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在仔细阅读课文后,找出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能在快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描写参观者的参观对象和参观感受的句子,并能分析作者这样写作的必要性和好处。
3、能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代表性细节、反语、否定句等理解并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4、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本这更像一7-15。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2作者是写自己的感受吗?
明确:参观者的感受、解说员的表现。
3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
第7段:默默的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步履不由地慢了下来。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表现他们心情的沉重。“很快地望上一眼”,为什么眼光不敢久留?因为他们清楚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不忍目睹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便震惊骇怕,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第9段: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恐怖。
第10段:女牢房——长条盒子。惊惧万分,长大了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
惊恐万状;不是没得看,而是连解说员都不忍心看。
第11段:实验室——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读者由此可以推想到,那肯定是一个极为卑劣,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他们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给囚徒们强制绝育。有一种是往女囚徒的生殖器官中注入大量水泥。
第12、13段:长廊——注视、深思
说照片上的人注视参观者,其实是参观者注视,说照片上的女孩思考,其实是参观者在思考。
第14段:绞刑地下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窒息”二字足可以让读者想象当时的凄惨。参观者跪下来祈祷,意在祈求上帝保佑人类,永远不要再蒙受如此灾难。但是接着有一句,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鱼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关于奥斯维辛有一句很深刻的问题,问,在奥斯维辛,神在哪里?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奥斯维辛,上帝是缺席的,他没有让法西斯畏惧忏悔,也没有给惨死者以生的希望。作者通过这句议论,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第15段:参观结束时——用恳求的目光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联系第三段人们来参观的目的。这段文字至少含有两层深意,一是说,参观者看到这里,已经无法再承受这种悲惨的氛围,所以他们说“够了”,恳求解说员不要再看下去了;二是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暴远不止此,但是,人们只要看到这里也就“够了”,知道什么是法西斯了。
4作者为什么要写参观者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的感受?这样写的原因和好处在哪里?
明确:写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就更具有广泛性,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感受和反应,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遗迹召唤起所有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反省;同时,这比直接描写作者的见闻更有感染力。另外,这样写更符合新闻客观性的要求。
4、看完后展示图片。
5、理解两个美好的细节:雏菊花绽放、年轻女孩的照片。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上,雏菊花在怒放。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句子,中心就在“雏菊花”象征什么。有人认为“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教师用书》认为“雏菊在怒放”象征“朝气蓬勃的生命”,“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未能从具体语境出发。句子写得明白,“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不能忘了前面有个介词结构作状语,“德国人撤退时炸毁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是为了毁灭罪证,它们的阴谋能得逞吗?“雏菊花在怒放”!所以白色的“雏菊花”当是象征那些屈死的冤魂,“雏菊花在怒放”当是象征死难者在不屈地怒吼,在控诉,在声讨。西方人为死者哀悼常手捧雏菊花,这一习俗对理解句子也可能有帮助。另外雏菊花在欧洲又叫“延命菊”,花语含永远的快乐、纯洁、和平、希望、愉快等意思。
2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这一段是特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面对死亡,“温和地微笑着”。作者不由得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在众多“表情木然”的囚徒中,唯独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地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爷爷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想到了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莫非她就是鲁迅所讴歌的“真的猛士”,一位伟大的抗击法西斯的英雄?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象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她为和平的到来感到欣慰?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浮雕式的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无比痛恨。作者“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美好的生命化为灰烬,这是对法西斯的控诉。这也与现实构成了反比、反衬,多么可爱的一个姑娘,而今安在哉?以相片中的有,反衬现实的无,更突出现实的无,更突出了那种上天入地再难寻觅斯人的撕心裂骨的痛!
3《蝴蝶》
——来自奥斯维辛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但现在,我们阅读到另一种东西——飞来飞去的蝴蝶,金色的太阳的泪水,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它们在巴维尔最黑暗的生命时光里,跳出了一抹最鲜亮的光。人们说,眼睛看到的,是心灵的图画。那是美、是生、是自由和尊严的图。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这一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就在奥斯维辛被毁了个彻底干净。
问,在奥斯维辛,神在哪里?
