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卜算子咏梅板书 卜算子咏梅ppt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卜算子咏梅板书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写的一首词,查字典语文教学设计小编根据其内容为您整理了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您了解这篇文章!

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七年级(11)(12)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学生学习状况有明显的差距,程度参差不齐,书写习惯及阅读知识面都不同。

二、教学内容分析: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三、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新词,了解词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

3、 通过诵读和描述等语言练习,理解整首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梅花抗严寒、傲霜雪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博大的胸怀,感受革命家美好的情操。

4、体会词中语言的准确、精练、含蓄的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相关知识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题目。词前的两句话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序。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人),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他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他的《卜算子 咏梅》就表现了这一情绪。毛泽东的这一首词,和陆游的咏梅词一样,都是咏物词,也都是通过咏梅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寄托在词中的感情却和陆游不同,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二)、文学常识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 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

诗、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词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为灵活。

(三)、文章主旨

《卜算子 咏梅》通过咏梅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四)、把握主要内容

前的两句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序。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的原题而作;反其意是指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梅花凌寒开放。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头句说春归,次句说春到,心中春天离开了,时间是何其短暂。已是悬崖百丈冰,承飞雪,将严寒写得更为具体,形象地表现梅花开放的冰雪环境,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梅花在这样百丈坚冰的时节开放的难能可贵。犹有花枝俏显得格外醒目:梅花不但在这样严寒的季节开放,而且开放得特别俏丽呢!

下阕写梅花的品格。俏也不争春,承俏字写起,也字不可忽视。梅花俏丽开放却并不想争占春光,她只是想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描写春天到来时梅花高兴的样子,表现梅花高尚的品格:虽然自己谢了,但到山花烂漫的春天,她却笑逐颜开。

总的看来,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质,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尚的动人形象。

(五)、文章的结构

季节 风雨送春

上阕 飞雪迎春到 梅花凌寒开放

背景 百丈冰崖

花枝犹俏

目的 俏不争春

下阕 只来报春 梅花的品格

心态 山茶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形象。

(六)、内容理解

1、 这首词的开头两句,词人的叙写耐人寻味,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份,说说这两句所表达的象征意义。

2、 这首词中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作者想表现出梅花一种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词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4、 词人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尾,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根据全诗内容作一赏析。 T

5、 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在上阕集中描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种困难处境的具体表现。

6、 《卜算子 咏梅》中,梅花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作者笔下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特点不畏严寒,开放在坚冰悬崖,同时又不拘泥于梅花本身,以冰雪衬托梅花,以梅花象征革命者。俏字既表现了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梅花面对春天的来临,在丛中悄悄凋谢,笑逐颜开,表现了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梅花的形象正是表现自己和共产党人不会向任何敌人和困难屈服低头的决心,能够战胜任何敌人和困难的信心。

七、同样是咏梅,毛泽东和陆游两人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异同?

相同处:其一,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其二,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其三,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其四,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处:其一,词中的梅花形象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这里的梅花,象征了屡受排挤打击的主战派。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她象征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共产党人,表现了中国革命者在20世纪60年代面临国际国内巨大困难的时候,那种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其二,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一样。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积极乐观,充满信心;陆游的词低沉孤高。

(七)、 探究与练习

1、课外收集一些描写梅花的诗词,并和课内学习的词作比较欣赏。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安石:不怕独树一帜的与众不同的心态

王冕:一清二白、清气为重

记到词语宝库上: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七、课堂练习

基础知识积累注音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沁园春()惟余莽莽()妖娆()稍逊风骚()成吉思汗() 赵匡胤() 单于()分外()看今朝 () 数风流()花枝俏()原ch () 蜡象y外()niǎn作泥()

1.qn mǎng ro xn hn yn chn fn zhāo shǔ qio 驰 驿 碾

2.解释词语

①妖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折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风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烂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艳丽多姿②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③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经》和《楚辞》。这里是指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学才华。④俊俏、美好的样子。⑤色彩鲜明而美丽。这里形容花盛开的样子。⑥孤单冷清。

3.选出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C.已是/黄昏/独自愁。D.只/识弯弓/射大雕。

3.D

八、 作业安排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词中描绘了一幅秋色图,这幅秋色图与古诗词中的秋色图有明显的区别,请说说这幅图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与抱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富有生机,表达了作者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奋进的情感。

2. 唐代有位诗人刘禹锡也写过一首与此词有着同样特点的《秋词》,请将它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将 看领起的内容写下来。

【篇二】卜算子咏梅板书

卜算子咏梅教案

二、写作背景

作者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鲁迅的老乡啊,绍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同学们能背出陆游的《示儿》吗?一起背!

