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中文语法 中文语法基础知识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中文语法

汉语语法知识大全

初中汉语语法知识大全(人教版备课资料)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初中汉语语法知识大全(人教版备课资料) 2011-01-15

初中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与写作基础

第一章、法和语法学习

前言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一节、词类

一、实词和虚词

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二、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

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

3、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

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

5、方位名词:上、前、东、夏天、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上下

三、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休息

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

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

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

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

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

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

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四、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大、小、圆、粗、滑、平、高、低、宽、窄、肥、胖、美、丑、温柔、平缓、笔直

2、表示性质:好、坏、冷、热、酸、甜、苦、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

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

五、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

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

3、分数、25、几分、几成

4、小数:025、1234

5、倍数:一倍

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

六、量词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

1、物量词:

A、个体量词: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

B、集合量词: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

C、度量衡量词: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

D、临时量词:杯、车、筐、挑、捆、抱

2、动量词:

A、专用的:遍、回、阵、顿、番、遭、次、趟下

B、借用的:脚、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

七、代词

代词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它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我你他它咱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彼此

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些)、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少、几多、多么

3、指示代词:这(些、儿、样、里、么、会儿)、那(些儿、样、里、么、会儿)、

八、副词

副词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肯定、否定、语气的词。

1、程度:很、挺、怪、更、最、太、极、非常、十分、特别、尤其、稍微、比较、格外

2、范围:都、只、也、光、单、凡、净、一贯、一概、仅仅、大半、统统、通通、单单

3、时间、频率:正、刚、才、就、常、便、曾立刻、刚刚、常常、往往、逐渐、终于、马上、已经

4、重复、反复:又、还、再、一连、再三、连续、反复、不断、屡次、重新

5、情貌:猛然、忽然、欣然、居然、贸然、默默

6、肯定、否定:必、准、一定、必定、必然、的确、准保、不、没没有、别、甭

7、估量:大概、大约、似乎、也许、恐怕、几乎

8、语气:却、偏、岂、偏偏、难道、简直、反正、果真

9、方式:悄悄、暗暗、亲自、一齐、互相

九、介词: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目的等。

1、表示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

2、表示处所:从、自、往、朝、向、在、由、沿着、顺着

3、表示方式:按、按照、根据、通过、经过、用、拿、以、凭

4:表示对象:对、对于、关于、把、给、和、跟、同、被、由、叫、让

5、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

6、表示比较:比、跟、同、和

7、表示排除:除了、除开、除去

十、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词。如:和、跟、同、与、及、或、不但、不管、即使、既然、假如、尽管、宁可、尚且、虽然、无论、要是、因为、由于、与其、只要、只有、不过、然而、否则、何况、可是、但是、从而、所以、因此、因而、并、并且、而、而且、或者、还是、以及

十一、助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了、着、过

3、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吧、啊、呀、哇、哇噻十十二、叹词:

啊!哈!哎!唉!嗳!哼!嗯!嘻!喂!哈!呸!嗨!嘿!噫!

十三、拟声词

砰!叮叮当当!轰隆!扑通!噼里啪啦!滴答!呼呼!哗哗!叮咚!稀里哗啦!

第二节、短语

词和词组合,构成短语。短语也叫词组。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短语按词的结构关系,初中时期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等五类短语,高中以至大学将多掌握——主谓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习惯语、四字熟语)、其他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紧缩短语、特殊短语、双重否定短语、临时短语)等类型的短语。

1、并列短语(联合短语):牛和羊、又高又大、花儿与少年、学习并讨论、热情而大方、工人农民、调查研究、美观大方

2、偏正短语:草原之夜、匆匆告别、非常可爱、木头房子、新鲜空气、这个孩子、我的故事、一把扇子、十几个战士、羊毛大衣、去年冬天

3、动宾短语:购买鲜花、穿衣服、想睡觉、

4、补充短语:洗干净、美丽极了、

5、主谓短语:工业发达、春天到了、我们回去、两个孩子不敢说话、他们又说又笑、风停、歌声又脆又甜、王二跑步

短语按中心词的语法功能分类,可分为:名词短语(伟大领袖、我的理想)、动词短语(学习研究、告诉我、走一趟、很欢迎、会跳舞)、形容词短语(光荣而艰巨、很美丽、漂亮极了)等。

第三节、单句

1、句子按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和复句。

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在复句中,单句称为分句。

2、复句根据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类。

3、句子按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A、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

B、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特殊疑问句:设问、反问。)

C、感叹句!

D、祈使句。?!——请求、命令、要求、禁止某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句子是由若干个不同成分组成的,它最多包含以下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主谓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句子成分(注:此节中加实心圆点是当前成分,而非中心语。)

A、主语: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它可以按“谁?说的是谁?”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B、谓语:句子中被用来陈述主语的对象。它可以按“谁做什么?谁怎么了?” 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C、宾语:句子中被谓语支配的对象。它可以按“‘打’谁?谁被怎样了?” 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D、定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主语或宾语的对象。它可以用“谁是怎样的?他是啥样儿?”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E、状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对象。它可以用“‘打’的状态或程度怎样?”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F、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它可以用“‘打’的结果或后果怎样?”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G、独立语:句子中不做任何主谓宾定状补成分而起到独特的作用。如: 你看,那是流星。 我离家算起来已有五天了。 据说小萍已经离开了。

F、中心语: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成分。它是句子的主干。如:(认真)读书||【一定】是(这一代青年人的)(首要)任务。

G、句子的大致顺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如:(我)弟弟||【认真】读了〈三遍〉(老师今天刚教的)古文。

