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第一篇 2017洪水受灾严重地区
《2016-2017朝阳区高三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试卷
2017.1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9页,共9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近年来,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甲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明显增多,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据此回答1、2题。
1.甲城市的人口倒挂区
A.主要为文化教育集中区B.加工业与制造业发展迅速
C.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区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2.人口倒挂现象导致甲城市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B.城市化水平提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包括少儿抚养比(0-14岁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率)和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率)。图1为世界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及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及发展趋势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图1
3.据图1可知
A.中国1970年之后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
B.发达地区2010年之后少儿抚养比上升迅速
C.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一直比发达地区高
D.中国1970年至2010年的少儿抚养比大致呈下降趋势
4.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接近60%,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
A.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减少B. 劳动力资源优势更突出
C.制约养老保险业的发展D. 劳动人口退休年龄延长
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无桩借还车模式的智能硬件。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
归还一辆单车,完成一次几公里以内的市内骑行。图2为北京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据此回答5、6题。
11︰43单车分布 23︰11单车分布
图2
5.图中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路口附近
A.办公区集中 B.高档住宅区集中 C.公交站点集中 D.工业区集中
6.图2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RS 和GPS C.GPS 和GIS D.RS 和GIS
通勤是指从家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图3为某住宅区居民的通勤流量、通勤距离分布方向玫瑰图。读图,回答第7题。
N N
W E W E
单位:千米
S 图3 S
7.该住宅区居民
A.主要出行方向为南、北方向B.东南方向的平均出行距离最长
C.工作区主要位于居住区的东、西方向D.多数可通过步行到达工作区
甘蔗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甲国东南部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国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读图4,回答8~10题。
图4
8.甲国
A.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B.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冲积平原地区
C.北部地区的民居多由沙土堆砌而成D.铁矿石主要通过海洋运输远销海外
9.甲国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东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10.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甲国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 ④蔗糖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油棕原产于非洲,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图5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及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5 11.中国最适合引种油棕的省区有
A.琼、滇 B.浙、闽 C.黔、桂 D.鲁、豫
12.图中所示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B.棕榈油榨取工业宜布局在大城市
C.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益 D.油棕产业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美国加利福尼亚水道工程是把萨克拉门托河的上游河水调往南方的工程。读图6,回答13、14题。
图6
13.与调出区相比,调入区
A.年降水量大 B.海拔高度低 C.太阳辐射强 D.正午太阳高度小
14.该调水工程最利于缓解
A.北部地区的水土流失 B.北部地区的地面沉降
C.南部地区的航运不便 D.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
图7示意亚洲某地区,图8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回答15、16题。
图7 图8
15.目前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 甲——草场退化 B.乙——土地盐碱化
C. 丙——土地沙化 D.丁——水土流失
16.图示地区流域开发与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 甲地修建大坝拦蓄洪水B.乙地保护和恢复植被
C. 丙地梯级开发提供水电 D.丁地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2016年9月27日,全长近50千米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建成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将从三、四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图9为港珠澳大桥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珠江口
图9
17.港珠澳大桥中部设计了近7千米的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缩短通行距离,节约时间 B.降低对珠江主航道的通航影响
C.减小施工难度,降低成本 D.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18.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
A.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加速港珠澳的区域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D.导致珠海的人口增加,住房和就业压力加大
重庆武隆天坑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堪称南方喀斯特地质地貌经典。其中的箐口天坑形态完美,可通过二王洞直达天坑底部,世界罕见。图10为天坑局部剖面图。读图,回答19~21题。
图10
19.图中所示地区
A.主要岩石为石灰岩 B.箐口天坑深度可达500米以上
C.二王洞长约300米 D.岩层受内力断裂下陷形成天坑
20.图中所示地区的水循环环节特点为
A.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B.地表径流形成明显的春汛
C.蒸发旺盛、下渗缓慢 D.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21.下列与武隆天坑成因类似的景观为
A.云南石林 B.黄山怪石C.庐山飞来石D.新疆蘑菇石
第二篇 2017洪水受灾严重地区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时训练》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基础夯实
1.下列事件或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
B.美国西北部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
C.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一是以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必须造成人类生命或财产损失。A项有自然异变但不会影响人员伤亡或财产安全;C、D两项虽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毁、资源破坏,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属人为灾害
,而不属于自然灾害。
2.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地震持续时间最短,干旱持续时间最长。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称为暴雨。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4题。(导学号51390117)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具有相关性