1、陆词背景: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2、毛词背景: 此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 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作者写梅花为了表现什么?

一、读一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诗歌,注意:情感、语气、语调及重读。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 她在丛中笑。

合理想像理解词意

o 微风细雨把春姑娘给送回来了,天空中飞起了雪花儿,早早地迎接春天

的到来。已经是高高的悬崖上冰冻百丈的时候,却还有梅花的花枝在俏丽地招展。

o 梅花虽俏丽却并不和百花争着显示自己在春天的艳丽、出众,她只

是把春天到来的讯息向大伙儿通报。等到山野上百花盛开群芳烂漫的时候,你看,梅花在花丛中笑得正欢呢。

简析

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尚的动人形象。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赞颂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赞颂了梅花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3)一个俏字统领全文。这个俏字是传神的写照,集中体现了梅花斗霜傲雪的品格中。

(4)气度非凡的”笑“。说明梅花不是与百花争春的孤傲者。她愿春満人刘,更愿做一个义务报春者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合理想像理解词意

在驿站的外面,在断桥旁边,无人过问的梅花寂寞地舒展花瓣。黄昏时候,你已经受不起孤独与忧愁,哪里还能再忍受狂风暴雨的摧残?!

你无意苦苦争夺在春天里争妍斗艳,你任凭百紫千红去妒忌恨怨。即使凋谢后被踏成泥土,碾作尘埃,沁人心脾的幽香却永远不会消散!

1. 概括词上下片的大意。

上片写梅花孤独寂寞与备受摧残的境况。

下片通过梅花来写自己的高尚节操。

2.词的上片有哪些意象?在课本上画出。(驿站、断桥、黄昏、风雨)

3.这些意象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为什么?

荒废驿站的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非常的孤寂凄凉的意境。这样孤苦无依的梅花无人欣赏,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画面。

4.词的上片表达“梅”怎样的品格?

孤芳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

5.词的下片表达了梅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

高尚脱俗、坚贞不二的心志。从“一任群芳妒”和“只有香如故”可以体会。

6.词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1).“梅”实际是他人格的化身。驿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击;(2.)争春无意,妒任群芳,正写照了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岸性格;(3.)成泥作尘,香犹如故,正突现出他即便粉身碎骨也还是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7.词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梅花的?作简要分析。

①拟人。“寂寞”,表现梅的寂寞开放,孑然一身、孤苦无依、无人陪护、无人理会、无人欣赏。梅花与诗人的心境融合无间,灵犀相通。“愁”,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人的暗淡黄昏,这枝独自开放的梅花怎能不愁情满怀。下片的“争”、“妒”大大超脱了草木无情的自然属性,完全赋予了人是思想情感,显示了不同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写花写人,浑然一体,水到渠成、天衣无缝。而“苦”和“一任”更强化了品质的深度,增强了感人的力量,自然贴切,妙笔生花。

②衬托(反衬)。“零落成泥碾作尘”极写梅花寂寞野处、黄昏独愁、风雨交侵、群芳嫉妒深重困境下的悲怆命运——落地陨灭。同时也为下句作最鲜明的反衬和强有力的蓄势,将全词推向最高处。“只有香如故”,是梅花的庄严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清香——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灵魂,丝毫未泯,依然如故。这宣言是梅花心中的最强音,也充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咏物咏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在反复的品读中,去比较两首词中梅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阅读: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卜算子咏梅板书

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

(2)感情基调不同:陆 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卜算子咏梅板书

请根据自己对两首词理解,尝试带有感情地朗读

三、背一背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既快又准地背诵下来。

四、想一想

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

梅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赠范晔 南朝宋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五、练一练

梅花,一向是古代文人墨客争相咏诵的对象,试结合你平时的知识积累,完成以下题目。

1、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咏梅诗,并注明题目和作者

诗作: 题目:《 》作者:

