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过错告诉我作文

高中作文 zuowen 1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2016届作文 过错》

高三月考一作文讲评

作文题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苏格拉底

(2)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卡托

(3)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新浪微博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审题指导:{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这是一道“组合型、言论类材料作文”,三则材料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审题基本没有难度。

{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一)审题指导

1、抓材料关键词:材料或显或隐地都有三个关键词“恕(原谅)”、“自己”、“过错”。“不要和自己过不去”应是“面对过错不要和自己过不去,要懂得宽恕自己”。

2、求同法: 前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卡托,观点都是“不能宽恕(原谅)自己的过错”。

3、取异法。“不要和自己过不去”就是“能适当地宽恕自己的过错,要向前看,学会放下”,或者理解为“不要陷于过错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4、辨证法:“综合上述材料”是写作要求。辨证地思考三则材料是围绕“我们应不应该宽恕自己的过错”这一话题,需就 “过错性质、程度”,“造成过错的主客观原因”和“个人的目的、意愿是什么”等来考虑。

(二)明确“过错”的内涵。“过错”即是“过失、错误”,而不完全等同“罪过”“罪恶”,前者可饶恕,后者不可饶恕。如日本侵略中国,那是“罪恶”,不是简单的“过错”。把“过错”等同于“失败”“苦难”“生死”“坎坷”属概念不清。

二、立意

只要围绕“要不要恕己之过”来写作都属符合题意, 而写作要求“综合上述材料”,所以切合题意应是综合三则材料而辨证地思考立意。

三、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注重关键词(恕(原谅)、自己、过错),造成作文“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1)关键词内涵理解偏差。“恕”,宽恕,原谅的意思,但不少学生在行文中将材料中的“恕”偷换成“不承担”“不坦诚面对”“不纠正”等。

(2)写作偏废,丢三落四。比如“原谅自己的过错”“找出自己的过错”“纠正自己的过错”;或者只抓住“过错”一词展开,比如“不执着于过错”;写“严于律己”主要写严格要求自己,没有提及“宽恕自己的过错”;或者写“对自己的过错负责”,“宽恕别人”等。

(3)内容跑偏,没有理解材料的含意。如写“不能宽恕自己的过错”,不少文章却写“及时纠正错误”“怎样纠正错误”,几乎忽视了关键词“恕”字;写“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只是写要好好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不要苛责自己,没有联系1、2则材料,抛弃了“宽恕(原谅)、过错” 进行立意;还有的文章花大量篇幅写一段“也要宽恕别人的过错”(要知道卡托的名言是转折复句,强调“但”字后面的内容,即“不能原谅自己的过错”)。“宽恕自己的过错”这类立意往往难自圆其说。

2、有同学把三则材料作为文章主体部开各写一段,没有掌握“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规律。(请认真学习《考试指南报.高考作文》第3期.C2“湖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第7期.C2“运言之妙 存乎一法”C3“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导写作与示例”)

3、论述展开单一。基本忘记了议论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议论文结构“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的运用,缺乏层次和深度。

4、说理方法缺席。高二重点训练的正反对比法、假设分析法、阐释分析法、引申类比法、探因推果法等,极少被同一篇文章综合灵活使用。在写作主体段落时一定要运用其中的分析法,为避免分析方法单一,每段各用一种,也可适当综合运用,千万不要只用其中的一种(段段都是假设分析法或段段都是探因推果法)或者都不用。

5、论述举例贴标签,所举的例子不能证明观点。没有落实关键词内涵,宽恕怎样的过错。如项羽自刎,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会宽恕自己。如“吕蒙及时改正他的错误”,吕蒙究竟有什么过错呢?前面并没有交待。就像高二期末考试“面对喧嚣”一样,都是“司马迁面对喧嚣怎样”“陶渊明面对喧嚣怎样”,就是没有说他们“面对怎样的喧嚣”一样,自己对事例没有确切了解,或写作时没有意识到事例的内涵,总是喜欢贴标签。

{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四、解决办法

1、加强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熟悉各种类型的材料作文题的审题方法。(以后会一一分类指导)

2、审准材料,找准关键词句,或准确概括提炼出关键词,然后认真分析每个关键词的内涵外延。

3、紧扣材料或观点中所有关键词写作,落实关键词的具体内容。可反复直接出现关键词,也可用与关键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词语临时替代材料和观点中的关键词,并将关键词的具体内容用简洁的词句落实下来。

