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考场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技巧(人教版教案设计)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同样,好的开头,对于高考作文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呢?文无定法,开头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
由于时间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大系统。一棵树是在一座森林的系统之内,一片叶又属于这棵树的系统。一个人属于社会这个系统,一根指头又属于这个人的系统。因此,任何单个事物,任何一种现象都离不开它所属的系统,即它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或自然背景。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在考场作文时,有些题目乍一看,觉得突兀,不可捉摸,但联系背景一想,便豁然开朗了。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克隆技术的问世了,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3、设问置疑式。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如《枣核》的开头:“动身访美之前,……可是却很蹊跷。”又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其实,这种开头的形式是很丰富的,如: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③先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4、名言警句式。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如《回声》开头引用了艾青的一首诗。《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等。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
5、精辟设喻式。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精辟设喻式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它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此外,还有抒情议论议式,刻画人物式等开头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总之,考场作文怎样开头,这决定考题所规定的内容,文章的性质和考生独特的构思。各位考生拿到题目后,勿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考场作文巧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
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尾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5、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再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莉
【篇二】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教学设计(定稿)
蒋家堰镇小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案模板
六年级(下) 数学
【篇三】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 教案
5、比和比例
课题一:比和比例
【重点】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 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提问】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比和比例”(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1、 掌握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
2、 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9页下面的3个问题,思考:
1、什么叫做比?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什么叫做
2
3、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举例说明。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思考、填空。
(二)检测(课本第89页的例4)
1、找3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
(一)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
(二)讨论
1、看第(1)个题的式子,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
72:96=3:4 6:8=3:4
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3、什么叫做比例?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看第(3)题的算式,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
生说,师小结:
5、看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若对,问:认为对的请举手。 若错,追问:为什么?错在了哪里?
6、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过渡:老师发现,从上课到现在每个同学都很认真,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几道题,你们敢不敢来挑战啊?(生:想)
六、补充练习
1、一条绿化带长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厘米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师:同学们,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好。
七、当堂训练(课本练习十七)
第2、3、4、5题
八、教学反思:
【篇四】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复习目标:
1、 依据比和比例知识点的内部特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整理,在进一步理解知识概念的同时,掌握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创设现实情境,改变习题的单一呈现方式,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练习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扫除学习障碍。
复习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问题导入:我们班有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能写出一个比吗?从这个比中可以知道什么?能想出一个和这个比值相同的比吗?组成比例。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内容。
(板书:比和比例)
二.梳理
1.罗列:在比和比例这个知识板块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内容。
指出:这节课上,我们主要梳理以下几个知识点
课件出示: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求比值 化简比 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2.回忆:在这么多知识点中,先把那些印象很深刻的内容,自己轻轻说一说,记得不是很清楚的内容,可以到书上寻找答案。
3.交流
(1)交流比的意义时,复习“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追问:你能用字母式子来表示除法和比之间的关系吗?a÷b=a:b(板书) 比还能怎样写?分数形式(板书完整:a÷b=a:b=a/b ,这里b≠0) 如果把这里的 看作是一个分数的话,比和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追问: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板书:一种运算、一种关系、一种数)
(2)引问:谁来说说比的基本性质?
还记得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吗?(那个时候,我们学的数局限在整数范围,
所以用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来表达,现在的数拓展到了分数、小数,我们就可以把商不变的规律也上升为商不变的性质,谁能表达?)
分数的基本性质呢?
小结:你们看,根据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再来看各自的基本性质,不难发现知识之间真是彼此融会贯通的。现在的我们,是站的高看的远,想的更深。我们还将原有的知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3)说说比例的基本性质,等等
4.整理:这么多内容,怎么复习呢?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复习整理的方法?(构成网络图、画表格等)今天我请大家用语文中的连词成句的方法,根据这些知识点彼此之间的联系,适当添加字词,串联成一段完整的话。
比如刚才有同学提到:应用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等这样的句式。
先自己试着说一说。
反馈:
根据比的意义,来求比值;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出比值以后,可以把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比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5.小结:真不错。通过整理,我们不仅知道了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还知道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我们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完整的认识。
三. 练习
1.再回首
引:让我们再回过来看看刚学这部分知识时,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跌跌撞撞,摔了好多跟头,出现了不少错误。我从你们平时的练习中采集了几个最典型的错题,今天的你,会怎样看待这些错误呢?
出示:
(1)化简比:24:0.8=24÷0.8=30
分析错因:把化简比当作求比值了。
比较: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
归纳成表格
小结:列表比较,是我们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这道题你打算怎样改?
说明:刚才归纳的仅仅是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一般方法,实际计算中,在方法上是可以互通的,但是结果表达上,丁是丁,卯是卯,来不得半点含糊。
小练兵:5 /12 时:10分(化简比并求比值)(强调带单位的要统一单位后再求比值或化简比)
反馈:1。两种方法,可以化为分,也可以化为时,前者简单。
2.化简比和求比值都可以写写成5/2 的形式,读法不一样。
(2)解比例:
28/x=7:2
解:2x=7×28
x =98
错在哪里?(搞错比的内项外项)
怎样避免出错?