回答:在奥斯维辛,人在哪里?
也就是说,在奥斯维辛人也不存在了。这里的人不只是犹太人,而是指人类这个整体。人为什么成为人?因为人是有情感和理智的,因为人是有怜悯和善意的。但是在奥斯维辛之后,人类引以为自豪的人性特质不见了,暴露出来的全是魔鬼的一面。所以说,在奥斯维辛,那些美好的东西被毁灭的同时,人也被毁灭了。
哲学家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文学的宗旨是真善美。自奥斯维辛之后,失去了诗得以存在的人性基础。甚至有人说,奥斯维辛之后,人类不配再拥有幸福。
(二)理解写作意图和作者情感
6、开头两端为什么说那些美好的事物是可怕的?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和思考?
1以乐景衬哀情
文章起笔使人疑窦顿生:“阳光明媚温暖”,绿树成阴,“婆娑起舞”,孩子们高兴地“追逐游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竟然厌恶这一切?
这一段是对上述疑问的回答。原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这美好的景象,与布热金卡的历史太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衰败和荒凉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古人说,乐景写哀,更见其哀。越是看到今天的和平宁静,感受到它的幸福可爱,就越是感到当年战争的残酷,法西斯暴行的恐怖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
2提醒人们不要忘却
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也就是说,这里本该永远保留着历史的原状,应该永远是一片黑暗、凄冷、荒凉,让人们不断作痛苦的记忆。然而今天的布热金卡,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这是否表明,生活在阳光下,人们早已经遗忘了灾难的曾经存在?已经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会不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联想:
《记念刘和珍君》第二小节: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以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作者也有一段透露自己写作动机的话,能不能找到?
课文第6段: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文章所说的“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和“不安的心情”,正是来自心理和现实的强烈反差。所以新闻一开头,记者就及其鲜明地用“可怕的颠倒”的事实抓住读者,这是很有特色的。
7、结尾一段也有这样的景物描写,这与第一段是不是重复了?可不可以删去?
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照应首段,使得整
1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第六段:今天,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
3最后一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为什么说“没有新闻”?从课文中找。
从二战结束,纳粹德国失败,十四年来,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一些幸存者在回忆录中谈到这里可怕的惨状,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被处决前写的回忆录,也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各种实验的情形。
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所谓新闻是要有时效性的,是要新鲜的,一个被人报道了多次的事情,自然只能是“旧闻”,是“明日黄花”了。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算新闻吗?
但是奥斯维辛真的没有新闻吗?
“没有新闻”这句话,是不是应该还原到历史上?也就是说,奥斯维辛曾经是有新闻的,那就是众所周知的纳粹大屠杀的骇人罪行。时光流逝,那些罪行久以罗列展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杀人工厂”的现场旧址。十四年已经过去,但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或见证,或纪念,或向死难者致敬。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十四年前的那一段历史历久弥新!那些参观者亲眼目睹了场景实物而流露出的惊骇和伤痛,尤其是那副栩栩如生的照片,照片上一双双向你逼视的目光,那二十多岁姑娘温和的微笑……不是令人感到暴行仿佛就在眼前,血迹依旧鲜浓?因此,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历史陈迹,而是眼前活生生的现实,是刚刚发生的新闻!说是没有新闻,其实是每一天都在重复历史,每天都在播放新闻。因为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是教育和警醒世世代代人的永远鲜活的材料。也值得人们像对待新闻一样对待,而不是像“旧闻”一样被遗忘。
(四)这
1布热金卡电
2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感受,而是客观描述参观者的感受
3对细节如实描写,如作者所列举的数字,这是一般游记类散文不具备的。
非新闻因素:
1起因经过结果很不分明,导语、主体也不分明,时效性也不强,所写的也不是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情。而是写了一群参观者参观访问奥斯维辛集中新的所见所闻所感。
2新闻强调“客观写作”“零度写作”,也就是说作者只作客观描述,一般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好恶。但这不安的心情。
这样的新闻大家觉得是好还是不好?我们该怎么评价?