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
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
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
4.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
A.4—9月 B.5—11月
C.7—8月 D.6—8月
3题,从图中看,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具有相关性。洪水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三种洪水均可发生。平原洪水多于山区。第4题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的4~9月。
4.A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第5~6题。(导学号51390118)
5.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
6.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在( )。
A.人口稀少的地区 B.经济落后的地区
C.平原地区 D.高原和盆地
5题,P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Q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此旱彼涝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进退导致的锋面雨带的南北推移。第6题,旱涝灾害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6.C
7.图甲、图乙、图丙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丁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我国洪水灾害、
风暴潮分布
图乙 我国干旱
灾害分布
图丙 我国热带气旋与台风
运行路线,泥石流灾害、水
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
图丁 我国自然灾害区划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和 。图丁中,在地区
Ⅰ 内 、 和 的发生频率较大;在地区 Ⅱ 内 、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 Ⅱ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
是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
(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三例)
① 。
② 。
C A C F C D D
(2)D、E C、F A、B
(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等 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坝等 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等)
能力提升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第8~9题。
8.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9.30~48小时,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8题,该气压系统每天向东移动120千米,因此图中甲地以西120千米的天气系统在24小时以后移动到甲地,根据指向标可以看出,此时甲地的位置在高压西侧。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再考虑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可以看出风向为东南风。第9题,结合上题的解答过程,可以大致推算30~48小时移动到甲地的天气系统的情况。在此时间段内,大部分时间是受高压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夏季有可能出现对流天气;在44小时前后,低压槽位置会移动到甲地,会出现冷锋天气过程,出现阴雨天气,但不是连绵阴雨(
暖锋或者准静止锋天气);长江流域的夏初降水较多,不会出现沙尘暴天气。
9.C
10.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灾害发生后最先做的是紧急救援,然后是安居,生活、生产恢复慢慢进入,最后是公共设施恢复重建,说明是短时间突发造成极大破坏的灾害,可排除A、C两项。寒潮造成的破坏,
尤其对建筑物的损坏并不大,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
。
11.下图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仅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
(2)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请简要分析原因。
①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
(2)①以前经济落后,对灾害监测、防御和抗灾能力低;②现今
,经济发达,防灾、抗灾能力强,对灾害监测、预防能力提高,但社会财富积累多,受灾后财产损失大。
12.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51390119)
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材料一 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1)描述图中两个Ⅰ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1)题,读图可知,Ⅰ区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两个不同位置,其山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和退田还湖。第(2)题,区域洪涝灾害的治理,山区、湖区、城市、农村不同地区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疏浚河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强灾情预报和监测、参加水灾保险是共同措施。第(3)题,
产业转移对转出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和环境意义上,对转入区主要体现在经济意义上。 Ⅰ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2)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依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3)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
对防城港市的积极影响: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
第三篇 2017洪水受灾严重地区
《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即原来解析后的目标)
1、目标:(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深刻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原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
制好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3)通过分析洪峰、洪灾和泥石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害之间关联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重点揭示了洪水致灾的机制和发生规律,
这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洪灾发生的原因。
二、
(一) 预习导学 知识梳理
1、自然灾害是指在 中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 的事件。
2、洪水是河流水位 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 ,就形成洪灾。
3、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 。
(二)洪水成因
1、洪水形成的原因:1、强降雨、大量冰雪快速 、 堵塞河道;2滑坡、泥石
流 河道;3、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 溃决。
2、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 速度和河道的 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
河道的 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就不容易形成洪水。
3、地面坡度 ,突土壤含水率 ,植被覆盖率 ,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
反之则越慢。河谷越 ,越通畅,纵向坡度 ,河道的排水速度越快。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主干问题)
1、洪灾形成的原因
流域和河道状况对洪水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2、洪灾的防治措施
四、目标检测
1、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
示意图。读图4-2-1填空并回答: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
A 洪水 B 风暴潮 C 干旱 D 水土流失 E 泥石流 F 台风
(1)图示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图(四)中,地区I与I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在地区
II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
IV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