H、句子成分符号:

主语||﹦、谓语 、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

第四节、复句

1、并列复句:

句中各成分的内容是独立的是并列的。并列复句的关联词语有:也、又、还、同时、同样、也也、又又、既也(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2、承接复句:几个句子接二连三地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接连发生的几件事。它的关联词语有:就、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首先然后、起先后来

3、递进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更进一层。它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也、而且、不但不反而

4、选择复句:从几件事中表示要选择一件。它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5、转折复句:前后意思相反。它的关联词语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而)、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只是、不过、到

6、因果复句。它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那么

7、假设复句:前面分句说出假设的情况,后面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实现后的某种结果。它的关联词语有:假如(如果、倘若、若、要是、要)那么(就、那、便)

8、条件复句:一个分句提出某种条件,另一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它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

第五节、句群

句群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句连在一起构成句群。(初中暂且不学)

第六节、常见的语法错误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不可缺少的成分。如:“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此句中缺少主语“谁?”和宾语“树立什么?——思想”即完整的句子为:你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了。

二、搭配不当

是指句子中相关的成分违反了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在意义上不能配合。如:“我们要不断发挥优点,改进缺点。”“发挥——优点、改进——缺点”不搭配,应改为:我们要不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三、语序不对

词语的位置放得不对,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如:“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普遍——的觉悟”的语序应颠倒过来。又如:“你为什么把你妹妹不一块儿带来呢?”“不”应该放在“把”字前边。

四、结构混乱

两种句子格式混用,使意思不通。如:“作为学生,一方面要学好语文,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在“也是”之前加“,”号,也可直接删除“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滥用虚词

用了不该用的词,使句子不通或者语意不明。如:“她为了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便硬着头皮第一个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为了”是表示目的的介词。“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是“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的原因,不是目的。可将“为了”改为“由于”。也可将“怕”改为“不”。这样整个句子就是表示目的的了。

第七节:标点符号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等等。

一、冒号 :

表示提示下文和引用。

二、引号“”

表示内容是所说的话或是引用来的;表示内容是反语。

三、括号( )

表示补充注释前边的内容。

四、破折号——

表示解释说明、意思转换、递进。破折号连用表示中间的话是补充说明。它还可以表示语音的停顿、提示下文、声音的延长。

五、省略号

表示内容的省略、说话的中断或断断续续。

六、顿号、

用在句子里短语的并列成分之间或表示次序后边的暂短停顿。

第二章、修辞

第一节:修辞概说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修辞包含语音修辞、语汇修辞、语法修辞、篇章修辞四类。语音方面如押韵、重音、轻声、儿化、拟声等等;语汇方面如关键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语法方面(句子修辞)即句子的组织、句式的选择;篇章修辞

【篇二】中文语法

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语素

定义:汉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分类:(1)单音节语素:如:山、水、灯(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2)双音节语素:一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连绵词,如:蜻蜓、琵琶、(拆开就不表达完整的意思); 另一种是音译外来词,如:坦克、沙发、吉普(拆开也不表达完整的意思,或者说表达的意思与词语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3)多音节语素:如,马铃薯;多是音译外来词,如:阿莫西林

1、 定义: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2、分类:

(1)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

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②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2)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

①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如杉木、奥托、战斗机、冥王星、思想、 中学、物理、 过程等; 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 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

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 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

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幢、座。

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

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②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1).副词, 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同、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等。

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汉语中 有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

有动态助词:如着、了、过等;

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哟、哩、呀、啥等。

5).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哦、噢、哼、呸、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滴答、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叽叽喳喳、啪啪等。

③汉语中的一词多义多用现象。如(1.他(人称代词)怎么(疑问代词)还(语气副词)不(语气副词)来(行为动词)呀(叹词)? (2.下回(量词)我(人

称代词)还(重复副词)来。 (3.有(存现动词)借(行为动词)有(存现动词)还(行为动词),再(重复副词)借(行为动词)不(语气副词)难(形容词)。中文语法

短语(词组)

短语的定义: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

2、短语的类型:词构成短语的方式有两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序,也可以依靠虚词的连接。 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下面主要介绍这几种类型。

(一)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由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词组成的短语。如:大雁归来 生性执拗 露珠晶莹 觉悟提高 思想解放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今天星期三 明天国庆节

(二)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如:

我的母亲 璀璨的珍珠 前进的步伐 慢慢地走 独立思考

非常优雅 祖国大地 一朵茶花 很好看

(三)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成的短语。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如:

绽开笑脸 启迪心扉 敬畏自然 消灭敌人 放下包袱 丢下它 发展生产 进行斗争 骗取信任 恢复平静 爱热闹 下决心 有幽默感

(四)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有动词+补充、形容词+补充两种类型。如下列第一组是动词+补充,第二组是形容词+补充:

第一组:打量一番 看清楚 去一趟 拿起来 休息一会儿

第二组:红得发紫 好极了 热极了 高得多 急得团团转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得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注意“动+补”与动宾短语的区别:“动+补”能回答“干得怎样”或“干多长时间”,而动宾短语只能回答“干什么”,“宾”是“动”的对象。 如:吃饱(吃得怎样,“饱”补充说明吃的程度——动补短语)

洗干净(洗得怎样,“干净”补充说明洗的结果——动补短语) 吃饭(吃什么,“饭”是“吃”的对象——动宾短语)

洗衣服(洗什么,“衣服”是“洗”的对象——动宾短语)

(五)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如

报纸杂志 改革开放 观察研究 荒唐滑稽 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 光辉灿烂 我和他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工厂、农村 春、夏、秋、冬 男女老少 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六)介宾短语

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宾语(一般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组成的短语。如:

为人民(服务) 对群众(说) 从现在(起)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 按规定(办理) 把大门(推开) 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汉语句子成分:

1、 定义: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汉语: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主语

1、定义: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 “什么”。

3、符号:双行线 ═。

谓语

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_____。

4、谓语(predicate),是句子中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谓语是由简单动词或动词短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

宾语

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 “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 宾语处理。

定语

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

状语

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符号:中括号 [ ]。

补语

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 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顺口溜

主谓宾, 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篇三】中文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 学习 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 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 去”前:

你拿出书来!