小练兵:1:X=4×25 (看题,这道题目暗藏机关?指生口答)
(3)a×3=b×5, a:b =3:5
你怎么看它正确与否?(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检验)
怎么改?(两种方法)
小练兵:a×13 =b× 14 , a:b= ( )
结语:同学们,整理典型错题,剖析错误原因,并逐个歼灭,这是我们数学复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今天,是老师带大家一起整理,以后,你能用这种方法进行自主复习吗?那就从现在开始,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
【三个小练兵都正确的加个笑脸。】
2.基本练习,(课后练习)交流反馈。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比和比例的有关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呢?有什么收获?
复 习 比 和 比 例
陈夕艳
蚌埠市陶店中心小学 2014年5月
【篇五】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实验三小 韩枫
一、 情境导入
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其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名?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我们班男、女生的人数情况?
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
二、 复习整理
(一)知识板块梳理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去对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谁来说说你是分积分板块进行整理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呈现:
1、比和比例的意义、组成、基本性质及作用。
2、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
(二)成果分块汇报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1、组内交流
(1) 向小组汇报整理好的内容,说说你的整理思路。
(2) 借鉴较好的整理方法,完善自己的整理内容。
(3) 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组员代表本组汇报整理成果。
2、展示汇报
请各小组分别上台展示整理成果,介绍整理思路,在各小组充分展示的基础上,最后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学生整理的学习成果。
① 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运算,有两项;而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是一个等式,有四项。
②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
③ 比分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三种情况,我们可以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和小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可以先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刚才我们整理了比和比例的知识,下面请大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例4:李阿姨是剪纸艺人。平时李阿姨每天工作6小时,剪出72张剪纸,节日期间,李阿姨每天要工作8小时,能剪出96张剪纸。
(1) 写出李阿姨平时和节日期间剪纸张数及相应工作时间的比。
(2) 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3) 如果李阿姨要剪120张剪纸,需要多少小时?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汇报交流
过程略。
2、填空题90页练习十七1题。
3、判断3
4、学校升旗台是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6米,如果长和宽的比是4:5.那么这个升旗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小明家书房用方砖铺地,用36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48块;如果改用64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
三、 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
比和比例
1.比和比例的意义、组成、基本性质及作用。
2.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
【篇六】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六年级一班 尹美红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比和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弄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进一步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及掌握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判断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我们班男生有多少个?女生有多少个呢?(生答)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男女同学人数的关系?(生答师板书)谁能说一个和它相等的比?(生答师板书)如果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叫什么?(比例)那么现在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整理复习什么内容了吗?(比和比例)(板书课题: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关于比和比例,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1、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
要求: a、4人小组合作,共同回忆比和比例的知识;b、尽可能地有条理地分类进行整理;c、把整理的结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d、时间为5分钟。学生分小组合作整理。
2、汇报交流。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方法都不错,整理得很认真,那么比和比例有哪些区别,我们再来一起整理一下好吗?
师生共同整理比和比例的区别。
教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比和比例的区别。我们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师:比和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结合课开始的男女的人数比来让学生说说。a:b=a÷b= a/b (b不等于0)
3、区别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除法,化简比则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而化简比是一个比,它的前后项是最大公约数为1的两
个整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如: 求比值:4:8=4÷8=0.5(1/2)
化简比:4:8=1:2或(1/2) 0.15:0.75 7/6:2/3
4、对于正比例和反比例,你知道了什么?(先让学生说出意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便于比较、区别。
师板书:x/y =k(一定) xy=k(一定)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解决例4,让学生独立审题并写出答案,然后交流。
例4 李阿姨是个剪纸艺人。平时李阿姨每天工作6小时,剪出72张剪纸;节日期间,李阿姨每天工作8小时,能剪出96张剪纸。
(1)你能写出李阿姨平时和节日期间剪纸张数及相应工作时间的比吗?(说说比值表示什么?)
(2)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3)如果李阿姨要剪120张剪纸,需要多少小时?
试一试:
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6页,20天可看完。如果限定15天看完,平均每天需要看多少页?
2、心中有数。
(1)、把5克的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
(2)、甲数是乙数的6倍,那么甲数:乙数=( ):( )
(3)、把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
(4)、如果A×3=B×5,那么 A:B=( ): ( )
(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0天,乙队单独做要8天,甲队和乙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
3、慎重选择。
(1)、5:7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3后,比值是( )
A、15:21 B、5:7 C、5/7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3,那么乙数是甲数的( )
A、 2/3 B、 3/2 C、1/2
(3)、4:5能够和( )组成比例。
A、5:4 B、 1/4 : 3/4 C、 2/5 : 1/2
4、火眼金睛。(判断下面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
(1)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
(2)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4)圆的面积和半径。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学校会议室用方砖铺地。用边长3dm的方砖,要360块,用边长4dm的方砖,要多少块?
五、课堂小结。
1. 学生质疑、解疑。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布置作业。(完成书上相应练习)
【篇七】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和比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比和比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03页的内容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二十二的第1、3、5、6、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
一幅比例尺是1:100的教学大楼平面图。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