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自行车眉宁一一丫 黄一一

高中作文 zuowen 4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浙江省宁波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宁波市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历史

(本卷满分100分)

试卷Ⅰ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人们的赞誉。追根溯源,

下列各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形成有着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命令称“制”或“诏”,

印称“玺”。这主要反映了

A.皇权的至高无上 B.法治政策的实施

C.君主的专制独裁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召开政事堂会议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

4.“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上述材料所描述

的中央机构应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5.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③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 ④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下列与此

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近代,西方侵略者可以开始把大量商品倾销到宁波是在哪一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8.三元里民众曾在《申谕英夷告示》中警告英军:“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

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从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 ②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坚决捍卫民族尊严

③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坚定决心 ④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

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扶清灭洋 D.建立民主政治

10.《八路军军歌》中唱道:“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如要了解该部队“慷

慨悲歌奔战场”的具体情况,可查看关于下列哪些战役的材料?

①台儿庄战役 ②平型关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枣宜会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③

11.右下图是一幅历史漫画,它所反映和纪录的重大事件发生于

A.1905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49年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

民主性。”这是因为它

①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②在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③体现了民主派的建国主张

④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一座丰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13.1919年,北京《晨报》发表文章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它

直接针对的事件是

A.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B.德国逼迫清政府租借胶州湾

C.北洋政府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D.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努力遭遇失败

14.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D.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15.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16.新中国初期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历史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8.右图所示是一枚金箔小型张,这枚小型张所纪念的重大事件,就其国

际意义而言正确的是

A.是一国两制的胜利

B.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

C.在中国领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D.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9.如果当时你是雅典城邦中最支持梭伦改革的人,那么你最有可能是

A.外邦人 B.新兴工商业者 C.部落贵族 D.破

落小农阶层

20.罗马法中具有超越时间、地区与民族的永恒价值的法律观念是

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C.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 D.所有公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21.1689年,英国颁布了著名的《权利法案》,其目的是

A.扩大内阁权力 B.限制议会权力

C.限制人民的民主权力 D.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22.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

A.吸收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B.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C.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原则 D.科学地指导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方向

23.苏联已经解体,但是在每年的11月7日仍然有一些俄罗斯人走上街头,挥舞着小红旗

纪念俄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该事件应是

A.列宁主义的诞生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的成立

24.下列四幅图中不能直接反映美苏“冷战”情况的是

美国援助西欧的物资 正在修建中的柏林墙

A B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D

25.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

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

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

26.下列各项中与“重农抑商”政策密切相关的有

①“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②“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

③“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④“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

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中国民众抵制日货运动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自行车眉宁一一丫}.

28.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对当时中国社会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 B.延缓了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进程

C.推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D.改变了中国社会阶级力量的构成

29.“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这首诗反映了20

世纪50年代末的农村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30.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最早开放的地区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发区 D.内地

31.粮票、布票、糖票等票证曾是中国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都已失去了它原本

的作用。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C.农业产量稳步提高 D.粮棉等物资计划管理

32.下列各项是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其中在中国出现最早的是

A.骑自行车 B.坐有轨电车 C.穿连衣裙 D.使用手机

33.下列有关右图中的我国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由孙中山设计而成的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西装

D.出现于20世纪初期

试卷Ⅱ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6分,第35题8分,第36题20分,共34分。)

34.去年暑假,小明同学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西安、洛阳二地旅游考察活动。在参观过程中同行的游客经常就一些历史事物表达自已的看法,议论纷纷。下列是其中几位游客的说法: 游客A:“这次旅游我看明白唐三彩、青瓷和白瓷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了。就是不清楚这些东西当时主要是在哪里生产的。”

游客B:“我只记得邢窑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很精美的,越窑和江西景德镇是以生产青瓷闻名的。”

游客C:“我一直以为长安和洛阳在唐朝时候才发展起来的,原来在汉代甚至还要早,这里已经蛮热闹的了。还有呵,小时侯常看到农民一手拿着鞭子赶牛,一手扶着曲辕犁在水稻田里耕地。原来这种技术在汉代已经出现了。我想当时人们的冶铁水平肯定也很高。” 游客D:“是呵!我们的老祖宗的确很聪明。汉代时冶铁已经开始用煤炭作燃料,还会用皮囊鼓风,畜力鼓风,水力鼓风。”

游客E:“不过,这么早出现的耕作技术居然一直沿用到现代,更新实在太慢了。我认为这主要与长期以来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关。”

小明听了上述几位游客的话后,帮他们指出并纠正了几个说法不妥之处。你认为哪几位游客的说法有不妥之处?应如何纠正?(6分)

35.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

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特点,谈谈你对富兰克林所说的“日出”一词的理解。(8分)

36.建国以来,新中国外交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发展,在实践中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新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周恩来(于右图所示会谈期间)

(1)结合材料一指出:这里的“原则”指什么?(1分)其具体内容有哪些?(5分)这些原则对处理当时和以后的国际事务有何意义?(2分)

(2)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除提出上述“原则”外,还取得了哪两大外交成就?(2分)

材料二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数增长曲线图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与

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3)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个时期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增长最快?并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

(4)材料二中的曲线反映了怎样的发展总趋势?(1分)这种趋势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三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1984年)

(5)材料三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什么?(2分)

第二篇:《浙江省宁波市明望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卷[1]》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全真模拟检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

1.按段落格式,认真书写下面的文字。(3分)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味生活。

{自行车眉宁一一丫}.

2.将下列词语填写完整。(4分)

忍俊不( ) 瘦骨嶙( ) 问心无( ) 心旷神( ) 3.填空。(5分)

(1) ,青山郭外斜 (2)乡书何处达, 。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学而》)

4.阅读下面一则故事,按要求答题。(4分)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它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它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但离得有点远,我有点听不真切。你能下来给我唱支小夜曲吗?”鸡知道狐狸想吃它,回答说:“可以啊。不过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它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了。”狐狸听后立刻去叫门,这时狗突然跳了起来,咬了它一口。狐狸痛得哇哇大叫,狼狈地逃走了。

①请问上面的故事节选自(2分) ②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答;

5.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2分)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 。

6.改病句(可在原句上改)(4分)

(1) 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自行车眉宁一一丫 黄一一