11.程度补语

形式:形容词 + 极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坏了 / 得很 /

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动词 + 得 / 不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13.情态补语

形式:动词 + 得 + 非常 / 很 / 比较 + 形容词

(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多了

(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

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

(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 (动词+人称代词+时间)

(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

我学汉语只学一年。/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

形式:动词 + 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

(1)动词 + 动量词 + 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 + 人称代词宾语 + 动量词: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

形式:处所词语 + 动词 + 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17.动态助词“了”

形式:动词 + 了

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

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

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1”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19.语气助词“了2”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变化:

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中文语法

20.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

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还要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

【篇四】中文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第一编 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1.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

2.汉字是音节文字。

3.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所谓能独立运用,是指能单说或能单独(不必与另一些特定的语言成分结合)进入句子。

4.短语: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就成为短语,也叫词组。短语是造句的单位。

5.语素一般是比词小的语言单位。短语是比词大的语言单位。

由于汉语的词大多缺乏明显的形态标志,又由于书面语中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古汉语成分,所以一个语言单位究竟是语素还是词,是词还是短语,有时难以确定。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对很多难于从理论上解决的语言成分,只能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加以规定。语素、词、短语的划分对外国人学习汉语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6.句子:指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前后有较大停顿、有一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小单位。

7.句子和句子连接起来,可以构成语段、篇章。

8.我们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其词汇意义。

9.根据语法功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充任句子成分,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包括名词(包括时间词、处所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七类。

虚词一般不能充任句子成分,主要表达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气、感情。虚词下又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象声词四类。此外还有叹词。

10.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是“体词”,在句中主要不作谓语;动词、形容词是“谓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

11.词的兼类现象较多,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

12.句法结构关系:

词与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短语,词与短语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一个更大的短语。在短语中词与词(或短语)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的,这种关系叫句法结构。

13.汉语的句法结构关系有:

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述宾)关系、补充(述补)关系、主谓关系。

14.短语可以分为三大类:

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实词与虚词构成的短语,固定短语。

①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也叫词组。我们把以某类词为中心语构成的短语叫做某类词的短语,包括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等。 ②实词与虚词构成的短语有介词短语和“的”字短语。

③固定词组主要是由实词(有时包含虚词)构成的固定的组合,在形式上具有固定性,构成固定短语的词以及语序一般都不能变换;在意义上具有熟语性,往往不能简单的根据所包含的词的意义作字面上的理解,而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有时有比喻意义。

中文语法

15.固定短语多为四字形式,四字形式的固定短语通常叫“四字格”。

16.固定短语在句子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其语法功能并不完全与中心语一致。从语法功能来看,一个固定短语总是接近于某一类词,但又不一定具有该类

词的全部语法功能。

17.汉语的词从构造上可以分为三类:单纯词、合成词和缩合词。

18.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在语音上以单音节的为多,也由双音节的,一般为叠音或双声、叠韵,有的两个音节完全不同,如“玻璃”“葡

萄”“琥珀”“咖啡”等,还有三音节以上的单纯词(多为外来词,也叫译音词)。此外,象声词也是单纯词。

19.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20.构词法:研究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方法。

21.汉语的合成词由重叠方式、派生方式和复合方式构成。

22.汉语的重叠构词方式:

①重叠同一语素构词;

②重叠的两个语素加在另一个语素的后面,构成一个词。最常见的是两个重叠的语素加在形素后面构成一个词。重叠的两个语素也可以加在名素或动素后面构成词,这种情况不多。

③重叠的两个语素加在另一个语素的前面构成一个词。此法多构成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再用这种方式构成新词。

④重叠形容词的第一个音节,在两个重叠的语素或音节中间嵌入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里”“罗”“了”等)。此类重叠式也称为不完全重叠式。用这类重叠式构成的词含有厌恶、轻蔑额意味。

23.在合成词中,具有词汇意义的语素叫词根语素。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而只用来构词的语素叫词缀语素,也叫附加语素。由词根语素加词缀语素构成词的方法叫派生法,用派生法构成的词叫派生词。

24.汉语派生词构词方式可以分为前缀式构词、后缀式构词、前缀和后缀合用的复杂构词方式。

25.位于词根语素前的词缀叫前缀,汉语中常见的前缀有

“阿”“老”“第”“初”“小”等。位于词根语素后面的语素叫后缀,常见的后缀有“子”“头”“儿”“者”“巴”“然”“性”“化”等。还有一些没有彻底虚化的后缀,叫类后缀,如“家”“员”“主义”等。

26.复合词也可以根据其词根语素之间的关系分为并列复合词(也称联合式复合词)、偏正复合词、动补复合词(结果动补复合词和趋向动补复合词)、动宾复合词、主谓复合词以及复杂的复合词等。

27.复合词多由两个语素组成,也由一些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称为复杂的复合词。这类复合词的结构关系与双音节复合词的结构关系大致相同,有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和主谓式等。

