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雨点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24为学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word可修改

《为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句和课文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一、预习检查

⒈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为【wéi】 逮【dài】 迄【qì】 屏【bǐng】 蜀【shǔ】 鄙【bǐ】 语【yù】 恃【shì】 钵【bō】 焉【yān】 哉【zāi】

⒉ 掌握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为学 学:指学问。 学之 学:指学习。 ..

为之 为:做。 迄乎成 迄:等到。 ..

吾欲之南海 之:去,往。 子何恃而往 恃:凭借,倚仗。 ..

犹未能也。 犹:尚且,还。 西蜀之去南海 去:距离。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难道。 可限而不可限也。 限:限制。 ..

3.作者介绍

彭端淑:字乐斋,清代丹棱(今属四川) 约1699一约1779年,清代文学家,号仪一。清康熙38年(1699年)他注重振兴教育,培植人才,整顿吏治。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任成都锦江书院主讲、院长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调元、张船山等优秀人才。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著有《白鹤文堂集》、《雪夜诗坛》、《为学》(意为做学问),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八十一岁时病故于成都南郊白鹤堂。

4.背景介绍

清代乾嘉时期,学者们潜心问学,不务声名,治学严谨朴实,形成一代学风。于是作者便为他子侄们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这种风气,同时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课文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塞翁失马祸福转化的故事,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谈“天下事有无难易之别”?难易之间是否存在转化的条件?

三、教学步骤

1.提问: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段提出为学难易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第二段说明了成功与天资并无多大关系。

第三段用蜀鄙二僧的故事,来论证“只要立志,将难事变为易事”的深刻道理。

第四段总结全文:为学贵在立志,实践才能变难为易。

2.提问: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大家找出本文的论点、论据和结论。

明确:论点:读书的难易关键是学与不学。

论据:两僧去南海朝佛。贫者条件差,但敢于去;结果成功了富者条件好,但不愿去,结果失败了。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结论:从两僧成败对比的实例,证实“做”是决定因素。

2.提问: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中的一个方面。这样就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入思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论证均从正反两方面作答,鲜明对比,揭示了“易”、“难”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使阐发的道理更为深刻。

3.提问:第二段“吾昏、庸、聪、敏”的结果与为学有什么关系?

明确:是一种互相转换辩证的关系。

4.提问:文章叙述故事时花了大量的笔墨详写他们的对话,而没有一句写贫僧怎样克服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文章强调的是立志,对话的内容已经很明确了,如果再详细写贫僧克服困难的行为就显得罗嗦和没有主次了。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5.提问:“蜀鄙二僧”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明确:面对困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关键在于“立志”。更在于具有“立志去为”的毅力。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思想:知难而进,勇于实践。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6.提问:写法探究。

明确:运用对比手法。如一开始便从天下事“难”与“易”的不同落笔,指出在学习中“难”与“易”是相对的,可变的。接下来又从昏庸和聪敏及其与成败的关系立论,反复辨难,说理明白,使读者信服。蜀僧的一贫一富,贫者仅恃一瓶一钵,富者可以买船而下,结果贫者至南海而富者不能至,始终在强烈的对比中展开说理,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

运用对偶句。如:“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以及“吾资之昏”与“吾资之聪”两段,“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与“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两段等在句法上都两两相对,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布置

天下事到底有没有难易之分呢?结合实际谈谈面对困难我该怎么做。

【篇二】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秦兵马俑》教案设计

用苏教版《秦兵马俑》教案设计

【篇三】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儿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优美的歌曲能使人心情愉快。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闪烁的小星》,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乐曲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星空,你们说好吗?(课件展示:夜晚闪烁的繁星图配乐)

喜欢这满天星星的夜晚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6,来到农家小院和爷爷、奶奶、小丁丁一起走进这迷人的夏夜。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和我一起来写课题。(板书课题)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

二、引词认读词串(课件展示:农家小院纳凉图)

1、指导认读第一行词串:太阳公公躲到了山后,美丽的夜晚来临了。谁会读这个词?(出示:夜晚)看,夜晚天空中有什么呢?(出示:繁星)谁来说说繁星指得是什么呢?谁能读出星星的多?这些繁星一闪一闪的,看起来怎么样?(出示:亮晶晶)星星很亮,还会眨眼睛呢!谁能读出星星的亮?