获得了美国国家最高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并且成为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颁奖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对于新闻而言,报道的内容是否吸引眼球,是否是当下的热点固然重要,能不能客观写实,保持中立这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良心,是责任,是一个记者的使命感。被誉为“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的王克勤谈到记者职业时曾说他“首先是人,其次是公民,再次才是记者”。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首先体现的也是一个人的人性的显现,面对那样惨烈的屠杀地,杀人工厂,他动容了,然后又因为一个记者的使命感而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看似不是新闻的新闻,然而这司空见惯的“旧闻”却恰恰具有最伟大的历史价值,我想这也是这不要问丧钟为谁耳鸣,他为你而鸣。奥斯维辛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是我们共同的耻辱。我们人类应该反思,我们自称为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硝烟的日子寥寥可数?甚至没有硝烟的惨剧更为可怕,比如中国的文革,死了两千万人。人变成禽兽。这究竟是为什么?
以一个小女孩被杀的故事结束。
刘蓓莉
【篇二】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 第一课(第二篇) 注意点:作者突破“ 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束缚, 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 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了解法西斯的暴行;
(2)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把握其观点。
(二)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法西斯”、“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了解作者。
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回归历史作为导语。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 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 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 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 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 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 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 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 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 引起世人的极大愤
慨,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 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 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 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 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3.检查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课前布置过预习作业,所以请同学们注意相关字词,确保阅读时的流畅。
4.初读感知,思考疑惑
对于“为什么作者以这篇新闻获得了普利策奖”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阅读课文,并思考:“没有什么新闻” 是什么意思?把握文章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
(1)“没有什么新闻” , 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 世人早已知道, 没有什么好说的;(2)“ 没有什么新闻” 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 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 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 让世人永志不忘。
5.再读感受,分析体会
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 作者却执著地去写, 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 反映了“ 以史为鉴,反对战争, 珍惜和平” 这样一个大主题, 并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作者为什么要写呢?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再次阅读文章,可以从语言表现、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明确:作为新闻记者的使命感让作者觉得不写一点东西就不会心安。
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 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惊然的地方, 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 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阳光明媚”,“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 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 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 但是人们心头阴履难除, 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 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是使人更感“毛骨谏然” 的。这是以乐写悲, 更增其悲。
课文第14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5段“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此外,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扮描写, 如他们“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浑身发抖” 等, 作者用较多篇幅写了参观者的表现。
明确:这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从侧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 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7段开始, 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 或在写实中渗透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 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 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 这种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研读思考,特点探究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从头到尾大量运用了否定句,这显然是有意为之,别有匠心。请大
家阅读课文,依据文章的思路,随着作者的参观顺序,把文中所有的否定句都勾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含义和作用,加以揣摩品味。
(1)文章开头,布热金卡的一派美好的和平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否定表述:“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这里接连出现了四个“不该”,这样的说法实在太反常,但又让人震撼,请大家思考:这些“不该”之中含有哪些意味?
分析1:“不该”之中含有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越是阳光明媚,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分析2“不该”之中含有对纳粹的强烈的愤懑——如果不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么这个欧洲小城本来就应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好地方。而现在阳光依然灿烂,但并不能让人忘却过去发生在这里的罪恶。这是以现在的美好反衬过去的丑恶。
总结明确:课文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用反讽的语句表达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恨,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板书:“不该有”——反讽手法。)
(2)作者在介绍奥斯维辛的可怕历史之后,用了一个否定判断来承上启下:“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里说“并没有”,有哪些层面的含义?
