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

小学作文 zuowen 4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2017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2017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第四单元

1.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读顺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背诵文言文。 3.了解并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

4.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文言文,了解文言文大意。 5.学会略读这种快速阅读的方法。 6.理解本单元几篇文章的表现手法。

1.反复诵读,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略读课文,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大意。 3.理解本单元几篇文章的表现手法。

4.学习《短文两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1.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待人宽、律己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2.学习《驿路梨花》中中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3.在《最苦与最乐》中学习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4.体会《短文两篇》中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高尚品德、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所选四篇文章,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议论的,有文言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通过生活和工作中几件小事的记述,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做人品质和力求完美、一丝不苟的作文态度,赞颂了叶先生“确是人之师表”的高尚情操。 《驿路梨花》,作者构思谋篇独具匠心,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回环递进的结构形成,有力地表达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从责任之未尽与尽,谈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鼓励人们勇于负责,学习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陋室铭》一文通过对陋室内外情景的描述,极力形容“陋室不陋”,全文轻松活泼,清新别致,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

《爱莲说》中描绘的莲花形神兼备,作者借莲花以自况,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表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辨析几种常见的文言现象。 2.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文言文,了解文言文大意。 3.略读课文,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大意。

4.理解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练的语言。

5.理解并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略读就是一个人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来进行的一种阅读,也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在七年级阶段,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略读方法。不仅要理解主旨,而且要揣摩语言;不仅要掌握内容,而且要了解写法;不仅要获得知识,而且要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通过对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所以要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

《驿路梨花》,除了弘扬雷锋精神外,还要培养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合理地安排顺序,巧妙地进行构思、设置悬念,使文章引人入胜。

《最苦与最乐》,文章在结构上论证严密,语言流畅而又凝练,同时给人以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国对民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观点和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结构,采用座谈、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短文两篇》除了了解内容,把握主旨外,还要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最好通过《陋室铭》和《爱莲说》的比较阅读,找出两篇短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从而突出特点,加深印象。

第13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易错字 丁卯年(mǎo) 躬行(gōng) 商酌(zhuó) 草率(shuài) 生疏(shū) 恳切(kěn) 譬如(pì) .......朦胧(mng lóng) 累赘(zhui) 别扭(bi) 拖沓(tà) 妥帖(tuǒ) 诲人不倦(huì) 不.......耻下问(chǐ) 颠沛流离(diān pi) 修润(rùn) ....2.多音字 累 别 强

3.形近字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诲人不倦

: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 妥帖:稳当;合适。

拖沓

:形容做事拖拉

,不爽利。 修润:修改润色。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商酌:商量斟酌。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创作背景】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本文作者20世纪50年代曾在叶先生领导下从事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与叶先生有着长期的交往,情同师友,关系密切。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叶先生去世三个月后的悼念追怀之作。

文中通过生活和工作中几件小事的记述,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做人品质和力求完美、一丝不苟的作文态度,赞颂了叶先生“确是人之师表”的高尚情操。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作者张中行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从文中能深深地感受到张中行先生对叶圣陶先生的尊敬。作者通过对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写作特点上一是在感情表达方面。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种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了。二是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的主旨是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三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挚。但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

【篇二】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训练(40分)

1、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 ① 把头藏在翅膀下面, ② 还可能发出低声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1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颤( )动 家chù( ) 哺( )乳 .

(2)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处横线上。(2分)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3分)

(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可将“ ”改为“ ”。(要求符合语境)(4分)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3、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 )(4分)

A、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B、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怎样一身土气?

C、北京时间1990年3月3日20时10分,我们终于准时到达本次探险的终点——苏联和平站。

D、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等。

4、填空题:(13分)

(1)《陋室铭》中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 的情操和 的情趣。(6分)

(2)《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 喻 ,揭示作者 的品质。(4分)

(3)《驿路梨花》文章以 为线索,以物喻人,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 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3分)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5、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5字以内)(4分)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

重庆日报讯 5月18日,记者从重庆出版集团获悉,今年,该集团计划推出《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抗战记忆——台湾征集图片集》《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东线》等100多种抗战读物,以此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其中,《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以档案文献为主,由档案文献、学术著作和普及读物组成,用100卷的篇幅第一次全面反映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面貌。

二、课时达标(34分)

阅读下列古诗文,回答问题:

(一)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哂:讥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有仙则名( ) (2)无案牍之劳形( )

(3)不营产业( ) (4)欢守志弥固(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

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5分)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4分)

(二)

[甲]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2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结庐在人境( ) (2)亭亭净植( ) ..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无/车马喧 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 C、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5、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4分)

三、能力提升(2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相关问题:

善读可医愚

①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的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义的。

②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③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根据你阅读议论文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一论点的?(4分)

2、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善读可医愚”应包含哪几层意思?哪一层更重要?(3分)

3、作者在开头举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的说法,有何作用?(3分)

4、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8分)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善读”。(4分)

6、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4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象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撕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 ——我说:

“ 。”