28.缩合词是由表示事物的全称短语(词组)缩减成几个语素,再按照原来的次序组合成的词。缩合词也叫简称,因而也有人把这种构词方法称为简称构词法。具体方法有:取全称中心词、并列几个全称名词中的修饰成分再加上中心成分、提取短语中各词的第一语素、用数字概括几个方面。

29.根据结构,可以把句子分为主谓句与非主谓句两大类。

30.主谓句是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句子,也叫双部句。主谓句又可按谓语的性质,即按谓语是哪类词,分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名词谓语句。

31.非主谓句指不是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句子,又叫单部句。非主谓句并不是省略了主语和谓语,也补不出确定的主语或谓语,所以非主谓句是完整的句

子,不是省略句。

32.非主谓句分为无主句和独语句两种。

无主句指没有主语的句子,也可以叫动词句。

独语句指由一个词或一个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也叫独词句,由名词构成的可以叫名词句,由形容词构成的可以叫形容词句,由叹词构成的可以叫叹词句。

33.根据句子结构还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指只包含一个主谓短语(或谓语)的句子,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都是单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单句组成的。组成复句的各个单句是这个复句的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语音停顿。复句的各个单句彼此分离,互不包容。

34.句子成分按地位、作用划分为六种: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定语。

35.划分句子成分:在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中间划‖,主语下划=,宾语下划-,谓语下划~~~~~~,补语[ ],状语< >,定语( )。

36.按照交际功能,我们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呼应句五类。

37.陈述句是一种叙事、描写、说明、议论性的句子,它给听话人或读者以信息,一般应包括新的信息。陈述句又可分为几类,我们称作语体。主要有叙述体、描写体、说明体、论说体。

38.叙述体是叙述动作行为和事件进行发展的句子。在叙述体中,总有一个表示动作行为、事件进行的时间词语,其所叙述的动作行为、事件有时间性,在时间中进行、发展。这与描写体说明体议论体不同。

39.描写体描摹人或物体的外贸形状、性质特征等。描写体中常出现形容词谓语句、带“得”的情态补语、固定短语、存现句、动态助词“着”等,也可以用动词短语、主谓短语。描写体通常是描写静态的事物,没有时间性。

40.说明体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名词谓语句、“是‘字句等系词谓语句、用动态助词“过”的句子等等往往是说明句。它说明一种情况,一般也无时间性。

41.论说体也叫论证体、议论体,作用是阐述、论证一种观点、看法。它一般也无时间性。

42.疑问句的作用在于提出问题,以便从对方获得信息,主要出现于对话中。典型的疑问句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

中文语法

43.祈使句指表示请求、命令、劝阻或禁止的句子,多出现于对话中。

44.感叹句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抒发感情,表达说话人强烈的喜悦、赞赏、愤怒、悲痛、厌恶、惊讶等等,而不是为了给人新的信息。常用于感叹句的副词有:多、多么、真、太、号、极了。

45.呼应句是用于招呼人和对招呼呼应的句子,分为招呼句和应答句两类。

46.词和短语组成句子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叫语序或词序。

汉语的句子有其内在的语序。在连续的语流中,汉语的词序又要受已知信息、新信息等信息结构、篇章等因素的制约。汉语的语序还要收到汉族人的思维方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语序的问题涉及到语言的不同层面。

47.自然语序,指完全没有上下文,语言环境没有提供任何信息的情况下的语序。

48.汉语句子的信息结构、篇章对语序的影响:

ⅰ.已知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

ⅱ.在篇章中起连接作用的语言成分要位于句首。

49.影响汉语句子语序的其他因素:

ⅰ.修饰语放在被修饰语前,比如定语在名词前,状语在动词、形容词前,偏句在正句前等等。这可能与汉语的人的思维规律有关。

ⅱ.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或观察的顺序,先发生的先说,先看见的先说,是汉语语序的一条规则。由大到小排列也是汉语语序的一条规则。汉语的数字、地址、日期等等都是由大到小排列额。

第二编 词类

第一章 名词

1.表示人或事物(包括空间、方位和时间)名称的词叫做名词。

名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集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四个小类。

表示空间、方位、时间的名词,称为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这三类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与一般名词不尽相同。

2.汉语名词的形态标志有两种:一种是前缀,用在词根语素前;一种是后缀,用在词根语素后。

3.前缀:

ⅰ.阿 用前缀“阿”构成的词多为指人的名词。“阿”也可加在表人的名字前,表示一种非正式的称呼,含有亲近的意味,多用来称呼同辈或晚辈。用前缀“阿”构成的名词,在南方方言里用的比较多。

ⅱ.老 ①老汉、老婆、老板 俗称,带有随便的意味;

②老张、老外、老兄、老总 用于对长辈或同辈人的称呼,带有亲近的感情色彩; ③老虎、老鹰、老鼠 带有厌恶、惧怕的感情色彩;

④老大、老二、老几 表示排行。

ⅲ.小 ①小朋友、小人书、小吃 表示某事物的形状相对偏小或含非正式或低下的意味;

②小店、小女、小弟 一种谦称,降低所指称事物的规格;

③小名、小费、小意思 有非正式、非正规、附带的意思;

④小姐、小伙子、小鬼 “小姐”有尊重的意味,“小伙子”“小鬼”有亲昵的意味

4. 后缀:

ⅰ.子 有名素+子,动素+子,形素+子以及多语素+子。“动素+子”可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动作的施事、动作的对象。“形素+子”可表人或事物(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后缀“子”总是轻读的。汉语中常用的带后缀“子”的名词都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随意在一个语素或词后加上“子”造出新词。 ⅱ.儿

a1.伴儿、门儿、信儿 单音节名素+儿 后缀不可去掉,去掉后意思变化 a2.花儿、根儿、盘儿 此类后缀可加可不加

a3.板儿、洞儿、词儿 儿可加可不加,但加与不加意思上有差别

b1.画儿、包儿、捻儿 动素所表示的动作的结果或对象

b2.盖儿、塞儿、扣儿 动素所表示的动作的工具

b3.亮儿、单儿、弯儿 形素+儿

c1.针鼻儿、墨水儿、胖墩儿 一定要用“儿”

c2.杏仁儿、项链儿、水饺儿 大多数可以去掉“儿”

①“某些个体量词+儿,变为名词,如:个儿、串儿、条儿

②数词+儿,构成名词,这些词常用来排行称呼自己的孩子

③名词+儿,在北方话,尤其是北京话里用的较多

④在语音上,后缀“儿”不单独成音节

⑤有些语素构成一个词时后面可加“子”,也可加“儿”,意义上有些区别。加“子”时往往指较大的物体,或带有厌恶的感情色彩;加“儿”时,一般所指物体小巧,或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

ⅲ.头 a1.木头、苗头、舌头 名素+头

a2.前头、后头、外头 有方位意义的语素+头,构成处所名词

b1.说头、奔头、来头 动素+头,构成名词,表示抽象的意义,常用在“有”“没有”的后面,有时“头”还可以儿化

b2.甜头、苦头、准头 形素+头,构成名词,也表示抽象意义

ⅳ.者 有动素+者、动词或动词短语+者、形素+者、表方位词的名素+者。“者”是一个还没变化完全的词缀,

有时还保留词根语素的特性,是一个粘着语素。“者”作为词缀的主要意思是“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前者”“后者”可指事物。

5.类前缀和类后缀:

在汉语里,还有一些类似前缀或后缀的语言成分,一般称为“类前缀”“类后缀”。在语义上它们比上述前缀或后缀虚化程度要差一些,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还具有实在的意义。

ⅰ.类前缀 半、次、亚、准、类、非、伪、反、全、多、超、大、单

ⅱ.类后缀 ①用于指人的名词:员、长、士、家、师、生、工、匠、手、星、友。迷、汉、界、队、族、中文语法

②具有贬义的类后缀:佬、鬼(也用于昵称)、棍

③用于表示学术观点、理论、思想、主张的名词:主义、学、论

④用于表示事物特征的名词;气、度、率、风、性、型、形、式

⑤用于表示处所、单位的名词:厅、行、厂、场、站

⑥用于表示器件、用具、物品的名词:具、器、件、机、仪、品

⑦表示章程、方法的名词:则、法1(指法律)、法2(指方法)、法3(指见解)

6.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 大多数名词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汉语要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时,一般不把数词直接用在名词前,而要在数词和名词之间用一个量词。名词也不能单独受量词的修饰。但有时在成语或科技著作中,数词和名词可以直接连用,如一箭双雕、三心二意、一圆柱体。另外还有一些时古汉语延续下来的用法,如一草一木、一针一线、一夫一妻等、

② 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但有一小部分名词在句中做谓语时,可以受副词的修饰。

③ 名词可以受代词、形容词、动词和各种短语的修饰,一般也可以直接受另一个名词的修饰。

④ 汉语的名词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不论单数、复数,形式上时一样的。但是在指人的名词后可以加后缀“们”,表示多数。然而名词后加后缀“们”是有条件的。如果在表示人的名词的前面有数量词或在句中有其他表示多数的词语时,名词后就不能再用“们”。

⑤ 少数名词可以重叠,表示与量词重叠相同的意见。

7.名词的语法功能:

① 作主语和宾语。

【篇五】中文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教 案

开课单位:中国语言文学系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专业年级:汉语言文学2007级 任课教师:李文莉

教材名称:《现代汉语》

教案内容:第五章 语法

2007—— 2008学年 第 2学期

第五章 语 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一)、语法是什么?

语法是什么?语法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则,也就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我们知道,人们说话总是一句一句说的,而句子都是由词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而词又是由更小的单位语素组成的。那么语素怎么组词,词如何组成短语,词和短语如何组成纷繁复杂的句子,这就是语法研究的问题。

词的构成:

说头、想头、看头、听头、盼头、甜头、苦头——动/形+头→名

盖儿、钉儿、画儿、尖儿、亮儿、 ——动/形+儿→名

美化、丑化、硬化、强化、绿化、老化、 磁化、风化、钙化、大众化 ——形/名+化→动

短语的构成:

生活幸福——幸福生活 认真地写——写得认真 到操场上跑——跑到操场上 卖菜——卖菜的 说清楚——说得清楚 妈妈的父亲 ——妈妈和父亲

句子的构成:

A 孩子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甲把乙怎么样?——“把”字句

B 房间被孩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乙被甲怎么样?——“被”字句

所以,语法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则。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研究的范围包括词的语法分类、词的分布和功能等语法特征。如下面句中“高兴”的变化就属词法范畴。

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中文语法

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快告诉我,让我也高兴高兴。

句法的研究范围包括短语、句子的结构类型、组合搭配的规律及其表达功用等。如: 空气新鲜——新鲜空气 市场繁荣——繁荣市场

小孩子脾气(比况)——小孩子的脾气

“语法”这个术语。实际上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语言的结构规律,是存在于语言深层的客观规律和变化规则。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二是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客观的语法规律的主观认识和说明。