2、下面是一些文人给梅花起的别称,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寒冬斗士 暗香疏影 风雪俏佳人

你的选择:寒冬斗士 理由:因为这个别称最能体现梅花傲霜斗雪的高洁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3、梅与、共称为“四君子”。

4、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一句。

例句:梅, 一片玉瓣,是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找来了燕语和莺啼。 仿句:竹,一条竹枝,是一种精神,陶冶了情操,你找来了拼搏与勇敢。 竹,一条竹枝,是一种精神;陶冶了情操,你找来了拼搏与勇敢。

泉,一股细流,是一曲欢歌;汇聚了欢歌,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

雨,一滴雨滴,一刹清透,坠落了清透,你召来了希望和生命。

兰:一朵幽兰,是一种情操;陶冶了情操;你带来了精神和信念。

竹:一节竹笋,是一片生机;充满了生机,你代表了虚怀和大度。

菊:一丛黄菊,是一种恬淡;品尝了恬淡,你承载了风霜和严寒。

兰,一抹朴素,是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获得了清新与纯净

六、课后家庭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想一想这首诗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梅花凌霜傲雪,卓然不群之风骨和梅的清丽动人、淡雅娴静、幽香韵致

表达了作者不愿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人生追求

学习目标::卜算子咏梅板书

1.了解梅花的特点。

2.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

3.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词。

教学重点 1.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

2.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3.感悟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 阅读、欣赏、探究、归纳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今天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入风雪飘飘的烂漫之冬,来赏识那凌寒独放的梅花吧!

课件 1.请同学们说出有关梅花的名言警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你知道岁寒三友吗?你知道花中四君子吗?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

2.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

3.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词。

解题: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诗的题目。

小序:交代写作的缘起。

反其意: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篇三】卜算子咏梅板书

晨诵卜算子咏梅教案

晨诵《卜算子.咏梅》教案

一、 导入

1. 学生背梅花古诗

2. 师介绍:

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梅与兰、竹、菊一起并列为四君子,与松树、竹称岁寒三友,它不畏严寒,喜欢漫天雪。中国历代文人志士都爱梅,颂梅。

3. 南宋陆游也写了一首梅花的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感悟词

1.出示题目

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咏:歌颂

2.出示词

范读 自由练读 指名读

3.理解词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阙写了梅花所处的困难处境。读一读,体会到什么?

下阙又能读懂什么?

学生说

小结: 梅花,它开的最早,是报春使者,却不愿与其他花争奇斗艳,即使碾碎化作尘土,仍散发出缕缕清香。

4. 这首词其实就是写陆游自己,介绍创作背景。(陆游一

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

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所以他备受摧残,仍不愿同流合污,诗句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通过写梅花,表达自己的情感。

5. 再读,读出你的体会。

三、拓展

陆游友人陈亮的一首梅花词也写出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我们一起读一读。

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篇四】卜算子咏梅板书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篇五】卜算子咏梅板书

陆游_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 咏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词的主要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中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过程卜算子咏梅板书

1、导入:花中四君子

2、欣赏感受梅花的精神气韵

4、分析题目,深入题意

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歌颂梅花的高洁品质

5、朗读欣赏

6、走进作者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结果被黜免,回乡闲居至死。

陆游是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剑南诗稿》共收录9300余首诗词,加上遗稿,有一万多首。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陆游的一生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一十二岁便能撰写诗文,最擅长写七律,被称之为奇才。他的一生坎坷不断,刚出生不久,金兵入侵汴京沦陷,幼小的陆游便随家人颠沛流离,21岁奉母命休爱妻(唐婉),2年后再娶王氏为妻,曾先后几次被朝廷削职罢官。陆游的一生坎坷不平,本是一位爱国的忠心之士却不得重用,因他一再强调抗金的主张,时常受到朝中反派官员的不满和排挤,当他六十五岁再次被罢官后便回到了老家山阴(今浙江绍兴)终老。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他一生中的三件后悔之事

郁闷,老婆被老娘赶走了

倒霉,仕途被秦桧给毁了

可叹,儿子成了一方恶霸

7、学生自由朗读卜算子咏梅板书

8、试译全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 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

9、文本研读

(1)意象 感受 愁情

(2)自由朗读,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的孤独寂寞。

卜算子咏梅板书

怎样理解“无主”这两个字?