答案

一、1、(1)chàn 畜 bǔ

(2)①常常 ②偶尔

(3)鸟类和爬行动物都很少做梦。

(4)警告 警惕

4

2、D 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3、C[A项“但自己断定”后应该用冒号,表示提示下文。B项是陈述语气,句末应该用句号。D项中的省略号与后面的“等”表意是重复的,省略号应该删去]

4、(1)高洁傲岸;安贫乐道(2)花;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3)梨花;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5、重庆出版集团计划推出多种抗战读物向胜利70周年献礼。

二、(一)1、(1)出名、著名(2)使身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2、(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3、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 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4、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二) 1、(1)简陋的房屋(2)立或树立 2、D 3、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C 5、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

三、1、论点是:善读可医愚;阅读议论文找论点首先要关注标题(后一问若答 “是从题目中看出的”,或“本文题目就揭示了中心论点”等,也正确。)

2、“善读可医愚”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

3、引出论点。

4、“善读”的必要性有两点:①书籍太多,人生有限,所以必须有选择地读书(l分)②书籍有好有坏,所以必须有选择地读书。 还指出:①人们应根据各自需要有选择地读书;②人们应选择好书去读。

5、略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6、答案示例1:书是良师,每看一本好书就如结识了一位良师。

示例2:书是航船,每一本好书都是把我们送进知识海洋的航船。

5

【篇三】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2017春人教版,部编版)

第四单元 沐浴人性光辉 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D )(2分)

A.丁卯(mǎo) 尊嘱(zūn) 譬如(pì) 颠沛流离(pi) ....

B.妥贴(tiě) 别扭(bi) 拖沓(tà) 诲人不倦(huì) ....

C.累赘(lěi) 竹蔑(mi) 修葺(qì) 香气四溢(yì) ....

D.契约(qì) 德馨(xīn) 清涟(lián) 悲天悯人(mǐn)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近人,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B.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

C.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

几倍哩!

D.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

A.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C.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D.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 B )(2分)

①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②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③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④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⑤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A.③②①⑤④ B.③①②④⑤ C.④⑤③①② D.④⑤③②①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_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予独爱莲之_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斯是陋室,_惟吾德馨。

(4)《爱莲说》中用“牡丹”来反衬“莲”的一句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7.母亲节就快要到了,请你仿照下面这条短信的修辞手法,给你敬爱的妈妈拟写一条母亲节短信。(3分)

示例: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避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敬爱的妈妈!

_略

8.某校开展“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9分)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2分) _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 探究结果:_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写出三点)(3分)

_示例: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陋室铭(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名,出名) .

(2)谈笑有鸿儒( 大 )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弄 ) .

(4)无丝竹之乱耳(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苔痕长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或: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文章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3分)

_开放性作答,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二)每一份尊严都值得尊重(14分)

萧强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因为穷,10岁才开始上学,经常是学期结束了,学费还没交齐。好在,老师并不赶他出教室,反而提前把书发给他,邻居们也是这个送件衣服,那个送几个鸡蛋,让他得以断断续续地上完初中。那时候,他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自己也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初中毕业后,他做起了杀猪卖肉的买卖。一天,附近一位衣衫破烂的村民一直在他的肉摊前转悠,既不买肉,也不离开,只是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架子上的肉。

他心里忽然泛起一阵酸楚,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吃不上肉,看见生肉就馋得不行,看来,这位村民也和他当初一样。于是,他拿起刀,从架上割下一块肉,顺手递给村民。出乎意料的是,村民并不领情,不但不接他的肉,反而转身就走。

他百思不得其解,拿着肉愣了好半天,看见街上人来人往,他忽然明白了,一定是自己的行为太像施舍,让村民觉得自己是在可怜他。小时候,别人当众递给他一个鸡蛋,他也会觉得难为情呢。

回过味儿之后,他立即拎着肉,一溜小跑,悄悄地跟在村民后面,直到走到一个偏僻的小路上,他才大步追上去,很诚恳地说:“今天的肉不好卖,你就帮帮忙,先赊一点,等有钱了再给我。”村民眼圈泛红,接过肉,连声道谢。

这件事让他明白:光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还不够,还得讲究方式,要让别人乐意接受你的帮助。那之后,他的举动开始变得隐蔽起来,看到附近村民生活清苦,他会频繁地上门收猪,不管对方有没有猪卖,他都会送上一块肉“贿赂”对方,预定好圈里的小猪仔。

他救下一名溺水儿童,知道对方没钱读书时,干脆认对方做干儿子,这样,逢年过节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多给孩子零花钱,孩子把这些钱攒起来,学费就有了着落。从小学到初中,“干儿子”就是靠着这些零花钱,一步一步走出了困境。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有人外出打工,只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生活极为不便。他就和外出者称兄道弟,这样,他就可以没事儿往“兄弟”家跑一趟,送点肉,挑点水,给孩子些学费,老人病了,他急着送医院,抽时间在医院里照顾。别人问起,就一脸无奈地说:“没办法,兄弟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兄弟不在家,我能不帮着照顾?”