(二)语法体系

1、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

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二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2、汉语语法体系

汉语语法体系最初是在模仿和借鉴印欧语语法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汉语语法学史上第一部建立了比较完整语法体系的著作是《马氏文通》。随着汉语语法研究向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汉语语法体系也逐渐向科学、系统与全面的方向迈进。

根据语法研究的目的与应用对象的差异,汉语语法体系可以分为教学语法体系和理论语法体系。

1、教学语法体系

教学语法体系,也称“学校语法”或“规范语法”,是从语法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强调规范性,注重实践性,尽量避免有争议的观点和问题,兼顾传统语法和现代应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语法体系。

教学语法的特点:

(1)与理论语法相比,教学语法倾向于稳妥折中,一般采用普遍认同的观点和理论,尽量避免有争议的观点和问题。

(2)教学语法强调规范性,注重实践性。一般都要明确说明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哪种说法是错误的,从而达到更好地指导语言应用的目的。

(3)教学语法从语法教学实际出发,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不象理论语法那样,往往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非常深入细致的探讨,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纯理论特色。

2、理论语法体系

理论语法体系,也称“专家语法体系”,是语法学家根据不同的观点、角度和方法所建立起来的语法学体系。理论语法的主要宗旨是从理论的角度描写语法现象、揭示语法结构规律和构建符合汉语实际特点的理论框架,因而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由于语法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语法,不同专家语法体系之间存在着差别,不应该也不可能强求一致。

汉语专家语法体系以下述语法学著作中的语法体系为代表:

《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中文语法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

《汉语语法论》(高名凯);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吕叔湘、李荣等);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语法讲义》(朱德熙)等。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

抽象性是语法最基本的特征。语法就是对一个语言中各种语法单位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功能类型等等的抽象概括。

一种语言里具体的词汇数量巨大,具体的句子数量更更是无穷无尽。而词的结构方式、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等却是有限的。这些结构规则、语法形式、语法手段、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都是从个别和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例如:

“说头、看头、想头、念头、甜头、苦头”这些都是由词根加上词缀构成的,其中就有

一个构词的规律,一部分动素、形素加上“-头”之后就变成了名词。

提高、说明、立正、延长、压缩——动补式合成词

请他进来、派他去开会 、叫他接电话——兼语短语

小林把教室打扫得非常干净。

妈妈把衣服洗干净了。

他把论文交给了老师。

小玲把《红楼梦》读了三遍。

——“把”字句

语法是怎样从语言事实中抽象、概括出规则的呢?具体的方法就是组合和聚合。

组合关系是线性序列中依次出现的语法成分之间内在的结构关系。语素组成词,词组成短语,词、短语组成句子,它们之间都有组合规律。

聚合关系是各级语法成分组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同类相聚的类别关系。在语素层次上,词根是一个聚合,词缀是一个聚合;在词的层次上,各级别的词类,实词、虚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就是大大小小的聚合。

组合和聚合是密切相关的,现举例说明:

——→组合 ——→组合

我 看 电影 ∣ 漂亮 的 衣服

你 洗 衣服 ↓ 干净 的 教室

他 听 音乐 聚合 时髦 的 家具

上面横向是组合关系,纵向是聚合关系,相同的组合关系就形成了一个个词类的聚合。 弄清楚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就可以得到词语类别和结构模式。语法所研究的就是揭示各种词语类别的性质和说明各种语义关系不同的结构模式,说明组合的类与聚合的类及其相互关系,而一般不管具体的意义。正因为语法具有抽象的概括性,所以从语法的角度看,“我看电影”、“你洗衣服”、“他听音乐”的语法意义都是一样的。

从另一个方面看,人们只要掌握了有限的语法规则和语法格式,就可以控制数量巨大的词汇成员,造出无数的各式各样的句子,表示无限多样、丰富多彩的意思,从而使复杂的语言交际成为可能。

2、稳固性(略)

语法与基本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具有很大的稳固性。语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演变,但是语法的变化比词汇、语音的变化缓慢得多,而且语法很难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语法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构成的有机系统,许多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历经千百年而很少发生变化。

3、民族性

不同语言的语法之间既具有人类语言共同的语法结构规律,同时每种语言的语法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汉语语法的民族性特点是在同其他语言的比较中得出的。例如:

汉语语法中语序和虚词的运用非常重要。

印欧语常用词尾的形态变化来表示句法功能的变化。

汉语是SVO型语言,陈述句的一般顺序是:主语+动词+宾语。

日语是SOV型语言,陈述句的顺序是:主语+宾语+动词。

4、层次性

层次是指语言单位的组合,不是处于同一平面的,而是内部有主次、松紧之分,有层次、有套叠。语言单位组合在一起,基本上都是层层套叠,两两组合的。除了一些特殊的结构外,无论多么复杂的语言单位,都是由“直接成分”组成的,而直接成分往往又是由更小的直接

【篇六】中文语法

现代汉语与英语语法的区别

现代汉语与英语语法的区别

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外语,一般都是学习英语。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区别相当大,学习汉语语法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英语语法来套汉语语法。

凡是事物都有一致的地方。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都是事物,当然也有一致性。比如说,汉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人家英语也有。你会说"学生们热爱伟大的祖国",人家就会说"pupils love great motherland",一句话里面三种词都出现了。汉语里头有主语、谓语、宾语这些玩意儿,英语里头也有。上面那句话,"学生们"是主语,英语的主语是pupils;汉语的谓语是"热爱",英语的谓语也是love;汉语的宾语是"祖国",英语的宾语也是motheland;汉语的定语是"伟大",英语的定语也是great。你看,都一样,用英语语法来分析汉语难道不可以吗?