2、指导认读第四行词串: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怎么数得清呢?快看,这些星星还有一些有趣的名字呢!谁认识?(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

3、指导认读第三行词串:迷人的星空多么惹人喜爱呀!你们看,在农家小院里都有谁在看星星呢?(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为什么先说爷爷、奶奶后说小丁丁呢?爷爷、奶奶爱你们吗?让我们带着满心的爱喊他们一声爷爷、奶奶;小丁丁也等着你们喊他呢小丁丁。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词的读音,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请一排小朋友来读,读的时候注意读准轻声。

4、指导认读第四行词串:小朋友们看,画面中的爷爷、奶奶小丁丁他们在院子里乘凉做着什么?(出示:竹椅)爷爷手里还拿着(出示:蒲扇)读这两个词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翘舌音。跟老师一起读。天上有闪烁的繁星,花丛中也有闪亮的星星,它们是谁呢?(出示:萤火虫)对了,还有一群提着小灯笼的萤火虫呢!谁来读读这个词?

三、认读词语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74页,借助拼音和插图,自己练习读一读这些词语。(读后师集体纠正个别词语的读音)去掉拼音,这些词语你们还能认识吗?打乱顺序,你们还会读吗?(认读过程要充分)

四、连词成篇,指导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熟读能诵(课件展示:全篇韵文和背景图)

读这篇韵文就像我们朗诵古诗《村居》时一样,要读出节奏。(师引背古诗)我们今天学得这篇韵文就可以按这个节奏来读。(划出节奏范读第一行)请小朋友们,自己练习读一读第一行。(划出其余三行节奏)同桌互相练习读一读这篇韵文,听听你的同桌能读出节奏了吗?

师有感情的朗读全篇韵文,说自己读书的秘诀:老师在读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

放电影,想象着美丽的画面。我读夜晚繁星亮晶晶的时候,就想到夏天的夜晚,天上繁星点点,星星们都调皮的眨着小眼睛,亮晶晶的。脑海里有了这样的画面自然就读出感情来了。你们也照老师的方法来读一读吧!看谁的脑子会画画。

1、指名读第一行,看谁能把想象到的画面读出来。

2、如果现在你就是这个坐在农家小院里的小丁丁,你会给爷爷、奶奶做什么?你又想爷爷、奶奶为你干什么呢?一家人在一起乘凉多么温馨呀,谁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读第二行?

3、看到第三行词,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画面用最美的声音读出来。

4、看到牵牛织女北斗星这几个词,老师想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师配乐讲故事)。简要介绍北斗星。你们觉得这些星星有趣吗?让我们再来指着天空认一认。(课件展示:牛郎织女图、北斗星图)

5、整篇韵文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谁能把这篇韵文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6、下面老师闭上眼睛,你们试着背一遍,看看你们能不能让我的脑子画画。

7、我们用《闪烁的小星》这首歌曲的旋律,把今天学得这篇韵文唱一唱,你们说好吗?

五、指导写字(课件展示:生字)

看,我们的小向导萤火虫提来了这一课的生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这些生字你最喜欢哪个?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他们呢?今天,我们就先来学写星奶丁这三个字。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他们写好呢?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按正确的笔顺写写这三个字。(师在黑板上边范写边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要领)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习字册》描红和临写这三个字。(生写完后师讲评)

教后随笔:本节课我充分运用情景图和事物的相关图片,把词串和事物联系起来,运用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识字,并引导学生用七言诗的节奏诵读韵文,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感。我把音乐带进语文课堂,我的配乐朗诵、配乐讲故事,学生的配乐诵读让识字课的识字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铺垫功能尽情展现。写字教学中,我以学定教,让学生自己说怎样记住自己喜欢的字,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得到较好体现。学生的记字方法多种多样。如:星(太阳生下的小宝宝)扇(一户人家有两个爱学习的孩子)丁(把自己名字可的口字去掉)等等。这些精彩的发言充满童真童趣,想象力多么丰富!思维多么活跃呀!可我在指导写字的时间上没把握好,指导还不是太扎实、到位。比如奶的笔顺我可以再让学生书空一下笔顺,加强记忆。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也应该长一些。

苏教版小语一年级下册《识字3》教案及设计说明

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红岭小学石爱萍

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

1.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

(互)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

(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2.引人新课: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

(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

门)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

二、识读字、词、儿歌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

(二)识读字、词。

1.自读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

要求:词儿连读。

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

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

4.全班查读字、词。

(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指导:川chuan什chen

(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

(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

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

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

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

(三)识读儿歌。

l、自读儿歌。(示儿歌)

要求: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儿歌。

3.听录音读儿歌。

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

5、齐读儿歌。

三、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

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

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燕字。

门)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

(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

(3)生描红。

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

5.自学笔顺图。

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

7.书写所学生字。

[说明]

《识字3》一课是苏教版标准本实验教材小语~年级下册中的集中识字课型,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此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

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树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儿歌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儿歌是为了结识字提供语境,而不是阅读课文,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于是,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大块:一是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二是读准字、读好词、读通儿歌;三是识记字形、写字训练。接着,我们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设计各环节具体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

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课时的游戏设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

