闷,失去兴趣。好的标题都是惜墨如金,开门见山,不绕圈子,用最短的句子,最少的字词表达新闻事实的主题。用一行题就能说清楚的,决不用两行,力求言简意赅。而且,好的标题通俗流畅、朗朗上口,古字、方言、技术术语等艰涩怪异的字词一般不出现在新闻标题里,否则会造成阅读及理解障碍,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后,很多新闻的标题只用了四个字“我们赢了”,甚至有的只用两个字“赢了”,虽然字数不多,但已经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了,让受众记忆深刻。
4、新颖生动
精彩的新闻标题如传神之目,魅力无穷,往往令人拍案叫绝。一个众人叫好的标题,如果使
用次数多了,频繁的出现在受众面前,就成了俗套,没有任何新鲜感了。因此,新闻标题要变化多样,不拘一格,新颖奇警,令人耳目一新,切忌千篇一律,千题一式。所谓求新颖,就是内容要新,形式要新,文字要新。要讲究生动性,以优美的形式吸引受众。一是巧用富有表现力的事物表现标题的内容,如比喻、比拟、借代。二是巧用诗词佳句或模仿现在句式格调表现标题内容,如引用,仿拟。三是巧用词语、语句之间的各种联系表现标题的内容,如对比、对偶、排比、拈边、反复、联珠。四是巧用词语的多重含义来表现新闻内容,如双关,反语。五是巧用提问和呼唤的方式表现标题内容,如设问,呼告等。通过精心选词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标题的形象性、生动性,给受众以美的享受。
5、逻辑性强
我们知道,新闻报道涉及方方面面,新闻事实要素多样,信息负载量大,内容选择的可能性及组合方式多,造成了标题的种类和形式的复杂多样。因此,新闻标题逻辑性强,这是思维的逻辑性在新闻标题写作中的具体体现。在搜狐博客链接的搜狐新闻中,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台湾省选举产生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3名(图)》,第一反应就是台湾省怎么也选举起了全国人大代表?仔细查看,原来该新闻转自中国新闻网,原标题为《台湾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图)》。同样都是那些汉字,只不过 “选举产生”4个字的位置挪了个地方,逻辑关系就错了,就造成了误解。所以,必须恰当安排新闻标题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准确提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使受众更好地把握、理解新闻事实和意义,而且合乎逻辑的标题内容组合也能使其新闻价值增加。
6、预设信息
新闻标题之所以对受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预设信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受众阅读新闻总是带有太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于是在新闻标题中就存在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新闻是传播者将接受者未知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以必须有一定量的共享信息,否则,新闻就会令人难以理解,达不到传递的目的和效果。因此,通过标点、句式、字体、词汇等手段,实现了新闻标题中存在着大量的预设信息,提高了新闻标题的表达效果,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正因为新闻标题在吸引受众注意力、营造读报兴奋点、争夺受众必读率等方面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关注并研究“读题时代”,进而从技术层面上透视“读题时代”新闻标题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新闻观念的更新、新闻业务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实涉章交。
【篇九】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默认分类 2009-12-24 15:20:23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②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处理方式是转放在副题中。
③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
④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
歧义。
⑤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
⑥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
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⑦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⑧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⑨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
通俗的语汇。
⑩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
新闻标题的制作规范与技巧
一.标题应该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大意(文体的基本规范);
二.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需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如无可能出现的纠
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三.标题中注意将文章中的兴奋点提炼出来,在标题中应该做到不少于一个兴奋点(重要的新闻人
物、离奇的新闻时间,重大或者是新奇的事件本身等);
四.单行通栏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9——11个字之间。
五.标题的主谓宾结构必须完整,避免出现双谓语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情况;
六.新闻标题必须有动态词汇,主要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的句式结构。消息标题中力戒“的”字结构(***的***)、“是”字结构(****是**)、“和”字结构(****和****)、“为”字结构(为****)等静态句式
出现;
七.标题主要只用主动语态,慎用被动语态作为新闻标题,以使新闻事实表述地更加直接、有力;
八.对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实,除特殊需要,无须在标题中加上时间,如“昨日”等,用现在时表述基
本新闻事实,以使报纸感觉鲜活,给读者以强烈的时间感;
九.对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应该在标题中用“将”注明。
十.新闻标题中尽可能地省略标点符号。顿号和逗号,尽量用空格来替代,以使版面透气,更加清丽。严禁使用感叹号,避免给人主观感情色彩。尽量不使用省略号和破折号,因为省略号至少占用两个字符的空间;尽量不使用问号,在句式本身为疑问句的时候,禁用问号;除表达反语的意义外,尽量不使用
引号;
十一. 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十二.新闻主体中的人如果不为常人所知,不宜出现在主题中。如果必须出现在主题之中,则可用
该人的身份替代;
十三.尽量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转放在副题中;
十四.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如“阿国发生军事政变”,不知道是阿根廷、
阿富汗还是阿联酋);
十五.慎用多行主题,否则起不到标题原应承担的醒目和提示的作用;
十六.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
起歧义。
十七.副、主结构的标题,要特别注意引题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副题的主语和主题的主语非
同一主体的时候,尤需小心语义之间的连贯和协调,避免出现:
(副)翻墙入室 盗窃国宝
(主)巡夜人智擒疯狂蠹贼
让人不明白是巡夜人,还是小偷翻墙入室、盗窃国宝;
十八、副题在补充说明主题意思的时候,避免出现主体事实的重复;
十九、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
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二十、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二十一、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二十二、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如东城区推行电子政务,就不
能作成《北京市推行电子政务》;
二十三、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
翻译成通俗的语汇。例如《五环采用机顶式吊梁技术建立交》。
二十四、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如《北京市年生活垃
圾为5亿吨》,就可以转化为《一个北京人一天生产垃圾4.2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