“无主”二字,既点出这株梅并非养尊处优的官梅,也非占尽风流的园梅,而是野生

之梅,根本没有什么主人对之护持与青睐。又突出了它独立荒野,孤芳高洁的品格。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愁”字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独自”是上句“无主”的演变和强化“更著风和雨”这句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凄惨阴沉的画面。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

10、合作探究。

(1)、词中的“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联系本词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梅:饱经忧患的词人。

群芳:当权的投降派。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词又是如何这种手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答:1.“梅”实际是他人格的化身。驿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击;2.争春无意,妒任群芳,正写照了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岸性格;3.成泥作尘,香犹如故,正突现出他即便粉身碎骨也还是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3).词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梅花的?作简要分析。

①拟人。“寂寞”,表现梅的寂寞开放,孑然一身、孤苦无依、无人陪护、无人理会、无人欣赏。梅花与诗人的心境融合无间,灵犀相通。“愁”,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人的暗淡黄昏,这枝独自开放的梅花怎能不愁情满怀。下片的“争”、“妒”大大超脱了草木无情的自然属性,完全赋予了人是思想情感,显示了不同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写花写人,浑然一体,水到渠成、天衣无缝。而“苦”和“一任”更强化了品质的深度,增强了感人的力量,自然贴切,妙笔生花。

②反衬(衬托)。“零落成泥碾作尘”极写梅花寂寞野处、黄昏独愁、风雨交侵、群芳嫉妒深重困境下的悲怆命运——落地陨灭。同时也为下句作最鲜明的反衬和强有力的蓄势,将全词推向最高处。“只有香如故”,是梅花的庄严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清香——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灵魂,丝毫未泯,依然如故。这宣言是梅花心中的最强音,也充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咏物咏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4).有人认为陆游的咏梅词充满了消极悲观、孤芳自赏的情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11.小结

这是一首咏物词。表面看,这首词歌咏的是梅花,实际上,它是通过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和比拟手法,用梅花来表现词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

作者以爱国获罪,在漫长的一生之中屡遭打击。但他矢志不移,始终坚持抗金报国的远大理想,表现出一种崇高民族气节。这首词就是诗人这一节操的形象化的反映。

12.比较阅读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

(1)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

(2)感情基调不同

陆 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13.拓展:你还读过哪些咏梅的诗,喜欢哪一首或哪一句?为什么?

【篇六】卜算子咏梅板书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教案

篇一: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教学设计

《卜算子 咏梅》 教案

吴双燕

教材分析:

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爱吟诵的物象。特别是一些品格正直的诗词作家,往往借梅花以抒发内心未申之志,喻节操之高洁,表达不与浊世同流合污之骨气。但古代诗人的咏梅诗,往往在傲骨厌俗中,也难免带有孤芳自赏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气质,感情天地和精神境界毕竟不够广阔。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领袖,他高瞻远瞩,洞察世界风云变幻,托物言志于日理万机之中。他也喜欢以梅喻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在诗词中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信念。

学情分析:

赞颂梅花的诗,学生以学过多首,而赞美梅花的词,尚未学过,教学这首词,在熟读的基础上,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要求:

1、熟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能想象出词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梅花的品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梅花的词。

出示课题:卜算子咏梅

(1) 卜算子 词牌名。强调“卜”的发音。

学生介绍词牌名的有关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咏梅 题目“咏 ”是什么意思?(依着一定的腔调缓缓地诵读)

(2)作者要歌颂梅花的什么品质呢?

二、学习课文

1、一生示范后自由读,组内练读,齐读

2、比赛读,生读生评,师指导并范读。

3、齐读上阕,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什么画面?

生汇报。

梅花的生存环境怎样?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百丈冰”,看到“百丈冰”让你想到什么?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梅花开得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俏”,你仿佛看到梅花怎么样?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梅花依然开得热烈、俏丽,这是什么样的梅花? 学生回答后板书:勇敢坚强 不怕困难

让我们心里想着画面,再读上阕,读出梅花的坚强勇敢。

4、齐读下阕,你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一幅什么画面?

生汇报。

这时候是什么情景?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山花烂漫”,看到“山花烂漫”让你想到什么? 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梅花怎么样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笑”,你仿佛看到梅花怎么样?