境,在观察、画画、猜象形字的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来历,同时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如川、什加以示范,对不易理解、读好的词,如竹子、泉水、河川、燕子加以点拨,对难记、难写的燕字加以指导,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2.求实。

对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力求扎实。识字实:我们安排近20分钟时间识字,从初读的读准字音,到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到训练词儿连读,然后到小组学习查读字、词,人人过关,再到老师查读指正,最后读儿歌加以巩固。力求训练有层次,步步到位。写字实:我们安排了近15分钟时间,记5个字的字形并书写,读贴、描红、临贴,步步落实。求实,为的是给学生

【篇四】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习惯11教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搜集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勤于搜集资料的常用方法;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

【教学难点】

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让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不懂就问)

【教学过程】

一、回顾以前的学习习惯主题,谈谈自己已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1、形成规范的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保护视力。

2、写好铅笔字。

3、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4、认真完成作业;学会查字典。

5、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

6、学会预习复习;学写毛笔字。

7、读书要有选择;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8、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9、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

10、多种渠道学语文;学会修改作文。

11、勤于搜集资料;不懂就问。

突出本册教材中习惯内容: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二、观察第1页上的4幅小图,说明图意,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上面左边是一位小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向老师请教,右边是几位同学参观校史馆,向老师询问有关问题;下面左边是一群小学生在班级黑板报前讨论着什么,右边是两位同学向学校的花工请教管理花

圃的有关知识。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三、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1页的4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家长、问解说员、同学,还可以问书本、电脑、专栏节目、专家等等。(除口头问,还可以用笔问,鼠标点击等等)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练习用“ 来问 ”的句式说话。如:用写信的方式来问杂志社的编辑叔叔、用打电话的方式来问专家)

2、问后怎么办?引导学生弄清“问”与“学”、与“思”之间的关系。课后读读本册23课《学与问》中的中心论题:“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四、说说自己“问”的习惯。分享经验,分析不肯问的原因,选择自己喜欢的“问”的方法。

五、作业:把自己平常整理搜集的资料图片或笔记带来和大家在下节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不懂就问 家长

同学

花工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勤于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搜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要参加一个历史知识比赛,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搜集有

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搜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搜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

1.自由看图,你看懂了哪一幅?详细地说一说。

第2页和第3页是通版。第2页上面一幅图是一位小学生在学校阅览室查阅资料,并把查到的资料抄录到笔记本上。下面的方框图是几位小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搜集资料,他们有的正在查阅,有的正在摘抄。中间一幅圆形图是一位小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第三页上面四幅图的内容依次是:在阅览室读书读报;上网搜集资料;参观有关展览,边参观边记录;采访人物时,认真听,仔细记,有的还在录音。下面的图画是几位小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汇报搜集资料的心得。

2.给每一幅图加上一个小主题。

3.分析一下图片排列的原因。

第二页的三幅图是说明搜集资料的方法:摘抄、剪贴、默记(或读后记);

第三页的上四幅是说明搜集资料的途径:书本、报刊、网络、展览、采访;

第三页的下一幅是说明搜集成果的展示:汇报交流。

4.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搜

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

5.概括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三、学生展示自己的资料集。

1.展示优秀的搜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2.学生小组交流所搜集的资料,讨论他们都是用什么方式获得资料的,相互取长补短,学习借鉴经验。

3.教师小结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鼓励同学们贵在坚持,养成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四、作业:搜集关于我国风景名胜的资料。(为《我们爱你呀,中国》一课的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

勤于搜集资料 书本 报刊 网络

摘抄 剪贴 默记

【教学反思】

【篇五】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04

苏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04

(郴州市六完小 张文生 收集整理)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页及练习一中的1-6。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示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生活中正负数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 游戏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齐:喜欢。

师:剪子包袱锤玩过吗?

生:玩过。

师:那我们也来玩一玩,不过是有规则的。

课件出示:同桌的2个同学玩4次,把自己的输赢的结果记在心里。

生玩游戏,教师和其中一生一起玩。

师: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输赢情况。

生1:我赢3次,输1次。

生2:我赢4次。

生3:我赢1次,输3次。

生4:我赢2次,输2次。

“数学是好玩的。”好玩是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是一种教学智慧。本节课从“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入手,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相反的意思,为学好负数的意义做好铺垫。]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2.初识负数

师:如果赢2次记作2,那么输2次该怎么记呢?

生1:就在2前面写一个输。

生2:在2前面画一个“╳”。

生3:在2前面画一个哭脸。

生4:在2前面加一个“―”。

生5:在2前面画一个乌云。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方式既简便,又有咱们数学的特点呢?

生:用“―”表示。

师:你的想法和科学家一样。在生活中除了赢和输是相反意义,还有哪些是意思相反的呢?