碰到两种语言一致的地方,当然凑合。为什么不说是"可以"而说"凑合"呢?因为严格说来,是不可以的。人家的主语、谓语等等,同汉语的主语、谓语等等都不完全一样。就拿前边提到过的he works来说吧,人家的主语he同谓语works在人称、数方面必须一致,汉语有这些名堂吗?没有。汉语的主语同英语的主语不是一码事,汉语的谓语跟英语的谓语也很不相同,所以严格说来,碰到了一致的地方,是不可以用一种语言的语法知识去分析另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说"凑合",是因为大体一致,把那些不同的地方扔掉不管,用这种语言的语法去说明那种语言的语法,也只能说是凑合着用吧。

而碰到两种语言不一致的地方,那就决不能用这种语言的语法去套那种语言的语法,连凑合都不可能。大家平时在课堂里学习,英语语法讲得多,汉语语法讲得少,同学们对英语语法知识更为熟悉,对汉语语法知识反倒生疏。一用语法知识去分析问题,就很容易用英语语法知识去分析汉语的句子。比如英语里有a pioneer 's red scarf(一个少先队员的红领巾),人家的a是冠词,汉语里有冠词吗?没有,谁要是把汉语的"一个"说成是冠词,岂不让人笑掉大牙?英语里没有量词,谁要是把a cup of water(一杯水)的cup,把a piece of news(一条消息)的piece说成是量词,老外们也决不会认帐,那个a就说明它们是名词。这说明,用这种语言的语法知识去分析另一种语言的语法,是要碰钉子的。所以学习汉语语法,一定要注意同英语语法的区别。

第一,在词类方面不一样。

汉语的名词里头有方位词,如"里、内、外、上、下、前、后、左、右、中"等,其中的几个在英语里溶入了介词,如in、on、behind,有的成了形容词,如inner、outer、outside、middle。因此,见到了汉语的方位词,就不能说它们是介词或形容词。

汉语的许多动词后面能够加"着、了、过",于是有的同学便认为"着"是现在时,"了、过"表示过去时,这就是照套的结果。汉语的"着、了、过"可不是表示"时态"的,因为用了"着、了、过",既可以表示现在、过去的事情,也可以表示将来的事情。"他昨天吃着饭还看书呢",如果说这"着"是"过去时","他明天看着电影还会想到我的",如果说这个"着"又是"将来时",那汉语里还有什么时态呢?"他明天吃了饭到我家来""他后天吃过饭到我家来",这"了、过"是"过去时"吗?显然不是。

人家的形容词也跟咱们的不一样。political study(政治学习)、American films(美国电影)、brown overcoat(棕色大衣),"政治、美国、棕色"在人家那里是形容词,咱们可不能把汉语的"政治、美国、棕色"当作形容词看待,它们在汉语里都是名词。一些同学老是把"中国人民"的"中国",把"经济形势"的"经济"当作形容词,就是这么造成的。

汉语里的许多形容词可以做状语,如"勤奋学习""认真工作""严厉批评"的"勤奋、认真、严厉"都是做状语的形容词。英语的形容词绝对同状语无缘。例如hard study(勤奋学习)、work seriouly(认真工作)、criticise severely(严厉批评),人家的"hard、seriouly、

severely"都是副词,咱们就不能跟着人家把"勤奋、认真、严厉"说成副词了。

词类方面还有许多差别,这里只能举一些例子。

第二,在句子成分方面不一样

汉语里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六大句子成分。英语里缺个补语。汉语用补语表示的意思,英语把它放到状语里去了。英语里面有个表语,汉语把它放到宾语里头去了。所以,两种语言的句子成分都是六个。我们见到"他在这儿逗留了三个小时"(he stayed here three hours),就不能把"三个小时"当作状语了,因为它在汉语里是补语。见到了"他是学生"(he is a pupil)就不能说"学生"是表语,而应当说它是宾语。

汉语的主语和英语的主语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英语里有用句首引导词there和用it做主语的句子,汉语里可没有。如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墙上有一幅画)、it is rainning(下着雨呢)。这当然不会导致我们按英语语法去分析汉语。成问题的是,汉语里的某些主语,在英语里是宾语或者定语。如"这几件新衣服他想要",按汉语语法来分析,"这几件衣服"是主语,可是在英语里只能说成he wants some new dresses,"some new dresses"非做宾语不可.,除非用被动式。

两种语言的宾语也不一样。在汉语里,有"一匹马骑两个人""一张床睡两个人""一间屋子住两个人""一锅饭吃十个人"这一类的句子,"人"是宾语。到了英语里,"人"非做主语不可。碰到这种情况,就不能跟着人家说"人"是主语了。当然,这几句可以说成"两个人骑一匹马""两个人睡一张床""两个人住一间屋子""十个人吃一锅饭",这就跟英语相像了。汉语的一部分主语和宾语可以围着谓语转圈。更有意思的是"老头晒太阳"和"太阳晒老头"意思差不多,"冰雪覆盖着大地"和"大地覆盖着冰雪"意思几乎一样,谁在动词前头谁就是主语,谁在动词后头谁就是宾语。英语里很难有这样的用法,除非是用被动式。汉语的某些主语和某些宾语可以倒过来,倒过去,十分灵活,我们就不要跟着英语语法把放在汉语动词前头的受动者当作汉语的宾语了,而应当把它们当作主语;也不能跟着英语语法把放在汉语动词后面的主动者当作主语,而应当看成宾语。汉语的主语、宾语是由位置决定的。

