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元勋.(xūn) 含蓄.(xù) 调羹.(ɡēnɡ) 鲜.(xiǎn)为人知 B.选聘.(pìng) 筹.(chóu)划 赫.(sh^a)然 兀兀.(wù)穷年 C.彷.(pánɡ)徨 署.(shǔ)名 绞.(jiǎo)肉 深恶.(^a)痛绝 D.涉.(sh^a)猎 通宵.(xiāo) 澎湃.(bài) 迥.(jiǒnɡ)乎不同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潜心惯注 心会神凝 一反既往 家喻户晓

B.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 历尽心血 刮目相待 C.搏学多识 一拍既合 锋芒毕露 可歌可泣 D.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杂乱无章 不以为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 B云南鲁甸地震救灾现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C年过半百的广丰县农民郑春枫锲而不舍终于圆了几十年的大学梦。 D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见如故。

4.(2016,天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C.《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7.古诗文填空(5) (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惟解漫天作雪飞。 (4)、《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刮目相待这个成语出自孙权劝学中 一句。 8.口语交际——根据下面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2分)“与母亲同行——向建党九十六周年献礼”的长跑活动中,一些同学常常是气喘吁吁,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半途退场,这也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情绪和信心。

如果你是班长面对这些半途退场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告他们坚持参加这项活动?

二、阅读理解(一)(17分)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3)大兄..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何见事之晚乎!( ) (4)蒙辞以军中多务( )(5)及鲁肃过寻阳( ) 10.划分朗读节奏:2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2.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2分)

13.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3分)

1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3分)

(二)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文,完成下列题目。(12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5】画“ ”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6】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有什么特点?(2分)

【17】为了革命,推翻反动统治,需要大力宣传。那么闻一多进行群众大会演说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8】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分)

【19】“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一句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与内容上加以分析)(3分)

(三)阅读《温暖心窝的话语》完成下列各题(14)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20.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分)

21.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22.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23.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3)三、写作(40分)

24.请以“你是我最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要求:(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内容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篇二】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20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材目录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

说明:

①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修改较大,为方便大家使用,我们制作了本目录并更新了链接。每一课后面的页数是指在课本中的页数。

②点击课文标题即可直达该课目录,古诗词直接打开该诗词原文与赏析,经典名著直接打开在线阅读页面。 第一单元

阅读

1.春/朱自清…………………………………2

2.济南的冬天/老舍………………………6

3.雨的四季/刘湛秋………………………10

4.古代诗歌四首 …………………………14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17

第二单元

阅读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20

6.散步/莫怀戚 …………………………23

7.散文诗两首……………………………26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 …………………29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写作:学会记事 …………………………32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34 第三单元

阅读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38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45

11.窃读记/林海音 ………………………50

12.《论语》十二章 ……………………55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59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61 课外古诗词诵读……………………………67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第四单元

阅读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70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74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80

16.诫子书/诸葛亮 ……………………83 写作:思路要清晰………………………85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88 第五单元

阅读

17.猫/郑振铎 …………………………94

18.鸟/梁实秋 …………………………100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105

20.狼/蒲松龄 …………………………112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114 第六单元

阅读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118

22.诗两首 ……………………………124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园(其五)/李贺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篇三】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认真书写下来。

契而不舍 峰芒毕露 慷慨淋沥 妇孺皆知 ( ) ( ) ( ) ( ) 2、给加粗的字注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殷( )红的记忆始终在我们心中珍藏。我希望能留下这一瞬间。亘( )古不变。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妇孺皆知。

B. 她本是影坛颇被看好的新星,这件丑闻使人们对她刮目相看。

C. 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D、他的事迹,如此的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这几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一些微生物发现,牛的胃是它们生长的乐园。 ②于是,这些小家伙纷纷光顾这里,居住下来。

③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总是各就各位,在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安家落户。

④分解纤维素是这些小家伙的拿手好戏,它们能分泌纤维素酸酶,将纤维素降解,同时释放有机酸,供牛吸收利用。

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⑤这里不仅有它们喜欢的无氧环境,没有可怕的胃酸,而且总有着取之不尽的食物。 A.①②④⑤③ B.①⑤④②③ C.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⑤②④

6、古诗文填空。

(1)《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语句是 , 。 (2)马上相逢无纸笔, 。 (3)杨树榆荚无才思, 。

(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李白思乡思亲的句是 , 。 (5)《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是 , 。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7、放学回家,见妈妈正偷看他的信,就责问:“妈妈,你怎么能看我的信?”没想到,妈妈不但不认错,反而说:“你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我要对你的成长负责,你要是同坏人交上朋友怎么办?” 王丽应该怎么说才能说服妈妈?

8、七年级举办以“爱国” 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动中有位同学写下了这样的上联,请根据提示,修改下联,使其完整。 上联: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下联:回忆那峥嵘岁月,真是生灵涂炭啊,老百姓多灾多难,漫长的黑夜何时才有尽头。

下联: (2)如果让你组织活动,请写出四种活动形式。

① ② ③ ④ (3)写两句爱国诗词并写明作者。

(4)写一句爱国名言并写明作者。

三、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即更刮目相待 更: (2)及鲁肃过寻阳 过:

(3)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4)但当涉猎 涉猎: 10.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 ___ 和______ 。 1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3、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二)课内阅读《最后一课》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12分)

接着,韩麦尔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14、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_______ __ ___,“钥匙”

比喻_____ _____全句的深刻含义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 __ 。(3分) 15“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2

16 为什么听到钟声、祈祷声、号声,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2

17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2

18、文中划线句子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

(三)课外阅读一 碗 馄 饨(12分)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

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2分)

20、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象,描写出小姑娘的心理活动。2分

21、④⑧两段划横线处都写到小姑娘掉眼泪,这两次掉眼泪的原因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22、第7段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的理解。(3分)

四、作文。(40分) 题目:当我面对 的时候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挫折、荣誉、成功、鼓励、打击、某种目光或情景""),使题目完整; 2、要有真情实感; 3、字数在550字以上;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篇四】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双线组元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