4、按议论文四个范畴充分展开层次。写作时要提醒自己要做到“观点要鲜明,思路要清晰”(可列简要的写作提纲)。如要从“为什么”角度展开:①定下中心论点“不能宽恕自己的过错”,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宽恕自己的过错?”,找出不能宽恕自己的过错的几个原因作为论述主体的分论点(一般要回答三个因为),可正面分析“不能宽恕自己的过错的意义、价值、作用——重要性”,可反面思考“宽恕自己的过错带来的弊端、危害——心要性”,或正反对照来展开。“怎么办”就是分析要做到不宽恕自己的过错的条件、措施、方法,比如“不能宽恕自己的过错”就要有胸襟,有责任感,有更高的目标追求,有自我批评的勇气等等。

5、综合灵活运用各种说理方法。{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6、有美化语言的强烈意识并刻意练习。{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五、你认为下面两个语段是否切题?请简要分析。

语段一:得恕且恕,为自己也为他人创建美好关系。1926年,梁启超患病,其家人建议他到国外治疗,而梁启超却坚持在当时的北京协和医院治病。他声称相信协和并医院的治疗把其右肾切去。然而这场手术却犯了个严重的错误,该医院把梁启超健康的右肾切去并留下了一个病变的左肾。这无论是对梁启超对协和医院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可就在其家人和当时媒体对协和进行谴责和控告时,梁启超却站出来为协和医院辩解并发表了文章《我的病与协和医院》》

语段二:“罪不可恕”者,作茧自缚也。把自己所有的过错都包揽于怀,用于惩戒自己不可犯错,想必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可是像这样日积月累,你将会畏手畏脚,担惊受怕,生怕做错什么,最终一事无成。就如当代很多年轻人,害怕自己独当一面,想创业,又害怕半途而废;想找工作,又害怕不对口,工资不高。他们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耽误自己,所以只能故步自封,淡定地说:先看看再说。可是他们扭头看见别人在创业途上已达成功,又懊愧不已。人总是要犯错的,所有正确的成功都是在错误中摸索出来。只有勇敢地去摔倒第一步,才可能学会走路,勇敢地犯错误,才能走上正途,勇敢地竭尽全力地输,才能看见前路在何处。

六、考场佳作

从“过”中走向未来

(12室47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路上,不免会犯下大大小小的过错。究竟是让它们随风消逝,还是我们在其中探寻,以求发现些什么?

过错是用来干什么的?无他,唯改正而已。古希腊圣人有一句话:“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巧合的是,我国明万历进士,官刑部侍郎的吕坤在《呻吟语》中有一句类似的话:“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皆无,不认则两过不免。”这两句话都强调一点:不改正自己的过错,本身就是一个过错。如果不改,过错就可能延伸下去。于是古人对自身的过错惮之又惮,并且写了话来告诫后人。可惜我们目盲耳塞,社会上才有那么多的罪恶。

人有过错,应当庆幸,因为改正错误,是完善自身的一条捷径。古人对自己的过错耿耿于怀,不断改正,从而自身得到了完善。李白也一度追求功名,苏轼也一度凭才华而自负自傲。谁说苏格拉底、孔子一出生就是圣人?圣人之所以为圣,在于能发现自己的过错并且改之,不断完善自身。李白收敛了功名之心才真正遨游于天地而成就诗歌之王,苏轼磨掉棱角才才放射出圆润迷人的光彩。谁不曾犯错?区别在于有些人忽略了,遗漏了,甚至刻意地视而不见,或为自己找到宽恕的借口——新浪微博上不也是说“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但也有人偏要拿着放大镜来纠出过错,细细研究。这大概也是成功者能够完善自身、有所作为的原因吧。

铭记过错,走向未来。即使认识到了过错,不诚心诚意地改正,又如何走向未来。关键在于强烈的悔恨。海明威说:“一个人只有无比悔恨到永不再犯这个{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错误才是真正改过。”当心中充满了对这次过错的无比悔恨,才能从根本上改正过错。著名歌星韩红被曝光耍特权,用“慈善”包装自己的消息后,为自己的过错发布了一封道歉信。然而没多久,她又被曝出占用车道导致事故的丑闻。看来她心中并无悔恨,而是轻易地宽恕了自己的过错。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犯了醉驾而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事后我们并没有看到他高调说改过,但从另外一些事,我们看到了他的真心悔过:出狱后,出版书籍,参与交通公益广告的拍摄,诚心诚意地告诫司机不要酒驾。在他的书中、眼神中是满满的悔恨。真是因为心怀悔恨,所以自责,因为自责,所以改过。