这些事,他一做就是19年,“地下”工作做得滴水不漏,连老婆孩子都不知道。只是,19年来,他没有攒下一分钱,这让老婆非常恼火,要和他好好“算算账”。结果,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人,全站了出来,联名上书,希望有关部门表扬身边的“活雷锋”。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叫赵维富的农民。记者问他为什么做好事却要偷偷进行,他憨笑着说:“人人都有面子。所以,我帮助别人都不让其他人知道,就是怕我的帮助反而给别人带来伤害,让受帮助的人被嘲笑。”

每份尊严都值得尊重,即使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他们的尊严也需要别人尊重,很多慈善家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一个普通的农民注意到了,并且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帮助别人的同时,努力维护别人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善。

(选自2014年6月《现代青年》〈细节版〉)

13.第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_第一段交代赵维富家境贫穷,老师和邻居资助他上学的经历,点明了赵维富助人为乐的原因,为下文做铺垫。

14.“这些事,他一做就是19年”中的“这些事”是指哪些事?请分别概括。(3分)

_①他预定猪仔,帮助清苦村民;②他认溺水儿童为干儿子,资助他上学;③他和外出者称兄道弟,帮助他们照看家人。

15.解释下面加引号的词具有的特殊含义。(2分)

这些事,他一做就是19年,“地下”工作做得滴水不漏,连老婆孩子都不知道。

地下:_做好事偷偷进行。

16.结合全文,概括赵维富的形象。(3分)

_知恩图报、好善乐施、忠厚善良、细心体贴、懂得尊重他人。

17.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3分)

_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他们的尊严也需要别人尊重,所以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努力维护别人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善。

(三)世界上最柔软的路(17分)

①参加了一个助学公益活动,我认识了那位山村女教师。

②女教师三十多岁,清秀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一说话脸就红,像山里入秋的枫叶。谈话中知道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请缨,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学。众人在感叹钦佩的同时,问她为何能坚守这么多年?她说,也曾动摇过。当初选择去偏僻山区,是被电影《凤凰琴》中扎根山区的美丽女教师感动了。她觉得自己就是电影中女教师的影子。于是,那年枫叶泛红的时候,她来到了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

③所谓学校,无非就是三间简陋的屋子,三十多个学生,一个黄土地操场,操场上一杆褪色的国旗。学校的教师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长——这与《凤凰琴》的场景惊人的相似。山里的风景是美的,山里的人是可亲的。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拉她去家里。学生们都很懂事,也喜欢黏在她身边。乡亲们就像她的亲人,即便自己几乎和外界失去联系,她仍很满足。

④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参加同学会,才强烈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无论是服装打扮,还是言谈举止,连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在别人讶异不解的眼神里都变得毫无底气。同学问她,难道你要在山里待一辈子?轻轻的一句话,却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 ⑤走,还是留?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朋友苦口婆心劝告,父母老泪纵横哀求,现实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一次次,父母和着眼泪的话语就像汹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来坚固的心堤冲垮了。

⑥终于,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她向一直关心自己的老校长说出了这个决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沉默了片刻,说,妮啊,你是该回去了,都三年了,我们不能耽误你一辈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

⑦临走前一晚,屋外响起烈烈的风声。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噼里啪啦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她一夜未眠,脑海里浮现的满是白天孩子们哭花的泪脸。

⑧天终于还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全村的女人都来了。张奶奶拿来了煮熟的鸡蛋,李婶端来了热腾腾的手擀面,王大娘提来了一篮子核桃她泪光涟涟,被众人拥着出了院

门,发现院前泥泞的土路铺上了一层厚厚软软的黄沙。泪眼望去,村里的男人们正在前方赶着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用铁锨铲全村的男人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

⑨老校长走过来,说,妮啊,今天你走,我们也没能为你做什么,就修修路,铺点沙,你能好走些。

⑩那天,大伙儿一直将黄沙路铺到山外。她的泪也一直流到山外。

11故事的结局是,○第三天,她又回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乡亲们惊喜的招呼声里,在孩子们震耳的欢呼声中,她又踏着那条乡亲们用心为她铺的路,回来了。她也要为乡亲们用心去铺一条路,一条让孩子们踩着坚实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 12那次活动以后,我便时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师,想起那个铺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

界上最柔软的路。

18.感知全文,请简要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4分) 主动请缨,执教山村→听从劝告,决定回城→村民铺路,真情送行→深受感动,教师返校。

19.品读全文,谈谈“我”为何认为“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3分)

_示例:因为这是用心铺就的充满深情的路,既包含着乡亲们的感恩、尊师之情,又蕴含着女教师立志扎根山区教书育人,让学生走出大山的奉献之心。

20.第⑤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_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两种选择比作缠绕在一起的乱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教师面对抉择时矛盾纠结的心理。

21.第⑥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_示例:动作描写;这句话运用“围、仰、拉、拽、哭”等一系列动词,细致传神地描绘了孩子们挽留老师的场景,表现了孩子对老师的不舍之情。

22.这篇选文让我们想起许多“美丽”的老师,“最美乡村教师”庄巧真就是其中的一个,请你写一段话来赞美你身边最“美”的老师。(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4分) _示例: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美的天使。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我们,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有了您,大地才充满春意,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三、写作(50分)

23.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

_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