明确:“并没有”促使他另选角度,侧重写参观者和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试图挖掘出一些永恒的东西,超越新闻的时效性之外的东西。这种创作追求促使作者把眼光放在了新闻之外,从纳粹罪行中思考人性。这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提示了读者本文的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即发掘“旧物”的新闻意义。相反,如果作者当年循规蹈矩地按新闻稿的要求去写它的话,哪里会有这样的创新之作?(板书:“并没有新闻”——另选角度。)
(3)在介绍参观者的感受的时候,作者更是大量使用了否定句,比如“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导游也无须多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等,这些否定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1:这是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除了残暴恐怖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否定句,写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分析2:作者看似否定,其实是肯定。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当年纳粹留下的各种罪证,比如毒气室、牢房、绞刑室,比如鞭刑柱、焚尸炉,比如6英尺宽、3英尺高的每夜里面要睡五到十个女囚犯的木盒子,比如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的照片,在作者和参观者的心中,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巨大的心灵风暴。“无须多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词语本身就是一种默然,一种出离愤怒的默然。愤怒至默然,既是对法西斯的最强烈控诉与极端愤恨,也是对死难者遭遇无法再看、无法再想的不忍与同情,因为沉默是无言的也是最为激越的表达。
总结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举重若轻,用否定句写出了人们心情的沉重,文章并没有过多地渲染阴森可怕的景象,但我们可以想见当年残酷的景象,在否定声中,其实包含了无声的愤怒。(板书:“无须多说”——无声愤怒。)
(4)在写一位参观者因为心灵折磨而祷告的时候,作者有这样的一句深刻的否定性的议论:“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里的“没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分析1:要联系西方宗教信仰的背景来理解。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纳粹已经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已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庇佑。
分析2:宗教信仰是人类心灵最后的保护神,在人类遭遇奥斯维辛大屠杀这样极端残酷的暴行之后,那些善良的人们还相信上帝能拯救一切吗?奥斯维辛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地方,刽子手心中没有上帝,他们已经成了魔鬼,而无辜的人们已经成了被上帝抛弃的羔羊。
总结明确: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对其信仰的否定,已经是最严重的了。看似一句轻轻的否定,分量重比千钧,比起正面的控诉,更有力量,在平静之中,一字一句都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板书:“没有祷告地方”——无声控诉。)
(5)结尾作者再次用否定句收束全文:“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一否定句,除了呼应题目和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在貌似平静的话语下,涌现着难以抑制的悲愤,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反省。
分析2:这里的“没有”看似否定,其实是另外形式的肯定。奥斯维辛的今天,确实没有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和平已经重新降临奥斯维辛,这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
总结明确:作者否定的是“新鲜东西”,即时效性,肯定的是永久性的东西,即思想性。今日,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是同样可怕的场景,引起的是同样的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明天,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可怕的场景,引起的还是同样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这样的记忆和感受并不新鲜,但可以永恒。“奥斯维辛”不再是一个新闻名词,而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板书:“没有新鲜东西”——反省罪恶。)
7.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从1945年至1958年, 这13年间, 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从1958年到现在50多年又过去了, 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惊然, 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 七十多年过去了,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 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看,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 在那里, 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 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8.课后作业练习
(1)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四,字数不限。
(2)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普通的新闻消息,以“暴行十三年后访纳粹集中营”为题。
如:Х月Х 日,一群参观者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参观者无不为纳粹反人性的暴行震惊。
这群参观者参观的是位于布热金卡的集中营。他们先后参观了牢房、毒气室、地下室等,当看到毒气室和焚尸炉时,不少参观者因惊恐而不由自主浑身发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由受难者生前在集中营留下的照片组成的长廊,这群临刑前表情木然的受难者照片里有一位面容娇好、温和微笑的女子的照片让人过目难忘。来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不忍再看下去,匆匆结束了行程。据波兰人讲,在这座集中营里,纳粹杀害了400 万人。
(3)课外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板书设计
【篇三】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授课时间:2012-10-25
授课地点:普高一班
授 课 人:张 婷 婷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3、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探究,理解新闻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
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筛选信息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波兰诗人菠萝涅夫斯基的一首小诗《我的故乡》导入,介绍奥斯维辛的历史由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解题: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了的呢?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
1、参观者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这篇新闻有没有写那些酷刑是如何实施的?有没有对遇难者的死亡做直接描写?那作者是以什么独特的视角来写的?