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关键是要正视自己的过错。过错已是过去式,没必要沉湎自责不能自拔,成为心灵的负担;但更不能轻易宽恕自己的过错,一错再错,滑向罪恶的深渊。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应从过错中吸取滋养,走向未来。(50分)

(简评:文章主题集中,对“如何对待自己的过错”有自己的思考。结构清晰有层次感,基本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紧扣材料意蕴行文。主题段引用了不少的素材,运用了“引用”、对比论证等方法,分析有逻辑且较深入。语言也有亮点。)

勿恕自身一过

(21室7号)

自己的过错,就像人生中的杂草,若宽容它,草便遍地丛生,一园荒芜。因此,自身过错不可原谅,不可宽恕。

不恕自身一过,并非像一微博所言:“与自己过不去。”而是一种正视过失的态度。正如搏击长空的鹰,不恕自己因分神而错失猎物之过;翱游海底的鱼,不谅自己因马虎而险些撞上礁石之错。此皆一种正视过错的态度,是一种不恕己过的做法,岂是与自己过不去呢?物能如此,人能非然?设计航天飞机之人岂会恕自己算错的数?不恕自过,乃正视己过也。

不宽恕自身过错,防止一错再错。自身过错一旦宽恕,往后就会一再犯错。荀慧生,贪玩不习,一日登台,至于忘词,众人笑之,于是乎,自名“忘词儿”,以自惩不可饶恕的过错,以自警今后不能再犯。正是因为他不宽恕自己的过错,终成一代戏曲大师。李天一,一身陋习,放纵自我,终致触犯法律,身陷牢笼,苦不堪言。恕己一过,一错再错,万过则生。

不恕己过,就要做到放下架子、铭记职责。索契冬奥会上,五环展示时,其中一环因设计问题出错,其负责人立即在全世界面前,泪如雨下,鞠躬致歉,承诺不再犯错。正是他的放下架子,铭记职责,他才能不轻易宽恕自己的过失,才能牢牢地抓住过错,让它成为心中的痛,长期警示自我。在那之后,冬奥会上的每一环节,他均一一视察督促,不马虎,不懈怠,使得冬奥会圆满成功。《纽约

时报》亦然,发现五十年前错编了一小说作者的名字,立即登报致歉,恳求众人原谅,并以此为辱,制定严格审核制度,每刊发文章,须复阅十遍,从那以后,再不犯同类错误。唯有放下架子,明确职责,方能做到真正不恕己过。

要每个人都不宽恕自身过失,还需要严明的法律。为何如此多官员一再原谅自己贪污懒政之过而不思悔改?为何如此多商人屡次宽恕自己制假售假之错而不知收手?为何那么多文人饶恕自己抄袭论文之失而不觉可耻?盖因法律不严明,惩罚不严厉,法制不健全吧?没有完善的法律加以约束,没有严明的法律加以制裁,使得过失不需要负责,错误不需要担当,自然会有心术不正之人钻空子,轻易宽恕自己的过错,怎么会畏之,记之,改之。

“恕己之过,万过由之而生。”自身过错,不能原谅,否则,过错的厚云便布满你人生的天空。

(简评:文章观点鲜明集中,扣题贴切,选材新颖,联系实际。尤为突出的是,在众多内容单调的文章中,本文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逐层展开,脉络清晰,层层深入。最难能可贵的是,跳出同龄人的认识水平局限,敢于从法律制度的层面去作剖析,闯出了写作角度的一个大天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文训练第一阶段是语言训练,本文语言虽还不够自然流畅,还带有非常刻意而为的痕迹,但明显感觉到作者的用心与努力。完全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必定炉火纯青。)

醉来,勿忘经年

(19室16号)

“人”,一种向上的姿态。

佛曰:“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罪。”作为人间的生灵,孰能无过?于是,人们高呼“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是的,对自己的宽容对于众人来说是一件小事。但卡托却曾放言:“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如此坚定的语言,似乎在质问我们,为何原谅自己?