其他的句子成分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汉语里有把字句,如"他把书包拿走了","把书包"要分析为状语。英语里根本就没有把字句,英语的"书包"(schoolbag)在这句话的译文当中只能做宾语。英语的定语、状语等可以用从句表示,汉语没有地道的从句。例如we sha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Nanjing was liberated(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南京解放的那一天),在汉语里,"南京解放"是主谓短语做定语,英语用的是定语从句when Nanjing was liberated,因此,见到了主谓短语做定语,就不要说那是定语从句。

第三,句式方面不一样

英语里当然有一些非主谓句,如Plane!(飞机!)Wonderful!(妙极了!)但是这样的句子极少。汉语里面的非主谓句要多得多。除了一个词构成的非主谓句(如"火!""好!""滚!")之外,汉语里有大量由各种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如"好球!""我的帽子呢?""我的老天爷呀!""这个王老师!""你这个小鬼!""瞧你!""下雨了。""刮风了。""他奶奶的!"见到这样的句子,我们管它们叫非主谓句,不要因为人家把"下雨了"说成it is rainning,就说汉语省略了主语,也不要因为人家把"我的帽子呢?"说成where is my cap?就说汉语省略了谓语和宾语。

汉语里有一种主谓谓语句,非常特殊,英语里没有这样的句式。"他脸色苍白""这个人鼻梁很高""这艘军舰,舰身长110米""这里的树,杨树居多""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谓语都是主谓短语。因为翻译成英语,肯定会翻译成"他的脸色苍白""这个人的鼻梁很高""这艘军舰的舰身长110米",于是就有人认为"他脸色苍白"的主语是"脸色"而不是"他",认为"这个人鼻梁很高"的主语是"鼻梁",也不是"这个人",认为"这艘军舰,舰身长110米"的主语是"舰身"而不是"这艘军舰"。这样的分析都是不符合汉语的特点的。这几句可以在中

间加个"的"翻译成英语,那么"这里的树,杨树居多""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中间能够加"的"吗?"这里的树的杨树居多""这样的人血馒头的什么痨病都包好!"就不成话了。可见"他脸色苍白"这样的主谓谓语句是汉语里头的一种句子,跟"他的脸色苍白"这种主谓句不一样,可千万不要先翻译成英语,然后根据英语来给汉语的句子划分句子成分。 前面说过,汉语里的复句,没有地道的从句,有一点像"从句"倒是有的。如"那儿有一个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翻译成英语是there is a man,who is taking a book in his hand,于是有人便认为"那儿有一个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是主从复句,里头的"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是定语从句。这样的分析也是不符合汉语语法的。在汉语里,"那儿有一个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是并列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一.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

间、把、扇”。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 你 您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您们 他们 她们 它们 咱

们 自己 别人 人家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哪儿 那里 (问处所) 几 多 (问数量) 多 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什么 怎样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 (指人或事物)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 (指数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 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二、短语

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联合短语: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如"白菜、芹菜""香蕉、

橘子、甜橙""调查、研究""接受并且审理""雄伟、壮丽""又白又胖"。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中的一部分是中心词,前面总是有修饰语。如"大城市、小村庄、优异的成绩、电子计算?quot;(这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慢走、努力工作、仔细地分析、特别大、最优秀"(这是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补充短语:这是补充成分在后面的短语,如"坐下、掉下去、拿起来、算得准、说得妙、放在这里"。

动宾短语:这是动词后面带着宾语的短语。如"买菜、写小说、看电视、走亲戚、跑材料、修理汽车、收购药材"。

主谓短语: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构成的短语,叫做"主谓短语",好像一个句子,但是没有句子的语气,因而没有句子的独立性。如"电灯亮、电话通、学校开学、山河壮丽、春雨绵绵、河水奔腾、祖国富强"。

介词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quot;在中国、对他们、往新疆、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朝北京方向、以这种方式、为广大群众、比个人的利益 "。

的字短语:用"的"在最后组成的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手里拿把花的、头上打着蝴蝶结的"。

三、句子成分

成 分 名 称 定 义 经常用的词或短语 举 例

(一)主语 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名 词 社会主义好 代 词 他天天锻炼身体 短语 群众的智慧无穷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学习语法很有必要 想明白是说话前必须注意的事情 干部深入基层很有必要

(二)谓语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动 词 他走了敌人全被消灭了形容词 身体健康叶子红了 短语 他又说又笑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三)宾语 动词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等,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名 词 我写字,你读书 代 词 大家喜欢他 短语 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 我看见他来了

(四)补语 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作补充说明的成分,指出行为动作的情况、结果、可能性,动作延续的时间或者性状的程序。 动 词 你继续说下去 形容词 这本书写得好 数量词 文章看了几遍了 代 词 你学得怎么样了 介词结构 鲁迅生于1881年 短语 他做的又快又好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五)定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形容词 红花 红的花 数量词 三个人 两本书 名词、代词 祖国的儿女 他的书 短语 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来的时候

(六)状语 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 副 词 刚来 很好 形容词 快走 慢慢地说 代 词 多么高 这么说 介词结构 从北京来 为人民服务 短语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很高兴地说

(七)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指同一样事物并作同一个句子成分的一种成份。 称代式复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放在句首,句中和它相应的是一个代词,称代句首的词或者短语,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中国共产党——这是多么伟大的名字啊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才是我们应有的风格 重迭式复指:两个词或者短语紧紧相连,从不同的角度表示同一事物,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中文语法 中文语法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