这是什么样的梅花?

学生回答后板书:谦逊无私

让我们心里想着画面,再读上阕,读出梅花的谦逊无私。

5、介绍毛主席写词背景,再读诗词,体会所蕴含的深层思想感情。

三、总结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了本课,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a: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b:其它的写梅花的诗词。

篇二:卜算子咏梅,教案

一、读前铺垫,情景感悟

1.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一首曾经感动了你的爷爷

奶奶、爸爸妈妈的歌,请大家欣赏。

你看到了什么情景?(大雪纷飞 傲霜斗雪 不畏严寒 凌寒盛开)

2.在千姿百态的花卉中,梅花也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喜欢歌咏的对象,请大家试着背一背关于梅花的诗或词。

学生感情诵咏诗词。(《梅花》、《墨梅》、《早梅》、《红梅》??)

二、引题导入:毛泽东主席对梅花情有独钟,他用过的地毯、笔筒、茶杯、烟灰缸、饭碗上均见花枝摇曳的梅花图案,这种雅致深婉的“梅花情结”,铭刻着一代伟人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追求。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咏梅词是毛泽东主席在1961年12月写的。

4.以诗词的形式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用一个字来说,即“咏”。(给咏字注音,并领读两遍。理解“咏”的意思:唱或声调抑扬顿挫地念,就叫“咏”,诗词就非常适合“咏”。这里有赞美的意思,“咏梅”即赞美梅花。)板书:赞美

板书:卜算子。告诉学生卜算子是词牌名,你还知道那些词牌名。

5、出示整首词。这首词分为两部分,第一段叫(板书:上阕),

第二段叫(板书:下阕)。

二、初步反复吟诵,理解词意

1. 请同学们细心聆听课文的范读。争取自己读时能够读正确、

读流利。

2. 请同学们自由读毛主席写的这首词《卜算子·咏梅》,

3. 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词?

4. 我们一起来读。

2.再来读这首词,边读边把词中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试着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讨论。

(1) 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2) 我们交流一下,大家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

(可以交流词语的意思,如:咏梅、犹有、俏、烂漫。也可以交流句意。)

三、交流讨论。深入探究

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①“送春归”的“归”是什么意思?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真是写悬崖上冰有一百丈那么厚吗?③“俏也不争春”是什么意思?④“她在丛中笑”是什么意思?)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分上下阕一一交流梅的特点及梅的品格;教师相机点拨,生对毛主席词中所写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风雨送春归,风雪迎春到。”

“归”是返回的意思。这句诗是说风雨把春天送回来了,漫天的飞雪迎接着新春的到来。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a、 悬崖是如何的山崖?

b、 悬崖上挂着百丈长的冰柱,你能想象一下那冰天雪地

的情景吗?

c、 同学们,这是什么天气呀?在这样的天气里,你在哪

儿呀,你会感到怎样?

d、 可梅花绽放于荒郊野外。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

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群花凋谢,大雪纷

飞,天地间了无生机之时,梅花却不畏严寒、一枝独

放。

e、 梅花开得怎样?

f、 这句中有一个字写出了梅花独占枝头,吐艳芬芳的传

神姿态。它是哪个字?

g、 换字。将“俏”换一个字。

h、 一个俏字不仅写出了美丽的姿态,还写出了它什么?

请大家再次看看梅花的倩影。出示梅花组图

i、 一个“俏”字道出了梅花的可爱,俏皮以及作者的喜

爱之情。谁能读出它的“俏”

j、 一树树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在风雪中显得那么

可爱,那样芬芳,那样俊美。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

齐读上阕。

(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①“不争春”,不和谁争呢?它报告什么呢?