现代社会,人们行色匆匆,一张张如冰似的脸孔冰冷了整座城市。人们似乎每秒都在行走,时光侵噬着他们的心灵。于是,当他们犯错了,他们那残缺的心会不停地告诉他们“恕自己一过”。张爱玲曾说过:“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都是在我看来,那些“知错却恕己”的人是一根已老去的芦苇,他们不会思想,不懂思想,抑或是能够思想,却又不愿意去思想。因为他们已被生活的前进潮流

第二篇:《不原谅自己的过错 范文》{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苏格拉底

(2)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

——卡托

(3)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新浪微博{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己之过,不宽恕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错,于是如何对待这些错误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有人说:“错误已经铸成,就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了,原谅自己,把它忘了吧!”也是,错误成为已然事实,不原谅又如何?耿耿于怀,忧思难忘,只会让人更痛苦,难得轻松。这种看法基于一种快乐至上的人生观,一切以是否快乐开心为准则。能让自己轻松快乐的就是好的,反之,就一定不好。但我想,对待自己的错误,还是不要宽恕的好。

中国儒家传统历来讲究“躬于厚而薄责于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过尚且都要“一日三省”,若是有过更要“反求诸己”,深刻反省,不轻易原谅。不原谅自己,我们就会自责忏悔,就会愧疚痛苦,这样当然会让人心沉重得如负巨石行船,但惟其如此,才不会两次都踏进同一条河里,才可能脱胎换骨,宛如新生。

巴金在文革后出版《随想录》,真诚地忏悔自己曾经说过的违心的话,做过的违心的事。他将自己的错误毫不掩饰地袒露在世人面前,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悔恨。可以想象,在无数个夜里他曾经是怎样为自己的软弱辗转难眠,椎心泣血。与之相比的是当时有多少人把自己的错误甚至是罪行全部都归结为高压的政治环境,他们在选择原谅的同时也选择了粉饰和遗忘。如果社会人人如此,很难说历史不会重演。巴金先生的“不宽恕”让我们相信再不会有什么能让他失去讲真话的权利和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勇气。

但凡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总会活得累。人们不愿与自己过不去,所以选择原谅。当你放下错误的那一刻,错误就会如同一阵风从你的心上吹过,再不留什么痕迹。你以为你会吃一堑长一智,以为自己不会再错,但没有“不原谅”的狠劲,没有尝过“不原谅”的痛,我们极易健忘,就会重蹈覆辙,陷入错误的循环里。唐代诗人王维心怀正义但性格软弱,在李林甫专权时写诗赞美他,为士林所不齿。在安史之乱中,他接受安禄山的任命在伪朝做官,后来在《给魏居士书》中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认为做伪官虽然错误,却情有可原。他轻易宽恕自己,为自己的软弱找种种理由,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因此虽然他的艺术修养极高,却无法成为像杜甫、李白这样伟大的诗人,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品行有亏的污点。

能预见到错误的严重后果的人,一定会不原谅;希望自己日臻完善的人,一定会不原谅,即使会让自己沉重痛苦,但负重轭留下的深深脚印却能丈量出人生的深度。所以,犯了错,不恕己,是智者的眼光,有勇者的无畏。

第三篇:《我的错误2》

我的错误

五二班 杨文静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错误也是财富。”这是周总理说过的一句话。是呀!谁没有犯过错呢?我也不例外。

当早晨阳光兴冲冲地跳到我床上时,我就像一只懒虫一样在床上钻过去钻过来,就是不想起床,妈妈也没办法。

星期六早晨我要学书法,可那天谁叫天公无情呢,那天早晨居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睡在床上,听到哗啦哗啦的雨声,心里愁得不得了,“哎,小学生怎么这么累呢?” 妈妈走进我的房间,见我还没起来,着实吓了一跳,“你怎么还不起来呀!” “今天下雨,而且书法又不是多么重要,我就不去了吧!”

“晚又怎么,你多学学别人,勤奋又好学,早早起来,准备去学书法。”妈妈她“念经”毛病又犯了。

可我居然硬着头皮不厌其烦说:“我不去又怎样,老师又不会知道。”

妈妈火冒三丈,把被子拉开,找来了一根又细又长的竹片,拳头一握,在空中一抡,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我哭号着,最后还是被妈妈送到了书法班。

当时同学们正在读帖,老师见了我,没说什么,我静静地走到座位上,低头检查那红肿的、鼓起的伤痕。

突然,我后面的同学问:

“你在干什么?”

“没,没什么。”

后面的同学半信半疑。没办法,我又只好读贴。

雨一直下个不停,到放学了,同学们三五在群地结伴走了,教室中只留下我和几个同学,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传来一个声音:

“嗨,还不走吗?”

我猛地抬头一看,是妈妈!她的帽子上还有水珠。我走到她身边,她递给我一件棉袄,我穿上棉袄,披上雨衣,坐到她的车后,回到了家。

从此以后,每一个星期六我都早早来到学校学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想弥补我的过错作文 过错告诉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