请学生找一找关于参观者感受与反应的句子,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想一想,写参观者的感受与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总结:记者并没有写当时死难者过程的恐怖,而是以冷峻的视角,通过观察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侧面烘托了集中营的恐怖,骇人听闻。
2、记者的情感
作者除从参观者的视角来写新闻,还采取了什么角度?学生讨论分析 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又为什么渗透如此强烈的主观情感呢?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3、对比反差
在这种巨大的对比反差中表现主题,也是这则新闻重要的特点之一。请学生再找一找这样的例子,并分析。
(四)、课堂小结
总结上述分析,得出本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原因。
(五)、课堂拓展
如果给新闻的题目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觉得哪一个更恰当,说说你的依据?
(六)、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德 施瓦茨 《纳粹集中营》
美 弗洛姆 《人类的破坏性分析》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参观者的感受反应——冷峻的视角
记者的主观情感——零 度 突 破 强烈的对比反差——生命的思考
【篇四】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回顾已学习过的新闻要点,并了解《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一文与普通新闻的叙述角度,写作手法等相差在何处。
二过程方法:使同学们课前预习时搜集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新课导入后,让学生带感情的朗读课文,用心体会本文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让同学们自主发言,阐明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情感体会:经过本文的学习,使同学们反思战争,培养其热爱和平的情感。
特别注意:
① 由于学生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不同题材的新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与传统新闻“客观报到”“零
度写作”有哪些不同,通过学习本文的细节描写手法,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态度。【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 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怎样)。特点:真实性,简明性,及时性。。每则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写法上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评论等】
② 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本篇文章,体会本篇文章的价值体现在何处。
教学策略:
① 课前自主预习查阅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辅助学习课文。
② 课程导入时播放与奥斯维辛有关的歌曲《浅浅的》,将学生带入营造出音乐所设立的情景之中,
使学生对曾于奥斯维辛无辜受苦丧命的人们产生深刻的同情之心,对纳粹所做出的滔天罪行感到愤怒,进一步反思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珍惜和平,渴望和平。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丶新课导入
上课进场以后面带微笑询问学生道:“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音乐啊?”相比于上课来说吗,学生当然是更加喜欢听音乐,等同学们做出肯定的回答以后播放一段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歌曲《浅浅的》。 注:《浅浅的》歌词
解冻的河水呀请帮我告诉妈妈
窗边的墙缝里有一棵绿绿的小草正在发芽
飞舞的落叶呀请帮我告诉妈妈
桌边的水塘里我看不清刚戴上的那朵菊花
是不是我在泥土里也会发芽
大地怀中长大我们会在那里有一个家
请把我浅浅的埋在
那片开满菊花的山坡下
让妈妈不会因为一直找不到我而牵挂
请把我浅浅的埋在(下)
靠近那棵瘦瘦的小白桦
让妈妈知道我每天都在等她接我回家
高高的铁网呀挂了新的绞首架
拿枪的叔叔说是娃娃带着可笑的假发
红色的河水呀浇灌春天的面颊
灰色的天空下画太阳吧温暖妈妈的脚丫
是不是我在泥土里也会开花
妈妈回来后会把哪朵花轻轻的摘下
请把我浅浅的埋在
那片开满菊花的山坡下
让妈妈不会因为一直找不到我而牵挂
请把我浅浅的埋在(下)
靠近那棵瘦瘦的小白桦
让妈妈知道我每天都在等她
请把我浅浅的埋在
那片开满菊花的山坡下
让妈妈不会因为一直找不到我而牵挂
请把我浅浅的埋在(下)
靠近那棵瘦瘦的小白桦
让妈妈知道我每天都在等她
接我回家
等歌曲播放完毕,再询问道:”大家知道这首歌描述了怎样一个地方,怎样一个故事吗?”紧接着给学生讲述关于此首歌也就是奥斯维辛的故事背景。(1944年,穷途末路的纳粹开始加紧屠杀集中营的囚犯。一次,一个小女孩在被推进深坑中,即将被活埋的时候,她睁大漂亮的眼睛对拿着铁球的纳粹士兵说:“叔叔,请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这首歌,这个故事的课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二问题设置
① 导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幻灯片,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相应的课文。
② 将幻灯片以及课文梳理一遍后,小组讨论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向同学们说明哪一张
幻灯片哪一部分的课文最让你们小组震撼,并说明理由。
③ 请同学自主发言说明已经学习过的新闻定义要素等,并询问学生本文到底是不是一篇新闻,
如果学生回答不是新闻,为什么?如果回答是新闻,那为什么与常见的新闻不同,以此引出教学知识能力目标。
参考答案:是新闻。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四内容探究:
①为什么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做祷告的地方?