中的是_____________,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_____________。
(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2017洪水受灾严重地区
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分层配餐
一、基础题(A组题)
1. 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2.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3. 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B.短时间的大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干旱是造成我国农田受灾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
4. 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是(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5.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地发生的滑坡、泥石流,一定与地震有关
B.一种原发性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
C.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D.某地土地荒漠化,可能与降雨有关
二、巩固题(B组题)
6. 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7. 主要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2017洪水受灾严重地区
A.地震和滑坡 B.火山和泥石流 C.火山和滑坡 D.滑坡和泥石流
8. 下列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 )
A.修建分洪区 B.洪泛区土地管理 C.实行防洪保险 D.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2017洪水受灾严重地区
9. 人们通过植树造林可以预防或减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爆发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10. 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主要的监测手段是( )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
三、提高题(C组题)
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期来临时
蓄水以保证下游河堤的安全。下
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式意
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
是_____流域,C是______流域,
B、D在黄河和长江的__________
地区。
(2)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原因是
第四篇 2017洪水受灾严重地区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它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社会属性是指它必须有承载体,即要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才称为灾害。现在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C.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2017洪水受灾严重地区
D.洪水、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2.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①滑坡、泥石流 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 ④火山爆发、台风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自然灾害具有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潜在性等特征,可以说突发性是自然灾害的特点,但不能说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第2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紧扣“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自然灾害”这两个条件去分析四个选项。环境污染不属于自然灾害;④属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只有①②可能由人类活动(如植被破坏、工程建设、过度开采地下水等)诱发。 答案:1.D 2.A
2015年5月,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持续遭受洪涝灾害。据此完成第3~4题。 3.南方多地发生洪灾的原因主要有( )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③农业用水少 ④城市排水设施落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人口、城市密集 B.支流众多,河道弯曲 C.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解析:第3题,持续的强降雨是发生洪灾的主要原因,同时城市排水设施落后加剧了洪涝灾害。第4题,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与河道特征、支流分布状况、流域内的地形和植被情况等自然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答案:3.B 4.C
下图为某河流域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 A.减小 C.不变
B.增大 D.波浪形变化
6.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市化 ④林地转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5题,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 3年;所以,洪水频率有增大的趋势。第6题,林地涵养水源,可以滞留雨水,延长降水后径流入河的时间,减小洪灾发生的频率,但林
地转牧使林地的面积减小,因此洪灾的频率增大。城市建筑物截留雨水的作用非常差,雨水变成径流很快进入河道,使洪灾频率增大。 答案:5.B 6.C
下图是某城市渍水内涝次数的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尼罗河三角洲 B.巴西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西欧平原
8.为防止渍水内涝发生,该城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②改扩建城市的排水设施 ③增加城市的地形坡度 ④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渍水内涝次数主要出现的季节是夏季,但7月渍水内涝次数较少,说明此城市为夏雨型,但7月为伏旱,所以该城市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第8题,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有: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等。 答案:7.C 8.D
(2015·北京清华附中)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完成第9~10题。
9.从图中可以看出,1954年、1983年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这两次水灾都是( ) A.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B.暴雨集中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所致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10.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A.③④⑤ C.①②
B.②③④ D.①④⑤
解析:第9题,两次水灾的原因都是暴雨集中。第10题,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围湖造田。 答案:9.B 10.C
陷落地震是指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下表为中国地震台发布的陕西省榆林市近年陷落地震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1~12题。
2014-4-13
11.此类地震也可能多发于下列哪个区域?( ) A.云贵高原 C.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12.下列可诱发陷落地震的有( )
①山崩 ②滑坡、泥石流 ③溶洞洞顶塌落 ④采矿 A.③④ C.①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
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陷落地震由岩层塌陷引发。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溶洞洞顶塌落可能诱发陷落地震。塔里木盆地和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地层稳定,江南丘陵地质稳定,不易发生岩层塌陷,也就不易发生陷落地震。第12题,溶洞洞顶塌落,
可诱发陷落地震;采矿造成地下空洞,易造成矿洞塌陷,诱发陷落地震;大规模山崩、滑坡等也可诱发陷落地震,而泥石流是在具有适当的集水地形,降水丰富及大量松散的碎屑物的条件下发生的,发生在地表,并不能引发陷落地震,故B选项正确。 答案:11.A 12.B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13.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