梅花是那样美丽,但却不和春天盛开的百花争艳,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

(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a. 渐渐的,渐渐的,春天的脚步近了,梅花给我们带来的

是一个怎样崭新的美丽的春天啊,你还记得春天的美景

吗?

b. 等到百花争艳时,作为春的使者——梅花它又在哪儿

呢?(默默地在百花丛中微笑。它早已结成梅子隐于花

丛中。)

c. 花丛中的她见百花争艳,。会是什么感受?

d. 所以它笑了。笑得那样欣慰,那样幸福,那样开心。)一

个“笑”字写出了梅花不争奇斗艳、默默为人们奉献的

博大胸怀。多了不起啊,让我们给她送上一句最崇高的

赞美。乐观谦虚、不居功自傲的品格。无意争春邀宠)

小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品格呀!凌寒独放,在寒冷的季节里向人们通报着春的信息;当春天到来,百花盛开,梅花却已经凋谢。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再来读读下阕。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梅花以其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毛泽东主席的赞颂,老师也忍不住要赞颂梅花。(师配乐范读)

(2)让我们都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注意读出词的节奏与

韵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

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大意。

(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回来,漫天风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冰柱,凌寒梅花却娇艳地盛开着。虽然美丽却不同桃李争春,只把那春的消息向人间预报。等鲜花盛开的时候,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5、练习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练习熟练背诵并认真抄写这首词。

2、查阅毛泽东主席的其他诗词

3、查阅其它咏梅的诗词。

篇三: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学习古今两首咏赞梅花的词。

1.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2.卜算子〃咏梅——陆 游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

2.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3.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4.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三、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四、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导 入:在中国有一种植物,它倍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它开在三九、走时春来,它的名字叫""下面我们一睹梅花的风采。(播放多媒体课件)

看完后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独特感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就是对梅花的热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赞美梅花的词,作者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毛泽东和陆游。

(一)、内容理解:

听朗诵,思考“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中“反其意”的意思?

下面就让我们尝试对比的方式学习两首词,来体会它们的不同?

(课件交代时代背景)

学习词的上半部分:(课件朗读)

1.首先,体会两首词中梅花的不同生活环境。

朗读第一首词的上阕,体会一下在恶劣的环境下梅花留给你什么印象?

板 书:(勇敢、豪迈"")

2.朗读第二首次的上阕,思考:梅花所处的生活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板 书:(凄苦、忧愁"")

结合你所了解的资料,梅花的生活环境与陆游有怎样的联系?(学生回答)

3.面对冰天雪地,一个是( ),一个( ),让我们感受到不同。

4.推选两位两名同学对比读

思考:一种环境造就一种性格,它们各自又具有什么性格?

学习词的下半部分。

1.朗读两首词的下半部分,画出能够表明他们对春天态度?

无意苦争春 俏也不争春

一种性格决定一种命运,它们都是怎样的命运?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者往往借景抒情、借物言志,从描写的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梅花怎样的性格,作者怎样的情怀?

香如故—— 高 傲

从中笑—— 豪 迈、谦 虚""

思考:为什么会香如故、从中笑的区别?

(二)、情感比较

通过学习你是否领会了“反其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在毛泽东的眼中另一番情景: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满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仍有缀满梅花的美丽枝条。虽美好却不与百花争春,只把那春的消息来预报,等鲜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同时是描写梅花,但在陆游的眼中是这样的:

在郊外的驿站旁,破损的断桥,有一株梅花孤独寂寞的开放着,既无人去欣赏,也没人来顾怜。已是傍晚黄昏时分,暮色四起,梅花似乎又在独自伤感和愁苦,何况还要遭受凄风苦雨的侵袭。凌寒独放,只为报春无意争春,本是天生丽质却遭受群芳妒忌。梅花即使片片飘落被碾成灰尘,它的高雅香气在世间依然存在。

所以说:不同时代,人们赋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质,但唯一不变的是人们梅花的喜爱和对真善美

七、作业

卜算子咏梅陆游

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2、鉴赏全词比喻、拟人、烘托等多种手法3、背诵中把握作者感情。

导入:请看发的图片,用一句话或者一句诗概括你对梅的认识。(学生回答)

梅花正是应为傲寒独放、冰清玉洁的品格,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卜算子咏梅》

1、学生根据资料简介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退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使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2、诵读,注意读的感情(教师指导)同学评价。抓住了“愁”“寂寞”两个诗眼

3、词的上半阙有哪些意象?

明确:驿站、断桥、黄昏、风雨。

4、这些意象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为什么?

明确:荒废驿站的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非常的孤寂凄凉的意境。这样孤苦无依的梅花无人欣赏,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出来,再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画面。

5、表达的梅怎样的品格〉?

明确:孤芳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卜算子咏梅板书 卜算子咏梅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