②课文中好几次写到不相称的事物比如毒气室、焚尸炉、装人的盒子等残酷、丑陋、令人窒息的事物,但是结尾却写了又一排照片中间有一张美丽姑娘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又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五课后习题:
① 作者反反复复说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是为什么还是写了这篇新闻?
②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
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
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篇五】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宁晋中学 商素英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思考,并能与当前时代结合,让学生从认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上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罪恶的认识,进而珍惜和平。 2、设计理念 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思考,并能与当前时代结合,让学生从认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上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罪恶的认识,进而珍惜和平。
3、教材分析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是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学习之前,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时代背景,使其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感情的指向性。
4、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较好,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想,合作交流的习惯已经养成;关心时代发展,有很强的是非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理解记者在新闻中将感情蕴含于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体会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铭记历史的教训,抵制暴力与罪恶,珍惜和平。
4、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运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启发式引导等手段。 四、教学重点
1、分析新闻中的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牢记教训,珍惜和平。
五、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之处。 六、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1
2
3
学生学习本文后,能领会到《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一般新闻的不同之处——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而课堂上图片的展示和内容的分析,又使学生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展示日本对历史的态度的资料和中国的惨痛历史的回顾,学生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而拓展延伸部分则能使学生深入思考历史的惨痛教训,产生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的强烈情感。
4
【篇六】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二、学生分析
现代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对战争与灾难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不屑,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触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罄竹难书的暴行,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
了解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五、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2、 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找同学把这些生字读一下。
婆娑 嬉笑 凋谢 撰写 步履
窒息 祷告 雏菊花
因为同学在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面两道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些没有人性的杀戮已经算是很平常的事了,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也是一种讽刺,作者写这篇新闻是要让我们后人记得那段残酷的岁月。
2、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
应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是什么用意呢?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
用意在于,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3.作者说这里曾经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那么这个人间地狱由哪些地方组成呢?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也是参观者的参观顺序)
三、文本研习
1、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2、体会文章细节描写。
(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可爱,皮肤洗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3)“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有何深意?