生1:收入和支出。

生2:转进和转走。

师:现在咱们也来用一用这种方法,记录下面两句话,指名两个同学到黑板前面写。

课件出示:爸爸这个月收入为1500元,可以记作1500,支出水电费200元,可以记作( )。

粮店运进大米60吨,记作60,运出12吨,记作( )。

3.读负数

师指着黑板的两组数据:2、1500、60和-2、-200、-12这两组数有什么不同?

生:2、1500、60这三个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

生:-2、-200、-12这三个数前面都有一个减号。

师:“-”在这里可不是减号了,叫负号,那我们把-2、-200、-12就叫做负数。这个-2就读作“负二”。

师:后面两个负数谁读的?

生读后面两个负数。

师:有负就有正,像2、1500、60就是正数,负数前面有一个“-”,那么正数前面也有个“+”,人们为了简便,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这个+2就读作“正二”,后面两个正数谁来读?

生读后面的两个正数。

师:正数前面的正号能省略,负数前面的负号也能省略吗?为什么?

生:不能省略负数前面的负号,负号去掉就没有办法与正数区分啦。

4.写负数

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师:我们已经会读正、负数了,那你们能写几个正、负数吗? 指名两生到黑板上各写5个正、负数,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 师: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写的正负数读给大家听一下。

2-3名同学读自己写的正负数)

师: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你还能写多少个正负数。

生:无数个。

师:那也就是正数和负数都有无数个。(师在黑板上写正负数的后面加并画上集合图)

[利用学生随意写的5个正数和5个负数,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继续写下去会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正数、负数都有无数个,就有了负数的集合,这样抓住了负数与过去所学的数之间的联系,感受了数的发展。]

5.练习

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5 +26 8 -40 -120 +103

正数 负数

二、介绍负数的产生史

师:同学们都会读、写负数,那你们知道负数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想知道吗?

生:不知道,想。

师:播放“负数的历史史料”

师:听了这段话,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我为中国人感到骄傲。

生2:我觉得中国人很了不起。

师:是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更

生: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将来好报效祖国。

[在学生会读、写负数之后,向学生介绍“你知道吗?”使学生认识到负数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类在劳动与生活中创造了负数,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同时产生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负数。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负数?

【篇六】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优秀教案设计(精品)

9 海伦·凯勒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体会文本的情感,一个很好的途径便是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情感价值的正确导向,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赏析,使它们有所感悟、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小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我将采用重点语段品读法和教师情境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个人的体验,把语文学习转化为积极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与海伦·凯勒(古今中外身残志坚人士)有关的图片、文字、录像等资料。(2)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与海伦·凯勒(古今中外身残志坚人士)有关的图片及文字资料。(3)记录预习中生发出来的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媒体导入,激趣入境

1.导入:同学们,每一届春节晚会都可谓是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让人回味无穷。还记得,在2005年的春晚的舞台上,一个叫《千手观音》的舞蹈可谓“一舞惊世界”。下面,老师就把这个精彩的节目回放给大家,希望大家用心去观看,看完谈谈你的感受。

2.生畅谈观看后感受。

预设:

生1:整齐划一,太壮观了!

生2:动静结合,舞姿优美。

生3:刚柔并济,展现了艺术与人体的巧妙结合,太美了!

生4:太美了,没看够!

3.过渡:同学们,这样优美的舞蹈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可是,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整齐划一的舞蹈,却是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聋哑舞者表演的。此时,你的内心有何感受呢?

预设:

生1:太不可思议了,这样精彩的舞蹈出自一群聋哑人,他们真了不起!

生2:他们在排练时一定付出了很多辛勤的汗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生3:他们听不到音乐,彼此间无法进行言语的交流,可动作却如此整齐到位,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4.小结:聋哑女演员邰丽华是《千手观音》的领舞,也是这个节目的“灵魂”。这个舞蹈是她领着众多聋哑演员排练出来的,在整个排练中,她是大家的中转,每个人的动作都需要她来指正,她以《雀之灵》闻名世界,她也是中国唯一登上两大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的舞蹈演员,她用舞蹈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5.过渡:今天我们要走进19世纪的美国,去结识另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她生活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可是世界却为之震惊,想知道她是谁吗?(想)她的名字就是——海伦·凯勒。

6.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现代教育音像技术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波动,迅速投入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积极昂扬的情感中。通过观看视频,对身残志坚的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其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全文。提示:遇到有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把每一个句子都读通、读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

隔绝 倾诉 倾注 暴躁 醒悟 吮吸

如饥似渴 夜以继日 不屈不挠

指导“勒、吮、扎、刹”的字音。

(2)区别形近字:勤-勒 燥-躁 啤-脾 亚-哑 挠-烧

记清字形。如:“脾”的第十笔是“丿”

,不要写成“”。“挠”不要多加一点。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苏教版为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雨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