呼应首段,再次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环境的安谧,风景的秀丽,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4)、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补充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报道的是客观事实,客观性强。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而本文时效性不强,主要写个人感受,个人情感浓厚。只有地点,事件,其他模糊不清)
讨论明确: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四、作业设计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如果你是这篇作品的颁奖嘉宾,请你为它写一段简短的颁奖词。写好之后,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
五、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反思。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六、板书设计
毒气室—焚尸炉—牢房(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七、教学反思
【篇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09级3班(师范) 蒋晓娟 200911081909
【教材地位】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新闻与报告文学”板块。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描写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忘记了曾经的残酷战争。
【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他们的情感比较丰富,所以调动情感体验,融入强烈情感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此外,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一 知道新闻类作品的基本特点,快速准确提取主要信息。
二 品读关键句,学习平静叙述中蕴涵强烈感情的写作手法,挖掘文本的深意。
三 从至少三个方面评价《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的价值 (即标题的解读),学习优秀的新闻记者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
【教学重点】
一 品读关键句,研究作者运用的新闻与文学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握感情倾向。
二 解读标题的多重含义,评价《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价值。(即解释为什么没有新闻的新闻会流传于世)
【教学设想】
本课程安排一个课时。
导入:以《辛德勒的名单》剪辑的视频和曲子,引出奥斯维辛,同学在搜集奥斯维辛资料的基础上说说对奥斯维辛的印象。
课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 新闻整体感知,主要从这篇新闻说的是什么,和以往的新闻有何不同入 手,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思考的基础上理解这篇新闻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第二, 解读新闻标题的含义,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 既然没有新闻,为什么还写下受赞誉无数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第三,品味新闻细节,分别从新闻中动作神态、过去与现在的反差对比两个方面来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曾经遭受的苦难,以及作者是如何在新闻中表达出强烈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电影的视频剪辑片段和小提琴曲《辛德勒的名单》,引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在同学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资料的基础上谈谈对奥斯维辛的印象,导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同学们,刚刚观看的电影片段和小提琴曲,大家有看过听过吗?(如果有看过的,可以让学生谈谈)这是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1939年,波兰处于纳粹德国的统治下,犹太人被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来到德军统治区内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随着战争的进行,辛德勒目睹了越来越多的德军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他的工厂也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 德国战败后,获救的一千多人为他送行,其中一人敲掉自己的金牙,把它打制成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Whoever saves one life,saves the world entire.(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整个世界,这样的价值观在那时候却被纳粹无耻的践踏着,他们在德国建造了一千多个集中营,其中最大的一个集中营就是曾经被称为“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里被残害的人多达一百多万,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历史,来了解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二 新闻整体感知
1 熟悉课文
(1) 全班默读课文。
(2)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适当做一些解说。
(3) 带着图片的印象,再一次默读全文。
2 新闻主体事件是什么
(1) 什么是新闻
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是采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称为5个w和1个h)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
(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报道的事件是什么
(要求学生自己从新闻中总结报道的事件)
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通过他
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等描写,开启了想象所带来的一份无尽的恐怖。
(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和我们平常所见的新闻相比较,有什么特别的
地方。
(要求学生在此阅读全文,分小组讨论,这篇新闻呈现给自己的直观的印象,也可以从情感方面或者新闻的基本事实方面来思考。教师提供补充新闻材料《德国政府举行仪式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日》,在对比的基础上,描述自己对于两篇新闻的直观感受以及总结的观点)
小组讨论共八分钟,前面五分钟小组成员相互交换自己的观点,最后的三分钟整理每个人的观点,形成小组发言内容。
教师做总结,并过渡到新闻标题的解读上。
二 标题解读
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可是大家回到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否有些矛盾?罗森塔尔在标题和文中一再地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是却写出了最好的新闻,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两个问题:
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既然没有新闻,为什么还写出了反响极大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同学们发表意见,适当从新闻文本进行点拨)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三 品读新闻细节
(1)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 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第7节中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理由:“默默”表明参观者的沉重的心情,“很快的望上一眼”表明参观者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表明当景象与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参观者的震惊。
第9节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
第10节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
第11节 “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明确:这是纳粹为了从根本上消灭他们所认为的犹太等劣等民族,让他们从根本上灭绝,所实行的最没人性的措施。
总结:人们的这一系列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从侧面揭露了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2)在本文的第一段中,阳光明媚,白杨婆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居然”“可怕”如何理解?
景色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作者要把废墟和怒放的雏菊花组合在一起?怎么理解这个细节描写?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控诉,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是讽刺,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灭绝生命。
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明确: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当然它也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
(4)“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作者为何要写一位这样的姑娘?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⑴你感觉这个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活泼可爱善良充满梦想)
⑵这样的人却被毁灭了,表达了什么?
明确:痛惜之情,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这深深告诫了活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课后作业】
以下二选一:
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960年荣获了普利策新闻奖。假设你是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为这一则新闻写一篇200至300字的颁奖词。
2 观看《辛德勒的名单》,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选一个角度写一则观影感受
【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参观画面: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细节描写: 对法西斯的控诉、愤懑
情感: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